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的故事(精選15篇)

勵志的故事1

學會做個挖井人

勵志的故事(精選15篇)

有兩個和尚他們分別住在相鄰的兩座山上的廟裏。這兩座山之間有一條溪,於是這兩個和尚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下山去溪邊挑水,久而久之他麼變成爲了好朋友。就這樣時間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沒有下山挑水,右邊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過頭了。便不以爲意。哪知道第二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還是沒有

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樣。過了一個星期還是一樣,直到過了一個月右邊那座山的和尚終於受不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過去拜訪他,看看能幫上什麼忙。於是他便爬上了左邊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等他到了左邊這座山的廟,看到他的老友之後大吃一驚,因爲他的老友正在廟前打太極拳,一點也不像一個月沒喝水的人。他很好奇地問:你

已經一個月沒有下山挑水了,難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嗎左邊這座山的和尚說:來來來,我帶你去看。於是他帶着右邊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廟的後院,指着一口井說:這五年來,我每天做完功課後都會抽空挖這口井,即使有時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終於讓我挖出井水,我就不用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時間練我喜歡的太極拳。

職場智囊:我們在公司領的薪水再多,那都是挑水。而把握下班後的時間挖一口屬於自己的井,培養自己另一方面的實力,未來當我們年紀大了,體力拼不過年輕人了,依然還是有水喝,而且還能喝得很悠閒。

勵志的故事2

神奇毛竹

毛竹是亞洲一些國家生長的一種竹子。在它生命的頭五年裏,你很難觀察到它的成長,即使成長環境非常理想。

然而,只要五年過去,它就會像魔術一樣開始以每天兩英尺(1英尺,約0.3米)的速度增長,並在六週內增長到190英尺。

當然,世界上沒有魔法。毛竹的快速生長取決於其長達數英里的根系。事實上,早些時候似乎保持沉默的是,它正在逐漸強化其根基。它用五年時間武裝自己,最終創造了自己的神話。

感慨:我想起了紫羅蘭畢業之初在那個偏僻的山村度過的五年和平與貧困!不僅僅是紫羅蘭,每個人的生活都會面臨像毛竹一樣的時刻,沒有人關注,沒有人歡呼。但是,只要我們不放棄,沒有人能放棄我們!五年,十年,甚至更多,我們不斷地吸收生命成長所需的營養,爲自己積累生命能量。總有一天,我們會像醜小鴨一樣,在屬於自己的藍天上飛翔!那時,所有的痛苦和悲傷都會蛻變成最甜蜜的回憶!

勵志的故事3

人生必需度過逆流才幹走向更高的檔次,最主要的是永遠看得起本人.就如驢子的情形,在性命的旅程中,有時候我們未免會陷入"枯井"裏,會被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倒在我們身上,而想要從這些"枯井"脫困的祕訣就是:將"泥沙"抖落掉,然後站到上面去!事實上,我們在生涯所遭受的種種艱苦挫折就是加在我們身上的"泥沙";然而,換個角度看,它們也是一塊塊的墊腳石,只有咱們持之以恆地將它們抖落掉,而後站上去,那麼即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我們也能坦然地月兌困.假如我們以確定,冷靜,慎重的立場面對困境,助力往往就潛在窘境中.

有一天某個農夫的一頭驢子,不警惕掉進一口枯井裏,農夫搜索枯腸想措施救出驢子,但多少個小時從前了,驢子還在井裏疼痛地哀嚎着.

最後,這位農夫決議廢棄,他想這頭驢子年事大了,不值得大費周章去把它救出來,不外無論如何,這口井仍是得填起來.於是農夫便請來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埋了,以罷黜它的苦楚.

農民的街坊們人手一把鏟子,開端將泥土鏟進枯井中.當這頭驢子懂得到自己的處境時,剛開始哭得很悲涼.

當鏟進井裏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部時,驢子的反映令人稱奇――它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後站到鏟進的泥土堆上面!

