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讀後感(彙編15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名人傳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名人傳讀後感(彙編15篇)

名人傳讀後感1

讀了羅曼羅蘭的《名人傳》,等於讓一個平凡的讀者感受到英雄偉大的氣息,感受到了他們身上具有漩渦時的美麗。這三位偉大的英雄,並不是改變國家命運的偉大人物,也不在當代萬衆矚目,他們不是當時社會的明星,但他們卻有着共同的特點,有堅韌性,爲了達到某個目標鍥而不捨,努力去奮鬥。雖然他們人生之路都很坎坷,他們始終能額住命運的咽喉,做堅強的自己。

貝多芬因後天的耳聾,曾經一度有自殺的念頭,但他真正面對死亡時,他重新審視了他的生命軌跡,他忽然像一個巨人,走在毅力鋪就的道路上,最終創造了人生的輝煌,書寫了人生的輝煌。

米開朗琪羅,一個雕塑家。雖然出身富裕,但一生卻飽經痛苦磨難,它實際上是爲人格分裂的人,這兩個截然相反的性格同時匯聚在一個人身上,就像兩個魔鬼互相撕扯着,創造一個棱角分明的人物。

托爾斯泰的憂鬱和恐懼,以及最終選擇離家出走,那是個錯中複雜的處於動盪和變革的時代給予他的兩項時代印記。當自己的貴族式教育和人格傻瓜具有的同情憐憫以及奉獻精神互相牴觸時,他背上了十字架。

名人傳讀後感2

《名人傳》敘述了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三位名人一生的傳奇故事。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感受到了他們爲追求真善美,真理和正義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

點評:這三位偉人當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貝多芬。雖然他已離開我們一百多年,但他的名字與優美的樂曲卻響遍世界每個角落。世界沒有給予他歡樂,他卻給世界創造了歡樂。清貧的家庭,粗暴愚蠢的父親,不惹人喜歡的外貌,構成了貝多芬不愉快的童年,一生孤獨,沒有妻兒,多年來飽受耳疾的折磨,當有一天他忽然完全聽不到窗外教堂的鐘聲,在野外散步也聽不見農民吹笛的聲響,甚至連自己的彈奏也變得無聲無息,他完全耳聾了。想想吧,當一個音樂家聽不見聲音,這種悲痛的心情可想而知。但慘重的打擊並沒有把他折騰得一蹶不振。憑着對音樂火一般的熱情:他發出了“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的呼喊。你聽,這是怎樣的豪邁氣概。不朽的作品在他和命運頑強的抗爭中源源不斷地誕生 ,慰藉和鼓舞着世人。這偉大不屈的靈魂讓黑暗的世界有了光芒,讓生活有了希望。這種對生活對命運永不妥協的精神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正如作者所講:“不幸的人們啊,切勿過分怨天尤人!人類最優秀的人物與你們同在。從他們的勇氣中吸取營養吧!”事實的確如此,古往今來,大有作爲的人一生的道路並不是平坦的,即使如此,他們仍憑着自己的信念和決心向高峯攀登,摘下一份甜美的果實。生活是廣闊的,但並非處處開滿鮮花,也不能處處有林陰大道,有的地方會是崎嶇不平或荊棘叢生。人生的價值在於奮鬥,只有跨越重重困難後,登上生命的巔峯,才能感受到靈魂昇華的喜悅。正如貝多芬說的:“人啊!靠你自己吧!”

名人傳讀後感3

人們在貝多芬那青春洋溢的臉上看到了天才的目光:從那目光里人們又可以看到他悲慘的命運.之後的歲月裏,性格過於自由暴躁的貝多芬也不止一次的遭到了愛情的否絕.在遭受這些肉體痛苦之時,貝多芬又必須承受着另--種痛苦.

不但如此,他的身體也背叛了他,先後得了肺病、關節炎、黃熱病、結膜炎等等.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儘管如此,但他從未放棄過音樂.要知道面對這麼大的困難,貝多芬卻毫不動搖,這需要用多大的勇氣和毅力啊!

