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化學的學習方法與技巧

課的主要有以下幾個階段:(1)課前習;(2);(3);(4)完成作業等幾個階段。

關於化學的學習方法與技巧

階段:概括起來就是“讀、劃、寫、記”。

“ 讀”,要有課前預讀的習慣,能根據預習提綱帶着問題讀懂課文,歸納含義;“劃”,要劃出重點、要點、關鍵詞、句。在課本上圈圈點點。“寫”,把自己的想法、疑點寫下來,帶着想不通的,不理解的問題去聽課,“記”,要把重要的概念、定義、性質、用途、製法多讀幾遍,記在腦子裏。古人說,疑者看到無疑,其益猶淺,無疑者看到有疑,其學方進。

要教給怎樣發現問題,怎樣提出問題,不斷解決問題,認識就會提高,在預習中不僅要求能回答提出問題,能質疑問題,而且要指導逐步學會確定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安排學習過程,掌握正確的。

聽課階段:

聽講,在時代是學生獲取的主要來源。因爲在教學中,老師要啓發學生的,系統地講解化學概念和規律,指導學生或演示實驗、組織討論、探索新,解答疑難問題,點撥思路,糾正錯誤,並在科學方法的運用上作出規範。因此在上學生一定專心聽講,開動腦筋,在老師的誘導下,對所學深入理解。同時還要學習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方法,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少走彎路。

學生在課堂上聽講,還要做到邊聽、邊想、邊記。主要精力放在聽和講上,必要時也可標標,劃劃或寫寫。

1 聽好課的三要素:(1)恭聽:上課聽講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嚴肅的學習態度,全神貫注,做到眼、耳、手、腦並用,自覺遵守課堂紀律,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聽講的。(2)思維:聽課時要積極開動腦筋思維,注意聽老師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解題的規範要求。思索老師從現象、事實到結論的分析、歸納得到結論的過程,或演繹、推理的過程,以及說理論證過程或操作過程、裝置原理。其關鍵是要發展,理解所學的內容,而不是隻記結論。(3):思維的同時也在進行。要及時,並注意反覆鞏固,記憶也要講究方法。

2 聽講的方法:聽講方法主要包括檢查複習、講授新課和總結鞏固這三個環節的學習。和其它學科一樣,聽化學課應全神貫注,做到眼到、心到(即思想集中)、耳到和手到,關鍵是心到,即開動腦筋,積極思維,想懂所學內容,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這四到各有其特點。對於眼到,除以演示實驗等直觀教學看得全面外,重要的是在教師指導下,分清主次現象,能迅速捕捉一瞬即逝或現象不夠突出和不夠明顯,而又屬於反映物質及其變化的本質屬性的現象。這就要求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時要記住這些現象。不論好看有趣與否,都有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學習態度,自覺提高和發展觀察能力。關於耳到、心到,着重點是開動思維器官,聽清和思索教師從現象、事實到結論的分析、歸納得出結論的過程,或演繹推理過程,以及說理、論證過程和操作及裝置的原理等,也就是那些屬於理解的內容。切實克服和改變不注意聽和想的過程,而只記住結論的不正確的學習方法。耳到、心到的關鍵是發展思維能力,理解所學的內容。當然,在此前提下該記住的內容,還是要記住的。手到,主要的是按要求和規範,認真進行實驗操作,掌握實驗技能。至於筆記,要學會記要點、記提綱,不要因記筆記而影響看、聽和想。在檢查複習時,要認真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注意聽同學的回答,看同學的操作。不要因沒有檢查到自己而不認真想、不注意聽和看。當同學的回答、操作與自己的認識不一樣時,更要想一想有無道理。總結鞏固階段,主要是會小結歸納,使一堂課所學的內容在頭腦中條理分明有個系統,同時回憶看或所做的實驗。

複習階段:

複習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教學環節之一,是學生進一步獲得知識,發展,培養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學程序。在複習過程中,要針對知識、技能上存在的問題,根據大綱要求和教材的重點,對知識進行整理,使分散的知識點串成線成網,使之系統化,結構化。

1 複習的種類:複習的種類、方法各一,但複習的種類,大致可分爲新課中的複習、階段複習和學年總複習三種。(1)新課中的複習:這種複習是把新課有聯繫的已學知識在新課教學中進行復習。目的是“溫故知新”。從已知引出未知,由舊導出新,降低新課的教學難度。這可採用課前提問,或邊講新內容邊複習舊知識的方法。(2)階段複習。這種複習一般分爲單元複習、每章複習和學期複習。①單元複習就是馬每章按內容劃分爲幾個單元,每一單元講完後複習一次。如第一章可分爲一至三節和四至八節兩個單元。②每章複習是在上完了一章內容後進行的。它的作用是把整章進行歸納、綜合並進行一次小測試。其方法可根據每章後面的“內容提要”有所側重地進行,並結合學生實際,做每章後面的複習題或選做適量的課外練習題進行消化、鞏固。③學期複習是在學期期未前集中兩週時間,把一學期學過的知識進行一次綜合複習。通過複習及學期檢查,將暴露出來的問題通過寒作業彌補,爲學習後面的知識打好基礎。以上各階段複習,按課本的順序進行爲宣。這樣可以充分發揮課本的作用,便於學生掌握。(3)學年總複習。它是在上完全冊教材後進行的,不受章節或階段知識的限制。通過總複習,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比較系統化、條理化,有較好的綜合運用的能力。學年總複習一般可分爲系統複習和綜合訓練兩個階段。

