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觀後感(精選41篇)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雷鋒》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雷鋒》觀後感(精選41篇)

《雷鋒》觀後感 篇1

今天下午,我們全校師生再一次觀看了《雷鋒》這部電影。我不禁暗暗佩服起這位小戰士——雷鋒。

雷鋒,他是湖南長沙人,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1960年參加解放軍,同年加入共產黨。他認真認真毛澤東著作,發揚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精神,多次立功受獎。1962年因公殉職。1963年3月5日,毛澤東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我最佩服雷鋒的還是他那份不亂花錢,勤儉節約的精神。影片中講了關於雷鋒的一個小故事。這天雷鋒和幾個同伴在打球,太陽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雷鋒和同伴們一起打完了球,臉上的汗一滴一滴地向下流着,嗓子裏不由得冒了煙。這時,他們看到有賣汽水的,他的同伴們二話不說便跑去買了幾瓶,幾下就喝光了,而雷鋒卻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裏,同伴們問他爲什麼不喝時,雷鋒卻說:“汽水不解渴,還不如喝涼白開呢!”看到這裏,你可能會說雷鋒很小氣,連1角5分錢的汽水都捨不得買。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雷鋒他自己雖然從不捨得花一分錢買吃的、喝的、穿的,可他一聽說哪裏有水災、旱災,便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錢捐出。這是一種多麼崇高的境界呀!他自己捨不得買一瓶1角5分的汽水,卻幾十元甚至上百元的捐給災區人民,此時此刻,我的心裏不由得升起了敬佩之情。

雷鋒叔叔那勤儉節約、一心爲他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想想自己平常總是大手大腳的,把父母掙得血汗錢花了,而且總和人家比吃比穿,真是慚愧不已。我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雷鋒》觀後感 篇2

每年的3月5日是學雷鋒日,那一天,老師都要求我們向雷鋒學習。可是那時我們也不知道具體學些什麼,雷鋒是怎樣幫助別人的。老師就讓我們找一些寫雷鋒的書籍看看。

最近,我讀了一本寫雷鋒的書。書的名字叫《雷鋒的故事》。讓我更加的瞭解雷鋒的生平事蹟。其中一件事件讓我感觸很深。

雷鋒是一個樂於助人的解放軍,有一次,雷鋒要到瀋陽去,爲了趕早車,早晨五點多,他就起牀了,帶了幾個饅頭,披着雨衣就走了。

在去車站的路上,雨下得很大,雷鋒看見前面有一位婦女,她身上揹着一個孩子,手上還領着一個小女孩。在大雨中深一腳淺一腳的往車站走。

雷鋒看見了,急忙跑上去,把自己的雨衣披在那揹小孩的婦女身上。又背起小女孩。和他們一起到了車站。上車後,雷鋒見那小女孩凍得發抖。趕緊把自己的絨衣脫下,給小孩穿上。

我覺得雷鋒之所以偉大,是因爲他做的事情都是發自內心的平凡的小事。只要別人有困難,他見到了就肯定會幫助別人。我們身邊其實也有這樣的”雷鋒“。他們在別人有困難時總是會伸出援手。我覺得我們學習雷鋒更要學習的是雷鋒的精神。

《雷鋒》觀後感 篇3

我們都認識雷鋒,可我們誰認識喬安山?

看過《離開雷鋒的日子》這部電影后,我認識了喬安山,一個雷鋒式的人。

喬安山是雷鋒的戰友,他親眼目睹過雷鋒所做的好人好事,雷鋒精神影響了他的一生。

他不畏強權,不怕得罪自己的領導,把空客車開出車站;

他樂於助人,堅持送難產的婦女去醫院;

他熱心熱腸,把被撞的樑大爺送去醫院搶救,可是被樑大爺的兒女們誣陷,還要自己陪四萬元錢........

可是他仍然堅定地說:“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要做一個雷鋒一樣的人。”

他做的事連自己的兒子也不理解,他兒子說:“誰在還學雷鋒?可不要多管閒事!”

可是喬安山說:“如果班長(雷鋒)還活着,他也一定這麼做!”

是的,雷鋒還一直活在我們的中間。我的身邊也有像喬安山一樣的活雷鋒,我們班的彭旎靈拾金不昧,自覺地把撿到的錢交到教務處。我的媽媽一直默默地幫助鄰居老奶奶,幫她做飯、收拾房間、洗澡、買東西,從不求回報。就像電影結尾那樣,有好多年輕的志願者,他們頭戴着有和平鴿的紅色帽子,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我也要向他們學習,做一個活雷鋒,做一個樂於助人的人 !

《雷鋒》觀後感 篇4

電影中的喬安山救下老大爺的這段情節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近幾年媒體上所報道的衆多類似事件,如:彭宇事件,小悅悅事件。可能我們會說救人於危難之中本來就是人之常情,但是發展到了現在,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不是伸出援救之手,而是考慮是否會被訛詐?代替他們的不再是助人的熱忱之心,而是是否會惹上麻煩的擔憂之心。試想,是什麼使這一切發生了這麼大的轉變……病人家屬的這種行爲,不僅僅是對自己良心的背叛,不僅僅給好心人以巨大的傷害,更爲嚴重的是它會妨礙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會導致社會道德的缺失。從而"小悅悅"就成了這一病態社會的犧牲品。

這樣的事件可能令我們唏噓不已,但有也讓我們感到欣慰的。在我們的社會上也有很多令人感動的好人好事:如汶川地震和玉樹地震中的那些志願者們,還有我們身邊的小志願者們,雖然我們做不了多大的事情,但同樣可以幫助別人脫離困境。但丁說過: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着,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道德力量來引領我們的時代精神,任何一個民族,都不能容忍傳統美德與民衆漸行漸遠。

做善事並不是一件多困難的事情,只要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舉手之勞就可以解決別人的一些困難,朋友們,不要害怕做好事,對於這個社會我們還是應該保持一顆健康的心態。

《雷鋒》觀後感 篇5

“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人人都知道雷鋒是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象徵,而今天我也感受到了雷鋒精神的可貴。

3月5日是雷鋒日,在這天老師給我們看了《離開雷鋒的日子》這部電影,電影講了雷鋒同志殉職後,他的戰友也爲人民、爲國家做好事。雖然在這過程中,他收到了種種挫折,家人甚至也反對他做好事了。可是當家人也需要幫忙時,一羣陌生的孩子卻救了他們,這讓他們更加堅定了雷鋒精神。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熱心腸的好人,可是我覺得僅僅只有這麼點人是不夠的,我們應該熱心去幫助有困難的人。

前幾個月前,網絡上也在爭論遇到摔倒的老人該不該救,救了又怕被冤枉成肇事者,不救吧,又感覺是見死不救。這個話題是雷鋒精神受到了一點小小的挫折,可是我覺得應該以救人爲先,只要你是清白的總會解釋清楚的。

上週5,我看見一個老奶奶正躺在候潮路那邊,應爲已經是很晚了,四周根本沒有人,我很想上前幫她,可卻又躊躇不前。正當我猶豫時,老奶奶的的陣陣叫聲“刺破”了我的耳際。原來是來奶奶的腳扭了,我連忙上前扶起老奶奶,並把她拉到了傳達室前。奶奶在保安叔叔的幫助下回到了家,第二天一早他的家人也來感謝我了。我很開心,決心繼續儘自己的一份力來幫助別人!