就這樣,驢子將大家剷倒在它身上的土壤全數抖落在井底,然後再站上去.很快地,這隻驢子便自得地回升到井口,然後在世人驚奇的表情中快步地跑開了!

勵志的故事4

有個老木匠準備退休,他告訴老闆,說要離開建築行業,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老闆捨不得他的好工人走,問他是否能幫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說能夠。可是大家之後都看得出來,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軟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時候,老闆把大門的鑰匙遞給他。“這是你的房子,”他說,“我送給你的禮物”。他震驚得目瞪口呆,羞愧得無地自容。如果他早明白是在給自我建房子,他怎樣會這樣呢?此刻他得住在一幢粗製濫造的房子裏!

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我們漫不經心地“建造”自我的生活,不是積極行動,而是消極應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關鍵時刻不能盡最大努力。等我們驚覺自我的處境,早已深困在自我建造的“房子”裏了。把你當成那個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一天你敲進去一顆釘,加上去一塊板,或者豎起一面牆,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創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僅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優美、高貴,牆上的銘牌上寫着:“生活是自我創造的”。

勵志的故事5

鷹的故事

一則鷹的故事,讓我們學會怎麼樣去克服困難,讓自己再次的翱翔於天際。

孤鷹不褪羽,哪能得高飛,蛟龍不脫皮,何以上青天。

老鷹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它的年齡可達七十歲,爲什麼鷹會有這麼長壽的命源之於在四十歲的時候必須做出艱難而重要的決定,因爲當老鷹活到四十歲的時候,它的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有效的抓住獵物,它的喙變得又長又彎,

幾乎碰到胸脯。它的翅膀漸漸變得十分沉重,因爲此時它的羽毛長的又濃又厚,

使飛翔變得非常吃力。

它此時只有二種選擇:等死或經過一個萬分痛苦的更新過程,就是等待150天漫長的蛻變。

首先它必須盡全力飛到山頂,在懸崖築巢,停留在那裏,不能飛翔,老鷹首先用它的喙擊打岩石,直到完全脫落,然後靜靜的等候新的喙長出來,它會用新長出來的喙,把指甲一個一個的拔掉,當新的指甲長出來後,它會再把羽毛一根一根的拔掉,經歷漫長的五個月以後,新的羽毛長出來了。

此時老鷹又開始飛翔了,重新獲得了再活30年的生命。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困難之中迷失了方向,覺得這就是自己的終點,卻沒有去想過改變現在的方向,或許就會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東西,或是讓自己走的更遠更寬。

在我們的生命中,有時候我們必須做出困難決定,開始一個自我更新的歷程。

我們必須把舊的思想,舊的習慣拋棄,才能使我們獲得重生再次起飛,只要我們願意改變舊的思維和習慣,學習新的技能,就能發揮我們的潛能,創造嶄新的未來。

我們需要的是:自我改變的勇氣和再生的決心,改變是痛苦的,但改變是必須,能不能把自己更變成功不是說說那麼簡單,需要自己去努力,雖然過程可能是會讓你喘不過氣了,也是考驗意志的時候,只要你能挺住,你就能翱翔於天際,能實現你的第二次生命。

當我們通過改變而獲得重生後,我們就能去領略生命新的長度和高度,是老鷹就應該翱翔在藍天上,有能力就要去展現自己,精彩的人生就要靠自己去展現。

勵志的故事6

1451年,他出生於意大利熱那亞的一個工人家庭。雖然父親是一個著名的紡織匠,但是他從沒有對紡織產生過任何興趣。每天,他都站在海邊望着遠方,他想知道,如果自己從這邊游過去,對面會不會有更繁華的城市。

他經常會問:“爸爸,我什麼時候能到對面去看看?”父親說:“等你長大了,有錢了,買了自己的船,就可以去了。”他接着沮喪地說:“那我什麼時候會有錢呢?”父親蹲下來,嚴肅地說:“孩子,只要你把目光放遠點,財富遲早會被你左右。”

