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心得體會15篇

我們有一些啓發後,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英語教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英語教學心得體會15篇

英語教學心得體會1

頭鋪中學沈煥 中國加入WTO及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展開,英語學習的起始年級下降,中學三年級以上均開設英語課。農村中學大多地處偏僻,交通不便,經濟條件落後,再加上信息滯後等,使得應試教育佔據主要地位。基於農村中學的這一實際,目前,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學基本上以機械式的記憶爲主,聽—讀—背三點一式的反覆訓練方法。其結果不但增加了學生的思想負擔,打擊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還與素質教育的精神背道而馳,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爲了適應新課程的改革,也爲了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新理念和教學改革的具體要求,突出以學生爲本的現代教育思想。我認爲探討中學英語教學方法,尤其是農村中學英語教學方法尤爲重要。作爲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師應從農村中學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及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的現狀出發,針對這一特殊實際,總結自身教學經驗,探索適合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方法具有較強的實踐意義。下面,我就談談在農村中學英語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和這幾年的一些教學體會。

一.聯繫生活,滲透思想教育,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現行的中學英語教材大多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PEP實驗教科書。這套教材在內容編排中有着自身的特點:每個單元除了安排Let’s talk , Let’slearn 這兩項主要內容之外,還安排了一系列的學生活動,如:Let’s do , Let’s sing , Let’s chant , Let’s play ,Story time 等。這些內容配有優美的音樂,讀起來朗朗上口,深受孩子們的喜愛。由於中學生還處在貪玩、好動的年齡段,心理沒有成熟,因此,課堂氣氛也就主要從這些地方顯現出來。基於以上原因,教師要想上好一堂課,要想教育好學生,就必須在教學活動中採取不拘一格、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點在英語教學中尤爲突出。所謂教學方式的靈活多樣就是根據不同內容的不同特點,設計不同的教學方式,如:把遊戲、舞蹈、音樂、兒歌、童謠、競賽、繪畫、製作等融於課堂教學之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便於學生真正地成爲課堂的主人。

城鎮上的中學條件較好,設備先進較齊全,教師上課可以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儘可能誇張地施展自己的才華。相反的,農村中學條件較差,設備落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受客觀條件影響較大,教師往往受到一定的約束,難以放手去幹,故而收效甚微。那麼,是不是說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學就不需要靈活多樣了呢?不是的。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學也需要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只是這種靈活多樣必須從自身的實際出發,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味地強求形式的多樣化而忽略了其它因素的制約。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歌曲是必不可少的。針對兒童天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用英語歌曲來組織課堂教學,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用了歌曲還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加以精心的設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我曾在外出學習時聽過中學三年級的《Old MacDonald》這堂課的教學。課上,教師利用自制的課件,播放本課的內容,學生一邊欣賞優美的動畫,一邊聆聽悅耳的歌聲,沉浸在一片快樂之中。可是,在設備落後的農村中學學生能獲得這種享受嗎?顯然是不可能的。這時,就需要教師利用課餘時間精心地設計教學方式,利用農村中學自身的優勢進行教學。例如在上這一課時,我是這樣設計的:將學生帶到操場上,邊講解邊讓他們放眼看看自己家鄉的農場及遠處農民們在幹活的情景,然後,一邊播放音樂,一邊讓學生們展開想象的翅膀,盡情地去享受大自然美妙的生活,領略家鄉的風光。在下課之前,教師還可以適當地穿插一些思想教育,如:讓學生體會農民幹活的辛勞及教育學生熱愛自己的家鄉等等。雖然比不上多媒體的先進,但是,對於農村的中學生來說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番享受呢?通過這樣的教學,不但將思想教育滲透到英語課堂教學中去,而且還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真正地達到寓教於樂於課堂之中。

二.新知舊識同現,發展鞏固教學成果

現行的中學英語教學,按照要求,一般是每週3課時。在這有限的教學時間內,要想讓學生記住所學知識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農村中學,家長們大多隻關注子女語、數、常三課成績,學校也基本上以抓此三門主課爲主。因此,對於英語教學的衝擊力是很大的。大多數教師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學生對已經學過的單詞或語句很容易忘記,哪怕是剛學過的單詞,在下一課出現時,他們也不認識,就像沒學過的一樣。有的教師因教學時間緊張或受其它什麼因素的影響,遇到這種情況時,往往一帶而過,使得學生沒有搞懂,下次出現時仍感陌生。不僅影響了新課時的教學效果,而且不利於學生英語水平的總體提高。由於兒童短

時記憶和形象記憶較強,根據這一記憶規律,教師應將所學過的知識經常在學生面前顯現,以幫助他們不斷地加深印象,鞏固知識。在遇到這種情形時,教師絕對不能因爲時間緊張而忽視了教學效果。先讓學生靜下心來,仔細地想一想,以前有沒有學過這個單詞。如果學生實在想不起來,教師就應告訴他們在書本的哪一課學到過,讓他們自己去翻看一遍。細心的教師還會發現,此時有部分學得較紮實的學生一翻到以後,能夠馬上讀出這個單詞。而且還能帶動其他同學的學習,這樣一來,不僅解決了新課中遇到的問題,加深了學生的記憶,還複習了已經學過的知識,鞏固了教學成果,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聯繫實際,採用多種教學手段,鞏固教學成果

根據記憶的規律:人的暫時記憶轉變成長時記憶的最好途徑是不斷強化信息。只有這樣,所學的知識才能不斷得到運用,才能永恆的儲存在大腦之中。鞏固知識的方法有很多,如:

1.教育學生養成口語習慣,隨時隨地練習。師生間的問好,學生之間的問好和禮貌用語等等。不但能培養學生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和人際交往關係,而且還能鞏固課堂中所學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充分發揮黑板報的效果。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及教材的特點,合理利用黑板報傳授相關知識。如日常會話、兒歌、童謠等,尤其是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利用黑板報進行無聲的教學,既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又能鞏固所學知識。

3.家校聯繫,相互配合。學校教育只是孩子生活中學習知識的主要部分,而家庭教育則在開發孩子的智能和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爲習慣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潛能。教師應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使他們也參與到中學英語的教學中來,爲自己的孩子學習英語創設良好的環境,如鼓勵和督促孩子看英語光盤,聽兒童英語歌曲等。教育孩子把學到的英語知識真正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這一點,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師尤其要重視。

4.建立家校學習聯繫卡。農村的學生家長自身英語知識有限及對孩子的英語重視程度不高,教師應首先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工作,轉變他們的態度和觀念,提高他們對英語的重視程度,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英語教學活動中來。由於兒童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學習自覺性不高,對於教師佈置的任務,特別是朗讀和聽力等內容,往往不會自覺地去完成,而這些內容教師又很難了解學生的完成情況,此時,就需要家長督促孩子完成教師佈置的家庭作業,並且將孩子的學習情況及時向教師反映。有些家長自身英語水平不高,甚至根本不懂英語,在這一過程中,建立家校學習聯繫卡是十分有效且實際的教學手段。