2 複習的基本步驟:(1)在每次複習前必須要有計劃做好複習準備。例如,一個晚上自學兩小時,就應根據一天學習的學科和學科的性質,做科學安排,即內容相似的不要前後相連複習,應間隔複習。這是因爲從學上講,相似的學科相連複習往往引起干擾,降低複習效果。(2)複習時最好先回憶,或根據聽課所記要點,進行回憶當天學習了哪些內容,主要教材是什麼,進行了哪些實驗,等等。然後再複習課文。在這個時候,可根據回憶,有困難或不明確的地方多複習,理解了沒有問題的少複習,這樣既可節省時間,而且可集中力量來弄通困難教材,掌握重點。最後,再合上書本思考一遍,特別要明確教材的重點、難點部分,然後才做作業。(3)化學是以實驗爲基礎的一門學科。因此,在複習時,要十分注意這一特點。對每一項實驗,必須注意它的變化、現象,儀器裝置、操作手續,從現象到本質去認識它、理解它。同時,在複習時必須對所做過的實驗已觀察到的變化,從現象到本質地進行回憶、複習,並且還要注意實驗裝置及操作手續。

3 複習的操作方法:複習是對知識的識記、掌握、鞏固、深化、提高和遷移的過程。通過複習進行總結,歸納章節內容,列出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繫,有助於知識的條理化、系統化,有助於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及綜合能力的提高。根據不同的內容,可選擇不同的方法:

(1)實例法:對物質的性質、製法、存在、用途必須有機地聯繫起來進行復習。通過實例,認識物質的製法、用途、存在決定於它的性質,它們之間是有機的內在聯繫的。因此,在複習某一物質的性質的同時,應根據此性質認識它的製法與用途,聯繫它的存在。同樣,複習用途與製法,也必須充分了解它們所根據的是該物質的哪些性質。如複習銨鹽與鹼反應放出氨氣的特性時,便應注意聯繫氨的實驗室製法。因爲氨的實驗室製法,就是根據銨鹽這一特性。

(2)對比法:化學知識點之間存在異同,複習時若能進行一些對比分析,可加深理解和記憶。元素間、化合物間、同族元素與異族元素間,以及一些概念不同,複習時均可進行對比。對比的方法不僅加深、擴大、鞏固新舊知識,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分析、綜合及概括能力的過程。如物質的溶解度和溶液的百分比濃度,可以從定義、條件、範圍、計算公式等方面來對比分析,找到聯繫與區別,以便靈活運用。

(3)聯想法:複習時要善於將前後知識進行聯想,使之系統化如複習H2的性質時,可聯想到H2的製法、用途,有關的實驗現象、裝置,注意事項等。聯想法是複習化學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4)歸納法:歸納是一種重要的複習方法,它把零散的知識,複雜的內容整理成提綱或圖表。如氧化物、酸、鹼、鹽之間,通過學習就可摸索出它們相互間的轉化規律,歸納成圖表,成爲全章及全書的知識概括和小結。

(5)聯繫實際法:要反覆通過實例,聯繫實際,究竟聯繫什麼和如何聯繫,逐步學會聯繫實際。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聯繫實際的重要方面,按上面所述,重視複習實驗,對生產和社會主義建設,對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和現象,要結合教學加以聯繫,使學生逐步學會聯繫。

完成作業:

化學學科的課後作業及解題過程也有其自己的規律:(1)認真審題,明確要求。首先要認真理解題意,弄清題目給出什麼條件,需要回答什麼問題,也就是明確已知和求解。(2)回憶知識點,確定解題方案。在審清題意的基礎上,回憶有關的化學概念,基本理論,計算公式等化學知識,設計一條解題途徑,制訂出解題的方案。(3)正確解題,完美答案。把解題的思路一步步表達出來,注意解題的規範性和完整性。解題結束時,要注意反覆檢查,以提高解題的正確率。(4)展開思路尋找規律。這是最後一環,也是大多生最容易忽視而至關重要的一個步驟。一道題目做完以後,要結合己做好的題目聯繫前後的思路,從中悟出帶規律性的東西來,就會事半功倍。反之就是做無數道練習題,也達不到鞏固知識、訓練技巧、提高能力的目的。

化學學習的過程是由一系列階段組成的,階段與階段之間,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學生在學習時應掌握好各階段和各層次間的協調,只有這樣才能學好化學,用好書本知識,才能更好論聯繫實際,將化學學習好,爲我所用。

高手學化學的獨門祕笈一覽(完整版)

上課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時間自覺地預習老師第二天要講的內容。學會先預習,後聽課這種良好的學習方法。

預習的好處很多:

(1)它能強化聽課的針對性,有利於發現問題,抓住重點和難點,提高聽課效率;

(2)它可以提高記聽課筆記的水平,知道該記什麼,不該記什麼,哪些詳記,哪些略記;

(3)它可以節省課後複習和做作業的時間。通過預習時的獨立思考和聽課時留下的深刻印象,從而縮短課後複習和做作業的時間;

(4)它可以培養自學能力。預習的過程就是自覺或獨立思考的過程,長期堅持下去,一定會使自學能力得到提高。

預習的方法是:

(1)通讀課文。通過閱讀課文,瞭解新課的基本內容與重點,要把自己看不懂的問題記下來或用鉛筆在書上作一些記號,用以提醒自己上課時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識、有目的地聽老師講自己不懂的問題,詳細對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麼不同,這樣就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2)掃清障礙。在讀課文後瞭解了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聯繫已學過的與之有關的基礎知識,如果有遺忘的就要及時複習加以彌補,這樣才能使新舊知識銜接,以舊帶新,溫故知新;

(3)確定重點、難點和疑點。在通讀課文和掃清有關障礙後,在對新知識有所瞭解的基礎上,思考課文後的習題,試着解答,在此過程中找出新課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如果有潛力,還可以做點預習筆記。

