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爲政篇優秀讀書心得(通用6篇)

論語爲政篇主要內容涉及孔子爲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謀求官職和從政爲官的基本原則、學習與思考的關係、孔子本人學習和修養的過程、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以及對孝、悌等道德範疇的進一步闡述。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語爲政篇優秀讀書心得(通用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語爲政篇優秀讀書心得(通用6篇)

  論語爲政篇優秀讀書心得1

《論語》爲政篇,是學而篇的一個延續,學習之初要有美德,學習運用中,美德之用也是無法或缺的。如開篇第一句“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用道德來治理國家纔會使自己像北極星一樣,別的星辰都圍繞它。就說明了,德的重要性,這也說明爲政之人同樣也需要有諸多的美德才可達到,此種效果。

圍繞德這個主題,《論語》爲政篇講到何爲孝,講君子不器,講信之重要性,德是爲政之源,使看似散亂的爲政篇,主題鮮明,條理清晰。

在德的主題下,又穿插了學習,“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談論學習的名言,很難和爲政相聯繫,但是無論做什麼,都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都是學習、實踐、思考,再學習、再實踐,在思考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是學與思的結合,只有如此纔可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從孔子對顏回的評價就可得知,只要懂得學與思的結合就沒有愚蠢的人。孔子言傳身教,以自身所感教育學生,學與思的結合受益終身,“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說,我十五歲有志於學習,三十歲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不致迷惑,五十歲能領悟天命,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七十歲能隨心所欲,有任何念頭不會越出規矩。

因此德是做人之先,成事之基,學與思是達到成事目的的必經之路。

  論語爲政篇優秀讀書心得2

前不久,我讀了《論語》這本書,我之所以讀它,是因爲它與《百家姓》、《孫子兵法》……書一起來到了我的手邊。

《論語》這本書分有20篇,其中,學而篇、爲政篇、里仁篇、公冶長篇等比較有名。有時候,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爲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明知其不可而爲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的孔子。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爲政,爲歷代君王所推崇。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讀的。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爲不知,不知爲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甚至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由此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矗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爲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50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大師。有的是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爲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爲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年紀不大的小女孩當了愛因斯坦的老師;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我還知道一個關於不恥下問的笑話:有一個人,官位很高,但學問不高,平日喜歡不懂裝懂。又一次,他去喝喜酒,見到桌上放着很多水果,他不認識石榴,又不肯放下架子問人,就裝出內行的樣子連皮啃。只覺得又苦又澀,就對夥計說:“這饃饃還沒煮熟,你得再煮煮。”就是這種不懂裝懂的人,纔會遭到別人的冷嘲熱諷。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啓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是指孔子說:“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衆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爲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爲政方面,孔子講得最多。可我對這一方面不太感興趣,就草草地看了一點。自然,虎頭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雖然這本經書我沒有完全讀完,但已從中受益匪淺。如果我有時間和精力的話,我一定會仔細的重讀幾遍,細品其中的滋味。

我希望大家和我一樣,多讀一些文言文,這樣,就能用更多的知識爲我們的祖國儘自己最大的一份力!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準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爲文明、昌盛、禮儀之邦。

  論語爲政篇優秀讀書心得3

和第一篇“學而”篇比較起來,個人覺得第二篇“爲政”讀起來難度就大了很多。第一篇其實只要明白了“學問”指的是做人的道理,則每一句都可以理解它的用意。但是第二篇中,除了幾個句子是真正正面談到政治外,其他說的似乎都是與政治沒有關係的東西。

爲此,我也專門去查了“政”字的意思。在古文中,“政”也通“正”用,所以我就在想,這裏是不是孔子還是在講做人?講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不過很快我認爲這樣解釋是很牽強的。其實爲政就是講如何來當政,很明白不過。不過南懷謹先生的一句註釋也值得我們注意:《論語》中講的是“爲政”,不是“政治”。孔子沒有系統地去提出政治相關的概念。根據這句註釋去理解“爲政”篇的句子,似乎開始有了一些頭緒。

