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

偉大的作家馬克.吐溫曾經說過:“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倫,一個是海倫.凱勒。

1880年27日,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全世界,她——海倫.凱勒。剛出生的她對世界充滿了無限的憧憬,可是她哪裏知道,她只能在有聲音和光明的日子裏“活”19個月,以後,她將只能在無邊的黑暗和無聲的世界裏。家裏對此悲憤不已,小海倫也曾苦惱過,可是她沒有放棄,經常用手摸一些物體,時間長了,她就能明白它是幹什麼的了。

在她6歲零9個月時,也就是1887年3月3日,海倫的老師,安妮.莎利文來到了她身邊,於是海倫的命運出現了轉折點。在莎利文來的第二天,老師帶海倫來到了池塘邊,把她的小手放入水中。啊!小海倫臉上洋溢出興奮的神情。啊!這就是水,是水喚醒了小海倫的靈魂,並給予了她希望、光明、快樂、和自由。從此,小海倫在莎利文老師的教育下,漸漸地學會了口語。最後,憑着她驚人的毅力和精神,終於畢業於哈佛大學。海倫.凱勒創造了這一奇蹟,全靠一顆不屈不撓的心。海倫接受了生命的考驗,她用愛心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去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最後有把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界。看看海倫.凱勒,想想自己,我和周圍的許多人都很珍惜自己的寶貴年華,但每次學期一結束,我總結自己學習成績時,總是近乎於驚奇的發現,我所得到的知識是那麼少。100多天也是很長的時間了,每天除了八九個小時外,其餘那麼多的時間都在幹什麼呢!

有些老師經常會對我說:“抓緊時間,好好利用你的生命吧!”我也是不以爲然的,我們都知道自己始終是要死的,但有以爲它是遙遠的事。如果誰一說“生命”,都認爲那是嚇人的話,我們這樣年輕,死是難以想象的,於是久違區區小事而奔波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直到老死。我們這樣做,實際就是看輕了自己的生命價值,不知道自己爲什麼而活着,待到生命結束的那一天,才猛然醒悟,發出被傷的嘆息,豈不是晚了嗎?失明瞭才知道眼睛的寶貴,就應該在眼亮時好好利用它。垂老了才知道生命的可愛,就應該在年輕時珍惜它。啊!同學們,如果再過三天我們就會死去,那麼我們就會作業做的很認真,不拖拉,什麼事情都保證不出錯,做事井井有條利索乾脆……

“忘我就是快樂!”我永遠記住海倫.凱勒說的這句話,讓我們記住她海倫.凱勒——人類永遠的驕傲!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2

從一個無知而又脾氣暴躁的小女孩到一位世界聞名的大作家,海倫·凱勒給我們的啓示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當不幸降臨的時候,小海倫變得暴躁而痛苦。是的,誰遇到這樣的不幸都會抱怨命運的不公。但幸運的是,小海倫遇到了她的恩師——安妮·莎莉文。莎莉文老師教海倫摸盲文,拼詞句,學說話……莎莉文老師不僅教給了海倫知識,更以自己的愛心,讓海倫找到了生活的意義!

海倫的成功除了老師的幫助,更離不開她自己的努力!大家想想看,一個失明失聰的人,要像正常人一樣學會一點東西,該有多大的難度!

記得有一次,我在老家,晚上突然停電,家裏又沒有蠟燭,我只好摸黑刷牙洗臉。結果,不是碰到這個,就是撞到那個。在去熟悉的房間時,居然把腿磕到了牀角,疼得我直叫喚!我不過是度過了一個黑暗的晚上,而海倫的一生都在無聲的黑暗裏度過……

但是,痛苦對於意志堅強的來說,卻是前進的動力。小海倫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學習、學習、再學習!她最終考上了哈佛大學德克里夫女子學院!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在她的後半生中,她用全部精力爲殘疾人造福。她用行動證明了生命的價值和生活的意義!