聽好每堂課

聽課是學習過程的核心環節,是學會和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課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學的知識,是決定學習效果的關鍵。功在課堂,利在課後,如果在課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課後複習和做作業都不會發生困難;如果上課時不注意聽講,當堂沒聽懂,在課堂上幾分鐘就能解決的問題,課後可能要花費幾倍的時間才能補上。所以,學生在課堂上集中精力聽好每一堂課,是學習好功課的關鍵。聽課時,一定要聚精會神,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認真聽老師的講解,還要特別注意老師講過的思路和反覆強調的`重點及難點。邊聽課、邊記筆記,遇到沒有聽明白或沒記下來的地方要作些記號,課後及時請教老師或問同學。同時,還要注意聽同學對老師提問的回答以及老師對同學回答的評價:哪點答對了,還有哪些不全面、不準確和指出錯誤的地方,這樣也能使自己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使自己能判斷是非。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向活動,學生是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要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聽課時,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擾和雜念,眼睛要盯住老師,要跟着老師的講述和所做的演示實驗,進行積極地思考,仔細地觀察,踊躍發言,及時記憶,抓緊課堂上老師所給的時間認真做好課堂練習,努力把所學內容當堂消化,當堂記住。

認真記好筆記

要學好化學,記筆記也是重要的一環。記筆記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聽課的效率外,對課後複習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要學會記筆記,養成記筆記的好習慣。因此,在認真聽講的同時,還應該記好筆記。

記筆記的類型有:1.補充筆記講新課時做補充筆記,老師講的內容是根據學生的實際將課本內容重新組織,突出重點加以講解,記筆記是邊看書,邊聽講,邊在書本上劃記號,標出老師所講的重點,並把老師邊講邊在黑板上寫的提綱和重點內容抄下來,還要把關鍵性的、規律性的、實質性的內容和對自己有啓發的地方扼要地在書本上或筆記本上寫上幾句,把老師講的但書上沒有的例題記下來,課後再複習思考。

2.實驗筆記老師的演示實驗和學生的分組實驗,重在通過實驗驗證化學原理或掌握化學性質或物質的製法操作。可做簡明圖解、補充筆記,把老師所做的演示實驗的現象及講解記下來,書上有實驗插圖的可以直接在上面補充,例如,在氧氣的實驗室製法裝置圖邊上記下老師講的重點:①藥品不能堆積在試管底部,而應平鋪在試管底部,記:“是爲了增大受熱面積,藥品受熱均勻,氣體容易逸出”;②給試管加熱時,爲什麼要先把酒精燈在試管下方來回加熱,然後集中在藥品部位加熱?記:“讓試管受熱均勻,不易破裂”。

3.改錯筆記習題或試卷評講課是老師糾正學生在作業或試卷中的“常規武器”,指導解題思路、規律、技巧和方法的課。在聽課時,不要只抄正確答案,關鍵是要用紅筆訂正,而且不要擦去自己的錯解,以利於與正確答案作對比,找出答錯的原因,過一段時間還應把以前做錯的題再重做一遍,看看現在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這種筆記是在作業或試題空隙處做簡明的“眉批”或“註釋”。

4.系統筆記 複習小結課時,老師把課本內容進行系統歸納總結,是書上沒有的,因此要做系統的筆記。將筆記每面一分爲二,一半寫板書的內容,一半記講解,課後結合複習加以整理、修改和補充,成爲一個整體,以利於加深、鞏固所學知識,提高歸納知識的能力和全面的複習。

筆記的形式有:

① 提綱式,以文字表述爲主,適用於概括教材的主要內容或歸納、整理公式、定理和概念要點;

② 綱要式,以化學式、關係式或關係框圖來表述,適用於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製取及相互間的變化、計算知識的概括等;

③ 圖表式,以文字、表格、線圖來表述,適用於有關概念、化學基本原理、物質的性質、實驗等進行歸類對比。

認真觀察和動手實驗

在義務教育化學教科書中編入了81個演示實驗、10個必做的學生實驗和12個學生選做實驗。因此,通過這些演示和學生實驗,學會觀察老師演示實驗的操作、現象,獨立地做好學生實驗,上好實驗課,是學好化學的基礎。

首先,在課堂上要認真觀察老師所做的每一個演示實驗的操作和實驗現象。化學實驗是很生動、很直觀的,實驗中千變萬化的現象最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但學生若只圖看熱鬧,光看現象,不動腦子思考,看完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無助於學習的提高,所以,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實驗前,要明確觀察的內容是什麼?範圍是什麼?解決什麼問題?這就叫做明確觀察的目的,目的明確了才能抓住觀察的重點進行觀察。觀察時還要仔細、全面。例如,氫氣還原氧化銅的演示實驗,實驗目的是驗證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銅被氫氣還原成銅。觀察時先看清反應物是無色的氫氣和黑色的氧化銅粉末,反應的條件是加熱,生成物是水和亮紅色的銅。

其次,要上好學生實驗課,課前必須進行預習,明確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和操作步驟。進行實驗時,自己要親自動手,不做旁觀者,認真做好實驗內容裏所安排的每一個實驗,在實驗過程中要集中注意力,嚴格按實驗要求操作,對基本操作要反覆進行練習,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現象,要耐心細緻地觀察,認真思考,準確如實地記錄。

課後及時複習

一堂課的內容,十多分鐘就可以複習完,有時也可以像過“電影”一樣的過一遍。複習能加深理解,複習能鞏固知識。

複習要及時,不能拖。複習中不懂的問題要及時請教老師,這樣,在學習上就不會留存障礙,不留疑點,爲以後順利學習打好基礎。複習時,要重視教科書,也要讀聽課筆記,要反覆讀,邊讀邊回憶老師的講解,邊理解書上的內容。

認真完成作業

做作業是練習的極好機會,是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之一。學生一定要親自動手做,絕不能抄別人的作業。節後習題和章後複習題一定要認真完成,不能馬虎。做作業要在複習好了以後做,才能事半功倍。一定要主動地、獨立地完成每次作業,多思多問,不留疑點,並儘可能地把做過的作業都記在腦子裏,因爲沒有記憶就沒有牢固的知識,只有用心記憶纔會熟能生巧,才能在勤練的基礎上“巧”起來。

學會閱讀課本

讀書一般分爲粗讀和精讀。粗讀主要用於預習,通過粗讀,瞭解基本知識的一般內容,掌握整章、整節或整個小標題的內容輪廓、大致思路,瞭解有什麼實驗內容,這樣,課堂上看老師做演示實驗時心裏就有了底。精讀,可以瞭解教材的重點和發現不理解的問題,聽起課來心中就有數。