家校學習聯繫卡的形式和內容可因人因地不同而制定。如在聯繫卡上註明學習態度、學習起訖時間、複習內容、自學新知、學習效果、存在的困難及困難程度、解決方法等方面內容,由家長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如實地填寫,再由學生帶回學校交給老師,由教師根據學習聯繫卡的情況,對錶現較好的學生予以表彰,以鼓勵其他學生自覺學習英語的興趣。不僅便於家長的督促,給孩子以無形的壓力,促使他們自我控制能力和學習自覺性的發展,提高英語水平,而且便於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根據不同的程度制定不同的輔導計劃和新的教學方案,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取得更大、更明顯的教學效果,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四.制約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的特殊因素

中學英語教師的缺乏和班級學生人數較多是農村中學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嚴重製約了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的發展。現在評價一堂中學英語課是否優秀,主要的一個方面是看學生的課堂活動是否充分。因此,一些課堂上學生的小組操練活動始終貫穿於課堂之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於學生的發展。而今,面對人數較多的農村中學,要想將小組操練活動貫穿於課堂之中,是很難組織的。這就要教師根據班級的特殊實際,設計符合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進行教學。如在學習Let’s do 或Let’s chant等內容時,由於人數衆多,分小組有困難且難以收放自如,因此,教師可讓學生在自己的座位上做一些簡單的動作,同樣能夠收到較好的效果。或者在教學時間充裕及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一定的掌握等情況下,可將學生帶到操場上,讓他們自由地組成小組進行操練,效果會更佳,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會更濃厚。

此外,農村中學英語教師的缺乏,使得英語教學在本校幾乎沒有任何競爭力,不利於教師自身的學習和發展。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又沒有其他教師的共同分析、交流和解決,大大地影響了教學效果。有些中學的英語教師往往還要兼教其它的主課,教學上的壓力往往使得他們顧此失彼,心有餘而力不足,不利於中學英語教學的發展。

以上所述是我在農村中學任教英語以來的一些體會和淺見,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時代,中學英語教學也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研究,不斷地總結教學經驗,才能提高中學英語教學的水平和質量。尤其是信息滯後、設備落後、交通不便的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學,更值得廣大英語教師的共同努力、探索、研究,總結出一套適合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的方法,促進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的發展。

英語教學心得體會2

農村國小英語的開設,爲農村孩子文化素養的提升給予了廣闊的平臺,縮短了與城市的差距。但在現實教學實踐中,農村國小英語教學的情況不容樂觀。

一、英語學習環境的欠缺

國小英語重在說,在交流中感受語言的魅力。農村環境缺少英語交流的場所與氛圍,學生在家裏學習只是爲了完成家庭書面作業,而真正在課堂上感受的機會不多。而農村的活動場地廣,孩子回到家很容易成羣結隊地在水泥場上,廣闊的田野裏“瘋”、“野”,卻很少會在一起交流、討論一下任何所學知識,操練一下英語會話,玩玩英語遊戲。

二、家庭教育的短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這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農村的家長知識水平普遍偏低,對英語更是知之甚少。地區外出打工現象普遍,孩子大都由祖父母看管,對兒童開展英語家庭教育的可能性幾乎爲零。與城市相比,農村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脫節也加大了英語教育開展的難度,有很多孩子的家長雖然知道英語非常重要,但不知道如何去指導孩子,也就是說缺乏在家教育孩子英語的能力。

三、農村國小英語從軟件上得不到很好的滿足,間接影響學生學習的效果。再者,從學校的硬件設施考慮,英語教學設備、設施、圖書、音像、教具不能到位,教師上課什麼都沒有,僅靠一張嘴、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些學校沒有語言配套卡片、磁帶、掛圖、活動手冊,更別說一些音像設備了。這樣的條件與城市相比,簡直是天堂與地獄。這直接影響了教學的效果、學習的態度及學習的熱情。

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深知:在農村,想要依靠學生的自覺,藉助家長的幫助來拓展英語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那是很困難的。爲此,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讓英語融入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氛圍中學習、使用英語?面對國小英語教學的困難處境,我們不可盲地效仿他人,而應立足現實,放眼未來,儘可能設計出符合本地實際的教學方法,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國小英語教學之路。

四、實施的方法

1、激發學生興趣,刺激孩子“說”的慾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必須讓學生得學之樂,纔是正軌。”國小生頭腦中沒有明確的求知慾。只有事物本身有趣,很新鮮才能激起他們認識事物的動機。玩是孩子的天性,英語本身就非常枯燥,如果沒有遊戲,學生就很容易對英語感到厭倦。如果對孩子玩的天性進行合理、科學的引導,使學生在遊戲中來學習英語,學會說英語,增強他們對英語的興趣,揭掉英語的面紗,使學生進入一種“樂於說、願意說、敢於說、會說”的良性循環。教師可以尋找一些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話題來引導學生開口,例如:自己的家庭、見面的招呼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國小生初學,有害羞、怕出錯等心理,所以在練習的過程中,對錶現積極的學生要及時給予表揚,增強他們對英語的興趣。如果發現表達有錯的學生,教師也不要馬上制止和批評,而要予以因勢利導,啓發他們大膽開口說話。教學形式要活波有趣,氣氛要輕鬆愉快,從而培養國小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學生學習英語有了樂趣,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學習的積極性自然會增強,成績也會慢慢地提高。

2、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教學效果的好壞,很大程度取決於教師素質的高低。國小英語教師素養的提高是國小英語成功的保證。一個教師必須要有不斷提高自己業務水平的意識,注意自身素質的培養,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教育不斷髮展的緊迫性和使命感。首先要注重自身專業發展:一是提高作爲教師的基本素質,堅定自己的職業理想,真誠地關愛每一個學生;二是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及技能,不斷地學習英語專業知識,提高英語教學技能;三是更新教學觀念,比如學習和領悟新課程,隨時用最新的教育觀念武裝自己的教學;四是用心課程標準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爲,在課堂上儘量用英語組織教學。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交際性很強的學科,而國小階段的英語教學主要是在實踐中交流爲主要目的。只要我們農村英語教師勇於進取,充分利用現有條件,提高自身鑽研大綱、駕馭教材能力,結合學生實際組織教學,在學中用,在用中學。努力探索適合本地實際的教學良方,就能早點走出英語教學的困境,能夠培養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興趣和能力。

