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彙總8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穫,做好計劃,讓自己成爲更有競爭力的人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彙總8篇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五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我將努力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有效的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下面將我這學期的工作做如下計劃:

一、以課堂教學爲核心

(一)備課:

學期初,我們鑽研了《數學課程標準》,教材、教參、對學期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學期中,着重進行團隊備課。掌握每一部分知識在單元中,在整冊書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學生怎樣學、學生將會產生什麼疑難該怎樣解決。在備課本中體現教師的引導,學生的主動學習過程。充分理解課後習題的作用,設計好練習。

(二)上課:

1、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思考。然後,放手讓學生探究,動手、動口、動眼、動腦。針對教學重、難點,選擇學生的探究結果。學生進行比較、交流、討論,從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接着,學生練習不同坡度,不同層次的題目,鞏固知識,形成能力,發展思維。最後,儘量讓學生自己小結學到的知識以及方法。現在學生普遍對數學課感興趣,參與性高,爲學好數學邁出堅實的一步。

2、及時複習。根據愛賓浩斯遺忘規律,新知識的遺忘隨時間的延長而減慢。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識基本是當天複習或第二天覆習,以後再逐漸延長複習時間。

3、努力構建知識網絡。一般做到一小節一整理,形成每節知識串;每單元整理複習形成知識鏈,一學期對整冊書進行整理複習。學生經歷了教材由薄變厚,再變薄的過程,既形成了知識網,又學到了方法,容易產生學習遷移,給學生的創新,實踐提供了可能。

(三)批改作業:

針對不同的練習錯誤,教師面批,指出個性問題,集體訂正共性問題。批改作業時,教師點出錯題,不指明錯處。讓學生自己查找錯誤,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學生訂正之後,仍給滿分。鼓勵學生獨立作業的習慣,對激發學習的興趣取得了較好效果。分析練習產生錯誤的原因,改進教學,提高教師教學的針對性。

(四)注重對後進生的輔導:

對學困生分層次要求。在教學中注意降低難度,放緩坡度,允許他們採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學習。注重他們的學習過程。在教學中逐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對學生的回答採取“揚棄”的態度,使學生敢於回答問題,樂於思考。

二、積極落實素質教育

堅持正確的教育思想,樹立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教學觀念,改變“以知識爲本”的傳統認識,樹立“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新觀念,緊緊圍繞學生的探索與創新活動展開,呈現出教學情境。通過讓學生動手,經歷猜測,實踐,驗證的過程。激發學生的興趣,解放了學生的眼睛,嘴巴和手,創造了讓學生操作,實驗的機會;獨立思考的機會;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自我表現的機會。使學生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始終以一種輕鬆,愉快的心情去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

三、參加教育教研活動:

1、改變教育觀念。明確教育是爲學生今後的發展服務的。訂閱教育期刊。思考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方法和途徑。

2、積極參與學校網絡教學的研究,摸索其特點,爲靈活運用教學方法進行課堂教學做好準備。

3、每位數學教師準備一節教研課。展示自己的教學特色和教學風格。

總之,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努力逐步樹立素質教育的觀念,通過課堂教學主渠道去實施,爲學生今後的發展服務。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實施中心校教導處工作計劃,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爲重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關注學生,關注課堂爲主線,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爲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強化教師的服務意識。深化課堂教學研究,提升教研活動的要求和質量,努力使我組教研工作再出新成績,再上新臺階。

二、工作目標:

1、以各種教研活動爲契機,強化課堂教學實踐;

2、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規範教學行爲,提升教育教學能力,適應課改要求;

3、關注學生的學習行爲,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全面發展和提高學生的素質;

三、工作重點及具體措施:

1、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進一步領會新課標的精神,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認真備課,提高對新教材的駕馭能力。

2、嚴格執行教學五認真工作,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認真備課,仔細研讀新教材,提高備課質量,加強課後反思;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課堂訓練形式的多樣化,重視一題多解,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每堂課要留有時間給孩子完成部分課堂作業。

3、認真組織開展集體備課和教科研活動。

開展學—研—講—改系列活動,根據活動安排,有任務的老師要根據內容及早作好準備,精心上好每節示範課,圍繞專題作好每一次的小型講座,其他成員結合課堂實際,圍繞課題,積極參與評課,保證教研活動的時間,努力提高教師的教學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4、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努力做好培優補差工作。

要抓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要堅持不放棄每一個後進生,要以寬容的`心態接納他們,給他們以更多的關心和愛護,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學到自己需要的數學。

