自由在高處閱讀感悟讀後感

自由在高處這本書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持之以恆地堅持,總有一天逃脫不自由的牢籠。下面小編爲大家整理推薦了自由在高處讀後感,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自由在高處閱讀感悟讀後感

  自由在高處讀後感篇一

熊培雲是一名社論記者。不過他原來的目標則是寫詩寫小說,結果詩寫了幾首,小說則隻字未動,倒是社論寫了一千篇。高二的時候創辦了文學社,南開大學畢業後則在報社就職,寫些“沒有觀點的評論”。因爲不願在此消沉一生,辭職自費去法國留學。回國後則開始了評論之路。

熊培雲還是一名國王,思想國的國王。他以思考爲人生的最大樂趣,把寫作當做自己的責任。他將改良社會的願景融入了自己的文章中,做着關乎良心的禱告。 用寬容而非尖銳影響這個社會。

作爲一個社論記者,最大的悲哀不是看見了太多社會的陰暗,而是無力感。自己曾經批評過的問題,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之後依舊毫無改變,傾注了滿腔熱情的文章卻無人在乎,在不斷地在重複中耗盡了對社會的希望。然而在苦難與陽光之間,他選擇了陽光,懷着對生活的美好信仰。這個世界最不缺的就是絕望。他堅信儘管自己的言論並非最後一根稻草,但並不代表這沒有質量。人們終將走出困頓,走向美好的彼岸。

  自由在高處讀後感篇二

如果你跟我一樣,經常感到絕望,不妨看看熊培雲的書。這並不是說,熊培雲的書是精神鴉片,更不是說,他的書是騙人錢財的所謂“心靈雞湯”,他不會遞給你一粒催眠藥片,告訴你吃下去繼續睡,你就不會痛苦。相反,他只是告訴你:看吧,那個鐵屋子不是已經千瘡百孔了嗎?雖然它現在還很堅固,但是它畢竟在一點點消解,只要持之以恆地堅持,我們總會有逃脫牢籠的一天。熊培雲的書總是讓人認清現實之餘,卻不至於太痛苦,反而讓人看到希望。他說,如果我們放開視界,就會欣喜地發現,這個鐵板一塊的社會,其實已經在進步了。

100年前,中國還有凌遲,50年前,中國還在喊萬歲,40年前,中國還在破四舊,30年前,中國還不許跳舞,20年前,中國還在爭論姓社姓資,15年前,中國還沒有普及互聯網,10年前,中國還有收容遣送條例,5年前,中國還沒有物權法,兩年前,中國還沒有微博,一年前,中國還沒有通過城鄉居民選舉同票同權……社會終究是在進步。 我們需要做的,只是點點滴滴的累積之功,每個人盡一份力——不是爲國家,不是爲別人,而是爲自己盡一份力,我們的社會就會向善發展,“上世紀做不完的事情,可以這個世紀來做,那些一天永遠做不完的事,可以用一生來做。”

《自由在高處》一書是《重新發現社會》的續篇或重要的補充,着力釐清社會與國家的關係,旨在從個體角度探討身處轉型期的人們如何超越逆境,盤活自由,拓展生存,積極生活。這本書的主要線索,就是生活自由與思想自由,以及個體如何超拔於一個不盡人意的時代之上,收復我們與生俱來的身心自由,盤活我們已經擁有的自由。

相較十六世紀法國早期民主主義思想家拉波哀西抨擊的“自願奴役”而言,在一個正經受着新舊交替的國家,不自由的狀態並非人們自願,而在於適應與沿襲,得過且過。至於如何走出這種日常的甚至爲許多人所不自知的奴役狀態,既有賴於個人的勇氣,也關係到個人對時代與自由的理解,以及時代本身的演變。

“有一種鳥是永遠也關不住的,因爲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1這是《肖申克的救贖》中的經典臺詞,用來做本書的標題再合適不過。一直以來,熊培雲先生致力於推動社會多元化建設,倡導左右攜手,共爲民生謀福祉,用社會的進步來推動國家的進步,這些主張,正融入集體意識,正成爲當下最亮色、最理性的聲音。而這一切,都離不開自由,無自由則無邊界,則必然失去責任與擔當,最終不是與世沉浮,就是失去自己。當一代代人接續這份無奈時,民族的命運就永遠無法被改變,而超越宿命就只能遙遙無期。

“相信我們的國家,比我們想象的自由”是《自由在高處》一書後記的題目,熊培雲在後記中也闡明瞭自己的信念:“相信沒有人能剝奪你的自由,相信‘You the freedom’(你即自由);相信時代在變,相信中國正在朝着一個自由而開闊的道路上走,沒有誰能改變這個大趨勢。與此同時,相信人類會有一個好的前途,畢竟,人不只是愛自己,還愛自救,沒有誰不希望過上美好的生活。這既是一切共識的基礎,也是我信心之來源。”