“爲政”一共二十四句。第一句講的是爲政的最高境界,然後用詩經的“思無邪”說明爲政最需要解決的是思想問題,再後用自己的人生經歷來說明爲政需要豐富的`人生經歷。接下來,用了好幾句的篇幅講“孝”,然後講了一個爲政者的修爲問題,最後用一句話總結:爲政者“要有見義而爲的大勇,要有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胸懷”。這樣一看,爲政篇的思路就很清晰了。

當然,這個思路是南懷謹先生的《論語別裁》中間理出來的。我也曾試着去懷疑它,但是找不出比之更好的解釋,所以我還是比較認可這個解釋的。“爲政”篇有好幾句話都是講“孝”的,似乎與爲政沒有太大的關係,其實關係很大。我國古代都是以孝治天下,所以在這裏講“孝”是有它的意義的。這點在“爲政”第二十一句中也得到了證實: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爲政?子曰:書雲“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爲政,奚其爲爲政?

在這一句中,孔子就明確說到:推行孝就是爲政。所以該篇中間出現了很多人問孝的情況,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此外,孔子還講到了一個爲政者的基本要求:要周而不比,即不要偏心眼;要不器,也就是說要全面發展;要溫故而知新,要且學且思,還不能鑽牛角尖,等等。

不過,雖然爲政不能翻譯成“做一個正直的人”,但是可以看出,這些爲政的道理,放小了看,也都是做人的道理,這點在後面的章節中也有體現。所以我個人認爲,《論語》總體講的還是做人,還是“學而”篇說的“學問”。不管是講“爲政”也好,還是後面講“禮”、“仁”也好,孔子的主張都是從自身做人入手,就像第一章所講的“君子固本,本立而道生”。我想這也應該是“學而”篇作爲開篇的原因吧。

整體來說,爲政篇給我的啓發不如學而篇多,可能是“爲政”這個話題對我們這些一般人來說,沒有“如何做人”更貼近。不過在專家的解釋中,我還是體會到了《論語》文章佈局的特點,對中間的一些話也還是有一些體會。我想,只要能學到一點東西,也是很好的事情。

  論語爲政篇優秀讀書心得4

衆所周知,論語每篇的標題是以文章的前二個字來命名的,當然除去“子曰”,因爲,這兩字出現的頻率太高。

爲政篇,初步看去,好像比較亂,好像並不是在說爲政,而是在講孝,講君子,將信用。其實,都是在圍繞爲政這個主題展開的,第一句是主旨,起着提綱挈領的作用——“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接着,孔子從思無邪,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從十五有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從孝無違、孝敬,從君子不器,先行言後從之,周而不比,……

以上這些說都是在圍繞一個字展開——德,德代表着禮,代表着孝,代表着君子。曾國藩曾說過,德者,若水之源,樹之本;才若水之流,樹之葉,大概是這個意思,大概也是受我們偉大孔子的思想影響。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這篇有兩句關於談論學習的經典名言,“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能很多人會以爲這兩句出自學而篇,沒想到卻是在爲政篇,乍看,我也是頗覺新鮮,過後,我覺得也很正常,無論從政,爲學,都是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是肯定要注意學與思的結合,這也就是爲什麼高學歷的人才,有時候,某個專業的問題跟他所研究的專業無直接的相關性,但卻能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玄妙之門也!

最後,有一點對現在爲政者都頗具借鑑意義的是:

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這段話我覺得現在有志於從政而又摸不着門道的人,可以用心慢慢去琢磨,去悟,在中國的政治裏,這絕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比馬克思的資本論都更厲害。對於剛從大學畢業長期處於象牙塔裏的莘莘學子而言,更是值得謹記!