5、開展數學興趣小組活動。

我組在本學期有組織地開展數學興趣小組活動,要充分用好《國小生數學報》等有關雜誌,開展豐富多彩的國小數學課外活動;每週進行定點定時的活動輔導,認真組織、積極培訓,並進行數學競賽,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興趣,開發學生的潛能,發展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視野。

6、認真組織月考和形成性檢測。

出好每一次的月考考卷,難度適宜、題量適中、形式多樣,重視學生綜合解題能力的考查。嚴格審覈,在規定的時間內上交打印好的試卷。考試時嚴密組織,考後認真批閱,結合實際做好質量分析表,及時上交匯總。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教學計劃是課程設置的整體規劃,它規定不同課程類型相互結構的方式,也規定了不同課程在管理學習方式的要求及其所佔比例。國小五年級數學下教學計劃,我們來看看下文。

一、學生現狀分析:

本班有學生50人。大部分的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有着純真善良的本性。上課時都能積極思考,能夠主動、創造性的進行學習。個別學生能力較差,計算和應用題都存在困難。本學年在重點抓好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加強後進生的輔導和優等生的指導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體成績。

二、本冊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觀察物體、圖形的運動、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統計、數學廣角和綜合應用等。其中因數和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統計等是本冊教材的重點內容。

(一)、本冊教材的特點:

1、優化編排結構,突出數學的文化特色,爲培養學生的數感提供豐富素材。

2、計算教學內容的編排體現改革的理念,注重培養學生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學生的數感。

3、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4、加強統計知識的教學,使學生的統計知識和統計觀念得到進一步提升。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於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二)、本冊教學重點: 因數和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三)、本冊教學難點:因數和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

三、本冊教學總目標及要求:

1、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會進整數、小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奇數和偶數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數的特徵;會求100以內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3、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會解決有關分數加、減法簡單實際問題。

4、知道體積和容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有關體積和容積之間的實際意義。

5、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6、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以及將簡單圖形旋轉90度;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7、通過豐富的實例,理解衆數的意義,會求一組數據的衆數,並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徵。

8、認識複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統計圖表示數據。

9、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0、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1、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2、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好習慣。

四、教學措施

1.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和網絡等現代化教育資源,提高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爲提高教學質量打下基礎。

2.積極學習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和經驗,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使他們學的輕鬆快樂,使學生由學會向會學轉變,由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和學習的效率。

3.教師要從自身做起,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備好課、上好課,批改好作業,以積極認真的態度來影響學生,提高

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的興趣,使學生願學、樂學。

4.加大培優輔差的力度,以激勵表揚的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展開競爭,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對後進生給予更多的關心,做到課堂上多提問,課下多關心,作業做到面批面改。使他們進一步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從而促進全班教學質量的提高。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1.“簡單的統計(一)”

2.“約數和倍數”部分的調整。

由於目前在實際教學中短除法的運用並不是很廣泛,根據教學反饋的情況來看,用圖解的方式也完全可以使學生理解分解質因數的原理,短除法在此的作用並不十分顯著。因此,此次修訂把利用短除法來分解質因數的有關內容刪去了。但是在講約數、倍數、最大公約數等內容時,仍保留短除法的形式,幫助學生藉助直觀進行理解。

3.“分數的意義和性質”部分的調整。

根據《大綱(試用修訂版)》的要求,刪去“分數的加法和減法”單元中的“分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但是,我們認爲分數和小數的互化仍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需要讓學生掌握,故把這部分內容移至本單元。

4.“分數的加法和減法”部分的調整。

(1)根據《大綱(試用修訂版)》的要求,刪去“同分母的帶分數加、減法”、“異分母的帶分數加、減法”、“分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三部分內容(“分數和小數的互化”移至上一單元),並對有關例題和練習題中的數據進行修改。

(2)刪去“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中的“連加、連減”內容及相關練習題。

5.增加“數學實踐活動”。

高年級的數學實踐活動逐步轉向培養學生初步的課題研究能力。本冊教材中的兩個數學實踐活動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1)你喜歡什麼電視節目?

