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上冊數學教學計劃合集6篇

光陰如水,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何不趕緊爲即將開展的教學工作做一個計劃呢?你知道領導想要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教學總結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上冊數學教學計劃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小上冊數學教學計劃合集6篇

國小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學科的教學工作以新課標新理念爲指導,以學生爲主體,以自主、合作、探究爲主線,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爲核心,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及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能力爲重點,以改革課堂教學模式爲突破口,積極實踐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膽創新中學習,努力培植學習型、探究型、合作型的創新人才。

本次教學班級爲四年級三班,本班50人,數學基礎不是很好,還有些學生太貪玩,後進生也比較多。平時教學時要特別關注後進生的培養和輔導。

  二、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數學實踐活動等。

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在國小階段,本學期結束後,有關正整數的認識和計算的內容將全部教學完。本冊這些知識的學習,一方面使學生學會用較大的數進行表達和交流,掌握較大數範圍內的計算技能,進一步發展數感;另一方面通過十進制計數法的學習,對有關數概念的各方面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和融會貫通,爲學生形成科學、合理的數學認知結構奠定基礎;併爲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分數及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做好鋪墊。因此,這部分知識仍然是國小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兩個單元,這些都是本冊的重點教學內容。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數學活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直線、線段、射線、角、垂線、平行線、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學會一些簡單的作圖方法;同時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體會各種圖形的特徵及圖形之間的關係,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複式條形統計圖。教材介紹了縱向和橫向兩種不同形式的複式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會看懂這兩種統計圖並學習進行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統計的觀念。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初步體會的運籌的數學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的魅力。同時讓學生學習應用優化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綜合應用數學的綜合應用──1億有多大和你寄過賀卡嗎?,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三位數。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

國小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認識更大的數、線與角、乘法、運算律、方向與位置、除法、生活中的負數、可能性等教學內容。

1.第一單元“認識更大的數”。本單元是在第一學段學生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億以內的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掌握大數讀寫的方法,認識近似數及其作用。

2.第二單元“線與角”。本單元學習的內容主要有:直線、線段、射線的認識,平行線與垂線的認識,平角、周角的認識,以及用量角器量角與畫角。

3.第三單元“乘法”。本單元學習的內容主要有:三位數乘兩位數,對一些較大的數進行估計,認識計算器以及運用計算器探索一些數學規律。

4.第四單元“運算律”。經歷探索運算律過程,理解各運算律的意義,並能初步運用運算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5.第五單元“方向與位置”。本單元學習的主要內容有:在方格紙上用數對錶示某一點的位置,根據方向(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在第一學段中,學生已經認識了8個方向和簡單的路線等知識,這些知識的學習爲本單元的學習打下了基礎。而本單元的學習則又是第一學段學習的發展,它對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認識周圍的環境,都有較大的作用。

6、第六單元“除法”。本單元的學習是國小階段整數運算的最後一個章節內容。本單元學習的內容主要有:三位數除以整十數,三位數除以兩位數,速度、時間與路程的數量關係,探索商的運算規律以及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7.第七單元“生活中的負數”。本單元主要是使學生認識生活中一些常見的負數,對此學生已經積累了比較多的生活經驗。

8.第八單元“可能性”。本單元學習的主要內容有:感受簡單隨機現象,初步感受可能性有大有小。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從中年級邁向高年級,他們的思維已經開始由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較以前上升了一個層次,已經會用歸納概括的方法認識事物及解決問題,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數學知識,爲學好本冊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學生經過三年的學習,已經基本掌握了國小第一學段的學習方法。大部分學生學習常規好,喜歡學習數學,對所學知識掌握較好,並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但是學生的心理特徵及思維發展也就不一致,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三、教學目標:

1.學生將經歷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大數的過程,感受學習更大數的必要性,並能體驗大數的實際意義;認識億以內數的計數單位,瞭解各單位之間的關係,並會正確讀、寫;能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掌握萬、億爲單位表示大數的方法;認識近似數,能求一個數的近似數,能對大數進行估計。

2.學生將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能對生活中具體事物的數量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估計;掌握計算器的運用方法,會利用計算器探索一些數學規律。