生命的沸騰掀起了音樂的終曲.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願相信自己的不幸是不可醫治的:他渴望治癒,他渴求愛情;他充滿着希望.貝多芬與命運抗爭,最終成爲名人,同樣,我們也要努力學習,做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貝多芬在寫給弟弟們的信中曾說過: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錢.

羅曼羅蘭稱他們爲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那麼,《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麼呢?我想,只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努力向前。除了這一點外,本書的作者羅曼羅蘭也想告訴我們一些道理:悲慘的命運和痛苦的考驗不僅降臨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樣也降臨在偉人的身上.當我們遭受挫折的時候,應該想到這些忍受並戰勝痛苦的榜樣,不再怨天尤人,要堅定自己的信仰.

名人傳讀後感4

這本書敘述了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苦難的一生,讚美了他們的高尚品格和頑強奮鬥的精神。儘管他們的事業不同,貢獻不同,但都是各自領域中的名人。他們經歷了人生的種種磨難,爲了自己永垂不朽的作品奉獻畢生的心血,他們那種堅強不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貝多芬在生命的最後寫下了不朽的歡樂頌;米開朗琪羅在生命的最後幾天還在塑像,留下了精緻的傑作;托爾斯泰在生命的最後下定了擺脫貴族生活的決心!貝多芬的偉大不僅在於他是偉大傑出的音樂家,而是因爲他的音樂是爲苦難的人們而寫的。他隱忍自己的痛苦,卻以她的痛苦換來的歡樂來安慰人們,給予人們勇氣和力量。米開朗琪羅從事的每一項工程都會有一些卑鄙小人對他進行攻擊。而托爾斯泰被教會宣佈爲“邪教徒和叛教者”而開除教籍。他們面對困境選擇了不屈不撓的抗爭,經歷了超越常人的磨難之後才成爲了偉人。

我們面對困境也應當向他們一樣,堅強的去面對困難,不要低頭,要選擇去克服它們!成爲一個擁有高尚品格和頑強奮鬥的精神的人,爲社會的需求做貢獻!

名人傳讀後感5

《名人傳》是由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寫的,書中寫了三個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貝多芬、托爾斯泰、米開朗琪羅。

在這3個人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貝多芬。貝多芬是個音樂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親發現了,不幸的是,他的父親並不稱職,他天天讓貝多芬練琴,不顧及他的心情,一個勁兒的`培訓他,有時甚至把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進一個屋子裏關起來,一關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學音樂。由於母親的早逝和父親的壓迫使的貝多芬的脾氣暴躁而古怪。但是貝多芬沒有因此而沉淪,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熱愛的音樂事業中去了。由於他的天分和勤奮,很快地他就成名了。正當他輝煌時,他卻聾了,對於一個音樂家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耳朵。一個以音樂爲一生的音樂家來說,這是比死還要痛苦的折磨,但他並沒有屈服於命運,在這種情況下成就了偉大的《第九交響樂》等一系列作品…...

所以我認爲做事要有超與凡人的毅力和奮鬥精神,面對困難,絲毫無懼。這就是成功的祕訣。成功不僅僅是天賦,還要那種與困難抗爭的精神在生活中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是尋求他人的幫助而不是直面困難,下定決心一定要解決。而貝多芬,因爲脾氣古怪,沒有人願意與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對困難,只能單槍匹馬,奮力應戰。雖然很孤獨,卻學會了別人學不到的東西:只要給自己無限的勇氣,再可怕的敵人也可以打敗。

最後,我希望全世界人都能夠記住貝多芬,並像貝多芬那樣活着。

名人傳讀後感6

《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一部著作。在這本書的卷首語中,羅曼羅蘭說了一句話:“打開窗子吧!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讓我們呼吸英雄的氣息。”一開始,我並不懂得這句話。到了我完完全全讀完這本書的時候,讀到最後的句號時,我懂了。書中的三位主人公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藝術大師米開朗琪羅、著名作家托爾斯泰雖然生活在不同的領域,但他們都是英雄。不僅因爲他們的才華天賦,更是因爲他們的那一份精神,那一份情懷!

