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學心得體會大綱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化學教學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大綱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1

20xx年3月31日,我和賀方菊、徐慶和,三人去大王莊中學參加了縣教研室召開的國中化學複習研討會。

先聽了兩節課,大王莊中學穆春江老師講的《第八單元金屬與金屬材料》單元複習,學案內容基礎知識主要分成了三部分:金屬材料、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知能應用題目是針對上面三塊知識點出的題。四中的仲濟才老師講的專題複習《化學實驗與探究複習專題》,學案設計主要分成了兩大部分:實驗基本操作和物質的檢驗、除雜。

老師的上課思路差不多,都是利用學案,每一部分知識點先讓學生填寫,討論交流、再讓學生回答,統一答案,針對重點教師再簡單總結、強調。練習題的處理,兩位老師都注重方法、學法的指導。例如穆春江老師講金屬的化學性質時,讓每一組選一名學生把有關的化學方程式寫在相應的黑板上(教師四面牆上都有黑板,一共5塊黑板),再讓組內成員檢查書寫情況,讓學生進行了自我糾正。仲濟才老師在講離子的檢驗時,給學生總結了方法:取…….藥品,放…..試管,加…..試劑,現象…….,結論是………..。再另外出題讓學生進行了鞏固應用,還特別強調了“原溶液”鞏固完善了學生的語言描述。兩位教師學案的複習題目都是選自20xx年各地市的會考題目,題頭上都帶着,讓學生一看就知道這部分知識會考怎麼出題,也讓學生感覺會考不難,複習起來也很有信心。

聽完兩節課後,接着進行了評課、每位學校也選出代表說了說自己的複習方法、複習思路。大多數學校主要用了《同步練習》。

石雲江老師最後講了一輪考試時間:5月10號以前。第二輪考試時間:5月底6月初。實驗考試:4月20------5月15日。《縣化學教學研討會聽課學習體會》來自!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2

安全教育廣泛存在於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我們從事一切活動的基礎。在國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和行爲,對促進化學教育的發展和個人、社會的發展都有着極其重要地意義。我在這裏僅就在國中化學教學活動中的安全教育談一點自己的認識和觀點。

一、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國中化學教學中的安全教育的關鍵

國中學生首次接觸化學知識,各種神奇的化學現象、各種新奇的實驗用品、各種奇妙的化學實驗,極大地激發了他(她)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了他(她)們求知的慾望,這一切都是國中化學教學的良好開端。但如果此時教師只是一味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而忽視了對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那在以後的教學中(特別是在化學實驗的操作中)就極可能出現因爲懼怕、麻痹、馬虎等原因出現各種安全問題,使學生逐漸喪失學習的興趣,甚至對化學學習產生反感。因此,我個人認爲,在進行化學教學之初除加強學習興趣的培養外,還應該着重加強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一方面告知學生在各種化學現象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某些不安全甚至危險的因素,需要我們去謹慎對待;另一方面也要同時告知學生這些不安全的因素是可以預防和消除的。我們只要本着科學的態度,不麻痹大意,正確謹慎地操作處理,就能安全的達到教學目的。在學生學習化學之初就開始逐步培養他(她)們重視安全,細心謹慎的習慣,消除他(她)們在化學學習中的安全麻痹或擔心害怕的思想。

二、充分運用教材內容,結合實際,在國中化學教學中穿插多種生活安全常識的介紹和講解

國中化學教學中除了注重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外,指導學生在生活中認識和運用多種生活安全常識進行自救和他救是國中化學教學安全教育的最終目標。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充分利用教材內容,密切聯繫實際,通過對理論的分析講解,引導學生以理論爲指導,針對不同的具體情況,分析找出不同的預防和應對措施,真正做到學以至用,免得萬一在生活中出現了危險而手足無措。例如在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的教學中,在學生認識理解了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之後,應充分聯繫實際(如:山區或城市高樓,校園存在老化木質平房,某些電線線路老化、煤氣管路不合理等問題)指導學生分析找出預防火災的基本原則和具體實施措施,開展一些力所能及的社會實踐活動。與此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指導學生展開興趣討論,引導學生針對不同地形,不同情況下的火災消除和逃生措施進行分析,認識掌握正確的火災自救知識,消除他(她)們在生活安全常識中的誤區和盲區。同時,充分利用化學實驗現象直觀地進行安全知識教育也是化學教學的一個獨特優勢。如通過濃硫酸和氫氧化鈉的腐蝕實驗等都能形象直觀地告訴學生:化學學習和實驗活動中存在着危險,並且還可以推知生活中的相關方面也存在着同樣的危險因素,我們應該提高警惕,不能麻痹大意。但也不能過分小心害怕,只要我們瞭解了其科學道理,採取了正確的應對措施,危險就會被消除。這樣就能通過這些小小的、可以控制的“不安全”的安全小實驗,讓學生由感性的認知逐步深入到理性的思考之中,舉一反三,拓展了知識面,增強了安全意識,也豐富了他(她)們的生活安全常識,提高了他(她)們的安全防範能力。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3

11月8、9日xx市高三化學教學工作第一次研討會在前黃高級中學隆重召開。活動安排充實、緊湊,會議的主題一直圍繞着如何提高高三課堂的有效複習進行,在這一主題下,衆多學校根據自身的複習經驗和歷年的大學聯考模式都提供了寶貴的建議,讓我受益非淺。

一、要認真研讀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比較今年與往年的不同,對於有變化的地方特別關注。

1、分析真題。立足基礎,突出三基,全面覆蓋。

2、核心概念不放鬆。

3、滲透思維、能力爲先。新背景下嘗試自主開發原創題。

二、從容應對,在變化中尋找生機。在構建高效課堂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要有所突破。在學生的解題能力方面給予更多關注,如學生一次性審題過關能力,規範的表達書寫能力等。

三、精益求精,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認真備課。備課不僅僅是要備好教材,更要備好題目。

2、高三課堂多爲習題講評課,講評課講什麼很重要,課堂時間有限,不提倡逐一講解。可以重點講評:(1)錯誤率高的內容;(2)解法多的內容,展示多種解法,讓學生比較;(3)易於變式的內容。講解不是爲了講評完就結束,而是引發相關知識的回憶應用,讓學生易於遷移。(4)講強化弱點的內容,防止知識遺漏。

四、高三複習中,強化實驗教學的作用。有些內容藉助於實驗的直觀教學比空洞的講練要有效的多,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4

在_ _學年,我校三年級化學學科在會考中取得了第六名,這與學生的努力和老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要在原有的基礎上注重全體學生的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爭取更高的優良率。爲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我們總結了幾點經驗:

1、打好基礎,非常努力是不可取的

掌握基礎知識就是掌握化學教材的知識,努力通過教學的每一章。由於學生之間智力和學習基礎的差異,學生掌握化學知識的能力也不同,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儘量減少落後。爲了留出更多的複習時間而努力趕上教學進度的做法,必然會導致學生對知識的“消化不良”,甚至會使一些學習跟不上的學生對化學失去興趣。

掌握基本功,掌握化學術語的使用技巧和基本實驗技能。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學生要真正理解每個實驗所涉及的化學反應原理、裝置原理和操作原理,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做實驗,通過實驗體驗

觀察研究過程,寓教於樂,有效提高學生實驗能力。

注重獲取知識的過程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

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必須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科學素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在正常的教學和複習中,我們不能“強調結論,忽視過程,強調簡單實用的機械練習,忽視問題情景和對解決方案的分析”。而是要注重知識的獲取過程,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掌握“基礎學科的思維方法”。

