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名人傳讀後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中的名人傳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的名人傳讀後感

“羅曼·羅蘭認爲在這個腐朽的社會上,鄙俗的環境裏,稍有理想而不甘於庸庸碌碌的人,日常都在和周圍的壓力抗爭。”列夫·托爾斯泰出生名門望族,像溫室裏的花朵,但是在他不到兩歲時他的母親就去世了,他父親在九歲時也離開了他。父親的死讓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現實,心魂中充滿了絕望”。

列夫·托爾斯泰的`經歷豐富多彩,16歲在喀山大學讀書,這期間他的頭腦處於狂熱的境界中他不斷地實驗各種人生觀觀念和學說,矛盾對立的理論讓他固有的信念動搖了,他的心底,最寶貴的是精神財富。23歲時他在高加索服兵役,高加索美麗的風光使他靈感大發,創作了《童年》、《少年》等作品。

1855年,列夫·托爾斯泰在彼得堡感受到了那些文人貴族的卑劣虛僞,他開始憎惡、輕蔑他們。1857年他去國外旅行,他對於資產階級的文明、博愛、民主十分失望,他開始明白資產階級的“文明”不過是華美的謊言。

1862年,托爾斯泰與索菲婭·別爾斯結婚,他在幸福的婚姻生活中完成了《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在《安娜·卡列尼娜》完稿前,他便厭倦了生活,產生了死的念想,他把房間裏的繩子藏起來怕自己自殺。宗教狂亂後,他發現民衆的簡單生活和信仰纔是生活的真理。列夫·托爾斯泰緊張的精神探索又遭遇慘痛的社會現實,他放棄貴族般的生活,選擇用汗水換取麪包,並終生與文明的罪惡和謊言對抗。

傅雷從《名人傳》中得到啓示:“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這也是給我們的啓示,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中,要勇敢面對困難,戰勝挫折。名人也好,凡人也罷,都有着各自的生活,只是每個人生活的目標、志向不同。

有些人一生渾渾噩噩,面對生活不知所措;有些人平平淡淡的過着一生,無所作爲,也無能爲力;而有些人,即使在困境中,經歷過百般折磨,但他們仍能保持歡笑,找到生活的樂趣,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實現自己的價值。有人說,在人間有誰活着不像是一場煉獄,也有人說,在人間活着有誰不像是一場美麗的夢。列夫·托爾斯泰教會我們:“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

是啊,人生長路漫漫,只願我們能永遠不停下追求真理的腳步。真理難尋,真心常在。我們不可能每個人都像托爾斯泰哪樣偉大,但我們可以像他那樣保持一顆熱誠的心,一顆追求真理的心。

十年前你說要生如夏花般絢爛,十年後你說你說平凡之路纔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