貝多芬的部分是我比較熟悉的,也是我最喜愛的。因爲我喜歡看到貝多芬一次又一次地面對困難,戰勝困難,我敬佩他那一份堅毅!

這似乎給了我一次照鏡子的機會。曾經,我爲自己的牙齒煩惱過。因爲小時侯自己總是揹着父母偷偷吃甜食,又怕拔牙的痛,所以牙齒長得並不太好。每每有人笑我的牙齒時,我就定下決心,我要堅持每天刷三次牙,制止自己不吃太多甜食。但是呢?結果還不是如時光倒流般,繼續那甜食之旅。雖然這比起貝多芬的困難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這正正表現了我自己是多麼的容易放棄。貝多芬是音樂家,但是他的耳朵卻聾了,可是他還是在晚年的時候堅持創作出一部又一部流傳後世的佳作。我應該在放棄的時候想起貝多芬,他的成就是建立在堅持的基石之上,我要成功就要堅持。

不論是哪一位英雄,在他們身上都充滿着堅持,人道,勇於爭取的氣息。他們都在影響着每一位讀者。

名人傳讀後感7

在佛羅倫薩的國家博物館裏,有一座《勝利者》的大理石雕像,這是一個裸體青年,他筆直地站着,單膝跪在一個大鬍子俘虜的背上。他雖是征服者,而他自身也被征服了。這個勝利者是誰?那就是著名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他是佛羅倫薩一市民,他充滿偏見、激情和狂熱,他對同胞也不溫情,太憂鬱,太多疑,也太愛生氣。

他的一生受人操作,從尤里烏斯二世開始,到利奧十世,再到克雷芒七世,再到保羅三世、四世,自由的他,終其一生,總是從這副桎梏轉到另一幅桎梏,不段更換主人米開朗基羅有太多無處發生的精力,從生到死,就是工作、工作和工作,一天可能兩頓飯,造成衆多疾病。他是一位孤獨的人,他恨人,也遭人恨。他愛人,但無人愛他。人們對他既欽佩,有懼怕。導致最後,他幾乎與整個人類社會隔絕。

沒想到的是,他很軟弱,既由於道德,也由於膽怯,亦因爲過分認真,在佛羅倫薩被圍時,他居然逃跑,1494年,他居然被一種幻想嚇的逃離,這就是他弱點,讓人感到悲哀的弱點。那是在二月的一個寧靜、祥和的下午,他進入了和平天國,就如同他自己所說的:“幸福的靈魂,在他那兒,時光不再流逝!”

名人傳讀後感8

《名人傳》由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組成。這三位名人似乎沒有共同點,但是他們都飽經磨難。作者着力刻畫了他們爲追求真善美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

在這三個偉人中,我最佩服的就屬貝多芬了。貝多芬的童年十分艱辛,缺少家庭溫暖。他的音樂才能很早就被他的父親發現了。但是他的父親虛榮感十分強烈,當貝多芬四歲時,便把他關在房間裏,逼他練習小提琴。幼小的貝多芬差點對音樂產生厭惡,是暴力強迫他繼續學了下去。17歲時,他失去了母親,父親成了酗酒的酒鬼,他必須撐起整個家庭。不僅如此,他還得了比疾病更可怕的憂鬱症。在這之後,他漸漸登上了事業的高峯,而他的聽力卻逐漸衰弱。而他的情人卻與別人相愛了。貝多芬受到了極大的挫折,但是,他沒有被困難折服,他在逆境之中相繼創作出了《第四交響樂》、《第五交響樂》……

貝多芬的堅強可歌可泣。我也應該以他作爲榜樣學習。記得前幾天,我身體感到不適。爸爸認爲我有了痧氣。於是,他立馬爲我刮痧。他盛滿一碗水,在我的脖子上稍微灑了一些。接着,他鉗子一般的手夾住我的皮膚,扭起來。如此反覆幾下,我便已經痛得鑽心。我的身體不再受我的控制,用力擺脫老爸的手。老爸見了,本要放棄,然而在我的堅持下,他繼續幫我刮痧。我咬緊牙關堅持着。十幾分鍾後,我的“酷刑”終於結束了。讀了這部書後,我覺得十分慚愧。這樣一點磨難算不了什麼。