今年的化學試題出現了科學探究的內容,這對國中化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準確把握課程改革的方向,以課本知識爲基本探究內容,以周圍環境爲參照對象,讓學生體驗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主動學習,逐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

(3)緊密聯繫社會生活實際,特別注重知識的應用。

今年的考試涉及環保等社會熱點話題,從多個角度考查學生的知識和能力。近年來,對這類問題的審查逐漸加強。這就要求化學教學要突破單純灌輸課本知識的侷限,減少機械操練所消耗的時間和精力,給學生時間閱讀課外科技知識,儘可能多的接觸和了解社會,從化學的角度觀察和分析問題,學以致用。

(4)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研究教學大綱(化學課程標準)。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教育戰線上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雖然我們學校還沒有實施化學新課程標準,但是教師們已經開始研究新課程的特點。因此,除了用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之外,我們還應該在高三化學教學中提前參考和滲透《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在教學過程中加強相互學習和討論。聽完課,我可以及時與班主任溝通,提出不足之處,以達到更好的課堂效果。

加強實驗教學,會考實驗題比重越來越大,引起了我們老師的高度重視。這一部分在教學和複習中得到了加強,所以這一部分得分相對較高。

。牢牢抓住有餘力和特長的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營造特長學生髮展個性的氛圍,鼓勵其脫穎而出,爲今後培養專門人才打下良好基礎。

8、從實際出發,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進步與成長。首先要紮紮實實的把握好各個學校板塊的合格率,從而提高國中畢業的合格率,最終實現高升學率和更好的優秀率。

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化學在_ _學年的第三天取得了如此優異的成績。今年我們將繼續保持

上學期上了一節化學課:在實驗室製氧的教學中,教材中用高錳酸鉀加熱製氧,而學生則極力主張用水電解制氧。因此,老師和學生之間發生了爭論。學生爭取舉例:電解水原料易得,產品無污染,同時生產出一種無污染的燃料,符合綠色化學的主要精神。然而,用高錳酸鉀製備氧氣的過程複雜而危險。兩者的對比當然是水更好。面對這一現實,如何既不否定學生的想法,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的思維是關鍵。於是我問:45分鐘的講座,不僅要準備氧氣,還要研究它的化學性質。是時候了嗎?下課靜下來後,我靈機一動,然後開悟,用水製氧。方法可行且理想,更符合綠色化學精神。問題的關鍵是能否在不消耗大量電能的情況下製造氧氣。這不僅肯定了學生的思維,也教育了學生學習節儉的好習慣,同時激發了學生對探究學習的興趣。

讓學生學會學習,藉助現有知識和互聯網等媒體,積極探索學習所需的知識。同時,要使知識的評估生活化,從身邊的化學物質中取材,建構生活化的評估題。就這樣,這節課的教學在師生一起討論的現狀下結束了,效果還是挺好的。由此,我認爲如果能把課堂變成師生共同討論問題的主陣地,那一定是一個好的教學。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5

通過這幾年的課堂教學改革與自己對教學心得的研究,教學成績很突出,教法深受學生喜愛,本人也悟出了提高國中化學教學的幾點心得,在此和大家一起來探討:

一、重視啓蒙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九年級化學是學習化學的啓蒙階段,如何在這個階段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對提高教學質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學中,可以從開發非智力入手,運用直觀、形象、生動的媒體創造情景,認真組織好每堂課的教學,從現實生活中選取一些典型、生動、有趣的事例補充教材,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感到學習是一種樂趣和享受,能主動地、積極地學習。

在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學生在學習中最大的興趣、最持久的興趣在於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有吸引力,以及學生對所學問題是否弄懂、學會,只有老師的教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又能弄明白,他們對學習纔有興趣,課堂的教學才能得到順利進行,老師的主導作用才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才能調動,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在教學中很注意每一節課的引入,從複習舊課導入新課,使學生有一個溫故而知新的感覺,使新舊知識銜接好,讓新知道能自然過度,爲學生接受新知識作了鋪墊。同時,講課時,力求學生聽懂明白,對大部分學生堅持不講難題、偏題,重視夯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法上採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讓學生接受和理解,每次測驗我們都控制試題的難易程度,儘量讓學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桃子味道的感覺,充分讓學生感到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學好化學。

二、重視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獲得知識和實驗技能,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學生學習化學時,對化學實驗最感興趣,只要課堂上一做實驗,大家都興趣驟升,利用學生這種心理,引導他們去觀察、分析實驗現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化學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

三、教師要重視教學勤反思

新課程強調老師的教學反思;即教學前反思——明確這堂課我要做什麼?教學中反思——確定怎麼做?教學後反思——做的怎麼樣?如何改進提高,取得更好的效果?等等。教師平時要重視對教材的理解、教學方法的設計等多方面進行不斷思考和下功夫,不斷地總結調整教學內容及方法,使之更適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通過反思發現問題,找出原因和解決辦法,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豐富教學經驗,既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教研水平,也有利於提高教學效果。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6

高中化學知識體系存在這麼一個特點:知識點多,規律多,特例也多,而且許多知識點是要學生記憶的。但是考題難度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是適中的,這在往屆大學聯考理綜科目的平均分上可以得到體現。所以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化學學科的特點可以總結成:“一學就會,一多就亂,一久就忘。”不少學生常常在學習過程中抱怨學習化學在實際生活中很少有得到應用,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如何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幫助學生把握化學學科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我有以下心得:

一、研究教材內容,設計好新課導入。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新課導入,能夠一下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很快的進入到課堂學習的氛圍中來,提高課堂效率。

導入的方式有好幾種:從教學內容導入,從學生學習基礎入手複習舊知識導入,或者根據學生情緒,結合教師自身特長等等。總之,導入的目的就是快速有效的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的情緒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

案例一:將學生情緒和教學內容相結合

《氮肥的性質及應用》是下午第一節課,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爲了使學生很快的進入課堂教學中來,老師可以提問一句:“剛纔上課問好的聲音很響亮,同學們應該是沒人餓着肚子來上課的吧。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質生活比過去豐富了很多,我們來看看過去世界上糧食產量的情況。”然後展示在全世界開始使用化肥前後,世界糧食產量的數據對比: 18XX年未使用化肥每公頃耕地生產0。73噸糧食,1978年開始使用化肥每公頃耕地生產4。63噸糧食,如果不施化肥,中國只能養活2億多人口,剩下11億人就沒飯吃。

(引導學生):“我們班上有51個同學,如果不使用化肥,可能只有9個同學有飯吃。” 學生驚歎。

通過給出數據引導學生感受到化肥的生產和使用雖然好象離他們的生活很遠,但是對人類的生存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同時也對本節課的內容產生興趣。

市面上常見的幾種化肥圖片,介紹化肥的種類,引出氮肥,介紹工業合成氨生產工藝,並解釋設計該工藝的科學家由於成功解決了合成氨過程中需要的高溫高壓,催化劑等條件,使化肥的大量生產成爲可能,從而解決了糧食產量問題,並且因此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通過介紹化學家的事蹟,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增強學習化學的興趣。

通過導入,學生對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已經有一定的瞭解,同時,對化肥的性質,應用也產生了興趣。爲接下去的新課推進做好了鋪墊。

二、多與生活聯繫,改進探究實驗:

