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關於《國家寶藏》觀後感參考範文6篇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精選關於《國家寶藏》觀後感參考範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關於《國家寶藏》觀後感參考範文6篇

精選關於《國家寶藏》觀後感參考範文6篇1

“我們這個節目有多年輕?也就上下五千年。”《國家寶藏》001號講解員張國立開場的這句話,打動了很多人。

電視屏幕上,繼“詩詞熱”和“朗讀熱”之後,蜂擁而至的文化綜藝節目出現了嚴重的雷同趨勢。

“在文學等細分題材被集體消費的時候,我們要着眼未來,探索新的方向。”央視副總編輯朱彤承諾,央視將持續在原創文化節目上發力,從創作源頭上秉持高品質與大格局,精益求精、精雕細磨,讓央視文化節目品牌再創新高度。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浩瀚如銀河,璀璨如繁星,如此極大豐富的文化寶藏,爲內容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電視工作者在幸福的同時,也感到了惶恐——如何在珍視與呵護中去繼承和發揚?

如今盛行的詩詞歌賦和閱讀賞析終究沒有跳出“文學樣態”,或許這正是《國家寶藏》立意的高遠和深邃之處。然而,作爲承載信息極大豐富的民族基因寶庫,文物並非扁平的、冰冷的物件,其所涉及的學科門類堪稱包羅萬象。它們包含了大量的歷史文化信息,不僅可以讓我們觸摸到那些或神采飛揚,或蕩氣迴腸,或屈辱苦難的記憶,而且可以讓今人回溯過去、找到認識自我的座標;不僅蘊含有博大精深的智慧、巧奪天工的技藝,而且有領先世界的成就。這是一個厚重而廣博的領域,也就註定了節目的格局更加宏大,視野也更爲開闊。

從“詩詞文化”到“國寶重器”,央視在不斷地探索和發現,以創新思維把握時代脈搏,融入觀衆喜聞樂見的內容。“《國家寶藏》正是央視肩負國家媒體責任的又一次與時俱進的創新嘗試。”朱彤如是說。

從歷史中尋找文化自信

同一件文物,用不同的方式來講,傳播的效果差異很大。身處互聯網時代,人們接受信息的方式正在發生變化。作爲電視產品,歷史文化類欄目不能是陽春白雪的學術派,而應放下身段。《國家寶藏》力求通過電視呈現的手段讓文物“活起來”,通過具有藝術觀賞性的設計來爲觀衆展出“國寶”,並對每一件文物背後的故事、歷史進行充分解讀。讓觀衆在懂得如何欣賞文物之美的同時,也瞭解文物所承載的文明和中華文化延續的精神內核。就像主題曲唱的:“一眼千年,沉默也勝萬語千言,只有你有幸能描述這光明似箭。”

讓那些珍藏於博物館的寶貝走到聚光燈下,走進最大衆化的“客廳文化”,國家級博物館與國家級電視臺聯手把傳統文化推向前臺,也是讓優質資源與文化擔當相得益彰。正如央視綜藝頻道節目部主任呂逸濤所說:“每一件文物都記載了中華文明、文化的基因,我們希望通過這種傳播方式,讓“《國家寶藏》節目立意高、形式新,國家文物局將給予大力的支持,我們也期待通過此次電視國家隊和博物館國家隊的合作,能夠爲全社會提供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貢獻。”

觀照當下,纔是讓文物活起來的真正意義所在。正如於蕾所說:“希望觀衆能夠感知文物背後的人文精神、與自己的血脈相連,從而樹立起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

精選關於《國家寶藏》觀後感參考範文6篇2

最近,央視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引發全民收視熱潮。它經過展示全國各地博物館的珍藏,邀請一些專業人士對文物進行講解,演繹文物背後的故事,引導觀衆去保護文物,弘揚歷史。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件文物是號稱“中華第一燈”的長信宮燈。長信宮燈出土於河北滿城漢墓,通體鎏金,全身九處銘文,共計六十五個字,因燈座底部銘文長信尚浴而得名。宮燈的整體形象爲左手持燈,右手擋風的漢宮侍女,正如蔣雯麗所說“你望着她的眼睛,彷彿真的能夠一眼穿越千年”。在《國家寶藏》中,國寶守護人蔣雯麗以燈靈的形式爲我們講述了西漢初期竇太后贈長信宮燈警告劉勝,語重心長的講述了天子之道。一盞宮燈,凝聚了古代人們的智慧;一位佳人,讓我們看到了大漢王朝的國富民安。

接下來,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外展專家楊陽先生講述了長信宮燈的今生故事。197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土文物展,第一次舉辦長信宮燈參展,此後長信宮燈等國寶文物多次出國展覽,爲我國文物交流事業奠下了汗馬功勞,甚至還登上了美國雜誌封面。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和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先後訪華,他們對長信宮燈都情有獨鍾,基辛格還說:“中國人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了環保意識,了不起!”