這個活動通過讓學生了解周圍的人喜歡什麼電視節目,初步體會到用收集、整理信息的`方式可以幫助我們瞭解某些具有傾向性的現象,例如,男生比女生更喜歡體育節目,家長比學生更喜歡新聞節目,等等。

在這個活動中,首先要使學生通過調查,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其次,要讓學生學會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並從統計的結果中獲得儘可能多的信息。第三,要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提高數學交流的能力。

(2)數字與編碼

這個活動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首先,讓學生通過調查瞭解郵政編碼的有關信息。其次,共同交流了解到的郵政編碼及生活中其他數字編碼的知識。最後,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探討給學校的每個學生編號的方法。

通過以上活動,學生可以進一步認識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通過讓學生探討一種全新的編碼規則,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探索精神,以及簡單的課題研究能力。

二、課程目標:

全冊教學要求

1.結合本冊教學內容進一步提高學生整數、小數四則運算的熟練程度。

2.使學生掌握約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等概念,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數的特徵;會分解質因數;會求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

3.使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進行假分數、帶分數、整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4.使學生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計算分數加、減法。

5.使學生認識常用體積和容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數、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夠進行簡單的名數改定。

6.使學生知道體積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會計算它們的表面積和體積。

7.使學生學會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會看和製作簡單的統計表,通過有說服力的數據和統計材料,使學生受到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學會較複雜的求平均數的方法。

8.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

全冊教學要點

1.較複雜平均數的求法。

2.常用的體積單位間的互化。

3.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與體積的計算。

4.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求法。

5.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6.約分和通分。

7.分數大小的比較。

8.分數的加法與減法。

三、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活潑可愛,多數學生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也有極少數學生反應較慢,思維遲鈍,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慾望。這個班是從三年級帶起的,上學期期末被抽到區裏調研,雖然取得全鎮第一,但幾個後進生還需努力抓一把,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都能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四、全冊教學進度及活動安排(以單元爲單位)

(一)簡單的統計(一)8課時

1.數據的收集和整理5課時左右

2.求平均數2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1課時

實踐活動:你喜歡什麼電視節目?機動1課時

(二)長方體和正方體15課時左右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2課時左右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3課時左右

3.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8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2課時左右

(三)約數和倍數17課時左右

1.約數和倍數的意義2課時

2.能被2、3、5整除的數3課時左右

3.質數和合數,分解質因數3課時左右

4.最大公約數5課時左右

5.最小公倍數2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2課時左右

(四)分數的意義和性質20課時左右

1.分數的意義6課時左右

2.真分數和假分數4課時左右

3.分數的基本性質2課時左右

4.約分和通分6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2課時左右

實踐活動:數字與編碼1課時

(五)分數的加法和減法10課時左右

1.同分母分數加減法2課時左右

2.異分母分數加減法3課時左右

3.分數加減混合運算3課時左右

整理複習2課時左右

(六)總複習5課時左右

合計大約80課時左右

五、減負提質措施

1、加強對比訓練和遷移能力的培養。

2、加大研究型學習的力度,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獲得知識經驗和能力。

4、加強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

5、加強對學生能力、良好思想品德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6、在教學中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和基本技能的培養

7、重視實際測量,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8、重視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並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

9、改進練習設計,促進學生的學習

10、注重教學方法的最優化,關心瞭解每一個學生,注意提優補差。

六、教學檢測及評價

每單元檢測一次,期中期末各檢測一次。

平時課堂表現,課堂作業,家庭作業採用評星辦法進行評比。

七、學生輔導

一幫一結對子單獨輔導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課標教材五年級上冊《數學》105-108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會求一組數據的中位數;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徵。

2、過程與方法:觀察、比較、討論,經歷“認知衝突——否定——建構新概念”的探究方法,感受引入中位數這個統計量的必要性。

3、情感與態度: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統計意識,發展統計觀念。

教學重點:明確中位數的含義,會求一組數據的中位數。

教學難點:理解平均數、中位數在描述一組數據特徵方面的.差異,對統計數據多角度、全面的分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這是老師統計到的我班跳繩組同學的成績。(示表一)

(表一)

姓名 李明 陳東 劉雲 馬剛 王路 張同 趙方

成績 175 164 120 117 113 112 109

問:想一想用什麼數表示他們跳繩的一般水平呢?

→還記得平均數怎麼算嗎?

2、(示表二)

姓名 李明 陳東 劉雲 馬剛 王路 張同 趙方 平均數

成績 175 164 120 117 113 112 109 130

問:對照平均數,仔細觀察每個同學的成績,試試能有什麼發現?

→是啊,平均數怎麼會比大多數同學的成績都高呢?

爲了便於觀察,下面看→跳繩組成績條形統計圖:

→分析的好!

