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伊豆的舞女》有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伊豆的舞女》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伊豆的舞女》有感

讀《伊豆的舞女》有感1

一直對和日本有關的事物有着某着牴觸情結。下意識去排斥相關的一切。

去接觸,才發現自己的狹隘,是不瞭解的偏見。

去接觸,才發現其中的一些美好,它們本就存在。

看《非誠勿擾》,我跟朋友說,我可以因爲這個片子喜歡上葛優。我還想說,裏面清新淡雅的北海道和人物風情,也讓我窺見了屬於那個隔水相望鄰邦的美麗。

我說自己是一個包容的人。

然而,包容不是說到的,包容是去實踐,去體驗。

包容,不存在任何事先的偏見,它應該是以一種海納百川的開放心態,去了解,去接觸,去挖掘這個世界……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和獨到之處。

用一雙嬰兒般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呈現到眼睛裏將是不同凡響的驚人美麗。

用一顆柔軟的心去體悟,落在心坎上的將是無與倫比的美好感覺。

文字,載着所思所感,更是傳遞着人世界最美好的人類情感。可以行走世界之前,先去閱讀世界。記得老克說,當他越是去到世界更多的地方,越是發現人類的最本質的東西和情感都是一樣的。我讀川端康成的小說,便體驗到了那種於人最本質的純真和美好。

一個民族於一個時代,有他獨有的情感標記。川端將它們植入文字。

《雪國》、《古都》爲川端帶了諾貝爾獎的榮耀。一種隱忍而美好的人的情感在川端的.筆端緩緩流出。風景和人物,一切都給人淡雅而默然溫暖的感覺。

相比這兩篇,我更喜歡《伊豆的舞女》,篇幅更加短小,卻承載了一點也不少的情感。它在我腦海裏呈現出了一幅又一幅美好的圖畫:

在幽谷樹木蔥蘢的山林道上,主人公急匆匆行路去追舞女一行,不爲什麼,也沒有什麼目的,只是簡單地被吸引罷了。步履匆匆趕上,不好意思倏然放慢速度,只得保持急速超過,直到被招呼才同行。而步於其後的舞女與同伴開始小聲地討論,是心中歡喜的舉動罷了。

那麼清新、自然。

主人公清早坐船要離開舞女一行,在主人公同送行的伴來到船頭,本以爲不會來的舞女卻已早早地等候在了碼頭。靜靜地蹲在那裏等着,臉上先一天的濃妝豔抹依然在臉上。到主人公坐上船,那個還是孩子大小的舞女什麼也不肯說,什麼也沒說。無言的分別。船駛離,在船上主人公不顧有旁人在,只是眼淚它來了,他便將它流出來了。故事以分離而告終。

那樣簡單、美好。

讀《伊豆的舞女》有感2

《伊豆的舞女》講述了一個孤兒出生的青年學生,在伊豆孤身旅途中,邂逅了一位天真純潔的年少舞女。但旅途的短暫與階級的懸殊,都註定了這次邂逅只能是開不了花的偶遇。但正因爲這種遺憾,使我久久難以忘懷。

在當時的日本,藝人是一種非常低賤的職業。茶館的老婆子就以非常輕蔑的口吻描述他們。而藝人們在經過他村時,也是顯得自卑。而這位青年卻恰恰相反,他不僅沒有看不起他們,還熱情地邀請他們吃飯,和他們結伴而行。爲了能與他們的距離更近一些,還特意摘下代表學生的學生帽,買了便帽戴。在他們又髒又小又簡陋的屋子裏,他特沒有嫌棄。好像在這位青年看來,階級差別並沒有束縛他的思想,他這種追求平等的精神難能可貴。

反觀我們現今的社會,有些有權有勢的人,就認爲自己的身份比其他人高一等。其實不然,在我看來,每個人,不管是在生活上,還是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我想,作者川端康成也是這麼認爲的吧。

舞女薰子天真無邪且又別具風情。她不但喜愛唱歌跳舞,而且也愛下棋,十分熱衷於詩歌文章。她與青年下棋,聽青年讀書時專注認真的神情還歷歷在目。這與我們對舞女的固有形象有了大大的.轉變,也看到了天真、羞澀的舞女形象。然而,舞女純潔天真的性情帶給青年的不止有愛情的美感,更多的是心靈上淨化的洗滌。