雷鋒雖然已經去世50年了,可是他的助人精神是永不磨滅的!

《雷鋒》觀後感 篇6

雷鋒,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雷鋒,一個默默奉獻的人,他用那年輕的生命在人們心中鑄造了一個不朽的傳奇——雷鋒精神。這種精神,如同縷縷陽光,使人溫暖;這種精神,如同綿綿細雨,滋潤人們的心。雷鋒精神,就在身邊。

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去逛街,看到前面有賣冰棍的,我伸手向媽媽要了兩塊錢,迫不及待地來到賣冰棍的地方。我發現旁邊有一位衣衫破爛不堪的老人,正趴在地上低着頭,手裏捧着一個破碗,裏面裝着一些毛票,看他的樣子很餓。好多男女老少都從旁邊經過,他們有些走開了,有的往裏面放了幾毛錢,有的甚至連看都不看一眼,我看着手中的兩塊錢,忽然猶豫了:給他吧,我就吃不了冰棍了,不給吧,看他挺可憐的......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後,終於,我走向了老人家,把兩塊錢放進了碗裏。就在此時,出現了讓我驚訝的一幕:一位身穿西裝,手拿公文包的叔叔,從包裏拿出錢夾子,抽出一張百元大鈔,輕輕地放在老人手中,安慰了幾句,便匆匆離去了。

原來,雷鋒就在你我之間。雖然雷鋒本人已經與世長辭了,但他的精神會永放光芒。只要人人都肯付出,願爲他人着想,愛心火炬會世代相傳。

《雷鋒》觀後感 篇7

學校組織觀看電影《雷鋒》,看完之後,我感觸很深。雷鋒那高大光輝的身影深深映在了我的心中。話說“雷鋒出行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我就來講幾件。

有一次,雷鋒放假了,閒着沒事幹,就去附近的工地義務幹活。雷鋒很熱情,一會兒乾乾這,一會幹幹那,忙的不亦樂乎,周圍的工人被雷鋒的熱情感染,也都加快乾起來,工地上一片沸騰,有點兒像螞蟻搬家,又有點兒像賽路。幹完之後,廠長想給雷鋒一封感謝信,可雷鋒卻笑笑走了。

還有一次,雷鋒正趕着回軍營。突然,他看見一個婦女和一個小孩,婦女眉頭緊鎖,好像有什麼煩心事似的。雷鋒上前一問,原來她要趕回村子,還有20公里路,可天馬上就要黑了,所以才煩心的。雷鋒毫不猶豫地說:“大嫂,別急,我正好順路,一起走吧。”後來,雷鋒把她們送回家,家人正準備感謝雷鋒,可是他卻頭也不回地走了。

再看看我,平時雖然談不上惹是生非,不樂於助人,但跟雷鋒叔叔比起來實在是太慚愧了。以後我要學習雷鋒,多做好事,節約樸素!

雷鋒還活着嗎?當然活着,不僅活在我們心中,還會活在我們身邊。

《雷鋒》觀後感 篇8

放軍戰士,他把“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看成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樂,做了許多看似簡單平凡卻又難能可貴的好事實事。

1961年秋,雷鋒到丹東的部隊做報告,回撫順在瀋陽轉車的時候,見一位老大娘拿了好多東西,便趕忙幫忙,扶她上車。一路上,雷鋒細心照料老大娘,後來知道大娘是到撫順找兒子,就安慰大娘說:“放心吧,到撫順我幫您找。”實際上,雷鋒對撫順的一些地方也不熟悉,他邊走邊問,幾經周折,終於在郊區露天礦的一條小街上找到了大娘兒子的家。

雷鋒就是這樣在平凡的崗位上,日復一日地做着平凡的小事,就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才讓雷鋒顯得更加偉大。他的這些事蹟也不斷激勵了幾代人。

雷鋒叔叔曾經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爲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中去。”我今後要時時刻刻以雷鋒爲榜樣,做好事要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爲班級,爲學校,爲社會多做有益的事,努力成爲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雷鋒》觀後感 篇9

今天下午,學校組織我們看了一部電影——《青春雷鋒》,我開心極了,以前只聽過雷鋒的名字,唱過雷鋒的歌曲,可是對他一點都不瞭解,通過這部電影我對他有了瞭解。

雷鋒他開始是一位農民,他的原名叫雷辰興,他和他的家人受盡地主老財的壓迫,他一心想推翻地主老財,解救窮苦人民,所以他想當兵,可是雷鋒的身高和血壓不合格,開始沒有被選上,後來他的朋友爲他求情,組織後來批准了他當兵。

雷鋒當兵後,非常認真,他勤儉節約、樂於助人,有一次他出差在火車上幫助了好多人,做了許多好事,他幫老奶奶看票找位置,幫別人倒水……真是雷鋒出差一萬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有一次下大雨,首長集合部隊雷鋒沒在,首長就讓他的朋友大慶去找他,在半路上雷鋒看到太子河發大水莊稼被淹沒了,就要人去救莊稼,可大慶怕他會誤了集合會被處分阻止他去,但雷鋒還是堅持要去就莊稼,最後莊稼得救了,領導知道原因後沒有批評他反而表揚了他。

我以後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學習他艱苦樸素和樂於助人的好榜樣。

《雷鋒》觀後感 篇10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一首耳熟能詳的歌曲,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雷鋒,他是一個時代的楷模,一種精神的象徵。雷鋒的精神,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人。

影片《雷鋒在1959》展現了雷鋒無私奉獻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雷鋒那顆閃亮的心。

在一次大雨中,雷鋒爲了使珍貴的水泥不被大雨淋壞,竟拿出了自己的棉被來保護水泥,而這一舉動卻使自己得了風寒。水泥和身體哪個更重要?我想大家都明白。可是雷鋒是爲了什麼?我想大家也會明白。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大多數人都不會站出來,雷鋒卻能做到,這就是他的偉大之處。

這不禁讓我想到,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異常“冷血”。比如一個老人被撞倒了,卻沒有幾個人願將老人扶起,幾乎是視而不見;遇到有人受傷,卻沒有人站出來,打個救護電話……爲何我們不能像雷鋒同志一樣,去幫助他人呢?也許有的人會說如果去幫助他人,反而被誤會怎麼辦?倒不如不幫,這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那我想問問你,如果每個人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都主動去幫助他,那還會造成這種誤會嗎?相互信任的社會,是我們大家共同建立的。

劉少奇說我們要“學習雷鋒同志平凡而偉大的共產主義精神”,養成一種“我爲人人”的習慣。我們要像雷鋒那樣,擁有一顆閃亮的心,把雷鋒精神一代一代地傳下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之中去。”

《雷鋒》觀後感 篇11

今天,我看了一部勵志而感動的電影《青春雷鋒》。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雷鋒從國小畢業到犧牲的成長經歷,是一部傳記性質電影。影片着力描寫雷鋒平凡的成長經歷,用生動的影像和鮮活的細節展示其“感恩社會、熱愛生活、自強不息、艱苦奮鬥、助人爲樂、服務人民”的精神。

雷鋒曾經說過一句這樣的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爲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之中去。”雷鋒不僅這樣說了,還這樣做了。這句話讓許多人感慨萬千。雷鋒一生十分節約,但是,他幫助人民卻毫不吝嗇。他一個月只能有6元部隊補貼費,錢好不容易攢到了100元時,就送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民。雷鋒,他是多麼的無私!