3.學生將理解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並能進行正確地計算;在實際情境中,理解速度、時間與路程之間的關係,並能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經歷探索商的變化規律的過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並能運用發現的規律解決實際問題;體會中括號運用在計算中的必要性,並能正確計算帶有中括號的三步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4.學生能認識負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現象。

5.學生將能識別直線、線段與射線,會用字母表示直線、線段與射線;認識平面上的平行線和垂線,能用三角尺畫平行線、垂線,知道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理解平角、周角;會用量角器量(畫)指定度數的角。

6.經歷探索運算律過程,理解各運算律的意義,並能初步運用運算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7.學生將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用數對來表示物體位置;在具體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離表示物體的位置。

8.感受簡單隨機現象,初步感受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加強估算能力的培養,鼓勵解決問題策略與算法的多樣化。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加強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成功的體驗。

3.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繫,探索規律。

4.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5.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新意識。

6.注重讓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7.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數學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8.加強導優輔差工作,特別是差生的輔導,努力使他們迎頭趕上。

國小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全班共有學生25人,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有上進心,但接受能力還有待提高,學習態度還需不斷端正。有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不能及時完成作業等,對於學習數學有一定困難。所以在新的學期裏,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應加強培養他們的各種學習數學的能力,以提高成績。

二、教材分析

1.“簡單的統計(一)”

統計是數學的一個重要分支。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統計的應用範圍日益廣泛。在工農業生產和科學實驗中,我們需要不斷地總結和改進工作,然而僅憑經驗和感覺是不能把握事物的發展的。統計工作就是把工作中有關的大量數據收集起來,經過整理、計算和分析比較,來發現事物內部的規律,來研究和評價事物的發展情況。

本單元教學收集原始數據和分類整理的方法,編制和分析各種統計表的方法。最後,教學求較複雜的求平均數的方法。

2、長方體和正方體

學生在低年級初步認識了一些簡單的立體幾何圖形,已經能夠識別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形體。在前面幾冊教材中還學習了一些平面幾何圖形的特徵,以及它們的周長和麪積的計算。本單元教材是在此基礎上教學的。這是學生比較深入地研究立體幾圖形的開始。由研究平面圖形擴展到研究立體圖形,是學生髮展空間觀念的一次飛躍。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幾何圖形。通過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可以是學生對自己周圍的空間和空間中的物體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是進一步學習其他立體幾何圖形的基礎。另外,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也是學生形成體積的概念、掌握體積的計量單位和計算各種幾何形體體積的基礎。

3.約數和倍數

本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學過整數的四則運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以後學習約分、通分、分數四則運算的基礎。通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使學生獲得一些有關整數的知識,即數論中最初步的知識,還爲學生到中學學習因式分解做些準備,使學生加深對整數的認識,還有助於發展他們的抽象思維。本單元教材概念較多,內容比較抽象。重點是求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

4.分數的意義和性質

這部份內容是在學生對分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掌握了約數和倍數、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是學生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通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爲今後學習分數四則運算和解答分數運用題打好基礎。本單元是分數教學的重點,必須使學生切實學好。

5.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整、小數加、減法的意義及其計算法則,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在第七冊學過的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掌握一些數據處理技能;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遊戲規則的公平性,能計算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數學思考

●能對現實生活中有關的數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釋,會用數、字母和圖表描述並解決現實世界中的簡單問題。

●在探索物體的位置關係、圖形的特徵、圖形的變換以及設計圖案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進行歸納、類比與猜測,發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對結論的合理性作出有說服力的說明。

解決問題

●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能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並試圖尋找其他方法。

●能借助計算器解決問題。

●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

●能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並嘗試解釋所得的結果。

●具有回顧與分析解決問題過程的意識。

四、教學措施

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過程。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得到相應的發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益。

(一)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

(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數學學習過程充滿着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教師要改變以例題、示範、講解爲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之中。

(三)加強估算,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着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

(四)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本學段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和態度與第一學段的學生相比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綜合應用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索與合作學習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通過下面案例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教學進度表

單元教學內容總課時時間安排

一、簡單的統計(一)8課時第一至第二週

二、長方體和正方體15課時第三至第五週

三、約數和倍數17課時第六至第十週

四、分數的意義和性質20課時第十一至第十四周

五、分數的加法和減法10課時第十五至第十六週

六、總複習10課時第十七至第十八週

國小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4

第一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認識成數、折扣的含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

