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0篇)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語文教育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育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0篇)

  語文教育心得體會1

前一個月複習文言文,進行到八年級的大篇目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時,遇到一件小事。下課回辦公室的路上,一個學生攔住了我的去路,說自己在做課外資料時遇到了問題。我低頭看題,是關於“泉香而酒洌”的釋義。孩子答的是:“泉水透着芳香而酒色清澈。”補課班老師在“芳香”和“清澈”上各打了一個叉。我不解,孩子告訴說:正確答案是“泉水清澈而酒味芬芳”,並轉述老師的解釋,說這是文言中常用的詞序顛倒法。

我立刻疑惑了。歐陽修明明是說“泉香而酒洌”,爲什麼偏要解釋成“泉洌而酒香”?或者我們相信別一種說法,歐陽修原來寫的不過是“泉清而酒洌”,是蘇軾大筆一揮改成了“泉香而酒洌”。那麼,蘇軾爲什麼這樣改,而我們既然接受這改動,認爲它比“泉清而酒洌”、“泉洌而酒香”好,在解釋的時候,爲什麼又認定“泉水清澈而酒味芬芳”纔是對的呢?

認爲“泉水清澈而酒味芬芳”爲正確,理由大概是泉沒有香味。然而泉真的不能有香嗎?以科學思維的觀點看,大概確是如此的。然而以文學思維的眼光,則泉有香味並不是什麼特例。不但泉可以有香,花還能鬧——所謂“紅杏枝頭春意鬧”,山、月也會冷——所謂“淮南皓月冷千山”,太陽也可聽得聲音——所謂“羲和敲日玻璃聲”,聲音也可有形而圓——所謂“嚦嚦鶯歌溜的圓”。這就通感吧:感覺之間的混而相通,在一種感覺印象中交錯着別一種感覺印象。通感的心理基礎在於人的感覺本來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也就是說,在感覺的世界裏,它們其實是一個渾然的整體,統攝於一個統一的、全體的人。因此,通感其實是一種很普遍的心理經驗,所以顏色有冷暖之分,聲音也有明暗之別。

只是可能在文學中,通感的表現更精微、新奇、獨特。只有在科學的、分析的態度中,人的各種感覺才分裂爲彼此隔絕、互不相關的領地。正是因爲科學的“分而治之”的態度,破壞、瓦解了人之爲人的統一感,把一個統一的、整體的人分析爲許多彼此隔絕、排斥、分裂的人的碎片。

文學的目的之一,就是通過感性的解放、重整、醒覺,重新恢復人之爲人的統一感。歐陽修所說的“釀泉人”,地處“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的地方,那麼野芳的幽香不就是泉水的幽香嗎?怎麼能說泉無香?“釀泉爲酒”,酒既有香,泉又怎可無香?這是感覺的、感性的思維方式,也是全體、整體的思維方式,也是文學的思維方式。

《醉翁亭記》是抒情的文學,不是科學的說明。所以,我們讀它,首先以感覺、感性的方法領悟它、感受它、喜愛它,而不應該僅僅以科學的、邏輯的方法說明它、分析它、解剖它。

我在語文路上走的時間並不長,拿不準是否真的有文言翻譯中的“詞序顛倒法”,如果真有,我淺白的以爲語法的這種設置在這裏是不適用的。事實上,如果真要從語法上爲之解,能不能說“泉香而酒洌”也應該是互文——“泉香而酒洌”者,泉又清又香,酒也又清又香也——所以,仍然不能迴避泉是不是香的問題。

教語文第八年,我纔開始嘗試以教育敘事的方式思考和整理這些錯位的問題,可能確實比其他許多老師晚了許多也淺了許多,但我也確實略略想了如下問題:

1、語文課缺少魅力,效果不佳是初高中孩子,尤其是畢業班的孩子的共識,視語文爲一門尷尬的學科,是爲了什麼?

2、語文課,理應有人文教育乃至倫理教育的功能,但是這裏的人文功能、倫理功能是不是都應該作最廣泛意義的理解?我以爲,語文課的人文性,其着眼點在通過開發學生的感受力,特別是對於語言的感受力,養成正確的趣味,從而激發出學生身上美好的人性。

3、科學思維在語文課堂上的大行其道,是不是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文學趣味的普遍墮落?每年到頒發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中國人總少不了抱怨一回,疑心人家歧視我們。然而,回頭檢視一下我們自己的語文課堂,語文思維的缺失,是不是讓我們錯過了許多文學感悟力很好的孩子?