看完電影以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思緒萬千。腦海中一想到雷鋒那樣的省吃儉用,就是爲了幫助更多有需要幫助的人。我不禁的想到了今天我們的生活:我們生在新社會,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我們也會有不珍惜幸福生活的時候。吃飯的時候挑三揀四、玩具也玩一個又買一個,跟雷鋒生活的時代比起來,我覺得真的是天壤之別。我們應該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不要只知道吃喝玩樂。我們還應該多幫助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這樣又可以幫助長輩、又可以鍛鍊一下自己,豈不是兩全其美嗎?雷鋒雖然已經逝去了幾十年,但是他那光輝的形象和動人的事蹟永遠地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雷鋒,這個剛勁而又充滿光輝的名字,永遠牢固的印在我們的心中!

《雷鋒》觀後感 篇12

電影《雷鋒》觀後感在雷鋒紀念日,學校組織同學們在班隊課時收看電影《雷鋒》,電影《雷鋒》觀後感作文。雷鋒叔叔一直非常樂於助人,但他做了好事之後從來都不留下姓名。

有一次下大雨,雷鋒叔叔沒帶傘,在泥濘的鄉村小路上跑着,他看見一位年過六旬的大娘帶着一個三歲的小男孩去二十多公里的另外一個村莊,雷鋒二話不說,不顧自己全身溼透,還幫這位大娘揹着小孩送他們到了那個村莊,大娘還沒來得及說一聲“謝謝”,雷鋒已經冒着大雨往回跑了;有一天下午,雷鋒叔叔將全班戰士的衣服、褲子、襪子全部洗得乾乾淨淨;有很多次,雷鋒叔叔犧牲節假日休息,到建築工地幫工人們運磚塊、挑砂子、鏟水泥……總之,他總是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幫助別人,一生中做過的好事不計其數,從來不計報酬。而現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做一點事就想要報酬,就想要得到表揚,跟雷鋒叔叔比真是相差太遠了。

我覺得雷鋒叔叔是一個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人,讓我們都象他那樣無私地幫助別人,心裏總是想着別人,而不計較自己的得失。爲了向雷鋒叔叔學習,在3月5日這天,我和同學們一起來到社區,我們幫社區打掃衛生,拾垃圾。我還看到了很多象我一樣一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他們有的在扶行動不便的老人過馬路,有的在免費爲路人修理自行車,有的在爲居民們免費治病。

讓我們都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這樣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更加開心、更加幸福,我們的社會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雷鋒》觀後感 篇13

夜漸漸深了,一輪銀盤似的圓月靜靜地掛在羣星閃爍的夜幕中,朦朧的月光給大地披上了夢的銀裝。我思緒仍然沉浸在白天觀看的影片《青春雷鋒》的一幕幕場景中,透過燈光,我眼前浮現出雷鋒叔叔光輝而偉大的身影……

雷鋒叔叔在激烈的體育比賽後,沒有像其它戰友一樣買汽水喝,而選擇去喝涼開水。他是小氣嗎?不,該花錢的時候,他一點也不猶豫。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雷鋒就主動伸出援助之手,爲戰士王大力的母親寄錢,爲洪水受災市捐錢,而自己卻非常節儉。

雷鋒叔叔利用假日到工地搬運磚塊,送老大娘到目的地,幫國小生一起植樹等等,雖然沒有幹什麼驚天動地的壯舉,只做的是些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事,但是他將自己平凡的腳印,一個個清晰地刻在了人們的心間,正是這無數的平凡構成了他偉大的身軀,構成了“我活着,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

這是雷鋒叔叔的話。我眼前又模糊了,我願意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幫助老奶奶開門,幫助小妹妹,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小事。來向雷鋒致敬!

《雷鋒》觀後感 篇14

今天,觀看了《雷鋒》這部電影,我深深的被雷鋒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尊老愛幼、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

雷鋒把自己的青春全部獻給別人,他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壯舉,他所做過的每一件事都是平凡的,然而正是這無數的平凡才構成了他的偉大。

雷鋒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他很小的時候母親被逼死了,父親被槍打死了,十二歲的哥哥爲別人打工活活累死了,弟弟在媽媽的懷裏餓死了,雷鋒七歲就成爲了孤兒。

雷鋒當上解放軍後,他一心想着爲祖國和人民服務,他把別人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他把平時省吃儉用下來的積蓄寄給戰友中有困難的家庭,寄給遭受災荒的不相識的人們。他用業餘時間輔導附近學校的孩子們,他用自己的錢爲丟了車票的旅客買票,他深夜爲戰友縫補衣服……雷鋒經常利用節假日外出做好事,他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雷鋒後來雖然犧牲了,但是他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尊老愛幼、助人爲樂、無私奉獻的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如今,人們把那些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人稱爲“活雷鋒”。

今天,我們生活在幸福的社會裏,但也要發揚雷鋒精神。從現在起,我要以雷鋒爲榜樣,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平時要節約每一分錢;在學校,要主動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在公交車上遇到老人和小朋友要主動讓座……

《雷鋒》觀後感 篇15

我還是一個學生,可用起錢來大手大腳,當我今天觀看了電影《雷鋒》後,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影片《雷鋒》展現了雷鋒叔叔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共產主義戰士的光輝形象。其中,有這樣幾個鏡頭尤爲感人。

一場籃球賽下來,戰士們熱得汗流浹背,許多人去買汽水喝,唯獨雷鋒捧起水壺喝涼開水。他說:“喝白開水一樣解渴。”是雷鋒小氣嗎?該花錢的時候,他卻一點也不猶豫。當別人有困難時,雷鋒就主動伸出援助之手。戰友王大力收到了一封家信,信中說他母親病了,家裏等着錢用。雷鋒知道這事後,就用王大力的名義悄悄地寄去了20元錢。當人民有困難時,雷鋒就挺身而出,慷慨解囊。遼陽市遭受了洪水災害,雷鋒把自己省吃儉用攢下的100元錢親手交給了災區的領導。他深情地說:“人民公社就是我的家。”這情景真讓人感動啊!

