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讀後感(通用)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傅雷家書》讀後感(通用)

《傅雷家書》讀後感1

這個假期我讀到了一本很好的書——《傅雷家書》,這本書是傅雷先生和他的夫人與其遠在異國他鄉的長子來往的一百二十五封信件。一封封家書包含了父母對子女的無限惦念。父母對兒女的想念就這樣寄託在一封封家書中,情意滿滿,充滿追憶。

在這些書信中包含很多方面的內容,足以見得傅雷先生對其子的關心惦念和其自身的博學多識。傅雷先生不但在書信中和兒子交流鋼琴演奏的'相關知識,還互相探討樂曲作品的精彩之處。除此之外,在爲人處事方面,傅雷先生也仔細的叮囑兒子要戒驕戒躁,適度交友,還有一些生活細節方面的理解知識等都面面俱到的叮囑着,對兒子的教導由淺入深十分用心。

不但傅雷先生十分關心兒子,其夫人朱梅馥也同樣惦念兒子,在來往的書信中不時地囑咐兒子要好好照顧自己,不光是生活起居方面,還教導兒子要好好愛護妻子,從字裏行間都可以看出朱梅馥女士是一個性格溫和,賢淑豁達的女士。

傅雷先生一家都是書香文人,在生活中傅雷先生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給其兒子做出了最好的榜樣,不禁讓我們想到在如今的社會中父母和子女的相處之道,好多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好多孩子也對家長的教導有着逆反心理,其實是不是我們都應該換個方式相處呢?

家長們放下手機多些陪伴,孩子們少些任性多些體諒。所以我認爲《傅雷家書》不光適合我們這些青少年讀,也適合家長們讀,推薦給大家。

《傅雷家書》讀後感2

傅雷:一位偉大的翻譯家。這是我對他的最初印象。但當我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對他又有了新的瞭解,傅的雷同樣也是一位偉大的父親。

《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旨,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在這本書中到處都洋溢着傅雷對兒子的教育及愛。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一位偉大的父親形象,他不斷用自己的經驗教育着、激勵着兒子。從表面上看他是一位十分嚴格、只知道批評兒子的父親。但他心中充滿了對兒子的愛。只是他將嚴厲化作愛,將批評化作關心,將懲罰化作呵護。

世上哪有不愛兒子的父親?只是他們對於愛的表達方式不同。有的父親因過肚疼愛成了溺愛,讓自己的該子成了溫室中的'花朵,經不起風風雨雨;有的父親過於嚴格,不允許自己的孩子犯一點錯誤,將孩子陪養成了“追求完美者”,所以他的孩子總交不到朋友;有的父親老是和孩子嘻嘻哈哈的,因此在孩子心中失去了威信,使得孩子過於放鬆,以至於影響學業。

在《傅雷家書》中的父親可不一樣他是一位教子有方、循循善誘的一位父親,他即懂得何時讓孩子學習又懂得何時讓孩子放鬆。但有時他也因他那代表愛的嚴厲不能讓孩子欣然接受而感到十分傷心與苦惱,但他從未在臉上流露的過,特別是在兒子面前,因爲他是一位堅強的分親,他要在兒子心中做個榜樣。這也是他教育兒子的一種放式吧!

父親是一種稱呼,父親是一種責任,父親更是一種溫暖。多麼偉大的父親啊!

《傅雷家書》讀後感3

不得不說,《傅雷家書》無疑是一部極親切、極寫實的作品,無論是作爲一名讀者,還是對當時的傅雷一家來說,很享受其中的溫馨。

品讀完全部的家書,無論對誰來說,傅先生是一位十分負責,有自省能力的父親。信中細膩入微、誠心誠意的文筆,無不充滿着對孩子的愛。從開始的致歉,到後來的噓寒問暖,他隨着孩子的長大,自己也不斷的改變着,這是十分難得的。你很難在一位不惑之年的老者筆下看到這些。也許是失去了,才最終大徹大悟,體驗過放手,才真正的放手。