過去的教學過程中,常有學生抱怨化學實驗枯燥,單一,許多學生畢業後談到對化學實驗的印象總離不開實驗室,離不開試管,酒精燈,每次做實驗之前老師總要先宣讀一遍注意事項,清點實驗用品,事先給出實驗操作步驟,然後學生進行驗證,記錄實驗現象……一堂實驗新課程強調課堂應該以學生爲主體,教師扮演的是課堂的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引領學生對知識進行主動發現,主動探究。這一點在教材編寫中就可以看的出來,例如蘇教版必修一中編寫了許多學生探究實驗,並將原來很多教師演示的部分,都改爲讓學生自主探究。與此同時,教師在探究實驗的設計上也可以嘗試做點改變,增強探究的趣味性以及與實際生活的聯繫。

案例二:在講解銨鹽與鹼共熱產生氨氣這個知識點時,教材中的實驗是將氯化銨與熟石灰混合於試管中進行加熱,通過溼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檢驗氨氣。

本節課將實驗進行改進:取一張舊報紙,將氯化銨與熟石灰混合後,放在報紙中用手摩擦報紙加熱,然後檢驗氨氣。把原來在試管中用酒精燈進行加熱的實驗改變成用生活中隨處可接觸到的材料並進行摩擦加熱,讓學生改變對化學實驗的固有印象:“化學實驗很危險,動不動爆炸,一般都在實驗室做,而且離不開試管,酒精燈。”通過一個簡單的改進實驗,讓學生體會到實際上在平常的生活中,他們幾乎每天都在接觸化學變化,化學就在生活中,對於書本上的方程式,物質的性質,也就沒那麼難以記憶了。

三、以生活場景爲背景,創設情境 ,提出問題

許多學生來自城市,對農村生活缺乏瞭解,也不感興趣,實際上在教材中許多知識點在農業,工業以及其他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得到體現和應用。如何把這些知識轉化成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激發學習的主動性,也是設計課堂教學時要考慮的一點。

案例三:在講解銨鹽不穩定受熱易分解的知識點時,按照教材設計,是通過加熱氯化銨檢驗氨氣說明這一性質。此處不妨設計這樣的問題:有一位農民在倉庫裏存放了一袋氮肥——碳酸氫銨(俗稱碳銨),有一天他發現這袋化肥包裝破損受潮了,就把它拿出去曬,結果發現沒有人偷盜卻少很多,你能從化學的角度替他找原因嗎?通過講故事的形式提出問題,然後提供相關的藥品和用具,讓學生利用已有條件,通過自行設計實驗探究,自己得出結論。

同理,在講解銨鹽另一性質,與鹼共熱能生成氨氣時,也可設計問題:在村子裏住着兩位農民,小李和小劉,他們都種了幾畝水稻。小李很勤勞,不僅買了氮肥硝酸銨,還同時使用了自己燒製的草木灰(呈鹼性),小劉只施用了氮肥硝酸銨,小李心想自己使用的肥料多,收成一定好,結果到了秋收時發現,自己田地的產量遠不及小劉的,你知道原因嗎?

學生通過動手實驗將氯化銨和鹼石灰混合摩擦加熱,檢驗得到氨氣,得出結論。在得出銨鹽的這幾個性質後,老師再提問:如果你是一名技術員,要指導農民使用化肥,你能列舉出哪些化肥使用的注意事項?或者,擬出一張化肥的使用說明書?這樣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的體會到在課堂上學習的化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能夠得到發揮,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對象,解決實際問題。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7

隨着課程改革在全國範圍的展開,一個學習新課程標準、研究新的教學理念的熱潮正在興起。不論是否在用課改實驗教材,“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學實踐”這是廣大教師的一個基本共識。課堂,是貫徹新課程理念的關鍵陣地,我們必需將新課程的理念滲透在課程教學的分分秒秒裏,建立起新的課堂教學摸式。那麼作爲一名教師,如何才能把這些新思想新理念很好的貫穿到教學當中,是一個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的問題。爲此我結合教學談談在化學新課程教學中自己的一些實踐體會。

一、以學生髮展爲本,改革課堂教學

化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是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因此,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素質是我們的目標,我們應以學生爲本,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能力。而新型試題只是考查學生能力的一種形式,構建“以學生的發展爲本”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課堂模式,關鍵還要靠我們的教學主陣地——課堂。新的理念成了我們課改教學的巨大驅動力,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就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去探究知識,去感悟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目前從聽課中發現一個突出的共性問題,就是課堂上教師講得太多,特別是畢業班的課。教師本來是一心爲學生着想的,只擔心漏講知識或少講而學生不會。教師講得很辛苦,但學生處在被動聽課狀態,學生獨立思維的空間太小,很難獲取較大的學習效益。因此,要實現主體教育思想就必須打破以講授、灌輸爲主的教學方式,變“以教爲中心”爲“以學爲中心”,構建學生主動參與、師生共同探究知識、相輔相成共同發展的教學情境。就要在平時教學和課外活動中,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的,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在教學中我們還主動投入到學生中,和他們談理想、談生活、談興趣、探究知識,尊重他們、呵護他們。

二、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實驗探究教學要求教師在創設問題情景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大膽想像、質疑、勇於求異,主動發現和提出問題。教師對敢於質疑的學生應給予及時肯定和表揚,努力建立一種平等、信任、理解的新型師生關係,營造一種民主、和諧、寬鬆、自由的課堂教學氣氛,讓學生消除思想障礙,敢於質疑。讓問題成爲學生感知和思維的對象,使學生在問題中求知,在問題中發展,不斷提高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科學創造貴質疑,創新往往是“質疑”的開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多鼓勵學生善疑、多問、多思、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還要創設質疑情境。因此,教師在課堂提問時,要善於創設成功的情境。對學習基礎教不太好的一些學生,提出一些簡單應用性的問題,而將一些有深度和具有較強思考性的問題,留給學習基礎好一些的學生,使他們都有發言的機會,同學們都經歷過成功的體驗,這樣一來可以使他們在不同學習層次上都有進步。這對提高學習興趣和培養創新精神有其積極作用。

三、在探究中學、學探究的方法

課程改革中提倡探究性學習,化學課程標準中明明確提出“將科學探究作爲課程改革的突破口”,科學探究不僅僅是一種學習方式,而且是重要的學習內容。這裏的過程包含學生的思維活動過程、實踐互動過程等。但是,這並意味着在實際的教學中要先學科學探究,再學習其他的內容。換句話說,也就是要將科學探究的學習同其他內容的學習有機結合並統一起來。將這一思想貫徹到化學實驗教學中,從化學實驗內容的呈現來看,就是要鮮明、具體地按照科學探究的思想來敘述實驗內容,使學生明確與具體的實驗內容有關的科學探究的要求,做到在探究中學、學探究的方法。

四、聯繫生活實際,強化應用意識

貼近生活、聯繫社會實際、增加動手實踐能力是學生的強烈希望和要求,是化學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理念,也是學生適應現代生活和未來發展、提高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的需要。在化學實驗教學中要有效落實這一理念,就要求教師運用多種教學形式和手段,積極創設各種真實、具體、生動的化學實驗教學情景,在學習化學科學知識的同時,體驗化學與技術、社會的密切聯繫,感受化學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總而言之,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好新教材,實現教學理念的轉變,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居高臨下的態度,走到學生中,以學生爲中心,努力創造教學情景,成爲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在貫徹新的課程理念,在使用新的教材,在落實新的課程標準的今天,對我們廣大的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們只有在繼承昨天的優秀成果,補充新的教育理論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我們的教育才能適應時代的進步,我們培養的人才才能肩負起建設國家的重任。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8

