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課程教學反思(精選16篇)

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政治課程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一政治課程教學反思(精選16篇)

高一政治課程教學反思 篇1

中期考試硝煙瀰漫過後,反觀前半期的教學,感觸頗多。

從教學教育活動過程看,我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對教學對象的深入瞭解,按以前對高一學生的教學教育方法和觀念來教學,通過平時考試才發現我們的教學對象已大大改變,有那些不同呢?

一、現在的學生國中用的是課改教材,教材的側重於從感性認識來引導學生明白一些生活的道理,但缺少基本知識、理論的系統學習;

二、學習習慣差,不會聽講、記筆記(包括成績好的);

三、考試是開卷,學生對政治學習的重視程度可想而知;四、對高一經濟學中基本理論的理解缺少心裏準備,學生的角色還處在國中階段,角色轉變太慢。

針對以上所存在的問題,我認爲在以後的教學中應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一、要低估學生的水平,把他們當成是以前九年級的學生,要求他們記住基本知識,先記再理解,循序漸進;

二、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要求記筆記、會使用工具書,增強自學能力;

三、教學中注意由淺入深,從感性到理性,落實教材,加強書本知識的認知和理解;四、課堂課後嚴格要求,加強訓練。俗話說笨鳥先飛,通過勞動、努力定能取得好的成績。

高一政治課程教學反思 篇2

一、反思:

1、夯實雙基: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是教學的重點,能力的立意要以知識點爲前提。在以後的教學中要進一步落實雙基。

2、加強訓練:適當的訓練是鞏固和理解知識的準備途徑。學生在主觀題中失分較多。原因就在於平時的訓練不認真,導致審題不清,角度不明,技巧不熟,表達不暢。

3、轉變觀念:很多同學都認爲政治課只需在考試前臨時抱佛腳,記記背背就行了。這種觀念是不對的,任何學科知識都需要平時的積累,理解和鞏固。要轉變其他任課教師尤其是班主任的觀念,取得他們的支持,轉變學生的觀念,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二、改進措施:

1、加強與學生溝通,建築師生交流平臺,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上的疑難問題。

2、加強學法指導:

①指導筆記。很多學生從國中上來,還不習慣高中的教學方式,不懂得如何記課堂筆記。要讓他們轉變教師講、學生聽的方法。主動提取教師上課的有關信息,重點記錄,得到整理。

②指導記憶。政治課需要一定的知識點記憶爲基礎,必須讓學生適當背誦,注重理解性的記憶,一般知識點與重難點分開記憶。

③指導答題:選擇題就是教學生如何理解題形,抓住中心,找準關鍵詞,學會靈活運用排除法,遞向法,因果法等解題方法。

主觀題就教學生:

1、審材料,抓中心;

2、審題題,抓關鍵;

3、牢設問,抓角度;

4、找課本,採點子;

5、找背景、尋主語;

6、找聯繫,列題綱。最後組織語言,準確答題。

高一政治課程教學反思 篇3

站在高一年級的盡頭回望,在新環境下,我的政治課教學經歷了從很不適應到有所適應的過程,使我對教學有了新的認識。

一、學科素質幾近空白

教學須從ABc起始學生的基礎是教學依據之一。中學學生升高中,政治學科不是會考科目,中學的政治課,對基礎知識不作要求,政治學科的知識儲備,運用政治學科知識分析認識事物的能力,政治學科的思維,學習政治學科的方法,等等無從談起。進入高中,政治學科知識陡然以艱深難懂而又對學習者素質有較高要求的現實出現在面前時,學生無論如何也不能適應,政治課教學處於艱難境地。政治課教學只能小步走,低臺階,課時授課內容要少,教學運行進一步退半步,下一節課將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變換方式予以再學習,直至掌握。教學從最簡單的ABc開始,教給學生聽、說、讀、寫,這就是A.。所謂B,就是手把手地教給學生讀題,做答案。c就是通過具體知識的學習,引領學生學習政治學科的學習方法、學習技巧。教學中萬不可操之過急。要取得學校的支持,多給一些課時,用以緩解教學任務與教學時間的尖銳矛盾,沒有時間保證是不能把整體素質這隻木桶上的短木塊加長的。

二、“兩懶”的學習行爲

教學要富有引力政治課學習,需要積極動腦,勤於動手。可我們的學生對淺顯的知識,清澈見底的問題,還願意學習、思考,知識深一點,問題拐一點彎就“知難而退”,腦懶。學習中學生不願記筆記,不願做用文字表達的文字題,只願做寫字母打對號的選擇題,手懶。學生這種淺嘗輒止、不求甚解與長於看而短於寫,樂於淺想而苦於文字表達的“兩懶”的學習狀態,嚴重製約政治學科乃至整體素質的提高,是政治課教學中要解決的重大問題。政治課學習的過程是學生生命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理應洋溢着幸福,充滿着成功,要讓學生懂得這種幸福與成功往往離不開痛苦與失敗。政治教師要用自己的智慧引導學生理解幸福、把握幸福、創造幸福、享受幸福;把學生推離失敗,引向成功。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創造機會讓學生以主人的身份去獲取自己能獲取的知識,適時讓其展示所獲成果,併發自內心的給予鼓勵,讓學生享受到幸福與成功。問題設置要小臺階、多臺階,引導學生一步一步沿着思維的臺階登上光輝的“頂點”,使學生領略到“無限風光”,從而享受到幸福與成功。解決手懶問題也可照此辦理。