英語教學心得體會3

自從教室裏有了電子白板,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頻率很高,我每節英語課都用,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夠刺激多種感覺器官,有利於學生的興趣、記憶,吸引學生注意,增強學生理解。還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加課堂知識容量,老師操作起來方便快捷。我們老師經常在辦公室稱讚。

課堂上我主要運用:1、多媒體演示文稿;2、因特網有效的資源共享他人優秀教學資源並根據情況及時更新;3、投影,投出各種課堂上需要的教學東西。這彌補了傳統教學的衆多不足,改變了傳統的知識存儲、傳播和提取方式,引起了教育新的變革。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和多媒體化的信息技術給我現在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它有着更強大的優勢和顯著的功能特點。

(一)整合多種形式的媒體

多媒體教學演示文稿能夠把教學中所需要演示的文本、圖形、圖像、音頻和視頻等多種形式的媒體進行整合,使教學內容的演示和呈現更加方便快捷,更利於我們的操作和學生的認知。

(二)操作靈活、方便

多媒體教學演示文稿的播放控制靈活方便,可根據實際教學情形和需要隨時調整演示和呈現的內容,並可根據學生的反應及時調整播放節奏。比單純地利用黑板、道具、圖片等爲學生創造情境,教學效果要好多了。

(三)編輯方便、快捷

多媒體教學演示文稿的編輯簡潔方便,隨時把從網上共享的教學資源進行編輯修改和完善,爲己所用。它提供虛擬化的教學環境信息技術能夠提供虛擬化的教學環境,這意味着教學活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脫離物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這是信息化教育的重要特徵。虛擬現實技術能使學生猶如身在真實環境當中一般的感受。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有着巨大的現實意義。

(四)心意答投影直觀、高效

老師講解試卷,以及展示學生優秀作業。老師無需寫一個字,直接了當投影,放大需要的內容,學生看起來直觀,非常省時高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技術應用於英語教學中能使英語課堂教學達到形象直觀,生動活潑;有助於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創設良好的英語交際環境,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信息技術應用於英語教學中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英語教學心得體會4

首先,靠持續不斷的語言知識,而不是“玩”來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

英語教學是要重視培養興趣,但不能單靠唱,玩。唱歌遊戲應該作爲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養興趣的手段。我們可以採用多種手段幫助學生在記憶力強的時期多記單詞,多學習語言規則,並儘可能多創造模仿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音和語調。在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是可以互補的。真正做到聽說先行,讀寫跟上。光聽說不讀寫,很難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養學習能力,也難減輕學習負擔。

其次,英語應用能力需要相應的詞彙。

不學習語言規則、不掌握相當數量的詞彙,英語應用能力就是空中樓閣,單詞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就會導致單詞記憶的困難,併成了國小生學英語的瓶頸。所以,必須注重學生的單詞積累。

英語教學心得體會5

上了多年的國中英語,在課堂上課時,我越發感覺到現在的國中學生喜歡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長篇大論是無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的,因此,老師除了知識點的準備之外,認真考慮設計課堂活動也是很必要的。所以,國中的課堂一定要組織得活躍一點,從而讓學生能在一個較爲輕鬆愉快的環境中掌握更多的知識。

課文是國中英語教科書的核心,是每個單元中的主要內容。課文形式、體裁各不相同,有對話、短文、故事、日記、書信等。課文教學主要包含五個方面的內容:

( 1 )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課文內容和主題意義。

( 2 )學習並掌握新的單詞、詞組、句型和語法等。

( 3 )掌握所學語言材料的語言交際功能。

( 4 )發展聽、說、讀、寫以及語言運用的能力。

( 5 )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學習策略。

國中英語課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題材各異。對不同的內容,體裁的課文,應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幾年來的實踐,我摸索了這樣一種課文教學方法:理解掌握熟練運用。

一、理解

充分、透徹地理解課文內容,理解是掌握、熟練和運用的基礎。在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才能達到掌握、熟練和運用課文的語言材料。

教師在介紹課文中的生詞、句型、語法等內容時,就已經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

二、掌握

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記憶並掌握課文中呈現出的語音、語法、句型、詞彙等語言材料,懂得它們的實際用法。關鍵是實踐,學生通過實踐才能達到牢記。這樣就要求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講練結合,講講練練,講是爲練精心安排好實踐訓練的重要環節,使學生通過練習記憶掌握語言材料。

三、熟練

在理解、掌握的基礎上達到熟練是課文教學的第三個層次的基本要求。以至於形成英語語感,這是極爲重要的。

四、運用

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大膽運用學過的內容進行情景模擬,即使出現一些錯誤也沒關係,這是正常現象。關鍵是在教師的鼓勵和引導下,學生通過運用,真正嚐到學習英語的甜頭,增強自信心,提高學習興趣。

針對不同類型的課文,靈活地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是教好課文的重要原則。下面就談談我在平時國中英語課文教學中的兩種具體方法:

一、視聽法

這是利用幻燈片等直觀手段配合聽力理解入手,着重培養聽說能力的課文教學方法,主要用來講解對話課文。由於國中階段小對話課文較多,所以這種方法我是常用的。

第一步:整體理解

第二步:聽說訓練

在學生聽課文對話錄音的基礎上開展聽說實踐練習活動,充分利用圖提供的情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進行聽說練習。如根據錄音回答有關問題,分角色對話等。

第三步:讀寫訓練

在聽說訓練的基礎上再讀寫訓練。聽說訓練時,學生難免有口誤,這是完全正常的,而讀寫訓練要求準確。具體可以這樣進行:翻開書耳聽錄音眼看對話內容,邊聽邊用鉛筆記下重音、停頓、語調等朗讀符號;跟讀對話、聽錄音,要求語音、語調正確,在此基礎上 總結重點詞組和句型,接着可佈置書面練習,要求書寫整齊、正確。

第四步:複習運用

根據學生前三步掌握課文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編寫綜合性的複習實踐練習,以鞏固課中 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熟練掌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夠進一步靈活運用,進行語言交流。

二、閱讀法

隨着國中英語教學的逐漸深入,短文類的課文逐漸成爲主導類型,這時就應採取閱讀法進行課文教學。這種方法先從閱讀入手,重點落實在聽讀說寫四會能力的培養上。

第一步:整體理解

要求學生課前預讀課文並通過查閱字典或書後詞彙表瞭解課文中的生詞和詞組的詞義。在課堂上教師簡介課文大意,讓學生充分理解,然後要求學生閱讀課文。教師巡視,具體幫助有困難的學生理解課文。

第二步:全面掌握

在學生整體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一步跟錄音讀課文 1 遍,教師領讀生詞和詞組, 並舉例說明其意義和用法。