看《雷鋒》,想自己,我真是羞愧萬分。自己整天想的是吃好、玩好。去春遊,我吵着讓家長爲我買了二三十元的水果、飲料及糕點。愛吃零食。這次是電影《雷鋒》教育了我,更是雷鋒精神感動了我,使我懂得錢是來之不易的。

《雷鋒》觀後感 篇16

昨天下午回家看了《雷鋒的電影》,電影裏主要講了雷鋒最爲突出的五件爲人民利益服務的事情。

有這樣一個鏡頭,讓我記憶猶新:一個星期天,雷鋒叔叔的戰友王大力把所有戰士們的襪子和衣服都洗了,雷鋒叔叔正在晾衣服時,發現自己的舊襪子不見了,他到處尋找。

這時,王大力說:“雷鋒,你有那麼多存款,還這麼捨不得買一雙襪子。

你瞧,你這雙襪子穿在腳上不嫌得難受?”

“咱們軍人把襪子傳給別人看的。”

從這個小鏡頭,我想起來自己,從前這麼愛花錢,襪子破了就把它扔了,但奶奶都告訴我:“雷鋒從前都把襪子穿到非常破才扔到呢,你還向雷鋒學習一點,就是穿襪子又不是穿給別人看,你不用管別人怎麼說”

想起這些,心裏感到十分愧疚啊!

看到雷鋒是那麼節省,那麼勤儉。

都把錢存起來幫助別人,我真的要向雷鋒叔叔學習了啊!

《雷鋒》觀後感 篇17

3月5日是學雷鋒日,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一部名叫《雷鋒》的電影,影片中雷鋒叔叔那種無私奉獻、樂於助人的精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雷鋒這個人特別愛幫助人,走到哪幫到哪。電影中演到一個星期天,他因病外出看病,走到一個建築工地時,看到一位老大爺幹活挺辛苦,於是他放棄去看病,主動幫忙搬磚、運土,不怕苦、不怕累積極投身之中。看到身穿軍裝的他,工友們問他叫什麼名字?是哪個部隊的?他沒報姓名,只說自己是一位解放軍戰士。天黑了,在回部隊的路上,天下起了大雨,碰到一位老婆婆抱着外孫去女兒家,儘管與回部隊的路方向相反,雷鋒還是幫助她抱着孩子,走了二十多裏泥濘的道路纔到了女兒家,他全身溼透了,當主人邀請他避避雨時,不愛張揚的他默默地離開了。

雷鋒叔叔最後因公殉職了,但他的精神永遠活在我們心中。雷鋒叔叔是我們大家學習的好榜樣。正如他在日記中寫到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爲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之中去”。我們要學習他這種無私奉獻、樂於助人的精神,從現在開始做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將來爲祖國發展、民族富強做出更大的貢獻。

《雷鋒》觀後感 篇18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持着自己的生活崗位?有多少人能向雷鋒一樣,永遠像一顆小小的螺絲釘。

雷鋒這位偉大的戰士,並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壯舉,他所做過的每一件事都是那麼的平凡,他將自己那些平凡的腳印,一個個清晰刻在人們的心中。

雷鋒有着和我們不一樣的童年,遭遇了種種不幸。雷鋒小的時候媽媽上吊死了,弟弟被餓死,哥哥被累死,爸爸被日本人殺死,全家人只剩下雷鋒一人。他遇到過關心、同情他的人和欺負他的人,但他始終堅定一種信念,對生活充滿積極向上的精神,面對困難永不言退,發誓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報效祖國。

雷鋒在一次執行任務中不幸犧牲了。雷鋒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他的死重於泰山,雖然他只活了20多歲,但是他好事卻做了一火車。正如雷鋒之前所講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爲人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事業中去。

電影看完了,雷鋒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我們要學習雷鋒的善良、主動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

《雷鋒》觀後感 篇19

今天下午少先隊活動,李老師給我們播放了《永遠的雷鋒》第一集,故事講的是:

雷鋒是一名普通的解放軍戰士,在他短暫的一生中,曾經幫助過許多人,他爲同志生病的母親寄錢、去支援焦化廠、到鍊鐵廠參加勞動、用棉衣和棉被保護水泥……

最令我感動的是,有一次縣委要實施一個建築工程,急需拖拉機,因爲沒有錢買,便組織捐款活動。當雷鋒拿着20無錢去買衣服的時候,他聽到了這個消息,就毫不猶豫地把20元錢捐給了縣委。當時雷鋒一個月只有23元工資。後來,縣委決定讓雷鋒開拖拉機。在新的工作中,沒有一點駕駛基礎的雷鋒面對許多困難。但是,他毫不退縮,努力學習駕駛知識,在工作中不敢有半點馬虎。經過數十個日夜的努力工作,這項工程圓滿完成了。給人民帶來了方便,雷鋒很開心。

觀看了這個短片,我很感動,雷鋒樂於助人,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提升了自己,獲得了快樂,又體現了自己的價值。以後,我要向雷鋒學習,幫助身邊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在幫助別人中尋找快樂,讓愛照亮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雷鋒在那麼艱難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學習、工作。而我呢?在這麼優越的生活條件下還不滿足,經常會爲一點挫折而放棄、退縮。看了這個故事後,我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遇到困難不退縮,想辦法克服。做個“雷鋒”式的好少年。

《雷鋒》觀後感 篇20

班會課上,學校播放了電影《雷鋒》,我再一次被雷鋒叔叔熱情地幫助人民羣衆,不留姓名的精神所感動。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影片中的兩個情節:一次放假時,雷鋒到建築工地上義務幫工,他向看車的老大爺借了輛車,便忙碌地幹了起來。如果用他的話說,這叫爲社會發展添一份力。他還和一位義務工人比賽,裝材料後,一聲令下,兩人飛奔向卸貨點,最後,雷鋒超過了他,第一個卸了貨。一位老師還在廣播裏宣傳,使全工地上的人都幹勁十足。不到一天,工人們就完成了全部任務。在雷鋒回來的路上下起了大雨,一位老奶奶帶着孫女去女兒家。雷鋒問她們去哪兒,她們說去左家莊。雖然那離得很遠,可雷鋒還是說:“我也去左家莊,我們順路。”他幫老奶奶揹着孫女,冒着大雨很快到了那裏。雷鋒擦完汗,連口水也沒有喝,就悄悄地回到了部隊。

看到這裏,我想起了讀過一篇文章,題目叫《“白鬍子”雷鋒》,文章寫的是小作者趙雲帆家樓下的劉爺爺,每天都堅持打掃樓梯的故事。其實,我們身邊就有許多的小雷鋒:我們班的鄒威同學,每天放學回家後,他都會到紀成家幫助他補習功課,天天如此。因此,紀成的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班上的陳強的右手骨折,金玉同學主動爲他整理學習用品,李海亮同學天天爲他到食堂打飯。學校的志願者爲學校及社區打掃衛生,義務宣傳……

看完《雷鋒》這部電影后,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雷鋒叔叔做到了,他真了不起!我要向他學習,做新時代的小雷鋒。

今天晚上我觀看了《雷鋒》的電影。電影主要要講了雷鋒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事情。片中開端雷鋒還不知道要爲人民利益服務。

後來是聽了指導員的一番話後才懂得了這個道理,指導員送給了他一套《毛澤東選集》讓他好好學習。後來他知道:爲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後來他就不斷的爲人民做好事,比如:就用假日休息時間到工地來搬運磚塊;送老大娘回家;捐錢給災區;幫國小生一起植樹等等。但雷鋒從不留下姓名,他短暫的一聲留下了許多動人的光輝事蹟。我看完激動地都快流淚了。

雷鋒那種助人爲樂、勤儉節約的好品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這樣一個鏡頭:一個星期天,雷鋒的戰友王大力把所有戰士們的襪子和衣服都洗了,雷鋒正在晾衣服時,發現自己的舊襪子不見了,他就到處尋找。這時,王大力說:“雷鋒,你有那麼多存款,還捨不得買一雙襪子。你瞧,你這雙襪子穿在腳上不嫌得難受?”雷鋒說:“只要不耽誤我的工作就可以啦!”王大力又說:“那你不感到難看嗎?”“咱們軍人不是把襪子穿給別人看的。”這幾句話,就已經體現出了雷鋒的節儉精神。他每個月只有6元錢津貼,他卻把錢存在銀行,雷鋒把省下來的錢全都捐給災區人民,可是他自己卻捨不得買新襪子。雷鋒是多麼節儉啊!

