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學專業題型的答題方法

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試卷中一共有單項選擇題、辨析題、簡答題和分析論述題四種題型,每一種題型都有自己的不同點。小編爲大家精心準備了考研教育學專業題型的答題技巧,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考研教育學專業題型的答題方法

  考研教育學專業題型的答題祕訣

(一)單項選擇題

單項選擇題屬於客觀性試題,是試卷中的必考題型,具有概念性、科學性、一定的靈活性等特點。這類試題一般知識覆蓋面廣、迷惑性強,表面看似容易,但若不注意審題,特別易失分。因此,首先要看清題幹,然後選準答案,並確保答案的唯一性。不要同時選擇兩個以上的答案,也不要出現所有小題全選同一字母的現象。在答案都比較模糊的情況下,運用排除法等選最貼近的一個,不可亂選。

(二)辨析題

辨析題即辨別分析題,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題型,要求考生對試題所表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正誤進行判斷,進而對其理由作出分析。這類題目的中心話題多是考試大綱所涉獵知識的重點、難點或容易發生歧義的問題,其觀點正誤混雜,考生解答時往往容易“顧此失彼”,這類試題的出現有助於克服考生在學習中的死記硬背現象,突出了對考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的考查,但同時也增加了試題的難度。在解答時,首先是讀懂題幹,辨析題多爲判斷句式,但無論是何種形式,在讀懂題乾的基礎上找準所考察的關鍵知識點,如考察的是某章某節的哪個知識點。其次,判斷正誤。最後,從關鍵詞出發來對原因進行分析,如“非指導性教學即不需要教師的教學模式”這道題,教學和教師都是關鍵詞。在判斷它錯誤的基礎上,要先分析教師和教學的關係。教師是教學的要素之一,沒有教師活動不能稱其爲教學,隨後再分析非指導性教學的真實含義,在此基礎上來進一步論證命題是錯誤的。

(三)簡答題

簡答題即簡單問答題的簡稱,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掌握情況。很多考生都對簡答題存在誤解,一是認爲簡答列出一二三四即可,其實不然。雖爲簡答,但它也是對某個知識點的考察,對知識點的闡述也要適當展開把問題說清楚;二是認爲簡答越多越好,最好按照答論述題來答,這樣閱卷老師給分會高一點,其實不盡然。答得多和題目有關係倒罷了,如果都是沒關係的廢話反而會讓整個答案顯得臃腫、邏輯性欠缺同時又浪費考生的時間。因此,答簡答題只要條目清晰、要點準確,將知識點講清楚就行,不宜過多或過少。

(四)分析論述題

分析論述題主要考查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類題目出得比較靈活,也不限於書本知識,相對而言,答案也不十分標準。首先要審題,找準關鍵知識點。其次,以知識點爲核心展開分析論述。在論述時不僅要思路明晰,而且要全面展開,先把理論講清楚後,再聯繫實際作相應的陳述。若給出一定的文本材料,應注意分析文本,儘量順應給定文本的表達方式和風格,並適當引用文本中的語言作答。做分析論述題目,要能顯示自己紮實的理論修養和相對獨特的個人觀點,在字數一般不能少於一頁答題紙。

  考研教育學全程備考規劃

第一,考生要對教育學有一個較爲清醒的全面認識。

報考之前,考生就應該及早了解它的內容範圍、指定教材、歷年試題等情況。確定了要報考的學校後,要及時把握學校的最新動態,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根據自己的專業課水平,確定專業課的複習進度和投入的精力,根據這些制定一個詳細的複習計劃。

考生一定要對考研的大形勢,希望報考的學校、專業,自身的實力等作詳細、客觀的分析,達到“知己知彼”的目的。

第三,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理解。

如果準備的時間比較早,可以在就近院校旁聽教育學基礎和教育史的課程。事實上,關於教育學原理和教育史的內容沒有院校間的差別,旁聽的目的是增進自己對教育學基礎知識的掌握和了解。備考時,不要放鬆對教育學基本素質的培養。通常情況是,由於備考的目的性太強,很多考生忽視了對教育學基本素質的培養,死記硬背了很多知識點,考研成績不錯。但隨着考研壓力的緩解,識記的知識點慢慢淡忘,所以考生多存在基礎知識薄弱的特點,進校仍要補修教育學、心理學。