一釐米的'成功祕訣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父親的朋友那裏借來了一本《馬可·波羅遊記》,他如獲至寶,待在房間裏,如飢似渴地讀着,一週都沒有走出房間。等讀完了,他熱血沸騰地對父親說:“我想去黃金滿地的中國。”那一年,他才8歲,他說他的夢想是當一名出色的航海家。

爲了實現擁有一條船的夢想,1476年,他參加了一支法國的海盜船隊,後來流浪到葡萄牙,當了一名水手,開始了他的航海夢想。但是,他並不滿足於近海航行,而是把目光瞄向更遠處。通過申請,他獲得了一次去冰島的機會。在到達冰島之後,他並沒有停止,而是繼續向前航行了160公里。這次航行的成功更加堅定了他西航的志向,那一年他26歲,他堅定地對父親說:“我的目標是橫跨大西洋,去彼岸的亞洲。”

當葡萄牙不能滿足他的雄心壯志時,他毅然去了西班牙。憑着三寸不爛之舌,他硬是說服了所有反對他的人。儘管這個過程相當漫長,漫長得花費了他整整8年時間,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意志消沉。他執著地相信,只要把目光放遠一點,海那邊就有無窮的財富在等着他。

1492年8月,帶着招募到的88名水手,他領着3艘船出發了。由於這次航行寄託着大家的夢想,所有人都信心滿滿。但是船在大海上整整航行了三週,都沒看見陸地的影子。很多人都動搖了,抱怨這是一次愚蠢的行動,甚至叫囂着:“海那邊根本沒有大陸,他是想把我們帶進地獄。”但他毫不退縮,只是執著地堅持一直西行。

在繼續堅持了11天后,他們終於看到了陸地,所有的人都尖叫起來。此時的他已不僅僅是一個探險家,而是一個新大陸的發現者,是的,他就是蜚聲世界的哥倫布。

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回到西班牙後,他受到了史無前例的盛情招待。很多人嫉妒他,也有很多人不屑一顧,說他不過是帶了幾艘船,發現了塊陸地,這事人人都可以做到,沒什麼了不起。這話傳到哥倫布耳裏,他只是微微一笑。

哥倫布帶了個自制的地球儀進宮,正好有人對他發泄不滿,他把地球儀拿出來說:“你看見了什麼?”對方傲慢地說:“歐洲大陸。”哥倫布指着左邊說:“這是什麼呢?”“是大海。”“你再想想。”對方毫不猶豫地說:“一望無際的大海。”哥倫布稍微轉動了一下地球儀,說:“不,是大陸。其實地圓之說已經是衆所周知的了,可你們不願去想,也不願去做。我只是把你們的思緒往前延伸了一釐米,我堅持了,我做了,所以我成功了。”

一釐米的成功祕訣,是哥倫布在發現新大陸之外,留給世界的另一份寶貴遺產!

勵志的故事7

一個人的潛力,體現在堅持的時候;一個人的成長,體現在學習的時候;一個人的幸運,體現在努力的時候。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模糊,被惰性所消磨。

潛能藏於每個人的身體深處,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發現並釋放它。據相關科學研究證明,普通人的大腦裏只有20%的潛能被開發,而剩餘的80%直至老死就這樣白白遭荒廢,可想而知能有效利用內在潛能是何等重要啊。

而除過一些“後天學者症候羣”——一種體現在大腦受到創傷後在數學、藝術或者音樂上有着超羣天賦的症狀,其實最大的潛能就是喜歡並持之以恆地做某一件事。

勵志的故事8

和昨天說再見,和昨天所有的幸福、微笑說再見,和昨天的所有荊棘、泥濘說再見。

——題記

我是個喜歡懷舊的人,但是我更喜歡全新的自己和全新的生活,所以我和生命中的過往要說再見。

揮手之間,總有很多想留下的被遺忘,很多不想銘記的正好被帶走。

說再見是生命的一種行程,走了一段路之後,走了很久之後,必須和身後的一切和明天無關的東西說再見。一聲再見說起的時候,很多記憶已經和生命遠去。

人朝前行走的目的,就是爲了迎接嶄新的明天,所以必須自己和自己愉悅地說聲再見。不管這些再見包含着多少自己不想忘記的過去,沒有這聲再見,就沒有人生新的行程。

再見,往事悠悠,不能讓一些往事再幹擾着生命前行的步伐了。有的路走得很辛苦,但是已然已經走過,所以也永遠不要去惦記行走的那個痛苦過程。有些歲月曾經很甜美,但是也和生命早就遠去,所以也不必苦苦地去懷念。