精讀是認真地讀懂並理解及記憶重點內容和定義,把這些內容與有關的舊知識聯繫起來。精讀主要用於課後複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鞏固,使知識系統化。精讀時要在理解概念的定義或定律全文的基礎上,剖析具有關鍵性的字詞,強化對關鍵字詞的認識。對於比較深刻的材料、重要的段落內容,要逐字逐句地反覆讀。認真地思考、分析、整理、養成記讀書筆記的習慣。可把重要內容、關鍵詞句記在筆記本上,還可寫出自己對某一問題的想法和認識,或記下不懂的問題,以備查問。

高一化學第四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複習訓練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題3分,共45分)

1.(2010海南卷)下列物質中,可形成酸雨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氟氯代烴

C. 二氧化碳 D.甲烷

解析: 形成酸雨的是SO2,氟氯代烴破壞臭氧層,形成臭氧空洞,二氧化碳造成溫室效應。

答案: A

2.下列措施不能達到節能減排目的的是( )

A.利用太陽能制氫燃料

B.用家用汽車代替公交車

C.利用潮汐能發電

D.用節能燈代替白熾燈

解析: 本題考查與現代生活、科技的聯繫。用家用汽車代替公交車仍然要消耗汽油,達不到節能減排的目的,B不正確;而A、C選項利用新能源可達到目的;D很明顯體現節能思想。

答案: B

3.材料與化學密切相關,表中對應關係錯誤的是( )

材料 主要化學成分

A 剛玉、金剛石 三氧化二鋁

B 大理石、石灰石 碳酸鈣

C 普通水泥、普通玻璃 硅酸鹽

D 沙子、石英 二氧化硅

解析: 本題考查了材料化學。金剛石是一種碳單質,所以A項錯。

答案: A

4.下列反應中,通入的氣體物質只作爲氧化劑的是( )

A.二氧化硫通入氯水中

B.氯氣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

C.氯氣通入氯化亞鐵溶液中

D.氨氣通入水中

解析: 在反應,SO2+Cl2+2H2O===H2SO4+2HCl中,SO2作還原劑;在反應:Cl2+2NaOH===NaCl+NaClO+H2O,Cl2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在反應:Cl2+2FeCl2===2FeCl3,Cl2作氧化劑;反應NH3+H2O NH3H2O是非氧化還原反應。

答案: C

5.物質氧化性、還原性的強弱,不僅與物質的結構有關,還與物質的濃度和反應溫度等有關。下列各組物質:①Cu與HNO3溶液

②Cu與FeCl3溶液 ③Zn與H2SO4溶液 ④Fe與HCl溶液,由於濃度不同而能發生不同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解析: 濃HNO3與Cu產生NO2,與稀HNO3產生NO,Zn與稀H2SO4產生H2,而與濃H2SO4產生SO2。

答案: A

6.

如圖所示,室溫下,A、B兩個容積相等的燒瓶中分別集滿了兩種氣體(同溫、同壓),當打開止水夾K,使兩燒瓶內氣體充分接觸後,容器內壓強由小到大的順序正確的是( )

編號 ① ② ③

A中氣體 H2 NH3 NO

B中氣體 Cl2 HCl O2

A.②③①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解析: 同溫、同壓下,容器中氣體的物質的量越少,則壓強越小。①中,H2+Cl 2=====光照或點燃2HCl,氣體物質的量不變;②中,NH3+HCl===NH4Cl(固體),氣體物質的量爲0;③中,2NO+O2===2NO2,氣體物質的量變爲原來的34。

答案: A

7.四支試管分別充滿O2、NO2、Cl2、HCl四種氣體,把它們分別倒立於盛有下列各種液體的水槽中,發生的現象如下圖所示,其中充滿Cl2的試管是( )

解析: 氯氣能溶於水,但在飽和食鹽水中的溶解性很小。

答案: C

8.在實驗室裏可按如圖所示的裝置來乾燥、收集氣體R,多餘的氣體R可用水吸收,則R是( )

A.HCl B.Cl2

C.CO D.NH3

解析: 該氣體由向下排空氣法收集,用水除尾氣,應該是密度比空氣小,易溶於水的氣體。

答案: D

9.用濃氯化銨溶液處理過的舞臺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 )

①幕布的着火點升高 ②幕布的質量增加 ③氯化銨分解吸收熱量,降低了溫度 ④氯化銨分解產生的氣體隔絕了空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NH4Cl分解時吸收熱量,使周圍溫度降低,達不到幕布的着火點,且分解產生的氣體可以隔絕空氣也使幕布不易着火。

答案: B

10.(2010山東卷)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與NaOH溶液反應

B.Na2O、Na2O2組成元素相同,與CO2反應產物也相同

C.CO、NO、NO2都是大氣污染氣體,在空氣中都能穩定存在

D.新制氯水顯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試液,充分振盪後溶液呈紅色

解析: Na2O2與CO2反應時,除生成Na2CO3外還生成氧氣,B項錯誤;NO在空氣中能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爲NO2,故C項錯誤;因爲新制氯水中含有HClO,滴入少量石蕊試液時,溶液先變紅,後褪色,D項錯誤。

答案: A

11.右圖裝置可用 於收集SO2並驗證其某些化學性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選項 試劑 現象 結論

A 酸性KMnO4溶液 溶液褪色 SO2有氧化性

B 品紅溶液 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C NaOH溶液 無明顯現象 SO2與NaOH溶液不反應

D 紫色石蕊試液 溶液變紅色後不褪色 SO2有酸性,沒有漂白性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SO2的相關性質。A項中,SO2使酸性KMnO4褪色說明SO2有還原性,不是氧化性。C項中SO2與NaOH反應生成產物仍爲無色,現象不明顯,但SO2與NaOH反應了,故C錯;D項中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是H2SO3的酸性,不是SO2的酸性,故D項錯誤。