作爲一個健全的人,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遇到困難就退縮呢?我們有什麼理由抱怨命運的辦公呢?正如海倫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給予人們的忠告:善待善用你的眼睛吧,猶如明天你就要遭受失明的災難……充分利用你的每一個器官,享受它們,珍惜它們,爲世界向你毫無保留地打開而自豪吧!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3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說過“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

二十世紀,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了生命的88個春秋,卻熬過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的弱女子。

“要是人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該有多好啊,那就更能顯示出生命的價值,然而人利用時間和享受時間卻是有限的。”三天光明,對於常人來說只是生命中的一小段而已,可對於雙目失明的海倫來說,卻是可想而不可及的。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一部分人哀嘆命運對他們的不公,責怨上天沒賦予他們超人的才智、富裕的家庭……可現實就是如此的殘酷,若想改變命運,就讓你的一生在知識中度過,方能在社會上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若不學習,就不能在社會中有一席之地,你將會跟不上時代日新月異的步伐,從此被社會遺棄、沒落。

而有一種力量能使人不斷向山頂攀登,不斷勇往直前,那就是不屈不饒。一場高燒帶走了海倫的光明和聲音,從小,她就一直被封閉在那個黑暗的世界裏,大人們因爲她是殘疾人而處處讓着她,這使得海倫的脾氣越來越暴躁,就像一顆即將要爆炸的定時炸彈,誰也惹不起。可直到安妮莎莉文老師來到後——這位將要改變海倫一生的老師出現,她將海倫從那個原本不屬於她的世界裏救了出來,向她伸出了一雙溫暖而又陽光的手。海倫牽着她的手,感到了什麼是愛,有愛是多麼的幸福、快樂;她用手去觸摸世間萬物中各種奇妙的東西,從而對整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就像一個飢餓的人面對一桌永遠也吃不完的佳餚而狼吞虎嚥一樣。

十幾年過去了,海倫在老師的輔助下,終於成功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這中間,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任何事情都沒有一帆風順的。海倫也快堅持不住了,她也快想放棄了,但有了家人親切的鼓勵和老師一直孜孜不倦的教導和關心,才使她一次又一次得更加堅定了信念,他那顆堅持不懈的心和永不言敗的精神使她一次又一次地逃離了黑暗,步入那個真正屬於她的殿堂。她的身體雖然不自由,但她的心是自由的。從此,命運向她低下了驕傲的頭,她是命運的強者,她是人類永遠的驕傲!

“忘我就是一種快樂”。創造這一奇蹟,全靠一顆不屈不饒的心。海倫接收了生命的挑戰,用愛心去擁抱世界,已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最後又把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界……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4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是一個讓人深思的題目。聽了以後,不免會產生很多遐想。這是一位盲人嗎她叫什麼名字給她三天光明,她會去做什麼呢這一連串的問題會浮於腦海。我無法回答你們,因爲我還沒有看完這本書。

可是,在書中我看過的每一篇文章,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小時候的海倫(就是作者)是一個聰明又活潑的女孩,6個月就能夠說一些簡單的話語,剛滿週歲就會走路了。總之,她比一般的孩子要乖的多,也好學的多。然而好景不長,幸福的時光總是結束得太早,在一個充滿知更鳥和百靈鳥的悅耳歌聲,並且繁花盛開的春天,在一場高燒之後,海倫失去了聽力與視力,隨之而然的又不能說話了。這三樣東西,是人生中必要且不能缺少的。如果失去了這三樣,對一個常人來說,等於失去了生命的樂趣。如果你是海倫,給你三天時間,你會去幹什麼呢。如果我是她,必須活不下去了。再大的動力與再大的鼓力,也照不亮我心中那顆又陰又暗,又冷又溼的心。心裏僅有一個念頭:這樣活着,生不如死,還是早一點兒結束算了。

然而,海倫的做法與我的想法恰恰相反。她一生度過了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並且,正是這位又盲、又聾、又啞的女子,竟然畢業與美國哈佛大學,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成就啊。可是,畢竟,這驚人的成就是離不開她自身的努力的。與她相比之下,天壤之別啊,我真是自愧不如啊!

