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觀後感(15篇)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庭教育觀後感(15篇)

家庭教育觀後感1

今天學習了履行家長的主體責任,助理孩子的全面發展,我受益量多。家庭是孩子的人生的第一課堂,在孩子的成長過過程中,我深刻地認識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父母承擔孩子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深刻認識到,培養優良品德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潛移默化,寓教於樂是家庭教育的關鍵。通過學習我認識到,用正確的思想方法和行爲教育未成年人,才能讓孩子成爲有擔當的時代新人。通過學習,我還學習到了一些具體的教育方法,比如制訂一些小目標,讓家長不再忽略孩子的成長。我們陪伴孩子成長,孩子陪伴我們年輕。學會讓孩子去嘗試,一些沒有目標的創造過程反而讓孩子提高了創造能力。讓孩子養成創造的能力,讓有創造力的人養成創造的習慣,纔是最重要的。作爲80後父母,往往我們的工作非常繁忙,往往忽視家庭生活的儀式感。其實家庭儀式感會讓孩子更加熱愛家庭,通過家庭融入的過程,讓孩子心中充滿愛,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在家庭活動中,讓堅持一些小活動,讓孩子學會堅持,對持之以恆的習慣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以後會感謝自己當時的付出。堅持記錄孩子的成長,讓孩子感受生活和遠方。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體,家長傾情陪伴,讓孩子在愛中成長。不要只關注分數,讓孩子全面發展,履行家長主體責任。

家庭教育觀後感2

聽了王樾漫老師題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我價值和良好習慣》的網課,我感受頗深。對於孩子的教育談幾點想法:

首先,要提高孩子自我價值感,提升孩子的自我認識。教師要有耐心,靜待鐵樹開花。誇優點,促成長,增強自信,在自信中慢慢成長,改變自我,成就孩子。

其次,愛孩子,尊重孩子,好好誇誇孩子。不僅在家裏對自己的孩子這樣,在學校裏對待學生同樣如此,你愛她們,她們會把同樣的愛給你,默默耕耘,靜待花開,相信孩子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再次,家長要做好孩子學習的榜樣。家長最好的教育,就是學習給孩子看;最好的教育,就是奮鬥給孩子看;最好的教育,就是永不放棄自我成長;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要有自己的生活。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不是你給他灌輸什麼,而是他能從你身上看到什麼樣的活法。你熱愛生活,孩子也會過得詩意;你活得豐盈,孩子也會努力綻放。父母有多懂生活,孩子就有多愛生活。父母彼此恩愛,就是最好的教育。父母恩愛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往往會堅定不移地相信愛情。

我們業餘時間還在堅持聽課學習,並積極與同學互動,孩子會有極大震撼的,我們在孩子心目中的印象一下就高大起來,也就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了。教育就是榜樣,就是印象,所以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做好自己的教育!

家庭教育觀後感3

讀了這本書,我真的百感交集,每天我們都在爲孩子的成長而操心。當父母的是多麼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長中能夠一帆風順。健康快樂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那麼優秀,我的女兒也是一般,在生活中,打、罵、冷嘲熱諷。有的時候,我們利用母親的權利情不自禁的就把這些都用上了。看了這本書,我深深的覺的我們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應該放在一邊,徹底的改變一下了,這樣的方式達不到想要的預期效果。僅此而已,我不會再用這樣的方式。

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教育不能尊重孩子的天性。這樣的教育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殘酷的、是違揹人性。因此,我們教育起孩子也是困難重重,讓他玩了,學習不進步,不讓玩,還在臉上燦爛花朵般的笑容沒了,真是矛盾的很,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我覺的孩子的童年時快樂無憂無慮的。所以沒怎麼在學習方面管他。結果在一年級的時候就落後,玩與不讓玩做到適度真的很難。

教育孩子有的時候會很生氣,有的時候孩子進步了,也感覺很享受。和孩子一起生活是一種快樂。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進步,真是一種無法言表的快樂。一種美好的享受。希望我們都在快樂中教育孩子,爲了孩子父母都樂此不疲。

