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學期歷史知識點彙總

七年級上學期歷史知識點彙總1

爲了幫助大家在考試前,鞏固知識點,對所學的知識更好的掌握,爲大家編輯了七年級上學期歷史知識點歸納,希望對大家有用。

七年級上學期歷史知識點彙總

1。在原始社會末期,我國已經出現了青銅器。夏朝時,青銅器種類增多。

2。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青銅器生產規模大,品種多,工藝精美。著名的青銅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現存最大的青銅器。在西南地區的成都平原,出土了"三星堆"青銅文化。出土有青銅面具、大型青銅立人像、青銅神樹等。

3。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商朝時期,就有燒製原始青瓷的瓷窯。

4。夏、商、西周是以農業爲主的社會。商周時期,"五穀"都齊備。農業上已知道選種、施肥和治蟲害。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種,商朝時已經都有。

爲大家推薦的七年級上學期歷史知識點歸納,大家仔細閱讀了嗎?希望大家在考試中都能取得滿意的成績。

七年級上學期歷史知識點彙總2

第一課 原始人類

1、目前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是距今約170萬年的 。

2、距今約 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類被稱爲“北京人”。

3、 還保留着猿的一些體質特徵,但他們已經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上具備了現代人的特點。

4、 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5、 ,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取得的重大進步。

6、北京人已經使用 。 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類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促進了體質的發展和腦的進化。

7、人類最原始的社會組織形式是:原始人往往幾十個人在一起, ,過着羣居的生活。

第二課 星羅布的氏族聚落

1、距今約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華大地星力棋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黃河流域的 和長江流域的 。

2、距今約 年的半坡聚落位於 ,現存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半坡聚落居民已種植 、 、 ,飼養 、 ,還經常去 、 。他們開墾耕地用、,收割莊稼用 、 ,加工穀物用 、 等。

3、 是半坡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4、我國是最早種植 和 的國家之一。其中,最早種植 的是半坡居民;最早種植 的是河姆渡居民。

5、距今約 年的河姆渡聚落位於 ,是長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河姆渡居民種植 ,飼養 、 、 等家畜。

6、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製石器,還用動物骨骼製作工具,他們在這些工具上 , ,這是工具製作技術的又一進步。

7、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 式的。幾千年來, 一直是江南地區的主要建築形式之一。

8、大汶口居民時期,出現了私有財產,聚落的成員之間產生了貧富分化。

第三課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1、相傳 改進農具,教人農耕,嚐遍百草,發明醫藥,是中化原始農業和醫藥學的創始人,因此號稱 。他還發明,開闢,使人們互通有無。

2、相傳 造出宮室、車船、兵器、衣裳,還讓下屬官員發明文字、曆法、算術和音樂。他的妻子 發明了 。

3、距今約 多年前,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已經出現部落聯盟。

4、 和 被尊奉爲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5、黃帝之後過了很久, 、 、 先後成爲黃河流域的部落聯盟首領。

6、通過推舉產生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後人稱之爲“ ”。

7、 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他採用 的方法,把洶涌的洪水引入大海;又領導人民 , ,化水害爲水利,發展農業生產。

第二單元 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

公元前21世紀,王位世襲制的實行及國家機構的設置,標誌着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的出現。

夏商西周時期,燦爛的青銅文明是以 、 和爲代表。

夏朝開始進入奴隸制階段。西周實行宗法分封制。

春秋戰國時期開始進入鐵器時代。也開始確立了封建生產關係。在思想方面形成了學術繁榮、百家爭鳴的局面。

5、四大文明古國的有 、 、 和 。

第四課 夏商西周的更迭

1、約 年, 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國家—— ,定都 。並組建 ,制定 ,設置 ,建立起 。

2、夏朝最後一個國王是 。夏朝滅亡的原因是:夏桀施行暴政;商部落日益強大。

3、約 年,商部落首領 ,聯合周邊各部落起兵打敗了桀,建立 ,建都在 。成爲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