前些年,許多語文人在一起研究“在希望的田野上”這個歌名是不是正確,我們的語文課堂,某種程度來說,一直在延續這個問題的講解。我還是希望,自己作爲老師,能夠在語文課堂爲學生保留那美好的一刻,那作爲一個整體的人充溢着豐盈而統一的感受力的一刻,哪怕它短暫、哪怕它轉瞬即逝——因爲,除了在語文課堂,這樣的一刻已經毫無容身之地。

  語文教育心得體會2

隨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語文教師在關注課堂實效的同時越來越淡漠了朗讀這個主要環節。“三分文章七分讀”,好的文章必須要反覆朗讀,才能體會其真意。“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這些都是古人的經驗之談,強調的就是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如何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通過長期的教學探索,我總結了如下的幾點:

教師的範讀是最好的朗讀指導,也是培養學生朗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由於教師本身的職業特點, 決定了他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教師在朗讀時感情飽滿,聲音洪亮,節奏明顯,讀得抑揚頓挫,這無疑就會激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也教給了學生一些朗讀技巧。如詩詞、文言文教學,教師通過範讀,本身就是對學生的直接朗讀指導。教師在範讀時對多音字的讀音、長句的停頓、句子的重音要重點指導。如《再別康橋》中“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兩個“輕輕的”要讀的輕快,這樣才能表達出作者對康橋的留戀惜別之情。教師在範讀時還要讓學生再聯繫詩句的內容,把詩人所描繪的情景在頭腦中構成一幅幅畫面,把優美的文字變成立體的畫面。只有這樣,才能把老師的範讀和學生的思考聯繫起來,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才能鍛鍊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教師的範讀也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同的文體特點,可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自己喜歡的文章片段,形式靈活多樣。學生可高聲朗讀,可悄聲默讀,可激情昂揚,可委婉低沉,只要便於感情表達,便於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這種方法既便於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又便於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生通過自由誦讀達到對課文的理解、感悟和賞析。如在散文《鼎湖山聽泉》的教學中,我運用這種方法,讓學生自由的吟誦。學生很快便理清了作者的行蹤,把握了作者的情感。在散文教學中運用這種方法,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學階段正是學生好勝心強的時期。針對這種心理,課堂上可採用比賽的朗讀方式,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讓其他學生做評委,對每一位同學的朗讀作出點評,並評出“朗讀能手”。也可在全班推行這種朗讀方式,把全班同學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各自互評,評出“優秀小組”。在準備朗讀、評比的過程中,學生的朗讀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也調動了他們朗讀的積極性,激發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這種方式比較適合小說教學。小說情節曲折,人物對話富有特色,彰顯個性。課堂上,可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朗讀。在準備朗讀的過程中,學生揣摩人物的心理,把握人物的個性特點,同時也加深了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在《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分別扮演菲利普夫婦、于勒和我,學生在朗讀時激情昂揚,語氣語調模仿的活靈活現,掀起了課堂教學的陣陣高潮。

由於多媒體設備的普及,配樂朗讀也成爲學生喜歡的一種朗讀方式。因爲音樂的旋律和節奏最能撥動學生的心絃,引發強烈的審美共鳴。因此,在教學過程的,可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朗讀時創設情境,放些與課文內容相適應的背景音樂。如:我在教學傑克·倫敦的《熱愛生命》時,配上一首雄壯激昂的《命運交響曲》;在學習杜甫的《茅屋爲秋風所破歌》時,配上一首悲愴淒涼的《二泉映月》。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情感參與,以情激情,感染學生。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餘映潮老師說過,朗讀是體味作品的藝術,是欣賞詞句的藝術,是調動情感的藝術,是撥動心絃的藝術。沒有朗讀的語文課只能稱之爲“課”,它不是美的語文課。我們的語文課應以讀爲主,通過讀來培養學生的語感,引導學生品味、理解語言文字之美,用心靈和文章直接對話。老師們,讓我們的語文課讀起來吧﹗

  語文教育心得體會3

作爲一位平凡的國小語文教師,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沒有耀眼的光環,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也沒有令人稱羨的待遇。然而,我卻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尋找生命的價值。在多年的教學中,體會到語文與生活是天然聯繫在一起的,語文是反映生活又反過來服務於生活的一種工具。對學生而言,語文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生活。

課本即生活的記錄。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爲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爲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教學五年級上冊的第 5課《落花生》時,我讓學生反覆朗讀這篇課文,讀後問學生學到什麼,受到什麼啓發,從中受到什麼教育。教學《落花生》這篇課文,我很喜歡這篇課文,因爲課文中裏“我”父親講了一句話,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說:“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而父親接着說:“對,這就我是對你們的希望。”我教學時重點強調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我說現在的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有些同學經常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以爲自己就很完美,很可愛,這樣認爲是不對的。學習了這篇課文後,我讓全班學生知道,心靈美才是最重要的!以後要像花生那樣不只講究體面,也要講內心。而平時的衣着打扮要求整齊清潔就行了,不追求華麗和昂貴。學生時代要講究勤儉節約,勤奮好學,要把心思花在學習上,而不要花在衣着打扮上,正如俄國作家托爾斯泰講的“人不是美麗纔可愛,而是可愛才美麗”。學習《火燒雲》讓我們明瞭了這樣一個樸素的道理: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人世蒼桑,世態變遷,都能從語文課本里找到歷史足跡。可以說,語文課本中的佳作,是富含生活濃汁的蜜,越品越有味,越鑽研越能領悟到生活的真諦。

