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只能獨行》的讀後感1500字

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神”和“神聖”只一字之差,意義上的巨大差異凸顯無疑。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是“神”還是“神聖”都有一大撥信仰者,相同的是這兩類人都有一個自我的崇高精神追求,而不同的是一個人可以不信“神”,但卻不可以信仰“神聖”。

《靈魂只能獨行》的讀後感1500字

是否信仰神取決於個人的民族文化傳統或者特殊經歷,這是一種宗教信仰,不需要勉強。擁有宗教信仰的人,一定有一個高尚的精神標杆;但一個人不信奉宗教,仍可能是善良的。然而“神聖”就有所不同了,信仰神聖價值和觀念的人有所敬畏,在他們心中總有一些原則性的東西是不可褻瀆和侵犯的,人格就是一種體現。一個人一旦人格淪喪,丟失了做人的基本信仰,任何物質或欲求的滿足都無可挽救,並且表面越是豐富越是反映其本質的頹敗。

一個高貴的靈魂不僅僅需要神聖的信仰,還必須在人生的旅途上孜孜不倦地前行,並且靈魂只能獨行,這就是作者周國平本書想要表達的思想。沒人敢說百分百地清楚另一個人,最熟悉的人莫過於兩個心心相印的愛人,但是他們不可能達到彼此透明的境界。史懷澤在《我的青少年時代》中提到,彼此透明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任何人也都無權對他人提出這樣的要求;他認爲心靈也有其外衣,我們不應該脫掉它,他人也應當尊重。所以,相愛的至多也只是可以在黑暗中“並肩行走”,他們最動人之處在於兩個獨行靈魂之間深切的呼喚和應答,相互的感應和鼓勵。

每個人都是一個祕密,所謂知己,難過或者開心他們扮演了比普通人多得多的情感分享者的角色,在精神的最深處,或傷痕或甜蜜都只有自己可以主宰。事實上,靈魂只有在獨行的時候才能沉澱下來,真實地思考,人的靈魂往往在極盡孤獨之後得到昇華。

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尼采,他的成就可以說與他幾乎一生的孤獨息息相關。尼采一生的經歷十分坎坷,歷盡人生的各種辛酸和艱辛,他曾不止一次地感到生命的`無力和孤獨。幼年時父親的死亡讓他深刻感受到死亡的無常,變得孤僻,他曾這樣形容自己:“那一切本屬於其他孩子童年的陽光並不能照在我身上,我已經過早地學會成熟思考。”小小年紀便開始靈魂孤獨的行走,讓他悟到了生命哲學、存在意義、悲觀主義等對後世哲學影響巨大的哲學思想。尼采的母親是虔誠的清教徒,她對尼采的影響也不可忽視。尼采終生保持着清教徒的本色,如同白玉石雕一般純潔,這又恰恰印證了靈魂中信仰的重要性。

人窮盡一生都是在與孤獨鬥爭,同時在孤獨中領悟世事。一個人不論多麼熱愛一份事業,都要爲自己的靈魂保留一片開闊的靈魂空間,唯有這個空間才能細細品嚐你生命的果實。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許多人已經迷失,他們被欲求的滿足矇蔽了雙眼,以拉幫結派或者燈紅酒綠來排擠靈魂的孤獨。結果卻是截然相反,物質越是富足,精神越是空虛,這樣的人已是見慣不怪了。

面對死亡的孤獨可謂最是深刻,也許有人可能會和你共赴死亡,但是沒有人能同你一樣體味到走向死亡那段心理歷程;因此,許多迷失了靈魂的人往往會在將近死亡的時候幡然醒悟。

斯托爾曾說,孤獨的最後一種價值好像是留給人生的最後一個階段的。他寫道:“雖然疾病和傷殘使老年人在肉體上必須依賴他人,但是感情上的依賴卻逐漸減少。老年人對人際關係經常不大感興趣,較喜歡獨處,而且漸漸地較專注於自己的內心。”作者顯然是讚賞這一變化的,因爲它有助於老年人擺脫對人世的依戀,爲死亡做好準備。

靈魂只能獨行,只能以信仰和孤獨爲伴,而我們則應該學會在品味孤獨,並在孤獨中提升靈魂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