經過觀看《國家寶藏》,我深深的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作爲一名中國人,保護國家寶藏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我們有義務將文物傳承和延續下去。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歷史奇蹟,從商周青銅到秦磚漢瓦,從古代四大發明到新四大發明,從圓明園到故宮......中國禮貌一向領先於全世界。

作爲當代青年,我們應當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爲祖國的富強、民族的振興貢獻自我的力量,我們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有“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拼勁,我相信只要我們從此刻做起,從小事做起,就必須能創造出一個更加繁盛的中國!

精選關於《國家寶藏》觀後感參考範文6篇3

曾經引發博物館熱潮的“現象級”綜藝節目《國家寶藏》近日再次開播,除了諸多讓人驚歎的“國家寶藏”,還有一家賣文創的天貓店也隨之而來。上週,《國家寶藏》“你好,歷史旗艦店”正式上線併發布了10餘款以節目中亮相的國寶爲設計靈感的IP文創產品。眼下銷量最高的是“唐代仕女mini手辦趣味模型”,是根據河北博物館的“彩繪散樂浮雕”設計而出。

《國家寶藏》背後的製作方中視電傳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李學慧說,關於文創產品的策劃,早在第一季節目結束時就開始了,“而整個項目中花費時間和精力最多的,是如何選擇適合的文物元素,以及如何設計出面向年輕消費者的產品”。他們開發博物館文創,首先是要有歷史意義和文化內涵,其次還要注重文創產品的實用性,比如面向兒童智力開發的、提供生活便利的,以及有趣味的和特別精美的。

不得不說,當下博物館的生意非常火。眼下的《國家寶藏》文創產品,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地方博物館在開發文創產品時遇到的資金、人才限制。不過,火爆之餘也有隱憂。比如,不久前故宮口紅的“嫡庶”之爭,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故宮對於文創產品管理的混亂,同時也有不少人對其產品質量提出質疑;還有《上新了,故宮》中,雖然尚在衆籌階段的產品都備受歡迎,但也有不少人提出衆籌商品的售後要如何保證等問題。無疑,故宮以及《國家寶藏》都是我們的“地表最強IP”,它們可以以各種輕鬆愉快的方式走進人們的生活,但不能忽視的是,千萬不要把它“玩”壞了,因爲它們身上的文化基因需要保存,博物館在開發授權時也更要謹慎。說到底,我們必須對老祖宗留下的財產保有敬畏之心。

精選關於《國家寶藏》觀後感參考範文6篇4

這個星期天我領略了大國風範,真正瞭解了華夏文明。具體從何說起?那就從這檔綜藝節目的開頭講起,開頭就是雄壯渾厚的音樂,宛若幾千名戰士在邊疆擂鼓一般,震撼人心。這期講述的是九個國寶的誕生,每個館的競選都異常激烈,羣雄逐鹿,不知花落誰家?

隨着節目一路往下播放着,一本樸素的幾乎不加修飾的書卻吸引了我的目光。他看着是那麼的不起眼,可是封面上那幾個蒼遒有力的字,卻讓我不禁緊盯屏幕——《孫子兵法》、《孫臏兵法》。我立刻端正姿勢,用心地記着關於它的前世故事:是建國工程孫臏與亂臣賊子龐涓的鬥爭,是看似忠誠卻暗地裏背棄主子的阿離,是每個人心裏都存在的那麼一絲不甘。看完了前世故事後,我還是意猶未盡,已經被孫臏前所未有的智慧和識人的精準所折服。這兩本《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的初稿,可謂是非常珍惜。

我一向不怎麼想看世界名著,可瞭解完它的今生故事,我卻想好好深入瞭解一下《孫臏兵法》。這是爲何?因爲這本書,在外國友人看來是必不可少的絕世佳作。他在外屋國每個書店都能買到,可謂是老少皆知。在記者對外國人的採訪中,有一個和藹的老爺爺,讓我記憶深刻,他不僅中文說得一口流利,而且對《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比中國人還要了解透徹。除此之外,他還品讀了一番《中庸》以及其他中國古典古籍。他不僅把這個作爲一項興趣愛好,而且還通過翻譯這兩本書發家致富了,這不禁讓我佩服不已。