父親在自省的同時,更多的,是給予了尊重。孩子遠走高飛了,心裏,說不出的難過。但我們從信中卻見不到任何約束,更多的是建議,更像一位朋友,這點也無不令我佩服。在這位父親的`信中,有一句令人難以忘懷,他說,人是感情動物,展示了父親感性的一面,人就是這樣的,生而爲人,我們爲麼特殊於其他生物?就在於我們有更多的情感。無論痛苦、快樂,這都是我們一份難能可貴的經歷。爲什麼總那麼理性呢?享受這些獨特的情感,將人生變得多彩些,纔不負此生!

在這些信中,看的是父親,也不少見母親的筆影。在文中,我發現母親對於一些事,往往更爲理性,她在文中說過:“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其實兩者並不衝突,因爲有父親的感性,有母親的理性才能造就出在這個社會上,能夠立足,亦能享受生活的人。這也就是父母能帶給孩子的引導與愛了。在一封封的信中,我們不乏能看出父母的關心,往往很多封的信,才能換得孩子的一件,可能是父母寫多了,或是孩子寫少了。

但無論如何,我很欣賞傅先生說的一句,“不能用忙字推託。”還是回到上文,人生中分秒都是一種享受,我們不要只在乎自己的快感,世上的人情事故還有很多,別荒廢了。

《傅雷家書》讀後感4

“諄諄人世語,悠悠父子情”。這是讀完《傅雷家書》後我最深刻的感受。

與平常所讀的書不同,所謂的“家書”,最重要的是在“家”字上。“家”,是寫給家人的書信,承載着最真摯的感情,《傅雷家書》便是由一封封父母寫給兒子的信組成,字裏行間都能感受到父母對子女無限的關愛。

傅聰應該感激有這樣一位“朋友式”的父親。傅雷先生對兒子有着父親的嚴格與朋友的和藹,在兒子失落時爲他加油打氣,在兒子成功時告誡他不要驕傲。同樣,傅雷先生也敢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而不會因爲自己是長輩就“驕橫”不講理。

一封封書信不斷拉近父母與子女間的`距離,就像一次次珍貴的談話,我們也像是旁人在聆聽,受益匪淺。

傅雷先生熱愛祖國,他讓兒子立下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國籍。這看似簡單的“三不”在當時卻執行的很困難。由其是在文化大時期,但他仍就保持了最忠誠的愛國之心,直到死去。

在傅雷先生身上我看見了許多東西,看見了對自己的刻求,對子女的關懷以及對祖國的熱愛。對於父親來說,他是成功的,因爲他將父子間的親情轉化成了朋友間的友情,他和兒子無話不談,完美的跨越了兩代人之間的代溝與衝突,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每個人都體會過父母的教誨,《傅雷家書》讓我感到了一番不同的教誨。不是煩人的嘮叨,而是殷切的叮嚀,不是一味的責怪,而是細心的指導……

《傅雷家書》中子女和父母真誠的交流,流露於字裏行間的親情,會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啓迪,也會給我們最感動的震撼!

《傅雷家書》讀後感5

父親如山,母親如水。雖然紙短情長,但卻奔赴千里,終於見字如見面。很多年前就讀過傅譯的《約翰克里斯多夫》,在書店裏也見過各種版本的傅雷家書,也曾耳聞傅雷家書入選教科書,與曾國藩家書地位相當等,但軍規愚見,一直不看好書信體的“作品”,以爲這種作品未免難成系統,又不免陳詞濫調,絮叨瑣碎。然而,最近一個多月,軍規利用午休前晚飯後的時間,在公司陸續讀完這本傳世家書,不時或掩卷深思,或喟然長嘆。其中鮮活之形象,謙虛之人格,無私之父愛,細膩之筆觸,深刻之見解,讓此書不負其盛名,爲人父者當讀之,爲人子者更當讀之。