答案: B

12.下列各組離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Mg2+、AlO-2、Br- B.H+、Fe2+、SO2-4、NO-3

C.K+、NH+4、CO2-3、OH- D.Ca2+、Al3+、NO-3、Cl-

解析: 本題考查離子大量共存問題。A項中AlO-2水解呈鹼性,可使Mg2+轉化爲Mg(OH)2;B項中NO-3、H+構成了強氧化性條件可將Fe2+氧化;C項中NH+4與OH-可生成弱電解質而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 D

13.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SO2+OH-===HSO-3

B.碳酸氫鈉溶液與足量氫氧化鋇溶液混合:HCO-3+Ba2++OH-===BaCO3↓+H2O

C.鹽酸滴入氨水中:H++OH-===H2O

D.碳酸鈣溶解於稀硝酸中:CO2-3+2H+===CO2↓+H2O

解析: A中通入少量 SO2應生成正鹽,所以A錯誤;氨水中NH3H2O爲弱電解質,不能寫成離子形式,所以C錯誤;CaCO3難溶於水不能寫成離子形式,所以D錯誤。

答案: B

14.盛有NO和NO2的混合氣體的量筒倒立在盛有水的水槽中,過一段時間後,量筒內的氣體體積減小爲原來的一半。則原混合氣體中NO和NO2的體積比是( )

A.3∶1 B.1∶3

C.2∶1 D.1∶2

解析: 因爲氣體與水反應前後體積減小一半,而造成氣體體積減小的原因在於:

3NO2+H2O===2HNO3+NO ΔV

3 L 1 L 2 L

V 23 V

故原混合氣體體積爲23V×2=43V,其中NO2體積爲V,則NO體積爲13V,V(NO)∶V(NO2)=13V ∶V=1∶3。

答案: B

15.在銅跟稀硝酸的反應中,如果有1 mol硝酸被還原了,則被氧化的銅的物質的量爲( ) X k b 1 . c o m

A.38mol B.83mol

C.23mol D.32mol

解析: 由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知,參加反應的8 mol HNO3中被還原的只有2 mol,被氧化的Cu的物質的量爲3 mol,即

3Cu ~ 2HNO3(被還原的)

3 mo l 2 mol

32mol 1 mol

解此題的關鍵是抓住參加反應的HNO3的作用:14起了氧化劑的作用,34起了酸的作用。

答案: D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55分)

16.(10分)a、b、c、d、e是含有一種相同元素的5種物質,可發生如下轉化: ,其中:a是單質,b是氣體,c、d是氧化物,e是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

(1)如果a是一種淡黃色粉末固體,試推斷這5種物質(填物質名稱):

a________,b________,c____ 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如果 a是一種常見氣體,試推斷這5種物質(填化學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解析: a爲單質,b爲氣體,則a爲非金屬單質,b爲氧化物或氫化物;若b爲氧化物,則c爲更高價氧化物,若b爲氫化物,則b中的X元素爲負價;d中X元素的化合價比在c中更高;e爲元素X最高價含氧酸(設相同元素爲X)。

答案: (1)硫 硫化氫 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 硫酸

(2)N2 NH3 NO NO2 HNO3

17.(10分)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用如下實驗裝置及化學藥品(鹼石灰爲氫氧化鈉和生石灰的混合物)製取氨氣。請你參與探究,並回答問題:

(1)它們製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位同學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氨氣,其原因是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位同學用上述裝置製取氨氣時,其中有一位同學沒有收集到氨氣(實驗操作都正確),你認爲沒有收集到氨氣的同學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

(4)三位同學都認爲他們的實驗裝置還可用於加熱碳酸氫銨固體來製取純淨的氨氣,你判斷能夠達到實驗目的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該裝置中的NH4HCO3固體能否用NH4Cl固體代替?________(填“能”或“不能”)。

解析: (2)中,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氨氣”的依據是:NH3的密度小於空氣密度。

(3)中,由於乙同學先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濃H2SO4中,因爲2NH3+H2SO4===(NH4)2SO4而不能得到乾燥純淨的NH3。

(4)中,利用加熱NH4HCO3固體來製取純淨的氨氣,必須分離除去H2O(g)和CO2,所以只有丙裝置能達到實驗目的。若用NH4Cl代替NH4HCO3,不能製取純淨的氨氣,因爲分解產生的NH3和HCl極易在試管口化合生成NH4Cl固體。

答案: (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NH3的密度小於空氣的 (3)乙 (4)丙 不能

18.(9分)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可以驗證NH3和HCl的有關性質。實驗前a、b、c活塞均關閉。

(1)若要在燒瓶Ⅱ中產生“噴泉”現象,燒瓶Ⅰ中不產生“噴泉”現象,其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先打開a、c活塞,再擠壓膠頭滴管,在燒瓶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過擠壓膠頭滴管和控制活塞的開關,在燒瓶Ⅰ中產生“噴泉”現象,燒瓶Ⅱ中不產生“噴泉”現象,其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要形成噴泉必須有比較大的內外壓強差,形成壓強差的方法可以是氣體溶於水,也可以通過氨氣和HCl反應生成固體等。

若要在燒瓶Ⅱ中產生“噴泉”現象,燒瓶Ⅰ中不產生“噴泉”現象,先打開a、b活塞,再擠壓膠頭滴管(或先擠壓膠頭滴管,再打開a、b活塞)。若先打開a、c活塞,再擠壓膠頭滴管,則在Ⅱ中NH3被水吸收,形成壓強差,Ⅰ中HCl進入Ⅱ中,HCl和NH3反應生成固體NH4Cl,形成白煙。要在燒瓶Ⅰ中形成“噴泉”,就要先打開a、c活塞,再擠壓膠頭滴管(或先擠壓膠頭滴管,再打開a、c活塞),最後,關閉a,打開b。