雷鋒因公殉職了,但他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雷鋒》觀後感 篇21

雖然雷鋒叔叔已經死了,但他的正義、精神、卻還活在我們各族人民的.心中。我們一定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做現代的“活雷鋒”而且,現在已經有許多人在做貢獻,像清潔工……有句話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這句話我總算明白了。還有,雷鋒叔叔爲我們做出那麼多的奉獻,我們應該怎樣回報呢?來,伸出我們熱情的雙手,做生活中的“小雷鋒”。

《雷鋒》觀後感 篇22

今天下午第一節課,我們觀看了雷鋒的電影。雷鋒叔叔總是特意的幫助別人,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一個下雨的天氣裏,一個老婆婆帶着一個小孩打着一把雨傘,小孩哇哇地哭着,雷鋒見了趕緊跑過去,急急忙忙的把小孩揹回了家。等他要走的時候,別人都想上他留下吃飯,可是雷鋒叔叔卻不留姓名直接跑回了軍隊。

從這裏,我懂得了雷鋒叔叔很有熱心,而且特別樂於助人。

《雷鋒》觀後感 篇23

今天我看了雷鋒的故事的電影。主要講了雷鋒叔叔樂於助人、不怕困難、堅持學習的故事。雷鋒叔叔經常走到哪裏好事就做到哪。還有雷鋒叔叔工作很忙,但經常把書帶在身邊,有空就抓緊時間學習。媽媽說這就是“釘子精神”。我看了很感動。

我決心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學習他不怕苦、不怕累、樂於助人、爲人民服務的精神。

《雷鋒》觀後感 篇24

看完雷鋒這場電影后,我覺得雷鋒叔叔幫困難的人民捐了一百塊錢,還給他們一雙襪子。把它放在書底下。然後,被人發現了,首長去還給他,雷鋒卻又給他們,最後還是收下了。

我覺得這一點,我比他差遠了。其實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小雷鋒,就像彭梓桐,他那天沒有值日,幫同學們打掃衛生,他說媽媽晚點來接,沒事就幫幫忙。

最後,雷鋒叔叔因公殉職了,但他的精神是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隊員,將來好爲祖國做巨大貢獻。

《雷鋒》觀後感 篇25

雷鋒的一生是平凡的,學習、生活、平凡工作,事蹟平凡,然而正是這些無數的平凡構成了偉大的他。

雷鋒在日記中曾說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爲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中去。——雷鋒

過去,我是孤苦伶仃的窮光蛋。

現在,我是一個光榮共產黨員,國家的主人。

將來,我永遠是黨的忠實的兒子,人民的勤務員。

在電視中曾播道,1960年夏天的一個星期天,雷鋒肚子痢疾是厲害,他來到團部衛生連開了些藥回來,見一個建築工地上正熱火朝天地進行施工,原來是給本溪路國小蓋大樓,雷鋒情不自禁地推起輛小車,加入到運磚的行列中去,直到中午休息,雷鋒被一羣工人圍住了,面對大家他說:“我們爲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我和大家一樣只要盡了自己的一點義務,也算是一份光,發一份獎吧!”這天下午建設工地打聽到,雷鋒的名字,敲鑼打鼓送來感謝信,大家才知道病中的雷鋒做好事,過了一個特殊的星期天。

雷鋒這個光輝的名字在我們心中閃爍着不滅的光輝。他把自己上旺盛的青春全部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他的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和情操,必將在我們青少年萬代身上不斷髮揚光大,他那不可磨滅的美好的形象,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雷鋒》觀後感 篇26

今天,我又把《雷鋒》這部電影看了一遍,雷鋒那種艱苦樸素,樂於助人的高尚品質,深深地教育着我,鼓舞着我前進。

那是一個夏天的中午,雷鋒和幾個戰友在緊張的軍訓,軍訓結束後,個個都累得汗流浹背,口乾舌燥,就一塊去買汽水喝。瓶蓋已經打開了,雷鋒就讓戰友們喝,自己買了一杯白開水喝,戰友們看到後,都說雷鋒是個“小氣鬼'',可雷鋒笑着說:“汽水解渴,開水也不一樣解渴嗎?”

雷鋒平時省吃儉用,注意節約每分錢,衣服縫縫補補,被別人稱爲“吝嗇鬼”,難道他真的小氣嗎?一次,他的戰友王大力的母親病了,需要錢治病,雷鋒知道後,就用王大力的名字,把平時一分錢,一分錢積攢起來的二十元錢,寄給了王大力的母親。當我看到這裏時,激動得淚水奪眶而出,雷鋒這種樂於助人的精神,是共產主義的精神。

我要像雷鋒叔叔學習,做個勤儉節約,樂於助人的好孩子!

《雷鋒》觀後感 篇27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鬥志強……”這熟悉的旋律,唱的就是一名好戰士——雷鋒。

雷鋒出生在湖南省長沙市望城縣一個貧窮農民家庭。因爲遭到日本侵略者的迫害相繼含恨而死,年僅7歲的雷鋒城爲了孤兒,在窮鄉親的拉扯下,雷鋒艱難地活了下來。在雷鋒的心裏,他覺得是黨把他養大,他把黨視爲它的母親,從小就立志要成爲一名共產黨員。在1960年11月,雷鋒加入中國共產黨,實現了它兒時的夢想。他在部隊2年零8個月的時間裏無時無刻不在爲人民服務,爲黨服務。在入伍時,本應該每人拿兩件軍服,雷鋒只拿了一件,爲黨省下了一件,每次卸水泥時,他都把殘留的水泥收集好,幾年下來竟收集了1000斤的水泥,別人看起來是耗油大王的車,在他的手中就成了節油車,別人家裏有困難,他把自己的津貼拿出來幫人家,而自己卻只能受苦。

在雷鋒的日記中寫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爲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中去。”這句話讓我也想用自己的力量來幫助周邊的人和事。來弘揚雷鋒精神。