其中,讓我既深刻又震撼的場景是:舞女在公共浴場發覺了遠處樓上的青年與哥哥,一陣高興,就赤身裸體地跑到日光下來,踮起腳尖,伸長了身子朝他們打招呼。“我滿心舒暢地笑個不停,頭腦澄清得像刷洗過似的。微笑長時間掛在嘴邊。”作者這樣寫到。是啊,十四歲的舞女,對於二十歲的青年來說,就像是夏日裏的冰淇淋,是美好、涼爽的。

在伊豆的旅途中,舞女和青年從以心交流,互相慰藉,從而使兩顆自卑、灰暗的心變得自信、明亮起來。這也是現今社會所缺乏的,人與人之間的真情與信任。

最後的離別,帶給我們的是遺憾、憂傷。正是因爲這種淡淡的憂傷,觸動了我們內心最深處的那朵花,永開不敗,就像舞女的微笑。

讀《伊豆的舞女》有感3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先生的著作之一,以前是知道有這本書的,只是未曾拜讀。近日忽聽得山口百惠所唱的電影主題曲才曉電影早已有存,歌中典雅古樸的韻味,懷舊的'叄絃琴,讓我對電影有着莫名的期待。

小說是我在電影后讀的,也許是自己不善於形象思維吧,覺得電影是要比塬着好多了,並進這也是川端康成先生早期的作品,電影的拍攝他也參與了其中,多年的積累和歷練,自然會多出一份歲月的厚重與成熟。

“誰知道那些賣藝的會在哪裏歇腳呢,哪有客人就會到哪兒去,在那兒歇腳。誰叫她們是賣藝的呢,只有四海爲家。”

舞女們是一羣走江湖賣藝的女人,在伊豆的相遇只是應爲川島——一個高等學校的學生,離開孤獨的生活一次獨自旅行。小舞女該有十七八歲吧,這樣一個猜想卻是川島學生式懵懂愛戀的開始。小舞女呢?“我眺望着她雪白的身子,它象一棵小桐樹似的,伸長了雙腿,我感到有一股清泉洗淨了身心,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嗤嗤笑出聲來。她還是個孩子呢。”只是身份的差異,舞女像候鳥一樣四處瓢潑,川島卻鍾要回東京的。

我是不懂日文的,在讀小說時才明白爲什麼榮吉要饒了而行,也只是身份的差異:

“乞丐、巡迴表演的`藝人禁止入村!”

身份的差異讓我懷疑,這是怎樣的戀情呢?

川島因薰子的緣故與藝人們相識相知相交,可處處都存在着歧視,她們向路人彎腰致歉,只能住在擁擠的小酒店,每當川島請她們去自己所在的旅館玩時,榮吉的岳母總會一打擾川島學習爲由,而其他人也只有默默地離開。唯有的一次卻也要付出不小代價。看着薰子玩的如此的開心,也只有純真的幼稚纔會那樣的無憂無慮。當川島讀書給薰子聽時,卻又是該走的時刻了。

薰子還是個孩子,可她卻註定是個舞女,就像她撿起給川島的手杖一般脆弱,在榮吉的孩子九九之日時川島選擇了離開,塬本是要和薰子出去玩的,但仍發生了變故,這是無法改變的,因爲她們是四處賣藝的女人。那一晚十四歲的薰子看到自己與川島間不知從何而來深淵般的距離,哭泣的淚水也無法洗淨的黑暗。當駛往東京的號角響起時,那揮動的白色手帕再也聽不到學生帽的唿喊。

可愛的小舞女手提大鼓,還會走在雨過天晴的旅途上嗎?