三、“不動”“被動”的學習情態

教學要着力於激動生命政治課學習抑或是任何一種學習都是學習主體生命的律動。政治課堂上常有這樣的現象:老師在組織學習,趴着的,說閒話的,看課外書的,漫不經心的,生命在這裏斷檔,雖然在老師用肢體、眼神或語言提醒制止下,表面終止了這些現象,誰又能說清其思想是否轉到學上來了呢?缺乏熱情,沒有主動,思維遊離於學習之外的學習是沒有也不可能有效果,儘管造成這種狀況有諸多原因。面對這種境況,政治課教學要在教育的本質上找註解,要激動學生的生命,努力使學生的事,學生自己想做,願做,樂做,逐步使學生的興趣濃厚起來,學習的習慣好起來,自覺主動性強起來,以致形成穩定的後勁很足的學習能力。我們不能改革教材,但我們可以變換教學方式,引激動生命的元素進課堂,使教學變成一道靚麗的風景,從而吸引學生參與其中,使得生命壯麗成長。例如,將知識競賽引進課堂,將生動有趣的蘊含哲理地情景及事例納入教學,等等,都能使學生樂此不疲,筆者就曾享受過這種教學幸福。如果說面前的政治課教學是一座山,我只是在爬山的路上邁出了一步,我將努力攀登,不斷創造新高度。

高一政治課程教學反思 篇4

本學期,我擔任高一的政治教學工作。一個多學期來,本人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根據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在教學活動中我有如下收穫:

一、 認真備課。

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並認真蒐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

二、 增強上課技能

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儘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虛心請教其他老師。

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

四、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

在課後,爲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後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並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這樣,後進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使學習成爲他們自我意識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並認真細緻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後進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識斷層,這些都是後進生轉化過程中的拌腳石,在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時,要特別注意給他們補課,把他們以前學習的知識斷層補充完整,這樣,他們就會學得輕鬆,進步也快,興趣和求知慾也會隨之增加。

五、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目前的考試模式仍然比較傳統,這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模式要停留在應試教育的層次上,爲此,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授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要不斷總結經驗,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還要多下功夫加強對個別差生的輔導,相信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穫!

高一政治課程教學反思 篇5

高一下學期也過去一半的時間了,站在高一下學期的盡頭回望,發現本人在教學活動中存在一些問題:

一、提問落實不夠

政治課記憶性很強,學生如果光理解,僅限於課堂上的聽講,課下不去及時複習記憶就會很快遺忘,在下節課講新課時,出現知識銜接不上的情況,高一政治課一週只有2節,學生平時幾乎不去抽時間背記政治的,所以政治課的記憶落實很重要。爲此,本人將採取以下措施:

1、在備課講課上再下功夫,爭取把課本簡介明瞭地講給學生。這樣在課堂上可以節省,以便給學生在課堂上留下時間去趁熱打鐵,背記剛剛學過的內容。我想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些。

2、抓好課前提問。每個班的政治課兩節間的間隔2天左右,所以每堂課前的回顧複習很重要,所以每節課前我精心準備複習問題,把它列到黑板上或用提前寫好的字帖張貼上去,讓同學們照着複習。五分鐘的複習記憶時間後,注意多提問那些程度不好的同學。

二、課堂不夠生動

政治課由於其固有的學科特點,加上國中時有些政治老師在講課時往往不夠重視,照本宣科,讓學生把課本劃劃、背背記記,導致學生從國中起對政治課形成一種偏見,加重了對政治課枯燥無味的認識,形成了心理定勢,學生普遍重視程度不夠,因此導致政治課堂上常有這樣的現象:老師在組織學習,趴着的,說閒話的,看課外書的,漫不經心的……雖然在老師用肢體、眼神或語言提醒制止

下,表面終止了這些現象,誰又能說清其思想是否轉到學上來了呢?缺乏熱情,沒有主動,思維遊離於學習之外的學習是沒有也不可能有效果,儘管造成這種狀況有諸多原因。

面對這種境況,政治課教學要在教育的本質上找註解,要激動學生的生命,努力使學生的事,學生自己想做,願做,樂做,逐步使學生的興趣濃厚起來,學習的習慣好起來,自覺主動性強起來,以致形成穩定的後勁很足的學習能力。我們不能改革教材,但我們可以變換教學方式,使教學變成一道靚麗的風景,從而吸引學生參與其中,使得生命壯麗成長。例如,將知識競賽引進課堂,將生動有趣的蘊含哲理地情景及事例納入教學,等等,都能使學生樂此不疲。

總之,本人在教學工作中的問題暴露了不少,還應進一步加強修煉,總結教學活動,形成教學反思,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高一政治課程教學反思 篇6

“所謂成功,就是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最後把百分之一的希望變成百分之百的結果。”

對於這段話,大家肯定不陌生,但是生活、工作、學習中,學生在這方面吃虧不少,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心態。

我在九年的教學工作中,從學生身上和自己的經歷中早已深深地體會到心態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良好心態的教育應引起所有教師特別是思想政治教師的注意。經過不斷的探究和反思自己的教學,我將這方面的反思經驗大體總結爲以下幾點:

