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勵志故事(15篇)

大學生勵志故事1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創業,選擇的項目五花八門,例如:飲品經營店,可謂是行業的競爭非常有壓力,幹這行要做的出色,很不容易。可是這兩名80後,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卻開了8個加盟店了。他們是怎樣創業成功的呢?

大學生勵志故事(15篇)

每天,何明都會馬不停蹄地奔赴各個經營點。把控產品質量,過問銷售情況,檢查店內衛生,還要去批發市場採購原材料,着手品牌宣傳推廣,考察周邊批發市場。

考察批發市場後開甜品店

今年二十四歲的何明以前在重慶大學主修批發市場營銷專業,大三時他就從互聯網上發現了這個名叫“開菲爾酸奶屋”連鎖甜品店的經營項目,並兩次專程去北京考察其運作情況。他在北京看到,這樣的甜品屋是一個全新的空白批發市場,幾乎是開一家火一家:一個店每天要賣近500杯酸奶,收益也相當可觀。

此時,恰好有人在重慶大學B校區附近開了一家酸奶屋,儘管生產技術和管理模式並不成熟,生意也還算不錯。何明於是堅定了投資信心,打算把這種經營模式複製到重慶。爲方便以後擴張,他還多方籌資25萬元,拿下了此項目在重慶地區的總代理權,從而免費獲贈了一套甜品製作和封裝設備———包括一臺多功能智能酸奶機、一臺冰淇淋機和一個榨汁機。

何明發現,很多北方人都把現釀酸奶看作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不大在乎產品的價位。但重慶人的消費習慣有些不大一樣,認爲其只是偶爾品嚐的甜品。於是,他從選址、店面形象設計,到產品定價、口味搭配,都按自己的經營理念重新進行了改進。

他的第一家店設在江北觀音橋商圈步行街,而不是社區街道、住宅小區或者學校附近。這是因爲在他看來,人流量大的地方,纔有更多的潛在消費者;他把店面裝修得時尚、活潑,主色調明亮跳躍,並更注重產品的口感和外觀包裝。這主要是爲了迎合年輕客人、時尚白領等消費羣體的口味。當然,理念的實現是需要金錢支撐的。10來平方米的店鋪,光裝修就花了1萬多元。

去年十一月二十日,新店開張。週末一天賣出近400杯,而週一到週四,日均營業額卻只有週末的一半。季節不同,一個月下來,淨利潤在4000元到10000餘元不等。據何明透露,不出半年,他就收回了裝修費等單店投入成本,還賺了三萬多元。

新店每月近萬元收益

“事實證明,當初的判斷和隨之作出的改進是比較成功的。”按照這一思路,今年三月,何明又投入5萬餘元,在沙坪壩三峽廣場一商場內開了第二家店,營業面積也在10平方米左右。讓他沒想到的是,生意比第一家店還好,開業半年來,每月都能爲他帶來近萬元的收益。

發展八個加盟店

何明是個善於觀察的人。他曾多次呆在觀音橋步行街的各個角落,打探來往行人的動向。他發現,新世紀、新世界等百貨商場所在的“老商圈”,和以北城天街爲中心的新商圈之間,主要由一條地下通道相連接,人羣也就此分流,一家店根本不足以輻射整個步行街。“開2到3家連鎖店比較合適。”這樣,第三家店也就應運而生———位於新世界百貨第5層,裝修工作已近尾聲,十一月二十日即將開業。

和其他飲品經營店不同,何明放棄了臨街窗口經營形式。他認爲,飲品銷售受氣候、天氣等外部條件影響很大,每到陰雨綿綿或者烈日炎炎,銷量就會下跌一半。

這家新店的經營形式也有了改進,何明在五十多平方米的空間內,擺放了舒適的椅子,將播放悠揚的樂曲,爲顧客提供休閒、聊天場所。他不光賣酸奶等甜品,還有各種點心供客人選購。與此同時,第4家店也將在今年內開張,地址在解放碑附近。

如今已經取得重大成功的何明,還在不斷的努力,開拓他的商業網絡之路。

大學生勵志故事2

有人問農夫:“種麥子了嗎?”農夫:“沒,我擔心天不下雨。”那人又問:“那你種棉花沒?”農夫:“沒,我擔心蟲子吃了棉花。”那人再問:“那你種了什麼?”農夫:“什麼也沒種,我要確保安全。”

【勵志感悟】一個不願付出、不願冒風險的人, 一事無成對他來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大學生勵志故事3

我想說一件最近發生在我身邊的事,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讓我對大學的愛情有了新的清醒的認識,想想自己甜蜜的的愛情,看着身邊一個個沉醉在愛情中的姐妹,我突然覺得這些幸福的時光很不真實。未來太遙遠了,遙遠到讓那些山盟海誓顯得蒼白而虛假。

事情說起來很簡單,前幾天,我媽下班回家,說起單位新來的一位實習生,用我媽的話說就是,長得實在是太漂亮了。當時我覺得我媽的形容誇張了點,後來又一次我到我媽單位拿鑰匙時看到她,真的是很好看,一米六二左右的個子,皮膚白皙,大眼睛,有些像孫儷,但比孫儷更秀氣一些,總之容貌氣質都很出衆,前年大學畢業,畢業的學校還是一所很不錯的大學。我想大學裏這種女生絕對是男生們夢寐以求的美女。但是,就這樣一個各方面條件都很出衆的女孩子,從進我媽單位實習到現在,每天都幾乎不說一句話,除了埋着頭工作就是一個人發呆。

開始我媽很奇怪,覺得這個女生實在是太不善交際了,不是那種普通的文靜,簡直就是沉默到極點,和任何人都不說一句話。剛好我媽負責這批實習生的業務熟悉工作,和她接觸也相對多一些,漸漸就發現她有心事,經常長時間的坐在角落裏,有時候發呆發的久了會眼睛紅紅的,又不想讓別人看到,就自己跑到衛生間哭。

我媽屬於那種心眼兒特好的人,覺得一個女孩子這個樣挺可憐的,就問她怎麼回事,想看看能不能幫上忙。

開始她不說,怎麼問她都不說,後來她看我媽是真的很關心她就把自己的事情說了。

她和她男朋友從高中開始戀愛,兩個人都是開封二十五中畢業的,也就是說這兩個人和我是一個母校。二十五中是省重點,兩個人都在重點班,成績都很不錯,兩個人一起復習、考大學,感情非常非常的好,大學時兩個人雖然不在一個學校但誰都沒有放棄這段感情,她讓我媽看她手機裏男朋友的照片,我媽說平心而論,長的很普通,屬於放到人堆裏找不到的類型,和這個女生簡直沒法比。進到大學以後,這個女生身後不知跟了多少追求者,但她都沒有動心,還是守着自己高中時開始的這份愛情,和這個男生度過了大學四年。兩人的戀情雙方的家長都知道,特別是男孩子的父母,喜歡這個女生喜歡的不行,畢竟以自己兒子的長相找一個這麼漂亮溫柔的女孩子真的是很不容易了。其間兩個人的感情一直很好,用女孩兒的話說,周圍的朋友都把他倆當成愛情模範。因爲那個男生讀的是軍校,所以學校紀律比較嚴格,四年裏兩個人見面都是女生逃課去看望那個男生,兩個人就這樣度過了大學四年的甜蜜時光,相約畢業後就結婚。

她說男友對自己很好,百般呵護,視若掌上明珠,女生沉溺在自己的愛情裏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四年後大學畢業,兩個人一起考研,女孩兒學的是財經類,是考研最熱門的專業之一,競爭的人數千軍萬馬,加上女孩兒大學四年因爲兩地奔波確實沒有能靜下心來複習,因此未能通過研究生的考試,而男友因爲軍校推薦政策順利的進入第四軍醫大讀研究生,女孩兒看着自己的男友有這麼好的前途心裏也很開心,就來到男友讀研的城市找了一份工作,兩個人的感情依舊很好。

後來,男友研究生畢業,順利留校,成爲一名軍醫助教。就在兩個人的感情即將有個結果的時候,男友的父母突然變卦了,不再同意自己的兒子和一個連研究生都沒考上的沒前途的女生(男友父母的原話)在一起,要求自己的兒子和她斷了。恰逢那是男生的學校裏有一個父親是部隊軍官的女孩兒看上了她的男友,那個女孩兒除了長得不如自己,家境學歷都比自己高,男友的母親知道這件事後就整天又哭又鬧說她配不上他優秀的兒子,告訴自己的兒子軍醫大里有那麼多才貌雙全的女研究生等着你挑你怎麼就這麼沒眼光呢死活不再同意兩個人的交往。

