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天使觀後感

前不久看了一部話劇,雖然名字很好聽《馬路天使》,但各種糟糕的元素加起來,讓我感覺這是所有我看過的最糟糕的一部話劇了。

馬路天使觀後感

今天中午抽空和製作人王老師電話交流了一下,王老師很客氣的,並且很耐心地聽完了我的“抱怨”。作爲一名觀衆,我是很樂意把我的想法和觀戲感受,拿出來與製作方一起分享的,我相信,作爲製作方,應該也是非常願意聽到來自各種層面的觀衆的聲音。對我來說,我也瞭解到有一些客觀的因素是無法去改變的。所以我想,以後話劇藝術中心能否多提供一些這樣觀衆與製作方之間互動交流的機會,對雙方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接着來說說我對這出音樂劇的感想

我也去看了這齣戲,但是卻很失望的走出劇常不僅是因爲沒有看到溫陽的表揚,還有劇目本身的欠缺以及一些其他的客觀問題。

失望一:開場舞蹈

作爲傳統的“破冰”,這段酒吧場景裏的開場舞一出場,明顯沒有氣勢,雖然演員很賣力,但就是壓不住場子。嚴重的感官差異加上開場舞的“俗套”很難讓觀衆迅速地融入到接下來的窮街場景中演繹的凡人小事中來,於是,之後的十多分鐘,幾乎我周圍的觀衆都在自顧自交流:剛剛夜飯切了撒?儂是哪能古來個?儂最近瘦點了嘛?儂和撒擰一起來的?就更註定這段開場舞的“畫蛇添足”。

我暈,這哪還像劇場啊?對這齣戲的第一印象就很差了。

這樣的狀態一直到於毅的出場,纔算是把這個“臺”壓住,包括之後田水老師的出場,也開始鎮住舞臺。於是乎,在舞臺上的兩大派別,來自話劇藝術中心和來自滑稽劇團的,幾乎很輕易就能辨別出來。

失望二:音樂

既然都號稱音樂劇了,整齣戲的音樂實在是牽強的'有點過分。

但凡成功的音樂劇,都有一個琅琅上口的主旋律,之前的的《I LOVE YOU》,音樂和歌詞都是很棒的,我甚至現在還能哼出那個主旋律;再往大一點的地方說,當時我去看《劇院魅影》,在中間休場的時候,觀衆們都是哼着那個主旋律去廁所的。而這次的《馬路天使》,唯一讓我印象深刻的兩段,一段是小芸述說她悽慘命運的那段,還有就是最後的那段《螞蟻》,還有那麼點音樂劇的感覺。而包括女主角小紅出場的幾段在內,不知是演員的問題還是音樂的問題,幾乎所有的曲調都在用低八度唱着,最爲滑稽的是,好不容易耳朵裏聽到演員開始唱出幾個靚麗的旋律,突然就像澆下一盆涼水,調門再次急轉而下。借用我一位有些內行的朋友的話:“感覺就是一班沒有歌劇基礎的演員在努力地想表現一些高難度的歌劇元素,但又力不從心。”這樣的“音樂劇”無法感染到底下的觀衆,更無法通過觀衆傳唱出哪怕一句的主旋律。

失望三:燈光

看話劇看到現在,雖說我對燈光不是很精通,但是至少從未抱怨過燈光差,這齣戲的燈光卻都能吸引到我注意,可想而知,有多麼不妥。

首先一個感覺是燈光比較散,有時候臺上只有一個演員,爲什麼不用一束單獨的光照在演員身上呢,非要突出背後的一些背景,我個人覺得這是多此一舉,反而對錶現演員的內心起到了分散觀衆注意力的效果。還有一場2個新娘造型的戲,按理這是一場夢幻場景的戲,但這個燈光打得很詭異,用了幾個單色光同時打在舞臺上,不知道是存心要起到詭異的效果還是舞美和燈光師已經習慣了那些“熱鬧”的氣氛。

失望四:整劇的風格

在看《馬路天使》的時候,有個很強烈的感覺,這齣戲似乎是N個導演分段承包來排演的,每一段的風格都相差很多。

舉個例子,有一場澡堂的戲,看似挺滑稽的,但是我覺得這個滑稽有點低俗了,包括動作和臺詞的設計。印象很深的是上次看《兄弟》,同樣也有一場反映低俗文化的澡堂戲,那場戲給觀衆的印象就非常深刻,用很多意識流的表現手法把澡堂文化一筆帶過,而在澡堂場景中必須演繹的內容就凸現出來了。而《馬路天使》這場澡堂戲僅僅需要交代小紅被養母出賣給谷三麻子,導演卻用大量的筆墨表現澡堂裏的各個細節,雖然我沒資格說話劇這個“大雅之堂”能否這樣演繹噱頭,但至少這段表演帶來的感覺就是低俗搶了情節。

還有就是之前提到的那段2個新娘造型的戲。那場戲在臺上足足折騰了快十分鐘,我不知道爲什麼要安排這段內容,而且佔了這麼長時間,似乎和整場戲的風格不搭調,因爲這場戲的出現,讓觀衆的情緒很難再次回到窮街小人物的悲歡離合之中。

失望五:不文明的觀衆

或許這是一出話劇和滑稽戲元素皆有的“音樂劇”吧,我同樣在話劇藝術中心這個我認爲“高雅”的地方領略到了從未遇到過的不文明的觀衆。戲到了開場時,近三分之一的座位是空的,這也意味着在看戲的過程中必定要受到這部分遲到觀衆的“騷擾”,事實上不僅僅是這些騷擾,很快我發現,底下觀衆的話比舞臺上演員的話多,因爲她們聽不懂那些唱段;底下觀衆的換位比舞臺上演員的換位更頻繁,因爲她們喜歡東一羣西一羣的攀談。這讓我發誓:今後再不看那些和其他劇種合排的話劇了。

最後還是得說說我和製作人王老師的交流,王老師在電話裏說:“好好好,你說的對,我們以後會注意,謝謝你的意見”。

是的,或許王老師下次真的會採納我這個話劇小觀衆的一些意見,或許王老師自有自己的一套“科班”的方法來注意這些問題,但有一句話還想通過這裏向王老師和其他的老師們說說:雖然作爲觀衆,我們真不懂拿什麼去“破冰”,我們也不懂話劇的風格也好、燈光也好、音樂也好到底應該是怎麼樣一種風格的演繹。但我們有感覺,我們知道自己從踏進話劇藝術中心大門後所承受的那份感覺,正是那份感覺,讓我們一次次來到這個心目中的藝術殿堂。有時候還要委屈自己去照顧門口黃牛,同樣正是爲着追求這份感覺而來。整劇風格的不好,還有諸如很多底下觀衆的不文明現象,我已經遇到不止一次了,可能是這幾次我的運氣比較差吧,但真的希望王老師們能夠出品更多的優秀劇目,同時也能讓更多的觀衆懂得欣賞話劇,欣賞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