第三步:綜合訓練

在反覆朗讀、讀熟課文的基礎上,圍繞課文進行多樣化的綜合訓練,以閱讀帶動聽、說、寫三項能力的發展。例如複述、聽寫、問答、對話等。

第四步:複習運用

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普遍存在健忘的毛病:對於課文中的生詞和句型,他們有較強的短時記憶能力,可老師們都很明白,過兩、三天或一個多星期之後,遺忘程度是百分之九十,所以,國中教學的另一個特點就是不斷反覆。除了把近期所學的課本內容反反覆覆的通過背誦進行強化之外,在新知識的教授同時,把以往幾個學期裏所學過的知識點在課堂裏有機的結合,進行書面、筆頭、口頭上的訓練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學習課文的實際問題採用切合實際的方法進行有關內容的鞏固訓練,常用的方法是:

(1)問答。根據課文內容和教材中和重點、難點綜合性地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問題既有單純性的,又有綜合性,啓發性的,以便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

(2)複述。學過的課文一定要反覆讀,讀出語感,背熟部分課文。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複述課文大意,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3)作文。指導學生圍繞課文的內容、體裁,寫一篇類似的短文,要求他們儘量運用學過的單詞、詞組、句型、語法寫出語句通順,內容完整的文章。讓每個學生都能寫出幾句,都有話可說,有事可寫。

(4)閱讀。平時根據需要配合課文教學,選擇一些適合學生實際水平的英語簡易讀物推薦給學生,讓他們課外閱讀。通過課外閱讀,學生擴大了視野,增加了詞彙量,反過來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

(5)口試。學生學完一個Topic後,將此部分的重要短語、句子、語法等提出來進行口試。這樣也達到了複習鞏固的作用。

總之,課文教學應靈活多樣,防止單一化、公式化。不同內容、不同形式、體裁的課文要有不同的教法。變化教學方法不但是爲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而且是爲了使學生能夠更牢固的掌握課文,更有效地記憶重要單詞、短語、語法等。實踐證明,創造多樣化的情景,使學生置身於課文情景中去學習課文,是國中英語課文教學的成功教法。

英語教學心得體會6

這次聽課,讓我開闊了眼界,明白了努力方向。同時,在看別人上課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有些問題也同樣存在於我的課堂上,但以前沒意識到。通過學習,我可以更加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從而在今後的教學中避免出現類似的問題,努力讓自己的課堂做到更好。

一、教師都具有紮實的教學基本功

教師語言對於一堂課來說無異於生命的源泉,口語教學是國小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英語教師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語音語調要準確,並且優美、自然,課堂用語要既簡練、準確又易懂,爲學生創設很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如何給學生創設一個真實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和交際的平臺,從而真正地讓學生在“用中學,學中用”,這是我們在平時教學中經常思考的問題。這次賽課活動上我們看到教師們語言能力優異,發音準確,在潛移默化中給學生良好的示範。教師有紮實的英語基礎知識作後盾,詞彙豐富,課堂教學語言充實。教態親切自然,表情豐富,教學手段靈活多樣。

二、教學設計靈活、新穎,別具一格

教師們從一個主題出發,創設各種情境,以活動爲載體,在活動中將學習內容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小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英語並學會用英語,老師的教學思路設計的很好。首先,上課前就讓孩子們做熱身活動活躍課堂氣氛,然後從單詞的講解,到聽力練習,再到對話討論,最後拓展,一環扣一環可以說銜接得非常自然,孩子們都能很好的理解和跟進,思維沒有斷點。孩子們很自然地完成了接觸、理解、使用等一系列過程。老師通過各種操練給了孩子們很大的空間,緊緊抓住國小生活潑好動、思維活躍的特點,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發展,使得學生在課堂中成爲主角,而教師也不是單純的旁觀者,既是傾聽者更是出色的指揮者,整個課堂中師生關係融洽有序。將單詞和詞組的學習與句子相融合,注意語言的整體性,教學內容由淺入深,教學活動貫穿始終。練習也都緊緊圍繞語言的交際,以學生爲中心,通過體驗、參與合作和交流等學習方式來學習和運用語言,注意了語言的交際功能,促進了知識向能力的轉化。教語言的目的是在於運用,而不是學會多少個詞、多少個句子,老師善於設置一些恰當的情景,讓學生去運用所學的語言。總之,學生都在不斷地運用所學的語言來進行交流,切實做到了新課標所要求的英語教學的總目標:培養學生綜合語言的運用能力。

三、教師的個人魅力在課堂上得到了充分展示

國小英語一個重要的任務是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想必這幾乎成了每個英語基礎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銘”。正因如此,老師們拿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領,各顯其能,目的只有一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學習後的思考

通過這次學習,讓我對這些課有了很深的認識,在以後的教學中有四個問題是我要認真思考的:

1、英語課是要熱鬧,但要熱鬧到什麼程度?過度了是不是就成了亂鬧?

2、怎樣把語言結構和語言功能有機結合起來?

3、 如何讓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實現從知識到能力、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4、英語課堂中如何滲透英語國家與中國的文化差異,注意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

英語教學心得體會7

新課程背景下國小英語教學設計的心得體會 海口市第二十六國小 黃巧 英語教學不僅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藝術,形成英語教學藝術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學設計(instructionalplanning)。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強調無論做什麼事都要預先謀劃,事前設計。現代教學尤其注重設計,科學的教學設計,既是體現教育目的性、計劃性、針對性和預習性所必需,又是順利實施教學方案、調控教學過程的前提,也是確保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

英語教學設計就是英語教師根據正確的教學思想和英語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學目的和要求,針對具體的教學對象和教材,對英語教學的整個程序及其具體環節、總體結構及其有關層面所作出的預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劃。它是英語教師教育思想、思維流程和教學藝術的體現。衆多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在學校教學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只要教師有心,同樣可以進行樸素卻生動的有效的教學設計;一個教師的基本功的精湛同樣是成就教學精彩的基本元素,如清爽明瞭的簡筆畫和教師動聽的歌喉也能使教學充滿詩意,吸引孩子們的眼球並提升語言能力。

新課程的課堂是具體的,動態生成的,它不是教師完全預設的。所以,我們教師在進行國小英語教學設計時,應認真思考以下幾個層面的問題:

觀念層面:是否充分領會現代教育理念和現代教育技術的核心要素。

內容層面:教學設計是否有明確的問題情景和學習路徑。

操作層面:是否將學習空間最大限度的留給學生。 綜上所述,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設計應充分重視學習者的自主學習,教師在設計教學預案時,要學會主動把自己當成“魚”,只有這樣學會了“換位思考”,能夠預想“魚”的各種感受,纔會在觀念上和方法上得到自我提升,也纔會真正創造出適合學生髮展的教育活動。 在實際教學中,以下幾點英語教學設計的技巧,或許對我們的教學有幫助,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一、 因材設計 所謂因材設計,就是能根據教材內容來設計教學環節,確立教學的重難點。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始終圍繞這個重點來安排教學活動,讓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既精彩又有實效。