→像這樣,當一組數據中出現特別偏大的數時,平均數受到影響,明顯偏高↑偏大,已經偏離了大部分人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用平均數表示他們的〈一般水平〉還合適嗎?

→那在這裏(示表四)用哪一個數代表他們的一般水平更合適呢?

→那在這裏,用哪一個數代表他們的一般水平更合適呢?

(表四)

姓名 李明 陳東 劉雲 馬剛 王路 張同 趙方

成績 175 164 120 117 113 112 109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認識中位數

1、比一比,找一找。

比117大的有3個數,比117小的也有3個數,用117代表中等水平,也就是一般水平。在統計中,我們把117叫做這組數據的〈中位數〉(示表五)

(表五)

姓名 李明 陳東 劉雲 馬剛 王路 張同 趙方

成績 175 164 120 117 113 112 109

2、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什麼是中位數?

總結:只要是按順序排列,中間位置的數就是〈中位數〉,它代表一組數據的〈一般水平〉。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過:下面是跳遠組同學的成績:

姓名 李明 陳東 劉雲 馬剛 王路 張同 趙方

成績 2.91 2.82 2.84 2.01 1.84 2.94

(1)、分別求出這組數據的平均數和中位數。

(2)、用哪個數代表這組數據的一般水平更合適?

(1)平均數是多少?

找中位數遇到問題了是嗎?

首先要把數據怎麼辦?→示表:

1.84 2.01 2.82 2.84 2.91 2.94

→中間有兩個數,哪個是中位數?

→就用中間兩個數的平均數。(+)÷2=()

總→當一組數據是偶數個時,中位數是最中間兩個數的平均數。

(2)、平均數是2.56,中位數是2.83。

→用哪個數代表他們跳遠的一般水平更合適?爲什麼?

→是呀,平均數比大多數人的跳遠成績都低了?什麼原因?

這裏出現兩個特別〈偏小〉的數,使平均數降低了。

比大部分人的成績都低,所以,用中位數代表跳遠成績的一般水平更合適。

(3)、現在請你對比平均數和中位數,它們有什麼不同?

↑偏大

平均數

↓偏小

↗不受偏大、偏小數的影響,

↘在一組有序數據的中間,代表這組數的一般水平。

假如一組數中沒有偏大數,也沒有偏小數,平均數會怎樣?

↓請看

下面是同學們1分鐘仰臥起坐的成績,請完成表格

平均數中位數

32.532

↘↙

(1)爲什麼這麼接近?

(2)現在你認爲哪個數表示一般水平合適?

總:當一組數中沒有偏大、偏小數時,平均數與中位數都可以表示一般水平。

↓過:通過以上活動,同學們對中位數有了更深的認識,明確了它的意義,可以幫助我們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2、分析與推測:

知道了什麼?第幾名?

↓過:看來,中位數就是一組數據的分水嶺。它代表了一組數據的中等水平,也就一般水平。

可是,你們知道嗎?→

3、調查與思考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讓生說收穫感想。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三班,總體說來,良好的學習習慣已經初步養成,大部分同學都能很好的完成作業,學習數學的興趣較高。個別同學的基礎較差,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在這方面有待強化。課堂中喜歡動手參與、小組討論共同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

絕大多數的學生已經掌握上半學期所學的知識,並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部分同學的思維較靈活,有着揭示知識之間的聯繫、探索規律的精神。個別學生從知識到實踐的跨越還有些難度。

二、全冊教材在學段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教材以“三個面向”爲指針,以《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爲依據,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爲重點,以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研究成果爲基礎,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充分體現義務教育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

本教材由衆多數學家、教育專家、心理學專家、學科專家、特級教師、教研員及一線骨幹教師編寫,體現了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理念。

三、教學總目標

1、結合現實生活,瞭解正、負數的意義,會用正、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兩個量,能借助溫度計比較正、負數的大小。

2、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分數的意義;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係;認識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並能將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能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結合具體實例,理解公因數、最大公因數及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會找兩個數的公因數、最大公因數、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結合現實素材理解約分的意義,會約分。會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及加減混合運算;會進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4、結合具體情境,掌握通分的方法;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會正確地計算,並能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5、初步瞭解簡單的統籌法和優選法。

6、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認識常用的體積(容積)單位,能進行單位間的換算。

7、會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會求出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8、會用數表示物體的位置,能根據方向與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會描述簡單的線路圖。