每個人最終想追的是自己追得到的步伐,那些自己追不到的步伐,始終要被自己遺棄在生命裏。很多記憶總是讓我們感到記憶猶新,但是有的記憶總是讓我們感到很驚秫。所以,和那些所有在腦海中佔據着不走的記憶說聲再見,然後灑脫地行走。

那些悠然成夢的歲月,那些滑稽可笑的時光,都可以在揮手之間說聲再見了。和昨天說聲再見,那是生命的一種勇氣,那是歲月的一種決絕。很多時候,自己也得對自己狠下心來,只有自己願意對自己狠下心來,一切纔會有最爲圓滿的結局。

有時,我們會發現我們所說的好聚好散只是對時光的一種遮掩,所以我們沒有必要自己一直對自己有所遮掩,該乾脆的時候還是要乾脆的說再見。再見吧,昨天所有的愛恨情仇。再見吧,昨天的所有喜怒哀樂。只要你敢說再見,那麼一切的煙雲還是會從生命中淡去。那些我們以爲這輩子都抹不掉的痕跡,還是會從歲月裏遠去。

再見,一切了無生息的歲月和一切精彩無限的時光,我都得說再見了。再見一詞,在生命裏醞釀而出的時候,所有的節拍應該跟上生活,跟上自己的內心,勇敢地和時光和過往揮揮手。

只有走完了人生最爲糟糕的歷程,纔會有極爲完美的新曆程呈現。不和曾經說再見,永遠也不會見到明天的美好。舊的不去,新的怎麼會來呢?只有敢於和舊時光說再見的人,才能真正的看到美麗的新時光向生命走來。一路顛簸很辛苦,但是還是得一路跋涉前行。只有在顛簸和跋涉之後,才能看到天空中最美的雲朵。

這聲再見說得比自己想象的要平靜,超乎了自己的感覺。我曾經千萬遍想象着自己說再見的情形,我不知道自己說再見的時候會是個什麼樣子,肯定猜想有自己的許多捨不得。但是,很遺憾的很,自己這聲再見說得那樣的乾脆,乾脆的超乎了自己的本我。

我想是應該說再見的時候了,所以我說得是一點也不含糊。和昨天說聲再見,和過往說聲再見,然後微笑着看向遠方,總有一處是自己終究要行走到的地方。

再見,很多該說再見的時候,就得揮手說再見了。我不知道這聲再見能否帶走雲彩,但是這聲再見總是讓我揮手丟掉很多和生命無關的東西,也會拾起很多和生命有關的東西。

我想,我的這聲再見是和自己的昨天所說的,明天的美好還是會一路陪伴我而前行。希望有一天,在我的生命裏,看到你站在我生命的不遠處在向我招手,在向我眺望,然後朝我走來。

希望我的這聲再見,和昨天的所有不開心揮手,和明天的所有開心握手。明天,我將以最爲勇敢的身姿在時光裏匍匐前行,不管路怎麼漫漫,我始終堅強如一,我始終滿臉微笑。

走過一段過往,走過一個心境,真的是要用勇敢來鋪墊的。所以,我將自己全身心的勇敢都用上,然後走過所有的坎坷,走過所有的崎嶇,然後給自己最爲美麗和滿意的一份答卷。

再見,我要和昨天說聲再見,然後讓時光在所有的再見裏前行,書寫生命最爲美麗的明天。

勵志的故事9

1、馬雲

1999年的阿里巴巴創辦者馬雲,對夢想從不放棄。

他曾經想考重點國小,但卻失敗了;考重點中學也失敗了;考大學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學也沒有成功。但他有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話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他通過自已的努力,最終成功了。