男友拗不過自己的母親,兩個人在今年冬天正式分手。

十年了,十年的感情啊!你能說兩個人感情不好嗎可是,十年的感情到最後還是悲傷的死掉了。

我不知道這個女孩兒揹着人偷偷的哭過多少次,但我知道她心裏一定痛不欲生。自己從豆蔻年華一路走來的戀人,自己付出了整整十年感情的戀人,就這樣和自己斷了。因爲她配不上他。曾經的十年裏,她多少次堅定的拒絕了身邊狂熱的追求者,那樣堅定的守候在條件根本不如自己的平凡男友身邊,曾經的十年裏,她多少次義無反顧的踏上擁擠的列車去看望日夜思念的愛人,可是分手的這一刻,一切都成了無從提起的冷笑話。提起了,就是糾纏,會更讓人看不起。

她默默地收拾好行李,離開了男友讀研的城市,一個人回到家鄉,來到我媽媽所在的單位實習,她想開始自己新的生活卻發現自己的生活早在十年前就已經丟失了。

當時我媽給我說這件事時我不知爲什麼特別難過,特別特別難過,我想起自己的愛情,想起身邊無數姐妹的愛情,有哪個談到了十年呢而十年的愛尚且可以被生活的殘酷磨斷,現在輕鬆說出的承諾和誓言在未知的將來面前又算是什麼呢或許這個男孩兒的家人是理智的,勸自己的兒子和相戀十年的女友分手,因爲兩個人在攜手前行的過程中已經不知不覺的屬於兩個世界了,於是,那些風花雪月執着堅持都變得那麼陌生。當時我媽就對我說,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這樣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如果有一天你混得比他好了,學歷、事業、收入比對方高,你當然可以選擇不拋棄他、不嫌棄他,但最起碼你是佔在主動地位置上,反之,如果他的成就比你高,你就需要被動的接受他的選擇,如果他堅持去愛你,那麼很好,但如果他放棄了曾經的情誼,那麼你連一點辦法都沒有。我覺得我媽說的很對,特別特別對。大學裏的愛情總是看不清現實的,每個戀人都覺得自己的愛情是最最堅定的,可以歷經千山萬水而癡心不改。可是,真的走到最後的又有多少呢而真的走到最後的,幾乎都是兩個人層次相當,也就是生活在同一個世界裏的兩個人。

不要指望着愛情能救贖你的未來,不要有了男人對你的愛就幸福的忘乎所以失去自己,不要以爲愛情真的是不離不棄,即使是真的不棄,看着對方家庭的冷眼和憐憫,你的婚姻真的能快樂嗎

我看過很多大學畢業後由於雙方家庭不同意或兩個人層次拉開而被迫分手的戀人,考研、就業、家境、城市每一個關口都像是一個致命的死結,或許你真的很想去解開它,可你一旦解不開,就是分手。

說真的,我是個特別相信愛情的人,相信忠誠的存在也相信永遠的可能。我知道這個世界上有許許多多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也真心的爲這些愛着的人們報以深深的祝福,我願意相信、至少真誠祈禱這件事情只是個個例,並不能因此而否認了真愛的存在,我也相信這個世界上重情重義忠於愛情的人很多。但我不得不說,不管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請都不要在愛情的豔麗和沉醉中忘了提高自己,因爲現實中真的有很多不可預料的事情,容不得半點盲目和僥倖,否則一旦遭遇生活的冷漠,便會措手不及。

愛着的女人總是很傻,把自己心愛的男孩兒當做天,當做地,當做全世界,於是,當他離你而去的時候,你自己的世界也跟着轟然倒塌。

在這裏我不想去詛咒那個女孩兒的男友不得好死,也不想去咒罵那個男生的父母如何惡俗勢利,我只想讓我身邊每一個愛着的女孩兒能清醒一些,告訴自己未來只能用自己的拼搏方可擁有,我也希望那些心安理得的享受着自己年輕美麗的女友純真的愛情和身體的時候替她們想一想未來。你真的能給得起你心愛的女孩兒一個幸福的將來麼。

大學生勵志故事4

偶像,顧名思義,是崇拜和學習的對象。可以不高高在上,卻一定有過人之處。因此,偶像需要具備一些優秀的品質供人學習。但是往往,光環會掩蓋偶像的缺點,讓偶像身上的一切看起來都那麼耀眼,那麼光輝。

所以,崇拜這件事萬不能盲目,一定要有深入的瞭解。盲目的崇拜是膚淺的。那麼,企業家會把什麼人當作自己的偶像?從偶像身上,他們學到了哪些深邃的人生道理與經營哲學?

偶像:馬丁·路德·金

我希望有一天,當我再次探看千千萬萬個家族企業時,已很難分辨誰是老闆,誰是打工仔。

人生最精彩的是夢想。

曾經,一個人50年前的“夢”深深打動我,開始引領我去追逐一個不僅僅屬於自己的夢。

1963年8月23日,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黑人牧師馬丁·路德·金在華盛頓的林肯紀念堂前發表了著名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遺憾,十幾年後我纔有機會拜讀這篇演講。那時我剛成年不久,初步開始理解唐詩宋詞裏抒發的人文情懷和人生志向,普希金的《致大海》也曾使我心潮澎湃……但真正震撼到我心靈的,還是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

曾經的美國,黑人生活在種族歧視的苦難中,許多公共場所明令禁止接待黑人。黑人上公共汽車只能走後門。曾有一個年邁的黑人老奶奶,因爲沒給白人男士讓座,最後竟然被判刑兩年。

面對如此的不公,馬丁·路德·金領導超過25萬人來到華盛頓特區。在林肯紀念堂前的集會上,他發表了這篇偉大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我希望有一天對人品性的評價,不再因他的膚色而做出。我有一個夢,我相信總有一天,在佐治亞的紅山上,昔日奴隸的後代會和奴隸主的後代共敘兄弟友情……”

他的夢極大地震撼了我的心靈。要知道我們那代人,接受的是紅色教育,繼承了紅色情結與傳統文化中的仁義、博愛,再加上隨父母支邊、當兵、考大學等經歷,對金的演講特別有共鳴。

直到現在,馬丁·路德·金那次演講的照片還掛在我的書房,每天我都會和他見面,仔細端詳一番。在回味那個激動人心的時代的同時,我還會不時幻想自己也在現場聆聽,幻想馬丁·路德·金演講時會有哪些慷慨激昂的樣子。

在這個演講後不久,美國國會通過《民權法案》,宣佈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政策非法。4年後,金被白人種族主義者刺殺,年僅39歲。現在,他被刺殺的日子成爲了馬丁·路德·金節,在這一天,全美的黑人、白人共同紀念他。馬丁·路德·金用自己的人生證明:要實現偉大的夢想,有時甚至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自從讀過這篇演講,我就一直把馬丁·路德·金作爲偶像。因爲我也有一個夢。我的夢其實也是要追求平等。

改革開放30多年,我的人生經歷了從政、爲學到經商的種種坎坷,心中逐漸產生了一個想用畢生去追求的夢,即傳播和實現自己股份制改革的經驗和理論。我希望有一天,當我再次探看千千萬萬個家族企業時,已很難分辨誰是老闆,誰是打工仔。那時候的企業,不僅要做到人人生而平等,而且要做而平等,得而平等,從而真正活的平等。

從經商那天開始我就明白,如果只爲自己富有那就不是夢,只有把自己與員工的共同富有作爲追求,這個夢纔有意義。

這麼多年,正是馬丁·路德·金精神的激勵,我才能夠把這個夢想堅持下來。有很多人對我很不理解:你已經道成智聚有用不完的錢,爲什麼還要這樣辛苦?爲什麼要花自己的錢引領別人致富?有人猶豫了,有人退縮了,但更多的人越來越理解我、支持我。其實,當年並肩與馬丁·路德·金一起抗爭的就有很多白人。他們是既有利益的獲益者,但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追求新的生活方式——種族平等。

當年,爲與種族歧視做鬥爭,馬金·路德·金號召黑人拒乘公交車。一名白人司機曾勸說一位正在艱難步行的黑人老太太,搭他的車。黑人老太太堅定地予以回絕:“謝謝您。但我要走下去。因爲我現在並不是爲自己走,而是在爲我的孩子和後代們走。”

