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筆學習心得體會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工筆學習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工筆學習心得體會

工筆學習心得體會1

學習了兩週工筆花鳥畫,覺得是件很艱苦但又開心的事,特別是完成一幅畫之後,去欣賞它,完全是一種美的享受。

這幾周我們主要是通過寫生校園裏的花草樹木來學習,雖然過程很枯燥,但逐漸有了些心得感悟。現在我就談談學習工筆花鳥畫的幾點體會:

1、要學習借鑑古人作品,學習他們的構圖構思、線條、設色等等,力求在臨摹過程中學到他們的長處。經常向前人學習,能使自己的畫進步。因爲前人優秀的作品有我們學不盡的知識。但卻不能完全照抄前人的作品,必須有所創新,有自己的氣息。

2、平時多練習線條。線條是工筆花鳥畫的盤骨,沒在好的線條,談不上是一幅優秀的作品,我經常以“藝能時習之,則會有所獲”這句話鞭策自己,每天堅持練習線條,練習的方法可以在報紙上練,也可以練前人的線條,如將名畫家的畫放大,用鉛筆描在熟宣上經常練,學習他如何用線條的粗細、濃淡、剛柔塑造形體,用線來表現所需的意境。這些只有靠平時多練。

3、要對生活進行縝密觀察。把思想感情寄託於花鳥畫之中,是中國畫的優秀傳統。

通過這幾周的學習,以及老師的講解,我認識到,工筆畫鳥,決不僅僅是自然主義的描摹,它要求要有對大自然獨特的觀察和感受,在生活中構思醞釀,然後依靠構圖、造型色彩等藝術技巧,表達出一種美好的意境來。正如《宣和畫譜·花鳥敘論》中所說:“繪事之妙,多寓興於此,與詩人相表裏。工筆花鳥畫,根據不同物象、不同季節、不同感受,採用不同的表現手法。如畫樹幹,有的以細線勾勒,並以墨爲主稍加烘染而塑造出挺拔遒勁的形態;有的用水漬法,充分運用水、墨、色的互相滲化浸潤,使枝幹富有生機,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構圖上不拘一格,又嚴格掌握着統一、對比、調和、節奏、均衡等審美法則,多而密時不失之塞迫,少而疏時不覺得空曠,造成渾然天成的藝術效果。同時,要在結合寫生的基礎上,恰當運用誇張的裝飾手法,色彩上注意對比、和諧、光度、純度的相互關係,在強烈對比中求得調和,在調和中注意變化,產生出濃豔而不俗、華彩中不失淡雅的美感。其次是構圖,我認爲構圖必須爲意境服務。好的構圖能使層次更加豐富,意境更加深遠。

雖然在畫的過程中總覺得辛苦,但完成後就欣喜若狂。老師也曾說過,“功夫不負有心人,畫好一幅好的作品是件很寂寞很辛苦的事,晚上的時間,假日的時間,苦思冥想。經過好長一段時間,才能達到令自己滿意的效果。”所以我相信只要我們肯努力,就一定會在學習過程中有很大的收穫。

工筆學習心得體會2

工筆,就是運用工整、細緻、縝密的技法來描繪對象。工筆又分爲工筆白描和工筆重彩兩類。工筆白描就是完全用墨的線條來描繪對象,不塗顏色。白描本來大抵是用來打草稿的,宋代畫家李公麟把它發展成獨立的畫種,他的白描如行雲流水,變化無窮豐富,有很強的表現力。他畫的《五馬圖》,人和馬都用單線勾出,比例準確,肌肉骨骼的結構清楚,甚至馬的毛色所具有的光澤也細緻地表現出來,動態極爲生動,是古代第一流的白描作品。工筆重彩,就是指工整細密和敷設重色的中國畫。在中國繪畫的早期,工筆重彩佔有主要的地位。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發現的帛畫、都是道地的工筆重彩,特別是軑妃墓的.T形“非衣”,構圖巧妙,線描精細,設色絢麗,顯示了當時工筆重彩達到了高度的成就。古代繪畫普遍使用丹砂和青綠之類的重彩顏料,因此稱繪畫爲“丹青”,由此可見工筆重彩在古代繪畫中的重要地位了。