9、結合具體實例,能根據指定的要求設計方案。

10、能根據實際問題設計調查表,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和複式折線統計圖。

11、瞭解數據的描述可能產生的誤導。

四、全冊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加減法的計算。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

3、會用數表示物體的位置,能根據方向與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五、單元(組)教材分析

一單元是在學生已經認識自然數、小數和分數的基礎上編排的,是對數的認識的又一次擴展,是今後學習有理數及其運算的基礎。

二單元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分數初步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它是今後學習分數四則運算和解決有關分數問題的基礎。因此,本單元的內容在以後學習中具有重要地位。

三單元既是數與代數領域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進一步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及分數乘除法的基礎,一定要引導學生紮紮實實地學好。

四單元是第一學段“方向與位置”內容的延續和發展,也是第三學段進一步學習相關知識的基礎,這部分內容對學生認識自己的生活環境、發展空間具有重要作用。

五單元是學生在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及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公倍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爲後面學習分數四則混合預算打下基礎。

六單元是在學習了統計表、單式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之後安排的。

七單元系統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有關知識,爲進一步認識其他立體圖形和學習有關計算打好基礎。

八單元的學習使學生對“可能性”的認識和理解逐漸從定性向定量過度,不但能用恰當的詞語(如“一定”、“不可能”等)來表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還要學會通過量化的方式,用分數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全部學生均掌握了上期所學內容,特別是幾個後進生和轉學生進步較明顯,取得了較好學習效果。

本班學生思維活躍,課堂學習較主動積極,初步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學期重點是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繼續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全冊教學目的要求

1、算方法。使學生會用“四捨五入法”截取積、商是小數的近似值。使學生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於小數同樣適用,並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小數的簡便計算.

2、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觀察、想象,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讓學生體會到同一物體從不同角度看到的圖象會不一樣。

3.使學生知道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能夠用字母表示數,表示常見的數量關係。初步學會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使學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解簡易方程。使學生初步學會列方程解兩、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4.給學生提供發展的`空間,讓他們在原有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通過嘗試、實踐推導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並較熟練、靈活的運用面積公式計算它們的面積。

5.通過生活中的實際例子,讓學生知道“可能性”有大小之分,並能正確的找出可能性的大小。

6.瞭解什麼叫“中位數”,並會找出“中位數”,會區分“平均數”與“中位數”。

7.通過生活中的實際例子,知道編碼的組成;體會編碼的實用性;並會自己設計簡單的編碼。

三、教學進度安排

單 元 教 學 內 容 課時數

第一單元: 小數乘法 8

第二單元: 小數除法 14

第三單元: 觀察物體 2

第四單元: 簡易方程 用字母表示數 3

解簡易方程 10

整理和複習 3

量一量 找規律 1

第五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

三角形的面積 2

梯形的面積 2

組合圖形的面積 2

整理和複習 2

第六單元: 統計與可能性 9

第七單元: 數學廣角 3

第八單元: 總複習 6

四、教材重難點

1.小數乘、除法。

2.簡易方程。

3.多邊形的面積。

五、培優補差措施

1.教師要了解和正確對待學生中客觀存在的個別差異,教師並不是以消滅差異爲目的,而是推動有差異的發展。在“吃透兩頭”的基礎上,通過分層目標的設計和實施,使優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了”,快者快學,慢者慢學,先慢後快,全面提高。

2.在上學期的基礎上繼續堅持進行每週一次的“星級挑戰”,讓學有餘力的學生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平時努力做到不歧視,多鼓勵;不粗暴,多寬容。耐心細緻地幫助,上課時多注意,下課督促他們即使地完成有關作業。適當的時候適當地降低作業的要求。

鼓勵學生在爸爸媽媽的支持下,另行自我發展,找到自己的長處.

六、減負提質措施

1.在集體備課基礎上,還應同年級老師交換聽課,及時反思,真正領會教學設計意圖,提高駕御課堂的能力。教師應轉變觀念,採用“洋思教學法”教學策略,恰當運用教材、媒體、現實材料突破重點、難點,真正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而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教與學的效益。

2.不增減課程和課時,不提高要求,不購買其他複習資料,不留機械、重複、懲罰性作業和作業總量不超過規定時間,

3.通過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學習紀律等方面提出始終一貫,科學而嚴格的要求。

4.轉變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中,恰當的運用洋思教學法,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發現。

5.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一起擺擺、拼拼、說說,讓學生暢所欲言,互相交流,減少學生的心理壓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題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6.在教學中注意採用開放式教學,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境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如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問、一題多編等途徑,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溝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培養學生的應變能