當堅持夢想感到辛苦的時候,我就會想到這個故事,我們這麼辛苦地拼搏,不也是爲了自己的孩子、爲了民族的後代。

2008年,馬丁·路德·金的夢想得以成真,一位黑人成爲美國人民的總統。在他的激勵下,我堅信總有一天,自己的夢想終將實現。沒必要擔心企業未來的滅亡。

偶像:史蒂夫·喬布斯

我跟喬布斯最大的不同在於,我從不擔心去世之後產品無法延續。按照現在年輕人的說法,我可以算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果粉”。

從1993年開始,我就已經在使用蘋果公司的產品。在我們公司的深圳總部,有一個長廊全部擺滿了外殼已經發黃的蘋果電腦,從最早的一體機AppleⅡ,到後來有透明機殼的iMac,我收藏了蘋果公司從1982年至今的絕大多數產品,有幾百種。那條長廊可以算是我私人擁有的、展示蘋果科技進步史的小型博物館。

愛蘋果產品,當然愛蘋果產品的靈魂人物。這麼多年來,喬布斯一直是我的人生偶像。他的社會責任感、對完美的追求、對企業價值的實現等方面,對我都深有啓發。

喬布斯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我也是。做什麼事,我都很講究,甚至近乎苛刻,什麼都要求做到最好。

印刷界有句話叫“無錯不成書”,但我一直要求員工對錯誤零容忍。公司創立的頭幾年,只要在公司,我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車間挑毛病。這項工作被公司稱作“雞蛋裏挑骨頭”工程。

蘋果公司的勝利,不只是技術的勝利,更是藝術的勝利。喬布斯既是一位企業家,也是一位藝術家。他本身是學設計的,蘋果公司的產品道成智聚是通過他的審美表現出來的。跟喬布斯一樣,我首先也是企業家,自認熱愛藝術,有些品位。比如我對服裝的要求,對員工的要求,對辦公傢俱的要求,都會有體現。

蘋果公司最偉大的地方是創新。創新不是追求新,而是追求好。但往往,我們不知道什麼是好東西,這是創新最難的地方。比如,蘋果公司的時尚科技,其實只是大家看得到的外在亮點,蘋果公司不只是因爲這些亮點才優秀。其實,優秀的企業沒有特點,因爲它的每一點都是優秀的。

我跟喬布斯最大的不同在於,我從不擔心去世之後產品無法延續。企業和人一樣,生是偶然,死是必然。很多企業即使延續了幾百年,終有消失的一天。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叫《下一個死的是不是華爲》,書中很多地方被我標註得亂糟糟的。其中一句我印象很深:不創新是被人革命,創新是革自己的命。既然橫豎都是死,也就沒必要擔心企業未來的滅亡。

你看,在喬布斯時代,人人都用蘋果。現在呢,三星、HTC什麼的也跟上來了。這就是現實,很殘酷。我用蘋果,但我不做蘋果;我不做IT,卻可以利用IT爲我服務。所以,在那句話旁,我寫了一句感想:“不能做那個行業。我就做現在這行業,幾百年都需要,經濟好壞都需要。”

喬布斯留下的是精神,而不是產品。

大學生勵志故事5

張九童:腦癱博士書寫“月亮的夢想”

張九童,山東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20xx級博士研究生。張九童從出生便患有腦癱後遺症,5歲纔會走路,7歲上國小後還經常摔跤,兩個膝蓋常被磕得鮮血直流。26年來,他自強不息,出版了兩本80萬字的文集。

然而,寫字曾是最讓他吃力的事。由於雙手的肌張力極高,他只能使勁用手攥着筆,即使如此,手指卻並沒有什麼力量,一分鐘最多能歪歪扭扭寫5個字。爲了按時完成作業,他的手上經常磨起血泡,手指上纏着膠布。

張九童說,我用兩根手指敲出了三本專著,字裏行間都是夢。原來,殘疾人和健全人的夢沒有區別,都是圓的。書中承載了他對天空的執着,“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

大學生勵志故事6

坐落在大蜀山腳下的安徽新華學院學生們創業實戰課程豐富,該校不僅每個二級學院學生都有自己的創業項目,而且還有一個近百人的大“集團”。

物流學生做校園快遞

張宇是該校一名物流專業的大二學生,雖然新學期開學不久,,但他早已進入忙碌狀態。每天除了上課,他要不就在學院一間簡陋的辦公室裏等待“生意”上門,要不就穿行在教學樓與宿舍樓之間給人送貨。

這間辦公室是他和另外10位同學共同的“家”,11張綠色工作牌是他們的“通行證”,再加上一輛自行車就算是全部“家當”了。“陋室”雖小,人可不簡單。目前他們的“公司”已在學校註冊,內設宣傳、財務、市場等多個部門。

“我們都是物流專業的,書本上的知識總感覺很遙遠,所以考慮運用到實踐中。我們調查發現校園快遞市場廣闊,但還存在一些漏洞,比如安全性、亂收費。我們希望在規範服務的同時,走‘情感投遞’路線,打造一家有特色的校園快遞業務平臺服務公司。”雖然青春還寫在臉上,但張宇已經有着超過同齡人的成熟。

其實在安徽新華學院,還活躍着多支這樣的隊伍:廢舊物品回收公司、外語翻譯工作站、追夢藝術工作室、租車公司……記者瞭解到,每個二級學院都有具體的創業項目。“由學生自行申報,就像工商登記一樣,學校覺得可行,就會立項審批。目前通過的校內創業項目有11+1個。11是小組單項,1是一個集團,這個集團就有94人。”安徽新華學院院辦主任馬琪介紹說。

電商學生開網店盈利

該校大一學生胡宗楊所在的電子商務專業有兩個班,94位同學共同組建了“華商電子商務創業集團”,每位同學都開了網店。

“這些網店既是獨立的,又是聯盟式的,大家資源共享通力合作。集團的架構非常清晰,有辦公室、運營、採購、客服、開發等部門。”身爲“集團老總”的胡宗楊告訴記者,目前73個同學的網店已經實現盈利,從去年11月開業至今,有的已經獲利超過5000元。

回過頭來看創業過程,張宇和胡宗楊不約而同提到了一個地方——“大學生創業中心”。“從信息諮詢到運行管理,中心給了我們很多指導幫助。不說別的,光場地就幫我們解決了一個大難題。”張宇說道。記者瞭解到,“大學生創業中心”直接由分管校領導擔任主任,下設中心辦公室、信息諮詢部、培訓交流部、運行管理部,直接爲大學生創業服務。“針對項目不同特點,有不同的扶持政策,比如免除3~12個月的水電費和場地費。”新華學院學生處處長朱兆健介紹說。

其實除了場地和資金支持,記者採訪瞭解到,大學生創業風如此迅猛,與該校一套創業教育體系密不可分。

校成立了‘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組’和‘大學生創業顧問團’,並先後出臺《安徽新華學院大學生創業教育實施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據朱兆健介紹,該校創業教育時間貫穿大學生在校學習全過程。根據學生不同需求,實行分層教學。針對低年級學生,主要是圍繞“創業意識教育”;而對高年級學生則開展“創業模擬實訓”和“創業實戰指導”。

創業實訓促專業學習

除了課堂教學,安徽新華學院還通過講座、網絡互動、專業競賽、社團活動等多個途徑和方式開展創業教育。20xx年,該校就投入近130萬元經費用於創新創業教育、課題研究和創業中心設備採購。

不過,學生投入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創業項目上,會不會影響專業學習? “創新創業的課程都是選修課,學生們可以自由選擇,而且課程大多是在週末或晚上進行。”朱兆健表示,項目與專業緊密聯繫,更加促進學生學習。比如物流專業的學生開展校園EMS,外語學院的學生建立翻譯工作站、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開網店、動漫專業的學生組成藝術工作室。

“這些項目能夠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包括團隊精神、奮鬥精神、人際交往能力、思考能力等等,無論他們畢業後是否創業,這些精神和能力對他們都是有益的。”該校黨委副書記張可君說道。

大學生勵志故事7

華燈初上,大學生小夏在地上攤開一塊布,瞬間之後,琳琅滿目的包包便吸引了許多路人的駐足挑選。在雲南大學附近的文化巷等學生集中地,不少年輕人在這裏擺起了地攤,他們放棄出遊和休息的機會,趁機賺了"黃金週"裏的一小桶金。

事實上,這幫學生模樣的80後"小老闆"大多已大學畢業,受"形勢所迫",他們放下身段開始"草根創業",從擺地攤做起,爲將來的自主創業積累實戰經驗。遊走在母校的周圍,這些被譽爲"校漂一族"的年輕人,爲夢想而日夜兼程。