教學即生活的闡釋。課堂學習是學生生活的一部分,學生要在這裏體會生活的苦與樂,感受生活的悲與喜,從中獲得生活的間接經驗和直接經驗。教師的課堂教學,既是對課本所記錄的生活進行闡釋,也是對自身的生活經歷進行闡釋。師生交流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心與心的交流,是情與情的互融。教學《荷花》這篇課文,同樣是在欣賞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荷花,學生的體驗卻是千姿百態、見仁見智的。有的說:“荷花,我真想把你帶回家。” 有的說:“荷花,你的美讓我陶醉。”有的說:“荷花,我要爲你畫張畫,把你的美永遠留下來。”有的說:“荷花,你是美的使者,謝謝你把美帶給了我們。”有的說:“荷花,我要讚美你,我要歌唱你。”有的說:“荷花,你出污泥而不染,你是我學習的榜樣。”有的說:“荷花,你翩翩起舞的姿態真是太迷人了,我一定會夢見你。”這是在融合了學生獨特的生活體驗之後和語文的嶄新對話。我們完全有理由做出這樣的推想:生活中愛畫畫的盼望着爲荷花畫張畫,生活中愛唱歌的想到了歌唱荷花,生活中愛跳舞的迷戀於荷花的翩翩舞姿,生活中愛讀書的折服於荷花的純潔不染……

閱讀即生活的體驗。閱讀書本,就是閱讀生活。《釣魚的啓示》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七冊第八單元的課文。它是一篇論理型的文章,講述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親去釣魚,好不容易釣到一條大鱸魚,此時正是離捕撈鱸魚開放時間僅差兩個小時,父親竟讓“我”把鱸魚放回湖裏,使我從中獲得終生啓示——那就是: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要是人們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當我們學習《“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了數遍後,發現這真是一篇精彩極了的文章。這篇課文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父親和母親對他的作品產生截然不同的評價,這兩種評價對作者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以及作者從這兩種評價中領悟到的東西——愛。我被課文精彩的段落吸引住了“一個作家,應該說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來自母親的力量,這種愛的力量是靈感和創作的源泉。但是僅僅有這個是不全面的,它可能會把人引入歧途。所以還需要警告的力量來平衡,需要有人時常提醒你:‘小心,注意,總結,提高’。”我們讀了這段話,彷彿也領悟了:一個人活着,需要鼓勵和讚揚,使自己能鼓起勇氣去駕駛生活的小船向前挺進,另外,還需要一種警示的力量,提醒自己小心謹慎,更加努力。缺少前者,可能會失去信心,停滯不前,而缺少後者,則會驕傲自滿,誤入歧途,後悔一生。當然,課堂中的閱讀是極爲有限的,必須向生活延伸。大量的課外書籍以及標語、廣告、產品說明等,都可以從中讀到語文知識,讀到生活的經驗,讀到人生的哲理。教師在課堂閱讀教學中的方法指導,就必須尊重學生的生活實際,尊重學生對生活的各種體驗。

作文即生活的再現。作文就是學生真實生活的再現,是學生審視人生、審視生活所產生的新奇和敏感的真實寫照。寫作來自生活的需要,是有話要說、有情要抒、有事要敘、有理要講。當前作文的最大弊病就是脫離了學生的自我需要,脫離了學生內心真實的感受,造成學生言不由衷、辭不達意,不是千篇一律,就是廢話連篇,用文字反映生活的能力,自然得不到有效的培養。

語文教育不能脫離社會生活,生活的需要應成爲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主要目標;同樣,語文學習也不能離開生活實踐,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不到生活的源頭活水中去學語文,不爲生活而學語文,語文就失去了生命力。

教師真摯、深厚的情感可以發出強大的愛流,有利於傳導,教師把心裏的情感用語言、行爲表達出來,師生間通過精神的交流,達到思想感情上的聯繫和信賴,教師真摯的情感在學生的情緒上就會產生共鳴。我會全身心的地愛孩子,用愛撐起一片藍天,驅逐孩子心頭的陰霾,讓每張笑臉在陽光下燦爛。——這是我多年的心願,爲了這個心願我一直努力的,本人將繼續在教育崗位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甘爲人梯,願“丹心化作春雨灑,換來桃李滿園香。”

  語文教育心得體會4

作文是語文中佔分比最高的,因此寫出一篇好作文對於拉分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那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呢?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誠》。

臨近大學聯考,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對作文的關注,我們最近也採取了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一是開辦專題講座,上臺講的既有邀請的名師專家,也有本校的語文老師,集中傳授一些寫作的觀念和方法;二是注重面批互批,利用語文課堂和自主學習時間,師生、生生之間就作文進行互動與個別交流,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全年級同學的作文有了一些提升,這當然是令人高興的,也爲我們接下來的努力增強了信心。但不可忽視的是,在同學們的作文中出現了一個新問題:同質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昨天老師剛剛講可以用名言來開頭,今天全年級同學的作爲開頭就都是名言了,不管用得對不對,反正能想到的名言都上來了;某位同學寫出了一篇關於崑曲的文章被當做範文印發,緊接着就會出現上百篇關於崑曲的作文。

出現這種現象,其根源在於我們許多同學在作文上犯了一種“急功近利”的病,他們迷戀於尋求一種可以應付所有作文的“技巧”“方法”,試圖以“一招鮮”而“笑傲江湖”。然而,一招鮮的前提是你這一招必須達到圓熟、出神入化的境界,對於功力不夠的普通學生來講,這是很難做到的。

