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觀後感6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告白》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告白》觀後感6篇

《告白》觀後感1

今天在室友的陪伴下終於看完了這部帶有“驚悚”標題的電影,想着總要留下點什麼的我,也打開了微博寫下了這些文字,或許將來的我看到這些還是會吐槽我這幼稚的表達,但是也算是一份寶貴的財富吧。

來到了 大學,總有老師說:你們工科生不如文科生細膩,想法總是直來直去的。本來我是不置可否的,但是後來發現開始寫這篇是竟然想着分版塊來寫,也是多多少少受了些影響吧。

《告白》,對不同的事情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告白”,電影從不同人物嘴裏慢慢的浮現出愛美之死的真相,許多人把注意力只放在了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下,卻也忽視了老師的影響,如果沒有維特的每週家訪,我想B同學也沒有那麼快崩潰的吧。當然我並不是否認家庭和社會,日本這個擁有《少年法》的國家,在知乎上的答案搜索感覺和我國的類似,但是從微博上得知的99年光市母子被殺事件,總覺得還是不夠嚴厲。少年還處在對認知摸索的階段,所有的教育首先就是來自於父母,如果父母教育的好,我想也沒有“熊孩子”這一稱呼了。而在本片中,A得到的太少,而B又得到的太多,剛好反映出了兩種不同極端情況下的心理活動。突然想到自己能愉快又成功的生活在現在,實在是幸福。

最後不知道森口老師是不是真的把炸彈放在A同學媽媽那裏,雖然她的目的同樣達到了,使得A認爲自己親手害死了最想念的媽媽,失去了最重要的人。我是相信人性本善的,都是不斷被慾望矇蔽了雙眼纔會逐漸走向邪惡。就像之前在英語選修課上看的《Crash》,雖然一開始所有角色之間都是衝突不斷,但那是由於事情因果造成的脾氣暴躁而失去理智,而且在事情的緊急時刻,比如年齡大一點的警察救出他騷擾過的導演的太太的時候,是毫不猶豫的。

在 豆瓣上還有一個被大家所討論的問題:“美月究竟是不是露西亞”。美月說過露西亞是另一個自己,她可能崇拜露西亞能做出的那些事,但是她還是“懦弱的”沒有進行過任何對他人的嘗試。她是可悲的,可憐的,最後死在了本以爲得到“歸宿”的A的手上。

囉囉嗦嗦又斷斷續續的,發出來已經是寫了好幾天之後的事情了。家庭教育如此重要,但願每個看過這個電影或者原著的人都能重視起來吧。

《告白》觀後感2

朋友給了我一個網址,是一段叫做23分鐘奇蹟的視頻。講孩子們怎麼被洗 腦的。看了後一身冷汗,不由想起了前幾天看的日本電影《告白》。

影片講了這麼一個故事,松隆子扮演一個單親媽媽,是一所國中的教師。每天,她的5歲大的小女兒會在下午來到她的學校,等媽媽下班一起回家。一天,孩子被發現淹死在學校的游泳池裏。當所有人認爲這是個意外的時候,松隆子經過調查卻發現這是由班裏的兩個學生乾的。這兩個學生的目的只是爲了引起大人的注意,只是爲了表現得比別人出色。他們以殺人爲手段來實現自己扭曲的價值觀。但他們爲什麼會這樣呢?變態的家庭教育造就了這一切。一個孩子母親從小拋棄了他,去追求自己的事業,他爲了引起母親的注意,讓母親爲他自豪回到他身邊,就想通過殺人來引起周圍人的注意。另一個被家人寵壞了,但又得不到同學老師的認可。所以他爲了顯示自己強於別人而殺了那個小女孩。

看完這些我沉默了好久。我有個2歲的女兒,我該怎麼教育她呢?到她13歲的時候,她會怎麼樣呢?我們都想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但要做到出類拔萃需要學習什麼呢?都說要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但什麼是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呢?我們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就是正確的嗎?現在的學校教育實在是不敢恭維。功利味道越來越重。孩子從小就接觸這些好嗎?朋友和我說,孩子有個好的個性就好了。是的,但怎麼樣的個性算好呢?開朗,積極,謹慎,細心,勇敢,辨別力強,有好的分析能力。好象我能舉出很多,而且好多都互相矛盾。