家庭教育觀後感4

今天下午聽了教育專家朱丹老師的《家庭教育的“三字經”》講座,收穫滿滿。朱丹老師從父母的生育、養育、教育三項使命開始講述,他說到的“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的古語既體現養育又有教育,是養成教育的雛形,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融合的開始,總結出養娃的“三字經”——“修”“管”“慈”。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修身是關鍵,做一個有大格局、懷平常心的父母,纔可能影響和培養一個具有良好品行的孩子;第二要有“嚴”的態度。衆多偉人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都告訴父母要培養孩子勤勉品格、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要讓孩子明白“愛歸愛,管歸管,一碼歸一碼”;第三是要有“慈”的輸出,要區分寵愛,溺愛和慈愛的不同,在生活學習中要學會正確的輸出父母的慈愛,教育孩子學會自律自覺,而不是什麼都管或者什麼都不管。

作爲父母和教師兩個角色,家庭教育的講座既有助於家庭對孩子的管和愛,也讓我們教師正確處理與學生的衆多問題,更有利於在與家長的溝通中有的放矢!

家庭教育觀後感5

最近一直因爲孩子的教育問題很焦慮,因爲太焦慮所以都忘了自己之前學習的家庭教育課程,今天觀看了《中國小生家庭教育和網絡安全》,忽然意識到自己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孩子的感受,對孩子的共情能力培養不夠。

以前遇到問題就是一味地指責,沒有去傾聽孩子的心聲,這一點尤其在姐弟兩個關係上特別明顯,所以現在每每都聽到她指責我:只愛弟弟不愛她。做父母的有時候也會被假象迷惑,之所以每次都指責她,是因爲每次都看到她打弟弟。但是她告訴我的是:弟弟自己把自己臉挖爛了他還說是我挖的。我說:哪有自己挖自己臉的!後來還被我真的看到了,真是我兒子自己把自己弄傷,然後就說是她姐姐弄的!在那之後我沒有在一味指責姐姐了。但是,在她的心裏已經烙下印記,偶爾爭寵的時候就會說我只愛弟弟,不愛她!所以,現在儘量多的培養姐弟倆的感情,讓她們兩人和諧相處。

同時,我也發現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不會做的題目也不多,尤其是背誦作業,就沒有見她不會背的。就是有一點,寫作業不夠專注,寫着寫着總想幹點別的,所以就造成了拖拉現象,而且比較嚴重!尤其是她不願意寫的作業特別明顯,這一點還沒有更好方法。不過從開學到現在爲止,還是在進步的,現在回家願意寫作業了,每天都能完成自己的作業,比如:昨天的數學卷子,自己主動拿着本子去抄寫,所以我能做的就是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引導,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

每個孩子性格不同,所以教育方式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父母教育孩子沒有現成的經驗,只有不停地摸索!唯一的相同點就是我們都愛自己的孩子,孩子同樣離不開父母!仔細傾聽,耐心引導,做好孩子第一任老師,不留遺憾!

家庭教育觀後感6

聽了這堂課,讓我學到了許多東西。同時也感到能聽這堂課,真是件很幸福的事啊。這堂課讓我這位不知所措的家長領悟到許多,也點醒了我,同時也謝謝老師給我的這次學習的機會。作爲年輕的父母,我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從孩子出生後我一直很無措,不知道該怎麼教孩子,如何做才能教好他? 今天的課堂上曹萍教授提到:國小是孩子習慣和能力培養的重要階段。

是啊,從一年級上學期開始,我就一直在變着法地教孩子學習的方法、處理人際關係等等方面的知識,一遍一遍地講,收效甚微,後來就改變策略:講實戰演習。比如遇到什麼問題應該怎樣解決,遇到別的難題,該如何化解。這樣說教式的只會是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相比之實戰,則要印象深刻許多。 我一直都知道孩子上國小後,培養他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是很重要的,但真不知道平時點滴的說教好壞,會影響他以後的學習和生活。聽老師講過:國小階段主要是學習能力的培養。 曹教授同進也提到:原生家庭愛的釋放,也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對小孩自信心的培養是很有益處的。我們當家長的平時可能一直處於高高在上的態勢,從未想過孩子的感,曹教授教我們要與孩子站在同一點上看問題、分析問題,這樣家長與孩子之間會更容易溝通。