當然,學而篇談到與朋友交很重要的一點——信用,其實,爲政也一樣,這不,孔子就說了,“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就像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誠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前提,所以,無論你是從政,還是爲學,都是不可缺少的。

  論語爲政篇優秀讀書心得5

初學“爲政篇第二”,覺得很雜亂,理不出頭緒,篇中的很多內容似乎與爲政沒有什麼關係,多讀幾遍後還是能感受到各章之間的聯繫。

爲政篇一共二十四章,論述的內容廣泛,道理深刻。體現了孔子爲政以德的政治思想,即道德與政治要聯爲一體。全篇從以德治政、法治與德治、孝悌、學習修身、爲人處事、誠信、識人、察人等方面內容的闡述中,提出了以德治政的具體要求。

第一篇“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這是爲政的最高境界,對爲政者提出了很高的道德要求。這是治理國家的主基調,是從政者追求的方向。現實生活中,我們共產黨人只有用嚴於常人的高標準的道德標準來要求自己,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導向,一切爲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擁護和支持。

第二篇雖然說的是《詩經》三百篇,但我認爲指出的是從政者要思想感情純正無邪,要靜化心靈。一句話心要正。

第三篇講了以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不同之處。我認爲以法治國是底線,以德治國是高標準的治理目標。

第四篇孔子用自己的經歷來說明爲政者需要豐富的人生經歷。

接下來,通過回答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關於“孝悌”的問題,闡述了“孝悌”作爲爲政者的修爲問題。人們常說“百善孝爲先”,爲政者的道德修養最容易從他對待自己雙親的態度上表現出來。也是從家風、家教中體現。孝悌是孔子認爲的倫理道德的最重要的表現,讀書筆記也體現了人與人相處的基本準則。試想一下,一個人對生養自己的父母親都不能孝順、關愛和感恩;那他又怎麼能真正關心關愛其他人呢?特別是爲政者,又怎麼能真心爲人民服務呢?

緊接着又通過對顏回的觀察,闡述了察人、識人的方法;闡述了君子與小人的區別。君子的標準是“君子不器”,君子的行爲特點就是“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君子周而不比”。

通過“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攻乎異端,斯害也已”、“知之爲知之”等言論闡述了爲政者學習、認知的方式方法和提升自己的途徑。“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就是真知。

孔子在這裏還談到處理政務的方法和原則;“人而無信,不可知也”;最後孔子強調爲政者不要諂媚,而要見義勇爲。

總的說來,爲政篇雖是說爲政之道,主要是從做人來闡述的,特別是從孝悌、修身、爲人處事、學習、誠信等內容的言論中,使我更進一步明白,身體力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這個社會的定盤芯。

  論語爲政篇優秀讀書心得6

爲政篇雖“爲政”,然其中之理非只涉爲政也,凡管理、修身、識人、行孝、爲學等亦可於其中見道,學者宜合自身以明窺聖人之理也。

子曰:“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政之爲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爲言得也,得於心而不失也。範氏曰:‘爲政以德,則不動而化、不言而信、無爲而成。所守者至簡而能御煩,所出者至靜而能制動,所務者至寡而能務衆。”--《四書章句集註》

政者,正也,謂正人之不正。“正”字上面的“一”意爲持中守一,下面是“足”的象形,意爲行、做,所以正的意思就是在前行做事的過程中要保持平衡守一。“政”右邊是反文,其象形是執條鞭。所以爲政最重要的就是“撥亂反正”,即把不正的扭轉到正道上去。怎麼做到這點呢?用冷冰冰的刑法,還是以德服人?