第一、做到理解學生,理解就能產生信任。

思想政治課的教育功能特殊,既肩負着知識的傳授,更承擔着心理健康教育和品質教育的重任。而思想品德課的課時相對少一些,與學生課堂交流的時間少,這樣就要抓住每一節課,每一次機會滲透心理品質的教育。比如在與學生談話時要注意感情溝通。對成績比較好、比較穩定的學生,我會用類似的語言激勵他們:“當一件事情,越來越接近終點和成功的時候,往往越重要、越艱難,所以誰如果能在最後的時刻,抓得好、抓得牢,誰就能笑到最後,笑得最甜……”對於成績不太穩定的學生,我則會說:“考試前暴露問題是你的幸運,這也是一種成功的機會,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對於學習沒有動力的孩子,我會更接近他們,拉近關係,他們覺得你很真誠,沒有老師的架子,這樣你說話他們就會聽,在合適的機會不妨說:“其實不得不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我們?每天還得照樣早來晚歸,刻苦着,這說明大家還是不甘於現狀的,這一點很值得我尊重你們!那?咱們?就多一份頑強,多一份執着唄。”等等。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人都有肯定的需要,尤其是青少年,而人的行爲又是在思想和心理的支配下進行的,當學生們剔除了心理上的障礙之後,就會主動、快樂起來,從而鍛鍊自己的心態。

第二、現身說法,以事例說明,讓學生學會平和客觀地看待自己和困難。

有人說,心態決定成敗。我認爲這句話有其一定的道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很小,但是這種很小的差異,即心態,在很多情況下就是成功和失敗,即積極與消極的差異造成的。案例教學是思想品德課中很重要的教學手段,通過多年的積累,我積累了很多有關這方面的事例,有學生自己發生的,有同事的,還有很多趣味性的心理學事例。幫助學生認識到只要自己相信自己,就會有好結果。

樹立學生積極的心理,樹立自信心。因爲只要做好了最容易幹好的事情,你就邁出了輝煌的第一步。立即行動是鍛鍊自己良好心態的前提。

第三、提出明確要求:“我可以允許你成績落後,但是我絕對不能允許一個學生承認自己不行,我更不允許你自暴自棄!”

“哀莫大於心死”,心死了,誰也救不了。讓學生感覺到你對他們的尊重,對他們的肯定,讓他們承認自己能行,變外界的鼓勵爲自己的內動力,學生就會從心態上自強。

學習本身是一個過程,其目的一方面是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能力。通過學習,練就一種頑強的心理品質——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堅持性,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善於冷靜而理智地控制自己情緒與行動的自制力。

另外,造成學生不良心態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考試。對此,我的理解是:應試教育本身應是素質教育的一方面。寓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中,通過學習與應試的過程,全面提升學生多方面的素質與能力。所以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還會不斷反思、研究,讓學生有積極的心態去面對考試這個因素,從而能夠用良好的心態應對當前激烈的競爭。

高一政治課程教學反思 篇7

轉眼間,一個學期又過去了,回想這學期的教學,既有進步的地方,也存在不足之處。及時的反思,能促進我的教學水平,爲日後更好開展教學工作做鋪墊。

一、注重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

本學期的政治教學以《政治生活》爲主線和上學期的《經濟生活》不同,經濟知識記憶的知識點不是太多,着重理解,對運用的要求比較強。而政治學知識對記憶的要求則明顯比較高,並要求學生在深入瞭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政治生活對學生而言比較陌生,他們參與的機會少,因而對很多知識點都難以把握。不少學習認真的學生反映,政治知識點難於記憶,因此,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尤其重要。

1、國內外重大時政穿插運用,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理論聯繫實際對於加深學生對政治知識的理解很有幫助。這能讓學生覺得,政治生活就在他們身邊,很實際,並不只是純理論要求。例如,在講授“政府的性質與職能”這一知識點時,我運用了“2010年海南瓊海國慶期間水災中的政府作用”這個熱點問題,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深刻理解我國政府的性質,學會區分政府所履行的不同職能。再如,在講述“國際關係的決定性因素”時,我運用了“中日關係發展歷程”的材料,學生都會通過分析,指出國際關係的決定性因素是國家利益。

2、講授記憶方法,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

針對政治知識點衆多,難以記憶的問題,我多次鼓勵學生運用知識框架圖進行復習記憶。知識框架圖有助於學生從宏觀的角度對知識點進行理解與把握,把書本零散的知識點歸納爲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對於學有餘力的學生,我鼓勵他們在複習的時候,建立自己的知識框架,這樣會記得更牢固。

此外,我還引導學生在理解知識點的基礎上,運用循環記憶法、關鍵字詞記憶法等對重點知識進行分類記憶,並通過定時的課堂小測進行驗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授答題技巧必不可少。

經過一個學期的訓練,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辨析題的解題方法,但是對於論述題和探究題,學生解題經驗實在是少得很。因此,教給他們必要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主要是解題方法和學習方法的指導。

除了在平時習題評講中逐漸向學生滲透解題技巧外,我還會開設專門的主觀題解題方法講授課。把學生在答主觀題時存在的問題總結起來,爲學生指出來。把主觀題的類型、審題、答題技巧以及步驟通過例題的講解引導學生慢慢學習。此外,通過強化練習,使學生逐漸建立起解答主觀題的模式。

高一政治課程教學反思 篇8

中期考試硝煙瀰漫過後,反觀前半期的教學,感觸頗多。

從教學教育活動過程看,我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對教學對象的深入瞭解,按以前對高一學生的教學教育方法和觀念來教學,通過平時考試才發現我們的教學對象已大大改變,有那些不同呢?一、現在的學生國中用的是課改教材,教材的側重於從感性認識來引導學生明白一些生活的道理,但缺少基本知識、理論的系統學習;二、學習習慣差,不會聽講、記筆記(包括成績好的);三、考試是開卷,學生對政治學習的重視程度可想而知;四、對高一經濟學中基本理論的理解缺少心裏準備,學生的角色還處在國中階段,角色轉變太慢。針對以上所存在的問題,我認爲在以後的教學中應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一、要低估學生的水平,把他們當成是以前九年級的學生,要求他們記住基本知識,先記再理解,循序漸進;二、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要求記筆記、會使用工具書,增強自學能力;三、教學中注意由淺入深,從感性到理性,落實教材,加強書本知識的認知和理解;四、課堂課後嚴格要求,加強訓練。俗話說笨鳥先飛,通過勞動、努力定能取得好的成績。

高一政治課程教學反思 篇9

中期考試硝煙瀰漫過後,反觀前半期的教學,感觸頗多。

從教學教育活動過程看,我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對教學對象的深入瞭解,按以前對高一學生的教學教育方法和觀念來教學,通過平時考試才發現我們的教學對象已大大改變,有那些不同呢?