我認爲任何一門學科的傳授都必須建立在有一個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我所指的課堂心理環境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影響學生認知效率的師生心理互動環境,它是由學生學的心理環境,教師教的心理環境構成的。課堂心理環境融洽還是冷漠,活躍還是沉悶,將對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產生積極或者消極影響。那麼對化學課堂心理環境應如何更好的營造與引導呢?在此我認爲我們應做好以下三點:

一、人格是創設良好課堂心理環境的前提

教師在教學中,其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潛在精神力量,具有很強的說服、教育能力,是影響學生情感體驗,制約課堂心理氣氛的重要因素。

正如烏申斯基說的:只有個性才能作用於個性的形成和發展。同時,有關研究也表明,教師的個性品質能影響學生智力的發展,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優良的個性品質,有利於營造和諧、愉快的課堂氣氛,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

二、情感是維持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的條件

贊可夫的心理實驗表明,教師的良好情緒,會使學生精神振奮;教師的不良情緒會抑制學生的智力活動。教書育人是一項觸及靈魂的工程,知識的瓊漿只有通過教法和情感等載體,才能輸入學生的心田。教師走進課堂穩健的步履,微笑的表情有助於創造一個安靜和諧的學習氣氛。我認爲教師必須首先得“愉快”,一個“愉快教師”的感染力能營造積極活潑的課堂學習環境。

三、趣味是調節課堂心理環境的內在動力

中學生意志力較差,情緒不穩定,注意力易分散,鬆懈懶散,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有的放矢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授課時要嚴謹而不嚴肅,風趣而不低俗,幽默而不滑稽,寓教於樂,營造深厚的學習氣氛,比如蔗糖作“黑饅頭”、“魔棒”點燈等等,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好的教學環境僅僅只是一個前提,一個課堂的主體還是課堂教學。我認爲化學教學最基本的便是化學概念的傳輸。這個環節的好壞,直接決定於學生後面的應用與創新。我們應把概念的教學過程分爲引入、形成、深化、運用四個層次,使學生能完全理解與接受。下面就概念教學的四個層次,結合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體會。

1、概念的引入

概念的引入是課堂教學中很關鍵、很重要的一步。不能直接把概念“灌”給學生,這樣會使課堂顯得枯燥,而且學生得到的將不是理性知識,而是膚淺的,表面現象的認識,在頭腦中只是過眼煙雲,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學時我儘可能地做到啓發學生的情感,啓迪學生的思維,創設問題的情境,循序漸進的引入概念,並特別注意教學中多“導”,在“導”字上做文章,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由個別的具體的現象出發,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分析、歸納,總結出事物本質,形成概念。中學化學教材中概念很多,引入的方法也很多。比如,我常用以下“導”的方法:

(1)言語法:這是最常用的方法,教學中用學生熟悉的自然現象,以及生活、生產實際中的例子引入概念,如“天火”――引入緩慢氧化,“鬼火”――引入自燃。

(2)直觀法:主要通過直觀的實驗手段,展示實驗事實,爲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知識引入概念,如:碘的昇華――昇華的本質,苯與酸性溶液KMnO4――引入苯結構不同於不飽和烴,幾個物質的導電性實驗現象――引入電解質和非電解質。這樣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概念,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方法。

(3)舊知識依靠法:通過複習舊知識或舊概念,結合有關的事例或現象引入概念。如回顧乙烯引入乙炔類似的性質,如Na的性質引入鹼金屬性質。

在教學中引入的方法要不斷創新,才能使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一種新鮮感,並以積極的狀態進入概念的學習。在教學中我還常用一幅圖畫、一首古詩、一條謎語、一則小故事等爲引導,再加上生動、直觀的語言,形象的描述,恰當的比喻給學生一個想象的空間,然後通過對感性材料的分析、比較、概括以及嚴密的邏輯推理學,使學生明白:爲什麼引入這個概念?引入這個概念有什麼好處?由此建立一個新的概念,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2、概念的形成

概念是人類在認識過程中,把所感覺到的事物的共同特點抽出來,加以概括完成。如何準確形成概念?

我認爲要給學生提供豐富、合乎實際的、能夠理解的感性材料,這是形成準確概念的前提。由於教材有些概念的引入與實例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侷限性,使學生易產生一些錯誤的認識,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有敏銳的調查力,善於捕捉教材中的信息,給學生提供儘可能全面的感性材料。如飽和烴與不飽和烴,因教材有一定的侷限性,僅限於鏈烴。我們需把這一信息及時補充給學生,再如,教材對於溶液所舉的實例都是無色溶液,我們應及時補上一些有色溶液,更正學生的認識。

其次,我們還需用準確的語言敘述概念,避免因口誤而引入錯誤的概念。如弱電解質是在溶液中只有一部分電離的電解質,而不是在溶液裏不完全電離的電解質。

3、概念的辨析

我認爲在概念的辨析上要深刻、要講到位,而且儘量用簡潔、明瞭的語言介紹概念,避免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加重學生的心理壓力。這需要在復課時多琢磨,多下功夫,我主要着手於每一個概念的關鍵字、詞的含義,每一個概念的適用範圍。比如:電解質的定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電解質。關鍵強調解釋。再如同系物的是:結構相似,分子組成相差一個若干CH2原子團。應着力於強調解釋――結構相似。還有氣體摩爾體積四要素等等。

在概念的適用範圍上,一般地講概念是人們從某一角度下一個科學的準確的定義,概念有其自己的適用範圍,在指導學生學習時注意好以下兩個關係:

(1)處理好“一般”與“特殊”的關係。

如共價化合物中只有共價鍵,但共價鍵不一定存在於共價化合物中,再如能電離的離子的未必是酸。如NaHSO4。

(2)處理好精確語言與模糊語言的辯證關係。

在這一點上,我們應做好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原理應用和普遍性與教材和教學實例的共型性。應理解教材中“一般”、“通常”、“大多數”或“許多”等的含義。如金屬氧化物大多數爲鹼性氧化物,大多數有機物都是非電解質等等。

4、加強訓練

學生的能力並不完全隨着知識的獲得而自行產生,它是教師有意識培養的結果。我們應加強規律性認識通過凝聚和昇華,產生認識上的飛躍,並形成一定的觀點。這要求我們在訓練中注意選題與方法。我們應選擇一些有針對性和代表性的例題。這可起到一舉多得的效果,同時我應注意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由表及裏,逐層深入熟練。

對於概念教學,雖是課堂教學中很關鍵,很重要的一步。但學生在學習中更爲直接的應學會創造性思維。這也對我們化學教師提出高的要求,我們着重強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化學創造性思維是創造思維的一種。它是邏輯思維與非邏輯思維的綜合,又是化學中發散思維與輻分思維辯證統一,它不同於一般化學思維之處在於它發揮了人腦的整體工作特點和下意識的活動能力,發揮了化學中形象思維,靈感思維等的作用。我們應按最優化的化學方法與思路,不拘泥於原有理論的限制和具體內容的細節,完整地把握有關知識之間的聯繫。實現認識過程的飛躍,從而達到化學創造的完成。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9

一、工作回顧

國中化學是啓蒙教育。它有很多化學專用語言,比較枯燥。學生很難把它作爲第二外語來使用。因此,它充分利用了它與人們的衣、食、住、行的密切關係。通過實驗,學生不僅對化學好奇,還會思考;通過身邊的化學現象,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是如此的豐富多彩,保持着持續的學習熱情。經過幾年的觀察,我們發現,一些其他學科中低年級的學生,因爲對化學學習的強烈興趣和渴望,可以取得中高年級。