  “政”字小篆

答案顯然是後者。那什麼是德呢?德者,得也,謂心之所得。“德”字左邊爲雙人,意爲行走,右邊是上“直”下“心”,正直之心,所以德就是保持正直之心行爲,這樣心也能有所得(德)。

  “德”字小篆

把德比作北極星,有以下幾點根據。一是在於北極星的指向作用,德也一樣,對人民具有導向教化之用;二是北極星是衆星的核心所在,是他們的中心,德亦是爲政之核心;三是北極星終年泰然不動,而衆星動之,德也要保持靜安,治國具體的政策、方案等圍繞着德可隨機應變,但不能超乎德之邊際。再把“爲政以德”這件事或這個人比作北辰,那衆星就是羣衆了,“爲政以德”必然光輝照見羣星,他們也因此擁戴你(共之)。所以有範氏曰:“‘爲政以德’,則不動而化、不言而信、無爲而成。所守者至簡而能御煩,所出者至靜而能制動,所務者至寡而能務衆。”

  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北極星和北斗七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此所謂學,即大學之道也。有以自立,則守之固而無所事志矣。於事物之所當然,皆無所疑,則知之明而事無所守矣。天命,即天道之流而賦於物者,乃事物所以當然之固也,知此則知極其精,而不惑又不足言矣。聲入心通,無所違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隨其心之所欲,而自不過於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也。“--《四書章句集註》

此爲先師孔子對自己一生境界提升的概括,且夫聖人之境界甚高,則當順時而次進之,能至何即爲何,蓋其相上遠,非我等凡俗易參悟體會也。

“志”金文上爲“之”下爲“心”,“之”是“足”的變形,所以“志”就是心之所往的意思。十五志於學,即心向於學(覺),學有見道,是爲覺悟。

  “志”字金文

見道後當立身於道,三十而立是爲固守正道,非今之膚淺意也。不惑則心上無或,明萬物當然之理,遂有道充於心而不必守。事物之理皆天賦之,天命,是天賦萬物之使命所在,既知天道,則有天道固萬物之理,又勝於不惑矣。“聽”繁體如下,耳下面是“壬”,其象形是人立在土中,寓意德紮根之深(亦有善之意),耳右邊是德的右邊,是爲正直之心。

  “聽”字繁體

耳順即聽之也順,知天命後還要腳踏實地去踐行地德,孔子就是五十才周遊列國去實踐,花了十年乃修成耳順。欲而當於理,天理也;欲而不當理,人慾也。欲之上天理也,欲之下人慾也,孔子之慾爲上,心已通天理,豈會逾矩乎?聖人的境界是愈來愈超凡開闊的,欲窮其道,則既不可驕恃自滿,亦不能妄自菲薄,當潛心虔意體悟修煉之,至於何般地界,皆爲己之福也,豈非聖人之恩德乎?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以,爲也。爲善者爲君子,爲惡者爲小人。由,從也。事雖爲善,有意之所從來者有未善焉,則亦不得爲君子。安,所樂也。所由雖善,而心之所樂者不在於此,則亦僞耳,豈能久不變哉?”——《四書章句集註》

此爲聖人辨識人之三層根據,一層勝於一層也。“視”甲骨文寫法上爲“示”下爲“目”,意爲眼睛看見天地日月星,這是較爲概括的象,故而視人之所爲善惡較爲容易。

  “視”字甲骨文

“視”外之善惡還不足,還要“觀”內心之所由。“觀”的象形是貓頭鷹,貓頭鷹在晚上視力特別好,觀比視而言需要聚焦,所以更爲細緻,或許是觀人心太難,需要從更多更細緻的地方去觀。如表面雖行善事,然內心本源非善(如爲私慾所累),此僞善也。

  “觀”字甲骨文和金文

心有善且行善事而心有不安,蓋未能融會善於身心也,尚有不足。“察”是在屋子裏祭祀的意思,面對列祖列宗之靈位,需要虔誠靜安去與先祖感通,方能有所察覺,“察”就比“觀”更深入,沉靜地去“察”人是否安心於善,能安纔是真善。心安泰則善不能移,身安樂則善充其體。由此可見,識人(是否善)也不易,真善亦有難,學者當見善思齊焉見不善而內自省,以求盡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