俗話說:“苦盡甘來。”我們應該學習貝多芬頑強不屈的精神,不向困難低頭,做一個不怕磨難的人。

名人傳讀後感9

這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一部經典之作。十分真切地向我們介紹路整個歐洲藝術三大領域的傑出代表:音樂家貝多芬、雕塑家米開朗琪羅和作家托爾斯泰。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貝多芬,他是一個一生都在和命運作鬥爭的人。不幸的他同時也是萬幸的,它有一顆與常人不一樣的聖潔的心。現今社會中擁有這樣心靈的人也越來越少,大家一生都在追名求利,爲了金錢而活,放棄了以往的夢想,放棄了拼搏的鬥志,放棄了自我在人生舞臺上表演的自信。而貝多芬不一樣,他勇於應對自然設下的陷阱,勇於應對上帝對他的不公,努力爲自我夢想的實現而奮鬥。在他少年時爲掙錢養家而奔波時,或許我們還在那溫暖的家中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其實我們都是命運的寵兒,出生在這和平的年代,三餐不愁,還有學上。但有些同學卻不懂珍惜,上課不認真聽講,還滿口髒話。而貝多芬沒有愧對於人這個稱號。

我覺得羅曼羅蘭寫這本書不僅僅是爲了讓我們去了解那些名人,更重要的是呼喚那些不幸的人們,切勿過分怨天尤人!人類中優秀分子是怎樣生活的,讓我們在讀它的時候好好吸收它的精神養料,重振生活信心,雖然生活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完美、夢幻,但既然他們過來了,我們同樣也能過來。

再偉大的人也是普通的,他們唯一和我們不一樣的是他們那堅韌的毅力。同樣,我們也要加油,一齊爲成功的喜悅而奮鬥!

名人傳讀後感10

首先給大家講下我國和平大使——鄭和,他七下西洋,爲我國增加朋友,讓我國與別的國家相處得更加親近。鄭和作爲一個歷史人物,之所以被人們千古傳頌,是因爲他以頑強的毅力與以和爲貴的信念爲國家做出了貢獻。我們現在雖然不能像鄭和一樣爲國家做大事,但是可以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遇事沉着冷靜,和同學友好相處,努力學習,學到更多知識,將來爲國家做出貢獻!

再說一說流芳千古的明醫——李時珍,他的一生奉獻給了醫學,爲了研究醫學,不顧生命危險,爲了瞭解藥用後的反應過程,拿自己身體實驗去體會藥力,歷盡千辛萬苦,重修《本草》。他的艱苦沒有白費,成爲了世界公認的偉大醫學家。讀到這裏,我想到了自己總在困難下低頭,沒有恆心,沒有耐性,下定決心,一定像李爺爺學習!

不管是硝煙英雄林則徐,還是革命志士秋瑾,不管是文學泰斗曹雪芹,還是民主革命先驅孫文。他們在文明史上某個領域上創造了奇蹟,就是這種首創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中國歷史因他們而厚重,中國文明因他們而燦爛!

名人傳讀後感11

最近,我讀了羅曼·羅蘭的《名人傳》,這本書令我感觸十分深刻,在這本書中有三個主人公,分別是偉大音樂家貝多芬,著名雕塑家米開朗琪羅和著名作家托爾斯泰。

貝多芬出身貧寒,很小就輟學。他的一生坎坷不平,但他勇敢地與命運作鬥爭。他唯一的親人辜負了他,他內心受到沉重的打擊,可他還堅強地活了下了。他也沒有一個朋友,就像是與世隔絕了一般進行創作。這位偉大的音樂家雖然一直生活在痛苦裏,卻創作了傳世之作。他最後終於戰勝了命運,戰勝了困難,戰勝了阻礙,攀上了生命的巔峯。貝多芬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爲他不肯屈服於命運,扼住了命運的咽喉。