二、 因人設計 由於學生之間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底子不一,接受能力也不同。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教師必須潛心研究各個學生,設計出多層次的教學活動,讓全體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學有所得、各展其長。我覺得,在作業設計方面尤其應該考慮學生的實際,讓作業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第一層,設計面向成績較差學生的基礎題;第二層,設計面向全體學生的鞏固題;第三層,設計面向“尖子生”的創新題。

三、 因難設計 國小生學習英語最怕“難學”,而教師最擔心“難教”。在“難”字解決之後,教學中的其他問題馬上會迎刃而解。因此,在英語教學設計中,難點的處理尤爲重要。處理得當,有事半功倍之效. 以上簡短的語言其實不足以全面概括教學設計的方方面面,要做到教學設計的科學,全面,還需要我們去多多的親身實踐。

英語教學心得體會8

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可謂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下面我就結合兩年來在英語教學上的實踐,談一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我國著名作家巴金說得好:“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學生學英語習慣的培養非常重要。那麼到底要培養他們那些習慣呢?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因爲要培養的習慣實在太多。但歸納起來就是聽說讀寫習慣的培養。

一、聽的習慣。

弗里斯說:“學生學會說英語的前提首先是聽。”亞歷山大也說過“掌握一種語言,首先是聽懂”。可見“聽”是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學習英語使用最廣泛的手段之一。現實生活中很多現象也說明聽力差的人語言表達能力也不會好到那裏去。比如聾和啞往往就是相連的。光靠九年級這兩個月是不行的,所以我從七年級的時候起就狠抓聽力訓練,每天中午放20分鐘的磁帶,聽力訓練的單詞記得多,聽力也就不怕了。

二、說和朗讀的習慣

我們最怕的就是“啞巴英語”,因爲中國學生大部分性格內向、靦腆有一種不願積極參與的心理障礙,要排除這種心理障礙只有認真訓練學生的說和朗讀的習慣。語言這東西,我看讀比寫還重要,比如一個兩三歲的小孩,他雖然寫不出幾個字,但他能基本掌握語言的表達功能,比較自由的交流。這就是讀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俗語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拳師每天要練拳, 歌手每天要練嗓子。我們學習英語也要堅持朗讀英語,只要每天堅持朗讀英語,只要每天堅持朗讀三四十分鐘,持之以恆,就能使舌頭聽從大腦的指揮,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

另外,大量的、準確的朗讀能夠促進聽力和口語的進一步完善而廣泛的朗讀更能充分提高閱讀和寫作水平。我們是每週一三五早上半小時朗讀,對有些課文學生能背能默寫,但早上還須耐心朗讀,學生喜歡朗讀,在其中享受樂趣。見什麼都讀。比如練習中的完型填空、閱讀理解等。

三、寫作習慣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英語學習必須以聽和讀爲前提,但要真正掌握英語,形成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僅靠聽和讀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通過說和寫來檢驗和促進英語語言知識的掌握與運用能力的形成。在我國以往的英語教學中,“啞巴英語”可謂人所共知的現象,而這些年來隨着聽,說不斷受到重視,筆頭工夫,尤其是寫作成了學生的難題。所以從七年級第一個學期起我就特別重視寫作能力的訓練,每天都要學生寫幾句話。到了九年級就進快結束課程,複習的時間多,多做寫作練習,有一半學生喜歡寫作。仿寫、擴寫、寫日記。

英語教學心得體會9

本學年在高二5-6年級2班擔任英語老師。認識之後,主動去了解學生,摸清他們的學習基礎,因材施教。在教學中,我認真備課,聽課,及時批改和點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廣泛覆蓋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讓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圓滿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以下是我一學年教學工作的總結。

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一堂課。爲了上好課,我做了以下工作:課前準備,備課。

(1)認真學習教材,明確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一句話、每一個細節,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和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夠運用自如,知道加什麼材料好。

(2)瞭解學生原有知識技能的質量、興趣、需求、方法和習慣,以及學習新知識可能遇到的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3)考慮教學方法,要解決如何把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高中生基礎還是比較差的,所以我儘量在課堂上用最簡單的語言授課,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內掌握最好。複習過程比較枯燥,所以在課堂上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就顯得尤爲重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就會產生求知慾,把學習當成樂趣,而不是負擔。只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才能在以後的學習中避免兩極分化。英語課堂不僅是吸收知識的主戰場,也是內化技能的訓練場所。然而,有限的時間不允許學生將這些技能和知識據爲己有並加以吸收。在一定時間內鞏固所學知識,訓練相應技能,是提高學習效率不可或缺的一環。我的具體做法是把語言教學和實踐結合起來,儘量在課堂上結合時事,給學生講政治歷史社會新聞和幽默。

課後要和學生交流,瞭解他們的需求和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課後我們也安排學生做一些綜合能力作業。比如每天閱讀理解兩遍,完形填空空一遍。另外,我會在教學中精心設計相應的課後練習,讓學生學以致用。如果我在課堂上學到的是一些基本的語言點,我會給學生一些相應的訓練,讓他們鞏固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知道如何在實踐中運用;如果課堂教學是閱讀課,我會給學生一些關鍵詞來複述課文。沒有課後練習的複習鞏固,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效率得不到提高。講座生動有趣。當我講課時,我努力使它生動有趣。當我完成教學任務時,我經常會穿插一些英文歌曲和電影片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後積極聽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衆長,提高教學水平。培養多種興趣愛好,去圖書館廣泛閱讀,拓寬知識面,爲教學注入新鮮血液。

2.培訓主題應該多樣化。包括日常生活、風俗習慣、人物傳記、文化教育、社會、歷史地理、科技、政治、經濟等等。不能侷限於某個學科。

3.體裁多樣化。包括說明文、記敘文、議論文和應用文。

4.讓他們知道閱讀理解中的主要問題。

5.掌握必要的閱讀理解和解題技巧。一般來說,5w和1h要注意敘事;注意描述的主要情節和解釋或論證的主要句子。

另外,在閱讀理解中,要善於抓住關鍵詞,比如and,except but,千萬不要等。21世紀,社會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揮自己的優勢,改正自己的不足,開拓進取,爲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

英語教學心得體會10

 一、以活動爲核心,教師爲指導。

以學生爲本,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自主發展。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通過學案,教師更能夠傳授給學生更好的學習方法,對教師的要求也更加高了。學案導學能夠讓學生更加牢固的掌握所要學的知識,化被動爲主動,讓學生從“要我學→我要學”,這一思想的轉變讓新課程理念更好地體現出來了。導學案的設計要從教材的編排原則和知識系統出發,對教材和教參資料以及自己所教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認知水平等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合理處理好教材,把握好對教材的翻譯,要把教材中深奧的,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識翻譯成能讀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體的知識。

