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錦集五篇

當我們備受啓迪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學心得體會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錦集五篇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1

教學理念方面:我一直認爲教育應該是一種潛移默化式行爲,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成長。語文教學同樣如此,如果總是強調學生必須背過、必須默寫過、必須理解等等,看似在強調知識的重要性,實際上卻會在無形中增加學生的壓力,讓他們感到學習是任務,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情,這樣就容易扼殺學生那份對語文的發自內心的喜愛與迷戀,因而就抹殺了語文教學的初衷--語文素養的培養。

我認爲真正好的教育應該是潤物細無聲的。尤其是我們的語文教學,更容易起到感染、薰陶作用。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精彩所在,我們應該引導學生髮現這些精彩之處,用心去體會、揣摩,發現其中的美,發現那種美的表達方法。從而使學生愛上讀文章,愛上欣賞,甚至希望並學會去表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然能夠了解文章的含義,吸取其中的精華,感悟文章的寫法,達到從知識到精神的成長。

教學方法方面: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有了良好的教學理念,具體的方法則是千姿百態的。對於不同羣體的學生、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環境採取的方法自然不同。我們語文課本上,對於不同的年級所配備的教材內容都是符合相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對於他們來說,理解文章的內容應該不是什麼難事,所以教授課文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自主的學習,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以及領悟到的東西,老師所要指導的就是學生難以理解的或遇到的問題。當然對於重點的把握,教師應該視情況加以引導。在學生自主理解體悟的同時,教師應該有意的引導學生髮現文章的寫法、特點,領悟到如此表達的優勢,從而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學習和寫作及表達的方法。這樣我們就不是單純的教課本、教課文內容,而是教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教學生自我表達的方法。不但讓學生學會了輸入,同時還學會了輸出,也就是運用。

當然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設計的教學導語、創設的教學氣氛等等,都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環節,這些都離不開老師的激情在裏面,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和摸索。

總之,我們還是應該本着學生本位思想,一定要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想盡辦法調動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引導他們學會讀書,學會學習,學會運用。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2

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誦讀習慣,教給學生必要的誦讀方法,不僅能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能幫助學生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增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力。

通過學習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語文教育學教研室教師劉佔泉的專題講座《國小語文誦讀教學技能與策略》,我獲益匪淺。以前,我對“朗讀”“美讀”“誦讀”“吟誦”這四個概念的理解和界定不夠準確。通過劉老師的講授,我不僅分辨清了“朗讀”“美讀”“誦讀”“吟誦”的概念,而且進一步明確了誦讀技能的訓練路徑,即從“吟”古詩到“誦”古詩,再從讀古詩到讀古文,最後從誦讀古詩文到美讀白話作品。同時,我也體會到了誦讀技能的三個用途,一是用於備課,二是用於堂上示範,三是用於創設“誦讀課”。劉老師在講座中給我們深刻闡述了誦讀教學中要處理好的五種關係,一是要處理好疾讀與緩讀的關係,二是處理好平實地朗讀與美讀的關係,三是處理好範讀與點撥的關係,四是處理好誦讀與涵詠的關係,五是處理好誦讀的紮實與靈動的關係。

通過學習,我深刻明白了誦讀是國小語文教學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今後,我將在克服學生誦讀過程中存在的弊病以及出現的問題的同時,自己也得加強誦讀基本功的訓練。因爲,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也只有教師的誦讀水平提高了,才能對學生的誦讀進行正確地指導和點撥,纔會對學生提更高的要求,還語文課堂一片朗朗的書聲。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3

20xx年5月17日,我有幸被界湖中心校推薦參加了在臨沂一小舉行的《中國教育夢——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好課堂國小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在活動中觀摩了宋運來老師和魏星老師執教的兩節作文課,並聆聽了他們的作文教學方面的講座。

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直觀的、生動的觀摩特級教師的課堂,內心既緊張又興奮,眼睛一直凝視着執教老師和學生,手在筆記本上不停地記錄着一個個精彩的瞬間。兩位專家的課堂或生動幽默或簡約樸實,卻殊途同歸,歸於教師對於教育事業的忠誠,歸於對學生的愛,歸於對學生主體意識的召喚。

宋老師的課激情四溢,師生交流中充滿了幽默睿智的問答,教師善於創設一個跌宕起伏的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調動學生口語交流和寫作動力思維,注重了對作文教學中人文精神喚醒。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宋老師的作文講評課的處理,看似誇張,其實恰恰他是從兒童的眼中心中看作文的角度出發,愛與鼓勵會使孩子們走得更遠,並會將愛與鼓勵傳給更多的人,直至我們的社會。宋老師的講座同樣是激情四射、熱情洋溢,他從教師與學生的思維動力方面,從當前語文教育的現狀的根源到改良現代語文教育的對策方面,提出了一些簡單直觀、易於理解的觀點,既發人深省,又有可操作性。

魏老師的課就像一條澄澈的小溪,緩緩的流淌着,澄清的能讓學生能順着溪流照見自己的影子,流着流着就流進了學生的心田,從而激發出學生無盡的.潛能。魏老師的課堂設計非常簡潔,教學效果——學生的出色表現,引來一次次參加觀摩教師自發的掌聲,這掌聲是對學生精彩表現的肯定,也是對魏老師高超的教學能力的欽佩。魏老師的講座從兒童思維入手,對教師作文教學設計技巧方面進行了潛移默化的引導,對教師與學生思維的廣度、寬度、深度,進行了拓展,八對關鍵詞的解讀讓人有茅塞頓開之感。