家書內容在此不再贅述,讀者讀完自有道不清的感悟。軍規只說本書最後附的傅雷朱梅馥遺書,傅雷在遺書中詳細列出家中重要資產歸屬,委託妻弟代爲處理,如補繳房租,遣散保姆費,甚至他們夫妻的火葬費!在遺書中,傅雷違心地稱兒子傅聰爲“人民的叛徒”,與整本家書中其它部分,傅雷與子信中提到如何以傅聰爲其驕傲,又鼓勵他在藝術上繼續進行,知感恩,培養高尚的.人格等——態度迥異!由此可見,遺書中這最後幾句是傅雷先生在如何極端殘酷惡劣的環境下的無可奈何之語,正如評論家所說,傅雷先生的死不是絕望之死,而是有尊嚴的死。傅雷的家書,會像一盞明燈,照亮一代又一代堅強、正義和值得尊敬的父輩與子輩們。

《傅雷家書》讀後感6

新學期開學後,外孫所在的學校馬家溝國小一年七班,率先開展了好習慣21天,我愛閱讀活動,要求孩子們每天讀一篇文章,利用21天的時間,養成一個好的閱讀習慣,這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爲了配合孩子的閱讀,任老師爲全體家長開出了一份閱讀書單,其中第一本就是《傅雷家書》。

我買回了這本書,一口氣讀了下去,這是一本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傅雷家書》字裏行間充滿了傅雷先生對兒子傅聰濃濃的愛,深深的情,我被每一封信深深打動了。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婚姻;小到吃飯,花錢,細緻入微,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對於傅聰的人生之路,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樹人如樹木,若非善加栽培,必難欣欣向榮。《傅雷家書》是真情的流露,加上傅雷先生深厚的文字功夫和藝術修養,文字生動優美,感人至深。

通過閱讀《傅雷家書》,受益匪淺。

一,我們在教育子女時,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總喜歡把自己擺在家長的位置上,一味地說教,不能成爲孩子們的`良師益友。

二,對於孩子不應溺愛,在鼓勵的同時,發現問題的苗頭,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嚴格批評。傅聰的父母有明確的分工,爸爸側重啓發教育,媽媽側重生活瑣事,給孩子全方位教育。

三,父母要爲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做出表率,言傳身教,身教勝於言教。

《傅雷家書》就像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是孩子與父母真誠的交流,給天下父母和子女強烈的感染和啓迪!

《傅雷家書》讀後感7

這絕不是普通的家書,它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人的自愛其子,也是一種自然規律。人的生命總是有侷限的,而人的事業卻永遠無盡頭。通過親生的兒女,延續自己的生命,也延續與發展一個人爲社會,爲祖國,爲人類所能盡的力量。因此,培育兒女也正是對社會,對祖國,對人類世界應該的盡的一項神聖的義務與責任。我們看傅雷怎樣培育他的孩子,從家書中顯而易見。他在給兒子傅聰的'信裏,這樣說:“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年輕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不論在做人方面還是其他各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誼,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聰在異國漂流的生活中,從父親的這些書信中汲取了多麼豐富的精神養料。時時給他指導,鼓勵與鞭策。使他有勇氣與力量,去戰勝各式各樣的魔障。踏上自己正當的成長道路。傅聰這種熱愛祖國,信賴祖國的精神,與傅雷在數萬裏之外對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開的。

再看看這些書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樣的政治處境中寫出來的。有多少人在那場“黑暗的災禍”中受到傷害,傅雷缺在其中顯出了他不變的本色。

優秀的父親,出色的兒子,不平凡的家書。

《傅雷家書》讀後感8

我認爲如果人的一生真的可以爲自己所熱愛的事業而奉獻那是一件多麼偉大的事情,同時也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充實。我現在已經可以找到生活的目標,雖然以前是盲目的。但我知道只要我們朝着目標努力就會有所收穫。

傅雷說:也許金錢物質方面不能給予你足夠的回報,但是學術和藝術一定會給付出的努力以一個答案。我想不管努力是否可以帶來回報,但是它至少可以使我們心靈更加充實。我相信如果每天都把時間用在自己認爲有用的地方上去,一定會得到進步和滿足。