4、約公元前1300年,商王 把都城遷到 ,此後商朝的統治穩定下來。因此,後代又把商朝稱爲 。

5、商代, 已經具備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文字。

6、公元前1046年, 擊敗商朝軍隊,建立 ,定都 ,史稱西周。

7、西周的經濟進一步發展,各級貴族和平民可以從周王那裏分到土地,只有使用權,但不能轉讓和買賣。農業上已有人工灌溉。手工業分工較細,原始瓷器製作比較普遍,建築物上開始使用瓦。

8、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公元前770年, 遷都 ,歷史上稱爲東周。

第五課 夏商西周的社會與國家

1、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內容是 ,稱爲“授民授疆土”, 。

2、分封制規定了受封者的義務,即必須 , ,

3、西周實行分封制的意義在於:(1)諸侯國是周設在各地的`據點,起着的作用。(2)加強了周王室與各諸侯國的經濟、文化聯繫。(3)密切了同周邊各少數民族的關係,推動了邊遠地區的經濟開發和文化發展。

4、夏商西周社會以 區分尊卑等級。

5、夏商西周時期, 是農業和手工業生產部門的主要勞動者;王和大小貴族擁有很多奴隸,奴隸主要來源於和 。

6、爲了對外征戰和對內鎮壓反抗,夏商西周國家都建立了強大的 ,制定了嚴酷的 。

7、 配合暴力鎮壓,是統治人民的另一種手段,起着調節社會矛盾、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統治階級通過的禮儀活動,教育感化民衆,起到維護等級制度和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

第六課 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

1、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國曆史上的 時期。當時出現了 、 、 、 、等五個霸主,史稱“春秋五霸”。其中最先稱霸的是。

2、穩定內政以後,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積極開展對外活動。公元前651年,在葵丘舉行的諸侯盟會上,周天子派代表參加,正式承認在中原霸主地位。

3、楚軍在 打敗晉國,楚莊王跌升爲霸主。

4、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歷史上的 時期。晉國分裂成 、 、 三個國家,與原有的 、 、 、 並稱“戰國七雄”。

5、 稱爲“合縱”; 稱爲“連橫”。

第七課 鐵器牛耕引發的社會變革

1、人們通常在貴族的田地中集體耕作,古書中把這種大規模的集體耕作描寫爲“ ”。

2、鐵器的廣泛使用,極大地促進了 的發展。鐵梨鏵的出現,是耕作技術的一大進步。

3、 ,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使個全生產成爲可能。

4、“ ”、“ ”,反映個體生產取代大規模強制性集體耕作,個體小農逐漸成爲社會的基本生產單位。

5、公元前356年, 開始變法。

簡述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以及意義。

第八課 甲骨文與青銅器

1、甲骨文是指 。

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是從 開始的。

3、 是銅、錫、鉛的合金。

4、 是商朝青銅器的代表作,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

第九課 思想的活躍與百家爭鳴

1、 是偉大的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主要是“ ”、“ ”兩部分。

2、“ ”就是要愛人,要廣泛地理解和體貼別人,自己不願意做的事,不應強加於人。

3、“ ”就是要求人們能夠約束自己,加強個人修養,使自己的言行舉止符合社會規範。

4、在政治方面,孔子提倡“ ”,主張以“ ”教化人民,以“ ”治國。

5、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教學時採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使學生的潛能教得到發展的是 ,他的弟子們把他的言 論整理成《 》一書。

6、請簡述“百家爭鳴”。

7、儒家主張教化百姓,以“ ”治國;法家強調用“ ”加強統治;道家既反對“ ”治,也反對“ ”治,他們提出“ ”。

第十課 先民的智慧與創造

1、都江堰是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 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2、兩千年前的都江堰的作用在於灌溉、分洪,是我國古代規模最大、效益最好、歷時最久的水利工程;他代表了我國當時水利工程的先進水平,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3、 稱爲編鐘。

4、編鐘的出現表明 。

請簡述爲什麼都江堰能夠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