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年教師》心得體會[精華]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致青年教師》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致青年教師》心得體會[精華]

《致青年教師》心得體會1

餘映潮老師《致語文教師》一書的序言開頭是一句希望之語,即“我希望每一位語文教師在生活中、工作中都充滿智慧”。

最近的空餘時間,都是在讀朱永新的《致教師》這本書,書名很吸引人,內容都是圍繞一線教師普遍關心的重要問題和成長的關鍵問題來呈現,通過朱教授深入全面地思考,解決了我們一線教師的這些困惑。沒有抽象深奧的名詞術語,沒有枯燥乏味的空洞說教理論,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針對性的加以剖析、深究。讀這本書就像在聽故事,就像在同朱教授面對面相互聊天談心,一位慈祥的長者正施慧於民。讀了之後,收穫很大。

很喜歡書中的一個章節“每個孩子都是天使——如何對學生一視同仁”。朱永新教授指出,我們之所以對孩子有不同的態度,往往是由於我們給孩子貼上了不同的標籤。但作爲一位老師,我們更應該記住:孩子的不同,不能夠成爲我們厚此薄彼的理由。所以,作爲教師,就一定要相信每一個生命都有着與生俱來的力量,只是有待於教育來發掘和喚醒。

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應該如何做到一視同仁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呢?

第一,要一視同仁,正視差異。

只有老師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真正尊重和信賴學生。對不同性別、年齡、出身、智力、個性、相貌以及關係密切程度不同的學生能夠做到不偏心、不偏愛、不偏袒、同等對待,對於身心有缺陷的學生或後進學生不能歧視他們。

第二,要公正合理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教師不應以自己的私利和好惡作標準處理師生關係,要給所有學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機會。在這裏,“愛”是公正的原則,教師教育學生,必須是愛與嚴相結合。愛,不是出於個人的狹隘感情或“自然好惡”,而是出於教師對祖國和民族未來的熱愛、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出於一種高尚的道德感,責任感;嚴,也不是隨心所欲,而是嚴中有愛,嚴中有理,嚴中有方、嚴中有度。教育不是知識的發售、更不是單純的灌輸,教師應深入瞭解學生、潛心研究教育的自身規律,選擇公正合理態度、方法教育學生。

第三,要公正合理地給予學生評價。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在評語,規則和分數面前都應人人平等,不循私情和規範準確。在我所任教的班級中,也有幾個成績較差的學生,由於平時老師對他們關注的比較多,與老師的感情較好,在課堂上他們很願意起來發言,我總是當場肯定他們的態度,給他們一個滿意的分數。這樣,老師公正的態度在學生的.心目中建立起權威的形象,師生間建立起一種和諧的關係,更有利於教學工作的開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差生也同樣有,只要留心觀察就一定會發現他們的優點,從而改變對他們的態度,這樣他們也會對老師有新的看法。

第四,要多鼓勵少批評。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學生經常性地得到教師的表揚,就會充滿激情去爭取更大的進步;如果每做一件事都得不到承認和肯定,就會喪失信心,失去前進的動力。作爲教師不僅要表揚表現好成績好的學生,更要創造機會表揚平時表現不好成績不好的學生,他們的進步更難,他們的一點點小進步教師就要敏銳地去發現並加以表揚與肯定,這樣長期加以關注學生自然會養成良好習慣,各方面的表現就會不斷地好起來。

對學生不歧視,不拋棄,不放棄,一視同仁,平等相待,這才能真正贏得學生的尊重與愛戴。相信朱永新教授所說的“你給他一個舞臺,他就能還給你一個精彩;你給他一點空間,他就能爲你創造無數輝煌。”一定能實現。

《致青年教師》心得體會2

每每讀這本書時,不自覺地有一種“厚重”在心底縈繞……吳非老師在書中表達了他的教育理想:“在早晨的陽光中,孩子們哼着歌向學校走去,有時能停下來看看太陽;學生能經常地向教師提出有意思的問題,課堂上經常能有愉快的笑聲;中午,他們能吃上一份由政府提供的、全國城鄉同一標準的營養餐;學生能保有自己的愛好,下午四點起,他們在球場上奔跑叫喊,或者在圖書館查閱資料,在實驗室研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晚上,做完作業後,捧起一本詩集,輕聲地讀給父母聽”。