米開朗琪羅出生在佛羅倫薩一個比較富裕的貴族家庭。他一生都爲自己擁有高貴血統而驕傲。“愈使我痛苦的人就愈讓我喜歡”這是他說過的一句名言。他是天才,但自由卻被歷任教皇所緊緊地束縛,因爲西斯廷的工程,他有了一個病態的軀體。因爲天才的聰穎,使他無法逃脫教皇的使喚。這是多麼令人苦惱啊!他光榮着,又痛苦着,就像活在壓鍋裏一樣,巨大的壓力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了,最後永遠離開了人間。

托爾斯泰是俄羅斯的一位偉大文學家。他生於十分富裕的家庭,有很高的文學天賦和成就,但他蔑視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不肯享受悠閒自得的生活,不肯虛度年華,他想通過勞動來使自己的靈魂得到救贖,弘揚真正的的精神。這位閃閃發亮的俄羅斯靈魂,在十九世紀爲那陰霾濃重的黎明灑下了愛的光芒,對神的信仰使他堅持不懈地用筆尖向人間播撒愛的種子。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感悟到面對命運要勇敢地與它作鬥爭,只要不屈服於命運,總有一天會改變命運。人生就要奮鬥,因爲幸福就產生在奮鬥中。

名人傳讀後感12

剛剛起身的太陽呵,精神抖擻,紅光四溢,把整個世界照得通亮。

暗藍色的高空中閃耀着一顆白亮耀眼如鑽石的星星——啓明星。青蛙碧綠的身體上佈滿了墨綠色的斑點,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過了氣,一鼓一鼓的。

下雨了,雨點“劈劈啪啪”地敲打着玻璃窗。朝外一面的窗玻璃上立刻聚集起了無數大大小小的水珠。哥哥在我們村農機隊開拖拉機。他個子高高的!身體很魁梧,黑紅的臉上有一塊塊傷疤,每當我擡起頭看到這些傷疤的時候,腦海裏便浮現出了一位拖拉機手給我描述的動人故事。

盛夏,天熱得連蜻蜓都只敢貼着樹蔭處飛,好像怕陽s光傷了自己的翅膀。朦朧中,我發現房間裏還亮着燈。爸爸瘦弱的身影正伏在桌上定書。啊!爸爸又工作到這麼晚。天氣又悶又熱,我渾身上下都被汗水浸溼了。我輕輕地跳下牀,去拿毛由擦汗,順便也給爸爸擦擦汗。走近一看,只見他臉上、背上都浸着一顆顆豆大的汗珠,汗衫與溼透了,幾隻蚊子叮在爸爸肩膀上吸血。我連忙一巴掌打過去,把爸爸嚇了一跳。我把毛巾遞給爸爸,他不在意地擦了一下,又埋頭工作起來。當我重新上牀時,只聽時鐘“噹噹噹……”地敲了12下。

墨藍色的天空中掛着許多小星星,它們彷彿剛剛從銀河裏洗過澡似的,亮晶晶的。

名人傳讀後感13

“打開窗子吧!讓空氣重新進來!讓我呼吸英雄的氣息。”這句是羅曼羅蘭在《名人傳》卷首語中開宗名義的一句話。或許,這句話也是他爲自己全部作品所做的詮釋。

羅曼羅蘭,法國思想家、文學家。他早期從事戲劇創作,歌頌過去時代的英雄。20世紀初,他開始陸續發表名人傳記《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和《托爾斯泰傳》……這些傳記無論在當時還是後世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1915年,爲了表彰“他的文學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述各種不同類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對真理的熱愛”羅蘭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羅蘭取得偉大成就的祕訣,是他追求偉大成就的意志。他追求的目的,是廣闊的畫卷,是無所不包的史詩。他學習的榜樣,是時代的巨人,偉大的英雄,是莎士比亞、巴爾扎克、托爾斯泰。他對完美的追求,幾乎成了一種宗教。作品,是他的真正世界,是他創作意志仰望着的一顆明星。

生活是廣闊的,但並非處處都開滿鮮花,更不能指望處處都有林蔭道,有的地方會是崎嶇的小路,有的地方甚至荊棘叢生,但我們要勇於挑戰,勇於探索,更要勇於實踐,只有戰勝種種艱難險阻後登上生命的巔峯,才能感受到靈魂昇華的喜悅。

人生的價值是靠自己創造的,要想讓生命迸出火花,沒有任何的捷徑,也不必乞求神明。可以爲神示的只有一句話,那就是貝多芬所說:“人啊!靠你自己吧!”