白天實習晚上擺攤

路燈剛剛亮起,昆明某高校專科畢業生小夏便開始忙活起來。一邊在地上鋪貨品,一邊大聲地吆喝,"看看嘛,有沒有喜歡的帶一個。"小夏介紹,別看是地攤,但包包的擺放也是很有講究的,包括顏色、大小等排列都有規律。

事實上,小夏已在一個公司找到一份實習崗位,然而,實習補貼微乎其微,所以她決定晚上繼續練攤。小夏今年剛畢業,但已是這一片區公認的"老資格"之一。從大二開始,就用生活費裏省下的400塊錢進來第一批貨,從沒學過做生意的小夏從此便開始了擺地攤生涯,近兩年的時間下來,認識了不少的攤主,還建立了一個"地攤抗爭聯盟"的qq羣,意爲與命運和現實進行抗爭。

說到這兩年的練攤經歷,小夏侃侃而談。"雖然遇到了不少困難,卻獲得了很多寶貴的經驗,爲將來的自主創業做了一些準備。"小夏說,自己剛走出校門不久,所以賣東西都是憑良心喊實價,不會欺騙同學。不過,比賣不了好價錢更讓小夏擔心的是款式更新跟不上或者換季等原因,很容易造成壓貨而導致資金無法週轉。

小夏說,擺地攤這麼久,認識了不少好朋友,大家在共同的拼搏中也相互扶持、相互進步,銷售技巧得到了比較大的提升。"這兩年地攤沒白擺,今後,等積累了足夠的資本,就選擇一家好的店面實現更大的創業。"

 20多條圍巾搭在胳膊上賣

做過家教、賣過電腦、促銷過飲料還當過業餘模特,大專畢業一年來,男生億昕已經換過四五份工作了,最終還是選擇辭職以後和朋友合夥擺地攤創業。

億昕給人算了一筆賬:每個月1500塊的工資,以每年能漲薪100塊計算,買一套郊外戶型一般的兩室一廳的房子,也差不多要30萬元左右,再買一輛最普通的`4萬元左右的車,也要不吃不喝15年以上纔買得起,這還是得在房價固定不變並且買房買車不貸款的情況下。由於大學畢業生現在很多沒找到工作,競爭也比較激烈,自己也不想靠着死工資過一輩子。

自從一個多月前辭掉最後一份工作至今,億昕一直和同學合夥在母校周邊區域擺地攤賣圍巾,20多條圍巾全搭在胳膊上站着叫賣,在路燈下一站就是一晚上。和周圍的"前輩"一樣,爲了賣出自己的貨品,同樣要賣力給顧客解說,有時候晚上回家嗓子都啞了。億昕坦言,自己不是"富二代",畢業後想要養活自己,那找工作就是自己邁出的第一步,而擺地攤就算是自己的第二步,雖然這第二步的風險很大,但還是願意搏一搏。

"曾經考慮過申請畢業生5萬塊的創業貸款,但即使申請下來,想盤下一個鬧市區的店面也是遠遠不夠的,索性先擺地攤吧!"億昕甚至考慮過,如果創業貸款投資失敗,將來怎麼還債,難道用父母的養老金嗎?自己真不願意初進社會就揹着一身債,還是輕裝上陣好一點。

男生賣口罩賺第一桶金

一陣聽不懂的語言傳到記者耳裏,循聲望去,是男生小朋正在向兩個越南留學生推銷自己的口罩。最後,兩位越南女生不僅每人買了一個口罩,還用越南語跟小朋道別。難道小朋也是越南人?瞭解到,之所以小朋能用越南語和越南人交流,得益於自己曾在越南境內協助爸爸發貨,在越南逗留期間,學會了不少越南語中的日常用語。

小朋說,跟着父親學本領期間,一個人扛過槽鋼、背過氧氣瓶、吃工地飯,雖然吃了很多苦,但學到很多東西,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觀察市場,緊隨市場的步伐。於是,擺地攤成了小朋想獨自實踐的一個絕佳機會。

自從得知昆明出現甲型XX流感病例的第二天起,小朋當即"轉向經營",迅速批發了200個口罩,在文化巷片區叫賣,作爲較早經營口罩生意的攤主,的確火了一小把。不過,由於後來賣口罩的人越來越多,小朋的生意開始悄然降溫。

到採訪時,已經不太好賣了,當晚賣出的所有口罩只有賣給越南留學生的才各賺了5毛錢,其他基本上都是按進價處理,統一兩塊錢一個。"實在不行只有甩賣一部分了,因爲過了這一陣,有可能就一個都賣不出去,這比虧本賣還慘。"面對即將有可能的處理,小朋顯得比較坦然,也許經歷過之前的歷練,這些小困難已經不在話下。

"做建築工程需要經營,擺一個地攤同樣需要經營,曾經學到的經驗可以用於地攤上,而脫離父親以後的實踐讓自己體會到的完全不一樣,因爲全盤都要自己負責。"說這些話的時候,小朋的表情裏流露出超越同齡人的老道,他覺得現在的自己,只不過是換了一種生活狀態,但依然是在社會中摸爬滾打,並且正在逐步地證明,自己也能夠獨當一面。

大學生勵志故事8

走路特別,說話特別,寫字特別,這是一名腦癱患者,卻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北京理工大學的博士。一個腦癱博士是如何煉成的來自河南焦作農村的張大奎的事蹟經報紙、網絡等媒體報道以後,人們非常震驚。

在大奎兩歲的時候,得了一種病,高燒39度一直不退。父母連夜把他送往鄉醫院,然而鄉下有限的治療條件導致了嚴重的後遺症。後來,父母把他抱到北京求醫,卻得到了一個令人心碎的回答:核黃疸後遺症,小腦機能嚴重受損,運動平衡、肌肉協調等功能有較大障礙,俗稱小腦癱瘓。

醫生告訴他們,這樣的病在醫學上沒有好的治療方案,惟一的方法是通過自己的鍛鍊恢復部分身體機能,才能達到自理的狀態。張大奎6歲之前只會在地上爬行,根本無法獨自站立。

但是他的父母始終堅信專家的論斷,一直沒有放棄對他的培養。那個時候,還沒有今天這樣好的康復訓練機構和求助機制,大奎的父母自創了一套特別的鍛鍊方式。他們在兩顆大樹中間綁上兩根竹竿,類似雙槓,讓他雙臂架在上面練習腿力。後來又換成了繩子,他經常是走到一半就雙膝跪倒在地,膝蓋不知道磕破了多少次。他也曾想過放棄,但父母總是鼓勵他,只有加強訓練,大腿纔能有力量,才能學會走路。

這樣的鍛鍊方式,不知道磨壞了多少雙鞋子。大奎的家庭本不富裕,母親只能給他買十幾元一雙的軍用膠鞋。由於他走路和保持平衡的姿勢只能是腳拖來拖去,所以一個月基本上要磨壞兩雙膠鞋。每當父親給他換鞋的時候,都語重心長對他說:奎,咱可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沒有一雙鞋子不是用來奔跑的。

大奎理解父親的用意,他深深記住了這句話。每當自己累了、倦了的時候,腦海裏就浮現出父親的話。經過不懈的鍛鍊,九歲的時候他開始學會使用柺杖,能夠自己獨立行走了。

長大了的張大奎,看到同村的小夥伴都去上學,他也渴望學到更多的知識。母親知道以後,非常支持他。剛開始,他連筆都拿不好,更別說在本子上寫字了。母親只好手把手教他寫字,又特意給他訂了大一些的本子,並畫上米字格。就這樣,大奎向人生邁出了新的一步。

國小、國中、高中,儘管不容易,張大奎還是以頑強的意志完成了學業,並在20xx年考上黃河科技學院。就在他大專快畢業的時候,猶豫了,是繼續讀書還是就此結束因爲許多身體健全的名校畢業生都找不到工作,更何況他是這樣特殊的人,他不想再給父母添負擔了。父親知道他的想法後,開導他說:奎,你要記得,咱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沒有一雙鞋子不是用來奔跑的。

在父親的鼓勵下,張大奎考上了河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本科,並在那裏讀完了研究生。讀研期間他接觸到了更多優秀的老師,並在他們的指導下接受了一些科研和工程方面的鍛鍊。這一經歷讓他更清楚地瞭解了自己,尤其是明白了自己想做什麼和能做什麼。他不但學會了自理,而且還有了更大的夢想。

張大奎決定考博。幾經周折之後,他聯繫到了北京理工大學自然語言處理方面的專家樊孝忠教授。經過考慮後,老師同意了他的報考,但能不能考上,完全要靠自己。得到樊老師的允許,他把全部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備考當中。經過筆試,面試,還有漫長的等待,一路過關斬將,他終於成爲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博士生。