靜態的語言在腦中不自覺地生成動態的畫面。愛好學習、圖書館查閱、實驗室研究,我看到孩子們自發地積極主動地汲取知識;有趣的問題、球場的奔跑、詩集的朗誦,我看到孩子們熱情地詩意地生活着;陽光、歌聲、笑聲,更爲這幅畫面增添了無限的生動……可是,爲什麼在不畫面裏,這些原本“免費“的陽光、歌聲、笑聲,竟變得有些昂貴和奢侈。美好的畫面,有一種越走越遠的感覺,也許我的小時候還有些許的影子。在讀這篇文章之前,你若問我想過吳非老師的教育理想嗎,我會說不敢,感覺有那麼點不真實。一個在做夢年紀的女孩認爲過於理想化的情景,卻成爲已近花甲的老教師的堅定期盼,不得不有些傷感。現在,若你再問我一遍,我要說,我想過並且堅信,因爲在我的前面將見證並參與一段很長的教育發展之路。如果作爲我們這些年輕教師都沒想過、不敢想,那麼還如何希望這樣的教育理想會有實現的一天。

從這篇文章,或者說從這個教育理想,我想到吳非老師的《讓學生追求詩意的人生》一文,這個學生沒能在做完作業後,捧起一本詩集,輕聲地讀給父母聽,儘管他很希望這樣做,也會讀得很好聽。因爲社會、父母,也許還包括老師教導他以後的“生涯規劃”無非是勤奮讀書,選擇一所名校,進入熱門專業,以後就業順利,擁有一份高薪的收入,過上體面的生活。父母沒有興趣聽他讀詩,這不能讓他們感到喜悅,寧願希望他能利用這些時間多做些競賽題。

應該說,不是我們沒有物質提供給他們詩意的土壤,更何況很多的詩意根本無需金錢。爲培養學生特長,家長可以說是不遺餘力,學樂器、下棋、跳舞……很多新鮮的玩意兒可能聽說的都不多,比如冰球、國跳等等;很多學生學的還不是一兩項特長,一週的課餘被排得滿滿,敢情特長比不是特長都多。但是爲什麼,沒有感受到學生的詩意呢,至少說應該能感受到他們的快樂抑或平靜;反而是更多的浮躁與不快樂呢。因爲培養特長不是因爲愛好,而是家長希望孩子能通過特長加分,上更好的學校,或是看到人家的孩子都在學怕自己的孩子輸給別人。這樣的心態和目的下,詩意如何不被瓦解,即便開始心底萌生的愛好也很有可能一無所剩。

也許是社會價值取向的問題,先導致大人爲追求金錢,追求令人豔羨的生活而奮鬥,奮鬥本沒錯,只是忽略了生活的真諦是詩意的棲居。大人再把這種價值觀傳遞或加之於孩子,所以現在的“小大人”們很快熟諳社會的法則,詩意也就越離越遠,進入追求高分,好學校,體面生活的循環中。

文章中說這位學生是個“有趣”的人。歷史組搞活動,想選一名學生朗誦詩,悼念南京大屠殺的遇難同胞,他剛剛朗誦了兩句,老師就驚喜地說“行了,太好了!就是你了!”這位同學愣了一下,隨即有風度地對老師說:“老師,詩是不能中斷的,請讓我把這首詩朗誦完。”說罷,旁若無人地誦讀那首詩,一直讀完。

這個“有趣”讓我感到很諷刺,是我們的不詩意才覺得他“有趣”,也許他纔是正常,是否會被選中,在他看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讀這首詩。文中說得對:沒有詩意的、感情的和審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智力發展。學生在青少年時代讀什麼書,思考什麼樣的問題,將決定一生的精神高度。讓學生追求詩意的人生,不但需要詩,還應當有琴聲,有樹,有虹,有夢。