作爲會考新增加的科目,我們複習時間不長。在初始階段,要求學生在聽課、記筆記、寫作業、糾錯等方面建立必要的學習規範。他們將來會學得很順利。同時,梳理化學知識,應用化學知識解釋社會實際情況,如:戰爭、醫療、經濟、環保等信息。選擇典型例題講解,改一道題或多道題,讓學生善於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從而提高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會學生一些應試技巧。

二、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問題:

1、九年級的化學特徵從九年級開始。一年不到,就要迎接會考了。教學任務很緊。這幾年我們新課程的結束時間是最後一次,基本都是三月底,複習時間也短。所以出現了追課的現象,大家都想盡快結束新課,進入複習。爲了節省更多的複習時間,拼命追趕教學進度的做法,必然會導致學生對知識的“消化不良”,甚至會讓一些跟不上學習的學生對化學失去興趣。

2、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學中,由於時間短、內容多、綜合性強,一些學生無法適應,沒有知識網絡,教學方法和教學效率有待提高。

3、在往年的會考中,發現學生仍然缺乏一般的科研方法和書面表達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不斷加強科學思維方法的滲透,從規範學生口頭表達訓練開始,逐步形成嚴謹正確的書面表達。

4、存在的問題:就化學而言,上學期化學實驗開展較少,學生操作實驗的能力沒有得到充分培養;此外,由於趕完新課,沒有更好的組織學生複習,學生的一些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缺乏必要的訓練,考試結果也不理想。學生在各種科目上有繁重的學習任務。大部分時間忙於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幾乎沒有時間複習預習,沒有時間思考學習內容,所以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相對較差。

第三,下學期的教學計劃

1、打好基礎,拼命趕上進度是不可取的。

學生回答中存在的問題與他們未能準確理解和掌握國中化學基礎知識和技能有很大關係,因此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仍然是重中之重。掌握基礎知識就是掌握化學教材的知識,努力通過教學的每一章。由於學生之間智力和學習基礎的差異,學生掌握化學知識的能力也不同,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儘量減少落後。掌握基本功,掌握化學術語的使用技巧和基本實驗技能。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學生要真正理解每個實驗所涉及的化學反應原理、裝置原理和操作原理,給學生更多的實驗機會,通過實驗體驗觀察研究的過程和樂趣,有效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2、注重獲取知識的過程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必須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科學素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在正常的教學和複習中,我們不能“強調結論,忽視過程,強調簡單實用的機械練習,忽視問題情景和對解決方案的分析”。而是要注重知識的獲取過程,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掌握“基礎學科的思維方法”。科學探究內容出現在化學試題中,對國中化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準確把握課程改革的方向,以課本知識爲基本探究內容,以周圍環境爲參照對象,讓學生體驗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主動學習,逐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

3、密切聯繫社會生活實際,特別注意知識的應用。會考涉及環保等社會熱點話題,從多個角度考查學生的知識和能力。近年來,對這類問題的審查逐漸加強。這就要求化學教學要突破單純灌輸課本知識的侷限,減少機械操練所消耗的時間和精力,給學生時間閱讀課外科技知識,儘可能多的接觸和了解社會,從化學的角度觀察和分析問題,學以致用。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10

這學期的化學教學已經按計劃順利完成。從實際出發,注重在原有基礎上提高所有學生的通過率。爲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我們總結了幾點經驗:

1、打好基礎,努力趕上進度是不可取的。會考的關鍵是準確理解和掌握國中化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而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仍然是重中之重。掌握基礎知識,也就是化學課本知識,努力通過教學中的每一章。由於學生智力和學習基礎的差異,學生掌握化學知識的能力也不同。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努力趕上普通教學的進度,以保持更多的複習,這必然會導致學生對知識的“消化不良”,甚至會使一些學習跟不上的學生對化學失去興趣。掌握基本功,掌握化學術語的使用技巧和基本實驗技能。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學生要真正理解每個實驗所涉及的化學反應原理、裝置原理和操作原理,給學生更多的實驗機會,通過實驗體驗觀察研究的過程和樂趣,有效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2、注重獲取知識的過程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就必須加強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在教學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正常的教學和複習中,我們不能強調結論,忽視過程,強調簡單應用的機械練習,忽視對問題場景和解決方案的分析。而是要注重知識的獲取過程,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掌握“基礎學科的思維方法”。要準確把握課程改革的方向,以課本知識爲基本探究內容,以周圍環境爲參照對象,讓學生體驗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主動學習,逐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

3、密切聯繫社會生活實際,特別注意知識的應用。要求化學教學要突破單純灌輸課本知識的侷限,減少機械操練所消耗的時間和精力,給學生時間閱讀課外科技知識,儘可能多的接觸和了解社會,從化學的角度觀察和分析問題,學以致用。

4、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研究教學大綱。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教育戰線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雖然我們學校沒有新的實驗化學課程標準,但教師們已經開始研究新課程的特點。因此,除了用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之外,我們還應該提前在高三化學教學中參考和滲透《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5、在教學過程中加強相互學習和討論。聽完課,我可以及時與班主任溝通,提出不足之處,以達到良好的課堂效果。

6、加強實驗教學,會考實驗題的比重越來越大,引起了我們老師的高度重視。在教學和複習中加強這一部分。

7、要自信,做好學習,不遺餘力。特殊技能學生將參加學科競賽活動,爲特殊技能學生創造個性發展的氛圍,鼓勵他們脫穎而出,爲今後培養專業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8、從實際出發,總結經驗,總結教訓。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11

對於化學課程來講,其包含的內容相對較爲複雜,枯燥,學生很難對化學知識提起學習興趣,進而降低教學質量。作爲高中老師,應利用多種教學措施幫助學生認識化學,喜愛化學,更願意主動探究化學,從而提高學生們的化學成績,幫助學生完善自身成長。

一、高中有機化學教學中存在問題

(一)教學的廣度與深度處理不當

現今,很多高中化學老師在教學期間都是遵照大學聯考的要求把握教學內容的,從而侷限了教學的廣度與深度,爲學生造成了較大的壓力。在進行有機化學課程教學期間,一些老師經常發生越位的情況,儘管經過新課改後使用的化學教材由內容來看同以往教材差別不大,但分析發現,在知識的難度及深度方面有所降低,知識的廣度卻有一定擴展。但是,一些高中化學老師依舊沿用以往的教學模式,加重了知識的深度與難度,從而讓學生感覺學習化學枯燥、乏味、困難,進而降低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影響了教學質量。

(二)學生實驗的次數與機會較少

在進行高中有機化學課程教學期間,很多老師爲了儘量讓學生多做習題,將理論課程安排的很多,實驗課程數量較少,並且學生真正能夠動手進行操作的機會更少。所以,學生無法深入、正確的理解知識點。一些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方法爲學生播放實驗視頻,卻不知道此種方法同學生親自動手存在較大的差別。在進行化學實驗期間,可能會由於多種因素而導致實驗失敗,而學生通過親自動手並思考,能更深層次的理解化學內容,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同時,親自動手還能夠激發學生們對化學學習的熱情,爲學生以後的學習及發展奠定基礎。