如果你要用名言開頭,那你必須擁有豐富的、涵蓋各種話題各個領域的名言寶庫,碰到任何一個作文題,你都能運用自如。否則,想要靠着幾個名言對對付所有作文題,那就必然是生搬硬套、面目可憎了。另一方面,當你的“一招鮮”成爲了所有人的招術後,那就變成了“套路”而再也難有吸引人的魅力了。

基於此,我們寫作還是應該少一些套路,多一些自我的.思考,寫一些真誠的文字爲妙。拿到一個作文題,確立了自己的利益方向後,還是應該着力於自我的感受和思考去構思文章,剖析原因,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努力寫出自己的獨特見解。

在同學們的作文中,“究其原因”“歸根結底”“反觀現實”這樣的“套路”是屢見不鮮的。你要明白,“究其原因”之後,若沒有合理的原因分析,這套路就失效了,甚至還會起反作用:這幾個字同樣會“引領”閱卷老師去特別關注你最空洞最貧乏的地方。我們在寫作時,切不可以“套路”去矇混過關。

也有同學表示,寫作文就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不也是套路嗎?其言大謬,這不是套路,而是“思路”,是規範、合理的邏輯順序。我們反對的是沒有實質內容的“套路”,而對於有條理的、有力度的、有個性的邏輯思考,則是大力提倡的,也是希望所有同學能夠真正掌握並且合理運用的。換句話講,你掌握了正確的思維方法,也就不屑於去玩什麼“套路”了。

  語文教育心得體會5

今年暑假後我迎來了語文教學第二年,任教三年級的語文課程。這對於我這個一直沒教過語文的“門外漢”而言,顯得那麼茫然。昨天我滿懷憧憬和嚮往參加了縣裏舉辦的“生本高效”語文課堂教學研討會,這如同大地久旱遇甘露一般,深深的滋潤了我,啓發了我。

一直以來,我的課堂總感覺缺點什麼,又說不出來,直到昨天我才發現:原來課堂還是可以這樣上的。

首先談談聽二年級的識字教學吧。任老師把識字教學貫徹到了課堂的每一個環節,沒有一絲的突兀感。各種各樣的識字方式,很大的激發了學生識字的興趣,看到孩子們積極踊躍的回答自己識字的小竅門,作爲一個聽衆的我都感到了幸福,更不用說課堂上的孩子們了:看他們那渴望的眼神,自信的語言,得意的微笑……“我神州,稱華夏……”孩子們同桌間拍着小手,打着節拍,晃着腦袋,朗朗的誦讀聲傳出很遠,使得聽課的我們都不由自主的溶於這種愉悅的課堂當中。

接着,第一國小的李娟老師帶着濃濃的書香風韻來到了課堂。她向我們展示了優秀的語文素養,孩子們在她的帶領下,細細的體會着漢字書寫帶來的美。尤其是李老師在指導書寫時採用的拼圖指導,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整節課學生的參與度非常高,在研究中學習,在展示中得到別人的認可。從這節課中,我對比了自己的書寫指導,這些都是今後教學中要增加的。

閱讀能力的培養現在被放在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也使得我們在教學的時候出現了更多的疑惑。現代學校的老師給我們展示了一節高效的批註閱讀法課堂,她以《巨人的花園》一課爲例,給我們介紹瞭如何進行有效的閱讀。我們從中學到了以下幾個方法:

一是標註好詞好句

二是關注句子中的標點符號

三是找提示語

四是感受、聯想、標劃。

聽完幾位老師的示範課,我感覺他們都不同程度的表現了以下的幾點:

一,預習展示緊扣教學目標,從抓關鍵詞、段意連接等方面達到了”教是爲了不教“;

二,師生互動性高,每堂課上都展示了融洽的新型師生課堂關係;

三是面向全體學生,課堂中表揚學生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也使得他們樂在語文的學習中;

四是注重了學生預習習慣的培養,在課堂中將教學內容和學習方法進一步的整合;

五是關注了語文學科的特點,學習的方法非常多,關注了學生的品讀悟,體現了人文化。

當然在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學課件的製作和展示仍停留在原來的水平,尤其是ppt展示中字體的處理、動畫的效果差強人意。另外學生學習中讀的還不很充分,這些都是應該注意的。

一天的研討在沉思中結束了,但留給我的收穫卻很多。

  語文教育心得體會6

作文教學,在我看來必須要結合生活實際,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寫自己的真情實感,寫自己的想象,寫自己的感悟,只有建立在自己的實際生活上的作文,素材豐富,寫起來流暢,讀起來才動人心扉。