一、現在的學生國中用的是課改教材,教材的側重於從感性認識來引導學生明白一些生活的道理,但缺少基本知識、理論的系統學習;

二、學習習慣差,不會聽講、記筆記(包括成績好的);

三、考試是開卷,學生對政治學習的重視程度可想而知;

四、對高一經濟學中基本理論的理解缺少心裏準備,學生的角色還處在國中階段,角色轉變太慢。針對以上所存在的問題,我認爲在以後的教學中應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一、要低估學生的水平,把他們當成是以前九年級的學生,要求他們記住基本知識,先記再理解,循序漸進;

二、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要求記筆記、會使用工具書,增強自學能力;

三、教學中注意由淺入深,從感性到理性,落實教材,加強書本知識的認知和理解;

四、課堂課後嚴格要求,加強訓練。俗話說笨鳥先飛,通過勞動、努力定能取得好的成績。

高一政治課程教學反思 篇10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高中思想政治本身內容的“枯燥”,尤其針對政治學科在會考中遇到的學生不喜歡學的“尷尬”情況,就決定了在政治會考的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的重要性。

根據我在政治課教學上的摸索,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我逐漸摸索出了,在教學中,如果充分利用本地鄉土資源,就能積極調動學生的興趣,使課堂教學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如果在政治課教學中的廣泛運用鄉土材料,學生就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而且還能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

一、巧用鄉土材料,激發學生興趣在政治課教學中的作用

第一、優化課堂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在政治教學中,新課的導入是每節課的先導。成功的新課的導入是一堂好課的前提。新課導入得好,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學生思維,發揮學生的想象。如何引起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的動機,明確學習目的和建立知識間的聯繫,順利完成課堂教學,就必須注重導入這一重要的環節。利用鄉土資源導入新課,能從與學生聯繫密切的生活經驗、已有的知識、能力、志趣、品德的實際出發,這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關鍵所在。

第二、創設問題情境,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創設問題情境,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刻意創設一種情境把學生帶入預備的包含一定情感的意境中,讓學生心靈深處受到強烈的震憾而產生共鳴,從而與教師所要傳授的知識遙相呼應.爲此。在新課程下,創設問題情境要求教師問由境生,問隨境異。在這方面,我主要採用適時應用鄉土課程資源引入課題,激起學生的興趣,產生迫切追尋問題,學習課文內容,探索問題答案的心理。運用鄉土材料能使學生有親近感,從而產生認同感。只有讓學生主動參與,經過學生的探究和內心的體驗,纔會深刻地理解教材知識。因此,在化解教學重點、難點過程中,恰當地運用鄉土材料,不斷引導學生運用科學分析方法深入認識事物,發現事物內在的聯繫,優化問題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可起到加深理解和鞏固的作用。例如,在學習“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時,我們用了一個梨、一個蘋果、一串香蕉,演繹了一個“買水果”的小品故事,學生在笑聲中,明白了梨、蘋果、香蕉與水果是個性與共性的關係,梨、蘋果、香蕉這些個體無論怎樣特殊,都具有“水果”的共性,而作爲共性的“水果”,也離不開“梨”、“蘋果”、“香蕉”等個體。這些鄉土實物的運用,不僅加深了學生印象,便於學生理解抽象的哲學道理,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親近自然、熱愛鄉土的樸素感情。在學習高一“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要向管理要效益”時,我們準備了一個瓶子、一些大小不一的石頭、一些細沙、一杯水。先用石頭填充瓶子,不能再用石子填充時,還可用沙子填充,不能用沙子了,還可再倒水,不能再倒水時,還可以再充進其他氣體……看似“滿”了不能再裝的容器,其容量的潛力原來如此驚人。形象的演示使學生明白:要提高管理效率,就要充分挖掘每位員工的潛力,讓石頭、砂子、水、空氣都發揮最大的效用,這也有利於同學們形成“潛能無限”的觀念,樹立自信自強的人格。

第三、理論聯繫實際,優化學習方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先生的責任不在於教,而在於教學生學。”《普通高中政治課程標準(教育部制訂)》也明確要求,政治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有利於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在多樣化、開放式的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與參與性,培養探究政治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有一組研究數據顯示不同方式對學習掌握知識的不同效果:講課5%,閱讀10%,視聽20%,演示30%,小組討論50%,實際操作75%,教會學生立即應用所學知識90%。這組數據表明,學生聽課及閱讀的效率是極其低下的,而討論、實踐和應用有利於理解和鞏固知識,鍛鍊能力,需要突出實踐應用。這就需要轉變學習方式,強調自主學習,可以借鑑研究性學習的思想和方式。通過對政治課教學與探究性學習的有效整合有助於改變“以課堂爲中心,以書本爲中心、以教師爲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我們要根據政治課教學的內容來選擇探究的課題,讓學生自主地開展探究活動。

