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啓示,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1

昨天國慶中秋假期的第5天,閨女姑爺帶着外孫們出去玩了。我和老婆帶着兩個老父親去看了場電影。聽了姑爺的推薦,看了已經票房第一的《我和我的家鄉》,4人中,我算是完整的看完了的人,老岳父覺得晃,老父親覺得吵,老婆是既覺得晃也覺得吵,這是進電影院太少的緣故啊!

說實話,去年的《我和我的祖國》沒有進影院看,有點遺憾,後來在手機上看已經沒有了那種儀式感了。昨天在電影院裏看《我和我的家鄉》感覺是不錯的,時間對於兩位老父親來說有點長,我卻是意猶未盡。

這是一部最應景的電影,與去年《我和我的祖國》一樣,算作獻禮片也不爲過。在這個雙節重合的時刻,也最貼合國人對“家”的特殊情愫。

看演職人員的陣容,應該是羣星薈萃了,有種形容是電影界的“春晚”。它以主題短片的形式,展現了中國東西南北中各個地區的人情風貌。

全片片長153分鐘,五個短片之間或有交疊,但不影響故事的獨立性,基本都是以“家鄉”的切入。

第一個故事:《北京好人》甯浩的黑色幽默風格,佩服葛大爺的演技,幾乎沒什麼痕跡。故事有人情味,那個大夫太粗心了,沒發現冒名頂替的表舅,可能是細節上安排的需要吧,結局也是正能量的,全民醫保了嘛!

第二個故事:《天上掉下個UFO》,陳思誠作品,有點鬧,也有《唐人街探案》的那股勁, 但很多讓人開心爆笑的橋段。

第三個故事:《最後一課》,徐崢的作品。這次徐崢做導演了,沒有弄成純的喜劇,算是一個正劇吧。或許自己也是職業認同吧,老師的細節很容易打動人,範偉的表演配得上影帝的稱號。

第四個故事:《回鄉之路》,鄧超導演加主演,讓人刮目相看。這個故事老婆的評價最高,我也感覺情節設計的很好,反差雖然已經很常見,但不是很生硬。那個高媽媽懷裏的毛蛋,實際是真正的英雄,同時致敬了那些治沙的先人。

第5個故事:《神筆馬亮》,開心麻花的底蘊,沈騰馬麗的組合應該是一種保證。故事雖有誇張,但不至於齣戲,搞笑的橋段很多,最後的結尾也很感人

如果說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就在於選取的題材是大家最認知的,也最有親和力的。與《我和我的祖國》講述的是大事件裏的小人物不同,《我和我的家鄉》講的是小事件裏的小人物,人情味、科技改變生活、感恩、回報、使影片很接地氣,看着很放鬆。

整個電影是以喜劇的風格詮釋每個故事,演員們的表演還是可圈可點,作爲國慶檔的片子,拔得頭籌似乎也算實至名歸。在節日裏看這類的電影,真的不能糾結故事的真實性或者邏輯嚴謹性,而是作爲一臺晚會看小品的方式來看,或許更加輕鬆。但電影的語言與畫面感又是舞臺小品無論如何無法替代的,這就是爲什麼要走進影院去看的原因吧!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2

今天看了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觀看後感觸頗深。這是一部讓我笑中帶淚,感動不已的影片。影片從祖國東西南北中各選取了一個地方,展示了北京、貴州、浙江、陝西、遼寧每個地方的獨特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這便是家鄉的故事。每個故事中我都體會到個人、小家、大家對家鄉,對國家深深的情感。

《北京好人》,我看到了國家對人民的基礎保障、對人民的責任和厚愛。關於醫保問題,無論是城市居民還是農民,絕大部分都有了醫療保險,在生病尤其是重大疾病時給了我們最大的保障。我國過14億的人口體量,能提供給我們現在這樣的社會保障並非輕而易舉。國家在不斷地提高人民社會保障福利待遇,作爲子民的我們也要多多體諒祖國母親的不易,並且懷着感恩之心來看待問題。這是我看到這個小故事最深刻的體會。