想要改變這個狀態,讓學生追求詩意的.人生,達成吳非老師的教育理想,我想到教育中的教師的詩意至關重要。吳非老師也說,教育是富有理想的事業,從事教育的人一定要有理想;鼓吹只吃饅頭的人,是知道不吃饅頭會餓死,這當然也沒錯,但他並沒有看到只吃饅頭不讀詩,是另外一種死法。

雖然,本書中沒有一篇題爲《讓教師追求詩意的人生》的文章,但是看全本書,你會發現,吳非老師很多篇文章的核心就是教師的詩意的方方面面。詩意,是一個教師來自內心深處的精神追求,是教師內在修養的自然流露。

教師的詩意我認爲最首先的是要感受到工作的幸福感。

常常有人跟我說:“你一天就兩節課,風吹不着,雨淋不到,還有寒暑假,當老師真好。”只有做了教師的人,才能理解和體會教師之苦之累遠出乎自己的想象,加之經濟大潮的席捲,不正確的幸福觀正在消磨教師的工作熱情。因此作爲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要能避開名利的束縛,才能真正找到“詩意”的棲息地。感受工作的幸福感在於看到教師在促人成長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於學生取得進步後的一張張稚氣的笑臉,簡單的問候,薄薄的賀卡。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教師臉上的微笑有多少,學生心中的陽光就有多少。”

教師的詩意我認爲最關鍵的根基是“愛”。

記得有人說過:“一個好教師意味着什麼?首先意味着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爲一個好人,善於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瞭解孩子的心靈,時刻不忘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時刻不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多麼質樸感人的一句話。當我們曾是孩子時,也是多麼渴望老師對我們多一點鼓勵,多地點撫摸,多一點關愛,那種溫暖的感覺可以持續許久許久。教育的詩意在於擁有一顆熾熱的愛心,用寬容的心態去對待學生的每一次過失,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學生的每一點進步,用欣賞的目光去關注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賦予學生一份飽含詩意的愛心,學生定會回報你一扇敞開的心扉。冰心說過:“愛在左,責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使穿枝拂葉的莘莘學子,踏着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流,卻覺得幸福。”也許,我不能成爲冰心筆下那個隨時播種便能開花的人,但我可以做一顆流星,在孩子們孤單寂寞或是躊躇滿志時,偶爾還會想起:在他們的夜空中,曾有這樣一抹光亮陪他們走過一程。

《致青年教師》心得體會3

自己雖然還年輕,但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已有7個年頭了。多年的教學體會到教育教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對於語文教學更需要教師間的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在工作中營造一個敬業樂羣、積極向上的氛圍。

能成爲語文學科教學能手,離不開學科主任和老教師的熱心幫助,是他們耐心的傳幫帶,一步一步地引領,我才能走進教育教學這塊天地,逐漸成長,並有幸能幫帶青年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我從“備、教、批、輔、考、評”諸方面和青年教師共同探討、共同進步。備課時,讓他們做到是個“精心”,即精心鑽研課程標準和教材,明確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難點;精心設計課堂結構,做到精講多練;精心設計練習和作業,做到梯度、密度合理;精心設計板書,合理應用教具,力求綱目清楚,直觀形象。課堂教學時,讓他們實現三個“轉變”,即教學目標的轉變、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師角色的轉變。經常聽他們的講課,然後予以中肯的評價,不斷總結反思,逐步提高。

面對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的21世紀,教師不能墨守陳規、故步自封。面對機遇和挑戰,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新一輪課程改革更需要教師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的專業性有新的認識,看到自己作爲教師的.優勢和不足,自覺投身於終身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發展水平。

爲此,我同他們一起苦練教學基本功,從簡筆畫、鋼筆字、粉筆字、毛筆字等方面入手,力求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以適應教育教學的需要。對於繼續教育和校本培訓,要認真對待,狠抓細節,把握每一次學習的機會,不斷充實自己。對青年教師教的指導,也使我積累了更多的理論經驗,提高了教學技能。我們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

