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聯考政治知識點

政治學科的學習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在準備大學聯考的時候,學生們要整理好每個知識點。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大學聯考政治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大學聯考政治知識點

大學聯考政治知識點 篇1

科學發展觀和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

(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

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

⑴全面小康社會的提出

黨的十六大提出,我們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

⑵全面小康社會的特點(內涵):

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經濟建設方面的新要求

①在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②基本實現工業化,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 ③城鎮人口的比重較大幅度提高,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和地區差別擴大的趨勢逐步扭轉; ④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社會就業比較充分,家庭財產普遍增加,人民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2)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

樹立科學發展觀

①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

堅持以人爲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②以人爲本:堅持以人爲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③全面發展: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④協調發展:就是要堅持“五個統籌”,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

⑤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

樹立科學發展觀的意義:

牢固樹立並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社會才能和諧發展,才能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的全面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就能夠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進。

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⑴爲什麼要促進經濟持續發展?

①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科學發展觀的主旨在於更好地發展。

②既長期保持較快的經濟發展速度,又實現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的統一,促進經濟持續協調發展,才能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提供物質基礎。

⑵怎麼樣實現經濟持續發展

①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②統籌城鄉發展

③統籌區域發展

大學聯考政治知識點 篇2

經濟全球化

(1)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及其表現

經濟全球化的含義: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範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繫的趨勢。

經濟全球化的表現:最主要的表現是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⑴積極影響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具體表現爲,它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了世界範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爲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⑵經濟全球化的消極影響。

①、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爲主導的。

②、經濟全球化加劇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③、經濟全球化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增加了國際風險。

(2)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國際經濟組織

世貿組織的基本原則:

①世貿組織的基本原則,有非歧視原則、市場準入原則、互惠原則、公平競爭與公平貿易原則,以及貿易政策法規透明原則等。

②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視原則,包括最惠國待遇與國待遇與國民待遇原則

我國的對外開放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積極影響:

① 加入世貿組織,有利於擴大對外開放,爲我國經濟發展贏得更好的國際環境。

②、有利於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強我國經濟發展活力和國際競爭力。對外開放格局: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對外開放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

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這是我國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基本戰略 ⑴實行對外開放,既要向外國開放我們的市場,同時又要開拓國外市場,只進不出或只出不進,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開放。

⑵“引進來”與“走出去”,是我們對外開放方針的兩個緊密聯繫、相互促進的方面,缺一不可。

大學聯考政治知識點 篇3

我國的國家性質

憲法對我國國家性質的規定

國家不是從來就有的,它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從本質上講,國家都是經濟上佔統治地位的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工具,階級性是國家的根本屬性。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爲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是國家根本大法對我國國家性質的明確規定

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與特點

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民主專政的最大特點就在於它與剝削階級掌握的國家政權不同,對佔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事業的敵對分子實行專政

人民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

在我國,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廣泛性不僅表現在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而且表現在民主主體的廣泛性。人民民主的真實性,表現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質的保障,人民能夠自己管理國家,也表現在隨着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廣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

我國的民主與專政的關係

民主和專政是辯證統一的關係。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民主與專政相互區別。主要在於:兩都適用的範圍不同,民主適用於統治階級或人民內部,而專政則適用於被統治階級和敵對力量;

兩者的實施方式不同,民主以政治權利平等實現和少數服從多數爲基本特徵,則專政則以國家權力的強制力爲實施特徵;

兩者的功能不同,民主是爲了實現統治階級或人民的意志和要求,更加有效地管理國家事務,而專政則是爲了鞏固特定的國家政權,以保證社會政治秩序的穩定。

另一方面,民主與專政又是相輔相成、互爲前提的。

民主是專政的基礎,只有在統治階級或人民內部實現充分的民主,才能使得國家政權獲得有

效的.政治支持和必要的政治力量,纔能有效地實施對於被統治階級和敵對力量的專政; 同時,專政是民主的政治保障。只有實施對被統治階級和敵對力量的專政,才能鞏固特定的國家政權和統治階級的政治地位,保障社會政治的穩定,才能使統治階級或人民內部的民主獲得必要的政治條件。

必須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國的立國之本,堅持人民民主專政作爲四項基本原則之一,已被寫入我國憲法。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條件下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容

大學聯考政治知識點 篇4

1、生產與消費的關係

生產決定消費:①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②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③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④生產爲消費創造動力。

消費反作用於生產:①消費是生產的目的。②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着導向作用。③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夠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④消費爲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提高勞動者的積極性。

2、大力發展生產力的意義

理論原因: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生產力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決定力量

現實原因:我國的主要矛盾決定

①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解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②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爲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③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擺脫經濟文化落後狀態,縮小歷史遺留下來的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趕上以至超過發達國家,充分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④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A怎麼樣發展生產力:

(1)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2)全面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尊重人才,尊重勞動;

(3)加快科技發展,推進科技進步與創新;

(4)通過改革,完善社會主義的各項基本制度,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生機與活力。

3、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我國所有制構成地位形式含義作用

公有制經濟

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徵,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在國民經濟中居於主體地位。國有經濟(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份)由社會全體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

(以國家所有的形式存在)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有利於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集體經濟(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集體成份)由部分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

集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集體經濟體現共同富裕的原則,有利於廣泛吸收社會資金,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公共積累和國家稅收。

非公有制經濟

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個體經濟由勞動者個人或家庭佔有生產資料,從事個體勞動和經營。發展個體經濟有利於利用分散的資源,發展商品生產和流通,擴大社會服務,增加就業。

私營經濟(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私有成份)以生產資料私有和僱傭勞動爲基礎。發展私營經濟有利於發展生產和滿足人民生活需要,吸收勞動者就業,增加國家稅收。

外資經濟(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外資成份)外國投資者和港澳臺投資者在我國大陸設立的獨資企業以及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中的外商投資部分。發展外資經濟有利於引進境外的資金和先進技術,學習境外的先進管理經驗,擴大就業,擴大出口,增加財政收入。

4、公有制的實現形式

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都是公有制的實現形式。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

股份制成爲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可以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提高企業和資本的運作效率;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範圍,增強公有制的主體作用。

公有制企業搞股份制改造有什麼意義?

(1)可以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2)提高企業和資本的運行效率;

(3)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範圍;(4)增強公有制的主體作用。

5、公有制主體地位的體現

就全國而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佔優勢,有的地方、有的產業可以有所差別。

國有經濟控制國家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國民經濟發展方向、控制經濟運行的整體態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的能力。在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佔支配地位。

6、確立以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意義

原因:這一基本經濟制度適合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

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符合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本質要求。

意義:實踐證明,這一基本經濟制度有利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7、堅持和完善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堅持和完善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必要性:各種所有制經濟完全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發揮各自優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堅持公有制爲主體,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統一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不能把兩者對立起來。

堅持和完善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的方針:堅持和完善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