名人傳讀後感14

在《名人傳》裏我最喜歡讀的就是《貝多芬傳》。

名人貝多芬說過一句話:“一心向善,愛、自由高於一切。就是爲了御座,也絕不背叛真理。”在貝多芬的一生經歷中充滿着許多挫折和疾病,可是他用自己頑強拼搏的精神在樂壇裏取得一次次的成功。

貝多芬是一位殘疾人,眼睛瞎,耳朵聾,自幼沒有朋友和他交往。他在自己的日記裏,寫下了“我沒有一個朋友,我孤苦伶仃地生活在世上。”可是他一直努力在音樂中尋求快樂。在音樂演奏中,他一次次地失敗。可是他並不氣餒,努力從中尋找原因。一次音樂會指揮中,他終於面對着全體觀衆彈奏着。貝多芬深受查理·納德說的讚美,查理·納德說曾讚美過貝多芬一句話:他似乎依靠着大自然活着。而貝多芬自己也曾寫道:“世界上無人會像我一樣地喜愛田野的。我對一棵樹比對一個人還要喜愛。”這一句話表達了貝多芬特別喜愛大自然,特別喜歡生活在大自然中。

貝多芬一生基本上生活在苦痛中,可是他視苦痛爲快樂。他說:“用苦痛換來快樂。”這句豪言壯語,濃縮了他的人生,併成爲一切勇敢的心靈的箴言。

讀了《貝多芬傳》,我才真正認識了用“苦痛換來快樂”的貝多芬,體會到了面對挫折和疾病不用害怕,應從中尋找快樂,讓自己的一生多一些激情,少一些遺憾!

名人傳讀後感15

《列夫·托爾斯泰傳》有感一顆偉大的靈魂,百年前在俄羅斯的大地上發出光焰,最精純的光彩照耀我們的心靈。在十九世紀末陰霾重重的黃昏,它是一顆撫慰人間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以心音並撫慰我們青少年的心靈。

在法蘭西,多少人認爲他不止是一個受人愛戴的藝術家,而是一個朋友,最好的朋友,在全部歐羅巴藝術中唯一的真正的友人——列夫?托爾斯泰托爾斯泰粗獷的臉又長又笨重,短髮覆在前額,小小的眼睛,寬大的鼻子,往前突出的大脣,寬闊的耳朵,因爲無法改變醜相,童年時倍感痛苦。他在一個叫卡讚的地方讀書,成績平庸,他是孤獨的。在他家庭的回憶中,好幾個人爲托爾斯泰採作他的《戰爭與和平》中的最特殊的典型人物:如他的外祖父,老親王沃爾康斯基,葉卡捷娜二世時代專制的貴族代表;他的母親,瑪利亞公主,這溫宛轉的醜婦人,生着美麗的眼睛,她的仁慈的光輝,照耀着《戰爭與和平》。雖然對於他的父母,他是不大熟知的,但是他至少還能保持若干關於父親的回憶。這是一個和藹的詼諧的人,眼睛顯得憂鬱,在他的城邑中過着獨立不羈、毫無野心的生活;他父親死時托爾斯泰才九歲。這一死,使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現實,心中充滿了絕望。然而不知不覺中,他爲少年的熱情、強烈的情感和誇大的自尊心所驅使,以至這種追求完美的信念喪失了無功利觀念的性質,變成了實用的性質與物質的了。他慢慢地也學會了放蕩自己。最後,有一樣東西救了他:那就是絕對的真誠、坦白和善良。

最終他以自己的努力而成了俄-國作家。影響我們成功的決不是環境,或者遭遇。而是我們是否能保持一顆堅強的心,一種不屈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