我認爲只有在互相鼓勵和互相支持下,有着最真實的.心靈的溝通才是最讓人羨慕的。傅雷說他和他的兒子是最親密的朋友,多好的一種父子關係啊,我覺得讀《傅雷家書》真的可以豐富人的內心,讓人變得平靜。而且文學和藝術都會給我們心靈的薰陶。我們在那裏面吸收的養分會讓我們茁壯成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樂趣。

《傅雷家書》是傅雷思想的折光,可以說是傅雷畢生最重要的著作,因爲《傅雷家書》是給他與兒子之間的書信,充分體現了作爲爸爸對兒子的心意。寫在紙上的都是些家常話,心裏怎麼想的,筆下就怎麼寫,用不着擔心讀者。正因爲這樣,感情才那樣的純真摯樸,沒有半點虛僞《傅雷家書》的意義,遠遠超過了傅雷家庭的範圍。書中無處不體現了濃濃的父愛,或許每個父親對子女都疼愛有加,但在疼愛的同時,不忘對其進行全方面教育的,在人口衆多的中國,能夠達到此種地步的,能有幾人,因爲這需要充足的條件,父親要博學多才,兒子要知書達理,而父子之間更要有充分的默契。

好讀書,讀好書,《傅雷家書》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是一本充滿父子之情的好書。

《傅雷家書》讀後感9

翻開這本書,一個關心孩子又不失嚴肅的父親的形象映入我的眼簾。傅雷不僅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一個博學、睿智的學者,更是一名偉大的父親。

翻看着一封封家書,我發現傅雷並不是以一個長輩對小輩的方法教育傅聰,而是以一個朋友的形式與傅聰談心,交流。以平等的態度幫助兒子成長,同時也教導兒子如何對待生活“人沒有苦悶,沒有矛盾,就不會進步。有矛盾纔會逼你解決矛盾,解決一次矛盾即往前邁進一步……”他總是諄諄教導,循循善誘,教兒子如何做人。如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人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難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譽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終於在他嘔心瀝血的`努力下,培養了兩個優秀的人才:著名的鋼琴大師——傅聰,英語特級教師——傅敏。這一家的成就着實讓人羨慕,但和傅雷一家良好的家風是分不開的。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家長總是喜歡溺愛自己的孩子,孩子要什麼都儘量滿足,長期以往,使孩子養成了惰性,並不懂得去珍惜:需要什麼,只要開口就好了,父母一定會滿足的。正是這種思想習慣促使現在社會上有一大批“啃老族”,甚至還發生了父母不滿足孩子,孩子就對父母拳腳相加的事例。發生這種事,我不禁爲這些父母感到可悲,更對他們的做法感到質疑,如果這些家長一開始就不輕易滿足孩子,而是教孩子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得到心儀的東西,事情不會這個樣子嗎?在這一點上傅雷一家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愛孩子不是溺愛他,給他更多的磨礪才能更好的幫助他成長。

《傅雷家書》讀後感10

《傅雷家書》是傅雷和兒子之間的書信所編撰而成的書,在這本書中,洋溢着傅雷對兒子深沉的愛。在書中,傅雷將自己一生中的經驗及教育觀念都傳授給了兒子,激勵着兒子,很多方面都對兒子提出建議,爲兒子出謀劃策。其中,他們兩人也對感情處理方面有着激烈的討論。

傅雷曾在書中不斷地提到感情處理方面的問題。爲追求藝術,他曾對自己的兒子說:“要千萬提醒自己,時時刻刻防自己,一切都要及時收,要遵循學問第一,藝術第一,真理第一,感情第二的原則”。要爲了藝術而不受到感情的支配。而在彈琴時的感情問題,父子也討論過。因兒子彈琴時身體動得厲害,表現十足,所以傅雷便向兒子提出“惟有肉體靜止,精神的活動才最圓滿”。告誡兒子在彈琴時,雖要帶動聽衆的感情,但也要控制住自己的感情,這纔是藝術的.最高境界。而不是自己投入過多的感情,像小丑似的誇張的表演。