2、能比較熟練地進行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互化。

3、使學生在理解百分數意義的基礎上,能正確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

本單元的重點是百分數[]的意義和“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

本單元的難點是“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關鍵是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把哪一個量看做單位“1”,用“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單位“1”)多(少)幾的數除以“另一個數”。

第二單元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並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分數乘法。

2、掌握分數(百分數)乘法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能正確解答分數(百分數)乘法應用題。

3、會把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並能進行分數的簡便運算。

4、初步認識倒數的意義,會正確寫出一個數的倒數。

本單元的內容包括:

分數乘以整數,一個數乘以分數,帶分數乘法,分數(百分數)乘法應用題。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這是乘法意義的擴展。學習分數(百分數)乘法應用題的關鍵是理解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理解“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第三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並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分數乘除混合運算。

3、使學生能正確地解答分數(百分數)除法的應用題。

本單元內容包括:

分數除法的意義,分數除以整數,一個數除以分數,帶分數除法,分數(百分數)除法應用題。一個數除以分數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分數(百分數)除法應用題,特別是“已知一個數的幾(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是本單元的另一個重點,關鍵是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數量關係

第四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地進行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使學生理解、掌握兩步計算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係,能正確地用算術方法或用方程解答這樣的應用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是本單元教學的難點之一

第五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學會用工具畫圓,掌握圓的特徵,認識圓是軸對稱圖形。

2、使學生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係,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掌握圓周率的近似值。

3、使學生理解、掌握求圓的周長與面積的公式,並能正確地計算。

4、使學生直觀地[]認識弧、圓心角和扇形的特徵。

5、使學生學會求簡單組合圖形的面積。

6、通過本單元的教學,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國小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5

  學生情況分析

五年級共有學生x人,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 基礎知識掌握牢固,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在課堂上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具有觀察、分析、自學、表達、操作、與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組合作中,同學之間會交流合作,自主探討。但有個別學生基礎知識差, 上課不認真聽講,不能自覺的完成學習任務,需要老師督促並輔導。本學期重點抓好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教學,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創設愉快情境教學,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進入最佳學習的動態。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編排了十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在“數與代數”領域教學負數的初步知識、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四則計算,結合解決實際問題教學週期現象。在“空間與圖形”領域教學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面積公式,公頃與平方千米這兩個較大的計量土地面積的單位。在“統計與概率”領域教學複式統計表和複式條形統計圖。聯繫上述三個領域的教學內容編排3次實踐活動,教學一些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教材離編排了一些“你知道嗎”,介紹數學背景知識。編排一些思考題,作爲彈性的教學內容。

教材編寫時,考慮了高年級數學教學的知識量比中年級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我意識比中年級強。教材適當調整了編寫體例,設置了例題、試一試、練一練、練習、整理與練習等欄目與版塊。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①通過合理的分類,並藉助直觀,讓學生體會正負數與0的關係。

②要藉助直線上的點,使學生初步體會負數的大小。

③要讓學生經歷公式推導的完整過程。

④把握探索小數性質和小數大小比較方法的思路。

⑤聯繫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⑥要鼓勵學生畫圖列舉尋找規律。

⑦理解用計算器探索小數點移動規律的活動線索。

⑧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⑨引導學生依據具體數量關係列出乘、除法算式,逐步豐富對乘除法運算的理解。

⑩要讓學生感受複式統計表與複式條形統計圖在描述數據方面的特點。

基本技能

充分利用新舊知識間的聯繫,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知識間的遷移、類推、比較、拓展,將新知識點與學生原有的知識體系聯繫起來進行教與學。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①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全過程,讓他們認識到數學的價值,生活中離不開數學,使他們喜歡數學,樂學數學。

②形成對數學的濃厚興趣,樹立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學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③引導反思促進情感態度的發展。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反思當天的學習活動,適時教育學生要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學習上要實事求是,並以肯定的方式強化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

④創造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學以致用,體會數學就在身邊,藉以激發和保護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多邊形面積的計算、小數的乘法和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小數加減法;

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的乘法和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的道理, 準確計算,引導梳理適合學生自主解決的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