第四,複習的時候不要死記硬背,一定要經過自己的思考、加工。

由於背誦的效率比較高,很多考生選擇這種學習方法。但死記硬背的弱點是削弱了思維的敏捷性和對教育學學科體系的敏感性。大多數導師在複試的時候看一個學生是否是可造之才,都會看考生有沒有獨立思考的意識,對某一問題有沒有自己的見解。因此,複習備考需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進行。

第五,選擇一份好的輔導資料。

選資料要選針對性的資料,一份好的資料必須有考點分析、歷年真題列舉,知識框架、考點梳理、歷年真題及答案、模擬卷等。

第六,信息的獲取。

可以與他人分享專業課資料,自己也可以注意蒐集整理。還要養成閱讀教育報的好習慣,比如《中國教育報》,能讓你在第一時間把握最重要的教育政策和動向。

第七,考研的態度是貴在堅持。

一般來說,到了12月底,考生往往會陷入極度焦慮的狀態,很容易自我放棄,這時一定要隨時調整心態,從容應對考研。

  考研專業課中國教育史重點考點預測

1.原始社會的教育有哪些特點?

答:原始社會教育表現出與以店階級社會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點:①教育的社會性和無階級性。原始社會的集體生產與集體生活,決定了其教育也是集體的、公共的、社會性的活動,沒有階級的界限。②教育不是專內的社會活動。原始社會的教育尚未從社會生產和生活中分化出來,它的主要途徑是通過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實踐來進行。③教育以口耳相傳和觀察模仿爲主要手段,因爲原始社會文字尚未出現,也沒有專門的教學場所和教師,當時教育手段極爲簡陋,主要是口耳相傳、觀察模仿。

2.春秋戰國私學的興起有何意義?

答:春秋戰國時期的私學興起,是中國教育史上的劃時代的革命:①它衝破了“正教合一”的枷鎖,教育從政治活動中分離出來。完成了學校教育獨立化的過程。②教師不再是官吏,而成爲以教育人爲謀生之道的專業化的教育工作者。③擴大了教育對象,使受教育的範圍由少數貴族擴大到廣大平民,教育的社會基礎更爲廣闊。④有利於教育經驗的積累和教育理論的形成,出現了以(學記)爲代表的一批教育專著。

3.簡述孔子“有教無類”的教育主張。

答:“有教無類”是孔子的辦學方針,它規定了孔子辦私學的教育對象,其基本含義是,不分華夷,無別貴賤,擴大受教育的對象,使那些願意學習而在學力、經濟條件和時間上又允許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權力和機會。這一教育主張順應了社會歷史進步潮流,打破了少數奴隸主貴族對文化教育的壟斷。擴大了受教育的範圍,符合教育事業的發展趨勢。

4.評析孔子“學而優則仕”的教育主張。

答:“學而優則仕”是孔子的學生子夏提出來的,但它在理論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義是主張把官職與學習緊密聯繫起來,有官職的人應該是受:過教育並繼續學習的人,受過教育的人應該得到一定的官職,教育就是要培養能治國安民的賢能之士。

“學而優則仕”教育目的論的提出,在當時具有很大的進步意義:①反對不學而仕的世襲制,爲平民開拓了從政的道路;②把學優與仕優聯繫起來,以學優保證仕優,有利於推行賢人治邦,改良社會政治。但是,這一教育目的論對中國古代教育也產生了一些消極影響;①過於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視了教育的經濟功能,強化了中國“官本位”的傳統觀念;②以名利爲誘餌,使中國知識分子從一入學讀書始,就產生嚴重的功名意識,形成“兩耳不聞窗外事,二心只讀聖賢書”的傳統觀念。

5.孟子關於教育的作用有哪些論述?

答:盂子從“施仁政”的政治主張和“性善論”出發,高度重視教育的社會作用與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J他認爲教育的社會作用是“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關鍵,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他認爲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他指出每個人雖然先天具有四個善端,但在後天的環境裏,由於外物的誘惑與自身努力的不夠,可能會失掉或摒棄這些善端。教育的作用就在於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發揚天賦的善端。

6.頗之推關於旱期教育有哪些論述?