《天下掉下個UFO》、《回鄉之路》和《神筆馬亮》主要講述的都是家鄉發展的故事。我們國家地域遼闊,很多地方雖然有人生活居住,但從自然環境、地理位置上來說,有些艱險、有些閉塞、有些貧窮,有些落後。只有真正生活在那裏、從那裏走出來的人才能切實體會到那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那荒蕪的沙漠給家鄉的發展帶來了多麼大的阻礙!才能體會到家鄉的路有多麼重要,家鄉的一草一木有多麼重要,家鄉的人文知識有多麼重要!貴州的UFO,體現了科技改變命運的真理;陝西無情的沙漠也最終在幾代人的犧牲和努力下退沙還林。沙漠治理是全世界的難題,但我國的治理成效舉世矚目,這是非常令人折服的。在極其艱苦的工作條件下從事勘探地形、沙漠育種等工作,從而改變沙漠的恐怖狀況,其中要付出的犧牲和努力可想而知。另外,劇中人表達出來的當地人民對養育自己的這片高天厚土的懷念與感恩,也讓所有觀影人深有共鳴。我們國家有很多成功人士爲改善家鄉傾盡一切,這種不忘本、不忘家鄉、不忘祖國的情懷深深地打動了我。希望所有的中國人都能抱有這樣的情懷、這樣的胸懷,爲家鄉更加興旺發達、爲祖國更加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想整部影片表達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對家鄉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懷有一顆赤子之心,堅定心中的信仰和信念,不畏艱難險阻,不改初衷,同心攜手,爲我們的祖國、爲我們的家鄉貢獻我們的力量,我們的`祖國、我們的家鄉就一定會有一個輝煌的未來,一個充滿希望、充滿愛的明天!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3

對於這種題材的電影一直沒有多大興趣,無奈周圍的人都說好看,說是既讓人開懷大笑,又令人陷入深思,甚至還能感動落淚,於是便在某寶上買了票,選擇了晚上的八點場。

不得不說,電影裏的幾個片段思想性非常強,立場也很鮮明,散發着濃濃的的正能量。但總覺得有些生拉硬扯,底色與畫面有些不是很協調。

冒用醫保卡的片段折射的是窮人看病的困境,也映照了個別人法律意識淡薄的法盲思想。過程搞笑,結局很正。但總覺得故事講述的有些欲言又止,對於目前農村醫療報銷低下的現實情況只是蜻蜓點水,摸了一下痛點,迅速又抹了雲南白藥,從進步的角度來看沒什麼問題,但從現實情況來看,迴避了重點。

UFO片段折射了當下鄉村發展的囧境。當下農村發展似乎逃不過特色旅遊的創收渠道。有歷史積澱的,就深挖歷史開展文化遊,靠山靠水的就開發生態遊,什麼都沒有的就人爲打造“特色”遊,就像影片中展現的虛假外星遺址遊,雖然最後轉型爲科技遊,但那畢竟只是一個村子,科技遊實在過於脫離現實。除了各類特色旅遊,鄉村就再無出路了嗎?影片應當對此進行思考,這纔是真正的正能量,否則各類特色遊,繁華落幕,將是一地雞毛。

《最後一課》的片段,不得不說在還原場景方便確實下了功夫,90年代的國小課堂引發了很多人的回憶,這可能是最容易讓人落淚的片段。但故事的展開卻顯得浮誇和牽強。故事的大框架仍然是農村的旅遊,一羣當年不知2+2等於幾的人成了村裏的骨幹,忙着帶領村民致富奔小康。爲了老師恢復記憶,費勁心機還原場景,這種事情在現實中發生的可能性爲零,浮躁的社會裏還有幾人記得國小老師的啓蒙之恩呢?

《回鄉之路》既描述了農村教育條件的艱苦,又謳歌了事業有成之後回饋家鄉的有爲青年。影片對一個表面落魄實際爲家鄉傾其所有的毛蛋和一個有實力滿懷感念家鄉之情的網紅大咖進行了對此,意在號召在城市奮鬥的青年回鄉發展或者支持鄉村發展。故事講述的充滿了反轉,讓人感動。事實上衣錦還鄉是大部分遊子的追求目標,影片不過是迎合了這種自古而今的思想追求,沒有太多的新意,也難以觸及拼搏在外的遊子內心。

最後一個片段與精準

扶貧有關,具體情節不再贅述,讚美了駐村幫扶幹部的高尚品德。情節過“正”,底色太純,對人性有些迴避。

總而言之,看過之後總覺得影片有些扭捏,不像是影片,像是紀錄片或者是宣傳片。影片的思想性從一開始就能被人一眼看穿,對於觀影者而言,感覺說教的成分多一些,觸及靈魂的東西少一些。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4