讀《伊豆的舞女》有感4

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我甚是喜歡,喜歡那既像愛情又不是愛情的朦朧美。當主人公“謝謝”這句話到嘴邊卻沒說出來時,當“她那種疏遠冷淡的神情,使我對她難以開口。她連擡頭看我的力氣都沒有”時,當“我覺得從遠方微微的不斷傳來了鼓聲。眼淚無端的撲簌簌落下來”時。朦朦朧朧,說不清楚,道不明白,或許這不叫愛情吧,或許是高於愛情的友情吧!殊不知那青春的旋律,曾譜出多少讓我們哭笑不得的快樂,也曾譜出多少讓我們快樂不也的憂傷。

受傷的靈魂總是需要風的一絲安慰,相遇或許是某個特定時間裏的巧合罷了,而我卻把你當成了天使,小心翼翼的捧在手裏,生怕你一個生氣就不再給我好運,從此消失。

冷漠的時代啊,我再以感覺不到你的溫情,只企盼你的到來,讓我感覺不到絲毫的恐懼。在你的雙翼下,挽着你結實的手,哪怕是狂風暴雨,粗茶淡飯我也覺得是安全的、快樂的。可是“現實”二字成了生活的代名詞,你離我而去,從此,再也感覺的到微雨之街你置身雨中的浪漫情懷了。看着你轉身離去的背影,我把眼淚往肚子裏咽,我只希望你回頭看我一眼,微笑一下,靜靜的離去。

你說你喜歡淋雨,因爲舒服;我說我也喜歡淋雨,因爲別人看不穿我滿天的心事。本是手挽手走在綠色的傘下,卻想推開對方到雨中尋找各自的世界,尋找初戀的感覺;但你卻不知道,你就是我的世界我的初戀,是我美麗的意外我等待的雨天。因爲傘太小了,你的衣服溼了,手是冰冷的,你開始趕我回家,我卻要你換衣服,可咱兩誰也不願意,我只希望你多陪我一會兒,我只希望自己能陪你走一段路,不管是什麼路我都願意去走,或許是世界容不下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人吧,或許是傘下的我太過於平凡吧,或許是“現實”吧,你離我而去。不管什麼理由,我沒有半句怨言,只希望我對你有所幫助。

你懷念過昆明三月的櫻花嗎?那個令人陶醉的季節,總是激起人們對美的逝去的傷感和留戀。風一吹,就像雪一樣,美麗極了;那個時候的`我對雪特別依戀,曾把自己的心願寫在紙上,題名爲“雪的誓言”,然後放在那個有夢的盒子裏。現在盒子裝滿了化妝品,而那張紙上的字依舊清晰:下輩子我要做一棵樹,守候我的天使,從05年到08年,快三年的時間吧!這個誓言,本來就是童話裏纔有的,現實畢竟是現實,可是懂事的你卻跟着我起鬨,承認了自己是我的天使,那一刻,真美!那一刻,感動的流淚!

那個時候的願望總是充滿童話色彩,那時曾爲《海的女兒》哭了好幾次。曾對灰姑娘羨慕不也,曾因爲拇指姑娘的平凡而想到自己的卑微;也曾得到更多的鼓勵和自信,得到許多快樂。現在,,放下幻想,告別童話,脫下自卑的外衣;手裏更多是關於職場,哲學,資格認證的書,或許生活本該如此。我不覺得累,只希望能聽到你的一句“加油”!被你“管着”是那麼的幸福,那麼的自信,那麼的好勝。朋友,或許是彼此祝福,彼此幫助;朋友,我只求心裏沒有障礙:“當你的朋友向你傾吐胸臆時,你不要怕說出心中的‘否’,也不要怕說出心中的‘可’(《先知》)。

讀《伊豆的舞女》有感5

捧起川端康成的這本輕盈的書,懷着對初戀的憧憬讀下去,再度擡頭時卻彷彿把那紅塵情愛、恩怨都經歷了一遍。起初我沒有流淚,川端康成的筆墨在少女衝着遠去的航船揮動潔白無瑕的手絹時戛然而止,那麼我願意滿懷希望——少女永生都爲這場遭遇感到溫暖。

我能從作者的筆觸中感受到那個山頭的風景有多麼美,綠色的縈繞下煙雨朦朧,木製的矮小房屋斷斷續續地出現在顛簸、泥濘的山路上。一間逆旅裏,戴着學生帽的少年靜靜地坐在木頭臺階上,含着笑,注視着廳前一個手執小鼓、忸怩地扭動着腰肢的小姑娘。兩朵粉紅的桃花浮現在瞭如水的玉面上,讓日本人民沉醉的小調咿咿呀呀、不絕如縷,一如姑娘靦腆的姿容左右搖擺,飄忽不定,卻又那麼明媚、動人。大概這不算是一場驚豔的相遇,卻讓讀它的人感受到山泉一樣的清新,我們找不到一絲邪惡的慾望,我們也無法探知年輕的男子心中是否種下情根,卻願意義無反顧地讀下去。