答:魏晉南北朝教育家顏之推極其重視早期教育,他認爲家庭教育應從胎教開始,縱然做不到胎教,也要及早從幼兒教起。他之所以極力倡導早期教育,主要是認爲:①幼兒時期是教育的最佳時期。他從幼兒期與成年期的教育效果比較中得出這樣的結論:幼兒期心理單純,精力旺盛,求知慾強。是學習的最佳時期;②幼兒期心理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是教育的關鍵時期。

7.評述隋唐科舉制度的產生及其對學校教育的影響。

答:隋代爲了強化中央集權制和選拔優秀人才補充官吏隊伍,逐漸以分科舉人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度。科舉制度產生了隋煬帝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其主要特點是面向全社會公開考試,錄取標準專憑試卷成績,專重資才,而不是由地方察舉。唐承隋制,進一步從考試程序、科目和方法等方面完善了科學制度,使之在人才選拔以至國家政治生活中佔居越來越重要地位。隋唐科舉制度的實行,對學校教育產生極爲深刻的影響。一方面,由於選才與育才標準的統一;科舉制度促進了當時學校教育的發展:①由於通過科舉可以取得功名,而進學讀書又是參加科舉的前提,這就引起社會各階層對學校教育的重視;②科舉考試主要是以儒家經典爲內容,這對於學校教育教學內容的統一和標準的一致,也具有積極意義;③科舉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舉等,促進了當時專科教育、英才兒童教育及文武兼備教育的發展。另一方面,科舉又使學校教育成爲其附庸,對學校教育產生消極影響:①科舉考試的內容侷限於幾部儒家經典,造成學校教育內容脫離社會現實,空疏無用;②科舉考試的方法僵化、呆板。又使得學校的教學重記誦不求義理,充滿教條主義、形式主義的惡習;③科舉考試把讀書、應考和做官三件事緊密聯繫起來,使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等人生哲學支配了學校教育,使學校成爲聲利之場,嚴重影響着一般知識分子的思想。

8.評析韓愈《師說》關於教師的論述。

答:唐代教育家韓愈以繼承和保衛儒家道統爲己任,十分重視教師問題。寫下了著名的《師說》。《師說》的基本精神就在於“存師衛道”。它從師與道、道與業、師與生等各方面系統地論述了教師問題。提出了卓越的見解。其主要見解:①關於教師的作用與地位。韓愈從“存師衛道”的角度闡述了教師的獨特功能,他認爲師是“傳道”的,儒家的道統是封建社會的精神支往。而道要靠教師來傳遞,傳道須有師。衛道必須先尊師,師與道是密切結合、不可分離的。“道之所存,師之所存”;②關於教師的基本任務,韓愈作了經典性地表述,即“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他認爲教師的三大任務爲:傳遞儒家道統,傳授古文六藝之業,解決學生在學習道與業過程中存在的困惑;③關於教師的資格。韓愈認爲教師的選擇,不應受年齡、地位、資格等限制,主要是用道與業來衡量。誰先有“道”,誰在術業上有專攻,誰就能成爲教師;④關於師與生的關係。韓愈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命題,含有“能者爲師”和“教學相長”的意思,確立了新型的師生關係。總之,韓愈的(師說)在中國教育史上有系統,有創見地闡述了教師問題,是一份寶貴的歷史遺產。

9.北宋的三次興學運動有哪些主要內容?

答:北宋仁宗以後,爲了振興官學,改革科舉,曾有“三次興學”之舉。北宋第一次興學,是范仲淹主持的慶曆興學。興學內容主要有三:①令州縣立學;②改革科舉考試內容,罷帖經墨義,着重策論;③改革大學。北宋第二這興學,是王安石主持的熙寧、元豐興學,主要內容是:①改革大學,創立“三舍法”;②整頓地方學校;③頒定(三經新義);④設置專門學校;⑤改革科舉制度。北宋第三次興學,是蔡京主持的崇寧興學,其主要內容爲擴充地方官學,續增州縣學生,添置算學、書學、畫學,使學制更爲完備。