作文不能無病呻吟,胡編亂造。只有讓學生寫自己的課堂,寫自己的旅遊所見所聞,寫自己的讀書感悟,寫自己的熟悉的事和人,學生寫得真實,輕鬆,不用絞盡腦汁想。課堂是孩子們每天經歷的,讓孩子們寫自己最喜愛的一堂課,他們會給我們驚喜,他自己選擇,當然選他最喜愛的寫,精彩自然就有;他去旅遊了,你告訴他就按照他如何安排,就如何寫,參觀順序就是他當時的路線而已,那就是移步換景,看到什麼,感受如何,寫下來就是遊記;自己讀書,有時會感動哭了,有時會和人物一起歡笑,有時也會自己忍不住笑,有時還會不同意書中人物的觀點,腦中立刻展現自己的想法,讀過後掩卷深思,也會浮想聯翩,寫下來就是讀後感;自己經歷的事,如何寫?就寫誰做了這事,哪裏做的?何時做的?你的看法?這事是好是壞,你持什麼態度?好的學習,傳播正能量;壞的鞭笞,壓邪扶正。天天見的人,他的外貌如何,喜歡的穿戴什麼?啥脾氣?品行如何?總體上你總有個評價,他做了哪些事體現了他這個人的品質,圍繞自己的想寫的內容,選擇典型事就行啦。

結合生活,還有一個需要大量借鑑。生活豐富,但也很難寫出好文章。語言能力需要錘鍊,需要學習訓練。那就要大量閱讀,廣泛閱讀。寫作是一個創造輸出的過程,但這一過程的質量全靠自己的積累。必須有讀書的根底才行。每天與文字打交道,熟能生巧。書海遨遊,文字爲伴,入腦入心,字詞變爲靈性相隨,寫時纔會文思泉涌。

作文是經過大量的書寫練習,才能能力不斷提高。唯有常寫不斷,寫作才能不斷進步。作文不是教出來的,一定是練出來的。不是有許多人問那些有名作家寫作技巧嗎?得出的回答怎樣呢?文無定法,唯有不斷寫而已。想成爲作家,就必須每天堅持寫,與文字爲伍。

日記是作文教學的好幫手。每天讓學生堅持日記,不僅鍛鍊他們書面語言表達能力,還能爲學生習作積累可靠的素材。若是認真寫每天的事,完全可以是一篇小作文。通過日記的堅持,讓學生鍛鍊了意志力,也爲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語文教育心得體會7

接近大學聯考,不論是教師仍是學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對作文的重視,咱們最近也採取了五光十色的教育方式:一是開辦專題講座,上臺講的既有約請的名師專家,也有本校的語文教師,會集教授一些寫作的觀念和辦法;二是重視面批互批,使用語文課堂和自主學習時刻,師生、生生之間就作文進行互動與單個溝通,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通過一段時刻的盡力,全年級同學的作文有了一些提高,這當然是令人高興的,也爲咱們接下來的盡力增強了決心。但不行忽視的是,在同學們的作文中呈現了一個新問題:同質化的趨勢越來越顯着。昨日教師剛剛講可以用名言來最初,今日全年級同學的作爲最初就都是名言了,不論用得對不對,橫豎能想到的名言都上來了;某位同學寫出了一篇關於崑曲的文章被作爲範文印發,緊接着就會呈現上百篇關於崑曲的作文。

呈現這種現象,其本源在於咱們許多同學在作文上犯了一種“急於求成”的病,他們沉迷於尋求一種可以敷衍一切作文的“技巧”“辦法”,企圖以“一招鮮”而“笑傲江湖”。但是,一招鮮的條件是你這一招有必要到達圓熟、爐火純青的境地,關於功力不行的一般學生來講,這是很難做到的。

假如你要用名言最初,那你有必要具有豐厚的、包括各種論題各個領域的名言寶庫,碰到任何一個作文題,你都能遊刃有餘。不然,想要靠着幾個名言對抵擋一切作文題,那就必定是生搬硬套、面目可憎了。另一方面,當你的“一招鮮”成爲了一切人的招術後,那就變成了“套路”而再也難有吸引人的魅力了。

基於此,咱們寫作仍是應該少一些套路,多一些自我的考慮,寫一些真摯的文字爲妙。拿到一個作文題,確立了自己的利益方向後,仍是應該着力於自我的感觸和考慮去構思文章,剖析原因,考慮解決問題的辦法,盡力寫出自己的共同見地。

在同學們的作文中,“究其原因”“歸根到底”“反觀實際”這樣的“套路”是層出不窮的。你要理解,“究其原因”之後,若沒有合理的原因剖析,這套路就失效了,乃至還會起反作用:這幾個字同樣會“引領”閱卷教師去特別重視你最空泛最匱乏的當地。咱們在寫作時,切不可以“套路”去矇混過關。

也有同學表明,寫作文便是剖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不也是套路嗎?其言大謬,這不是套路,而是“思路”,是標準、合理的邏輯次序。咱們對立的是沒有本質內容的“套路”,而關於有條理的、有力度的、有特性的邏輯考慮,則是大力提倡的,也是期望一切同學可以真實把握而且合理運用的。換句話講,你把握了正確的思想辦法,也就不屑於去玩什麼“套路”了。

  語文教育心得體會8

語文老師大抵都知道這句所謂的名言:學生在語文課堂上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也有很多老師認爲魯迅先生的文章離如今這個時代太久遠,學生無法理解,因此應該從語文教材中刪去。我倒是覺得,沒有任何一位作家,可以像魯迅先生一樣,將那個時代如此真切地剖開攤在我們面前,也只有魯迅先生的作品,纔可以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那個特定的時代。拋開其作品的時代性不說,單單是從語言的角度來賞析,魯迅先生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學習語言運用的最佳材料。