另外曹教授講的一個關於“水結晶”的故事,也讓我領悟到:很多時候我們當家長的經常會喝斥孩子,其時有時也許只是一丁點兒的小錯,但家長們卻“大發雷霆”。如果能以平和的心態去思考孩子的錯誤,家長們也不至於出現過激的行爲。而且我認爲教授講的一點也蠻重要:經常和孩子擁抱,也就是肢體語言勝過語言的力量。 最後,我個人認爲以後家長應多與孩子溝通,多鼓勵孩子,從正面進行教育或引導孩子。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和社會認知能力,做一名身心健康的小寶寶。

家庭教育觀後感7

伴隨“雙減”政策的實施,家長如何教育和培養好自己的子女已是當今社會的焦點問題,今天觀看學習了朱丹老師講述的《家庭教育的“三字經”》,感觸良多。教育與培養是彼此不能分割的兩個部分,父母的教與老師的教不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爲人父母要承擔起三點使命——生育、養育、教育。生育是基礎,養育和教育父母是最好而且也是最難的使命。朱丹老師認爲養娃應從“三字”經——修、管、慈入手,填滿養成教育的整個空間。

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修,自己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只有自己做了,孩子纔會跟着自己學習,因此家長需要修好自身,爲孩子做好榜樣。同時,對孩子的希望要抱有平常心。孩子有了一點成績家長不要過於高興;犯了錯誤也不要輕易發火,一方面要給孩子留有餘地,另一方面在他知錯時要抓住時機,理智地對他進行教育。其次要管,管好孩子,嚴格要求孩子。嚴是教育方法更是教育理念,但是管不是一味的嚴格,需要嚴寬相濟。當孩子出現問題時既要嚴管,也要適當,積極引導孩子,做孩子的朋友,深入孩子的內心。最後還要慈,比“管”更難拿捏的是“慈”,給孩子滿滿的愛,但是一定要有原則,不溺愛,要把握好度,以愛爲出發點,以慈滋養愛,培養孩子的能力。

培養一個孩子,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也在不斷地學習成長,家庭教育中最易做到的是付出金錢,最難做到的是花費心血,承擔家庭教育的責任是我們助力孩子成長的關鍵。

家庭教育觀後感8

常常聽到有的父母會對孩子說:“你這孩子怎麼這麼懶呢?什麼都不幹!”孩子爲什麼懶?“別人家的孩子”爲什麼好?其實這個“懶”是我們做父母的培養出來的,當我們意識到孩子“懶”時,我們已經錯過了孩子的最佳勞動教育時期。從小我們注重孩子的學習培養,注重孩子們的藝術培養,注重孩子們品德培養,卻忽略了孩子的勞動培養。孩子小的`時候我們覺得孩子還小,大點了覺得孩子各項學習太忙,突然有一天,發現孩子在傢什麼都不幹,可以說連東西掉地上都可以繞着走,猛的發現,自己的教育缺失了最重要的一項“勞動教育——感恩教育”。沒有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孩子的責任感不強,對任何事情視而不見,缺少吃苦耐勞的精神。顯然這對孩子以後的工作生活會帶來不良的影響。那麼發現孩子“懶”,就要抽掉孩子“懶”筋,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家裏的一份子。例如:家裏是否乾淨,是要大家共同打掃;一日三餐,一起努力會更加美味;一起晾曬衣服,可以促進親子關係。可以與孩子一起完成的家務太多了,要與孩子共同參與,而不是命令式的讓孩子去做這做那。過一段時間,你就會發現,孩子眼裏有“活”了,不用你叫,可以主動幫忙做一些他們想得到、做得到的一些家務,從“無視”到“參與”再到“主動”。這意味着,孩子初步建立了責任感,有了勞動觀念,有了勞動習慣,懂得了感恩。勞動成果可以讓孩子感覺到快樂,從而鍛鍊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能力。