看完這部電影快一週了,剛看到這個任務,剛好有所感受,就寫點東西吧。

本來和女朋友準備去看《姜子牙》的,看了《姜子牙》的評論好像一般,就改看《我和我的家鄉》,去年也看過《我和我的祖國》覺得拍的一般=-=,先說這次的總體感受吧,五個 獨立的故事,由不同的導演和演員演繹,都是比較的輕鬆歡快,有很多場面都是緊貼最新的生活來源,全場看下來有感動、有歡笑、也有爲自己雙節沒有回到家和家人團聚的遺憾。

第一個故事,是葛優、張佔義、劉敏濤主演的北京好人,葛優影帝的演技沒的說,全場最好笑的就是三人在醫院抽血的環節了,哈哈。影片講述的是臨下崗員工張北京爲了給老舅治病做手術,把自己醫保卡借給他老舅,發生的一系列烏龍事件,最後被發現後用自己準備買車去當出租司機的錢給老舅做手術,看完這個故事也挺感動的,特別是外出打工這些年,和家鄉的親戚朋友不知不覺間聯繫也少了,小時候的那些歡快記憶可能也得在某個特定場合再能回憶起,離鄉多年,親情猶在否?

第二個故事,是陳思成導演,王寶強、黃渤、王旭等主演的天上掉下個ufo,本片基本上就是全場皆笑點,而且運用了挺多當今網上火熱的元素,比如直播、打賞、無人飛行器還有手工耿的創意元素等等。

後面有徐錚導演的最後一課,鄧超、閆妮主演的回鄉之路還有壓軸的沈騰與馬麗再度攜手演的神筆馬良,這些就不一一詳述了,反正建議大家都可以去看一看。

當然裏面有些東西還是在某種角度觸動了我,鄧超飾演的喬樹林說的:讓中國每一個人都能吃上他的沙地蘋果,當時覺得有點好笑,又覺得很是偉大。影片中,有爲教育獻身的老師,有爲家鄉環境改善獻力的企業家,也有爲了農村發展而放棄去國外深造的村幹部,裏面的每一個人都在爲更好的自己、親人、家鄉乃至祖國而奮鬥。放眼如今,中國製造的商品無處不在,中國的大型項目、工程也成爲各行業的領頭羊,甚至從電影中出現的全是國產的商品,看到這些心裏也會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我和我的家鄉》裏可能主要還是寫的80後之前幾代人的故事,在他們身上,我們能看見他們同中國一起拼搏向上的力量,相信未來90後、00後乃至10後我們能看到這些新鮮血液帶領我們的家鄉走向強大,帶領我們祖國走向富強繁榮。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5

《我和我的家鄉》在上映的時候我是無感的,以爲不過是一個主角懷念故鄉的故事罷了,抖音上面也很少人發這個,心裏也就沒在意,可那時候真的很想看電影,在翻電影的時候,哎,也發現挺高的分,就訂票自己去看了。整個電影時間還是比較長的,153分鐘,兩個半小時,看完覺得感觸還挺深的,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是以單元的形式講的。而且不是一個主人公,由五個故事組成的。可以說是大製作了。很多明星也出演:我自己比較喜歡的就是徐崢/劉昊然/吳京/黃渤/葛優/佟麗婭/王寶強。整個電影可以說有喜劇有煽情/有笑點也有淚點了。感人肺腑!

由此我也聯想到了自己的家鄉——內蒙古興安盟,說到內蒙古,我猜這裏就一定會有人說,“那裏的人是不是都住蒙古包?”“是不是都騎馬上學/騎馬上班?”我目前在南方,所以我每次聽到身邊人這種反應的時候,也是忍俊不禁的/特別想笑。

內蒙古雖然有草原,有蒙古包,但目前是很少的了,一般是牧民或者是真正的蒙古國纔會這樣。我老家那邊也是有城市、有汽車、有發達的交通網、璀璨的霓虹燈的,還有絡繹不絕的人羣聚集在各種景點。內蒙古的人也並都不是蒙族人,都會說蒙語,像我媽媽,她是一個蒙漢混血,我姥姥是蒙族,姥爺是純純的漢族。姥爺當年是入贅來到我姥姥家的,從東北到內蒙,當時時代動盪,就舉家都過來了(我姥爺有五個兄弟和兩個妹妹)。過來都三十多年了,受我姥姥的影響,姥爺現在能說幾句蒙語了,蒙語也差不多都能聽懂了,哈哈,我媽媽是會說蒙語的。