魯迅先生的《故鄉》這課,我備了足足一週時間,纔有底氣站在講臺上,和學生一起聊《故鄉》。

這課是蘇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第二單元需要學習的讀書方法是“感悟、品味、欣賞”,我先讓學生讀單元提示,連讀三遍,然後說說學習本單元需要重點學什麼。學生把握的很準確,告訴我要“仔細辨析作品濃厚的文化內涵、情感表達方式以及語言藝術的特色”。我讓學生又將這句話連讀三遍,告訴學生九年級學習小說和七八年級不同,不僅要知道小說寫了什麼、表達了什麼,而且要思考文章是怎麼寫的,爲什麼要表達這些東西。

我採用了餘映潮老師的切入方法,一上課,就將作者、時代背景等知識一一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齊讀。理清文章的線索、給文章分段之後,我就開始帶領學生潛入文本,品味文字。

我首先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文章的第三段:“阿!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我讓學生在文章中找“我”記憶中的故鄉是什麼樣子的,將兩個故鄉對比着讀一遍,抓住不同的色彩,來理解兩個故鄉的差異。學生很快就在文中找到了,作者描寫現實中的故鄉,用了“蒼黃”,而記憶中的故鄉,則是“金黃”。我讓學生思考這兩個顏色帶給人的感覺,“蒼黃”是一種很灰暗的黃,給人一種壓抑的、蕭瑟的感覺,而“金黃”則是鮮亮的、金燦燦的黃,“金”字本身就有一種質感,給人明亮的、歡快的感覺。

在比較兩個故鄉不同的基礎上,我讓學生體會“阿”字和感嘆號的含義。學生紛紛說“阿”表示很意外,覺得自己記憶中的故鄉很美,如今見到的卻荒涼蕭索,心裏覺得出乎意料。我問學生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語調來讀“阿”,學生都說應該用低沉的、悲傷的語調來讀。我就讓學生醞釀感情,讀出悲涼來,學生讀得很有感染力。

接下來,我拋出了一個問題:“看到故鄉和自己記憶中的不一樣,很意外,還可以怎麼表達呢?”一名學生說:“這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嗎?”我說:“對啊,這個疑問句也可以表達現實中的故鄉與記憶中的故鄉出現巨大反差時的意外啊,爲什麼魯迅先生要加上一個‘不’字呢?”學生齊讀這兩個句子,討論這兩句在表達效果上的不同。但是,他們理解起來還是有難度,於是我向學生解釋:“故鄉的景象出乎‘我’的意料,‘我’因而產生了懷疑,但又的確是‘我’的故鄉,所以又對懷疑加以否定,這個否定的疑問句反映了‘我’複雜的思緒、沉重的心情。”解釋完之後,我又總結道:“每一位文學大師,都是遣詞造句的高手,魯迅先生用一個‘阿’字,就寫盡了‘我’的疑惑、意外、難過、悲涼,文中如此精練的詞語還有很多,我們在讀的時候,要細細品味。”

接着,我拋出了第二個問題:“‘我’一方面懷疑眼前的是不是自己的故鄉,說‘我的故鄉好得多了’,一方面卻又說‘故鄉本也如此——雖然沒有進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涼’,這不是很矛盾嗎?”看到我一臉疑惑,學生們興奮極了,熱烈討論着,希望能夠爲他們親愛的老師排憂解難。一番討論之後,出現了兩種觀點,一種認爲故鄉本來就破敗荒涼,只不過小時候有少年閏土在,有純真的友誼在,所以覺得故鄉很美。而且小孩子無憂無慮的,看到什麼都覺得好玩兒,故鄉有西瓜有猹,當然會覺得故鄉美了。孩子眼中的故鄉,和爲生活所迫的大人眼中的故鄉是不一樣的。一種意見認爲,故鄉二十年前確是很美的,但是二十年過去了,故鄉變得荒涼蕭索,‘我’不願意承認故鄉這種不好的變化,所以就用‘故鄉本也如此’來自我安慰,這句話裏其實是有一種難過的。

孩子們問我哪一種理解更正確,我沒有下定論——時間還不到。當我們研讀到豆腐西施楊二嫂的時候,或許孩子們自己會得出結論來的。我只是在黑板上寫下了“反差——疑惑——悲涼——自我安慰——憂憤”這幾個詞語,來幫助學生理清文中‘我’的心理變化歷程。

第二課時,我們研讀了閏土的變化,照例是潛入文本,品詞悟句。學生談到小閏土的臉色時,我追問學生“爲什麼是‘紫色的圓臉’,讓小閏土的臉‘粉嘟嘟’的不是更可愛嗎?”學生略一思索,便答出了“因爲他經常在海邊看瓜,被太陽曬成了紫色”,我順勢告訴學生,寫人要考慮到人物的身份、生活環境,比如《范進中舉》中胡屠戶的衣袖,是‘油晃晃’的,符合他屠戶的職業特徵,所以以後寫人,不能再“千人一貌”,讓所有的女孩子都長“瓜子臉、柳葉眉、櫻桃口”。