家庭教育觀後感9

幼兒園的園徽是蒲公英,它代表着夢想、勇敢、堅強及自由,我也一直希望孩子能像蒲公英一樣不畏懼跌倒帶着夢想勇往直前。

其實我覺得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樣,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而並不是送到學校就沒什麼事了,本着孩子教育無小事的理念,在家庭生活中時時、處處、事事不忘對孩子成長髮揮引導作用,我和爸爸沒有教育經驗,就是不寵愛不溺愛,但一直秉着同陪伴同成長的理念和孩子一起長大。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至少下班後的時間我們不想錯過她的任何大事小情,因爲錯過就真的錯過了。從出生到現在5歲了,現在的她可以自己吃飯、洗碗、洗襪子及內衣,甚至每天自己洗漱入睡,主動承擔小型家務,小班入園到現在上學沒有遲到過,每天6點40分準時被媽媽親醒,從不會有起牀氣。當然也有發脾氣的時候但我和爸爸儘量講道理,如果避免不了吼叫,事後我會做到3點,第一,道歉,說明我對她吼的原因,第二,共情她的感受,第三,向她示弱請求她的幫助,最後她會很自豪的摟着我說媽媽我錯了,我應該怎樣怎樣……

生活上她的缺點就是收納整理方面不足,我們也正在改進。學習上也是很重要的,每天堅持學習至少1小時,先練習踏下心能坐住,至於學習只要方法會了再努力就行了。在這還要感謝她的幼兒園好朋友教會跳繩的方法,現在一次能跳60多了,堅持就成功了。

現在我們的生活好了,何嘗不是上一代的功勞,父母就像蒲公英一樣爲下一代更好的未來一直奔跑。教育一直是討論不完的話題,大家有什麼方法分享一下,相互學習。

家庭教育觀後感10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某一瞬間,你看到孩子,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我們當父母的對了,孩子自然就對了。”的確,面對家庭教育,我們每個家長都是參與者、體驗者、發生者、影響者和推動者。

確實是這樣,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格局決定着孩子的格局,孩子人生能夠達到的高度,很大程度上源自家庭教育。父母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父母要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爲教育未成年人養成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父母給孩子人生最大的底氣,是給他一個溫暖的家,無論貧窮或是富有;是做情緒穩定的父母,欣賞他,鼓勵他,接納他,讓孩子擁有滿滿的安全感、自信心和無懼困難的勇氣。作爲新時代的父母,要不斷學習,在陪伴中與孩子共同成長。通過學習我深刻地認識到,培養優良品德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潛移默化、寓教於樂的教育方法是關鍵,學校和社會各界的指導支持是保障。我堅信,有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協同育人,

孩子們一定會健康快樂地成長,成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家庭教育觀後感11

家庭教育應該立足於孩子的持續健康成長,充分認識、把握孩子的特點、特質,遵從成長規律,從環境營造、平等交流溝通、觀念分享與碰撞、家校鏈接一體,成長與成纔有機融爲一體等方面努力,讓孩子在愛、責任中,帶着夢想,胸懷理想,飛向屬於自己的未來。需要重視的是:

一、學會認同並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不完美是天下人與事的常態,不完美有時也是一種美,做爲家長,可以對孩子有期待,但不宜過高,也不宜過於功利化。更多的時候,我們應該學會欣賞孩子、鼓勵孩子,幫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尋找自我、肯定自我、實現自我,獲得幸福的人生。

二、努力避免粗暴的家長作風。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待孩子,首先要尊重其是獨立的、有人格尊嚴的個體,家庭教育的過程中,這點顯得尤爲重要,這也是孩子願意溝通、樂於參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嚴與慈應該並行不悖,而不是隻取其一。

三、注重言傳身教,潤物無聲。

所謂耳濡目染,做爲家長,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其實時刻都是在觀察、在學習的,細節是魔鬼,興許一個生活的小細節,都能影響孩子的一生,是以,做爲家長,應努力做好自己,同時,敢於在孩子面前展現自己不足的一面,敢於接受孩子的批評,與孩子一起成長。

家庭教育觀後感12

《家庭教育》是一本幫助家長教育的好書,書上有句話“只有不懂教的家長,沒有教不好的孩子”,讓我感受到了家庭教育的博大,知道了我做的還遠遠不夠,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家長,就要不斷的更新家庭教育觀念。學習家庭教育增強了我教育孩子的信心,從這本書中可以找到解決的方法和相同的案例,幫助我更好的解決孩子的壞毛病和壞習慣。

我的孩子在寫作業時經常磨蹭,我就不斷催促,結果越催促越慢,寫出的作業質量也不好,我就更生氣,經常責罵孩子,通過讀《家庭教育》我的態度有所改變,當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時,做父母的一定要鼓勵他、讚賞他,讓孩子從內心感受到父母的關愛,一定能幫助孩子克服磨蹭的壞習慣。