他說:夢想,要腳踏實地,和眼淚是息息相關的。

2、蘇格拉底

有一次上課時,蘇格拉底佈置了一道作業,讓他的弟子們做一件事,每天把手甩一百下,過一個星期後,他問有多少人現在還堅持做了的,百份之九十的人都堅持做了。

一個月後,他又問了,現在只有一半的人了。

一年後,他再問了,現在只有一個人堅持下來了,那個人就是柏拉圖。

3、愛迪生

愛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製蓄電池,其間不斷遭受失敗的他一直咬牙堅持,經過了五萬次左右的試驗,終於取得成功,發明了蓄電池,被人們授與"發明大王"的美稱。

4、李白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

一天,趁老師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門去玩。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到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麼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

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就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

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憤讀書,終於成爲了一位偉大的詩人,並被稱爲"詩仙"。

5、梵高

梵高的執着的繪畫夢想,雖然很遺憾在他生前,他的作品沒有受到是人的欣賞,但在那種世人漠視、窮困潦倒的環境下,仍堅持着自己的夢想,畫自己想畫的畫,這也着實非常人所能的。

6、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卻努力的從一個讓人同情默默無聞的小女孩變成讓全世界尊敬的女強人。

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麼,生活對她的不公平可謂到了極致。她完全可以放棄她的夢想躲在陰暗的角落裏放聲痛哭,沒有人會責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牀上或坐在輪椅上,像一個植物人一樣由人服侍。

可是這一切,她都沒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盲語,觸摸着事物,僅僅憑着她永不言棄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意志。

她把她理想的天空塗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7、牛頓

牛頓研究學問非常專心。

有一次,朋友請客,席間,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於是叮囑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見牛頓回來,只好去看個究竟。原來牛頓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項實驗的做法,到家後,就一頭栽進實驗室,做起實驗,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淨。

又有一次,他餓了,煮雞蛋吃,卻一邊想問題,一邊把雞蛋放進鍋子中,等問題解決了,想吃雞蛋時,揭開鍋蓋,撈起的竟是自己的懷錶。

8、莫扎特

莫扎特被公認爲音樂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顯露出了在音樂方面的非凡天賦和卓絕才能。從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個孩子對待音樂的用心心態,對藝術事業的執著追求。雖然不能人人皆爲天才,但對廣大孩子來說,“神童莫扎特”絕對是具有傳奇色彩、又值得學習的好榜樣。

小時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鋼琴前面,按着琴鍵細聽,並努力彈出他以前聽到過的音樂。一次,莫扎特的父親和朋友一齊回家,看到4歲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寫東西。父親問他在幹什麼,莫扎特說他正在寫鋼琴協奏曲。

父親把五線譜紙拿過來一看,激動得流出了眼淚,他對朋友說:“你看,他寫的這些又正確又富有好處啊!”天資加上勤奮和用心,這就是神童莫扎特!

9、稻盛先生

松下剛剛陷入事業的困境,這天他無助地走在路上。一對姐弟的談話,引起了他的注意。

姐姐正在燙衣服,弟弟想讀書,卻無法開燈,因爲那時插頭只有一個。"你能不能快一點開燈,讓我怎麼看書呀?""好了,好了,就快了。""老是說好了,都過了30分鐘了。"松下突然想:只有一根電線,的確太不方便了,何不想個可以兩用的插頭呢?他認真地研究這個問題,不久,就想出了兩用插頭的構造。

試用品問世後,很快就賣光了,訂貨的人越來越多,簡直供不應求,松下的事業也從此走上軌道,利潤大增。遭遇任何問題,都是激發創意的好機會。

10、司馬光

宋朝司馬光出生於官宦世家。從小機智過人,勤奮好學。剛滿二十歲即考上進士。他爲官清廉,公務之餘常利用時間讀書,立志寫一部通志,作爲人們的借鑑。

爲了把握時間讀書,他特意製作一個圓木枕頭,枕頭的妙用是睡覺時身子只要一翻動,它就會滾動,人也就驚醒了,可以繼續研究學問,因此稱“警枕”。

每當司馬光需休息時,便枕着“警枕”,如此學習的結果,終於取得了成功,成爲一位學問淵博的人。

勵志的故事10

大家關心的問:“小胖豬,你怎麼啦?”