10.宋代書院制度的產生及其教學特點述評。

答:書院是我國古代一種重要的教育組織形式,它的名稱始於唐代,但只是校刊、收藏經籍的場所。書院作爲一種教學機關,是從北宋開始的。由於北宋初期官學荒廢。士子無求學場所,宋代理學的傳撲也需要有其自身的場所,加之佛教祥林講學制度的影響,作爲教學組織的書院便應運而生。宋代書院有私辦、官辦和私辦公助等多種形式,初期組織比較簡易,主持人亦是教學者,通常稱爲山長,亦有稱洞主、院長、堂長。書院的講學多力求通義理,而不是參加科舉,因而在教學上形成與官學不同的顯著特點:①書院既是教學機關,也是學術研究機關。教學與學術研究緊密結合,是書院最顯著的特點;②書院建立了“講會”制度,允許不同學術觀點的學者互相講學。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爲百家爭鳴精神;③書院教學以學生自學力主,在教學方法上,“多采用問難論辯式,注意啓發學生的思維,培養自學能力;④書院師生朝夕相處,師生共同討論,共同研究,感情深厚。

11.朱熹關於國小與大學的被學內容有哪些論述?

答:朱熹根據人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髮展水平,把學校教育分爲”國小“和”大學“兩大階段。他認爲八歲至十五歲是國小階段,上至王公子弟,下至庶民子弟皆可入學。國小是打基礎階段,教學內容是”學其事“,即從灑掃應對進退開始,將倫常禮教,教給兒童,進而教他們詩、書、禮、樂之文;打好根基。他專門編著《國小》一書,作爲這個階段的教材。朱烹認爲十五歲以後是大學階段,入學對象主要是貴族子弟,也有少數”凡民俊秀“。大學的教學內容是在國小的基礎上”明其理“,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步驟,使其”明明德“,最後達到”止於至善“的目的。大學的教材主要是”四書“,”五經“。尤其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書是其基本教材。

12.簡述明代八股取士的創立及其對學校教育的影響。

答:明王朝爲了進一步以程朱理學統制思想。明太祖與劉基首創八股取士,以八股制義爲科舉考試定式。”八股l‘特點有三:①八股文之試題取於“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②八股文章只能依據朱熹《四書集註)“代聖人立言”。不能絲毫闡發己意;③八股文章必須採用固定格式的排偶文體,否則不能入仕。明代科舉這一變化,使得科舉考試更加形式化,也使得各級學校以教習八股範文爲主,教育內容更加空疏無用,教學方法更加僵化、教條,造成極爲惡劣的影響。

13.王守仁關於兒童教育有哪些積極的見解?

答:明代教育家王守仁高度重視兒童教育,對兒童教育問題提出了許多精闢的見解。首先,他批評當時的兒童教育存在三大弊端:重機械記憶,不重啓發思維;重消極防範,不重積極誘導;普遍採用體罰,摧殘兒童的身心。其次,他從快樂是人心之本的觀點出發,主張教育兒童要從積極方面入手,順應兒童性情,鼓舞兒童興趣,培養其“樂學”的情緒。第三,他主張兒童教育要一導之以禮“。”諷之讀書“。”開其知覺“。使兒童德、智、體、美均衡發展。第四,他強調科學安排教學計劃,使兒童每天的活動有:定的次序,動靜交錯,學有餘力。

14.明末清初進步教育思想的基本內容和特點有哪些?

答:黃宗羲、王夫之、顏元等啓蒙思想家的進步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一些內容和特點:①批判理學教育理論。啓蒙思想家批判了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慾“的教育哲學,主張理欲不可分離,天理寓於人慾之中,強調教育應順應自然人的本能要求,促進人的個性發展;②主張培養經世致用的實用人才。在教育目的上,啓蒙思想家強調培養具有挽救民族危亡和治理社會能力的治術人才,反對空談心性、侈談倫理的所謂”學力聖人“;③提倡實學,重視自然科學和技藝的學習;④提倡” 主動“、”習行“的教學方法,反對理學家”主靜“、”讀書窮理“的治學方法;⑤主張擴大學校的職權,把學校辦成怦議國事、衡定是非的議政機關,充分發揮學校限制君權、發揚民主的作用。