此外,還有把傳統美德方面的教育書和家長以身作則相結合,中華美德教育,對孩子個人來說,是其做人基礎,家長對待長輩也要做到孝道,然後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引導、啓迪、感染孩子,讓孩子學會體諒父母的辛苦,尊重父母的選擇,感激父母的養育,在發展到能用努力學習、爭取早日成才的實際行爲來報答父母。

通過不斷地學習家庭教育,提高自身的素養,經常與孩子溝通,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改掉自身的壞習慣。

學習《家庭教育》最大的收穫就是讓我不斷的成長,家長只有不斷的成長才能爲孩子的成長提供有效的幫助,讓孩子不輸在家庭教育上,讓孩子更健康、快樂、向上,這就是做父母最大的願望。

家庭教育觀後感13

《家庭教育》裏的《爲孩子選一所好學校》一文,闡述了一些獨到的見解和觀點,分析了其中的利與弊。這將爲許多即將步入國小的孩子的家長們,提個醒,作個建議,供家長一個參考。不一定要上名校,上寄宿班。以爲上了這些學校,孩子的前途就鎖進了保險箱。將來一定會出人頭地。殊不知,不適合孩子的學校制度,反而會使孩子拔苗助長,適得其反。譬如,要就近擇校,這樣就不會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路上,路上安全也是一個問題。有心理恐懼的小孩也不適宜上寄宿班,因爲小孩更沒有安全感,反而造成更多的心理負擔。都說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大要素,只要讓孩子從小培養起對學習的興趣,那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先天的固然很好,但後天培養更重要,與其在東奔西走,千方百計想盡一切辦法要進名校,擇名師,還不如加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多培養一些他自身對學習的興趣。

《家庭教育》中的《智慧父母》不能不提,這些在教子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按照書中的方法基本能得到奏效。還有《家長學校》,《幼兒發展》等等,看了都獲益匪淺。還有《巧手媽媽》,《小製作》,《家庭醫生》,都是值得一看的好欄目。希望以後能讀到更精彩,更實用的《家庭教育》。來共同提高對幼兒教育的認知能力,爲他走向健康的人生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礎,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家庭教育觀後感14

通過本次學習,我深深地感受到對孩子的教育是一門永遠學不完的人生課。而這門課程是需要全方位重視和成長的。作爲一個家長、一所學校甚至整個社會對下一代的培養都應該有一種責任心和關注度。而我們家長作爲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一言一行更是深刻地影響着孩子,作爲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

父母承擔着對孩子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我們要用正確的思想、方法和行爲來教育孩子養成好思想,好品行的習慣。教育理念跟着時代發展是一致的,都要不斷前進,不斷變革,作爲家長有擔當,有責任感,多陪伴,才能提升感情,對自己嚴格要求是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中讓孩子不斷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也必不可少的,良好的習慣養成不在一朝一夕,日積月累才能破繭成蝶。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作爲家長,我們有責任不斷加強學習科學的教育理念,攜手家庭和社會,共同營造關愛孩子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用愛滋潤孩子心靈,用心啓迪孩子智慧,履行家庭教育的責任,做一名合格的家長。

家庭教育觀後感15

家庭是人生第一堂課,“言傳身教,立德樹人”。父母任重道遠,只有自己不斷學習,瞭解孩子在各個階段的心理,保持情緒穩定,無條件的愛孩子,感化孩子,相信孩子。才能讓孩子走的更好,更遠。

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很強的自尊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家長要了解、研究自己的孩子,幫助其走適合自己的路。

尊重孩子的隱私權,尊重是教育孩子的前提。沒有尊重他的隱私權,孩子的心底就會產生隔閡,儘管他沒有說出來。

有感於家長要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我的孩子作息時間亂,主要是從小到大沒有做好榜樣。孩子閒時不能主動閱讀書本,更愛刷視頻,玩遊戲。這些大人眼裏的矛盾,歸根結底還是父母沒有做好榜樣。

與孩子的關係緊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無法通過一朝一夕就能緩解。需要長期的陪伴,長期的探索。遇到問題,想辦法克服解決,與孩子一起約定規則,與孩子一起努力戒手機、戒遊戲。一起看書、運動。做高質量陪伴的父母,學會和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