中年閏土的臉色是“灰黃”,我再次提起文中出現的另外兩個表示黃色的詞語——現實故鄉的“蒼黃”和記憶中故鄉的“金黃”,讓學生體會魯迅用詞的講究。我又引導學生將孔乙己的“青白”臉色與中年閏土“灰黃”的臉色相比,讓學生明白,孔乙己的“白”,是因爲他鄙視勞動、從不勞動,而中年閏土的“黃”,是因爲他常年種地,再次強調描寫人物要考慮到不同的身份。

我們繼續品味詞語。學生談到閏土見到“我”後臉上“歡喜”、“淒涼”的神情,我讓學生想象那種“淒涼”,想象當時閏土心中會涌起哪些思緒;學生談到“那時是孩子,不懂事”,我告訴他們即使是現在這個社會,所謂的“懂事”,其實就是不斷妥協不斷放棄;學生談到閏土要的“香爐和燭臺”,我告訴他們“沒文化真可怕,因爲沒文化的人,連自己爲什麼會生活在社會底層、受到壓迫和剝削都不知道,更別提想辦法改變命運了”......

或許是我的語言點燃了學生的思想,我的思維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連續的兩節課下來,學生不僅毫無倦意,反而越來越興致勃勃,課堂上小手如林,都爭着闡述自己的想法,一掃往日死氣沉沉無人應答的氣氛。我忽然想起了黃厚江老師在《語文課堂尋真》中的一段話:“教師必須先閱讀,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自己的體驗,讀出自己的思考,讀出自己的發現,然後才能用自己的閱讀引領學生的閱讀,用自己的閱讀感受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用自己的閱讀體驗激活學生的體驗,用自己的閱讀思考激發學生的思考,用自己的發現引導學生的發現。”原來,要想讓語文課堂“活”起來,老師必須先自己“活”起來——當然,所有的“活”,都是以深入鑽研文本、品味感悟語言爲前提的。

  語文教育心得體會9

我享過不默寫的福,更吃過不默寫的虧。

我自己讀高中時,語文老師幾乎從不默寫,課本上、考綱上要求背誦的內容,他會提醒我們自己去背,自己去寫。需要背的文章,兩三節課教完,我們基本上也就能背下來了,自己再注意一下字形,都能掌握得八九不離十。等到考試,同學們的默寫得分都還不錯。看看現在學生們疲於奔命地背誦、默寫、重默、罰抄,我越發覺得當年無需默寫真正可算是享福了。

20xx年,我初登講臺,語文該怎麼教,大部分倒是繼承了我當年老師的一些理念和做法,其他的不說,在我的班級也是基本不默寫的。一篇《勸學》教完,提醒孩子們多讀幾遍,背誦,自己寫一寫個別易錯的字,也就結束了,很快就開始了下一篇課文的學習。有一天,同班的數學老師跟我講:“你從來不給學生們默寫嘛。”我很詫異:“爲什麼要默寫?告訴他們要背要考,自己去背不就行了嗎?”數學老師笑着搖搖頭,走了;我也繼續上課,不默寫。很快考試了,結果讓我大吃一驚,與其他班級相比我的班均分低了好幾分,滿分10分的默寫就低人家4分。現在,我終於明白數學老師那善意的提醒了。

十多年過去了,在年復一年的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對默寫有了更多的體驗與思考。我發現,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適當的默寫檢測還是必需的。一方面,現在大多數高中生已經習慣了默寫,如果沒有默寫,很多人就沒有背書的意識和動力,沒有明確的“任務驅動”和及時的“反饋檢測”,學生就不會學習了。(可以說,從國小到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非但沒有養成,甚至可能被扼殺了)另一方面,語文學習需要不斷積累,需要背誦、記憶很多內容,適當的默寫檢測,客觀上也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養成積累的習慣,避免考前臨時抱佛腳,畢竟語文學習,功夫在平時。平時抓緊一點,總不會是壞事。

但是,默寫絕不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也不是語文教學的唯一方式,更不是提高教學質量“一抓就靈”的靈丹妙藥。在我們的教學實踐當中,默寫的功能被無限放大了。對很多高中畢業生來講,他關於語文學習最深刻的記憶可能就是默寫:默課文,默詞語,默翻譯,默答題格式、默作文套路……內容無所不包、形式層出不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複、強化。更可怕的是,默寫之後還有罰抄,寫錯的抄寫100遍並不是天方夜譚,早已成爲習慣、成爲經驗,成爲教師敬業、認真負責的標誌。

當然,這也不能完全怪語文老師。如今的高中,從高一到高三,考試頻繁,一月一考,早已成爲“標配”,一週一考可能還算不上是“頂配”。每次一考,各種數據一目瞭然,平均分、上線率、貢獻率,全方位多層次地把你的“優勢”和“問題”揭示得體無完膚。正如一些領導所言,老師們都是要“臉面”的,如果看到自己班級的成績不好,甚至遠遠落後,那肯定是要採取一些行動的。就語文而言,如此密度的考試之下,要確保分數不那麼難看,要在一個月甚至一週之內有一些提高,默寫就成爲了最好的法寶。

誰都知道,語文學習最重要的是閱讀與寫作;誰都知道,閱讀與寫作要提高,需要較長時間的積累與薰陶。然而,剛開學不久就要考試,就要“分析”,就要“比較”,就要“領先”,除了大力默寫,還有什麼更好的靈丹妙藥嗎?當我們的教學只是指向月考、週考時,誰還會去考慮什麼長遠的發展呢?這個長遠的發展,暫時先不考慮所謂終身發展吧,作爲高中,總應該以大學聯考爲目標吧?如今的語文大學聯考,非常注重學生的閱讀能力、文化積累和思維品質,如果三年的語文學習,充斥的是默默默,你還有多少時間是在進行真正的閱讀和思考呢?