 二、以學生爲本,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

幫助學生更有效地進行學習,導學案要做到重點突出,導學和探究的問題能引發學生興趣,這就需要我們老師發揮集體的力量,進行集智備課,我想一份好的導學案一定要符合你班級的現實特點,通常我覺得首先老師應該進行初備課,把自己預設的問題和想法在集智備課中反映出來,俗話說人多力量大,再進行取其精華,擯棄糟粕,進行三次備課,這樣的一份導學案實用性纔會更強。

三、是師生共用和參與的良好互動載體。

教案,是教師教學活動的設計。過去,我們教師備課都是自己備課,把備課的各個環節呈現在備課本中,上課都是用傳統模式,學生按照教師設計的那樣一步一步學,教師似乎成了課堂的主體,而學案,就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設計。在課堂學習環節,同學都能積極參與,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相結合。

四、重視個體差異,促使學生全面主動地發展。

現代教學關注學生個性的發展。教師不僅要使用導學案,更要創造性地使用導學案。教師在使用導學案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導學案,可以變化其中的某些環節,使其更符合學生的實際,更易於操作,不可一味地照搬照用。在課堂上學生除了聽教師講課之外,還有更多的事情做,能夠主動學習,邊學邊練、邊講邊練,使學生能更好的掌握知識。講學稿的各個環節的設計還是比較科學的,能夠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後鞏固、拓展,教學後記,爲師生的溝通搭建了一個平臺。

英語教學心得體會11

我是20xx年秋季學期才調入本校的,20xx年春季即本學期被安排到上八年級(2)班的數學。雖然已參加工作六年,可是對三塘中學所實施的“五.三課堂”教學模式是第一次接觸,不懂得如何去操作,通過學校裏組織的“傳幫帶”活動老教師嚴謹的教學態度和教學風格爲我們樹立了榜樣,也讓我學到了很多,特別是課堂操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我的指導老師是餘朝軍老師,對於缺乏教學經驗的我來說,他的言傳身教,對我的工作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促進作用。在教學中,我常常只注重知識的傳授,沒有很好的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程氛圍缺乏活力,學生學習,主動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高。在新課程改革中,即五.三課堂模式下如何倡導學生積極參與、相互合作交流、主動探究知識,這都是我面臨的難題和困惑。通過傳幫帶活動,爲我們和老教師之間相互聽課、說課、評課構建了平臺,使我能更好地、更有效地學習到老教師多年來積累的教學經驗和課堂應變經驗。

通過這學期以來的學習,使我明確了在課堂教學方面,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應大膽的放手於學生,讓他們主動的探索新知,老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在增加知識面方面,我們應該打破單一的教學方式,要不斷充實自己,使自己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同時,我們應該多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將各學科的知識聯繫起來,這樣我們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上見多識廣。通過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每個月都要聽四節課,並做出詳細的總結,課後進行評課,我也去聽了一些老師的示範課,起到了示範、牽引的作用,在組內我接受指導上了公開課,課後自我反思,在我的教學當中也起到了很大的重用,讓我受益匪淺。在同級同科中我去聽了課上得比較好的老師的課並寫聽課記錄,總結,相互對比,我們之間存在什麼不同的地方。教學中,我們相互探討,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總之,經過一學期的互幫互助的活動,我對我校開展的新課堂標準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也基本掌握和勉強能駕馭我校實行的“五.三”課堂,還不懂的方面我將在以後的工作中虛心的學習,多聽聽有經驗老師的課,多與他們交流,在學習中提高,並快速成長。

英語教學心得體會12

一晃從事國小英語教學已經三年了,在這三年的教學中,我不僅學到了許多,而且對國小英語的教學有了一定的經驗。 隨着新的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的頒佈,全國國小英語教學更是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國小英語教學逐步成爲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很少的課時中如何實施有效教學?如何提高國小英語教學質量?如何優化國小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尤爲值得研究和探討。這學期我擔任國小三、四和六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根據國小英語課堂教學的情況和這幾年的教學經驗,談一些個人的想法。

一、注重教學過程管理,強調先進教學方法和理念的實施。

如何充分發揮國小英語在實現教育目標中的功能,從而體現國小英語在整個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國小英語教學必須重視的問題。英語學習的啓蒙階段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的成功與否將對學生的終身學習產生深遠影響。國小開設英語課程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打好語音、語調的基礎,具備用所學英語進行交流的初級能力。

1.在教學總體目標上,重興趣、重成就感、重自信心的培養。教師通過多種激勵的方式,如獎品激勵、任務激勵、榮譽激勵、信任激勵和情感激勵等,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實踐、體驗成功的喜悅。有了成就感,就有了自信心,學生就會渴望學習英語;在課程實施上,重環境、重頻率、重效率。教學中特別強調語言環境的創設,充分利用和開發電視、錄音、錄像、光碟等多種媒體,豐富教學內容、活躍教學氣氛、創設生動和真實的語言環境。儘量在課堂上創造真實的情境,克服課時少的困難,並且在下學期按排早讀課及時複習,保證學生高頻率的接觸英語,爲學生創造有效的學習條件,提高學習效率;在語言教學目標上,重語感、重語音語調基礎、重交流能力。學校和教師積極創造條件,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和設備,如通過多媒體教學,提供大量的感知、體驗、模仿等實踐活動,如讓每位學生都參與課堂學習過程,保證每位同學有三至四次的課堂練習經歷.幫助學生形成初步的語感。語音語調的學習包括髮音、重音、語調、節奏和語流等多方面,教學中要求教師防止以單音準確爲目的的教學,通過多聽、多模仿,在有意義的語境中進行訓練,奠定語音語調的基礎。強調要培養學生交流能力就要創設交流的情景,使學生通過交流發展交流的能力。

2.在教學模式和方法上,重體驗、重實踐、重參與、重創造。要求教學設計貼近生活,符合國小生興趣的需求;教學內容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韻律詩歌、寓言故事、會話表演、遊戲等;教學的語言材料要真實、實用。學生在課上通過用中學、學中用,反覆實踐,學用結合。功能、結構、話題、任務做到有機結合;以話題爲核心,以功能和結構爲主線,以任務型活動爲目標安排各單元或各課的教學;通過視、聽、說、玩、唱、、讀、等饒有趣味的活動,讓學生接觸足夠量的語言材料,保證輸入量,“習得”與“學得”結合,使學生逐步培養起初步的語感;通過大量語言材料的輸入,特別是聲像材料的示範,學生模仿,教師指導,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拼讀的習慣。設計任務型活動,開放空間,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創造思維。自始至終引導學生通過完成具體任務活動來學習語言,讓學生爲了特定的學習目的去進行特定的語言活動,通過完成特定的交際任務來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教學方法要多樣,且生動活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教科書中的課文創設栩栩如生的情景,爲學生提供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