小胖豬說:“你們的腿都是好的,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可我呢?就連最喜歡的鮮花都看不到!”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了。

這時候,小猴子大聲說:“我們來給小胖豬採鮮花吧!”

小兔子說:“那怎麼行,我們不能摘花。”

小猴子沒了辦法,攤開手說:“那怎麼辦啊?”

小袋鼠說:“啊!我有辦法啦!我們來給小胖豬做朵鮮花吧!”

大家聽了,都說這個主意好。

它們開始動手做起來,沒一會兒工夫,一朵鮮花就做好了,再給它圖上紅色,就完成啦!“等等!”

小兔子叫到,“鮮花怎麼能沒有花香呢?”

說完,小兔子回到家拿來了兔媽媽的香水,朝着“鮮花”噴了幾下,然後說:“這下才真正完成啦!”

它們把“鮮花”送給了小豬,小豬看着漂亮的鮮花,聞着醉人的花香,高興的笑了。

兒童勵志故事:公雞下蛋

從前,有一位皇帝山珍海味吃膩了,不知道吃什麼好,整天整天地沒有胃口。

這天早朝,皇帝就說了:“衆位愛卿,寡人現在食慾不振,不知道吃什麼好,大家可有什麼好吃的,寡人沒有吃過的,拿來讓寡人嚐嚐。”

朝中左丞相一向與右宰相不和,一聽皇帝的話,覺得機會來了。便上前稟報:“啓稟皇帝,右丞相家有個公雞會下蛋,其味道與衆不同,特別鮮美。”

皇帝一聽,喜上心頭,便道:“有此種美味,還不快快拿來,給寡人享受。”

右丞相一聽,趕緊上前稟報:“我家哪有會下蛋的公雞,要是有,早就拿來先給您享用了。”

“右丞相分明是貪圖享用,不願意獻給皇帝。”左丞相仍不依不饒。

皇帝聽後,大爲不悅,便道:“右丞相,限你三日之內,把公雞蛋給獻出來,否則,滿門抄斬!”

右丞相回到家中便一病不起,妹妹聞訊,過來探望。見了哥哥便問:“哥哥,你這是怎麼了啦?好模好樣的怎麼突然就病得這麼利害。”

“妹妹呀,你有所不知呀……”右丞相就把皇帝要公雞蛋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跟姐姐說了。妹妹聽後也是愁眉苦展。這時候,隨媽媽一起來看舅舅的小外甥說:“舅舅,你不用愁,我有辦法。”右丞相說:“有什麼辦法,說來聽聽。”小外甥說:“期限到了之日,你要通過關係,保我能上朝就行,到時候我自有辦法?”右丞相說:“你才九歲,能有什麼好辦法呀?”小外甥便把見到皇帝如何說怎麼做,一一道來。右丞相一聽,事已如此,試試也好。

一轉眼,三天時限到了。

一開朝,皇帝便問:“右丞相來了沒有?我要吃的公雞蛋拿來沒有?”

小外甥,趕緊上前稟報:“啓稟皇帝,我舅舅——右丞相病了,特遣小兒來向皇帝請假!”

“什麼病呀?是不是不想把公雞蛋拿給寡人吃呀?”

小外甥便道:“我舅舅在家生小孩哪?”

皇帝一聽,勃然大怒:“男人哪能生小孩,分明是抗旨不尊,抓了,滿門抄斬!”

小外甥趕緊近前稟報說:“我舅舅是男人,不能生小孩,那公雞怎麼能下蛋哪!"

皇帝一聽,也是呀,便赦免右丞相無罪,繼續做朝中右宰相。

兒童勵志故事:小狐狸種橘子

動物學校裏,由於小狐狸表現好,山羊老師獎勵它一個橘子吃。

其它小動物見了,都眼巴巴的望着小狐狸的橘子。

小狐狸見了,對大家說:“大家也想吃嗎?”