總之,鄉土材料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材料,它能切實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原則,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有效地優化學習方式,激活學生思維,對於課堂教學來說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踐證明: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引入鄉土資源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走出教材、走入生活;走出校園、迴歸自然,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政治課教學獲得新的活力、生命力。政治課教學也最終會走入學生的心中。

高一政治課程教學反思 篇11

中學政治教學課堂不僅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陣地,更是新課程改革發展的重要環節之一,這就要求政治教師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上有重大變革。強調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富有個性地學習,對於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儲知識,而是學會探究,以便爲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因此,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是中學政治教師實現新課程改革任務的必由之路。在教學實踐中,必須徹底打破封閉、單項、機械、以教師爲主體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參與到教學互動中來。

第一,要結合政治新教材的內容,有針對性地分析現實社會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種政治、經濟、文化現象或事例。

尤其是要善於將當今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時政熱點與書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論知識生動、形象地相結合起來。如,學習“價格變動的影響”這一框教學內容時,通過分析汽車價格變動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引導學生認識到要作爲一名成功的企業家,面對不斷下降的汽車價格,必須採取必要的措施;而對於家庭來說,隨着汽車價格的不斷下降,購買汽車也納入了生活消費的內容。這樣,學生纔會對政治課感興趣,接受所學的政治理論觀點,從而加深對政治理論知識的理解。

第二,在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特別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設法讓他們動起來。

比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談自己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讓大家一起討論研究問題之所在,並從課本中尋找解決的辦法。例如,作爲當代中學生,在金錢面前應當作出怎樣的選擇?學生中存在很多看法,教師可採取自主學習、綜合探究等活動,一方面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充分反映學生對金錢的思想狀況;另一方面要發揮教師的主流價值觀的引導作用,在注重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學生自主進行價值判斷的同時,爲學生提供鮮明的基本價值標準,引導學生沿着正確的方向學習。

第三,政治教師還要結合新課程的要求,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採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

比如,除常規方法外,還要求教師儘快掌握體現時代性特徵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並運於教學過程之中。而這一點在政治課教學中體現更爲明顯、要求更爲迫切。通過多媒體課件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或者是照片、圖片、掛圖等生動、形象且直觀的教學手段,或者通過師生的講述,把學生帶入某種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學生有如身臨其境。通過這種情感渲染和傳達,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對知識的詮釋和理解,免去了生澀與呆板,也達到使學生學會對知識活學活用的目的。如,學習“公司的經營”這一內容時,先用多媒體展示海爾集團的經營狀況,讓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學生興趣和思維,引導學生質疑、探究、發現,達到對學生有效地實施教學的目的。

第四,新課改的政治教學必須將羣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結合起來,高中政治新教材的內容和事例的設置很強調體現學生的個性差異性,這就要要求在政治教學中要針對不同生活經歷、性格氣質、興趣愛好的學生,進行多側面、多樣化的個別教育,以此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政治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通過羣體教育個人,給學生以溫暖和信心,使集體成員間互相激勵,促進個人的進步。在學習“消費”內容時,我以轎車消費爲例進行教學,家庭經濟狀況不同的學生對這個例子的反映明顯不同,此時,我就及時引導他們瞭解影響家庭消費的因素、怎樣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等知識。

作爲高中政治教師,尤其是高一年級使用着新教材的政治教師,要適應新課改的要求,除了要轉變政治課的教學方法,還需要在政治教學中樹立民主、平等的師生觀。新課程改革對教學的定義有了根本性的變化:“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互動。”新課程改革把教學的實質定義爲交往、互動。教學過程的交往、互動,意味着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啓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真正把教學看作是師生共渡的生命歷程,共創的美好體驗,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高一政治課程教學反思 篇12

一輪思想政治課改革旨在發展,目的是促使學生在知識、能力、覺悟方面有所收穫,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效性。多年的教學實踐,本人深深認識到要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質量,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注意把握好教學過程中的'“四個點”,即結合點、生命點、興奮點和情感點。

一、尋找結合點,體現教學的生活性

理論聯繫實際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基本原則。要堅持這個原則,首先必須全面理解理論與實際的關係。應當說,掌握理論是聯繫實際的基礎,因此,必須先學好理論,提高理論修養,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才能較好地分析當今社會紛繁複雜的經濟、政治和其他社會現象;同時,要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因爲理論若脫離實際,勢必會成爲“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教學中就會把思想政治課講成純理論條條,變成是“空洞的說教”。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很好貫徹理論聯繫實際原則,關鍵在於尋找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點”,即考慮“實際是什麼?有哪些?如何聯繫?”的問題。當今世界瞬息萬變,實際存在的問題包羅萬象,無可勝數,如果信手拈來,勢必會浪費時間與精力,因而,科學尋找“結合點”,選擇實際問題極爲重要。我想,教師選擇的“點”應是學生熟悉的、貼近生活的,是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等重大社會實際和學生中普遍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並有目的、有重點的分析說明,這樣,教學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從而提高理論聯繫實際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也才能確保讓學生感興趣。緊扣社會問題與學生現實實際的“生活化”教學,既能促使課堂教學儘量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化抽象爲具體,讓學生看得見、感受得到,從而輕鬆地把那些抽象的理論加以理解掌握,又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幫助學生明辨是非,提高覺悟。