15.評述張之洞”中學爲體,西學爲用“的教育思想。

答:”中學爲體,西學爲用’‘是中國近代重要的教育思潮和社會思潮。

張之洞在1898年發表的《勸學篇》中把它系統化、理論化,使它成爲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綱領。其基本思想,是說教育首先要傳授中國傳統的經史之學,這是一切學問的基礎,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後再學習西學中有用的東西,以補中學的不足。張之洞把中學的內容概括爲經、史、子、集,尤其強調“明綱”,認爲三綱五常是中學之本原,以此反對維新派的君主立憲。他把西學概括爲西史、西藝、西政三部分。他所理解的西政,並非西方政治,只不過是一些具體的政治設施,如學校制度、武備制度等等。他在維新變法前夕再次強調“中學力體,西學爲用”,目的在於強化封建君主專制,反對政治改革,因而這一主張具有明顯的保守性、反動性。但是,這一教育主張在客觀上也促進了近代教育的發展:①它從理論上論證了西學的有用,爲近代西學名正言順地進入中國創造了依據;③它將學校列爲西政的首位,有利於牟頁引時西方的學校制度和教育理論;④ 選擇的向西方學習,有助於維護民族自尊心。

16.“百日維新”教育改革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1898年6月至9月的“百日維新”中,清政府頒佈了大批維新變法詔令,其中有關教育改革的內容主要有:①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設經濟特科,改革科學制度;②在北京設立京師大學堂,作爲全國學堂的表率,還負起統轄各省學堂的職責;③把各地舊的大小書院一律改爲新式學堂,籌辦高等、中等、初等各級學堂;④創立鐵路、農務、礦務等各種專門學堂:⑤派人出國遊學,考察外國的學校制度;③建立譯書局和編譯學堂,編譯外國教科書及其它書籍。百日維新的教育改革體現了維新派否定傳統教育的資產階級教育精神。

17.評述康有爲《大同書》中的教育思想。 答:康有爲1884年寫了《人類公理》,直到戊戌變法失敗後,才修改爲《大同書》發展。他在《大同書》中描述未來的大同社會,即是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國家、沒有家庭的人人平等,經濟高度發達,政治極端民主的極樂世界。大同社會實行“公養”、“公教”制度。每個社會成員都享受“二十年齊同之教育”。在康有爲設計的教育藍圖中:①兒童未出生,其母入人本院,接受胎教;②嬰兒六個月後,進育嬰院,三歲後進懷幼院,接受學前教育;③兒童六至十歲,進國小院。接受初等教育;④兒童十至十五歲,進中學院,接受中等教育;⑤兒童十六至二十歲,進大學院,接受高等教育。他對每個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重點都作了詳細描述,主張男女教育平等,主張對兒童實行德、智、體、美諸方面的教育,提出了許多可貴的見解:但是,這僅是一種烏托邦式的社會空想。

18.梁啓超關於教育目的有哪些論述?

答:梁啓超特別重視確定教育目的,曾與《論教育當定宗旨》一文。他首先認爲教育一定要有目的,否則將一事無成;其次,他認爲教育目的正確與否,至關重大,封建教育之所以腐朽,洋務教育之所以收效甚微,主要在於教育目的上的錯誤;最後,他認爲正確的教育目的應該是“養成一種特色之國民”, 這種國民須具有公德、國家思想、自治、自尊、合羣、尚武等品質。克服中國人在專制社會中形成的品格缺陷。他認爲只有造就出這樣的新民,才能拯救國家的危亡,振興中華民族。

19.王子癸丑學制與癸卯學制相比有哪些進步?

答:1912年至1913年南京臨時政府頒佈的王子癸丑學制,是近代資產階級對封建教育的第一次系統的改革,它與癸卯學制相比。有很大進步:①它縮短了教育三至四年,使教育易於普及;②取消了獎勵畢業生科舉出身的制度,消除了科舉制度的陰魂;③女子教育取得了一定地位,初等國小男女同學,中等以上學校專門設立女校;④在課程改革上,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課程,增加了自然科學和生產技能的內容;⑤改進了教學方法。

20.簡述菜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幷包”的辦學方針。

答:蔡元培在擔任北大校長時。確定了“思想自由”、“兼容幷包”的辦學方針,作爲改造;日大學的指導思想、他認爲大學是研究高深學問的機關,應該提倡思想自由,學術自由,各派主張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達自然淘汰之運命,都可以讓他們自由發展,兼容幷包。依據這一方針,他聘請教師“以學詣爲主”,允許不同學術觀點的人同時在大學任教,使北大教師隊伍人才濟濟,面貌一新。他的這一辦學方針改變了舊北大一片死寂的景象,在突破中國封建社會長期文化專制主義方面起了積極的作用,爲各種新思想在大學講壇上傳播提供了有利條件,使北大成爲“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