小動物們紛紛點頭。

小狐狸想了想,說:“我有辦法,可以讓每個人都吃到更多更多的橘子!不過大家要耐心等一等哦!”

回到家,小狐狸吃掉了橘子肉,吐出橘子核,把幾顆橘子核種進了泥土裏,每天給它澆水施肥除草。

到了第二年的秋天,小狐狸果然收穫了滿滿幾大筐的橘子,它高高興興的帶着橘子,送給小動物們去啦!

勵志的故事11

不同的豆芽

一個年輕人進入大學後,他感到沮喪,因爲他的專業前景不夠樂觀。一天,教授帶他去了一個熱鬧的蔬菜市場,在一個豆芽攤前停了下來。教授示意年輕人仔細檢查豆芽的質量。年輕人發現豆芽又細又長,有根,攤位前幾乎沒有顧客。之後,教授帶他去了另一個賣豆芽的攤位。年輕人發現這個攤位上的豆芽又短又壯,新鮮又嫩,而且沒有根。買主絡繹不絕。

年輕人很奇怪。

爲什麼這兩個家族的豆芽不同?教授問年輕人。

第二家公司的設備和生產方法肯定比其他公司優越年輕人回答。

教授搖了搖頭,說:“我不知道;你沒注意到第二個攤位在豆芽生長裝置上,另一塊石頭被壓着

壓力是卓越的必要條件教授總結了他們的市場研究。

情緒:是的,在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壓力無處不在。在每一個成長的日子裏,不可能總是充滿燦爛的陽光和溫暖的微風。是壓力激發了我們的潛能,甚至是我們不瞭解自己的內在潛能。正是壓力讓我們不知疲倦地奔跑,縮短了與太陽的距離。正是壓力讓我們感受到實現夢想的喜悅和滿足。

當然,當我們忙碌時,當我們陷入混亂時,當壓力成爲我們心靈無法承受的重量時,我們也需要學會用快樂發泄自己,用智慧疏通自己,這樣我們的心靈和靈魂才能始終堅持最合適的壓力溫度!

勵志的故事12

她是一位漂亮而又富有才華的女孩。她15歲考上大學;19歲成爲大學教師:22歲考入中科院研究生班;24歲在中科院教研究生。接着,她戀愛、結婚、生子。一切都順風順水,處處佈滿了鮮花和掌聲。可是,在她29歲那年,上帝卻突然關閉了那條通往幸福的大門,一下子把她推入到黑暗的深淵裏。她的視神經發生了病變,雙目失明。與光明一同失去的,還有她的丈夫和孩子。

她要學習盲文,她要回到自己的知識領域裏去。可是,這一年,她已經30歲。30歲的女人當然不能再上盲人學校啦。因此,她只好自學。她開始“看”盲文。當然,她是用手指“看”的。她只能用手指摸來替代眼睛看。她摸的第一個英文單詞是大白菜,字母爲c-a-b-b-a-g-e,這7個英文字母,她用手足足摸了一個小時,可是,她到底還是沒有弄明白這個單詞就是“大白菜”。當父親告訴她答案的時候,她哭了。她爲自己的笨拙而流淚。她是中科院的英語教授,居然不認識“大白菜”這個英文單詞。而在此之前,她可是一目十行啊!

她不相信自己就這麼被一棵“大白菜”給絆倒了。她要活下去,她要站起來,她要做一棵能夠飛翔的大白菜,重新翱翔在知識的天空裏。她開始了自己的奮鬥。她把自己一個人鎖在房間裏,一遍遍地練習,一遍遍地摸字,一遍遍地默記。然後,她再把學會的東西背誦給父親聽。一次,父親在聽取她背誦的時候,發現盲文字塊兒上滿是殷紅的血。等她背完,父親一把拉過她的手,這才發現她的十指都已經磨破。父親把她的雙手攥在自己的手裏,禁不住號啕大哭。父親說:“女兒呀,咱不學了。爸爸有工資,爸爸可以養活你一輩子。”她沒有哭。她反而笑着安慰父親說:“爸爸,你一定要相信你的女兒,我能行!”