想了半天,回想我小時候我的爸爸媽媽對我的影響。我現在的很多習慣,愛好都傳自我的父親。攝影,讀書,集郵等等。父親對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我想我也會這樣影響我的女兒。但這樣好不好呢?興趣愛好無所謂,但給她更多的空間讓她有自己的特點好象更重要。即使這個特點並不是那種優良品質。只要不是壞習慣就行。

給孩子空間,也給自己空間。讓她獨立點,我想孩子會喜歡這樣的。

《告白》觀後感3

大概無論我如何盡力客觀、這也只能是一篇無比主觀的影評了、或者都不能稱爲影評。因爲我只想寫一個人、老師在給學生們講述孩子遇害過程時用字母A指代的學生---修哉。

他是從小被母親拋棄的孩子。母親離開後父親重組了新的家庭、以爲了他的學習爲理由、讓他獨自居住在原來的公寓裏。其實他就是被母親拋棄之後、也被父親拋棄了。

他一個人生活。”他只是太寂寞了。“

於是他不擇手段、想要贏得別人的關注。尤其是他的母親。

從小發明開始到殘忍殺害小動物的工具。他把它們製作出來發到網上、希望母親看到之後能給他留言。可是哪怕贏得了發明獎、也還是徒勞。所以他想到了新的能引起社會關注的法子---殺人。四歲的愛美就成了無辜的犧牲者。

他得不到父母的愛、並以此爲藉口剝奪了別人擁有愛的權利。也只是更顯出他的脆弱和自私罷了。應該要先愛自己、別人也纔會愛你。惡與惡的相對、只會走向毀滅。

他應該要學會對自己、他人以及社會負責。

以道德標準來衡量、這樣的指責是很客觀的。可是拋開客觀而高尚的標準、多一點點的理解或者說共鳴。我仍然堅持認爲錯誤的根源不在修哉。

他得不到愛、所以沒有辦法去愛別人。他沒有被別人鄭重而認真地對待、也就沒有辦法體會生命的珍貴。明明是父母做了錯誤的選擇、爲什麼要讓修哉來承擔這些後果。

最終他選擇與世界對抗。在冷漠和血腥的背後、內心無論如何也填不滿的空白、有多少人看見了。

有些東西能夠被替代、而另一些不能。有些痛苦可以在時間裏被遺忘、而另一些永遠回不到原來的摸樣。

失去了就是失去了。得不到便是得不到。

說到底。他只是一個因爲缺乏關注、教育、與關愛、成長畸形的孩子而已。

一個才十三歲的、可憐的孩子而已。

《告白》觀後感4

爲什麼寫《告白》影評的時候,先高談闊論中國社會?別無其他原因,僅由於電影說的也是學生殺人,一個少男竟然殺死可愛天真的小女孩,。

電影以爲少男殺人有以下的社會根源:第一,不負責任的母親。少男被母親拋棄,一顆心如同耳邊的肥皂泡啪嗒地破裂。他活得太寂寞,只想做一件大事引起母親留意乃至回來。

第二,媒體的留意力。電影中,少男獲得了發明金獎,僅被冷清地報道。同一天,另位孩子殺了家人卻被社會熱烈關注。這位少男因此理解:做的好不如做的壞,你做了很多好事,也不會被人留意,但是你殺人了,就被天下知曉,甚至有人關心起你的內心世界。我們的媒體是不是也這樣?

同一期間,做了好事的大學生不被人留意,而殺了人大學生時時被關注。

第三,《未成年人法》。電影中的老師一直以爲,是《未成年人法》助長了孩子的肆無忌憚,由於法律規定未成年人免刑事處罰。在電影中,少男確實仗着《未成年法》勇做壞事。

第四,教育的缺失。少男理解不了生命的意義。但以上種種都是外在的誘因,而內在的原因呢?電影無力探討。人性的複雜,已經超出人類自身的理解力,人最難以理解人了。電影中唯一正常的人,恐怕是那位美少女。美少女是少男的唯一知己,卻被少男殘殺,殘殺的起因是美少女揭開了少男的內心祕密——戀母情結,活得太寂寞。爲此殺人,不可思議。恐怕也只有日本電影才能拍出如此***的少年。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這個命題不需要證實,也不可能證實。一切在於你願意相信什麼。教育應當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而法律應當假定以爲人之初性本惡。普通社交當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政治貿易活動應當以爲人之初性本惡。在所有事情上以爲人之初性本善,是非常天真的。反之,在所有事情上人爲人之初性本惡,是非常可怕的。游魚不相信《告白》這樣陰冷的故事,由於它過度扭曲地渲染,使得故事缺乏真實的震撼力。相比之下,前幾天看的《巴士驚魂》,同樣講述一個不幸少年的悲哀人生,顯得比較真實,足以感動人心。