海倫能夠創造這些常人無法想象的奇蹟,全靠她有着一顆不屈不撓、堅持到底的新。她毫不猶豫地理解了生命的挑戰,用自我那顆熾熱的心,用自我那偉大的愛,去擁抱完美、充滿生機的世界,以驚人的毅力與困難作戰,最終,她戰勝了生命的挑戰,張開了心靈的眼睛,有了信心與期望,走出了寂靜與黑暗。最終,她又把那雙慈愛的手——伸向了全世界!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5

在漫長的暑假中,我讀了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令我深有感觸。

這個故事主要記敘海倫。凱勒出生在一個小城鎮,在她出生的第十九個月因一次猩紅熱病被迫失去了聽力和視力,從此她成了一位殘疾人,她的世界裏只有黑暗一片!因爲安妮。沙利文的出現纔將她從黑暗中解救出來,使她學會用頑強的毅力去克服因生理缺陷造成的'精神痛苦。

海倫的故事如果發生在其他人身上,有可能會自暴自棄,但海倫卻有幸得到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使她戰勝了病魔,學會了講話,用手指“聽話”,並學會了五國語言。這個‘禁閉’在盲、聾、啞世界裏的脆弱女子,24歲時竟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揚名全世界的哈佛大學的德克利夫學院,簡直可以稱爲是生命的奇蹟。

她曾經說過:“如果蒼天給我三天的光明,我一定好好充分利用,第一天,我要領略人世間的善良;第二天,我要看滿整世界、看人類進步的奇觀;第三天,我要體驗城市的繁華。”也許三天的時間對我們平常人來說並不算什麼,每天悠閒悠閒,時光一會兒就過去了,三天也只是一瞬間而已,而海倫卻不賒求她只渴望三天的光明,而且她還想把三天時間都去做的有意義的事情,所以我要對患有殘疾的人說:”無論多辛苦,你們都要向海倫學習,學她那樣堅強,不要向困難低頭,只要堅持不懈,夢想就一定會實現。”與此同時,我也向跟健康的人說:“我們沒有殘疾,是一個活力十足的健康人,所以我們更應該在我們的人生中多做一些有意義的、有利於國家的事情,遇到困難要勇敢面對並且戰勝它!”

我想海倫如果那時向病魔低頭的話,那就少了一位美國女作家、教育家,也不會有今時今日因她以身作則所帶給我們領悟的道理,正因爲她的頑強意志與毅力最後使她成爲盲聾名人及所有人的榜樣。她令我們學會了:時刻牢記“堅持”兩個字,在打擊以及困難面前不是怨天尤人,而是以樂觀向上的心態去面對,使自己得到信心。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它會令你奔向夢想,實現理想!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6

寒假,我讀了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完後,我覺得這本書如同一根針,死死的刻在了我的腦子裏。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主要講述了:盲聾人海倫·凱勒一生的故事以及她的內心歷程。她一生只有十九個月光明與聲音,在莎莉文和其他老師的幫助關愛下,海倫·凱勒終於克服了重重困難,完成了哈佛大學的學業,獲得了學士學位。她始終致力於殘疾人事業,爲他們創造受教育的機會。最終成爲了一名傑出的慈善家、演講家、教育家。

記得當年馬克吐溫說過:“19世紀出了兩個傑出人物,一個是拿破崙,另一個就是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海倫·凱勒雖然是個盲聾人,但她並沒有向困難低頭,反而向困難發起了挑戰。“啊,如果能得到三天光明,我將能看到多少美好的東西!第一天將會是忙碌的一天。我會久久凝視着我的那些好朋友,凝視着我的忠犬們。第二天,我將要瀏覽這三千世界的過去與現在。第三天,我要在當前的工作世界中度過,到爲生活奔忙的人們活動的地方去。”這就是海倫·凱勒在擁有這三天光明職中想做的事。那麼對於我們這些健全的人來說,海倫·凱勒是我們非常值得學習的榜樣,學習她那意志上的頑強,不向命運投降,自強不息的精神,和那一顆積極、樂觀、敢於創造奇蹟的心。

人生總會有遇到挫折,永遠都是平平坦坦的,就沒意思了!海倫·凱勒樂觀向上,即使遇到這麼重的打擊,還仍是勇敢地擡起頭,一步一步地邁向成功之路!