另連外國人都對我們中國文化如此熱情,作爲炎黃子孫,我更應該好好守護這兩本書的初稿,並瞭解這兩本書的文化,把它發揚光大。不得不說,看了《國家寶藏》後我收穫了很多,既瞭解了國寶的前世今生,又從心裏想發憤圖強傳揚中國文化。

那麼,如果你也對這個節目感興趣,那我們就一起守護國寶吧。

精選關於《國家寶藏》觀後感參考範文6篇5

週五去看了《國家寶藏2》,唯一有點以外的是米奇·威爾金森的轉變,和他最後的死亡。毫不客氣的說現在的商業大片在轟炸人的視覺的同時,儘可能的讓人忘記自己的大腦。而我卻是不能忘記自己的大腦。

威爾金森的死多少有點俗套之外,他用死換取自己名垂青史,可謂得其所哉。

這讓我有點想法。很早就知道論語中有“朝聞道,夕死可矣”的說法,但卻不明白既然都要死了,聞不聞道又有什麼區別。也知道,“士爲知己者死,女爲悅己者容”的說法,但卻並不知道,爲知己而死值不值。

威爾金森的死,讓我明白了。道也好,知己也好,名垂青史也好都是人的終極追求,終極追求是值得窮其一生去奮鬥的。

很奇怪,我想到了葛朗臺,我們早已熟悉的,一個愛錢如命,無比吝嗇,無比可憐的法國小老頭。但是今夜我不想簡單地把這個小老頭當作吝嗇鬼。吝嗇只是葛朗臺的表像,我看到他是有終極追求的,他的終極追求是財富。財富能算追求嗎?可以!“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的說法自來有之,其實我們周圍永遠不乏求財之徒,而且很多人做好了爲財富奉獻生命的準備。那麼葛朗臺又有什麼特殊呢?沒有!唯一的不同的是追求方式,葛朗臺追求財富的方式是吝嗇。吝嗇當然沒什麼好的,但總比坑蒙拐騙來的光明些,總比燒殺搶掠來的溫和些,總比來的善良些。

葛朗臺的追求其實很普遍,只是追求的方式讓人覺得可憐,而更可憐的是沒有追求。我們先撇開追求的境界高低不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人生追究,就不可能知道自己爲什麼而活着。這樣的人生只能是浮萍和牆頭草。

當然,追求也有個境界高低的問題。首先,我不能說追求錢財有什麼不好。不可否認窮人的我,希望自己有更多的錢。但至少,我發自內心的認爲一個人一輩子就爲追名逐利,有點俗,有點不make sense。我佩服周總理的“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輩雖然不一定能做到,但至少應該學習吧。

精選關於《國家寶藏》觀後感參考範文6篇6

12月9日,備受關注的《國家寶藏》第二季開播了,延續第一季恢弘的舞臺場面和深入人心的講解方式,第二季通過音樂劇、舞劇等形式也讓國寶活了起來。一件件泛着歷史光芒的國寶,傳遞着先賢們的智慧與精神,帶着我們走進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感受泱泱中華五千年的歷史積澱。在實現文化振興的道路上,這些物質與精神的財富都是國家的寶藏,需要我們代代相傳。

傳承國家寶藏,感受先賢風骨。《上陽臺帖》洋洋灑灑二十五字中,彷彿藏着詩人李白遺世獨立的傲然姿態,沿着泛黃的書卷,那個舞着劍,高唱“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詩仙緩緩向我們走來。這些國家寶藏承載着先賢們心繫天下的凌雲壯志和不畏權貴的高尚情操,讓我們能夠窺得先賢們生活的一角,感受到他們的氣度與風骨。

傳承國家寶藏,延續中華精神。剛過去的12月4日是國家憲法日,我們對着憲法宣誓,感受法律的威嚴與莊重。而中國的法治精神卻不僅僅從當代纔開始的,隨着一個秦朝小吏所撰寫的《雲夢睡虎地秦簡》呈現在世人面前,透過千年之前的秦朝律法我們看到了法治精神的源遠流長。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進程中,法治精神依然是需要我們延續下去的,這也是國家寶藏所帶來的精神財富。

傳承國家寶藏,振興中華文化。華夏文明是四大文明中唯一一個從未斷絕的文明,是兼容幷包的態度讓中華文化綿延至今且百花齊放:千里江山圖上的如畫江山千年不褪色,各種釉彩大瓶使用17種釉、彩,集中國瓷器文化大成,樣式雷建築燙樣展示了中國古代建築高超的設計水平,彌補了中國古代建築史研究的空白,還有數不勝數的國寶都具有非凡的歷史意義。面對這樣豐富的文化寶藏,我們更應該牢牢樹立對中華文化的自信,將振興中華文化作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部分,把中華文化的物質與精神財富傳承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