《致青年教師》心得體會4

我於去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上大學的時候我的理想工作就是當一名高中英語老師,爲了這個理想,我自學了七年的英語,從沒有鬆懈和放棄過任何能提高和證明自己英語水平的機會,在主修自己本專業的同時參加了山東省高等教育英語專業本科的自學考試,通過了山東省英語口語等級考試三級,希望能在找工作的時候能和正宗英語專業的畢業生一決高下。經過一番緊張的面試之後,我被通知諸城一中聘了我,上國中時總聽老師說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至此我才深深體會到這句話的真正內涵。非常感謝諸城一中給了我這個機會,實現了我在大學裏一直都有的夢想。真得很感謝!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在學校領導的正確領導和關懷幫助下,我不僅圓滿地完成了一學期的教學任務,還在思想業務上有了很大的提高。這半年的教學歷程,是忙碌的半年,是充滿艱辛的半年,也是收穫喜悅的半年,現將有關方面總結如下:

在教學方面,我認真的備好每一堂課,儘量上好每一節課,仔細的批改作業,爭取在四十五分鐘裏照顧到每個學生,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1、仔細的備好每一節課。

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在備課中,認真研究教材,把所有的有關本單元的相關習題和參考資料讀一遍,力求準確把握重點,難點。重點集中在基礎知識上,把短語句型以及語法點講清楚,讓學生弄明白。每節課的教案都寫詳案。想好要說的每句話,然後再去聽老教師的課,看看自己備的課是不是對重點把握的很好,還有哪些知識點是備課時漏下的。

2、認真上好每一節課。

英語是一門外語,對學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英語,就要讓學生喜愛英語,讓他們對英語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願學,也無法學下去。爲此,我採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偶爾在課堂上讀一些與這堂課所授知識相關的英語電影經典對白給學生聽,或者放一段淺顯易懂的英語電影對白,比較簡單的歌曲給他們練練耳朵,因爲我發現學生的英語發音都不太標準,這樣可以激發學生自覺地去模仿,去糾正自己發音的興趣。然後向同學們介紹一些好的英語節目,比如希望英語雜誌,動感英語等等,擴大學生們的視野,增強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讓他們瞭解到其實英語學習無處不在,不只課堂上,課本上才能學到英語。課堂上也儘量說英語,儘量引導學生張口說英語,增強學生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不同程度的提高其英語水平。

3、認真及時批改作業

課上經常聽寫上節課學過的單詞,短語和課文當中的重點句子,檢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下課前收起來批閱,找出聽寫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讓他課間來辦公室背誦課文,第二天上課就立即將學生聽寫的情況反饋到教學中去,公佈最高分,表揚成績好的,激勵鬆懈了學習勁頭的學生,讓他們認識到同樣的一節課,同樣的四十五分鐘,卻跟成績好的同學差距那麼大,讓他們自己意識到自己學習上的不足,給他們一種壓力,一種緊迫感,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以後的每節課真的覺得他們學習勁頭都很足,真的能感受到那種氣氛,他們在互相競爭學到最好。這樣有利於學生迅速的糾正自己新知識上的錯誤,鞏固教學效果。

另外,對於班裏基礎較薄弱的學生,我都是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和晚自習給他們補習功課,單獨給他們安排好學習任務,經常鼓勵他們好好學習,不要放棄,背不過課文就讓他們讀給我聽,幫他們糾正發音,也讓他們體驗到成就感。

4、堅持聽課和學習

剛畢業的毫無教學經驗的新老師都要拜師學藝,在拜張萍張老師爲師後,感覺就好像一個剛剛學着蹣跚走路的小孩在快要摔倒時突然被大人扶住,被領着繼續好好的.走好每一步一樣,張老師總是毫無保留的把她的教學經驗和方法傳授給我,聽完張老師的課後感覺心中非常有數,把從張老師那兒學來的一些小方法和新知識及時運用於下一節課裏,課上得很順手,也不斷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水平。另外,在這裏也特別感謝張萍老師對我在教學工作上的指導,我就像是張老師的另一個“老學生”,沒有張老師,我真不知道該如何教好這幫學生。