世界上其實很多人樣樣都不比海倫·凱勒弱!可爲什麼,大家都是人,海倫·凱勒卻成爲了一個世界聞名的人物呢?答案非常簡單,就是因爲很多人都是那麼的懦弱,遇上了一點點困難就先忙着投降了。大家都可想而知,困難的敵人就是懦弱,困難只要一遇上堅強的人,它就會像只烏龜緊緊地縮起了腦袋。一個成功的人,他一定會經過很多的風風雨雨,一定有很多困難敗在了他手下,他一定是一個不怕挫折,把挫折當成了自己的目標的人,有着不肯輕易服輸的可貴品格!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不經歷挫折,就不會成功。我們在面對困難時,只要有戰勝它的信念,就一定能成爲強者。我堅信,意志創造奇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7

寒假期間,我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心理沸水般劇烈地翻騰着,受益匪淺。

“上帝給予我的只有19個月的光明和聲音。”一場突如其來的病將海倫無情地扔進了漆黑寂靜的可怕世界,成了聾盲人。

爲了學習發音,海倫用手摸動物的嘴、觸摸人的喉嚨……觸摸不夠準確,迫使自己練習字詞句,“我的任務就是練習、練習、不斷地練習。”一練就是幾小時。失敗打擊她,但她沒被挫折壓碎,反而像一粒被輕率地拋到岩石堆上的種子,從石子的縫隙中找到土壤,伸進細根,鑽出嫩芽;疲勞熬煎她,可她沒被折磨摧垮,反而跟臘梅那樣抗嚴寒拒風霜,不低頭不畏葸。她在爬一座高山,勤奮得像螞蟻一樣,雖然跌落了一百次,他還是安靜地開始第一百零一次的攀爬,終於學會了說話、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臘五種文字,併成爲世界上第一個從哈佛大學畢業的盲聾人,成爲了著名的聾盲作家、教育家、慈善家。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爲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榮獲“總統自由勳章”等獎項。

海倫的意志,就像火山的火一樣燃燒,像大川的浪一樣奔涌,像千仞的山峯一樣聳立,然而風雨不折、雷電不擊,其毅力之強深深地震撼了我,像是看見了珠江的水倒流一般。反觀我自己,似溫室的花朵,經不起任何的風吹雨打,一遇到困難,就如河水被枯枝敗葉和雜亂垃圾擋住了去路,一時間流不動了似的。三年級時,我喜歡上了打擊樂,爸爸買回架子鼓,興致勃勃地練了幾天,就放棄了;後來又學笛子,吹了一個月,就覺得那嘴火燒火燎般難受,似滅火劑般把心頭的希望澆滅了,我又放棄了。現在每當聽到或看到電視裏那扣人心絃的鼓聲,悠揚委婉的笛聲,就讚羨得屏了呼吸,嘆息,後悔自己的半途而廢!這正如一句諺語所說:“沒有意志的人不能成事,失去雙翼的鳥不能起飛。”

海倫那似蒼松的毅力,如礁石的信念,海燕般的勇敢,像萬里晴空的樂觀向上精神,值得我一生學習。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我獲益良多,如天上的繁星、似秋天的果實。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8

細雨中迷茫,驀然間回首,又看見灰塵中的它——《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興趣油生,捧着至寶般細細品讀……

作者海倫·凱勒用記敘的手法寫了自己痛苦而又美好的一生,剛出生時的光明讓她如此地留戀,可漸漸的黑暗又讓她恐懼,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悉心教導下,慢慢熟悉了這個黑暗的世界。在書末也寫到,海倫·凱勒假想自己能有三天的光明,去觀察、感受這美好的世界,也表達了她對於光明的渴望與追求。

海倫·凱勒的這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告訴了我們一個,不,是無數個蘊含哲理的人生領悟,在她失去了光明後的時間裏,她已不再留戀,而是告訴自己:要勇於面對!她的面對,也許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折點,也許是她克服困難的勇氣的生成,不過無論是怎樣她的面對,成就了她的一生。

在生活中,退縮,永遠都是人們在面臨巨大困難的反應,可海倫·凱勒創造了新的奇蹟,在黑暗與寂靜的世界中渡過了偉大的一生。她以自己難忘的親身經歷告誡了人們在困難面前眼只能朝上,不能朝下,只能遠望未來,不能抱怨現實。

曾經有人問我,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你最敬佩誰,我當時脫口而出的就是海倫·凱勒。但現在想想,其實還有一個人很值得我們去尊敬,那就是她的老師:安妮·莎莉文老師。

其實,安妮·莎莉文在5歲時失去了視力,也經歷過黑暗又寂寞的世界。她用自己五歲時經歷的黑暗與寂寞來鼓勵與教育海倫·凱勒在困難面前不能輕言放棄的人生哲理。她用了自己極限的耐心和愛心,在自己沒有一點教育經驗下僅僅用了自己經歷黑暗時的方法將海倫·凱勒從一個懵懵懂懂的小女孩培養成了一個才華橫溢的人,一個世紀的奇蹟!