張大奎創造了自己的生命奇蹟,他用如此與衆不同的方式感動了萬千學子,感動了世界。當別人讚賞他的成功時候,他常常想起父親的話:沒有一雙鞋子不是用來奔跑的。

大學生勵志故事9

9月16日上午,海南科技職業學院面積1000平米的大學生創業扶持項目“海科海洋俱樂部”宣告正式啓動,該項目以一個學生的名字命名。

這個學生即是該俱樂部的“掌門人”,學動漫設計與製作專業正讀大三的蔣海洋,學校學生會主席。他一步一跳登上臺,竟然是個只有一條右腿的人。就是這樣一名心懷夢想、充滿力量的創業達人、有志青年,以殘疾之身撐起了一片夢想天空。

兒時遇車禍失左腿 矢志不當“廢人”

10多年前的一個夏天,只有四五歲的蔣海洋遭遇了一場車禍,奪走了他的左腿。隨着年齡的增長,他終於意識到了自己原來是一名殘疾人。八年級那年,他嚴肅思考自己的人生走向,決定必須活得與別人很不一樣。“我開始構築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想———要成爲一個非常有作爲的企業家!”

從那時起,他一邊上學讀書,一邊尋找商機。高一下學期,蔣海洋開始“小試牛刀”。他和一個也非常希望創業的同學一拍即合,在安徽亳州市高中校園內創辦了一個“起點青年商業交流會”,經營各種節日商品。後因當地教育部門和學校擔心“影響不好”,下達文件強行制止了商會的發展。很多創會元老都扛不住家庭和學校的壓力,一個一個地離開了“商會”,蔣海洋成了一個“光桿司令”。但他沒有放棄,因爲組織“商會”讓他找到了自信。

高中畢業後,蔣海洋趁假期時間,嘗試再踏上創業之路。在叔叔的指導下,開了家數碼科技店。蔣海洋矢志不當“廢人”,他說,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創業同樣可以改變命運。

遠離家鄉勇敢自立 在校邊讀書邊經商

20xx年,蔣海洋考上了海南科技職業學院,一個人,一個包,踏上了這個海島。

由於在高中階段有了組織“商會”的經驗,蔣海洋一入大學,就很快找到了商機。大一下學期,蔣海洋在與同學們閒聊的時候,聽到好多人抱怨說,經常去海邊走路好遠,有輛自行車就好了。“抱怨即商機”,此時,蔣海洋萌生了一個想法,就是在學校裏開設自行車租賃,解決同學們“出行難”問題。一向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蔣海洋,想到就做,當時有兩個志同道合的同學支持蔣海洋的想法並加盟合作。於是,自行車租賃行在學校裏給辦了起來。蔣海洋和他的夥伴們到廣州找貨源,加班加點動手組裝,漸漸地運營起來了。到目前爲止,該自行車租賃行還在繼續運營中。

創辦高校俱樂部 提供創業實踐平臺

爲了謀求更好的發展,蔣海洋希望實打實地開創實業,走上真正的創業大道。有一天,他鼓足勇氣,找到院長楊秀英,向她表達創業的想法。

楊秀英在獲悉蔣海洋自強不息、頑強拼搏,希望幹出一番事業的心願之後,非常感動、非常支持,並因爲有這樣的年輕學子深感欣慰。她排除各方阻力、毅然決定在學校內開闢出一個高達1000平米麪積的區域,命名“海科海洋俱樂部”,作爲大學生創業扶持項目,形成大學生校內創業實踐的重要平臺。俱樂部主要服務對象爲全校師生,經營項目主要爲休閒娛樂、休閒小吃、餐廳餐飲、野炊出遊用品、精品店、格子鋪等,以鋪面形式面向已進入實習階段的羣體進行招租經營。這個招租範圍佔60%,40%爲蔣海洋自營,蔣海洋爲此籌資15萬投入啓動,同時爲支持學生創業實踐,學校還特別安排支持價值20萬元的物資。

蔣海洋被任命爲該項目總經理,,他說,俱樂部不會追求過多的利益,希望俱樂部類似於學生社團組織,既是大學生之家,又是創業實踐、走向社會的“練手舞臺”。

“現在俱樂部就是一張試卷。能不能考得過,能不能進入到更高的領域,就看我怎麼書寫以後的篇章了!”蔣海洋如是說。

這名90後獨腿男生,面對現實,信心滿滿。

大學生勵志故事10

殘疾大學生賣臍橙

一名左眼失明、耳朵缺失、五官畸形的在校大學生,卻用創意賣臍橙賣出了門道。他就是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20xx級學生王福如,和家人一起創辦了有機農業企業,幫助當地農民實現了年銷售百噸臍橙的目標。他因此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

“矩形理論”引波瀾

20xx年10月29日 星期三

今晚,我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因爲校長鄭金貴提出的“矩形理論”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矩形理論”認爲,矩形的“底邊”代表客觀條件,“高”代表個人努力等主觀條件。客觀條件和主觀努力相乘得到的面積,就是一個人學習、成才的效果。在客觀條件相對固定的情況下,個人越努力,矩形面積就越大,代表效果越好。

雖然我“底邊”比別人短很多,但是“矩形理論”讓我看到了希望——只要付出比他人更多的努力,就能有好的前途。

上高中時,我就對身邊的經濟社會問題興趣濃厚。家裏的臍橙大量積壓賣不出去,我心裏很着急。在對全鎮的情況進行一番調研後,我發現老家的臍橙種植業遇到了品牌、銷售和農戶分散、合作機制不成熟等一系列難題。爲此,我撰寫了《關注才溪臍橙銷售問題,構建才溪臍橙基地藍圖》的論文,該論文獲得了龍巖市地理科技小論文一等獎。

在縣農業局領導的鼓勵下,我完成了一份關於才溪臍橙產業發展的規劃報告,建議成立一家臍橙加工廠。此外,我還針對家鄉的農業生產和旅遊發展現狀提出了“三色旅遊”,即革命老區紅色旅遊、生態休閒綠色旅遊、民俗文化金色旅遊的概念,將農業生產融入旅遊的元素,從而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價值和促進家鄉農業產業與旅遊業的發展。

“不走尋常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舞臺!”父親的話語時常激勵着我要活出殘疾人的自尊來。這些天,我一直琢磨着如何在農業和旅遊的結合點上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之路。

創辦有機農業公司

20xx年1月26日 星期一

一個月前我開始籌備“上杭縣新元果業發展有限公司”,在老家跑工商局、稅務局、會計師事務所、銀行,今天終於把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等證照統統辦齊了。

我之所以創辦這家有機農業公司,離不開學校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朱朝枝教授的指導。在聽了我關於結合農業和旅遊、發展家鄉臍橙產業的設想後,朱教授說這些想法別人很難去實施,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組建公司去實施。唯有自己示範成功了,才能讓這些農民相信並積極參與,從而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壯大。

朱教授的話讓我豁然開朗——沒有人去執行,再好的想法也是紙上談兵。他鼓勵我大膽嘗試,因爲學校在政策上支持學生創業,可以充分利用校方提供的資金、技術、企業對接平臺等資源。

我知道如果自己準備不充分,不僅不能帶領鄉親們致富,反而還會讓自己陷入困境。學校圖書館成爲我的充電場所。我經常在圖書館自學果樹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食用菌栽培與管理、旅遊資源規劃、企業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的知識。

經過學習研究和請教專家教授,我發現國內有機農產品有很大的市場空間。於是,我建議父親將有機農業的生產方式引入家鄉的臍橙生產中,並在父親的幫助下,籌集10萬元註冊了一家有機農業企業。

實現臍橙產業化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除了企業的運作外,還需要有公司的品牌。我認爲一定要申請公司的自有商標。

一年賣出百噸臍橙

20xx年3月1日 星期一

臍橙銷售季節剛剛結束。過去的一年,我改變了以往農戶上街擺攤和等人上門收購的銷售方式,將臍橙精心包裝,開闢了企業福利禮品銷售渠道,一年幫家鄉農民賣出了百來噸臍橙,同時福利禮品銷售也使利潤增加了50%。

剛開始,我到上杭縣各個單位推銷臍橙,常常因爲我的容貌而被人冷落,有的連談都不和我談。但我知道自己不能放棄,否則就前功盡棄了。我沒有放過任何機會,不厭其煩地向客戶介紹公司產品,終於有一些人被我的真誠所感動,陸陸續續有單位下了訂單。由於我的臍橙品質好,很多客戶還追加了訂單。

後來我在學校裏組建了創業團隊,帶領團隊參加學校的“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以幫助他們熟悉並掌握公司運作的流程體系。讓我高興的是,除了獲得了大賽三等獎,團隊裏的一些同學已經加盟到我的公司,其中還有博士生呢!