被少年愛慕的歌女踩着易掉的'木屐,衝上前去要與少年同行,固執的她大汗淋漓。少年與歌女一行人辭別後,途徑老婦人家,老婦人蒼老的聲音道出這世間歌女的辛酸,眼前浮現着那些笑靨如花的姑娘們隨着撥浪鼓、四絃琴嫋嫋歌舞的場景,猶如一把利刃,剎那將一切美好事物都斬斷,原來美好後面如此可怕,那些賣唱的歌女賣掉的不止是柔美的身段臉容,更是無法追討的歲月年華。再次相遇,少年滿足地追逐着少女快不起來的步履,將只屬於她的嬌羞一覽無餘。小歌女純潔的音容在零碎的燈光下閃現,少年又獨自懷揣忐忑的心情洞悉周遭一切,一夜不眠,直到望見少女赤裸的、乾淨的軀體時,他又綻放出無比舒暢的笑。

離別在即,遲來的少女默默送上牢牢插進秀髮的木梳,深深的無奈與沒有完全消散的、甚至從未展露的激情,統統跟隨無情的海水離開。岸邊執著的歌女望着愈行愈遠的心中愛人,終於再也忍不住,她踮起腳尖,滿含熱淚、拼盡全力地揮動着白帕相送。

有人可能以爲這不過是場沒有結果的、溫柔的邂逅,但我堅信川端康成筆下的這位歌女送走的是滾滾紅塵之中最美的愛情。而滾滾紅塵,有多麼累,又有多麼艱辛!是的,世上沒有太多的奇蹟,我不知道作者爲歌女創造的那個結局,卻能推測出世人爲歌女創造的那個結局。終於,淚還是流下來了。

讀《伊豆的舞女》有感6

聽着那首“櫻花紛飛時”完成了閱讀,怯生生地使人想撫摩下青春的質地。某次不經意地邂逅,那次柔媚地低頭,那次無心地貼近,緋紅的雙頰,不知所措的表情……泛起一陣陣水汽,成了植物生長的養分。

青色的藤蔓纏繞上世間的繁華,瘋狂地肆意擴張,遮蓋住稀薄的陽光。

於是,在這個夜裏,身體鮮明的輪廓被消融在黑色中,像躺在地上的熱氣球,寥落不堪。我們慌亂地尋找明媚的有溫度的心房,這時記憶拖着冗長的身體漸漸現身。愈漸明晰了,某人清朗的容顏。

他們的`相逢是在秋天,優雅的山巒,翠色的森林,幽靜的低谷……

背過的書包,住宿的旅館,舞女隨身提着的鼓,青春就這樣存在於那些青色的稻田裏,彌散開令人癡迷的氣息。直到多年後,他還是忘不了那個有着灼灼容顏的她。

一個個影象交錯,就像班駁的時光投影。

“伊豆。”他激越地念出這個地名,他記得了,她,一個被淡忘了名字的她。因爲曾愛過,也難以忘卻那個與之相連的地方。

他走的時候她是心痛的,眷戀的。在告別的岸邊,爲之心動的人,畢竟是遠了。看着他的背影,因追不上那遠去的船,可望而不可及的荒涼在那時的天空裏飄蕩,凝結成一片潮溼的空氣。

只有青春散落在伊豆的時光裏。在青山綠水間永遠迴盪。人生常行寂寥,我們一路留下過或深或淺的足跡,惟有,彼時的青春,成爲了烙印,何其珍貴。

那時的少年,那時的舞女,沒雜質的相視,像是緩慢滲出,寧靜流深的溫暖泉水,浸泡着我們愈漸冷卻的心。純淨若水,這青澀的愛,流轉在那些明澈的文字裏。恍惚了時光,沒有任何聲響與要求的愛,卻在心海深處有着一座波平浪穩的薔薇島嶼。而這樣沒功利的純色情感,又被多麼可悲地封存在青春的日記本里了。

所以,還是忍不住奢望有份信仰,能讓我們看到不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