不過我記憶猶新的就是她說過的一句話:“內蒙古說的蒙語都是簡便的蒙語,真正的繁瑣的蒙語還是在外蒙(蒙古國),他們說的連我有的都聽不懂”,這個我就有點頭疼了,因爲我從小跟姥姥接觸,生活的比較多,所以我也是可以聽懂的,不過我一直都不會說,感覺好難,真的可想而知、簡便的蒙古語都這麼難說,繁瑣的得成啥樣?突然get到了語言的魅力----每個民族本身就是一個瑰寶阿。語言、地域、文化、人物......突然就打動了我。

好了回到重點,講一下我們家鄉的情況、特色什麼的。首先就是種植,一年一收,主要的農作物就是苞米(玉米)、黃豆、綠豆,五月份開始種植,秋天收。水果的話,因爲土壤等原因,主要就是沙果、杏兒、還有柿子,草莓也可以,活下來的機率很小。所以一般水果都是從外地過來的,或者是大棚裏種植的。天氣的話,一年四季很分明,該熱的時候熱,不像南方這邊,四季溫差不會很大,北方是夏天最高溫時候還是很熱的,冬天最冷的時候手都動不了,就是凍僵了。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6

今年暑假,媽媽帶我從深圳回到老家澧縣。上個週末,媽媽和我摘葡萄,爬彭山,賞荷花——咱們老家澧縣可真美呀!

我們第一站是到城西的葡萄園摘葡萄。一路上我興奮極了。想象着那茂密的葡萄架,那一根根舌狀的藤。那一片片綠油油掌形的葡萄葉和一顆顆紫盈盈、黑閃閃、綠晶晶的葡萄。咬一口,酸甜可口,呀,受不住了,我不由得嚥了一口口水。

終於到葡萄園了,我們迅速地跑進去。哇!看那盤曲而上的藤蔓如同一條條綠龍。一串串紫葡萄就如紫瑩瑩的珍珠項鍊。那些綠葡萄呢?就像一顆又一顆的綠寶石!還有黑色的水晶,眨着眼睛誘惑着我們。

我來不及用水沖洗,吃了一顆葡萄,可口的味道使我情不自禁地想吃第二顆,似乎中了什麼魔法,控制不了我的雙手,我又再去品嚐一顆,兩顆——葡萄像人蔘果全部滾進了我的喉嚨,我大叫一聲:“爽啊!”

媽媽告訴我,咱們老家澧縣盛產葡萄,是有名的葡萄之鄉,我真爲家鄉驕傲。

到了下午,我們又去澧南,先是爬彭山。登上彭山山頂,看到了金碧輝煌的思王廟。遠眺澧縣縣城,看澧水像一條帶子蜿蜒而過。

然後就去雙荷村賞荷。媽媽說這裏是奶奶的孃家,也就是爸爸的外婆家。我們到了那裏,有塊大石頭上刻着“荷花堰”三個大字,巖頭堰那裏有一間平房,牆上畫着一幅荷花的國畫,綠色的荷葉,粉紅的荷花,魚戲蓮葉間,上面還寫着幾個大字:“大美雙荷歡迎您!”

從荷花堰到巖頭堰約摸有一兩里路,我被大片大片美麗的荷花驚呆了。看啦!這裏一片水塘,那裏一片田,遠處一片窪地,全部種滿了蓮荷。荷花荷葉鋪天蓋地。粉紅的荷花加上大片圓圓的荷葉,如同一位位美麗的少女撐着一頂頂翠綠的傘在酷暑之中舞動。蜻蜓成爲了觀衆,在荷花周圍飛來飛去。青蛙是伴奏,蛙聲就像一個個音符,連成了一曲動聽的歌謠。可不見青蛙的蹤影。

突然,荷花堰裏發出了斷續的水聲,水裏蕩起了波紋,可能是青蛙。青蛙既是一位兢兢業業的歌手也是一位風一般的忍者。

我見媽媽買了十幾個蓮蓬,來不及去看青蛙,馬上去剝蓮蓬。那個蓮子真是美味,剝了皮,抽出裏面的綠芽。就可以滿足地享受蓮子新鮮醇香的口感了。

“瞧!堰裏有一隻鴨子!”不知誰大聲喊道,

媽媽說那是谷鴨,在吃堰裏的草。瞧它那憨態可掬的步伐,一步步是多麼威風、多麼霸氣。我都被它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步伐震住了。突然,一隻小鴨跑了出來,它是在找媽媽吧,希望母子可以團聚。

哇!這一派田家風光太美啦!這真是大自然的奇蹟!