答案: (1)先打開a、b活塞,再擠壓膠頭滴管(或先擠壓膠頭滴管,再打開a、b活塞) (2)Ⅱ中導管口處產生白煙

(3)先打開a、c活塞,再擠壓膠頭滴管(或先擠壓膠頭滴管,再打開a、c活塞)。片刻後,關閉a活塞,然後打開b活塞

19.(13分)如下圖是化學中常見物質之間的一些反應關係,其中部分產物未寫出。常溫下X和H是固體,B和G是液體,其餘均爲氣體,1 mol X分解得到A、B、C各1 mol。

試解答下列各題: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X________,B________。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H+G?→A+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D?→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G+Cu?→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業上合成C,合成後採用加壓降溫液化方法從混合氣體中分離出C,能用上述方法分離出C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框圖可知A既能與酸反應生成氣體A,又能與鹼反應生成氣體C,故X應爲弱酸的銨鹽,該弱酸易分解,而且產生的氣體能與Na2O2反應,猜想X應爲NH4HCO3或(NH4)2CO3,又知1 mol X分解得到A、B、C各1 mol,故X只能是NH4HCO3,其它問題迎刃而解。

答案: (1)NH4HCO3 H2O

(2)①C+4HNO3(濃)=====△C O2↑+4NO2↑+2H2O

②4NH3+5O2=====催化劑△4NO+6H2O

(3)3Cu+2NO-3+8H+===3Cu2++2NO↑+4H2O

(4)NH3易液化

20.(10分)(2010長沙檢測)已知SO2+I2+2H2O===H2SO4+2HI,某化學小組選用下列實驗裝置,測定工業原料氣(含SO2、N2、O2)中的SO2的含量。

(1)若原料氣從左向右流向時,上述裝置組裝連接的順序是:原料氣→______________(填a、b、c、d、e)。

(2)裝置Ⅱ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當裝置Ⅱ中出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象時,

立即停止通氣。

(3)若碘溶液的濃度爲0.05 mol/L、體積爲20 mL,收集到的N2與O2的體積爲297.6 mL(已折算爲標準狀況下的體積),SO2的體積分數爲__________。

解析: (1)原料氣先通過Ⅱ裝置除去工業原料氣中的SO2後再利用Ⅰ、Ⅲ裝置測量剩餘氣體的體積,故氣體的流向爲:c→d→b→a →e。

(2)依據題目提供的I2與SO2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其離子方程式爲I2+SO2+2H2O===4H++SO2-4+2I-,當溶液中藍色褪去時,表明I2與SO2恰好完全反應。

(3)由反應方程式可知:

SO2 ~ I2

22 400 mL 1 mol

V 0.05 mol/L×0.020 L

V=22.4 mL

則SO2的體積分數爲22.4 mL22.4+297.6mL×100%=7%

答案: (1)c→d→b→a→e

(2)SO2+I2+2H2O===4H++SO2-4+2I- 藍色褪去

(3)7%

高一各科學習有方法:化學

一、要轉變觀念

國中階段的化學,通過考前的大量練習,就可使你的成績有明顯的提高,這是因爲國中知識相對比較淺顯,易於掌握,通過反覆練習,提高了熟練程度,即可提高成績。高中課程的理論性、抽象性強,就需要在對知識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 高三,以探究的觀念對待每一個問題。即使是這樣,也有可能對有些問題理解得不夠深刻甚至是不理解,這就告訴我們高中化學的學習功夫在平常,絕不能考前突擊。考前突擊可能能夠應對小考或階段性的考試,但是你欠下的知識等到期末考試,尤其是大學聯考備考就都找上門來,甚至可能這些欠下的知識成爲你永遠的痛。

二、要培養和提高自學能力

第一,自學需要堅強的毅力爲後盾。自習過程中第一遍看不懂時,就要想想看不懂的原因。若是由於以前學過的知識沒有掌握牢固就要複習回顧一下,再看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第四遍;如此看來,自學沒有堅強毅力是不行的;

第二,要邊看書邊動筆,該圈的圈,該點的點,該記的記。這樣既能防止你走神又能強制你積極思維,尋找重點難點,從而提高看書的效率。沒有看懂處標記好,將來上課時也可以重點聽。

第三,要善於歸納總結,把一節的主要內容和思想方法列出綱來,使記憶條理;

第四,要善於將知識運用於實踐,主要是做題,通過實踐來鞏固所學的知識和加深理解。1 2 3 下一頁 尾頁

條件對化學平衡題型的制約

平衡的考查是近年來中出現的一大熱點問題,在各地考題中時有體現,而對此部分的總有無所適從之感,特別是對一些似曾相識的題型往往感到困惑,不清楚他們的差別何在,不會充分挖掘條件靈活進行解題。爲此,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典型題型,談談自己的一些認識,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啓迪。

例1Ⅰ、(2003年全國理綜12題)某溫度下,在一容積可變的容器中,下列反應

2A(g) + B(g)2C(g)達到平衡時,A、B和C的物質的量分別是4 mol、2 mol和4 mol。保持溫度和壓強不變,對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質的量做如下調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

A.均減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1 mol D.均減少1 mol

Ⅱ、某溫度下,在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反應2A(g) + B(g) 2C(g)達到平衡時,A、B、和C的物質的量分別是4 mol、2 mol和4 mol。保持溫度和容積不變,對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質的量做如下調整,A的轉化率降低的是( ).