(1)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提倡學法的多樣性,關注學生的個人體驗。

(3)課堂訓練形式的多樣化,重視一題多解,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

(4)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

本學期要以新的教學理念,爲學生的持續發展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空間。要充分發揮教材的優勢,在教學過程中,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繫,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創設愉悅、開放式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開放式的教學情境中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從而達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目的。

國小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6

教學分析:

本節課室是學生在學習了多邊形面積的基礎上進行的一節複習課。本節課通過學生回憶所學過的所有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鞏固學生對計算公式的理解和記憶,並通過圖形之間的內在聯繫構建知識網絡圖,是學生明白這些圖形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聯繫的,在網絡圖的構建過程中,從單個圖形,連成串,再連成片,從而使知識系統化,留給學生一個整體印象,而不是分散的記憶。最後通過由淺入深的練習題,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得到進一步昇華。

教學目標 :

1、回憶所學的平面圖形的面積推導過程,弄清圖形面積之間的內在聯繫,鞏固學生對面積計算公式的理解和記憶。

2、通過整理知識網絡圖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學生分析和綜合概括的能力。

3、讓學生通過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不同層次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

通過整理知識網絡圖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學生分析和綜合概括的能力。

教學難點:

通過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不同層次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法學法:

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本課採用先整理後練習的複習模式 。

指導思想:

本課的指導思想是發揮學生的主題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使不同學生在數學課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本課在回憶整理應用的教學環節中,通過教師引導和點撥,提高學生的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並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了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整理和複習

1、回憶。

課的開始,我讓學生回憶學過的平面圖形的面積,想到哪個說哪個,給了學生選擇的餘地,提高學生回答問題的興趣。然後讓學生回憶推動過程時,採取了先讓同桌交流的方法,這是因爲我分析學生可能會想到不同圖形的面積推導公式,爲了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讓學生能人人動口,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整理。

在整理的過程中,學生邊說,我一邊用課件演示,空間想象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閉上眼睛在頭腦中演示這個過程,空間想象能力弱的學生,可以藉助多媒體來回憶,以便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記憶面積公式。

(二)構建知識網絡圖

構建知識網絡圖是課前我比較擔心的,我不知道學生會把知識網絡圖構建成什麼樣子。雖然課上在我的引領下這樣比較好控制,但是爲了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我把這項工作放在了課前,先讓學生在家裏整理好,這要就避免了學生之間相互模仿,無法體現個性;再通過課上的回憶讓學生自己修改,使學生逐步學會整理歸納的方法;最後同學之間交流,完善知識網絡圖。在這個環節,面對學生構建的知識網絡圖,只要有道理我就會給予肯定,這樣才能使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體現個體差異,增強自信心。

(三)解決問題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用了羊村村長領着大家去羊村參觀這一情境,充分調動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要想去羊村參觀就得闖關成功,這三關分別針對不同方面:第一關針對的是我們班的學困生,這些題讓他們回答,可以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第二關考驗學生是否能靈活運用面積公式,針對的是中等學生;第三關是對學生在面積計算中經常出現錯誤的地方進行鍼對性練習,面向全體學生,以提高做題正確率。

闖關成功後,計算玻璃的面積,是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這塊玻璃是一個組合圖形,既可以用分割法計算,又可以用添補法計算,學生自己動手分一分、畫一畫,用自己的方法計算,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個體差異。爲了幫助學生理解,我製作了課件進行演示,直觀形象,針對學困生降低了難度。

(四)課堂作業

課堂作業的設計也充分考慮到了不同層次的學生,第1題和第題較爲簡單,學優生做完後,給出了一道思考題,這道題爲學有餘力的學生準備。

(五)小結

今天我們複習了多邊形的面積,並利用圖形之間的內在聯繫製作了知識網絡圖,還運用所學幫助羊村解決了實際問題,在這裏懶羊羊代表羊村謝謝大家,帶給大家一首好聽的歌,請大家伴隨着歌聲下課。

總之,我認爲要想上好複習課,提高課堂有效性,就應該整體把握教材,採取合適的複習形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從教學設計、教學方式、方法,以及練習題的準備等方面都要考慮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使學生通過自主參與、合作交流,不同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真正體現新《課標》所說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