大美,咱老家澧縣的葡萄園,彭山思王廟,荷花堰的荷花!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7

國慶節期間看了電影《我和我的家鄉》。

這部電影是由五個獨立的故事組成,運用喜劇的特色,展現了對家鄉的熱愛。

《天上掉下個UFO》導演是陳思誠,所以演員採用了很多《唐人街探案》的原班人馬,比如主演王寶強、劉昊然等。

主要講的是一個不知名的小村莊,因爲UFO事件,擁有了很多慕名的遊客,當地居民也根據這個特點,展開了一個UFO的周邊旅遊。電視臺派出了工作人員來探訪真實性,所引發的一系列故事。

即使家鄉沒有特色,那我們的存在,也是家鄉的特色。

《北京好人》是甯浩導演的作品。

主要講述的是葛優飾演的張北京,想利用北京社保爲自己舅舅看病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最後發現,舅媽早就爲舅舅辦了農村社保,作用和城市社保一樣。

家鄉的條件,越來越好,每個人民都可以享受到國家的醫學政策。

《最後一課》是徐崢導演的作品,個人感覺看的最暈的就是這一個故事,因爲有很多旋轉的鏡頭,轉的還挺快,看的有些暈。

主要講的是,徐崢的父親,範教授,因爲老年癡呆,記憶停留在年輕支教的時候,上的最後一課,於是,徐崢聯繫村上的村民,還原了二十年前的場景,舉家從國外返鄉,爲父親還原了當年最後一課的狀態。

正是因爲有了一個個爲家鄉育人教育無私奉獻的教師,教出了一個個讀書識字,懂道理的學生,才讓我們祖國每個角落的下一代,認知水平不斷提高,家鄉不斷建設。

《回鄉之路》是鄧超和俞白眉導演的作品。

故事講述的是鄧超飾演的一個愛說大話,但是又真心爲家鄉種沙土蘋果,想讓師姐,即閆妮飾演的很紅的帶貨主播,爲自己直播帶貨。

家鄉的環境不是不可以改變,是每一個願意爲家鄉建設貢獻出自己靑春、活力的家鄉人,爲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改善,不斷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神筆馬亮》是閆飛、彭大魔導演的作品,個人感覺,最喜歡的就是這個小故事,詼諧幽默,輕鬆的基調中,不時夾雜着感人的細膩。

故事講述的是,沈騰扮演的下鄉書記,一心想要爲鄉下的建設做貢獻,爲了瞞自己太太,假裝自己在俄羅斯留學,所引發的一系列故事。

家鄉的牆壁、家鄉的稻田,做出的畫,一樣美不勝收,世界每個角落都能賦予我們創作的動力,一樣具有打動人心的魅力。

這五個故事,都是根據真實的故事改變的,每個導演都有自己的導演特色,但都是表現了,農村的家鄉,越來越好,我們每個人都熱愛自己的家鄉,爲自己的家鄉做出貢獻。

即使我們只是微妙的一部分,但是爲家鄉建設,從來都不在乎貢獻多大,因爲我們的目的,都是爲了家鄉能夠越來越好,人民越來越好。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8

9月到來,對於我來說,是新的開始。因爲離開了,我努力過的地方,我熱愛過的地方,我引以爲自豪的地方。來到了新的單位,來到了陌生的環境。好在不遠,也有親切,大家都挺樂於幫助我,算是一件幸事。

在疫情期間,寫過關於家鄉的一篇文章《記“疫”》,還記得當初這樣寫:我的城市病了,我依然愛着它。我對家鄉的愛,隨着年歲的漸長,與日俱增。小時候,常常大話:將來要家鄉以我自豪。這恍惚是一句笑談。

國慶期間,爲了緩解緩解“小樑”的學習壓力,說走就走,買了兩張“我和我的家鄉”的電影票,藉此希望我家“小樑”可以寬心、安心的去學習,也適當勞逸結合,別垮了身子,使得我賠了“夫人”。

爲什麼要看“我和我的家鄉”,因爲我發現:家鄉似乎在離我越來越遠。不知道是什麼衝動,也不知道到底要尋求什麼答案,就這樣來了一場電影之旅。

在前進的人生旅途中,我們離開了溫暖的家,離開了熟悉的家鄉,離開了安逸的老地方。90後的我們,也有很多時代的壓力,我們負重前行着。電影中有句話說:病是不要命,錢要命。在壓力中奔跑的一代人,有些迷失在了“錢”上,確實客觀上說:有錢會很好,但我們丟了很多精神上的滿足。病不要命,怕的是得病,更怕的是得“錢病”。