而在生活中,傅雷說當情緒消沉時,不必大驚小怪,不必爲此擔心。首先應當向父母去傾訴,去發泄自己的苦悶的情緒。其次,在面對因回憶而痛苦的時候,應把這些事當作心靈的灰燼,不刻骨銘心的傷害自己,要像對古戰場一般的存着憑弔的心懷,用這個方法來控制自己懷念過去的感情。

傅聰長大之後的成就與造詣,離不開傅雷打小對他的指導。在感情上爲他提了很多建議,也使得他在藝術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順利。也望傅雷的教育理念與思想可以一代一代地相傳下去。

《傅雷家書》讀後感11

我們在《傅雷家書》中可以看到傅雷先生對人生,藝術,文學鞭辟入裏的侃侃而談,讓我們能近距離接觸傅雷先生貫穿一生的獨立,自由的人格,感受他真誠高尚的愛國精神和苦心孤旨,嘔心瀝血的教子形象,其中傅雷與傅聰的父子情深,成爲了《傅雷家書》的中心。

在家信中,傅雷或指導傅聰的音樂和生活,或評論中西方的古今音樂作家作品,或抒發自己對中國古詩詞的感悟,或談論當時中國文化藝術的發展或追求中國石刻畫的來源。我們可以看到傅雷在文學,繪畫,音樂等領域均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赤子之心是貫穿《傅雷家書》的精神也是傅雷獨立人格的體現,所謂赤子之心,不但只純潔無邪指清新,而且還指愛。熱烈的,真誠的,潔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愛!真誠,獨立,純潔,自由這樣的詞在家信中隨處可見,傅雷認爲真誠是第一把藝術的鑰匙。要保持清白,保持人格獨立,藝術,表現的動人一定是從心裏從心靈的純潔來的。他是這麼說的,他經常給傅聰寄去中國古代作品,跟他交流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鼓勵傅聰寫中文信。希望傅聰能學國外音樂之所長,但也常常提醒傅聰不忘中華民族的音樂氣質。他關心傅聰的藝術方面的與身體方面的,他無時無刻不在想念傅聰。

這是一顆赤子之心對兒子的指導與關愛,是傅雷與傅聰的父子情。

《傅雷家書》讀後感12

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裏這樣說:“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說長道短,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啓迪。

傅雷和傅聰的家書給了我許多啓示。我們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爲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爲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們想過沒有,他們有傅雷那種身教重於言傳的品質嗎?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於是孩子嚐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嚐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雖然由於政治的原因飽受折磨,但在這一點上他是幸福的,因爲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現在,很多家長也爭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這就成了親子教育的典範。

《傅雷家書》讀後感13

《傅雷家書》顧名思義是傅雷所寫的一封封家書,是給傅雷的一封封家書。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傅雷與傅聰談論藝術與人生,爲傅雷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

在我閱讀這本書時,我被傅雷父子的情誼深深打動,身爲父親的傅雷爲了彌補愛子因遠離故土而產生的諸多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日漸陌生的因素,不顧重重的困難,堅持給孩子郵寄相關的書籍;傅聰忙於演出、練習而時常熬夜時,傅雷常勸傅聰勞逸結合。這些極爲普通的行爲飽含傅雷對其子的.愛,使身在國外的傅雷不會因對父母的依賴而放棄學習工作。

傅雷先生可以如此頑強地直麪人生的風雨,那我們呢?八年級已成歷史,殘酷的九年級已然來臨,我們準備好了嗎?“陸止於此,海始於斯。”里斯本海岸上羅卡角鐫刻着葡萄牙詩人卡蒙斯的這一名句,確實給人以雄壯之感。暴風雨不是我們人生的盡頭,一切波折與晦暗都會過去,而且總是很快、很快。人的光榮,不在於永不失敗,而在於能夠屢敗屢起。相信,經受暴風雨洗禮後的我們,等來的都是驚喜。