聽!彷彿那雨也聽懂了她的故事,正輕輕的踩在水窪上,沉醉於她不朽的精神中,細細回味着這個傳奇人物。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9

19世紀出了兩個傑出人物,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海倫·凱勒出生時健康美麗,1歲7個月時因爲一場疾病失去了視覺和聽覺,從而也無法學習說話,便成了一個又聾又啞又盲的孩子。在安妮·莎莉文老師來到海倫家教導她之前,她在寂靜黑暗的世界中已經掙扎了很久很久。因爲她與常人不同,又是獨生子,所以備受寵愛。海倫的父親沒有一刻放棄對海倫的治療,他不想讓自己的女兒在未知的世界裏度過一輩子,他去尋求著名的眼科醫生奇澤姆先生,他建議海倫的父親去找亞力山大·貝爾博士。貝爾博士自己也是個失去聽力的人,他立刻寫信給柏金斯盲人學校,請他們派位專門教師來幫助海倫。

1887年,對海倫·凱勒一生影響最大的安妮·莎莉文老師來到海倫家,在老師的教育和幫助下,海倫學會了讀書、寫字和說話,與世界建立了溝通,也學會了愛與服從。所以她在很多時候把1887年作爲自己新生的年份。莎莉文老師非常清楚如何讓海倫走出那個黑暗的世界。一天,海倫和老師在溪邊散步,老師停下來把海倫的手放在水管口上,讓水流過海倫的手,然後在另一隻手上開始拼寫“水”這個字,忽然,海倫恍然大悟:原來,從手上流過的這種清涼奇妙的東西就是“水”可以用手指劃出的符號指代。那天,海倫一口氣學會了“父親”、“母親”、“老師”、“妹妹”等許多詞彙。那一天,海倫非常快樂。

後來,因爲她的努力,她考上了劍橋中學,在上學期間她曾說:“我將來一定要上大學,而且是哈佛大學。”所有聽見的人都很吃驚,哈佛大學可是一流大學,入學考試常人都很難通過,何況你又聾又盲?從此,海倫閉門苦讀,終於考上了哈佛大學,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爲什麼海倫——一個又聾又盲的孩子,能做到我們常人做不到的事,考上我們常人考不上的劍橋中學,考上我們常人考不上的哈佛大學,成爲我們無法成爲的成功人士、傳奇人士?“因爲運氣?”“不。”“因爲聰明?”“不。”“因爲努力?”“不,你只說對了一點,還有堅持。”

時至今日,海倫成了創造奇蹟的代名詞,她取得了正常人甚至正常人中的佼佼者都無法取得的成績。這種奇蹟背後是堅守,是突破,是不向命運低頭的力量。當我們在感動、欽佩的同時,是不是也該想一想,自己想做什麼?怎麼做好?即使那不是一個奇蹟,只是我們一個小小的夢想。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0

手心裏的這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而這本書的作者——海倫·凱勒,也是我最敬佩的女性。這本書用自傳體的形式,生動展現了作者充滿挑戰和傳奇的一生。

一個聰明漂亮的女孩在她僅僅一歲多的時候,一場突發的高燒使其失去了聽力和視力,從此海倫變成了一個又盲又聾的兒童。無情的生活可謂是給了她迎頭痛擊,未來會有多少艱辛困苦在等待這個懵懂無知的孩子……在書中的開頭,作者就提出了對現實世界的渴望:在我生下的第二年的二月裏,“我”突然生病,病魔奪去了“我”的視力和聽力,後來“我”更加害怕,世界裏充滿了孤獨和冷清……