除此之外,每週一次的青年教師培訓學習也使我受益匪淺,剛開始帶班總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不會管理學生哪!郭老師好像看透了青年教師的心思似的,及時地領着大家學習了班主任兵法,讓我印象最深,感觸最深的一節課是郭老師講的教師是管理者,學生是被管理者,教師和學生永遠屬於兩大陣營的人,教師一定不能站錯陣營,跟學生無限親近,否則將會被學生所傷,高明的老師任何時候都不會站錯陣營,而是會盡量縮短兩大陣營的距離,把學生看成親密的對手。還有郭老師講到教育學生要攻心爲上,對頑劣的學生心罰是最厲害的懲罰,心罰能讓學生從心裏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能真正的讓學生心服口服。另外還學習了給青年教師的九條建議等等,學了好多管理班級的知識,對青年教師來說真的是一場及時雨。通過培訓使我學會了更好的管理班級,使教學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着。

5.見習班主任工作總結

這學期還擔任高一十九班的見習班主任工作,跟着馬老師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班級管理方面的經驗,還記得那次班會很令人難忘,那次班會的主題是:我拿什麼奉獻給你——我的爹孃,真的是開到學生心坎裏了,使得學生想起了爲自己操勞一生的爹孃,讓學生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投入到緊張的學習當中,沒有比這個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了。整個班會氣氛都很沉悶,學生都沉浸在自責與懺悔中,有的同學還流下了感動得淚水,慚愧的淚水,馬老師接着趁熱打鐵,引導學生好好學習,用好成績回報父母,安慰爲自己操勞的父母。班會以一首感恩的心結束了,可以看得出學生們都立即燃起了鬥志,鼓足了學習的勁頭準備奮力一博。聽說有個同學開完班會就給父母打了一個電話,說了一堆感動的話,那家長也爲孩子的懂事而覺得安慰了許多。真的打心眼裏佩服馬老師,對班級管理真的很有一套。能跟着馬老師學習當班主任真的感覺很榮幸,在這裏對馬老師表示感謝。

來一中工作已接近半年了,這半年是最有意義的半年,因爲這不僅是我人生工作旅程的開始,也是我告別學生時代,實現人生角色轉變的最具有標誌性的半年。由於不是專業出身,因此,我對教學工作絲毫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由於教學經驗不足,教學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問題,如:學生學習兩極分化嚴重,行爲習慣還不夠規範等。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揚長避短,爭取取得好成績,成爲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我常對自己說:可能我的業務水平比不上專業人士,可是我可以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來縮短與他們專業人士的距離。七年的自學奮鬥已經磨練出了我堅強的毅力,我的人生字典裏沒有放棄與退縮,有的全是挑戰和超越,我不是最好的,可我會努力做得更好。

《致青年教師》心得體會5

《致教師》這本書是由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老師所著,朱老師圍繞教師提出的教師關心的重問題和教師成長的關鍵問題,如“成爲教師的理由”“樣具備好教師的慧眼”“如何書寫教師的生命奇”“怎樣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四大方面,爲教師一一解惑。當作爲新手教師的`我閱讀了這本書之後,許多原來縈繞於心的困惑在書中得以解答,感覺像是一位良師益友在對我諄諄引導,讓我撥開迷霧,看清前路。

在書中朱老師提到新教育教師有三寶,分別是專業閱讀、專業寫作和專業發展共同體。這種三專模式來源於國外的三大學派,一是以閱讀爲基“專業引領”模式,二是以寫作爲基礎的“研究反思模式,三是以同伴互助爲基礎的“教育生態”模式。通過專業閱讀、專業寫作、專業發展共同體教師可以來自我培訓以實現專業發展。