A.均減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1 mol D.加入1 mol C

分析:以上兩題差別在於:Ⅰ題中容器的容積可變,保持溫度和壓強不變,即爲恆壓容器,而Ⅱ題中爲恆容容器。雖一字之差,卻帶來完全不同的兩種結果,具體分析如下:

Ⅰ中:恆溫恆壓下,按A、B選項調整後爲等效平衡,故平衡不移動;C中如果按A 增加1 mol、B增加0.5 mol、C增加1 mol爲等效平衡,此時再增加0.5 mol B,平衡向右移動;同理D中按A減少1 mol、B減少0.5 mol、C減少1 mol爲等效平衡,再減少0.5 mol B,平衡向左移動。所以本題的正確選項爲C。

Ⅱ中:恆溫恆容下,B、C、D調整後,使體系壓強增大,平衡向右移動,A的轉化率增大;A選項調整後,使體系壓強減小,平衡左移,A的轉化率降低。故此題應選A。

例2Ⅰ、在一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充入3 mol A和1 mol B發生反應:3A(g)+B(g)x C(g),達平衡後,C的體積分數爲P?。若維持容器中的溫度和容積不變,按起始物質的量A:0.9mol、 B:0.3 mol、C:2.1 mol充入容器中,達到平衡後,C的體積分數仍爲P?。則x值爲( )

A.只能爲3 B.只能爲4 C.可能爲3,也可能爲4 D.無法確定

Ⅱ、在一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充入3 mol A和1 mol B發生反應:3A(g)+B(g)x C(g),達平衡後,C的物質的量爲Pmol。若維持容器中的溫度和容積不變,按起始物質的量A:0.9 mol、B:0.3 mol、C:2.1 mol充入容器中,達到平衡後,C 的物質的量仍爲P mol。則x值爲( )

A.只能爲3 B.只能爲4 C.可能爲3,也可能爲4 D.無法確定

分析:兩題的不同之處就在於“C的體積分數爲P?”和“C的物質的量爲Pmol”,但已經體現了兩題本質上的差別。I題中,恆溫恆容下,兩次平衡中C的體積分數相等,爲等效平衡,第二次填充的物質若完全轉化爲填充A、B的形式,其物質的量應與第一次起始量相同,此時x應爲3,當x=4時,反應前後氣體的計量數相等,兩次填充的物質中A和B的物質的量之比相等,平衡不移動,所以也符合題意。故此題的正確選項爲C;II題中,恆溫恆容下,兩次平衡中C的物質的量相等,爲相同平衡,兩次填充的相應物質的量應相等,故應選擇A項。

例3 體積相同的甲、乙兩個容器,分別充有等物質的量的NH3,在相同溫度下發生反應:

2NH3N2 + 3H2,並達到平衡。在這個過程中,甲容器保持體積不變,乙容器保持壓強不變。若甲容器中NH3的轉化率爲m%,乙容器中NH3的轉化率爲n%。則( ).

A. m=n B. m>n C. m<n C. 無法確定

分析:開始時兩容器中狀態完全相同,甲容器保持體積不變,隨着反應的進行,體系壓強增大,因此甲容器相當於乙容器達到平衡後,增大壓強,平衡左移,NH3的轉化率降低,故m<n。所以本題的正確選項爲C。

在解化學平衡時應注意以下兩個概念之間的區別,以及兩種解題思路。

兩個概念:1.相同平衡是指一定條件下的可逆反應,無論從正反應開始,還是從逆反應開始,還是從正、逆反應同時開始,只要條件不變,平衡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相同。2.等效平衡是指在條件不變時,可逆反應不論採取何種途徑,不論是一次投料或分步投料,最後所處的平衡狀態相同,即各組分的含量相同(物質的量不一定相同)。有恆溫恆容和恆溫恆壓兩種條件下的等效平衡。

兩種解題思路:

1.恆溫恆容下,增加或減少物質的量,相當於增大或減小體系的壓強,恆溫恆壓下,改變物質的量,可藉助於等效平衡進行分析。

2.恆溫恆容和恆溫恆壓兩種條件下平衡的比較,可處理爲由恆壓容器到恆容容器改變壓強。

在掌握化學平衡的特徵和平衡移動原理的基礎上,充分挖掘題中條件,理清解題思路,靈活處理,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練習:

1.恆溫恆壓下,在容積可變的容器中,反應2NO2 (g) N2O4 (g) 達到平衡後,再向容器內通入一定量的NO2,又達到平衡時,N2O4的體積分數( )

A.不變 B.增大 C.減小 D.無法判斷

2.一定溫度下,在一固定容積的容器內發生如下反應:2NO2 (g) N2O4 (g)達到平衡後,再向容器內通入一定量的NO2,重新達到平衡後,與第一次平衡時相比,NO2的體積分數( )

A.不變 B.增大 C.減小 D.無法判斷

3.Ⅰ.恆溫恆壓下,在一個可變容積的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A(g)+B(g)C(g)

(1)若開始時放入1 mol A和1 mol B,達到平衡後生成a mol C,這時A的物質的量爲 mol。

(2)若開始時放入3 mol A和3 mol B,達到平衡後,生成C的物質的量爲mol。

(3)若開始時放入x mol A 、2 mol B和1 mol C,達到平衡後,A和C的物質的量分別是y mol和3a mol,則x= mol,y= mol。

平衡時,B的物質的量 (選填一個編號)

(甲)大於2mol(乙)等於2mol(丙)小於2 mol (丁)可能大於、等於或小於2mol

作出此判斷的理由是 。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 mol C,待再次達平衡後,C的物質的量分數是

Ⅱ.若維持溫度不變,在一個與(1)反應前起始體積相同且容積固定的容器中發生上述反應。

(5)開始時放入1 mol A和1 mol B,到達平衡後生成b mol C。將b與(1)小題中的a進行比較 (選填一個編號)。

(甲)a < b (乙)a>b (丙)a = b (丁)不能比較a和b的大小

作出此判斷的理由是 高二。

4.某溫度下,向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充入4 mol A和2 mol B發生下列反應:

2A(g) + B(g) 2C(g)。達到平衡時,C的濃度爲p mol/L。若維持溫度和容器的容積不變,再向容器中充入2 mol C,重新平衡時,C的濃度爲q mol/L。則( )