到底我們的方向在哪裏?我不喜歡: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我更希望是: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也許我們在成長當中,好多在“逢場作戲”,好多在“身不由己”。貌似就像戲裏說的那樣:演戲就是得解放天性,解放天性就是不要臉,咱村就屬你不要臉。哈哈,哪一次不是帶着“不要臉”的精神在解放天性,然後我們怡然自得,回憶起來,又感覺人生不虛此行呢?!對哦,我們在“演戲”中,實踐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在爲那一方淨土而朝聖。

會累嗎?會哭泣嗎?會感覺孤獨嗎?人生來就是哭着到這個世界的,人生來就是孤獨的。有時候,想着:跑啥馬拉松,鍛鍊身體吃枸杞嘛。是啊,我們在遠離那些青春的運動,那似乎不在屬於這個年紀,似乎不是這個年紀的成熟。有時候,泡杯茶,吹一吹熱氣,也覺得很是春風得意;一杯枸杞的保溫杯似乎更是溫暖內心。我們在與“家鄉”漸行將遠中,學會了好多。

想睡覺,忽如一夜春風,千樹萬樹,繁星滿天。借電影中,農村就沒有不透風的牆,所以我就先告訴大家:往後餘生,請照顧好自己。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9

我的家鄉是一個偏遠的小鎮,很不起眼,但是我的家鄉一年四季景色迷人,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快樂成長的!

家鄉的春天,萬物復甦、春意盎然。天空上怎麼是五顏六色的,使人眼花繚亂呢?哦,原來是孩子們在暖洋洋的春風中盡情地放風箏呀,在陽光的照耀下各式各樣的風箏自由自在地飄舞着猶如一架架殲擊機在天空翱翔。小河邊一朵朵鮮花,一個個都在爭誰最美。這真是多麼令人心曠神怡、高興無比的景象呀!我就喜歡和大一些的夥伴去爬山,在山裏採金銀花。據說金銀花自古被譽爲清熱解毒的良藥,它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金銀花既能宣散風熱,還善清解血毒,用於各種熱性病呢!

夏天的腳步近了,各種野花的盛開了,紅的、紫的、綠的、粉的、黃的一塊一塊的像一張五顏六色的大地毯;一隻只蜜蜂在花叢中飛舞,無拘無束地採着甜蜜。馬路上只要一有汽車駛過,旁邊的小草就低着頭,我想這大概是對外來客的歡迎吧!在夏天,大家都愛光着腳丫在水中游戲,不知誰撲通一聲跳入水中,笑聲一陣陣,水珠像快樂調皮的小精靈四處飛舞。孩子們笑着、鬧着,快樂地在唱歌。夏天不怕感冒,水槍便是我們必備的玩具,你噴我一槍,我噴你一槍,回家就是一隻只落湯雞,雖然少不了爸爸媽媽的責怪,但還是缺不了我們的快樂。

夏天過了,秋姑娘帶來了果實累累、欣欣向榮的景象,到處都能聽見歡聲笑語。樹上的蘋果笑紅了臉,高粱像喝醉了的酒似的,果園裏的果子正在和小朋友們捉迷藏,現在藏不住只好從葉子中顯露出來。農民伯伯們高興地收穫自己辛辛苦苦栽種的糧食。小動物也跑了出來,在無邊無際的大草原嬉戲着呢!

冬天是我家鄉最歡樂、最熱鬧的季節。屋頂、汽車、公路、樹上到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彷彿讓我進入了一個童話似的冰雪世界。正當我陶醉在我的冰雪世界裏時,從我右耳邊閃來一個棗大似的雪團,還好我身手敏捷躲過了雪團的攻擊。當時我還正納悶呢,怎麼有雪團來攻擊我?仔細一看才明白,原來是小夥伴們開始打雪仗了。大人們也紛紛走出門來和我們一起嬉戲。自從冬天到來時,給了我一種清爽的感覺;給了我一種朦朧的感覺;給了我一種懷念的感覺,記得上一個冬天,那時我的感覺卻是那麼的輕鬆快樂;那麼的逍遙自在。上個冬天,一個個雪精靈飄着飄着,可愛極了,輕輕拿起來,他們總是微笑的看着我,我彷彿融化在哪冰天雪地的季節裏,沉浸在那暖暖的冬天裏……我那時才知道,我已經被陶醉在那樣的氣息裏了。

我愛家鄉,愛它的山,愛它的水,愛它的草木,愛那裏的人們。無論我走到天之崖,海之角,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個哺育我成長的、帶給我美好回憶的家鄉——大同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