二、創設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擴展英語教學的時空。

⒈靈活安排教學組織和課堂,以學生爲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展兩人小組、多人小組、多種形式的活動。這是國小英語教學的重要特點之一。只有開展這些活動才能使

每一個學生充分地參與課堂實踐,才能體現出語言的交際性,才能實現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性。目的是爲了更好地開展各種教學活動。這樣做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起互相關心,合作的團隊精神。

⒉採用多種媒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優化教學過程。利用英語教學音像資源——圖畫、圖表、投影、錄音、錄像、CD、VCD、DVD等多媒體軟件,不僅能爲學生提供規範的語音、語調,還可以提供真實自然的語言使用的示範,即語言使用的場合、時間、對象等,而且還有體態語——手勢、動作、表情等的示範。多種媒體的運用使教學變得生動、形象、活潑,感染力強,容易激發學生興趣,引起有意注意,加深印象,幫助學生持久記憶。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學生置身於以英語爲母語的環境中,體驗英語的實際運用。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可以使教學過程程序化,大大提高教學的效率,這一點對我們農村學校課時少的國小英語課尤爲重要。

三、努力總結和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實踐,不斷探索,針對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學生身心特點,總結規律,認真思考,不斷摸索。尤其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具備良好的應變機制。有效教學在國小英語教學中的實施是爲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教師應從教學的準備、教學的實施、教學的評價三方面入手,自始至終地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關注教學效益,關注教學中的可測性。同時教師還應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爲掌握相關的教學策略,以便於自己面對具體的情景做出相應的決策,獲取最大的教學效益。

英語教學心得體會13

智慧不是靠灌輸獲得的,成功是建立在準備的基礎上的。通過培訓,我收穫了很多:

首先,我提高了老師的道德標準。

在培訓的過程中,我不僅從一些優秀的骨幹教師那裏學到了教研的技巧,也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學高爲師,爲人師表,學無止境”的真諦。通過培訓,我進一步認識到,教師作爲教育目的、活動和方法的指導者,學生成長髮展的探索者、實踐者和領導者,應該有奉獻精神和建功立業的熱情。

敬業是一種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教師對教育的熱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愛一個學生就是塑造一個學生,拒絕一個學生就是毀滅一個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基於血緣關係或個人需要,而是一種持久而深刻的對教育的愛。

我們知道師生互動是影響教學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師生互動影響和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師生關係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的關鍵。所以,只要我們每一個老師都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讓學生喜歡你,從而喜歡上你的課,那麼即使我們每一個老師不強調如何讓學生注意聽課,他們也會很自覺的去學每一節課。

教育的本質是愛,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展。愛和責任是師德的基礎和核心內容。

第二,教育觀念得到了更新

這個骨幹班的學生幾乎都來自教學一線。通過集中的理論學習,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學習了先進的教育科學基礎理論、現代教育觀、學生觀、學習觀,在教學活動中遵循客觀規律,調整了角色和教學方法,將素質教育融入到學科教學過程中。

第三,更系統地掌握教育教學理論。

要發展和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必須善於思考,勇於實踐,不斷反思和提煉。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認爲,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最多隻能是膚淺的知識。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歷+反思。他說,如果一個老師只滿足於獲得的經驗,而不深刻反思。那麼,即使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可能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複。平時忙於教學,很少有機會靜下心來學習。

來到日照師範學院,聽了那麼多課,一下子記了厚厚的筆記,讓我們更系統地掌握了教育教學的理論和方法,讓我覺得自己比以前更高了,看得更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幾天的學習加深了我對一些教育理念的理解;對教學理論有更清晰的認識;使我更系統地掌握教學的理論和方法;使如何開展教研活動更加清晰;我更熱衷於教育改革。

四、合作學習與共同成長

在學習過程中,所有學生合作學習,共同成長,成爲一個親密和諧的學習大家庭。學生、老師、學生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培訓的結束是我們新合作的開始。回到工作崗位後,我們依然互通信息,保持聯繫,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力求用最簡單的臺詞激發最豐富的知識。

隨着課程改革的深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大膽引入新的思路和方法來解決課堂上的問題。上課時要根據課堂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環節和思路,組織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重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之保持相對穩定。同時可以激發學生的情緒,讓他們感到快樂,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課堂語言要簡潔明瞭,課堂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變學生的教爲學生的學和自學的意願,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爲了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我會積極參加各級的講座和評優活動,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在教學改革的今天,社會對教師的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將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勢,彌補不足,開拓進取。我會把在這裏學到的新知識儘快內化,運用到教育教學中,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及時爲學校建設和展出謀劃策,努力學習同齡人的學習態度、求知精神和合作能力;加強平時的學習,一定會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去。我相信只要我加倍努力,努力,持之以恆,我一定會在教學上闖出一片新天地!

英語教學心得體會14

轉眼,一個學期就要過去了,本學期,我擔任高二年3、4班(理科班)的英語教學工作。這一學期來,本人更積極地去了解學生,去摸清學生的學習基礎,以便更好的“因材施教”。在教學中嚴格要求自己,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積極參加市裏及學校組織的各種教學活動,使教學工作得以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

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爲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心得如下:

首先,瞭解學情。這兩個班已接觸了一個學期,有些學生甚至已教了一學年,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所瞭解:普遍英語底子差,基礎薄,學習惰性大。所以針對這個實際情況,決定採取堅持“夯實基礎,狠抓雙基,改進學法,激發興趣,提高能力”的指導思想。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學習成績。

其次,認真備課。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上好一堂課難,但是要備好一堂課更難。因此,一學期來,在備課時努力做到如下幾點: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授課之後,做到精講精練。針對單詞,蒐集一些針對性的單詞題,課前利用時間做一個單詞測試,直接把單詞放在具體的語境中去理解。鑑於學生的基礎薄弱,或是沒有理解語境,無法補充所缺信息;或是知道是哪個詞,不是拼寫有誤,就是該詞的詞形不對。所以單詞還有待於加強鞏固練習。在每單元結束時,會針對該單元教學重點難點,精簡一些習題供學生練習鞏固所學知識。習題或是從調研題選擇,抑或是從其它套題或網絡上選擇具有針對性的習題供學生練習。