兩位特級教師帶給大家的不僅僅是兩堂課兩個講座,像一枚石子拋入水中,在大家的心中掀起層層的漣漪,更像岸邊的燈塔,指引着大家在茫茫大海中迷失的航向。我想參加學習培訓的意義正在於斯,外延遠遠大於學習內容,思索遠遠多於所見所聞。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4

雖說從教多年,但由於學生的不同,總感覺比較實用的教學經驗也幾乎沒有,這只是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一點心得體會而已,今天有幸和大家交流交流。

  一、語文教材批註

所謂批註,就是把所教、所感、所思、所疑等以批語和註解的形式寫在書上。對字、詞、句、段等進行註解加以個性化批語,以下就是我的幾點做法總結:

1.直接式批註。是指將第一感受,體驗記錄下來做的批註。直接把字、詞、句、段等用重點符號勾畫出來。

2.質疑式批註。把課文在時代背景、思想情感、修辭應用、文體結構等方面不理解或質疑所做的批註。這是便於教學時能更好的傳授學生知識的方法。

3.聯想式批註。是指根據課文的詞語、結構、情境等方面要引起的,由此及彼的聯想而做的批註。是學生通過文本學習學會聯想。

4.評價式批註:是根據資料的理解和綜合,帶有評價的批註,他是挖掘文章內涵,拓展教材的重要方法。

5.補充式批註:是完善自己的觀點所做的批註。也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使學生產生新見解的一個重要環節,有利於拓展學生的聯繫空間,形成思維互補。

  二、語文教學方面

要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作爲語文教師,我認爲應該做到“三勤”和“四抓”

(一) “三勤”指的是:

1.腦勤:作爲語文教師要勤動腦,即勤讀課標,教參,理解所任年級應掌握知識的程度,鑽研教材,鑽研學生,必須勤于思考,善於思考,努力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口勤:每個班級都有令人頭疼的後進生,對待他們我不是採取簡單粗暴“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棍子打死”的方法,而是先了解具體情況,因人而異進行說服教育,擺事實講道理。

3.手勤:對於學生你對他鬆一尺,他會對你鬆一丈。平時的作業,尤其是學生讀書筆記,作文等堅持全批全改,讓學生知道老師對他是負責的。

(二) “四抓”指的是:

1.抓學習,轉變觀念。作爲教師來說,僅憑以往所謂經驗,老套路顯然是不夠的,因爲學生是變的,時代是變的,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關鍵是要加強學習,改變教育教學理念來適應學生的需要。

2.抓課堂教學,提高效率。提高教學成績的主陣地在課堂,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關鍵是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講課要講到點子上,練要練在巧字上。

3.抓閱讀能力的培養。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注重培養學生興趣的同時,還應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方法和技巧,使其真正做到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積累,不斷提高,進而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4.抓好習作的指導。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光憑習

作課就能夠成功的,這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在日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就要注意向學生滲透一些習作的方法和技巧,如:在課文題目的確定,文章的過渡、開頭、結尾等等都要及時抓住及時指導。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5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易接受。

一方面,農村的學生聽,說的能力相對較弱,授課採用較深的普通話教學,同學們還不能適應。而用廣州話教學,又削弱語文語感教學的功能。另一方面,七班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但中等生、差生佔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因此,講得太深,沒有照顧到整體,我備課時也沒有注意到這點,因此教學效果不如理想。從此可以看出,瞭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有一位前輩對我說:“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例如我在講授『安塞腰鼓』 的時候,這課的主題是“認識和理解安塞腰鼓”,教學難度比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講授,學生會感到困難和沉悶。爲了上好這堂課,我認真研究了課文,找出了重點,難點,準備有針對性地講。爲了令教學生動,不沉悶,我還爲此準備了大量的教具,授課時就胸有成竹了。當講到一半的時候,我拿出準備好的錄象帶,讓學生觀摩學習,學生特別用功,教學效果十分理想。相反,我沒有認真備課的時候,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好,與此相比可見,認真備課對教學十分重要。

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爲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所以,老師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這樣,授課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課,我感到有點愧疚,因爲有時我並不能很好地做到這點。當學生在課堂上無心向學,違反紀律時,我的情緒就受到影響,並且把這帶到教學中,讓原本正常的講課受到衝擊,發揮不到應有的水平,以致影響教學效果。我以後必須努力克服,研究方法,採取有利方法解決當中困難。

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對學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語文,就要讓學生喜愛語文,讓他們對語文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願學,也無法學下去。爲此,我採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儘量多講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讓他們更瞭解語文,更喜歡學習語文。因爲只有語文水平提高,他們才能提高同學們的語文寫作能力,對成績優秀的同學很有好處。

因爲語文的特殊情況,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好差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因此,絕對不能忽視。爲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我把這批同學分爲三個組。第一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時懶動腦筋不學的同學,對這些同學,我採取集體輔導,給他們分配固定任務,不讓他們有偷懶的機會,讓他們發揮應有水平; 第二組是肯學,但由於能力不強的同學。對這部分同學要適當引導,耐心教導,慢慢提高他們的成績,不能操之過急,且要多鼓勵。只要他們肯努力,成績有望搞提高;第三組是紀律鬆散,學習不認真,基礎又不好的同學。對這部分人要進行課餘時間個別輔導。因爲這部分同學需要一個安靜而又不受干擾的環境,纔會立下心來學習。只要堅持輔導,這些同學基礎重新建立起來,以後授課的效果就會更好。

語文是語言。困此,除了課堂效果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多讀,多講,多練。爲此,在早讀時,我堅持下班瞭解早讀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課後發現學生作業問題也及時解決,及時講清楚,讓學生即時消化。另外,對部分不自覺的同學還採取強硬背誦等方式,提高他們的能力。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種考驗。無論成績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明白到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學期後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前輩學習,爭取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