工筆畫在勾線時行筆不要太快,要有節奏。勾畫短線時執筆以腕肘着桌面,以手指活動爲主;勾稍長一些的線應懸腕而肘着桌面,以腕部活動爲主,手指執筆要實,使腕部活動靈活;勾更長一些的線應腕部着桌面而肘部懸起,線隨腕動(不要隨着手指動)。無論勾哪一種線,在行筆的過程中,都要摒住呼吸,不要太快,一氣呵成。總之無論哪一種執筆方法,都應保持線條的圓渾與流暢。

例如:白描勾線不是用細線沿着輪廓去“描”,而是書法中講究的用筆去“寫”出形象。工筆白描不只是講究工細,更重要的是追求線條的力感和美感,所謂“工細兼力”,反對纖細柔弱的線條。

勾線之初,先練習使用中鋒,避免側鋒。中鋒用筆飽滿而有彈性,線條圓潤渾厚,結實而有力感;開始練習勾線時,很容易出現側鋒,特別是在線條轉折的地方,因爲毛筆是圓錐形,轉彎時必須提筆,並輕轉筆管扭轉方向,使筆鋒平行圓轉過來,才能保持中鋒。線條產生力感的關鍵在於筆鋒與紙面的摩擦,有的人勾線爲了細,不敢用力,勾出的線浮滑在紙面上,不符合要求。勾線時要把筆按下去,使筆鋒對紙面有一個壓力,同時又要擎住毛筆,向上有一個提力,兩力平衡再用一個拖的力量行筆。只壓不提就是“抹”,容易出現側鋒敗筆;只提不壓就是“飄”,線條滑而無力,用線切忌“撩”、“挑”、“滑”。所以說,每勾一條線都應該有起筆、行筆、收筆三個動作。

工筆學習心得體會3

學習工筆已有一個來月,對於以前從來沒接觸過的學科,現在纔算有了些瞭解,總之是感慨頗多,不得不讚嘆中國工筆文化的深厚和技藝的高超。

中國工筆畫歷史悠久。從戰國到隋唐、五代再至兩宋,工筆畫從幼稚走向成熟,元后,文人畫的興起,工筆畫其勢漸微。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現代工筆畫復興。這體現了中國古典藝術傳統的不斷延續,也體現了新時代中國畫藝術的一種革新、新生和希望。80年代以後,中國歷史進入新時期,畫壇也出現了新的面貌,工筆畫以開放的包容性向其它藝術門類借鑑吸收,用以充實自身。

由於工筆畫的工具材料與形式技巧的特性,形成工筆畫在表現上對"細節"的觀注。盡其精微,而至遠境,這也正是與水墨寫意畫相比而呈現的一個特點。工具材料的特性,也爲工筆畫的表現細節,提供了足夠的可能性。

在題材方面,人物也不僅限於神話人物和歷史故事,而是轉向現代的人物,展現現代人的生活。花鳥、山水題材也有所擴展,民居、城市景觀、靜物等等都納入畫中。

當代工筆畫的新異和突出成就,重要在於風格、樣式、手法、表現形式的拓展於創新。無論是古老的勾勒加渲染的傳統風格,平面表現的裝飾性趣味,還是來自西方的寫實主義手法,或是撲朔迷離的夢幻般的意境,或者稚拙樸實的民間畫風,以及強烈的現代樣式……都溶入當代工筆畫中。

從當今繁榮的工筆畫壇可以看出,工筆畫的重新崛起,不是傳統工筆畫簡單的延續與復古。而是在相應文化背景下對工筆畫的重大開拓與革新。因而具有較強的時代性。

中國工筆畫要走向現代,不能夠把傳統精神與現代語言對立起來。應該對傳統精神進行有效的把握和繼承,使之與現代題材相結合,創造出有東方意蘊的現代作品,使工筆畫獲得新的發展。

所以我們在不斷的學習和聯繫中,要通過對於自然的觀察,不斷培養我們對藝術的感受力和對自然的知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