A. p>q B. p=q C. p<q D. 無法確定

5.如果將第4題中的化學方程式改爲“2A(g) + B(g)3C(g)”。則重新平衡時,p q(填“>、=或<”)。

高中化學方程式:水解反應

1、單水解---可逆水解

NH4Cl+H2O NH3H2O+HCl NH4++H2O H++NH3H2O

FeCl3+3H2O Fe(OH)3+3HCl Fe3++3H2O Fe(OH)3+3H+

AlCl3+3H2O Al(OH)3+3HCl Al3++3H2O Al(OH)3+3H+

CuSO4+2H2O Cu(OH)2+H2SO4 (金屬活動順序表中Mg2+以後的陽離子均水解)

NaHCO3+H2O H2CO3+NaOH (NaHSO4不水解,NaHSO3電離大於水解)

Na2CO3+H2O NaHCO3+NaOH CO32-+H2O HCO3-+OH–

NaHCO3+H2O H2CO3+NaOH(第一步遠遠大於第二步,二步不能疊加)

Na2SO3+H2O NaHSO3+NaOH SO32-+H2O HSO3-+OH–

NaHSO3+H2O H2SO3+NaOH(第一步遠遠大於第二步,二步不能疊加)

HSO3-+H2O H2SO3+OH-

Na2S+H2O NaHS+NaOH S2-+H2O HS-+OH–

NaHS+H2O H2S+NaOH(第一步遠遠大於第二步,二步不能疊加)

HS-+H2O H2S+OH-

Na3PO4+H2O Na2HPO4+NaOH PO43-+H2O HPO42-+OH–

Na2HPO4+H2O NaH2PO4+NaOH HPO42-+H2O H2PO4-+OH–

NaH2PO4+H2O H3PO4+NaOH H2PO4-+H2O H3PO4+OH–

CH3COONa+H2O CH3COOH+NaOH CH3COO-+H2O CH3COOH+OH–

C6H5ONa+H2O C6H5OH+NaOH C6H5O-+H2O C6H5OH+OH–

2、雙水解

CH3COONH4+H2O CH3COOH+NH3H2O

NH4F+H2O HF+NH3H2O

Al2S3+6H2O==Al(OH)3↓+H2S↑ (隔絕空氣,密封保存)

Mg3N2+6H2O==Mg(OH)2↓+NH3↑(隔絕空氣,密封保存)

Na3P+3H2O==3NaOH+PH3↑(隔絕空氣,密封保存)

Zn3P2+6H2O==Zn(OH)2↓+PH3↑(Zn3P2一種老鼠藥,PH3劇毒神經毒劑)

CaC2+2H2O==Ca(OH)3↓+C2H2↑(隔絕空氣,密封保存)

C2H5ONa+H2O==C2H5OH+NaOH

高中化學大學聯考備考各輪次複習建議總結

備考建議總結

同學們,當你拿到這份時,就意味着你已經進入,開始着手總複習了,面對即將來臨的總複習,我們要對複習的艱苦性要有充分的思想認識和準備。到了高三複習,無論是化學的基本要求,還是化學總分、的總時間等,都與時有較大的差異,要有充分的認識,儘快適應高三複習,防止出現幾個月都適應不了高三複習的現象,到了高三,即使基礎較好的同學,也會感到有機化學掌握不到位。很可能幾次模擬考的分數會慘不忍睹,自信心會受到打擊。因此,同學們在複習過程中牢固地掌握基礎,提高自己的實力,增強自信性,穩定心態。切不可自高自大,認爲自己基礎已經很好了,不需要複習課本上的基礎等。我們應時刻牢記在前期複習時夯實基礎。化學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既是專家們大學聯考命題的依據,也是同學們複習應考的依據。因此,我們要利用時間認真閱讀化學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在閱讀過程中注意與自己的已有知識網絡相比較,查漏補缺,及時翻讀教材,找準找對知識點,構建並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識網絡,夯實基礎。同時,對於知識點及其要求達到的知道、理解、掌握、應用等層次要逐步做到一目瞭然。

那麼高三複習的目的和任務是什麼呢?總複習是對化學知識進行系統歸納、全面總結,使知識由點到線,有線到面,由面織成知識網,並加深理解和應用規律,使得到全面提高的過程。那麼採用什麼樣的複習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或者儘量靠近既定目標呢?我們經過多年的教學經驗,準備安排三輪複習,即把時間大致分爲三段,沒段時間裏的複習目的各有側重,時間長短也各有不同。第一輪複習從暑期補課到三月初(501班前期補課選修教材,502和503班提前進入複習),主要目的是基礎過關;第二輪複習從三月初到五月初,主要目的是學科綜合突破;第三輪複習從五月初到五月底,主要目的是應用能力提高和理綜科目綜合訓練。

一、第一輪複習

要善待課本,全面閱讀教材,鞏固雙基(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查漏補缺,徹底掃除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對那些基礎較爲薄弱的同學,第一輪是跟上隊伍的最好時機,錯過了這輪就錯過了整個高三複習!課本是學科知識的精華,初步統計,中學化學所涉及的概念和理論共有220多個,它們構建了中學化學的基礎,所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是基礎是支撐,打不好這些基礎,後面的複習將是困難重重。所以在第一輪複習中,一定要講究方法,注重實效,努力把每一個概念和理論真正搞清楚,在此基礎上,對學科知識進行梳理和歸納,使知識系統化,同時通過單元訓練題,提高應用能力。

二、第二輪複習

此輪複習要明確重點和難點。對每一個知識結構及其知識點中的重點,深刻理解。突破難點,把握知識結構內部之間的聯繫。強化對規律的理解和應用。同時進行解題訓練,提高實戰能力。

三、第三輪複習

這是大學聯考複習的最後衝刺階段,這個時間複習效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大學聯考的成敗。這個階段的複習是同學們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綜合能力的階段。這個階段可以通過“研讀考綱、重視實驗、迴歸課本、及時糾錯、做大學聯考題”等方法。

高三化學總複習時間緊,任務重,同學們一定要安排好複習時間,運用恰當而有效的複習方法,狠下功夫抓&ldquo 高中地理;雙基”,想方設法訓練對知識再加工的能力,認真分析研讀近年大學聯考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