二、體現“生命點”,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爲,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教學的對象是一個活生生的思想、感情、意志、個性都處於變化之中的個體,學生是“認識的主人”,而不是機器,不是“認識”、“知識”的“容器”。可見,學生是具有青春活力的“生命體”,教學就是要善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成爲主動的、活潑的、發展的學習主體。思想政治課教學一定要改變教師唱“獨角戲”、搞“一言堂”的現象,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探討、自我教育與自我體驗。比如,在教學中可運用“讀、議、講、練”教學方式,通過情景設置,組織學生進行充分討論與互動交流,讓教學成爲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最優化結合的過程。“讀”就是在課堂上給學生一定的自學時間,指導看書,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學生通過自學,能自己領悟理論知識,發現問題,質疑釋疑;“議”就是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進行分組討論。討論前,教師要指導學生抓住教材的重點、難點,用基本原理作指導,同時聯繫實際地進行討論,不能脫離教材想當然地亂討論。“講”就是教師根據教材的內容和結構,對基礎知識進行講解,並解答學生自學討論中不能解決的問題。這是在學生自學和討論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目的是使學生對已掌握的知識更加明確、更加系統。“練”就是在自學、討論、講解的基礎上,對一些具有典型意義的題目進行練習,目的是爲了鞏固知識,並將知識轉化爲能力。通過練習,發現學生學習上的漏洞和教師教學上的薄弱環節,可以及時得到彌補。如在講《學會交往》中“人際關係”內容時,就可以採取這樣的教學步驟:先

由學生課下自學兩點:一是處理好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二是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接着,着重對後一個問題進行課堂討論,讓學生講自己的看法或做法,而教師則重點講解調節人際關係的幾種應該注意的問題;最後,全體學生每人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總結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整個教學過程是在學生獨立思考、相互討論中完成的。這樣,不僅學得印象深刻,而且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又鍛鍊了自己的思維能力,指導了自己的行爲。

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要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一個極爲關鍵的問題就是需要教師做好“疑”字文章,也就是要使課堂成爲學生“提疑”、“質疑”和教師“答疑”、“解疑”有機融合的、互動式的教學。這裏,提疑、質疑是前提,講疑、答疑是關鍵,解疑是目的。面對學生提出各式各樣的、五花八門的問題,教師要加以歸納分類,並有針對性地進行科學指導,例如,屬於教師在教學中學生沒有弄清楚的,並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可採取集中講解、答疑的方法解決;屬於教師在教學中學生沒有弄清楚的,而帶有特殊性的問題,但又比較重要,可利用每節課前或結合新課,進行分散答疑;若是不屬於講課內容,或有些還未講到的問題,則可採取個別答疑的方法,等等。這樣做,不僅可以鼓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能調動學生主動接受教育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改變“說教者”的形象和“灌輸者”的地位,樹立科學的學生觀,把學生當作是“學習的主體”,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在教學中能得到充分的調動與發揮。

三、刺激興奮點,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教學缺乏趣味性,就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從而導致學生“厭學”,因此,教學一定要讓學生對學習科學知識有濃厚的興趣,才能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必須將科學性和趣味性有機結合起來。實際上,教學的科學性和趣味性是相輔相成的,當學生學到了豐富的科學知識,有助於他們去認識和改造世界時,他們會感到極大的滿足和樂趣;加強趣味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目的也是使學生更加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所以,兩者結合起來並不困難,問題在於教師是否肯下功夫。尋找“興奮點”是科學性與趣味性有機結合的保證,教師一方面要深入鑽研教材,充分挖掘在教材背後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要有意識地做好課前教學的準備工作,如廣泛蒐集、積累可供教學用的各種資料,像一些生動的文學、歷史、科學故事,各種有趣的問題,發人深省的警句,耐人尋味的典型事例,以及能開闊學生視野的豐富知識等;還可收集一些剪報,加以分門別類整理;或寫一些教學卡片,買必要的工具書、參考書,甚至是上網查資料,製作多媒體課件等。只有這樣,纔能有效保證教學內容生動有趣,引人入勝,讓學生“願學”、“樂學”。當然,講究教學“趣味性”,並不能脫離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要求,使“趣味”成爲教學內容的外加東西,遊離於科學知識之外,像這樣的教學,絕不是真正有意義的教學,其效果必然是無效的。所以,在教學中,要積極探索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教學規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學習政治課由“自發”變爲“自覺”行動,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的那樣“任何一個優秀的教師,他必然是一個善於激起學生對自己課程感興趣,確立自己課程吸引力的教師”。

四、抓住“情感點”,建立良好師生關係

素質教育要求把師生情感的和諧作爲課堂教學應努力追求的一種心理環境,因此,如何科學地運用情感的功能來優化課堂教學,使教學活動中的認知和情感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這是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大主題。思想政治課教學也同樣要努力追求一種感情抑揚頓挫,或奔騰似江水,或抒緩如清流的課堂教學環境,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如

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可見,要使課堂教學富有“人情味”,充滿“活力”,師生之間建立純潔的情感聯繫至關重要,學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這就要求教師善於抓住“情感點”去了解學生,熱愛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關心他們的成長,耐心解答他們的問題,幫助他們克服各種困難,以博得學生的信任,從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高一政治課程教學反思 篇13

教學亮點:

1.結合自身體會和了解,向學生介紹中山市的發展現狀(發展模式)及中山人的生活水平,學生感慨頗多;

2.介紹“三步走”戰略及目標內容時補充介紹“新三步走”戰略目標及目標制定的背景爲講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鋪墊;

3.在講解GDP時運用數據進行國際、國內的對比,引導學生樹立爲建設富裕的海南而奮鬥的志向,激發學生懷抱建設家鄉的責任心;