自由在高處,這是一個仰望的方向,也是一個需要通過我們努力才能企及的方向,但是我們,總向着那個方向努力,向着高處攀登。讓我們一起,爲實現這樣的理想努力。

  自由在高處讀後感篇三

這本書的文字延續着熊培雲一貫的風格,說得道理都是常識,舉得的例子都是習以爲常的。但這本書尤其讓我覺得個體並非毫無選擇,個體要想收穫自由,就必須站到“高處”。但熊氏所說的“高處”並不是要獲得高的社會第一文庫網地位、爲所欲爲,而主要指站在精神上的高處。通過和熊培雲的對話你會發現一個新的社會,一個另外的事實的真相——無疑一個美麗新世界是讓人憧憬和嚮往的,而如何到達這一美麗新世界?書中給了答案。熊培雲想要告訴我們的是,爭取未得到的自由固然需要,但盤活已有的自由同樣重要。書中的觀點不是在說教中完成的,也非理性思辨得出的結論,作者通過溫暖而富有力量的文字潛移默化終起春風化雨之功,有人評價熊培雲“他的文字,讓我們體會到生活之必要、自由之思想、獨立之人格、寬容之精神、樂觀之態度、人文之關懷。”

熊培雲如同一個溫和的紳士。溫和是自由主義者的溫度,他保持着清醒獨立寬容的態度,他不會像詩人一樣激憤,小說家一樣尖銳,也不苛求藝術家的完美。溫和的紳士有一種脫俗的優雅睿智的幽默,君子無憂的心境;溫和的紳士是成熟的理性的人,對外部世界有自己獨立的思考獨特的看法,內在對自己有明智的'權衡,不去承擔力所不能及的使命,他沒有衛道士的虛僞熱血青年的芒從,是一個自由的獨立的優雅的人。

帕特里克說:“不自由,毋寧死!”熊培雲說:“不自由,仍可活。”因爲生活!熊培雲說“生活偶爾走失,從未離開。沒有比生活更古老的過去,也沒有比生活更高遠的未來。”強權可以征服這個國家,卻無法征服生活在這裏的人們。生活,可以讓戰爭走開,可以讓帝國坍塌。他認爲,歷史最真實的面貌是,所有帝國終究灰飛煙滅,只有生活永遠細水長流。

莊子以“坐忘”期達自由之境,黑格爾以神性賦予“自由思想”,尼采說“上帝死了”;然而,無論是絕對真理的理性精神自由論者還是“非理性”的代言人無一例外的走入了悲觀的宿命論——人生而不自由。他們忽視了我們腳下的大地:一隻鳥拍打翅膀飛向自由王國之前,一定要有力的蹬離腳下的大地。這腳下的大地就是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生活。即便“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

(盧梭《社會契約論》),但是我們仍然可以掙脫枷鎖,要掙脫枷鎖,就從“腳下的大地”開始。正如熊培雲所觀察到的:我看到更多的是一種“習慣奴役”即這種不自由的狀態並非人們所願,而在於適應與沿襲,得過且過。因此,第一件事就是對自己說:“我將不再接受一個奴隸的地位,不再服從與我的良心相違的命令。”(莫罕達斯·甘地《論非暴力》)熊培雲說“„„獨立與自由都不是我們人生的目的。„„我們之所以要爭取這個自由,是爲了更好地成就我們自己,更好地交往,藉此獲得一種持久的創造、有保障的幸福。”

書中提到“身份讓我們不自由,名字讓我們不自由,制度讓我們不自由„„但真正讓我們不自由的是我們迷失的內心,是我們只知道協調自己與周遭的關係,而忘了更要讓自己的人生走向高地,走上世界的屋頂,尤其要走上肖申克監獄的屋頂”

熊培雲認爲,生活可以讓一個人獲得自由。“改變不了大環境,就改變小環境。小環境改變了,大環境也會隨之改變。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決定太陽幾點升起,但能決定自己幾點起牀。”大環境可以決定一個人的自由度,但是個體的內心也有一個小環境,它有你對美好生活的自由裁量權。對生命的體悟,對世界的理解,都可以讓你獲得足夠的獨立和自由,以推動社會的發展。如同熊培雲在後記所說“相信我們的國家,比我們想象的自由。

自由的前提一定是選擇,我們在生活中總會聽到“沒辦法、體制就是如此”、“大家都這樣”等此類的話語。一般人也都會選擇隨大流,一邊隨一邊抱怨。其實,選擇的前提就是有自己的精神立場或者說信仰,並能夠根據自己的信仰對生活做出解釋,從而做出符合自己的選擇。在選擇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對自己的觀點和行動進行調整。注意,是“調整”不是放棄自己的觀點隨大流。

自由一定是和主體性聯繫在一起的。要想獲得自由,就必須有自己的選擇,同時也尊重別人的選擇,在適當的時候心甘情願的放棄自己的權利。

近來,讀了西方的一些理論書籍,發現自由、平等是所有學科都繞不過主題,也是與每個人密切相關的話語。自由與平等哪個更重要?我覺得絕對的平等是不可能的,但是平等的自由還是可以實現的。

自由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因爲我們每時每刻都面臨着選擇,也都面臨着自己自由與否的問題。

盧梭曾說過: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處在枷鎖當中。的確,處於轉型期的中國,我們有許多自由被看得見,看不見的枷鎖限制,但這並不是我們可以悲觀地看待社會,消極地面對問題的理由。作者熊培雲告訴我們:在枷鎖當中,我們仍可以做自己生活的主宰者。因爲“你即你選擇”你的世界在於你的選擇。許多的不自由都是自己施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