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少年》賞析

《中華少年》賞析1

《中華少年》是國小六年級語文教材上冊的一篇課文,是一首朗誦詩。這首詩一個突出的藝術特色就是作者多用比喻,在意象的選擇上採取了物化的方法。

《中華少年》賞析

中華少年的英姿,祖國山川的壯麗,東方文化的美麗、民族歷史的苦難以及中華少年的鏗鏘誓言,都被作者巧妙地物化爲一個個真實可感的形象。例如,詩人以“冰山上的一朵雪蓮”“海風中的一隻乳燕”“攬天下翱翔的雛鷹”“黃河邊鮮嫩的山丹丹”象徵中華少年的颯爽英姿,從而使中華少年的形象更加具體化。再如,詩人以“黃河縴夫拉不直問號般的身軀”“長城的古磚擋不住洋炮的彈片”來相容中華民族所受到的苦難,這種被物化的意象更加真實可感。採用意象物化法要特別注意被物化的事物要具有典型的象徵意義,能準確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如,詩人選取“方塊字”“唐詩宋詞”來說明祖國具有燦爛的歷史文化就很具有代表性,而“陽關道”“豔陽天”“蜜罐溫牀”又具有典型的象徵性。類似的寫作手法在學生們的寫作中也經常用到。例如:我們把學校說成是美麗的大花園;把母愛形容像甘甜的山泉滋潤着兒女的心房等等都是採用了意象物化法。

《中華少年》賞析2

一、對句子的理解

1、東方之美滋養着龍的傳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們心田。

這是本節的小結,也是對2、3、4小節的一個概括。屹立在世界東方的祖國,有着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是她哺育了我們,培養了我們。朗誦時應充滿感激、自豪之情。

2、我們銘記着中華母親的功德,/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災百難。/黃河縴夫拉不直問號般的身軀,/長城的古磚擋不住洋炮的.彈片。

這兩句巧妙過渡。“我們銘記着中華母親的功德”一句承上,是對2、3、4小節的總結,“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災百難”是啓下,領起本小節詩句的內容。後面選擇的兩個典型事例寫出了祖國曾經遭受的屈辱,告訴我們落後就會被捱打。朗誦後三行要低沉緩慢。

3、要做旗艦去長風破浪,/要做火箭去推動飛船,/要像利劍把貧窮斬斷,/要用愛心把世界相連。

這是中華少年的鏗鏘誓言,表達了中華少年建設中華的堅強決心。這四個排比句和前面四個“不”字句形成鮮明對比,再加押“an”字韻,讀起來琅琅上口,一氣呵成,中華少年的愛國之心、自豪之情盡情流露。

二、對詞語的理解

莽莽:形容原野遼闊,無邊無際。

立地頂天:也作“頂天立地”,詩歌是爲了押韻而變換。形容形象高大,氣概雄偉豪邁。

蹣跚學步:學走路時,搖擺不穩的樣子。

強悍:強壯勇猛。

陽關道:原指古代經過陽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南)通向西域的大道,後來指通行便利的大道。比喻有光明前途的道路。

豔陽天:指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