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展數學教學研究實踐

數學實踐教學研究內容

如何開展數學教學研究實踐

一、教學目標形象化

數學班級上課中,常常選擇將上課目標作爲核心的上課方式,同學們能依據老師要求的教學目標主觀得探索知識。心理學調查顯示,孩子有某種天生的,將自己作爲中心的研究渴望,這可貴的天生就有的品質,僅可以由老師進行合適的指導後,方可以讓它變成數學研究的樂趣與激情。所以,不自然又勉強的目標會讓孩子們厭煩,將抽象的目標變成跟日常實際有關的具體的目標,同學們的探索慾望就可以極大提升。就像北京師範大學版國小數學中整數、小數的乘法課程裏,能夠明晰確切得指出像下面這些上課目標:“這節課大家要了解如何在店裏買貨物”“哪個同學能夠很快數出這盒粉筆有幾支”“你可以替藍貓算出蜜蜂有幾個嗎?”之類的。如此就可以比枯燥得學習哪些定律理論更生動具體,同學們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上課效果也能得到優化。

二、教學過程活動化

同學們學習數學是源於日常實際。所以,應指導孩子們以日常實際爲起點,在探究日常實際問題時學習數學,學習並思考數學裏的日常實際問題。教育心理學的調查顯示:如果要學的內容跟孩子們已會的內容相聯繫,就可以調動起同學們學習與解答數學的積極性,所以,數學班級上課,應與同學們的日常實際密切相關,盡力將實踐與上課教學結合。如北京師範大學版國小數學“乘法分配律”安排以下活動:師:孩子們,哪個同學可以最快速數出牆壁上的瓷磚。(教孩子們自覺的數,接着老師再發問)師:我想知道你是如何得到這個答案的呢?生:一塊一塊數。生:首先,數一行的瓷磚,接着,數出總行數,將其乘一下就知道了。生:首先,數一列的瓷磚,接着,數出總列數,將其乘一下就知道了。生:首先,數一行的瓷磚,接着,數出總行數,再加一下就知道了。上面的教學活動提高了同學們的積極性,孩子們可以自主得憑藉不同方式數出瓷磚的數量,然後,教師指導孩子們進行對比,再得出乘法分配律。

三、教學內容生活化

日常實際裏的數學問題很具體,也很能引起思考,這些問題可以讓同學們重拾學過的知識,提高學習動力與自信,幫助同學們嘗試新的數學情境與思維。所以,在教授知識裏要盡力將授課知識實際化、具體化。就像在上課的“估一估”裏,能夠問一些與日常相關的題目:“要多久你能吃掉一個水果”“從教室到操場大概要多久”之類的,這些話題在日常實際裏很尋常,同學們也能輕易得出答案,老師再指導同學們歸納出估算的技巧。如此實際的問

利用生活情境開展數學教學的方法

(1)將生活情境與數學教學有機結合。傳統的教學形式是以教師爲主體,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但是這種方式的效果顯然很不盡如人意。而且,國小生還處於貪玩時期,這種教學形式更不適用。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充分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到教育教學活動中。這就需要教師將生活情境與教學知識有機結合,讓學生在接受知識時能夠主動地參與進來並積極思考和探索,才能促進他們的.良好發展。將生活情境與數學教學有機結合時,教師需要運用更貼近學生生活現實的情境,使學生能夠結合生活實際的感受來更好地感知數學。這樣,能讓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更好地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

(2)要合理制訂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狀況和學生的接受能力。因爲小孩子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狀況和成人有着很大的差別,教師在制訂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時,要充分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利用生活情境時也要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比如,對於低年級的學生,就要運用生活中更能吸引他們的情境;對於高年級的學生,就要選取生活中常常能接觸到的情境;對於農村的學生,就要選取相關的農業生活情境……

(3)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知識的學習是短期的,但知識的運用卻是長期的。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爲了能在生活中更便捷地解決各種問題,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國小數學教學時,教師在把數學問題和生活實際聯繫起來時,就是在培養學生利用數學問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意識。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多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鼓勵學生學以致用,不斷鍛鍊學生的數學思維,不斷強化學生的應用能力,不斷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

提高學生的數學興趣

1、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啓發式教學,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

新課程倡導啓發式教學。啓發式教學與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相比具有極大的優越性。要想實施啓發式教學,關鍵在於創設問題情景。創設問題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努力而又力所能及的學習情境。那麼如何更好的創設問題情境呢?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識的內在規律和新舊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繫,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把數學特有的嚴謹、抽象、簡潔、概括等屬性,通過巧妙的形式引發學生的興趣,誘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活動,這樣才能創設一個良好的問題情境。

例如在教學《第幾》一課時,我採用了講故事方法創設問題情境。我先在黑板上畫了美麗的森林,然後依次貼上了小白兔、小熊貓、獅子、松鼠、小馬。變貼邊講故事:美麗的森林裏新來了一羣可愛的小動物。他們今天都搬到新家了。現在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都住在什麼地方……這節課老師創設了一個生動而有趣的問題情境,我們一起編故事,一起講故事,讓學生猶如進入了一個美麗的大家園。通過更巧妙新穎的形式,引發學生的興趣,誘發學生進一步的積極思維活動。

2、改變例題和練習的呈現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教材已經爲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課本的數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也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但這些畢竟是靜止的東西,要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還有很大的欠缺。低年級兒童往往對活動的事物更感興趣,如能把這些靜止的資源活動化,進一步增加它的趣味性,那一定會牢牢地抓住學生的雙眼。

如在教學《10的認識》一課時,我把0~9十個數字設計成擬人化的“數字小朋友”,讓這十個“小朋友”一一在黑板上呈現。看到抽象的數字長上了手腳,成了會哭會笑的小精靈,學生的熱情異常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