《告白》觀後感5

電影《告白》的內容的精彩首先應該歸功於原著小說,《告白》觀後感。偵探類型的小說多數帶有強烈的懸念和嚴密精巧的邏輯。把這兩個小說吸引人的特點搬到銀幕上來,自然而然的就成爲電影吸引人的.特點。當然,電影用鏡頭語言表達製造和解釋懸念。影片的開頭,女老師在教室裏來回走動,學生們吵吵鬧鬧,女老師毫不理會,自顧自地敘述着自己想說的話--一個奇怪的開場。可是,隨着女老師講話的進行,學生的注意力開始聚集起來(電影觀衆也是)。因爲,女老師提到了自己女兒被人謀殺。接着,電影使用一連串的蒙太奇推進劇情,鏡頭在教室和回憶間切換,還原了謀殺案發生的過程,揭露出謀殺案的兇手。

在電影的開頭便揭露出謀殺案的兇手,這是與許多偵探類電影不同地方。也就從這裏開始,《告白》邁進對現代學生境況的探討。這也是符合觀衆的心理的,大家都想知道爲什麼兩個中學生會製造謀殺案。答案是一個學生被不健全家庭扭曲了心靈,另一個則是被不健全的教育制度扭曲了心靈,觀後感《《告白》觀後感》。電影在此無聲地揭示了當代日本社會的問題。它在提醒觀衆,殺人動機的產生有着濃厚的社會根源。

電影是以女教師的成功報復收場的。她成功地在精神上擊垮了青年殺人犯。這個情節顯然跳脫了"惡人最終悔改的"大團圓俗套,流露出濃厚的"以牙還牙"的哲學。給觀衆一種淋漓盡致的感覺。不過,這個情節也可以說是極其悲觀的,因爲它暗示着,對付社會環境培養的悲劇人物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報復。

《告白》觀後感6

昨天看了一部日本的懸疑片《告白》,看完之後,心情一直時很壓抑的。雖然是10年前的電影,但還是感慨萬千。

故事的情節其實很簡單。一位女老師,爲了向殺害自己女兒的兩個學生復仇的故事。不說復仇的手段是不是殘忍,是不是變態。但是作爲一位母親,得知自己的女兒,因爲一些很可笑的理由被兩個學生活活的溺亡了,而兩個學生在未成年保護法的保護下,可以逍遙法外,而且沒有絲毫的悔意、歉意,還在這位老師面前洋洋自得的說起作案的全過程。我想,任何一位母親都是無法容忍的。既然法律不能制裁你們,那我就用我自己的方式來。

整部影片都是灰色的,陰暗的天空,連綿的雨天,看不到一絲亮麗的色彩。這也折射出片中每個人的陰暗心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絲毫沒有同情心的學生;爲了給自己女兒復仇,不折手段的老師;爲了想引起母親關注,而選擇殺人希望登上報紙頭版頭條的學生A;爲了證明自己不是膽小鬼而殺人的學生B;一味袒護自己兒子,不管對錯的學生B的母親;爲了自己所謂的事業,拋家棄子的學生A的母親。每個人都是一個悲劇。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是什麼呢?

學校裏,提倡“愛的教育”,認爲學生都是天性善良的,犯了錯,只要多關心他們,多愛護他們,他們就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記得我上學那會兒,只要你犯了錯,老師就會懲罰你,打手心、蹲馬步、立壁角。讓你知道,犯了錯,就有懲罰。小惡不懲,大惡難戒!

家庭裏,要麼一味的縱容、溺愛,孩子犯了錯,都是別人導致的,跟自己孩子沒關係。要麼忙於自己的事業,對孩子不管不問,只是一味滿足金錢上的需要。所以沒人告訴他們,什麼事是對的,什麼事是錯的!

有錯的不是孩子,而是我們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