莎莉文老師非常理解和包容海倫,耐心細緻的幫助她,鼓勵她不要向命運屈服,而她也沒辜負老師的殷切希望,憑藉靈巧的雙手,以驚人的毅力戰勝了種種困難:因爲耳聾的緣故海倫只能含糊不清的發音,爲了能和人清楚說話,她用一根小繩系在一個金屬棒上,叼在口中,另一端拿在手上,練習手口一心,寫一個字,念一聲。爲了使寫出來的字不至於歪歪扭扭,她還自制了一個木框,裝配了一個滑輪練習寫字。同時,莎莉文老師還邀請薩勒博士教導海倫,讓她將手放在自己的喉嚨上,讓她感受每次發音時聲帶的震動,想方設法讓她“聽懂”聲音。經過年復一年艱苦卓絕的訓練,海倫終於能像正常人一樣流利講話。

光陰似箭,海倫也漸漸長大。在老師的循循善誘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她以優異的成績上了中學。面對更爲複雜的中學課程,她不能像其它聽覺、視覺正常的同學那樣輕鬆學習,只能花更多的時間、付出成倍的努力來消化知識,靈巧的手指也磨出了一層繭。儘管有時感到苦和累,倔強的她卻不肯認輸,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還給自己定下了“我要去哈佛大學!”的目標。這在當時,對於正常的孩子都不是易事,更何況又盲又聾的海倫了。但是,篤定的她每天堅持學習10個小時以上,因爲她堅信:總有一天,理想會照進現實。

天道酬勤,這一天終於來臨。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以特殊方式安排海倫進行入學考試。只見她用手在凸起的盲文上熟練地摸來摸去,然後用打字機回答問題。前後9個小時,各科全部通過,英文和德文還得了A(優)成績,就這樣,海倫懷着熱切的心情開始了充實的大學生活。並於1904年以優異成績取得文學學士學位,成爲首位畢業於高等院校的聾盲人。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經說過:“19世紀有兩大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1

一個又盲又聾又啞的小女孩——海倫,會怎樣面對一個孤獨而黑暗的生活呢?

海倫在媽媽的幫助下學習了一些簡單的生活手語,海倫的媽媽給她找了個老師安妮莎莉文,在老師耐心的指導下,海倫開始學習知識,“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海倫的內心,黑暗過去了,光明住進了她的心田,從此海倫不再孤獨,不再感到與外面的世界有任何隔膜,開始得到人間的友愛。

海倫以堅強的毅力學會了字母和閱讀,更重要的是學會了說話。這是在她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的情況下學會了說話,看到她付出的努力,讀到這裏,我常常熱淚盈眶。這一切都少不了她堅強的意志和一直默默幫助她的老師。海倫相繼學會了英語、法語、拉丁語和德語,因爲她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做到這些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啊,創造人類的極限。海倫經過無限的努力終於考上了大學,大學畢業以後又成爲了一名當代的紅作家,這本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就是她寫的自傳。她的經歷讓我感到震撼,這是她不屈的意志、頑強的奮鬥,實現了她精彩的人生。

失明的海倫給我們一個忠告:善用你的眼睛吧,猶如明天你將遭受失明的災難;同樣的方法也可以應用於其他的感官,聆聽樂曲的妙音,鳥兒的歌唱,管絃樂隊的雄渾堅強有力的曲調吧,猶如明天你將遭到耳聾的厄運;撫摸每一件你想撫摸的物品吧,猶如明天你的觸覺將會衰退;嗅聞所有鮮花的芳香吧,嘗每一口佳餚吧,猶如明天你再也不能嗅聞物體,充分利用每一個感官,通過自然給予你的幾種接觸手段,爲世界向你顯示所有愉快而美好的細節而自豪吧!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2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是美國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一本書給我很大的心靈震撼。這種震撼的力量不僅僅是因爲海倫·凱勒的驚人事蹟,更重要的是她看到了我們大多數人沒有看到的東西,即使我們的視力都很正常。

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當中有這樣的一段話:“我的心充滿了人和物的形象,我的眼睛絕不輕易放過一件小事,它爭取密切關注它所看到的每一件事物。有些景象令人愉快,使人陶醉;但有些則是極其悽慘,令人傷感。對於後者,我決不閉上我的雙眼,因爲它們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它們面前閉上了眼睛,就等於關閉了心房,關閉了思想。”

看,這是一段多麼真誠的自白!同時,這也點出了當代青年的一種不足——不敢直面現實。

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也有不幸。如何面對這些不幸,成爲我們生活哲學裏面一個極其重要的課程。海倫·凱勒是不幸的,她幾乎從出生開始就比別人遭受了更多的磨難。但這種不幸僅僅表現在生理上。從心理上說,她是一個強者。我們很多人都有着比她更好的身體條件,但,我們有誰能夠達到她的高度呢?拋開其盲聾人的身份不說,僅僅是學術上的成就,我們有多少人能夠與之相提並論呢?