二、高中有機化學教學的創新與改進

(一)指導學生掌握學習化學的`技巧

因爲新課程改革後使用的教材知識層次是由簡單到複雜過渡的,所以,對有機物課程來講,教師在講解期間應先引導學生對其結構有所瞭解,然後明確有機物的特性,再深入對相關知識點進行記憶,通過這種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更清晰、有條理的記憶化學內容。作爲高中化學老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有機化學的技巧,從而爲學生以後的學習及成長夯實基礎。例如:教師在講解“烴和鹵代烴”課程時,可以先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相互探討,分析烴的結構、特點,分類,並提出不懂的問題,然後教師再總結小組學生不明確的問題予以解答,應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鹵代烴同芳香烴、脂肪烴的差別,從而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自主的進行有機化學的探究,提高教學質量。

(二)加大實驗的比重

對於化學實驗教學來講,其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研究化學的基本方法。所以,教職人員在進行高中有機化學教學期間,應加大實驗的比重,並且藉助實驗的方法,培養學生們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及動手能力,爲學生以後發展奠定基礎。一般來講,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培養學生的實驗才能:其一,基於學生認知水平的前提下,對學生的實驗活動進行安排;其二,培養學生們單獨實驗的能力;其三,引導學生自己獲得結論,並書寫實驗報告;其四,讓學生自行設計相關實驗,論證問題,總結結論。另外,教師還應重視演示實驗,一些實驗內容學生無法正確操作或者操作存在安全問題,而不進行操作又會降低教學質量,那麼,教師就可以爲學生進行演示實驗,通過該方法讓學生更直觀的觀看實驗現象,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分離提純”、“乙烯製備”等簡單實驗,而一些難度較高的有機化學實驗就可以利用演示的方法進行教學。

(三)同學生們的實際生活聯繫起來

對於有機化學知識來講,其同學生們的生活存在密切的關聯,所以,教師在講解課程內容時,應將知識點與學生們的日常活動聯繫起來,通過真實事件、真實現象等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有機課程的重要性,並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解“糖類”課程時,就可以讓學生列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糖類有機物,進而幫助學生更深入的理解並記憶相關知識點。

三、高中有機化學教學發展趨勢的展望

伴隨着當前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科學技術水平的逐步提高,教學模式及方法也向着現代化的程度發展。以往的講解教學模式已經無法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想要提高教學質量,高中化學老師就需要及時更新自身觀念,藉助現代化技術實施教學活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電教化的教學方法及信息網絡化的教學措施能夠良好的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並且還可以實現綠色化學的目的。電教化教學包含:光盤、投影、錄像等,信息網絡化教學包含:多媒體技術、上網等,教師通過這些方法能夠與學生進行密切溝通,學生可以將不會的知識點通過網絡隨時反饋給老師,教師予以解答,進而幫助學生完善自身成長。

當前,綠色化學的研究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人士的重視,高中化學老師應不斷更新自身思想,勇於嘗試、大膽創新,進而幫助學生提高化學水平,更好完善發展。可以說,在不久的將來,高中有機化學教學會向着現代化、綠色化的方向更好發展。

總結:

總而言之,隨着新課程改革速率的不斷加快,教職人員應相應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及方法,找尋有機化學教學期間存在的不足,並針對性的予以解決,指導學生掌握學習化學的技巧,加大實驗的比重,並且同學生們的實際生活聯繫起來,從而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互動,提高教學質量,爲學生以後發展夯實基礎。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12

本着教育事業即爲“生命教育”的信念,在張坪中學從事教學工作這四個月以來,我努力地使自己儘快適應角色的轉變,認真地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仔細批改每一份作業;並且儘可能地多聽課,多與同組老師交流、學習。

在這幾個月以來,收穫不少,成長許多,但仍有不足之處第一月的教學工作對於每個新教師的角色轉換及成長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在這一點上我很慶幸自己來到了張坪中學,因爲在這裏每一個領導都很關心新教師的成長,每一個老師都很熱心幫助、指導新教師,這一切對於我這幾個月以來的教學工作及各方面的成長都有很大的幫助。學校給新教師提供了多方面的學習、成長機會,如與實驗中學的結對輔導,使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向一些優秀的老教師學習;還有本校的結對輔導,使我們獲得更多的指導機會,教學誤點得以及時解決,有更明確的努力方向;而學校定期組織的集體備課及教研活動則爲我們提供了更多的成長空間。在這些活動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感觸頗深,現談一談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是在結對的聽、評課中感到上一節好課,應該作到以下三點:

一、知識把握準確;

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教態、儀表等有示範作用。而作爲一個新教師要上好一節課,需要我們作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斷學習,充實自我;

二、充分了解學生;三、熟悉各種教學策略、技巧;四、有應對能力、對突發事件的及時處理能力。國中化學教師的任務是:教會學生化學知識,用化學的眼光看問題,使學生形成化學思維的品質。而國中化學教師的功力體現爲:一、流暢性,包括語言的流暢性、過程的流暢性、思維的流暢性、問題的流暢性;二、嫺熟性,包括知識的準確性、知識的把握、對教堂的控制三、深刻性,要上一堂厚重的課。其次就是在集體備課中的感觸:學習交流貴在“實”,集體備課貴在“實”,實行集體備課的目的在於張揚教師個性,挖掘集體智慧,真正實行“大腦資源共享”。在集體備課中努力做到“四統一”:1、統一思想、形成合力;統一進度、齊頭並進;

2、取長補短;統一練習、高效輕負。3、分析教材、分析教學情況,特別是學生的學習情況。4、研究和精選習題,合理控制作業負擔。在集體備課交流研究教法、學法的經驗,提高備課質量,使每一次活動做到主題集中、任務明確、措施紮實、責任落實、效果實在。潛心研究課堂教學規律,關注課堂教學改革,積極撰寫課堂教學心得。做好考試後的質量分析,排查教學薄弱環節,制定詳細的拾遺補缺措施。備好課是教學工作中重要一環,是上好課的前提,每位教師都要全面掌握教學大綱,深鑽教材,結合學生實際,選擇探討最優課堂結構方式,設計出最佳教學方案,分時寫好教案。堅持集體備課制度,每週一次,集體備課同時要做好記錄,在下次備課時結合教學實際,對前次備課作出簡要的小結,備課記錄本由備課組長保管,學期中和期末交教務處審閱和存檔。

集體備課時還必須做到五議:議學生學習狀況;議備課中疑難問題;議可供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議課後的心得體會;議教改動態、教改信息。要依據教學大綱、教材和學生實際,做到“五備”;備教材:認真鑽研教材,明確本章、本節在整個教材中所處地位和教材的內在聯繫,深化拓寬教材的知識要求。在此基礎上提出教學目的與要求,突破重點與難點的具體意見,提出落實“雙基”、“雙力”的具體辦法。備學生:老師要考慮學生知識狀況,從學生實際出發,充分預測學生在理解掌握本章本節教材時易出現的問題,掌握學生可能出現的疑點和難點,瞭解、掌握學生的思維方式及規律。備教法:在備教材、備學生的基礎上,提出實現教育目的、符合學科特點、符合教學原則的教學方法。

備思想教育:教學過程力爭做到知識性與思想性有機結合,注意素質能力培養、滲透德育美育教育,針對各學科各章節特點,進行行之有效的、恰當的思想教育。備作業:圍繞授課內容精選練習題,書上的練習題教師自己要先做一次。