4.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與經濟建設目標的關係及相關內容的講解思路比較清晰,層次分明。

不足之處:

1.時間把握不夠合理。前半部分的內容耗時過長,導致後半部分講解粗糙。好在後面的內容條理非常清晰,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也有所涉及,不難把握。

2.課文內容取捨和課外知識補充的關係仍存在很大的問題。大概是我的教學理念是:幫助學生多瞭解現實社會。經濟學知識必須運用到現實的社會實踐當中才具有說服力,而且必須是結合實際去理解國家的基本經濟制度、理念、策略、規劃、做法等等。因而,處理教學內容這塊是我的弱項。

3.語言表達不夠簡練。要把書面語言轉化爲口頭語言,不僅要思路清晰,而且要簡潔、生動、有力。這對於我一個新教師而言,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由於當班主任,又跨年級上課,備課時間並不充裕,更談不上課前演練,課堂表述能力亟需加強。

4.留給學生參與課堂的空間少。這個問題除了時間處理不當外,還主要是因爲我的教學心態不夠從容。總是想完成教學內容,多給學生補充知識,而忽略了學生的聽課狀態和接受能力。尤其是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非常不夠,這點我感到非常愧疚。

5.沒有形成知識鞏固練習的習慣。授課過程時間緊迫,通常沒有節餘時間做練習。備課的時候也常常忽略練習題的設計,要做練習主要依靠教輔資料。這方面也亟需改進。

高一政治課程教學反思 篇14

本學期即將結束,爲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與能力,我對自己整個學期的教學工作進行了深入的反思,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對教學準備的反思:儘管每個教案我都認真修改過纔拿上講臺,但新課程要求教師備課更多的是備學生,而我恰恰忽略了這一點。自從高校擴招以來,學生整體的基礎知識水平有所下降,而我卻對學生了解不足,很多時候都高估了學生的能力和知識水平,沒有注意到理想與現實的反差,沒有準備好如何將高深的理論知識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出來並傳授給學生。這對於從來沒接觸過一丁點兒經濟學知識的學生來說,無形中已經增加了他們接受知識的困難。爲此,我得到了一個啓示:每個班每個學生的能力和知識水平都不同,備課,不僅要備好教學內容,還要備學生,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能力和原有的知識水平、興趣、愛好等特點。認真做好這一點,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

二是對教學實踐過程的反思:首先是對教學內容的反思。教材裏面有些要求一節課學習完的內容,真正操作起來是難以完成的,如: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公司等知識。而我有時候爲了完成教學任務,就會加快授課速度。雖然很多時候學生都會積極配合,但這些只是表面現象,真正能把知識掌握好的學生是不多的。這點,在後面的練習和測試中都有所體現。因此,我悟出了一點道理:只講速度不講效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這樣做不僅容易忽略授課的知識點,而且學生也不能真正地把知識紮紮實實地學好,長期下去,學生的整體知識水平就會有所下降。要真正提高教學質量,就得一步一個腳印,把每一個知識點都落實好,既要把握時間的度又要講究效率,注意講練結合,讓學生能在練習中掌握知識,並且能夠將其運用於現實生活的實踐當中。

其次是對教學組織的反思。所謂教學組織能力就是通常所說的駕馭課堂教學活動的能力。回顧整個學期的教學,我發現自己在這方面還是比較欠缺的。教學組織能力往往會在學生的表情和學習狀態中體現出來,而我卻發現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是在“趕”課,希望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把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全部講完。只要心裏想着這個目標,無形中就會忽略學生的學習狀態,講課的語言速度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加快。有時覺得教室鴉雀無聲,乍一看去,才發現學生滿臉寫着“困惑”,甚至有個別學生還在呼呼大睡。儘管如此,我總認爲:要求每一個學生在一節課40分鐘內自始至終保持高度集中狀態是不可能的,讓他們睡一會後,醒來或許效果會更佳,況且學習是靠自覺的,學不學是他們的事,就讓他們睡去吧!現在回過頭來想想,才發現這個想法是大錯特錯的。因爲個別學生上課的狀態有時會產生連鎖反應,直接影響到整個班的學習狀態,導致惰性產生,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一節不注重學生參與的課不能算是好課,一個自編自演的教師更加不是一位好教師。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得到發展,就得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體,引導學生更多地參與,培養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纔可以最終達到培養人的目的。

最後是對教學態度的反思。有一首歌唱得好,“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相互尊重。其實,這個道理在師生關係中更應該得到體現。也許年輕人都或多或少有這樣一種通病,那就是忍耐力和寬容度不足。作爲一名教師,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寬容,這是一種高素質的體現。要想得到學生的尊重、理解和信任,我們也必須以尊重、理解和信任的態度對待學生。而對課堂教學中學生表現出來的過激或違紀行爲,除了責罵外,還有其它的辦法可以用,但萬萬不能和學生站在對立面,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得要求教師有一定的課堂教學應變機智和對自身角色的正確認識。

三是對教學效果的反思:要想有更好的教學效果,就應該及時、詳盡地寫教學反思,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另外,要想得到有效的成長,除了自身的努力外,還有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多聽同行授課。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與同行交流和探討,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和借鑑別人的長處。對於這個問題,一直以來我都感到很費解,我是聽了同行的課之後與自己的相比較,才領悟到其中的奧妙,才真正明白“授人以魚與授人以漁”的區別。還有,要實現真正的教學相長,也離不開學生這個重要主體。上學期段考之後,我就讓學生給我提意見或者建議,很多學生都很積極。有的學生說“板書不夠力”,有的說“說話聲音有點小”,有的說“語速有點快”……所有學生提的意見和建議我都珍藏起來,以此鞭策自己。對於缺點,我能改則改,難改則想辦法改,師生感情增進,學生學習積極性有所提高,教學效果自然也有了改善。總之,一個教師要有好的教學效果出來,實現真正的成長,離不開自己有效的努力、同行的幫助和學生的積極參與。