當“一抓就靈”的默寫被“抓出血”來的時候,語文教學就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了,我們的教育也就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了。

  語文教育心得體會10

那一年暑假後,學校安排我直接擔任畢業班的語文教學及班主任工作。當時,我動了一個小手術,不能立即上課。一週後回到學校,老師們說到這個班,真是怎一個“亂”字了得啊?聽完科任老師的一紙紙訴狀,我真是着急。可急有什麼用,得想辦法啊。

九年級剛剛並班,學生思想動盪,不穩定,班集體缺乏凝聚力,以往的老師全換掉了,學生心理也要有個適應。而且,最關鍵時,我這新班主任不露面,羣龍無首,豈能不亂。可是面對這亂,不能亂髮脾氣,不能向希特勒那樣實行高壓政策。九年級的學生,有思想,有主見,高壓不成,恐怕會適得其反。思考再三,我決定使用我特殊的通行證。 第一天上完課,面對亂髒髒的教室,我說:“值日表還沒安排妥當,今天誰來自願值日?”話一出,教室內鴉雀無聲,沒一個人響應,我雖有心理準備,但還是有一絲失望,只是沒有表現出來。我笑嘻嘻地看着他們,停頓片刻,說:“我們共同組成了這個班集體,這個家,今後,我們將與她榮辱與共,每一個人都應儘自己的微薄之力。別忘了,我也是其中的一成員,一分子。今天,你們全部回家,值日由我做。路上騎車要小心!”說完,我走出教室,等學生出來。不少學生拿出書包,放在自行車上,但並沒有回家的意思。幾分鐘後,我走進教室,裏面還有幾個人,磨磨蹭蹭地整理着書包。我拎起水桶,打水,潑地,清掃?漸漸的,我發覺掃地的笤帚不止我這把,而是兩把,三把,四把?移動的腳步,越來越多。

整理完教室,擦擦臉上的汗,看着周圍近一班的學生,一種叫感動的情感在內心涌動。正在此時,不知是哪個調皮鬼喊了聲:“王老師,你的花臉真可愛!”學生們笑了,我,也笑了。

人,可以拒絕冷漠和虛僞,卻無法拒絕真誠和真情。我知道,我用“愛”這張通行證,已走近了學生。

班級是一個大家庭,我們經常這樣對學生說。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卻只要求學生,忽視了自己。這個家,需要學生的努力,更需要老師的呵護與經營。 攜一片陽光進課堂。

古語說得好,“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學生只有感到教師親切,纔會願意和你親近,纔會相信你說的話,甚至是愛屋及烏,纔會樂學你所教的學科。而讓學生樂於親近你,你必須在上課之前準備好陽光,帶陽光走進課堂。

記得一次上課,剛走上講臺,從學生中就傳出了一聲摔炮響。頓時,教室內鴉雀無聲,空氣也隨之緊張起來,不少學生有些擔心的盯着我。憑心而論,我判斷出了炮聲的源地,知道是小A,也想批評他幾句。可那樣的話,小A這節課都會心神不寧,更不用說專心聽講了。其他學生,也會因我得滿臉烏雲而影響上課情緒。但是,又不能置若罔聞。於是,我笑着調侃道:“我知道大家願意讓我來上課,有同學都喜歡到我一來,就拉鞭放炮了。”學生們一聽,都笑了,輕鬆的氛圍,也隨之擴散,漫開在整個課堂。

課後,小A主動找到了我,承認自己的錯誤,同時還表達了對我的謝意。在以後的學習中,學生們的課堂總是很輕鬆,學習興趣也很高。尤其是小A,對語文課,更是熱情高漲。

走過了十多年的教學之路,我總覺得,在課堂上,老師的音容笑貌,老師的一舉手,一投足,哪怕是一含笑的﹑鼓勵的﹑期待的眼神,都會讓課堂充滿燦爛陽光。在這樣陽光遍地的課堂,學生的內心也會是一片敞亮,心會被溫暖潤溼,學習效果會很好,並且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如果老師面無表情,甚至是滿臉冰霜,訓斥聲不斷,學生就會處在陰雲籠罩之下,緊張包圍之中。長此以往,學生的心靈裏,又怎麼不會有陰霾,又怎麼不會有叛逆呢?所以,聰明的你,不要太吝嗇,即使你遇到了不快,即使不幸降臨在你身上,進教室前,別忘了爲學生攜一片燦爛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