在春節這一天,我無意中看到了小區在貼春聯,我善意的和小區的工作人員一起貼春聯,雖然看過大人貼春聯,可當自己貼時還是會感到一點困難,比如個不高,夠不到等等。可貼好後,卻能感受到一種不同的快樂,也許就是做好事後那一句句誇獎吧。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是毛澤東對雷鋒的評價。正如毛主席說的那樣,做一輩子好事很難,但雷鋒做到了,我也希望我可以以雷鋒爲榜樣,向他學習,做好事,不喊累。

《雷鋒》觀後感 篇28

雷鋒的精神我們要時時刻刻學習,要爭做文明好少年。

爲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爲雷鋒小的時候也經常幫助別人。我記得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看見雷鋒爲了幫助老奶奶,自己卻在外邊淋雨,背上還揹着老奶奶的孫子,雷鋒揹着她的孫子還要走二十多里路,因爲這位老奶奶想去她的兒媳婦家,正巧下了一場大暴雨,所以她纔沒辦法的。

雷鋒把老奶奶和她的孫子送到了她的兒媳婦家,老奶奶把在路上的事,一字不漏的說了出來,本來老奶奶想叫兒媳燒一碗薑湯給雷鋒喝。可是一轉眼人就不見了,老奶奶嘴裏好像還說道:“真是好人啊!”

還有雷鋒的戰友,王大力也學着雷鋒幫助別人,王大力在火車站的時候,看到一位老有奶抱着孩子,那位老奶奶說她的車票不見了,好像是去往張家團的火車票,王大力聽見了。連忙拿了錢去買張家團的火車票。還對老奶奶說他找到了。

我們看,我們身邊的像雷鋒的好人很多,我們要學習雷鋒叔叔的精神,爭做文明好少年。

《雷鋒》觀後感 篇29

三月份是學雷鋒月,藉此機會,劉老師給我們放了一部關於雷鋒的電影。電影裏,雷鋒的行爲十分讓大家感動。那他是什麼行爲使我非常感動呢?那就聽我娓娓道來吧!

就先說雷鋒放假的時候吧,他不去別的地方,就去工地爲工人們搬磚頭,運磚頭,爲此還隱姓埋名地不告訴別人他自己的名字,結果,那位老大爺還以爲是雷鋒的同學王大力做的好事呢!當雷鋒搬好磚頭的時候,天色已晚,當他正匆匆忙忙地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時,突然,他背後響起了一陣清脆的哭聲,原來,一位老大娘正抱着一個孩子,撐着一把傘,正在急匆匆地趕路呢!雷鋒看見了,急忙迎上去問:“老大娘,你的是要去哪裏啊?”老大娘回答:“去揚家屯。”雷鋒說:“揚家屯?還有二十多里路呢!要不,我陪您去吧!”老大娘感激地說:“好啊!真是謝謝你啦,解放軍同志。”於是,雷鋒抱起孩子,老大娘在後面撐着雨傘,朝遠處走去。當他們遇到一個長上坡,爬又爬不上去,都是泥巴,雷鋒就用手挖一個坑,先讓自己爬上去開路,然後讓老大娘在後面跟着走。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到了楊家屯,雷鋒放下孩子,給了老大娘,趁她不注意,就悄悄地往朦朧的夜色中走去……

看完這部電影,我有很多的感想,作爲一名少先隊員,我想:雷鋒叔叔做了那麼多好事,我也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向雷鋒叔叔學習,假如:在公共汽車上,給經爺爺老奶奶讓座,在家裏爲父母做到力所能及的事,在學校和集體爲老師和同學做事,爲班級爭光。

我再想想我自己,我不連普通的買菜都有做不到,更何況雷鋒小時候還要上山砍柴呢!

雷鋒叔叔,雖然你離開我們有五十年了,可是你的名字,我們永遠銘記在心裏!

《雷鋒》觀後感 篇30

看《雷鋒》,彷彿又回到了雷鋒生活的年代。雷鋒又回到了我們中間,雷鋒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廢寢忘食的學習。生活節儉,連一毛五分錢一瓶的汽水都捨不得喝,穿的襪子也是補了很多次捨不得買雙新的,但聞知有地方發洪水是,卻毫不猶疑的捐了100元。生病了,卻把請假看病的時間用來在工地上義務勞動。晚上下起了大雨,還送一位老奶奶回家。雷鋒做的好事真的數都數不清。

現在物質生活豐富了,但節儉的美德卻丟失了,在80年代出生的孩子身上,自我爲中心的現象卻越來越多。學習雷鋒是至關重要的,發揚雷鋒精神,以雷鋒精神爲榜樣,將雷鋒精神發揚光大。

三月是一年一度的“學習雷鋒活動月”。在這春意盎然的日子裏,全校每一個院系,每一個班級,乃至每一個同學,都積極開展並參加了各種活動,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雷鋒同志學習。我們班於3月22組織觀看了教育影片《雷鋒》《上學路上》深入學習了雷鋒精神。

《雷鋒》是爲紀念雷鋒同志拍攝的一部黑白老電影。其實,在我幼年時期就曾觀看過這部片子。時隔多年,重溫舊片,內心的感動與震撼更加強烈。我們生活在一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也常有人大談“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等謬論。然而,我認爲,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國家,乃至任何一個個體,都是需要一點精神力量的,這在任何時代都不過時!雷鋒的品質正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結晶。特別是在當代建設和諧社會的時代背景下,向雷鋒同志學習更不應該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應該確實做到實處。爲人民服務並不是我們普通人可望不可及的大事業,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樹立社會公德心和民族自心,尊敬老人,關心小孩,團結鄰里……學習雷鋒精神的行動是多樣且易於實現的。

《雷鋒》觀後感 篇31

今天我看了《雷鋒》這部電影,雷鋒的故事讓我深深地感動了。他是一個無私,樂於助人的志願者。

一天,他和兩個解放軍同志一塊去逛公園。他們一去公園,就有好多個孩子在那裏手牽手,跳舞唱歌,幾個孩子說:“解放軍叔叔,和我們一起玩吧!”雷鋒後面的兩個解放軍說:“不行,我們不會。哎!你們去找那位雷鋒叔叔吧!他唱歌跳舞樣樣行。”孩子們聽完後,去找雷鋒叔叔。找到後,就要雷鋒跟他們玩,雷鋒說:“好!”跳完舞后,孩子們排着隊,跟着老師和雷鋒一起去涼亭聽雷鋒講故事,雷鋒說:“那我給你們講點什麼呢?”一個孩子岔開話題,問:“雷鋒叔叔,你打過仗嗎?”雷鋒說:“沒有,真沒有。”孩子說:“那您手上的傷痕是從哪來的?” 雷鋒說:“那,那是以前留下的,留下的仇恨。” 然後雷鋒就給孩子們講了自己以前的痛苦的故事。

老師和孩子們都感動了。雷鋒也走了,雷鋒在回去的路上,看見一個孩子和一位大娘,他把那個孩子抱了起來,揹着年邁的大娘,幫助他們回家。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知道了要學習雷鋒,做個志願者。

《雷鋒》觀後感 篇32

今天是星期日,我在家觀看《雷鋒》這部電影,看完這部電影,我的感觸很深,雷鋒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我從電影中看到了雷鋒叔叔艱苦樸素的精神,他從不捨得花一分錢,連一毛錢的汽水都捨不得買。一雙襪子穿幾年,破了就補補,補丁上面打補丁,也捨不得買新的,他把攢下來的錢全部捐給災區。

