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致病特點有哪些特徵

七情作爲情志活動,喜、怒、憂、思、悲、恐、驚,是人的精神意識對外界事物的反應。作爲病因是指這些活動過於強烈、持久或失調,引起臟腑氣血功能失調而致病。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七情致病特點簡介,希望能幫到大家!

七情致病特點有哪些特徵
  七情的治病特點

七情外發,首先擾亂氣機:外因刺激誘發情志病變,首先擾亂五臟氣機,導致氣機逆亂, 發生病變。

七情內發,精氣先虛:內因發生情志病變,以髒、精、氣、血、陰 、陽虧虛,神氣失藏,或鬱邪內擾神氣,發生病變。

七情發病,首傷屬髒:情志發病,首傷屬髒或屬髒先傷發病。臨牀上,不同的惰緒刺激,可影響不同的神髒。

七情發病 有反覆性:情志病在臨牀上有較強的反覆性,如憂鬱情緒(精神抑鬱證),稍不如意,病即復發。

七惰發病,有兼夾性:七情的各項致病因素在發病過程中往往都是很難截然分開的,常是兩種或兩種以上情緒糾合在一起發病。

七情發病,有周期性:七情致病,有較強的週期性,如男性在八八之年,女性在七七之年(更年期),肝腎精氣虧耗,易出現情志病變。

七情發病,與氣候相關:自然氣候的變化直接影響人體情緒,發生病變。

七情發病,有傳變規律:七情發病,每種情緒在傳變上都有一定的規律性。如大怒傷肝,肝怒傳子,《靈樞·本神 》說:“盛怒者,迷惑而不治。”肝怒傳母,《靈樞·本神》 說:“腎盛怒不止則傷志。”肝怒乘土,《 素問·玉機真髒》說:“怒則肝氣乘矣。”肝怒侮金,《 素問·宣明五氣》 說:“精氣並於肺則悲。”因此《素問·玉機真髒》說:“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變,及其傳化”,指出了情志病的傳變規律。

七情發病 淫情交錯:七情致病與六淫致病往往有很密切的聯繫。

七情發病,鬱情不離:七情發病與鬱證關係非常密切,在情緒不快時,往往導致氣機鬱滯發病;而在氣機鬱滯(氣、血、痰、火、食、溼)時,亦易擾亂五臟,導致五神不寧,發生情志病變;七情亦可與鬱證同時發病爲患。故陳無擇說:“鬱不離七情”。

七情發病極其廣泛;還可以加重痼疾;七情之間可相互轉化。

  七情與疾病

喜則氣緩:氣緩,心氣弛緩之意。喜爲心之志。包括緩和緊張情緒和心氣渙散兩個方面。在正常情況下,喜能緩和緊張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表現爲健康的狀態。但是喜樂無極,超過正常限度,就可導致心的病變。暴喜傷心,使心氣渙散,神不守舍,出現乏力、懈怠、注意力不集中,乃至心悸、失神,甚至狂亂等。

怒則氣上:氣上,氣機上逆之意。怒爲肝之志。凡遇事憤懣或事不遂意而產生一時性的激怒,一般不會致病。但如暴怒,則反傷肝,使肝氣疏泄太過而上逆爲病。肝氣上逆,血隨氣升,可見頭暈頭痛、面赤耳鳴,甚者嘔血或昏厥。肝氣橫逆,亦可犯脾而致腹脹、飧泄。飧泄又名水谷利,大便呈完谷不化樣。若克胃則可出現呃逆、嘔吐等。由於肝腎同源,怒不僅傷肝,還能傷腎。腎傷精衰,則現恐懼、健忘、腰脊軟等症。肝爲五臟之賊,故肝氣疏泄失常可影響各臟腑的`生理功能而導致多種病變。

悲憂傷肝:肝傷則精神錯亂,甚至筋脈攣急醫|學教育網整理、脅肋不舒等。悲哀過度,還可使心氣內傷,而致心悸、精神恍惚等。悲憂傷脾則三焦氣機滯塞,運化無權,可現脘腹脹滿、四肢痿弱等。

思則氣結:氣結,脾氣鬱結之意。思爲脾之志,思考本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動,若思慮太過,則可導致氣結於中,脾氣鬱結,中焦氣滯,水谷不化,而見胃納呆滯、脘腹痞塞、腹脹便溏,甚至肌肉消瘦等。思發於脾而成於心,思慮太過,不但傷脾,也可傷心血,使心血虛弱,神失所養,而致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多夢等。

悲則氣消:氣消,肺氣消耗之意。悲憂爲肺之志。悲,是傷感而哀痛的一種情志表現。悲哀太過,往往通過耗傷肺氣而涉及到心、肝、脾等多髒的病變。如耗傷肺氣,使氣弱消減,意志消沉。可見氣短胸悶、精神萎靡不振和懶惰等。

恐則氣下:氣下,精氣下陷之意。恐爲腎之志。恐,是一種膽怯、懼怕的心理作用。長期恐懼或突然意外驚恐,皆能導致腎氣受損,所謂恐傷腎。過於恐怖,則腎氣不固,氣陷於下,可見二便失禁、精遺骨痿等症。恐懼傷腎,精氣不能上奉,則心肺失其濡養,水火升降不交,可見胸滿腹脹、心神不安、夜不能寐等症。

驚則氣亂:氣亂是指心氣紊亂。心主血,藏神,大驚則心氣紊亂,氣血失調,出現心悸、失眠、心煩、氣短,甚則精神錯亂等症狀。

  七情與內臟精氣的關係

情志活動由臟腑精氣應答外在環境因素的作用所產生,臟腑精氣是情志活動產生的內在生理學基礎。由於人體是以五臟爲中心的有機整體,故情志活動與五臟精氣的關係最爲密切。《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五臟藏精,精化爲氣,氣的運動應答外界環境而產生情志活動。因而五臟精氣可產生相應的情志活動,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說:肝在志爲怒,心在志爲喜,脾在志爲思,肺在志爲憂,腎在志爲恐。五臟精氣的盛衰及其藏泄運動的協調,氣血運行的通暢,在情志的產生變化中發揮着基礎性作用。若五臟精氣陰陽出現虛實變化及功能紊亂,氣血運行失調,則可出現情志的異常變化。如《靈樞·本神》說:“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素問·調經論》說:“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

另一方面,外在環境的變化過於強烈,情志過激或持續不解,又可導致臟腑精氣陰陽的功能失常,氣血運行失調。如大喜大驚傷心,大怒鬱怒傷肝,過度思慮傷脾,過度恐懼傷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