正確使用教學參考資料,反對生搬硬套,照章抄襲。不許以課本、資料的評註圈點代替教案。教案要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和要求,體現教學全過程,內容一般包括:講授課題、目的要求、重點難點、教學方法及實施設想、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實驗安排、作業佈置等基本要素,卷容整潔,格式規範,並註明上課日期,要寫詳案,杜絕無教案或持舊教案上課現象。提倡寫電子教案。每課或每單元結束後,提倡寫教學後記,總結本課或單元教學的得失最後是關於教研活動的感觸:每次在教研組的評審活動中,我都能從聽課評課活動中受到了很多啓發,對照自己的日常教學,發現有些課沒能很好的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體驗到化學知識的學習就是對已有經驗的再發現,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樂趣,這是我在教研活動後找到的差距。

結合認真學習了《新課程標準解讀》這本書,我感觸很深,讓學生的經驗與化學知識融爲一體,感受化學學習的內在魅力是我們化學教師的責任。我們相互勉勵,在學校爲我們搭設的舞臺上,合作探索,讓學生真正經歷、感受化學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和應用的過程,探索適合促進各層次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我深深地體會到:化學教學已不在是以“傳授化學知識”爲目的了,而是更加關注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思維方式的多樣化。我們學校從日常教學研究着手,加強新課程理念的學習,把學到的心得和自己的感悟寫入我的化學教案集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挖掘和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生。我在教研組內做到優勢互補,探討開放題的解題過程,把各自的解題方法拿出來討論,確定最佳的解題方案。爲學生們講解最佳的解題方法,我在吸取大家的優勢中,注重按一定的順序、方向去培養學生展開思維,把思維的開放性與有序性結合起來,我自身的綜合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以上就是一年來本人教學工作的幾個方面的心得體會,在學校創造的機會中、各位老師的幫助下及本人自身的努力,在這一年的教學工作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不足之處,我將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繼續努力,從各方面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13

高中階段,學生剛接觸到有機化學,興趣很濃,積極性很高,是再一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佳時期,但開始系統學習時,部分學生感覺困難,產生畏難情緒,出現分化現象。教師要在這個節點上發揮主導作用,進行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邁過這個坎,進入有機化學的自由王國,輕鬆愉快地學好有機化學。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注重以下幾個環節的教學,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辯析有機物的特點。在學完甲烷,乙烯,乙炔,苯之後,我就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有機物的特點(與無機物比較)。

1、元素組成特點:核心元素是C、還含有H、O、N、鹵素等非金屬元素。

2、結構特點:碳碳間以共價鍵形成碳鏈,這是有機物結構的基礎。

3、數量特點:有機物種類繁多,約三千萬種。究其原因,碳原子最外層有四個電子,不僅能與其他原子形成四個共價鍵,而且碳原子與碳原子之間也能相互組成共價鍵;不僅可以形成單鍵,還可形成雙鍵或三鍵;多個碳原子可以相互結合形成長長碳鏈,也可以形成碳環。

4、性質特點:對大多數有機物來講,①難溶於水,易溶於酒精,汽油,等有機溶劑。②多爲非電解質,不易導電。③多數熔沸點較低。④多數易燃燒,易分解。⑤有機反應複雜,多數需要催化劑,常伴有副反應發生,因此有機反應式不用等號“=”,而用箭號“→”

有比較,纔有鑑別,從比較中就能抓住有機物的本質,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有機物的

特點。

二、歸納有機化學的一般原理。

1、碳四價原理:在有機物分子中,碳原子均有四個鍵與其他原子結合,此爲書寫結構式,分析,判斷分子組成與結構正誤的依據。

2、同系物原理:同系物中的各有機物均具有十分相似的化學性質,因此可以舉一反多,這是學習有機化學的重要方法。有機物種類繁多,不可能也不必要一一學習,只要在同系物中選擇一種或兩種重點研究,就能推廣到同一類物質。

3、官能團原理:有什麼樣的官能團就有什麼樣的性質。有機物主要是按官能團進行分類的,所以學習有機化學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學習官能團的化學。

4、構性相依原理: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反映結構,構性相依是有機化學又一基本原理。如①單鍵,鍵長較長,鍵能較小,因而不穩定,易斷鍵,易分解;②雙鍵,鍵長比短,但平均鍵能小,因而其中一個鍵易斷裂,易加成;③三鍵,鍵長比、都短,平均鍵能更小,因而其中二個鍵易斷裂,易加成;④在中碳碳鍵,鍵長介於和之間,較穩定,易取代,難加成、難氧化;⑤鍵長最短,鍵能最大,最穩定。

 三、教學過程中強化幾種意識。

1、訓練爲主意識。從認知學原理可知,知識的獲取要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每學一種有機物,讓學生運用構性相依原理,閱讀教材,歸納總結物質的結構→性質→用途→製法之間的關係。如乙醛的學習,先分析乙醛的結構特點:含有官能團,之間可以加氫形成醇,之間可以加氧形成酸,具有兩性,從而推廣到醛類的共性。通過這樣反覆訓練,不僅掌握了乙醇,乙醛,乙酸的性質,加深了構性相依的理解,更培養了推理,自學能力。

2、培養興趣意識。心理學告訴我們,教學不是“告訴”,而是“喚醒”,挖掘學生潛能。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只有在產生興趣的基礎上,才能引發積極的思考和探究未知的願望,纔會積極主動的學習,並且不會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甚至有時會廢寢忘食。實驗教學是激發學習興趣的最好途徑。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實驗,最好能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不管是演示實驗還是分組實驗,要力所能及,力爭全做。如乙醛的銀鏡反應,看得見,摸得着,能給學生一個驚喜,產生一種良好的情緒狀態,再經過教師的講解和自身的積極思考,很容易掌握乙醛的知識。接着讓同學動手做乙醛與菲林試劑反應的實驗,他會積極主動認真完成任務,從而達到培養興趣的目的。

3、實驗探究意識。在教學中,增強問題意識,創設問題情境,運用實驗手段去探究結論。如乙醇的教學,首先根據乙醇的分子式及元素的化合價,分析乙醇可能的結構式:或。怎樣確定乙醇究竟是那種結構呢?發動學生設計實驗方案,並對實驗方案進行評價優選,然後試驗探究。師生共同對探究過程,探究結論分析評價,表述探究結果。

4、重視模型,圖形意識。有機化學教材中,模型,圖形很多,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高度重視,絕不能走馬觀花,不求甚解。模型,圖形的直觀性很強,要通過對模型不同角度,不同變式的觀察,獲取直接的感性知識和印象;同時模型還能幫助我們解決某些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尷尬,加深對有機物結構→性質→用途的認識。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14

在教學中如何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是當前國際上共同關心的教育理論問題之一。教學過程中到底教會學生什麼?是教學生還是教學生學?在有機化學部分的教學中,越來越明顯地感覺到方法與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一、教學過程與學習方法的培養

化學可分爲有機與無機兩大塊,結束無機化學的學習,同學剛接觸到有機化學,興趣很濃。這時候,是再一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佳時期,也是進行學習方法與學習能力培養的最佳時期。在教完甲烷、乙烯、乙炔之後,我就總結出有機化學學習的一般規律與方法:結構→性質(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用途→製法(工業製法、實驗室製法)→一類物質。

