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鐵牛》的教案及課稿

《撈鐵牛》是一篇經典的敘事記敘文。這篇課文在語言形式方面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段落層次清楚,行文簡明有序。這也是敘事記敘文中最值得學生學習的語言表述形式。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就緊緊抓住這一特點以及新課程標準,按照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緯度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撈鐵牛》的教案及課稿

1、知識與能力:

⑴ 通過學習,初步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撈起的科學道理。

⑵ 能簡要的複述撈鐵牛的經過。

⑶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和方法:

⑴ 繼續學習按事情發展順序連句成段的方法。

⑵ 重點學習課文3~6自然段段,理解懷丙和尚撈鐵牛的準備工作以及撈鐵牛的過程。

⑶ 繼續深入理解“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這個句子。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⑴ 瞭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撈鐵牛的,從而認識到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激發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⑵ 通過學習,激愛科學的興趣,培養科學地認識問題、解決問是的態度。

【教學重點】

課文第三、四自然段。弄清懷丙和尚在撈鐵牛時做了哪四項準備工作及撈第一隻鐵牛的過程。

【教學難點】

對文中重點句的理解。如和尚說的:“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

圍繞既定的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好緊湊、有序的教學環節,是落實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有了明確、集中的教學目標,導學才能井然有序。本節課爲了更好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我利用了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強調讀悟和激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積極地獲取新知識。充分利用學生的好說、好奇、好表現的年齡特點。本節課採用的學法主要有:

1、引導法──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仔細觀看課件,和尚是怎樣一步一步撈鐵牛?

2、討論法──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

3、合作法──通過學生共同合作,使課堂有張有弛,此起彼伏,學生真正動起來,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

在教學過程中,爲了體現教法和學法,爲了使教學主線清晰,環節緊湊,我設計了“複習導入──教學新課──課堂總結──佈置作業”四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複習導入

1、板書課題

昨天,我們預習了課文。誰能告訴大家是誰想出了好辦法撈起了鐵牛?打開書,看看課文是哪個自然段向我們介紹了懷丙?指名讀。什麼是“工程家”?“出色”是什麼意思?請你小聲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一邊勾畫。從哪些方面看出懷丙是出色的工程家?讀後小組討論。在這個環節中做到了四明確(時間、內容、方法、要求)讓學生再一次感知課文內容,通過複習,提出問題,讓學生造成懸念,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爲學習新知識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二、教學新課

在這一部分中又分爲三部分來講,即:一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到六自然段。在講授過程中注意抓住重點第三和第四自然段。

1、一二自然段

⑴ 提問:懷丙是在什麼情況下,想到撈鐵牛的方法的?

⑵ 看到浮橋被沖斷,鐵牛被沖走,當時的人們會說些什麼?(找、四個同學直接說出當時人們的想法)像他們這樣,你一言我一語說出自己的想法就是課文中的哪個詞?(議論紛紛是本段的重點詞,理解時並沒有給出詞典上的定義“對人或事物的好壞、是非表示出多而雜亂的意見”而是讓學生你一言我一語說一說,讓學生自己體會議論紛紛的含義。)

2、第三自然段:這一段關於撈鐵牛的準備工作是文章的重點所在。新課標中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教學中注重了學生讀的訓練。在讀的形式上有指名讀、齊讀、自由讀、默讀等;在讀的時機上,有初步感知內容時的初讀,有理解分析時的細讀,有體會領悟時的品讀。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先請學生默讀,並思考懷丙和尚爲了撈鐵牛做了哪幾項準備工作,並用數字標畫出來。再請四個同學來讀這一段中的四句話,概括出懷丙所做四項準備工作。第三遍讀體會這一段的有序。第四遍,按順序複述。第五遍,基本可以達到熟讀成誦,邊背邊體會這一段的周密有序。

3、四到六自然段:在這一部分教學中主要有以下特點:

⑴ 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利用了網絡上的課程資源一段 flash 動畫,爲學生直觀展示了撈鐵牛的過程,讓學生結合動畫和課文通過合作弄清楚是怎樣一步一步撈鐵牛的。這樣加強合作性的學習,可以減輕師生的負擔,既讓學生在愉快和諧的氛圍裏主動探求新知識,教師也樂教在其中,進一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⑵ 重視激疑:新課標倡導自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在進行點撥後,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儘量讓他們自讀,自悟,自得。教學中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進行質疑,讓學生們帶着自己不懂的問題去深讀課文,讓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去解決問題。

三、課堂總結

新課標提出要培養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精神。因此在總結時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懷丙想的方法如此巧妙,準備工作周密,打撈過程有序,所以我們說他是“出色的工程家”你們佩服他嗎?可我相信你們中肯定有比他更出色的。因爲他的這個方法還有缺點。小組討論。這個環節的設計既檢測學生是否已經讀懂了課文內容,同時也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而且,讓學生在小組中討論也是給了他們一次很好的口語交際的練習,體現了綜合性學習。

四、佈置作業

1、必做: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自然段。

2、選做:你還有什麼其他的好辦法能把鐵牛撈上來呢?(可以和同學討論合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