翻開歷史畫冊,我發現,在身體殘疾的情況下仍有高成就的不僅僅只有海倫·凱勒,還有很多人與她一樣,身殘志堅。如古希臘盲詩人荷馬,中國漢朝時期的史學家司馬遷,現代物理學的鉅子霍金......

有太多的奇蹟在我們的世界存在,以致我無法一一列舉。也許有人會說,因爲他們都是天才,所以纔會有這樣大的成就。但是,天才的定義是什麼呢?聰明的頭腦?如果是的話,我想問,聰明的頭腦可以彌補身體的缺陷嗎?可以抵抗生活的壓力嗎?答案顯然是不能。但是,我知道有一種東西可以使他們與不幸對抗,那就是強大的意志力,即直面現實的勇氣。

從以上的每一個例子都可以看出,他們當中的每一個人,都具有直面身體缺陷,直面生活不幸的勇氣。正是這種勇氣,支持他們成就一番事業。

生活中的不幸有很多,假如我每次面對它們,都閉上自己的眼睛,禁錮自己的心房,無疑會成爲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沒有人會想成爲一名失敗者,我同樣也不例外。所以,我應該要學習海倫·凱勒的這一種精神,時刻睜大自己的眼睛,去面對生活,無論是陽光明媚還是烏雲密佈,都應該用笑容去面對。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3

暑假看了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印象很深。這本書主要講述主人公海倫凱勒。她年輕的時候因爲高燒失去了聽力和視力。後來,她的父母找到了一位老師,安妮莎莉。在安妮莎莉的幫助和照顧下,她克服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她還自學了五門語言,完成了哈佛大學的學業,並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學士學位。她一直致力於殘疾人事業,經常幫助殘疾人,到處募捐改善殘疾人的生活環境,爲他們創造受教育的機會。她周遊世界爲殘疾人加油。成爲傑出的慈善家、演說家和教育家的故事。

當我讀到海倫凱勒非常努力地學習,自學了五種語言,並在哈佛大學完成學業時,我認爲她真的很強大。她聽不見也看不見,但她甚至比我們一些正常人還要好。多少正常人能有她堅強的毅力。我們正常人,能看能聽,比她一個殘疾人還慘。她必須比我們更努力才能取得這樣的成就。想到這一點,我想,作爲一個正常人,如果我和她一樣努力,我一定會很優秀,或者比她更優秀。所以,我要好好學習,我要和她一樣成功!只要你努力,採取自己的行動,你的夢想就會實現!

當我讀到海倫凱勒說如果給她三天光明她會做什麼時,我突然覺得能看見和聽見是一件多麼好的事情。想起來了,經常抱怨這個不好,那個不好。夏天聽着那些蟬在那裏唱歌,我覺得很吵,但在海倫凱勒的眼裏,一切都是那麼美好。不幸的是,她聽不見也看不見。她深深地感動了我,讓我覺得好幸福,能聽到父母的嘮叨,能聽到他們的聲音,能看着他們的臉,每天都能享受到世界帶給我的快樂和幸福。所以我要珍惜身邊的一切,珍惜上帝帶給我的幸運,不要再抱怨了,因爲海倫凱勒比我更不幸,她堅強的精神深深的刻在我的心裏。她是我永遠的學習和生活榜樣。

看完這本書,我受益匪淺,學到了很多人生哲理:人生要樂觀,無論多麼不幸,都要勇往直前,繼續朝着自己的目標前進,這樣目標纔會實現;對於現在的生活,我們應該感到滿足,感謝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和健康。讓我們快樂成長;好好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做一個有內涵的人,做一個優秀的人……這本書教會了我很多,相信你看了也會有同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4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名言是我的座右銘。從我認識字開始,我就喜歡上了看書。在我看的書裏,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它給了我許多啓示,教給我做人的道理。