產品打入省城市場

20xx年11月10日 星期四

今天在福建農林大學第20屆大學生科技節開幕式現場上,我的“王宮”臍橙在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成果展中“亮相”。這標誌着我的產品正式“進軍”省城。

在省城上學的這3年多裏,我發現農產品的利潤空間基本上被渠道商給佔領了。以臍橙爲例,收成好的年份我們以每公斤3元的價格賣給批發商,但是在超市出售的價格每公斤卻高達8元以上。如果我也能掌握銷售渠道,那麼農民的收入將會翻一番。於是我出資購買加工機械對產品分級、貼標、篩選及再包裝後自己出售,,10公斤裝的一級果每箱定價88元,而市場上同等產品價格在100元左右。

我想在城市的銷售不妨從大學校園做起。上個月,我完成了《“王宮”臍橙福建農林大學校園推廣方案》,其中有很多新穎的校園推廣活動,如舉行戶外展銷會、水果彩繪拼盤大賽、才溪臍橙Party等。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還是碰到了很多問題,比如沒有儲貨的倉庫,市場一時難以打開。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林金菊瞭解情況後,馬上聯繫學校後勤處等部門,幫我組織協調學校空置的場所做臨時倉庫,還積極聯繫多家單位,向他們推薦我的產品,由此我獲得了不少訂單,站穩了福州市場。

現在,我正逐步擴大“王宮”臍橙在福建省城的佔有量,然後就要進軍全國市場了。

一次創業教訓多 二次創業更理性殘疾大學生王福如:創業其樂無窮 追夢只爭朝夕校園淘寶網 創業新突破丁俊林:一位貧困大學生的創業路母親賣房助兒子創業 大三時合同額破千萬曾文頔:大學生葡萄酒品酒師的“愛與專”大學生創業兩年賺70萬大學生創業:種西紅柿比農民好 銷得比農民俏一個創業者在小米首發App的極品、曲折故事硅谷創業的華人守望者 —— 中國草根硅谷創業現狀

大學生勵志故事11

大學前我沒想過自己可以寫一本書,沒想過可以在很多人面前講自己的故事,沒想過可以用自己的能量影響別人,沒想過可以經歷那麼多沒想過的生活。謹以此序獻給我的大學四年,以及所有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

我不比別人聰明,不比別人有更好的基礎。我不是因爲大學聯考失誤纔來到SUFE,不是因爲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才選擇經濟專業。來到大學的第一堂課是知道雅思是一門外語考試,第一個驚喜是知道身邊的好多人和我大學聯考和我做同樣的卷子卻握着高我50分的成績單,第一個最困擾自己的問題是“PPT”是個什麼東西,第一次想哭是因爲口語課上幾句自我介紹都難以出口別人卻能說十幾分鍾。

進入大學後我也沒什麼先見之明。我不讀書,白天爲了追隨科比所有課全都變得可鄙,下午的專業課全成了美好的午覺時間,深夜不輟在網遊中鏖戰到天明,看到大一第一學期平均分82(3.2/4.0)我還以爲這個成績相當上檔次,因爲我一輩子都以80分爲目標。後來我才知道,至少在成績上我已經步入“後進生”的行列。大二開始我以90分爲目標努力學習,我拿平日練習投籃的時間練習積分,所有的專業課我勵志即使睡覺都要睡在課上,深夜打機也不忘那一本宏觀經濟學附庸風雅。結果我的平均分有86分了(3.6),並且拿到了我大學裏唯一的一次獎學金—社會實踐獎,但同時我意識到自己考試考不過別人了,拼了老命也只能在班上排10多名。

正當我爲大學前兩年的碌碌無爲而沮喪時,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得到了復旦管院市場營銷研究中心的助研職位,它成爲了我大學生涯的轉折點。在這裏我第一次接觸到了市場營銷這個學科,它極其充滿趣味,並且貫穿商業、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統計學、管理學等多個學科,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它的身影。比起僅僅在書本上以數學方式呈現的經濟學,我意識到這裏纔是我的所愛。於是我開始不由自主地與各種頂級學術期刊日夜爲伴,開始留意生活中每個角落的marketing,開始構建自己的研究框架,形成自己的研究領域,開始爲自己在這裏開闢一個新的小天地。與此同時,除了沉浸在學術的象牙塔裏,我也開始找尋商業領域裏的營銷,於是我開始接觸諮詢行業,開始研究商業案例,併爲進入一家諮詢公司做營銷諮詢項目而努力。在同樣的時間,我也決定將marketing作爲自己今後最重要的學業和事業。我不記得大三一年讀過多少篇文獻,看過多少本營銷的教材和專著,練習過多少case,吃過多少方便麪,多少次在辦公室拼椅子睡覺,多少次因爲想讀文獻不把逃課、點名和績點放在眼裏。我堅定地告訴自己以後要當一個優秀的Marketing Researcher,渾然忘情在自己的小世界裏。我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但一點也不疲倦,我看到周圍的人大三3.7,3.8的成績卻從不認爲自己輸了(我大三一年平均成績只有3.4/4.0),我第一次感到發自內心地做自己熱愛的事如此幸福,我也第一次如此堅信自己即使成績不好也能做出一些讓別人羨慕的事,這樣的感受便是現在並也將一直陪伴我的Intrinsic Motivation。

大三一年加大四上學期,我一直帶着這樣的內在動力去尋覓挑戰與新奇,去鍛鍊和延展自己的能力,去學習和探索自己想要的東西,去實現自身的潛能。在18個月的時間裏,我在《南開管理評論》、《中國社會科學》、《管理世界》和國際期刊Psychology&Marketing的文章相繼進入第二輪評審,有兩篇已接受發表,並且還有兩篇工作論文被邀請在Chicago及Lille的學術會議上作爲成果報告;我先後在羅蘭貝格、麥肯錫、特恩斯、蓋洛普等諮詢公司擔任商業顧問或項目助理,承接家樂福、紅牛、大衆、寶潔、聯合利華等企業的營銷諮詢項目;我先後申請5所國外大學的研究生marketing項目,包括哥倫比亞(CU)、羅徹斯特(UR)、弗吉尼亞(UVA)、德州A&M(TAMU),本特利(BU)五所大學,其中TAMU和BU全獎錄取,UVA和UR帶獎錄取,CU在第二輪面試後被拒;當然,在這些故事的背後,是自己讀完了厚度超過一米的文獻,是自己能獨立帶領學長學姐開展學術和商業項目,是自己能幫周圍人寫出近百篇高質量的文書,是自己能幫朋友們用統計方法處理論文裏的各種數據,是自己能用自己的觀點影響甚至改變他人,最重要的是自己不困於情、不惑於心,心靈的充實和寧靜多於大喜大悲,不因失去沮喪,也不因獲得停下腳步,我所做的僅僅是隨自己的本真生活(live in accordance with my inherent nature), 爲自己打造一個舒適的小天地(carve out a niche for myself),進而得到完美的生命體驗(fully functioning)。

這是我的故事,一個尋常中有一點不尋常的故事。我曾經和大多數人一樣困惑,一樣迷茫,一樣對困難不知所措。我並沒有別人聰明,數學和經濟學的課程我都表現平平,我大學的最高績點只有3.6,沒考過什麼證書,寄託考試也並不是一帆風順(托福考了三次最終107,GMAT考了三次最終720)。我的不同之處在於大三的經歷讓我充分成長,找到了自己內心所愛,強烈的興趣和充分的自主性(autonomy)讓我不知疲倦地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享受高度專注的快樂(flow),生命的潛能最終得以釋放。

這是我的故事,但我想每個人都能有,該有並且會有相似的故事,因爲這不過是生命潛能實現所帶來的高峯體驗。相信很多人聽說過亞里士多德所說的美德(virtue),馬斯洛的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羅傑(Roger)的人生完美體驗,以及弗洛姆(Fromm)所認爲的對人類成長有益的需求的滿足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心理學中的實現論(Eudaimonic)認爲人生的幸福是自身潛能的實現(Eudaimonia occurs when prople’s activities are most congruent or meshing with deeply held values and are holistically and fully engaged)而不是吃喝玩樂爲標榜的享樂主義。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守護神(daimon),它便是我們真正所熱愛、所擅長、所讓我們眼前一亮的東西,它們在不斷地學習、工作、思考的過程中會被逐漸發現。當自己某一天發現自己生命中的守護神時(對我來說是marketing),不論現實有多無奈也不要視而不見,關注並且追隨它,哪怕閒時讀一本充滿趣味的書,經歷一次滿足自己好奇心的探險,也能讓生命在自己熱愛的事業上(當然這裏指對自己有益的事)完美展現。

