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大學堂簡介

京師大學堂

京師大學堂簡介

京師大學堂,是北京大學在清末1898年至1911年間的曾用名。學校創辦於1898年7月3日,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是當時國家最高學府,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

京師大學堂創立於19世紀末民族危機嚴重之時,故其誕生伊始,即表現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光緒二十九年爲反對俄羅斯帝國長期侵佔中國東北,京師大學堂師生積極參加了全國各界的拒俄運動,四月初四(4月30日),速成科、仕學館、師範館的師生200餘人舉行集會,聲討俄羅斯帝國的侵略。京師大學堂的師生幾十人憤怒發表演說,要求清政府拒絕俄羅斯帝國無理要求,會後由73人署名草擬了《京師大學堂師範、仕學兩館學生上管學大臣請代奏拒俄書》,要求清政府拒約抗俄,推動了全國拒俄運動的發展,併爲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樹立了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

1862年,清政府在總理衙門設立了京師同文館。同文館的設立是我國創辦新式學校的.開端,此後,清政府又決定設立算學館,學習天文算學。同文館的設立是我國創辦新式學校的開端。京師同文館是中國近代第一所新式高等學校。

1895年8月,康有爲、梁啓超等在北京組織“強學會”,購置圖書,收藏報刊,供羣衆閱覽,並經常開會講演,討論學術,批評時政,宣傳介紹西方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學說和近代科學知識,鼓勵人們學習西方,以學以致用的原則來培養人才,最終達到民族自強的目的。

1896年6月,刑部左侍郎李端芬在給清政府的《請推廣學校折》中,第一次正式提議設立“京師大學”。1898年初,隨着變法維新運動日益發展,康有爲在《應詔統籌全局折》中再次提出:“自京師立大學,各省立高等中學,各府縣立中國小及專門學”。

1898年6月11日,在康有爲、梁啓超的推動下,清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頒佈《明定國是詔》宣佈變法,而建立京師大學堂是其重要舉措。詔書中強調:“京師大學堂爲各行省之倡,尤應首先舉辦”。於是由梁啓超起草了一份《奏擬京師大學堂章程》,這個章程是北京大學的第一個章程,也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最早的學制綱要。

《奏擬京師大學堂章程》提出的“兼容幷包”、“中西並用”,重視師範教育,基礎學科與專門學科相結合,課程設置要“嚴密切實”,破格選拔人才等,體現了康有爲、梁啓超的變法主張,爲中國現代高等教育的發展設計了良好的開端。

1898年7月3日,光緒帝正式批准設立京師大學堂,由孫家鼐主持在北京創立,最初校址在北京市景山東街(原馬神廟)和沙灘(故宮東北)紅樓(現北京五四大街29號)等處。許景澄任中學總教習,美國傳教士丁韙良(W. A. P. Martin)任西學總教習。

1898年7月3日,清光緒帝正式下令,批准設立京師大學堂,京師大學堂在孫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創立,美國傳教士丁韙良任西學總教習。由清朝光緒皇帝批准梁啓超草擬的《奏擬京師大學堂章程》,被認爲是我國首個高校章程。京師大學堂是北京大學的前身。該《章程》提出了“中學爲體、西學爲用”的辦學方針,認爲“二者相需,缺一不可,體用不備,安能成才”,強調大學堂的核心是培養人才,把“乃欲培植非常之才,以備他日特達之用”奉爲創辦大學堂的目的。

1898年9月21日爆發戊戌政變,百日維新失敗,而大學堂以“萌芽早,得不廢”,未被慈禧廢止,但京師大學堂處境卻變得舉步維艱。1898年至1900年的京師大學堂(後來被稱爲“戊戌大學”)。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京師大學堂遭到破壞,校舍被佔,圖書設備被毀,大學堂難以維持,於8月3日被下令停辦,1901年它併入了京師大學堂,是京師大學堂最早的組成部分。

1902年12月17日學堂恢復,藏書樓也於同年重設,派吏部尚書張百熙爲管學大臣,吳汝綸和辜鴻銘任正副總教習,嚴復和林紓分任大學堂譯書局總辦和副總辦,各個方面開始步入正軌。先設速成、預備兩科。速成科分仕學、師範兩館,預備科分政科及藝科,創辦於1862年洋務運動期間的京師同文館也併入大學堂。

1903年增設進士館、 譯學館及醫學實業館。畢業生分別授給貢生、舉人、進士頭銜。同年改管學大臣爲學務大臣,統轄全國學務。另設總監督,專管京師大學堂事宜,派張亨嘉爲第一任總監督,京師大學堂遂成爲單純的高等學校。

1903年底,京師大學堂選送39名學業優秀者赴日本、歐美留學,其中師範館(現北京師範大學)學生31名。這是京師大學堂首次派出留學生。

1904年師範館改爲優級師範科。

1908年5月,京師大學堂優級師範科改名爲京師優級師範學堂(1923年更名爲北京師範大學)獨立設校。

1910年京師大學堂開辦分科大學,共開辦經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農科、工科、商科共七科,設十三學門,分別是詩經、周禮、春秋左傳(經科);中國文學、中國史學(文科);政治、法律(法政科);銀行保險(商科);農學(農科);地質、化學(格致科);土木、礦冶(工科),一個近代意義的綜合性大學初具規模。

1912年5月4日,當時是中國的最高學府、也是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的京師大學堂改名爲北京大學。備受中國知識分子景仰的近代啓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嚴復出任北京大學第一任校長。

1948年,胡適在《北京大學五十週年》一文中說:“我曾說過,北京大學是歷代的‘太學’的正式繼承者”。除胡適之外,馮友蘭、任繼愈、周培源、季羨林、蕭超然等學者教授也曾經表示同意北大“太學淵源”之說,甚至有人提出北大的校史應當提前一、兩千年。而北大中文系陳平原教授則曾在《北大校史:怎樣溯源?》中反對北大“太學淵源”之說,認爲京師大學堂並非由國子監改組而成,不是直接承繼自國子監。另一方面,京師大學堂是戊戌變法的產物,當初就是爲了廢除封建科舉(太學和國子監)而由光緒帝批准設立的,因此在這個意義上,京師大學堂不能說是太學的傳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