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論蘇洵讀後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六國論蘇洵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國論蘇洵讀後感

六國論蘇洵讀後感1

最近看了許多古代文人的文章,發現:古人好“古”。有許多文人志士喜歡對歷史事件發表自己的見解,議論縱橫,有理有據,說得頭頭是道。孔子曰:“吾非聖人,好古,敏兒求之者也。”看來古人對“古”熱議有加,但我謹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認爲史論僅是一種“基於現實的理想主義”,有點紙上談兵。

以蘇轍的《六國論》爲證。子由認爲,六國之士慮患甚疏,才致以亡國。他指出,六國中韓、魏緊鄰秦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韓、魏塞秦之衝,而蔽山東志諸侯。”六國當團結一心,援助韓魏,方可擋強秦。但於我個人看,這說法有史論常見的三大矛盾:

一、蘇轍是站在後人的角度反觀歷史,這就產生一個問題:但是誰知道秦國會統一天下呢?這就像一個人去考語文,等考卷發下來一看,閱讀沒做好,追悔莫及,然後再說當時我要如何如何理解就好了。事實上,你當時多花時間做閱讀,可能後面的作文就寫不完了。要是按他說的做,滅了秦國,說不定一統天下的就是楚國了,然後蘇轍再寫個《新六國論》,討論秦國和其他五國怎麼對付楚國。這就是史論第一大矛盾——時間矛盾。

二、六國有沒有過對秦國的聯合征討?有。蘇秦憑藉一己之力完成六國合縱,齊力攻秦,迫使秦國棄地入關,據險以守。然而最後爲什麼失敗了呢?請注意,六國是六個國家,而不是一個國家的六個省。他們各自心懷鬼胎,只要自己的`利益沒了,立馬捲鋪蓋走人。而蘇轍想讓六國不依不饒地長久抗秦,這就是讓歷史的潮流,按照自己的一廂情願去發展,太過理想化,所以史論的第二大矛盾就是——理想矛盾。

三、蘇轍說:“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意思是讓韓、魏抗秦,其餘四國在暗中幫助。假如你是韓魏之君,與其犧牲自己國家的領土完整,卻讓那四國金甌無缺;自己捨命攻秦,卻讓那四國安居樂業,還不如直接投奔秦國,坐享秦國的俸祿算了。這就是史論第三大矛盾,讓個人和組織幹不符合他們利益的事,我稱之爲動機矛盾。

綜上所述,可見所謂“史論”跟歷史之間有很大的距離,甚至根本是矛盾的。還有很多寫個人的史論,像《豫讓論》,認爲豫讓在其主智家被滅後附於刺客之流謀刺趙家公不是義舉,當在智家因侵吞鄰家封地被滅之前以死相諫。還有《藺相如完璧歸趙論》,說藺相如完璧歸趙是運氣,還把理還給了秦國……這些史論觀點標新立異,也不無道理,但看一個人過於片面,僅從單一的歷史事件來研究。太史公司馬遷說過:“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這些文章就不可謂通古今之變了,有失全面。

話雖這樣說但史論也有不小的文學價值,倒也無可厚非。但我個人以爲,歷史的作用不在歷史本身,更不是用來標新立異,顯示自身觀點的厲害。最重要的是,透過歷史看到今朝,不要重蹈歷史的覆轍。“以古爲鑑,可以知興替。”所以只有鏈接現實的史論,才最有意義和價值。

六國論蘇洵讀後感2

今讀二蘇《六國論》頗感新奇,曾不想這舊事之中還有這麼多道道。不過,依我之見,二蘇文章看似行文舒暢,合情合理,但考慮到當時的政治因素,就不難看出其中包涵了作者的政治思想。這也就影響了作者看待六國破亡事實的眼光,其文恐怕未點到實質。

蘇澈的《六國論》認爲,六國滅亡在於不能聯合魏韓,使力量未被團結。我說非也非也。

在《過秦論》中就有提到六國曾在孟嘗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的合縱下“以十倍之地,百萬之衆,叩關而攻秦”。這時的秦國又是怎樣的呢?秦國“開關延敵”,這就不得了了。嚇得諸侯“逡巡而不敢進”,於是“從散約敗”。試想,十萬之地,百萬之師,這是必爭的戰鬥,可諸侯卻不能將“叩關而攻秦”堅持下去,這說明什麼?這說明諸侯畏秦之勢。六國雖然合縱,但各國都有本身利益的考慮,所以就造成了他們徘徊不定,導致對秦之勢的懼怕,從而敗北。諸侯畏秦之勢,在史記中也有記載。說,秦圍趙,平原君赴楚魏求援。結果楚王和魏王都有疑慮,不敢出兵。魏國的十萬大軍其實已壓趙境,只秦國一句“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者,以拔趙,必移兵先擊之”,使十萬大軍不敢越趙境一步。幸有信陵君假傳魏王軍令,毛遂拔劍威脅楚王,才得以救趙。

那麼蘇洵的六國論又是怎麼說的呢?蘇洵說“六國破亡,弊在賂秦”。六國的滅亡在於用土地賄賂秦國。他的理由是賄賂秦國不僅使自己失去了強大的依靠,還使“暴秦之慾無厭”,從而走上了滅亡的道路。我說非也非也。

這“六國破亡,弊在賂秦”的觀點看似很有道理,但我們應該看深一些,問一句“爲什麼六國要賂秦?”當年秦攻趙,說,信陵君和春申君帥軍擊退了秦軍,但還有後話。後話是趙向秦求和,趙國割地。看,秦軍已被擊退,睏乏不已,按常理來講趙國即使無力追擊秦軍,最次也應該是退守城池。他完全沒有必要去賂秦,但趙國卻向秦割地求和,以求一時之安寧。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秦國之勢在當時以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程度。故六國滅亡不在於賂秦,而在於懼怕秦國之勢。

秦以其勢統一了天下,其實縱觀當時之局,可得勢者並非只有秦國。在當時可與秦較力者,還有齊、楚二國。此三國實力其實難分伯仲,只是秦國更懂得如何使自己在氣勢上壓倒對手。在此,秦國的連橫策略,便起到了削弱他國氣勢的作用。楚王因張儀一句笑言而破除了同齊國的聯盟,又經過與秦魏齊之戰,使之銳氣大減,即而滅亡,起因受蘇秦讒言,廣樹外敵,連年征戰,致使其國力削弱,孤立無援,結果導致齊國氣勢銳減。此後,秦國以其無以可敵之氣勢佔盡天時,地利,從而一統天下。

由此,我們知道其實統一天下,並不一定要有過於強大的軍隊,有的應該是氣勢。商湯憑七百里的地方,統治了天下;周文王以百里之地,號令諸侯。憑的是什麼?是氣勢!秦國有強大的氣勢,而諸侯畏懼它的氣勢,這就是六國滅亡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