傅雷與傅聰一起討論藝術,詢問傅聰的感想,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傅雷教導傅聰遇難事不要放棄,多虛心向身邊優秀的人學習,成功時保持虛心,失敗時保持信心,這些因素都造就了傅聰的成功。

作爲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有着比過去更好的條件,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我相信,即使沒有父母的告誡我們也能在生活中時時刻刻警醒自己,爲創造美好的將來而努力。

《傅雷家書》讀後感14

短短三分鐘的國際長途,讓爸爸感嘆時間太短,唯恐自己遺漏了什麼囑咐,估計此時的傅雷要有好多的話對兒子說,可是,兒子回家的一個月都沒有談的暢快,何況三分鐘呢!父愛就像一條河,永遠是不斷地流淌的。

隨時隨地都想着爲兒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的過程中,還時刻擔心,自己爲兒子做的的不夠好,不夠準確。擔心會給兒子有不好的影響……得知兒子有一個音樂會,只是心疼兒子會勞頓,會疲憊,告訴兒子關心自己好好休息。但是,唯一強調兒子,不管多累也要給爸爸抱一個平安。

很羨慕傅聰有一個這樣的好爸爸!他時時刻刻關心着孩子的成長。

現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忙於生存、忙於工作,認爲管孩子吃穿上學就好了,忽略了孩子心靈的成長。其實,孩子是需要父母的`指導、鼓勵、激勵和關注的。

不要指責孩子的不好,因爲在孩子的心裏不知道對錯,只有父母指導他們告訴他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不要嘲笑孩子的愚笨,在一些問題上,沒有了父母,他們就是一個瞎子一個聾子!只有父母才能給他們自信、給他們動力,他們纔會自信並且驕傲起來。

我們的父母要有“扶上馬,再陪孩子走一程”的思想狀態。不要隨之任之。否則孩子就是一棵瘋長的草,就是一個又蹄又咬的野馬。

父母永遠是孩子的啓蒙老師,各個方面的啓蒙老師!

《傅雷家書》讀後感15

《傅雷家書》我目前只讀了五十幾頁也沒有一個總的概念,但是從字裏行間讀出很多東西。

首先是感受。每次家信中都有傅雷夫婦的慰問與關懷,所以我可以強烈的感受到那股愛。在慰問之後,傅雷先生總是以建議的方式提醒孩子某一件事情應該怎麼樣處理。比如傅聰的一位好友,牛恩德開刀吃了很多苦,傅雷先生就在家書中建議傅聰寫一封信,給她一些精神上的安慰,不一定要是長信。你不會感受到傅雷先生的強求,從而也不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傅聰一定樂意去做這樣的事情。可見傅雷先生很能理解孩子的心理,盡力做到不迂腐、不惹厭。其實傅雷也是第一次當父親,他能與兒子相處的如此融洽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家信。

第二是觸動。我們家天天見面,肯定不需要寫家信,但是要多和父母交流,他們也不是萬能的,他們也是第一次當家長,我有的時候總嫌媽媽嘮叨的煩,其實就是不理解對方,無法體會到媽媽嘮叨的真正目的,而這就是缺乏交流,我們以後可以在閒暇時刻交流交流,或者在週末玩一點遊戲,比如身份互換之類的`,這樣瞭解了對方,就可以儘可能的避免矛盾。

第三是啓示。我發現知識不僅僅是靠讀書獲得的,從生活中學習也是重要的方式。比如書中傅雷先生的家庭並不是特別富足,但是他還是願意花錢將兒子送到國外去學習音樂,並且在學音樂的過程中,傅雷先生提供了很多建議,幫助了傅聰的成長。這告訴除了書本上的知識,培養藝術審美也是一種學習,更重要的是學藝術也不能光學藝術,要在這個過程中找方法,如書中傅雷先生告訴兒子學習一首曲子,要充分了解作者,與作者的脈搏一致,方法的重要性由此可見。

以上就是我這周閱讀《傅雷家書》的感受和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