大學生勵志故事12

一個榮獲北京十大傑出青年稱號的女人,一個榮獲20xx年度亞洲最具時尚魅力的女人,不是模特和影視明星,卻是一位成1的創業女性。她曾以3年時間創造了賺錢1000萬元的財富神話;她在20xx多名經銷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被第一個授予寶馬代理權。她善於經營生意,更善於經營生活。她贏得了事業,也贏得了家庭和幸福。

依然充滿青春活力的李瑩,高挑的個兒,一襲黑色裙衫,飄逸而瀟灑。作爲跨入新世紀的優秀女性創業者、寶馬車的代理商,李瑩卻並不像一個老闆,倒像是青聯組織裏的什麼負責人,熱情、活潑、風風火火。當你透過秀麗的外表,深入接觸到她的內心世界,你定然會感到,她是一個不一般的女性,一個有頭腦、有思想、有追求的女性,一個不達目的不輕言放棄的女性。

大學5年的教育,對我最深刻的影響莫過於對自由的珍視和對自我的關愛。如果你愛自由,獨立不羈,那就去追尋,你認爲什麼生活方式是適合你自己的,你就去做。

說起北大東語系日語專業的學生李瑩,學校裏無人不知。她被稱爲北大的校花,學習成績好,人又長得漂亮,在學校話劇社、歌舞團是十分活躍的角色,朗誦獲得過一等獎,連續5年出任校級文藝演出主持人。

在老師和同學的心目中,李瑩前程似錦,等待她的是鋪滿鮮花和陽光的大道。這樣的估量一點沒有錯。1992年畢業時,三個美好的機會和前景降臨到她頭上:外交部門、研究單位和日資企業。但是她一一否定了。我從小就知道,自己要的是跟別的女孩子不一樣的生活。她不想因外事紀律的限制而影響她對德籍華人的男友的追隨;她不要研究單位清貧的生活;她也不願意在日資企業受寄人籬下的制約。她想的是:真正渴望有那麼一天,擁有一筆財富,無需看旁人眼色,買喜歡的衣服,去想去的地方,自主決定情感的施與受。精神世界任去留。要如此的自由自在,最理想的職業便是經商,李瑩下定決心,縱身一躍下海了。

其實,李瑩早已下海了,不過那時多少有點鬧着玩兒似的。在大學期間,她就與男友周鬆波租了一間小辦公室,成立貿易代理公司,做過一些生意。而今,可不一樣,選擇什麼職業和工作將決定她的今後乃至一生。好強的個性和執着的追求使她放棄了學校的分配,踏上了艱難的創業之路。

開始創業時資金不足,恰巧在北大留學讀經濟學博士的男友寒假回德國,結識了醫療器械公司的老闆和捲菸公司的總經理,李瑩就做他們的代理商。她一人既是經理,又管財務,還是倉庫保管員。她對醫療器械和菸草一無所知,看厚厚的醫療器械說明書像看天書,對兩個行業的人際關係也是兩眼一抹黑。她請人將說明書翻譯成漢語。然後就硬着頭皮跑醫院,護士、醫生、專家、主任都找,他們都是她的老師。協和醫院的專家指點她:心血管系統的醫療器械,阜外醫院最需要。她跑到阜外,中心主任看完資料說:你們行業競爭激烈,來找我們的人很多,但我很欣賞你的率真和熱情。給你提個建議吧,3月份北京有個會,全國心臟外科150多位專家出席,你不妨去參加。李瑩在這次會上認識了許多醫療器械專家,銷售的大門也由此打開了。

當時有20xx多個經銷商參與競爭。這是一場硬碰硬的綜合實力的較量。沒有足夠的儲備資金和銀行存款證明,沒有地段好的夠水平的展廳,沒有對寶馬品牌的深刻理解和一整套勝人一籌的營銷策略,在競爭中是難以取勝的。恰恰在這些方面,李瑩顯示了優勢。李瑩身上獨特的自信個性和文化氣質得到了寶馬公司的認可。在其後的考察中,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寸土寸金的店址得到對方的讚賞。這使最終如願以償的6家經銷商中,李瑩的盈之寶脫穎而出,第一個獲得授權,並於20xx年4月17日在京開業。

我不希望自己的生活單調,無論在工作還是在家庭裏,無論貧困還是富裕,我都希望過一種與衆不同的生活,都要活出精彩來。

在人們的印象中,企業家和女強人往往會因緊張的工作而忙得不可開交,甚至工作佔據了幾乎全部生活,很少有休閒和娛樂。李瑩則不然。她善於安排時間,董事長的職位也使她比較超脫。她會在忙碌的工作之餘,同着名歌唱家欣賞歌劇,同中芭演員一起觀看芭蕾舞,或者和着名導演談論電影、話劇的表演藝術,與畫家流連於畫展、雕塑展,同職業的高爾夫球手探討球技。這並非附庸風雅,這是她的愛好。同時,也不忘從他們身上汲取營養,充實和提升自己

撫今追昔,李瑩常常會問自己,人爲何而活着。她用手機短信問了幾十個朋友,一半以上認爲她荒唐和有病。她反覆思考得出的答案是:人活着應珍惜光陰,善待人生,勘破名利,有所作爲,充實每一天,過好每一天。

大學生勵志故事13

有個漁人有着一流的捕魚技術,被人們尊稱爲‘漁王’。然而‘漁王’年老的時候非常苦惱,因爲他的三個兒子的漁技都很平庸。於是個經常向人訴說心中的苦惱:“我真不明白,我捕魚的技術這麼好,我的兒子們爲什麼這麼差?我從他們懂事起就傳授捕魚技術給他們,從最基本的東西教起,告訴他們怎樣織網最容易捕捉到魚,怎樣划船最不會驚動魚,怎樣下網最容易請魚入甕。他們長大了,我又教他們怎樣識潮汐,辨魚汛。。。凡是我長年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經驗,我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們,可他們的捕魚技術竟然趕不上技術比我差的漁民的兒子!”一位路人聽了他的訴說後,問:“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們嗎?”“是的,爲了讓他們得到一流的捕魚技術,我教得很仔細很耐心。”“他們一直跟隨着你嗎?”“是的,爲了讓他們少走彎路,我一直讓他們跟着我學。”路人說:“這樣說來,你的錯誤就很明顯了。你只傳授給了他們技術,卻沒傳授給他們教訓,對於才能來說,沒有教訓與沒有經驗一樣,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大學生勵志故事14

超低空飛行,讓師生自豪的專科生

從踏進系裏最後一屆專科生的行列,我就成了第四類公民(博士、碩士、本科生和專科生),大學聯考前的意氣風發蕩然無存。好多同學原本打算考研,但專科生考研必須等到畢業兩年後,還必須提供“英語四級證書,在省級以上刊物上正式發表的論文或與大學本科相關主幹課程的成績單”。這些離我太遙遠了,真是一種看不到希望的渺茫。

許多同學因此放棄了來校時的理想,過起了豬欄式的生活,酗酒、聚賭、泡妞、在網絡裏沉醉不知歸路,能逃出大染缸的實在是微乎其微。沒想到大學生活如此狼狽,我打電話給父親準備復讀。善意的班主任卻勸導我:爲什麼三流的專科就不能出一流的學生?只有懦夫纔會給自己墮落的理由!這催我猛醒。

我想脫穎而出,每天讓自己進步一點點。於是,學校早起的隊伍中從此多了一員,圖書館也開始頻頻出現一個苦讀的小夥子。面對同學“書呆子”、“神經質”的指責,我仍認真聽課、做筆記,其實那真是一種“破帽遮顏過鬧市”的心態,我感覺自己就是被樹陰遮住的苔蘚,非常渴望陽光。國家計算機二級,我是在別人的譏諷會考過的,這讓我感到,只要從陰霾裏走出來,陽光仍能普照到自己。

大二下學期,學校組織專升本,錄取後能隨同級的本科生一起上課!我以爲自己的春天來了。一個月的起早貪黑、食不知味,做夢還在背英語、做習題,但面對一次性要交納逾萬的培養費和學雜費,看着蒼老的父親和四壁徒空的家,我感到生命是那樣不堪承受,在師生的惋惜聲中我放棄了。