認真批改作業。佈置作業時,堅持做到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形式多樣化。每個學生對課堂上的知識掌握程度,都會在作業中得以直接體現出來。對於難度較大的題目,學生出現錯誤較多的作業,課上利用時間統一詳細講評每個錯誤;對於學生不該出現的問題,指導學生及時糾正。每週進行兩次聽寫測試,對所學新單詞、新短語、好句子進行聽寫。認真及時地批改聽寫。並針對學生的聽寫情況,認真透徹地進行講評,根據其情況不斷改進教法。從而做到因材施教,教學相長。

成績已成過去,希望在未來,今後我將繼續加強學習,勤反思,以促進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

英語教學心得體會15

這學期,我擔任八年級兩個班的英語教學。由於學生學習氛圍不濃,基礎差,七年級期末考他們的平均分是44左右,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同事學習。

新目標英語這套教材,這套教材採用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融會話題,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形成了一套循序漸進的生活化的學習程序。每個單元都列出了明確的語言目標,主要的功能項目與語法結構,需要掌握的基本詞彙,並分爲A和B兩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語言內容,B部分是知識的擴展和綜合的語言運用。每個單元還附有 部分,學生可用來自我檢測本單元所學的語言知識。教材的編排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單元話題也都是學生感興趣的,確實是一套很好的教材。難點是詞彙量大,學生記單詞的任務重,易引起兩極分化。

通過一學這幾年期的教學實踐,我認爲:

1.任務要真實。

既要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實際出發,又要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如教授八年級下冊Unit 8時,我們可以設計這樣的任務:十年後,你將會成爲什麼?你將做什麼?爲了你的目標,你今後會怎麼做?

2.任務要由簡到繁

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由初級任務到高級任務並由高級任務跨入初級任務的循環,使教學階梯式地層層遞進。

3.要注意任務的合作性。

任務的完成必須依賴於學習者之間的共同合作,每一個學習者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都擔當各自不同的角色,都需要提供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在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合作精神。

4.作業形式多樣化,量適中,學生容易接受,記得更準。

學困生依然有幾位作業拖拉,單純催交做作業就花了不少時間,有時候我在放學還在留堂。4班的馬欽湖同學從不完成作業到現在肯留堂完成作業就是一個小進步。4班還有幾位女生,皮膚差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易接受。但一開始我就碰了釘子。在講授第一課的時候,我按照自己的教學設計,上了一堂自認爲明白易懂而又不死板的課,認爲教學效果如期理想,怎知小測出來才知道不如人意。後來聽同學們反應,才知道我講的口語大部分同學聽不懂,而教學的部分內容同學們以前從來未接觸過。從而可知,我在上課前根本沒有了解清楚學生的實際情況:

一方面,學生英語聽,說的能力相對較弱,授課採用較深的全英教學,同學們還不能適應。另一方面,4班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但學困生佔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因此,講得太深,沒有照顧到整體。我備課時也沒有注意到這點,因此教學效果不如理想。從此可以看出,瞭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英語是一門外語,對學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英語,就要讓學生喜愛英語,讓他們對英語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願學,也無法繼續學下去。爲此,我採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幫助班上的同學改英文名,儘量多講一些關於英美國家的文化,生活故事,讓他們更瞭解英語,更喜歡學習英語。

因爲英語的特殊情況,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好差分化現象,學困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因此,絕對不能忽視。爲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例如在3班,我把這批同學分爲三個組。第一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時很少主動動腦筋不學的同學,對這些同學,我採取集體輔導,給他們分配固定任務,不讓他們有偷懶的機會,讓他們發揮應有水平;第二組是肯學,但由於能力不強的同學。對這部分同學要適當引導,耐心教導,慢慢提高他們的成績,不能操之過急,且要多鼓勵。只要他們肯努力,成績有望搞提高;第三組是紀律鬆散,學習不認真,基礎又不好的同學。對這部分人要進行課餘時間個別輔導。因爲這部分同學需要一個安靜而又不受干擾的環境,纔會立下心來學習。只要堅持輔導,這些同學基礎重新建立起來,以後授課的效果就會更好。

英語是語言。因此,除了課堂效果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多讀,多講,多練。爲此,在早讀時,通過了解早讀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課後發現學生作業問題也及時解決,及時講清楚,讓學生即時消化。我還要求前20名的學生背誦課文選取部分,一開始學生不情願,但通過我及時開導和放學留堂的方式,這些小鬼們還是認真且堅持,語感越來越好,對英語的信心就更多了。

同時,及時評價也尤爲重要。評價可以使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有助於反思及調整自己的學習過程,評價或採用測驗及非測驗形式,平時重視形成性評價,我在作業本上寫一些英語的鼓勵的話,這給了學生很大的樂子。不好的是,我批改作業增加了很多時間。對學生回答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改進的成績,及反映的情感、態度、策略某方面進行及時的評價,如有口頭評價、等級評價、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等方法,充分發掘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測驗以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爲目標,側重於學生理解和獲取信息,能力減少客觀題,增加主觀題,通過評價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的成績和不足,明確努力方向。

期末考就是一種評價。無論成績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明白到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學期後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同事學習,爭取進步。月考和期末考是考察每位同學在本學期的學習成果,因此應該予以重視。考試前進行有系統的複習,考試後進行學科總結。從考試中可以看出英語水平兩極分化嚴重,基礎差的學生面積廣,另外,還發現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夠強,所以以後的教學中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讓學生輕鬆學,容易掌握。而結果證明,適當輔導學困生對全班的整體發展有很大幫助。

系統來說,具體有以下問題亟待改進:

1.學生成績不穩定,容易忽高忽低,與他們基礎知識掌握不好有關,需要進一步加強訓練。

2.兩極分化現象仍然嚴重,有個別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不大,雖然很用功的樣子,但是實際沒有專心,記憶就不牢固。需要着力培養這部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3.寫作能力上不去,課文、句型雖然會背誦會默寫,但實際運用能力差,需要平時注意訓練寫作能力的培養。

4.最後兩週課上得很急,因爲先前顧着讓學生複習月考,導致期末考複習不夠細緻。

5.月考注重基礎,出題較簡單,爲了讓學生有信心學好英語。但期末考相對靈活,尤其是歸納信息題的問題是書上有出現的定語從句,有涉及但是沒有時間去訓練,導致很多題型學生不懂。

6.雖堅持聽寫,但學生當堂記住之後就沒有及時練習,所以學習效果不明顯。3班的優等生學習真的就很被動,怎麼罰也拖拉,頭疼呀。

新課程改革不是紙上談兵,必須要與實踐相結合,我將努力學習,積極進取,積極參與

課程改革,在課改中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願與新課程共同成長。以上就是我在教學中的一些教學反思。由於經驗尚淺,許多地方還存在不足,期望在未來的日子裏,能在各位領導、同事的指導下,取得更好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