首先,專業閱讀就是站在了大師的肩膀上前進。讀一本好書就是在與智慧對話,是在向偉大的人請教學習。作爲一名教師我們需要各方面的知識,孩子年齡越小,他對教師的期望就越高,他會將老師當成百科全書來尋求十萬個爲什麼。在他們看來老師是無所不知的,如果老師的知識面不廣就無法及時迴應孩子,就會丟失自己的人格魅力所以我們要注意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那麼我們應該讀什麼書呢?主要有兩大類:提高教師職業認同的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讀物和教師所教學科的專業書。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考與學習是不可分割的。怎樣纔是善於思考呢?主要表現在思維有一定的深度、速度、變通性和創造性。做爲教師應該主動鍛鍊自己的思維,如思維導圖法。但最主要的是師生共寫隨筆,即教師通過教育日記、故事、案例分析等形式記錄、反思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使自己更自覺地成長。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羣人能夠走得很遠。在我們完善自我時,也要看到其他人的閃光點。無論是在哪裏,尋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讀書學習、討論交流、取長補短是非常有益的。而在學校裏,建立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就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捷徑。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若能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教育生活中去反教育自己,利用教育完善自身,成就自我,那麼相信大家都能有所收穫。

《致青年教師》心得體會6

3月12至3月14號參加濱州市體育健康優質課評選,共聽19節課。這次學習讓我的思路更開闊了,瞭解課的設計模式,體會到分組評價重要性,這次聽課學習成爲我教學道路上的指明燈。

一、思路開闊

在聽課以前,我對健康課的設計僅限於《調節你的情緒》、《預防近視眼》、《禁止吸菸》這三節課。聽完課後讓我豁然開朗,除此以外還有《感冒與抗生素》、《意志品質和自信心的培養》、《生命,不能刪減的旅程》、《勇敢,樂觀》、《合理營養與健康》、《緊急事件處理》等等。這些參評教師不僅能設計出來,而且教授的很順利,學生很喜歡,也學到很到外堂所不能給與的知識,真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在我們學校舉行,也讓我們學生飽嘗一次知識大餐。

二、同課異構

關於情緒方面聽了有七、八節課,卻設計出不同模式,當然教學效果也不同,每節課都有他的閃光點,都有吸引我們眼球的地方。我也講過兩次關於情緒的課,設計不夠深(影響情緒的顏色、味道,講課老師都設計上,效果很好);花樣不夠新穎,《我的情緒我做主》裏用的“擊鼓傳花”導的課,講自我暗示方法時,小組內共同參加“一、二、三,加油”的方式,瞬間氣氛上來了,在《快樂學習,輕鬆考試》裏“過障礙”的遊戲,很受學生喜愛。在《調節你的情緒》中,“焦點訪談”環節中,學生當記者在班內採訪,讓學生過一把當記者的癮。我還了解到:調節情緒的方法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自己的。

三、評價效果

通過聽這十幾節課發現一點,只要老師設計上分組評價的課,這課堂氣氛就很活躍,沒有設計這環節的課堂氣氛很沉悶,即使老師花很大力氣用在調動上,效果很不明顯。發個小禮物:一顆小星星、一張小卡片、一個笑臉,卻很學生打來很大吸引力。學生踊躍回答,抓住每個掙分的機會,學生跟着老師思路一步步進行下去,教師授課也就輕鬆多了。在以後教學中,自己也因該多在這方面下功夫,提高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

這次聽課學習讓我收穫很多,除此以外我還獲得大量課件,並用於以後教學中,吸取其中的精華,讓自己課儘快成長起來!

《致青年教師》心得體會7

一本好書就如同一位摯友,和書交流就是同大師對話。《致教師》一書,讓我受益很多,感觸頗深。“精讀一本好書,點亮一盞心燈。”

書中平實淡雅的文字,真實的案例,非常貼近我們現在的工作和生活,讀後讓我對自己的職業,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我邊讀邊反思自己的教師心態、教育行爲,真是受益匪淺!書中吳非老師通過一個個典型的案例,引領我感悟如何才能成爲一名合格人民教師。

讀吳非老師的《致教師》,才真正懂得:教齡、資歷、經驗,未必就意味着是個成熟、理性的教師!讀吳非老師的文章,給予我前所未有的震撼。《致教師》全書共分六輯“做個有胸襟的教師”、“不要急”、“心裏裝着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中,他就學會了自愛。

教師的教育行爲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對學習、對生活、甚至對人生的態度。因此,作爲一名教師,首先應該做到愛學生,以讚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