我特別想考英語四級。由於專科班不做論文,我借來本科英語教材,買來複習資料,在空蕩蕩的自習室裏艱難備考,那情景就像一隻吞吐泥沙的螃蟹。最終,我在學校組織的預選合格後通過了英語四級考試,成爲系裏惟一在學校通過四級的專科生。

儘管有時沒有掌聲,大學仍是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憑着自己的文字特長,我成了校記者團的採編部長、校文學社副社長、詩社社長兼社刊主編,在凌晨1點被人拉起來寫新生軍訓檢閱時的臺詞,各級領導滿意了,才倒在牀上空腹大睡。1999年我參與策劃了“首屆西北五省農林類院校人才交流會”採訪活動,近距離接觸了一些知名企業家,這些都對我的思想產生了很大的衝擊。

離校時,我連續三年綜合測評全班第一,是校級優秀畢業生,獲得了二十多本各類獲獎證書。

逆風飛揚,在中法合資企業當高管

鷹隼的快樂在天堂,想做雄鷹就要搏擊長空。

20xx年全國就業形勢十分蕭條,過年回家,我曾四處推薦自己,但沒有什麼結果。返校後恰逢第二屆西北五省農林類院校人才交流會,剛進會場我新西服的鈕釦就被擠掉了一顆,就在我落魄地準備邁出門去的時候,看到了山東的一家中法合資企業,結果以食品工程專業惟一的例外被錄取,當晚就簽訂了協議。我就這樣來到了山東鳳祥集團——肉雞生產加工業界排名第二、擁有固定資產15億元、30多個子公司、13000多人。後來才知道那位主考官是集團辦公室副主任,對文字的共同關注使他錄用了我。

我很珍惜自己的工作機會。在車間分組實習的時候,我在-18℃的溫度下咬牙堅持了三個月,那種刺骨的冰冷至今令我心有餘悸。更糟糕的是,被指定由我帶的幾個本科生因爲我是專科生,對我有點不屑一顧,我極艱難地獲得了他們的認可。實習結束時,當年引進的120餘名大學生有四人獲得A,我的小組佔了三個,但我的一條腿從此患上了慢性關節炎。

年底集團組織競爭上崗,專科學歷的我像找不到爹孃的孩子,但在接受ISO9002國際質量認證體系培訓時的執著和最終成績,使集團企業發展部經理向技術開發部經理舉薦了我。我最終沒從事自己夢想的技術開發,行政總監把我調入了集團辦公室當祕書。個人在職場是沒選擇餘地的,只有幹一行愛一行。我不得不以國小生的態度、老黃牛的姿態學習行政公文、待人接物和企業管理。在這個許多政要都指導參觀過的公司裏,我時刻提醒自己要跟上公司發展的步伐,細心、富有創造性地完成領導交辦的任務,哪怕是加班到深夜,甚至凌晨,我也會全力以赴。20xx年我被評爲集團“勞動模範”,被直接任命爲祕書科長、董事長兼總裁的祕書。

我現在仍認爲那幾年是我成長最快的幾年。董事長是九屆、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他的經營理念和處世原則對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跟隨參加總裁辦公會、中法合資董事會、高級經理經營分析會等等,我感覺自己的確學到了不少東西。協助接待許多部司廳局級領導,有幸聆聽諸多國內知名專家的項目論證和分析,我的視野開闊了不少。但其間的努力也是常人無法想像的,連續的超負荷加班已是家常便飯,我沒有真正體會、享受過節日的氣氛,我強迫自己學習管理實務、商務知識和談判技巧,每天都安排得滿滿的,連談戀愛的時間都是奢侈。在空暇的時間裏,我結合自己的專業,發表了專業論文6篇,打破了公司十年沒人發表論文的局面;同時發表文章120餘篇,並在去年被吸收爲山東省青年作家協會會員。

20xx年4月,集團斥資21億元進軍乳業,我被任命爲子公司副經理,分管行政,參與新公司的籌建。此時距我畢業還不到三年,好多人羨慕不已。可我已經把自己都獻給了公司!

奮鬥不止,在沒有鳥飛的天空翱翔

畢業已近四年了,我聯繫好學校,準備考研。雖然系裏還沒有在職專科生考入的例子,但我毅然辭去了副經理的職務。

家人很不理解我的舉動,同事更是找不着北:一個發展潛力這麼大的高管都要考研,可公司招錄的碩士工資也就20xx元月薪的水平。但我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我選定了一位西北著名的生物工程技術博導教授,導師對我的經歷很感興趣,增強了我的信心。但在單位我僅背了一遍英語單詞,有門專業課我先前根本就沒見過,其他教材連一頁都沒翻過。面對那麼多需要學習的東西,我填鴨似地強迫自己消化吸收,把每天都當成星期一。

孤軍奮戰的寂寞、孤獨常常吞噬着我的靈魂。我有時會在夜裏回宿舍的路上問自己:放棄舒適的環境來這裏經受磨難,值得嗎?可蒼穹中好像總有一個聲音在說:只有懦夫纔會懷疑自己。我覺得自己像一隻不知疲倦的螞蟻,把碰到的骨頭一點一點地吞進肚裏,這是真正的透到骨子裏的堅持。

我不得不拿自己的健康賭一把。由於殫精竭慮的學習,缺乏鍛鍊,我突然感覺自己的記憶力下降,快步上一次五樓就大汗淋漓,來回吃飯的路上,我最多的動作就是揉太陽穴和發酸的眼睛。但我能做的就是靠營養品來彌補體能的匱乏,並在晚上回宿舍前在凜冽的夜風中圍繞400米的操場跑一圈。“人生能有幾回搏”,畢竟想做事的人不少,可踏踏實實地做事的就很少了,把事情做成的就更微乎其微了。

考研痛苦的是過程,令人激動的是結果。分數下來了,我總分345分,分數線只有288分。可專科生複試還要加試兩門本科主幹課程,必須及格,否則不予錄取,結果我在8天時間內又複習了3門課4本書,還準備了英語口語的一些基本內容,此外,我報的一門加試課沒有指定教材,也沒考試範圍,全憑自己找書看。

全校共有5個過線的同等學力考生需要加試。專科生經歷了太多的波折:報名資格審查刷下去一部分考生,初試是又一次大浪淘沙,中間又冒出來加試,所有成績都合格才能參加複試,但我已經過了鷹的歷練。

現在返回校園重新做起了學生,仍然有許多事情要做,因爲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得到已是如此地不易,我怎麼能主動放棄呢?我只是在天空裏飛了一個圓弧,而我所準備的是要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大學生勵志故事15

這個星期,我認真閱讀了《走復興路圓中國夢》這本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讀本,感覺受益匪淺,深深地爲中華民族的崛起而自豪。

這本書講述了中華民族自近代以來,華夏兒女爲了民族的復興和富強而前赴後繼、奮鬥不懈的歷史征程。我彷彿看到了解放戰爭時期百萬雄師過大江的壯觀而英勇的一幕,彷彿看到了改革開放時期深圳從昔日的小漁村發展成爲一個現代化大都市的輝煌歷程,彷彿看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第29屆奧運會在首都北京濃重舉辦的激動人心的一幕……古老的中國經歷了太多太多,如今這條東方巨龍在世界騰空躍起,我們每一位華夏兒女都感覺到無比的自豪與欣慰!

爲了走復興路,圓中國夢,實現中國的強國夢和富民夢,中國人民在雄關漫道真如鐵的昨天飽經滄桑,不屈不撓地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在人間正道是滄桑的今天奮發圖強,始終不渝地投身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我相信,在中國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未來的中國必將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必定會取得新的輝煌成就和歷史性勝利。

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應該胸懷清代思想家顧炎武所秉持的那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治國、平天下的愛國主義精神;應該胸懷爺爺在少年時代所秉持的那種“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的鴻鵠之志;應該胸懷周恩來爺爺在少年時代所秉持的那種“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凌雲之志,奮發圖強、勵志讀書,將來爲中華民族的復興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維新派思想家梁啓超曾言,“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今天,身爲祖國未來棟樑的我們,應該自信、自立、自強,深刻地感悟到“中國夢即爲我夢”。我們要把自己的夢想和中國的夢想聯繫起來,立足於中國夢來談我的夢,通過圓中國夢而圓我的夢。讓我們聆聽中國夢的聲音,一起以實際行動來描繪祖國未來的宏偉藍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