我還從電影當中學到了他樂於助人、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他用週末時間本來是要去看病的,可是,去醫院的路上聽到廣播中工地人手不夠,便放棄治療,去工地幫忙,幫完忙,不留名就走了。回去的路上看到一位老大娘帶着一個孩子,天空下着大雨,小孩子一直在哭鬧。雷鋒趕忙上去尋問,得知是去看望女兒,由於路途遙遠,便決定送老大娘過去,把老大娘送過去連一口水都沒喝就走了。

雷鋒叔叔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以後我要學習雷鋒叔叔多做好事、幫助他人,爲社會做貢獻。《雷鋒的故事》觀後感雷鋒一直是我們幾代人學習的榜樣,但是我真正瞭解雷鋒,是在看完了《雷鋒的故事》這本書以後。它讓我的心裏久久不能平靜。

“他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戰士,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最不平凡的事”。“他是一滴水,卻能反映整個太陽的光輝。他是冬日裏的一縷陽光,卻能夠溫暖人們的心。他是才點亮的燈,不過每一分光都沒浪費。他是剛敲響的鼓,卻能把每一聲都化成雷。他是剛展翅的鳥卻能夠一心向着黨飛”。他--就是偉大的雷鋒。

1959年春天,縣委決定在團山湖開辦一個農場,讓沉睡的荒地變成魚米之鄉。全縣青、少年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提出捐獻一臺拖拉機作爲獻禮。雷鋒是全縣青、少年中捐獻最多的一個,縣委書記知道後,讓雷鋒去學開拖拉機。拖拉機一開進農場,雷鋒就開始勤學苦練了,他不僅白天跟着師傅出車,晚上還坐在燈下閱看有關拖拉機的書籍。功夫不負有心人,3月10日雷鋒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努力,試車成功了!雷鋒爲黨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一個驕陽似火的八月,雷鋒在弓長嶺新建的焦化廠工地調度室看書時,忽聽外面刷刷的下起雨來,雷鋒看工地上還有六節車皮水泥沒卸下來,如果被雨一淋,就會變質。水泥可是國家財產啊!於是雷鋒頂風冒雪的跑回宿舍,叫了二十幾個小夥子,又把自己的衣服、被子都抱到現場,蓋在水泥上,大家經過一場雨夜激戰,使七千二百多袋水泥沒受到損失,可雷鋒的衣、被卻連泥帶水搞了個一塌糊塗。

雷鋒的精神永垂不朽!我自己在生活中雖然沒有像舊社會的地主、惡霸那樣爲非作歹,但是像雷鋒那樣捨己爲人、刻苦學習的精神也不足,可自從看了《雷鋒的故事》後,我就下定決心從現在起,用雷鋒那先人後己的精神鞭策自己,使自己在生活中,成爲像雷鋒一樣的人。

《雷鋒》觀後感 篇33

“學習雷鋒好榜樣!”這句話已經深深地刻進了每個人的心中,讓我們牢牢地記住了他——雷鋒。

《雷鋒》這部電影講述了雷鋒生前做的許多好事,他也十分熱愛學習,十分勤儉節約,他的襪子補丁摞補丁的都要快成“千層麪”了,他卻捨不得爲自己買一雙新的,而是把自己僅有的一點點錢存起來捐給需要幫助的人。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有一次雷鋒去看病,天上正在下大雨,途中遇見一位大娘抱着一個孩子,雷鋒看見了便走過去把孩子抱着,並騙大娘說自己是順路。雷鋒把他們送了回去,這次他既沒有看到病,又多走了幾十里路,可是他並沒有說一個“累”字,他是多麼的樂於助人。但是不幸的是雷鋒最後因公犧牲了,毛主席最後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看了這部電影我熱血沸騰。我認爲,我們要學習雷鋒就要從小事做起,比如:勤儉節約、熱愛學習、保護環境、幫助同學、關愛老人……這些你都做到了嗎?如果你沒有做到,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吧!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邁出一小步,那麼我們的文明就會邁出一大步。雷鋒曾經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爲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之中去。”這句話讓我十分敬佩雷鋒,雖然我們一個人是不可能對社會有很大的幫助,但是積少成多,只要我們每個人都爲社會盡一份自己的力量,那麼,我們的社會將會更加美好!

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爲社會盡一份自己的力量,一起來學習雷鋒精神吧!

《雷鋒》觀後感 篇34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鬥志強。立場堅定,鬥志強……”每當我們的耳畔再次響起這首歌時,就會讓人們飛快地想起一個人——雷鋒。

雷鋒,一個受人尊敬的人;雷鋒,一個樂於助人的人;雷鋒,一個做了好事,卻從不留名的人。他讓我們敬佩,令我們感動,是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好人。

他,出生在一個悲慘的家庭,爸爸媽媽和哥哥弟弟都死於“日本人”的手下,他原本爲了仇恨而參軍,可在指導員的引導下,放棄了仇恨。他幫助向上國小建築,把老奶奶和他的孫子送到了老奶奶的閨女那,歷盡千辛萬苦,在一個泥山上,泥山容易滑,更何況那時還下着傾盆大雨,他揹着老奶奶的孫子,爬上了泥山,他走一步還不忘記用手在泥山上挖一個坑,好讓老奶奶順利蹬着小坑爬上泥山。他爬到山頂之後,還不忘記拉老奶奶一把,好讓老奶奶能成功翻過小山。那路程有幾十裏,到了家之後,他不告而別,又一次冒着大雨跑回部隊。這就是雷鋒,可惜,天有不測風雲,木樁壓在了雷鋒嬌小的身上。

雷鋒雖然已經去世,可我們身邊處處有雷鋒。

我們身邊有“最美教師”。有一天,她帶着許多學生去電影院,在過馬路期間,有一輛大貨車“飄來飄去”,突然出現在馬路邊上,司機打着喇叭,她聽見了,就衝到學生面前,把學生推開,就讓那輛“無情”的大貨車壓在了她的身上,她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來保護學生,在那一刻,她不顧自己的安危,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他就是一個活雷鋒啊!