比如“乙烯”這一節的教學,我就打破書本上的順序,先講乙烯的分子結構。在介紹乙烯分子的結構時,先由分子組成講到化學鍵類型、分子的極性、空間構型;據碳原子結合的氫原子數少於烷烴分子中碳所結合的氫原子數引出不飽和烴的概念,得出乙烯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的不飽和烴。再由其結構看其物理、化學性質,展示一瓶事先收集好的乙烯氣體,讓學生從顏色、狀態、氣味、溶解性、密度、毒性等幾個方面來思考;根據乙烯結構中化學鍵的特徵——雙鍵容易斷裂講乙烯的特徵化學反應——加成反應、加聚反應,根據絕大部分有機物易燃燒的性質講乙烯的氧化反應(補充講乙烯能跟強氧化劑發生氧化反應)。再由乙烯的物理、化學性質來講其用途並結合實際生活中的事例,如作有機溶劑(物理性質)、製造塑料和纖維(化學性質)等。最後對這一類含有碳碳雙鍵的烴,介紹其物理、化學性質的相似性和遞變性。

以後幾節的教學,我都反覆強調這樣的學習方法:結構→性質→用途→製法→一類物質。到了講烴的衍生物,我請同學自己站起來闡述這樣的研究方法,我順着這樣的思路一點一點地講下去,很清晰。學生自己掌握,複習時也就感覺到有規律可循、有方法可用。有機化學其實很好學,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學習方法,時時提醒學生,其它有機化學的學習與研究也採用的是同樣的方法,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發了學生學習與探索的興趣。

二、教學過程與能力培養

1。自學能力的培養

適應於有機化學的特點,在教學學習方法和知識的同時,我還加強了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在學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有機化學的一般學習方法的基礎上,我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自己總結。比如“乙醛”這一節,通過學生閱讀,然後請同學列提綱,然後複述,重點圍繞“乙醛的組成和結構是什麼?有哪些物理性質(展示樣品)、化學性質?由這樣的物理、化學性質決定了它有哪些重要用途?工業上如何製取?這類物質(如甲醛)有哪些物理、化學性質?”進行教學,通過這樣的訓練,我覺得學生不但強化了方法,更培養了能力,特別是自學能力。

2。觀察能力的培養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在有機實驗的過程中,我時時提醒同學要細緻、全面,而且要有思維。比如實驗室製取乙烯時,加藥品的過程,溫度計的擺放,實驗中燒瓶、集氣瓶內的變化,爲什麼要加石棉網、碎瓷片等等都應特別重視,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3。動手能力的培養

在強調觀察、思維能力培養的同時,我還特別注重動手能力的培養。比如演示完乙醛的銀鏡反應和乙醛與氫氧化銅的反應後,我就請兩個同學來演示用甲醛代替乙醛的同樣反應,要求其他同學注意觀察並指出其錯誤。在演示完乙醇與鈉的反應實驗後,要求同學回憶鈉與水反應的實驗,通過這些課堂實驗,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4。記憶能力的培養

人類沒有記憶就沒有智力活動可言,同樣的教,同樣的學,有的同學就是學得好,究其原因,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記得牢。因此在有機化學教學與複習中,我就重視記憶方法、記憶能力的培養。如:銀鏡反應生成物的配平,我就教學生“一二三”記憶法,即一水二銀三氨;醇、醛、酸、酯的教學與記憶,我就提醒同學根據分子中官能團的異同對比記憶其化學性質;我還提醒同學根據實驗現象進行記憶,如乙醛與氫氧化銅的實驗有紅色沉澱物(Cu2O)生成以幫助記憶這個反應。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15

聽了將小鋼老師,林文興老師關於高中化學實驗考查特點及複習建議,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有一下幾點體會:

1新課程下大學聯考化學實驗題的特點

(1)、以“工藝流程”爲背景,將元素化合物知識放置在真實的化學工業環境中,從而達到考查學生的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將新信息和已有信息整合,重組爲新信息塊的能力。

(2)、以“實驗裝置”爲背景,將教材實驗某些裝置分爲具有一定實驗功能的、簡單的實驗組合或片段、如制氣、除雜、物質檢驗、物質性質實驗、氣體收集、尾氣處理等裝置,要求學生按照題目要求,依據實驗原理,從中選出一些裝置進行科學組合、合理連接,以完成某一具體實驗,考查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實驗問題的能力。該類試題特點:所考查的知識源於教材中的典型實驗,但“立足教材、高於教材”,是教材重點實驗綜合運用能力的再考覈。只要學生平時重視學習教材上的典型實驗,該類題的解答還是很容易得分的。

2結合我校實際,新課程下大學聯考化學實驗複習策略

縱觀新課程下大學聯考化學實驗試題的特點,可以發現題目難度並沒有增加,但加強了對化學實驗基礎知識、基本操作、實驗數據分析和推理、實驗方案的設計和評價以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查,注意與生活和實際的聯繫,這種改革的方向有助於教師和學生從題海中掙脫出來,把新課程理念落到實處。通過對新課程下大學聯考化學實驗試題的特點的分析,得出以下幾點啓示。

(1)熟悉常見的實驗基本操作,力求實驗基礎知識網絡化

新課程下的大學聯考實驗試題在命題的形式上注重試題的綜合化,即試題注重對多方面的實驗基礎知識進行考查。高中化學實驗基礎內容包括儀器與藥品、實驗操作與實驗技能、物質的製備與實驗方法、識圖繪圖與安全知識、定量實驗與誤差分析、物質的分離提純和鑑別、實驗設計與綜合實驗等。在化學實驗複習過程中,應強化對化學實驗中的儀器使用、實驗的基本操作、藥品的變質與保存、氣體的製備、離子的鑑定、物質的鑑別、檢驗、推斷等做一些小專題複習,以達到鞏固基礎的目的。另外,還應針對化學實驗知識和技能進行歸納、對比,總結規律,由點到面,形成知識網絡,注重對以上知識的聯繫類比歸納。

(2)重視教材實驗,力求對實驗素材進行深入拓展和挖掘

從新課程下的大學聯考試題不難看出,許多實驗試題是源於教材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並由典型實驗進行一些改裝或創新。對於課本的每一個實驗都要弄清原理、相關的儀器裝置,注重操作細節,對於每個實驗,都要做到:①怎麼做?②爲什麼要這樣做?③如果不這樣做,會引起什麼後果?④還能怎麼做?對實驗中所涉及到的重要化學方程式和重要實驗現象均應做到熟練。儘可能讓學生重做一些重點實驗,例如酸鹼中和滴定等,感受實驗細節,加深體驗。

(3)加強規範教學、注重審題能力的培養

實驗題是大學聯考中賦分最高、得分最少的題目,也是考生最沒有把握的題型。因此答好實驗題是做好大學聯考化學試卷的關鍵,也是大學聯考制勝的關鍵。從平時改卷和大學聯考閱卷反饋情況來看,學生做實驗題最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答題不規範,文字不簡煉,詞不達意,不能用正確的化學用語答題,從而造成大量失分。另外,答非所問也是考生解答此類試題經常出現的錯誤。因此在答題時必須注意:①答名稱還是答符號、化學式;②答離子方程式還是化學方程式;③答現象還是答結論;④答規律還是答具體物質或具體內容。審好題才能做好題,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理解和概括題意的能力,學會分析儀器裝置的特點和作用,學會分析流程圖中每一步的作用,學會分析每一步中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關係,在答題時還要注意一些限定條件,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總之,“年年大學聯考題相似,大學聯考年年題不同”,認真研究新課程下大學聯考化學實驗試題的特點,從試題中去領略試題的考查意圖和試題命題的方向,從而在教學中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實驗創新意識和實驗探究能力,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就能大大提高實驗備考複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