以上就是我對過去一個學期的教學所作的幾點反思。以後,我會更加註意及時、堅持寫教學反思,以寫促思,以思促教,使自己能夠在這條坎坷的教育路上儘快成長起來。

高一政治課程教學反思 篇15

高一的學生剛剛從國中校園裏走出來,但是,國中課程和高中課程是不一樣的,學科的增加、學習內容的加深、學習方法的變化,使學生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都有很多不適應。政治作爲其中一門功課,在國中長期以來都處於被忽視的地位,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政治的重視程度和所費精力都是不能和其他學科相比的。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我們作爲政治教師就面臨着很多難題。

首先,我們必須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任何一門功課,都有它設置的理由,作爲學生都要學好它。學生對一門學科的態度,首先來自於這門功課的任課教師,所以,開學之初我的做法是,在課堂教學中狠下功夫,從課堂入手吸引學生、抓住學生,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改變對思想政治課的固有觀點。每堂課,都立足於生活化教學,從學生身邊的生活實際入手,讓學生有東西可說,有東西可講,讓學生感受到政治課不是空談大話,她也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

其次,合理安排課堂教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既要在這個時間內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又不能置學生於不顧,完全佔有了這幾十分鐘,使課堂成爲老師的天下。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中學生最佳思維狀態約爲20分鐘,課堂上隨着時間的推移,學生的精神狀態會發生變化。所以,思想政治課教學要注意教學時間的控制,老師在講述一段後,有意識的停頓,佈下空白,給學生一段回味、消化、吸收的時間,這樣做,避免了政治課的說教、枯燥,又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使課堂教學有了效率,有了生氣。

第三,課前課後,我經常和學生交流,瞭解學生的切身感受,讓學生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在一些現實問題當中,積極和學生討論,進而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從心底裏喜歡政治課,愛學政治課。

最後,認真組織好複習。學生學習,更爲關注的是考試的成績,如果學生學起來感覺很好,而考試考下來卻分數很低,他們也不會喜歡這門功課的。所以我準備在學生期會考試期間將考試的要點以提綱的形式發給大家,使學生在複習的過程中有章可循,這樣就降低了學生複習的難度,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希望他們能考出良好成績。

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繼續發揚本學期所積累的經驗,摒棄不足之處,不斷追求,不斷探索,力求幹出好成績。

高一政治課程教學反思 篇16

時間飛逝,轉眼間,第一個學期就要結束了。在這半年的多的時間裏,我認真鑽研教材,認真備課,虛心請教,學習他們的寶貴經驗。回顧這短短的半年,進步固然有,不足也不少。反思過去,以圖將來。

首先是對教學組織的反思。儘管我已經竭盡了全力,仍然無法像各位老教師一樣遊刃有餘,終是無法顧及到每一位學生,有時活躍了課堂氣氛後無法掌握,導致課堂局面出現混亂。這種情況雖然不多,但是給了我一個警告,教師上課需要的不僅是豐富的知識,還應該包括掌握全局,迅速應付突發事件的能力,而這些是無法通過理論直接獲得的,必須在不斷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加強。

其次,是對教學態度的反思。年輕教師,年輕氣盛,就難免血氣方剛,對學生的忍耐力和包容度不足,特別是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搗亂行爲(尤其是1、2、3班這些體育、藝術特長生,更是這樣)。同時,我也在不斷地充實自己,開闊自己的心胸,只有心胸開闊才能正確面對發現學生的不同優點,而不被他們的棱角刺傷。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是對教學實踐的反思,即對平常的上課的反思。教師始終是要站到講臺上去的,課上的好壞與否是檢驗教師的優秀與否的重要標準之一。因而就需要對自己的課堂行爲作出反思,以便能及時發現錯誤,改正錯誤,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和水平。我上過一堂公開課,是關於《企業經營者的素質》,課後我曾反覆思考自己的不足之處,也曾向聽課老師請教過他們的看法,最後我發現問題主要在:

①開頭時太緊張,用漫畫導入時講解得不全面,使得學生沒能很好的理解漫畫的含義;

②在講解企業經營者應該具備哪些素質時,明顯太枯燥,只是把書本上的知識講解了一下,缺少鮮明的例子來讓學生印象深刻,課堂氣氛沉悶;

③對學生回答問題缺乏必要的鼓勵、肯定、啓發等激勵表示,只是單純地讓他們坐下,這容易挫傷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這一點我自己並沒有發現,其他老師指出後,我發現確實是有這樣的情況。

其實,一堂課上得好不好,我們可以從學生的臉上看出來。如果學生面容愉快,那麼這堂課應該就是成功的,如果學生眉毛緊鎖,表情困惑,那麼這堂課很大程度上就是失敗的。所以教師要學會課堂觀察,只有觀察仔細了,纔可以從學生的表情上了解到自己上得好不好,從而作出自我反思。

以上就是我對這學期的幾點反思。以後我會進一步加強自己的反思力度,開展反思性教學。我覺得這是提高新教師教學教育水平的最好方法,教師只有發揮反思意識,把自我的發展看成是必須和必要的,纔會努力地去發展自我,建構自我,從而不斷促進自我學會學習,教會學生學習。最終,才能使教師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