我們身邊還有另個活雷鋒,那就是“最美司機”。有一次,他帶着許多乘客駕駛在公路上,忽然,有一塊鐵片飛來,打破了擋風玻璃,直接射入司機的心臟,他面臨着生命的威脅,可仍顧着車上所有人的安危,忍受着痛苦,把車子仍然開下去,直到開到安全地帶,司機才把車子給停下來。這個司機雖然已不在人世,可他的精神會一代一代傳下去。

我們班裏還有一個活雷鋒,那就是鄭欽慧。她常幫助同學在美術課前打水,打了一桶又一桶,可她從來不嫌累,總是幫助同學,

雷鋒精神要一代一代傳下去,樂於助人,經常做好事的活雷鋒,學習雷鋒精神,學習雷鋒的好榜樣。

《雷鋒》觀後感 篇35

今天是向雷鋒叔叔學習的日子。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雷鋒》這部電影,電影講述了雷鋒叔叔全心全意爲人民的動人故事:給工地義務勞動、冒雨送老大娘和孩子回家、教小朋友讀書……直到最後,雷鋒叔叔因公事犧牲了。這些故事讓我很感動,也讓我感到惋惜。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雷鋒冒雨送老大娘和小孩子回家。雷鋒不僅對老大娘撒了一個“謊”,還在老大娘與女兒說話的時候悄悄離開了,但他樂於助人和做好事不留名的優點卻毫無保留地展現在了我們面前。

看完了片子,我開始反思: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雷鋒叔叔至死都在爲人民服務,並且沒有一句怨言,我們是否能做到這點呢?《雷鋒》教育了我,雷鋒的精神感動了我。我們一定要學習雷鋒叔叔的美好品德,正如雷鋒叔叔在日記中寫的那樣:“革命需要我燒木炭,我就去做張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槍眼,我就去做黃繼光。”

《雷鋒》觀後感 篇36

“一個人的作用就像機器上的螺絲釘,我願做一個在革命上永不生鏽的螺絲釘”。樸實的話語,卻是那麼有力量。他是誰?他就是一個曾被毛澤東、鄧小平等諸位名人題詞的傳奇人物—雷鋒。

萬惡的舊社會帶走了他的家人,他不滿7歲就成了孤兒,可他並沒有輕生,而是努力地爲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他爲工地幹活不留名,雨中送大娘回家不喊累,人們問他叫什麼名字,他總是微笑着說:“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他是多麼自豪啊!我最欽佩的就是他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他曾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爲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中去。”當雷鋒爲災區捐出100元時,在場所有人都驚呆了,他一個月只有6元,攢夠100元,想着就很困難。

看到他,我不免有點慚愧。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但還不滿足,和雷鋒相比,我們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啊!我遇到一點點困難就悲觀,雷鋒失去了與他骨肉相連的親人,可還是那麼堅強,我自愧不如,我是多麼渺小啊!

以後我們要好好學習,爲祖國做出貢獻,一定不能辜負祖國對我們的期望。雷鋒雖然早已離開我們了,但是雷鋒精神已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牢牢記在我們的腦海中了!“向雷鋒同志學習”不應該只是一句口號,而是應該貫穿於實際行動中去!

《雷鋒》觀後感 篇37

今天,我看了《雷鋒》這部電影,雷鋒叔叔是一位平凡的人,也是一個偉大的人。雷鋒叔叔小時候家裏過得很苦,家裏人只有他一人倖存了下來。一次砍柴回家路過地主家的門口,還被地主婆砍傷了手,看到這裏,我的眼圈瞬時紅了。

雷鋒叔叔長大以後,進入部隊當了一名汽車司機。週日,他幫工人搬磚;路上,遇見老奶奶帶着外孫走親戚,冒雨把他們送回家;在部隊裏,熱心幫助戰友······他的一雙襪子傳的補了又補,卻給災區人民捐了100元錢。雷鋒叔叔做的好事還有很多,他心裏想的是別人,卻忘了自己。這麼好的一個人,卻因公犧牲了。看到這裏,我潸然淚下。毛主席提出:向雷鋒同志學習!雷鋒叔叔也說過:我要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好好的爲人民服務。

我是一名國小生,我要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從幫助身邊人做起,向雷鋒叔叔學習,做一個平凡的人,偉大的人。

《雷鋒》觀後感 篇38

看了《雷鋒》這部電影,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雷鋒叔叔善良、助人爲樂的高尚品質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讓我不由想起了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電影有這樣一個鏡頭:雷鋒不惜犧牲自己星期天的休息時間,主動去工地積極地幫助工人們運磚,而他在幫助了別人之後卻不願意留下自己的姓名和工作單位,更讓我感動的是,那天雷鋒還生病呢!

雷鋒生活一直都保持着艱苦樸素的作風。在一次籃球比賽中,隊員們都買來了汽水止渴,可是雷鋒卻連一瓶汽水都捨不得喝,因爲他覺得喝白開水跟喝汽水一樣可以止渴。可是,他總能把自己節省下來的錢去幫助身邊的一些人。

雷鋒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他那善良、助人爲樂的精神卻影響了很多人。我們國小生,應該接過雷鋒樂於助人的接力棒,做新時代的活雷鋒。

《雷鋒》觀後感 篇39

3月5日晚自習時,我們全班同學在教室裏觀看了電影《雷鋒》,看完這部電影后感受非常深刻!

在影片中,雷鋒叔叔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解放軍戰士,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從撫順一上火車,他看到列車員很忙,就動手幫了起來,擦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子、給旅客倒水、幫助婦女抱孩子、給老年人找座位、接送背大行李包的旅客等。

從影片中雷鋒告訴我們,現在的社會是一個需要幫助的社會,只要我們每一個人出一份力,獻一份愛心,使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我們的社會將變得多麼美好。

《雷鋒》觀後感 篇40

今天的班會課上,老師給我們觀看了《雷鋒》的影片,這是一部黑白電影。影片記錄了雷鋒叔叔助人爲樂的一幕幕……

有一天,雷鋒感冒了,他趁着星期天去看病,可是在路過一個工地的時候,他忘記了自己是個病人一樣,二話沒說就去工地借了一輛車,搬起磚來。完工後,沒有留下自己的任何信息,反倒讓工地的人誤以爲是他的同事王大力。

就在他回宿舍的途中,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這時,他看到一個大娘帶着小孫子正往女兒家的山路上趕,雷鋒上前詢問一番後,背起小孩,艱難地把他們順利送回了家。原本想給杯熱茶的大娘一家,還沒來得及說聲“謝謝”,雷鋒已消失在大雨中。

……

雷鋒做了這麼多的好事,說也說不完,道也道不盡。正所謂人們說的——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今後,我一定要多看關於雷鋒的一些書籍,學做一個活雷鋒。

《雷鋒》觀後感 篇41

今天,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名叫《雷鋒》。雷鋒人們做了許多好事,又一次,雷鋒正趕着回家。突然,雷聲大作,天上飄下幾滴雨點。緊接着,下起了傾盆大雨。雷鋒看見一位大娘拿着一把雨傘,又抱着一個孩子,雷鋒趕緊跑過去說:“大娘讓我來抱孩子吧。”大娘說:“謝謝,謝謝。”雷鋒抱着孩子,自己卻被雨水淋溼了,到家以後的,大娘感激地說:“小夥子謝謝你呀,你叫什麼名字?”雷鋒說:“我叫人民解放軍然後就默默地走了。”

還有一次,雷鋒看見有些人在給學校蓋房子,他就跑到管理員那裏,要求說:“我幫你們命運磚頭吧?”管理員答應了,最後,他走的時候也沒留姓名。

看了這部片子我很感動,我們應該向雷鋒學習他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爲人們服務的精神。

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小雷鋒。比如在公交車上,經常有人給老人、孩子讓座。在我們學校,同學們都知道互相幫助,當有同學沒帶筆時,大家會把自己的筆給他用,那麼以後我也要向雷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