7.練習的安排,要由淺入深,體現層次性。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練習,對優生、學困生都要體現有所指導。

8.增強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關係,使學生感到生活中時時處處有數學,用數學的實際意義來誘發和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9.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引導家長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科學育人。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勇敢戰勝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做學習和生活的強者。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二、 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全班共有學生25人,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有上進心,但接受能力還有待提高,學習態度還需不斷端正。有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不能及時完成作業等,對於學習數學有一定困難。所以在新的學期裏,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應加強培養他們的各種學習數學的能力,以提高成績。

三、 教材分析

1.“簡單的統計(一)” 統計是數學的一個重要分支。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統計的應用範圍日益廣泛。在工農業生產和科學實驗中,我們需要不斷地總結和改進工作,然而僅憑經驗和感覺是不能把握事物的發展的。我們還經常需要通過數量的分析來評價事物的發展情況,並從中發現規律,指導以後的工作。統計工作就是把工作中有關的大量數據收集起來,經過整理、計算和分析比較,來發現事物內部的規律,來研究和評價事物的發展情況。 本單元教學收集原始數據和分類整理的方法,編制和分析各種統計表的方法。最後,教學求較複雜的求平均數的方法。將來在第十二冊中還要進一步教學統計表和統計圖等知識。

2. 長方體和正方體 學生在低年級初步認識了一些簡單的立體幾何圖形,已經能夠識別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形體。在前面幾冊教材中還學習了一些平面幾何圖形的特徵,以及它們的周長和麪積的計算。本單元教材是在此基礎上教學的。這是學生比較深入地研究立體幾圖形的開始。由研究平面圖形擴展到研究立體圖形,是學生髮展空間觀念的一次飛躍。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幾何圖形。通過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可以是學生對自己周圍的空間和空間中的物體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是進一步學習其他立體幾何圖形的基礎。另外,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也是學生形成體積的概念、掌握體積的計量單位和計算各種幾何形體體積的基礎。

3. 約數和倍數 本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學過整數的四則運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以後學習約分、通分、分數四則運算的基礎。通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使學生獲得一些有關整數的知識,即數論中最初步的知識,還爲學生到中學學習因式分解做些準備,使學生加深對整數的認識,還有助於發展他們的抽象思維。本單元教材概念較多,內容比較抽象。重點是求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由於目前在實際教學中奎遜耐彩條的運用並不是很廣泛,根據教學反饋的情況來看,用圖解的方式也完全可以使學生理解分解質因數的原理,奎遜耐彩條在此的作用並不十分顯著。因此,此次修訂把利用奎遜耐彩條來分解質因數的有關內容刪去了。但是在講約數、倍數、最大公約數等內容時,仍保留奎遜耐彩條的形式,幫助學生藉助直觀進行理解。

4.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 這部份內容是在學生對分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掌握了約數和倍數、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是學生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通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爲今後學習分數四則運算和解答分數運用題打好基礎。本單元是分數教學的重點,必須使學生切實學好。根據《大綱(試用修訂版)》的要求,刪去“分數的加法和減法”單元中的“分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但是,我們認爲分數和小數的互化仍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需要讓學生掌握,故把這部分內容移至本單元。

5. 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整、小數加、減法的意義及其計算法則,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在第七冊學過的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四、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 程,掌握一些數據處理技能;體驗事件發 生的等可能性、遊戲規則的'公平性,能計 算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數學思考

●能對現實生活中有關的數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釋,會用數、字母和圖表描述並解決現實世界中的簡單問題。

●在探索物體的位置關係、圖形的特徵、圖形的變換以及設計圖案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進行歸納、類比與猜測,發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對結論的合理性作出有說服力的說明。 解決問題 ●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能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並試圖尋找其他方法。

●能借助計算器解決問題。

●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

●能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並嘗試解釋所得的結果。

●具有回顧與分析解決問題過程的意識。

五、 教學措施

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過程。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得到相應的發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益。

(一)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

(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數學學習過程充滿着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教師要改變以例題、示範、講解爲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之中。

(三)加強估算,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着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

(四)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本學段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和態度與第一學段的學生相比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綜合應用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索與合作學習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通過下面案例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的:讓學生通過統計活動,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加深對不同統計量意義的理解,並且在活動中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感受到丟棄塑料袋的行爲會對大自然造成污染,以喚起他們的環保意識。

六、 教學進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