作爲教師,我們不僅要當好學生們的領路人,還要擁有一個博大的胸懷。良師之心境,如海洋一般遼闊,如長空一般高遠。教師心胸博大,他的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學科,就有可能成爲樂園;他的學生,纔會開墾自己心靈。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勢必會影響學生的一生。

在教學中,我很容易“急”,有着恨鐵不成鋼的心態,每上完一節課,都很希望所有的學生能接受我的觀念,都能獨立,正確的完成的作業,但往往是事與願違。於是我就會覺得是他們腦子不開竅。現在想想,我真的是一廂情願。就連我自己對任何事情也會有自己的思甚至需要一個更漫長的'過程,更何況是學生呢?因此,好的教育除了智慧,還在於有耐心。

作爲教育者,要有種樹人的耐心,在平靜中等待。同時,在堅持一碗水端平教育原則下,我們還應個別對待。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亮點,不要以某一標準去評價,斷定一個人的成敗,這樣很容易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我們要以同樣的眼光對待每個學生。

對於青年教師,還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去思考,去理解,去實踐。要傳道授業解惑,更要努力超越,以至擁有精湛的傳授技巧和高超的教育藝術。作爲一名青年教師應該負責,無論是對學生的教育,還是自己的專業發展。吳非老師的文章,讓我在平實的語調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讀了這本書,我知道要做的還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

《致青年教師》心得體會8

最近,有幸拜讀了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一書。以往,總是覺得這種教育理論方面的書籍太深奧,看得很累但收穫甚少。可是,翻開《致青年教師》一書,會發現它的目錄很新穎,都是一些拉家常的話,不禁讓我有興趣繼續深入閱讀。於是,一個個真實的案例浮現在眼前,這些案例都是曾經或者現在正發生在我身邊的。捧着這本書,就好似在與一位資深的老教師促膝而談,讓我一下子就把整本書看完了。

吳非老師主要通過"做個有胸襟的教師"、"不要急"、"心裏裝着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這六個方面,結合自己的切身經歷,闡述了青年教師應該具備的理想和素養。作爲一名踏上工作崗位不久的新教師,我邊讀邊對照自己的教育過程,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爲,發現和吳老師還是有很大的距離。吳老師提出的觀點,展示的事例,讓我牢牢記住在心間。

讀了《就讓你的眼淚流出來》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了高一時候的語文老師。他是一名大學剛剛畢業、長相陽光、性格溫柔的'男老師,他從不向同學們發脾氣,即便大家認爲他"好欺負",在他課上行爲放肆:有人吃東西,有人睡覺,有人換座位,有人坐地上聽課老師也從來不發脾氣,只是默默嘆氣。直到有一天,老師終於爆發了,他居然當着全班同學的面流淚了,我們都震驚了,一位男老師居然會對着學生流淚。老師說,他把對我們的放縱當成了放鬆,對我們很無奈。那天老師倒出了他的所想所思,後來我們的語文課堂煥然一新,再也不是從前的雜亂無章。這件事至今讓我記憶猶新,這不正是吳老師所說的:不要在學生面前掩飾自己的情感,不要擔心在學生面前流淚,如果這一切有利於他們人性的甦醒。倘若你竭力掩飾,有可能會被學生誤認作是冷漠,也有可能會讓敏感的學生也去學習剋制和忍耐。把你的愛,你的悲傷和失望,甚至你的恨,都真實地袒露在學生面前吧!

作爲老師,我們還應該珍視自己的專業。在我的身邊,很多老師都很珍視自己的專業,他們從自己的學科中獲得教學的樂趣,也獲得生活的樂趣。因爲教師這份職業可以讓你的成就感得到充分的滿足。一個連自己的專業都不愛的教師是不可能成爲優秀的教師。優秀的教師是一盞不滅的燈,而那"開關"就在他自己的手裏。他的"亮度"在於他個人的修煉;如果他有"電源",或是不斷充電,他就能一直髮光,一直照耀學生前面的道路。我們想要當這盞不滅的燈,就要不斷學習,不斷充電。過去,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我們教師就要有一桶水。如果這是一桶幾十年不變的水,那必將是一桶死水.要讓學生得到一杯水,那必須是一桶常流常新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