自從我看了這本書以後,便迷上了它。我才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他們從來沒有看到過蔚藍的天空,鮮豔的花朵,一望無垠的草原。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只能生活在黑暗中。海倫。凱勒就是一個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她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書中寫道,假如她有三天的光明,她會去做很多她想做卻沒有做過事。她沒有提出要去看絢麗的風光,她只是想感受一下正常人的生活,並通過這個機會來感恩,感恩曾給予她力量與希望的人們。

海倫。凱勒,從小患有高度殘疾,她的一生只有19個月的光明與聲音。在莎莉文老師和其他老師的幫助下,她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考上了哈佛大學,獲得了學士學位。

每次看着海倫。凱勒的話,讓我時時會想到這件事,讓我真正懂得了感恩的含義:記得有一次上學,放學的時候突然下起了雨,因爲上學的時候我沒有帶雨傘,只有將外套披在頭上向前奔跑。就在這時候,一位同學的媽媽說:“你沒帶雨傘嗎?”還沒等我回答,那位阿姨就把她傘給我了,而阿姨自己也跑到商店裏躲雨去了,她衝我笑着揮手。時間雖然隔了很久,可是我每次想起這件事,總會想起她溫暖的笑容,心裏也總是暖暖的。非常感謝這位阿姨,謝謝您!

雖然海倫凱勒,是個盲聾啞人,但她卻從來沒有向命運低過頭,憑着自己的勇敢、堅強、樂觀的面對生活!她雖然看不見美麗的世界,也聽不見美妙的聲音,但她卻是一個樂觀勇敢面對生活的人。海倫。凱勒曾經說過“人如果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生命的最後一天,那麼你就能體會到人生的意義。”海倫。凱勒堅強、勇敢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我們要向她學習不懈努力,熱愛生活的精神。

讀完這本書以後,使我感受深刻。我們要充分利用每一天時間,好好學習,面對挑戰不輕言放棄,不輕易被困難擊倒,珍惜現在的幸福時光,感恩所有的人!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5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十九世紀出了兩個傑出人物,一個是拿破崙,另一個是海倫凱勒。”寒假期間,我讀了一本海倫的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完之後,我的心被海倫的精神深深震撼了!

在書中,海倫說:“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應該說知識就是幸福,因爲有了知識,就是摸到了有史以來人類活動的脈搏,否則就不懂人類生命的音樂。”的確,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是知識使海倫創造了這些人間奇蹟。

海倫凱勒是一位殘障的教育家,被以爲是二十世紀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女性之一。在她十九個月的時候,一場大病殘忍地奪走了她的視力和聽力。從此以後,她再也聽不見大自然美妙冬天的聲音,再也看不見絢麗多彩的世界。八歲時,父母爲她找了一位家庭教師——莎莉文小姐。海倫在家人和家庭教師的幫助下,先後在帕金斯盲校和劍橋女子學校就讀,最終考入哈佛大學,並嘗試寫作。

海倫是一個意志堅強的人。由於她又聾又盲又啞,學習對她來說就如登天那樣難。剛進入劍橋中學的時候就遇到了麻煩。老師開始上課時,海倫卻遲遲沒有得到所修科目的凸版課文。由於班上學習人數多,老師也不能給些特殊的照顧。這時她並沒有放棄,而是以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拼搏精神迎頭趕上,最終如願以償,考上了哈佛大學。

面對殘酷的現實,海倫不怨恨不氣餒,並能勇敢地接受厄運的挑戰,用愛心去擁抱整個世界。她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人類是可以戰勝命運的。她還將自己所經歷的痛苦和幸福記錄下來,以勉勵他人。多麼令人敬佩的人啊!她就像一顆閃亮的星星,發出璀璨的光芒,照亮後人前進的方向。

這個寒假我能結實這位偉大的女性,真的特別高興。有時我又特別慚愧,當自己遇到困難時,就像一隻縮頭烏龜,不敢勇敢面對。現在,我不想再做縮頭烏龜了,我要像海倫那樣永不停歇,做一個真正的強者,學會用陽光般的愛心擁抱這個燦爛的世界。

海倫用她艱難卻幸福的一生詮釋了生命的意義。她的一生是人類的奇蹟,她的自傳使我汗顏,也使我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