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的毀滅》的觀後感

贊可夫認爲“閱讀課的任務在於訴諸學生情緒、感情與激情,使他們學會思考,自己做出結論”。我們大家都知道教學活動是個情感的交流過程,需要調動師生雙方的主動性、積極性。只有師生情感能和諧地得以溝通、交流,才能使教學的各個環節和各種因素在情感這一“主線”引導下,成爲活動的有機整體。

《圓明園的毀滅》的觀後感

馬克思說得好:“激情、熱情是人強烈地追求自己對象的本質力量”。是啊,“綴文者情動而辭發”《圓明園的毀滅》的教學,讓我深刻認識到情感對少年兒童學習過程影響的重要。執教老師用她熾熱的感情,帶領我們一起“進入角色”與作者和文中的人物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我們都知道在新課程實施下的今天,發展是學習的目的,教學是發展的手段。老師的教學就真正做到了情知交融和諧發展。在這節課上,我感受了主動進入角色的情感體驗。我們和學生一起在她的情感伴學下,主動把學習的重點放在“朗讀”、“討論”、“練習”三大塊上。如老師問“圓明園如何被毀滅?什麼被毀滅?”時,我作爲聽課教師便主動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彷彿自己是位學生,和他們一起爭論,一起研討……身臨其境,忘情學習。

在這節課上,我慨嘆老師的以情導學,加深師生間的情感體驗。

這樣一篇深沉的課文,我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老師竟以趣入境:創設記憶情境——開頭讓學生回憶日常生活中的經歷,通過生活中的測量來說明圓明園的面積之大,通過“加一百米、二百米……”的依次順序,產生情感體驗,體驗圓明園的大;設定模擬情境——爲了加深學生對外來侵略的憤慨,老師放了一段錄像,問學生“拿走的是什麼?運走的是什麼?毀壞的是什麼?焚燒的又是什麼?”突出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增強對八國聯軍的憤恨,從而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創造語言想象情境——在老師形象化語言作用下,學生通過想象、記憶進入特定的語境。如:老師問學生:“來到圓明園廢墟,你會想到什麼?”(與書上圖聯繫)學生在老師的手勢、表情指導下,通過想象、興趣的誘發,回答出令教師滿意的回答。“落後就要捱打……”

老師教學注重情感的滲入,激起了學生的學習情趣,並在大力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充分發揮文章的感染作用中,引導學生從整體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運用有形、有聲、有情的情境,將聽課教師和學生帶入學習場景。

在這節課上,我感受了老師的激情澎湃,以情激情,以情動情:

老師從教材實際出發,發掘到教材中的情知結合點,抓住精華,創設問題情境,啓發思維,激發興趣。她指引學生“曲徑通幽”,設問抓關鍵,有思考性、情趣性,把學生帶入問題情境中求索,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到趣味無窮。如在教“英法聯軍如何毀滅圓明園”時,老師強調“拿走的…拿不動的…實在運不走的”句式,接着讓同學層層剝筍,聯繫課文仔細推敲,理解“八國聯軍”拿走、運走、毀壞、焚燒的各是什麼?這樣做,會導致怎樣的後果?由此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帶動起學生的.情感因素。說實在的這些離不開老師自身對課文的反覆揣摩,離不開她自身先“入境”,然後“入得深切,出得活脫”鑽研。課上,通過表情、手勢、目光等體現出來,以感染學生。正是老師運用自己備課中的情來激發學生文字理解中得情,才達到了“形真、情深、意遠、理念寓於其中”的效果:

你看老師吟誦中激情:通過語句的長短,聲調的高低、緩急、頓挫的變化讓我們感到情感的脈搏在流淌,引起內心的共鳴。她讓學生朗讀第五小節時,抓住“凡是、任意、實在、統統、三千多”等詞,通過“生讀、生自我評價、師範讀、師生齊讀”等方式,讓自身的胸中之情,流淌到學生心中,學生受到美的感染,彷彿置身其中,情不自禁地讀出感情來。

你聽老師悟理中析情:老師引導學生將課文中感性的上升到理性,讓情感體驗上升爲理性認識,達到從情到理的一種“昇華”,達到情與理的統一。讓學生分析過園林、建築、文物之後,她讓學生想“來到廢墟,想到什麼”,最後總結髮言,得出“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讓慘痛的悲劇重演,不讓屈辱的歷史重現”,情理綜合,意猶未盡。

在這節課上,我體驗了老師創設的和諧民主教學氣氛: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它需要情感的交融,氣氛的和諧。老師特別強調信息的反饋,入情入境的效果。反饋信息越及時越好。課堂上她注意及時瞭解學生的意見,及時調整。如:“第一排同學答不上”,老師及時調動第二排學生,使生“會文明理”,達到雙方情感的交融。因此,在教學中應運用有形、有聲、有情的情境,來發展學生的聯想、想象,從而加深對科文的理解,在語言訓練中培養能力,發展情感。

老師在教學中以“呈現情境——激活興趣——組織教學——總結評價”,優化教學過程。然後通過對情感的點撥,使學生逐漸“感知表象——發現規律——討論問題——鞏固練習”,含蓄蘊藉。整個語文課猶如一支動人的樂曲,“起調”扣人心絃,“主旋律”引人入勝,“終曲”餘音繚繞。因而,可以說:情知統一,融溶一體,難有涇渭之分,美哉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