一天晚上,她一個人偷偷地跑出了家。父親很着急,四處尋找。最後,父親在她工作過的教室裏找到了她。學生已經放學。教室的燈光已經熄滅。她一個人站在講臺上,反覆地用手丈量着黑板。她終於重返講臺。一切都與生病前沒有什麼兩樣,以至於上了兩個星期的課,同學們還不知道他們的老師已經雙目失明瞭。終於,有同學發現她拄着盲杖在校園裏行走,同學們這才知道了她的不幸,這才知道她爲了上好每一堂課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同學們感動得哭了,而她卻笑了。她笑着講述一棵大白菜的奮鬥歷程,鼓勵同學們珍惜時光。

她的名字叫楊佳。楊佳學會盲文後,利用電腦盲文軟件,踏上了事業的快車道。她以盲人的身份考上了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公共管理專業,並獲得了哈佛MPA學位。現在,楊佳任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盲協副主席。

勵志的故事13

斷箭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春秋戰國時代,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出征打戰。父親已做了將軍,兒子還只是馬前卒。又一陣號角吹響,戰鼓雷鳴了,父親莊嚴地托起一個箭囊,其中插着一隻箭。父親鄭重對兒子說:這是家襲寶箭,配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

那是一個極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製,鑲着幽幽泛光的銅邊兒,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認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製作。兒子喜上眉梢,貪婪地推想箭桿、箭頭的模樣,耳旁彷彿嗖嗖地箭聲掠過,敵方的主帥應聲折馬而斃。

果然,配帶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當鳴金收兵的號角吹響時,兒子再也禁不住得勝的豪氣,完全背棄了父親的叮囑,強烈的慾望驅趕着他呼一聲就拔出寶箭,試圖看個究竟。驟然間他驚呆了。

一隻斷箭,箭囊裏裝着一隻折斷的箭。

我一直刳着只斷箭打仗呢!兒子嚇出了一身冷汗,彷彿頃刻間失去支柱的房子,轟然意志坍塌了。

結果不言自明,兒子慘死於亂軍之中。

拂開蒙蒙的硝煙,父親揀起那柄斷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把勝敗寄託在一隻寶箭上,多麼愚蠢,而當一個人把生命的核心與把柄交給別人,又多麼危險!比如把希望寄託在兒女身上;把幸福寄託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託在單位身上

職場智囊:自己纔是一隻箭,若要它堅韌,若要它鋒利,若要它百步穿楊,百發百中,磨礪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勵志的故事14

1955年,張海迪出生在山東濟南。在5歲之前,張海迪有一個愉悅的童年,愉悅而活潑,成天蹦蹦跳跳地跑來跑去。

可惜,蹦蹦跳跳的時光是那樣短暫。

還不到6歲,小玲玲突然得病了。母親抱着玲玲,坐在醫院走廊的椅子上,等待醫生的檢查。看完病後,玲玲感覺到母親的雙腿在抖動,卻不知是爲什麼。

玲玲得了什麼病,竟然這樣可怕?她患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覆發作,十分難治。5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術,脊椎板被摘去6塊,最後高位截癱。這樣,原來天真活潑的玲玲,此刻只能整天臥在牀上。

看着夥伴們高高興興地一齊跳皮筋,高高興興地一齊揹着書包上學校,玲玲幼弱的心靈,簡直要被痛苦壓碎了。幸好,聽說了玲玲的不幸後,過去的小夥伴們常常來看她,給她講學校裏的事。

玲玲家住的是一座紅色的三層樓房,每當她坐在窗口,向外看着那些過往小孩的身影,心裏是多麼羨慕啊!已經到了上學的年齡,而玲玲只能呆在家裏,她也想去學校讀書啊!

玲玲聽到窗外傳來的"我怎樣忘記帶傘了?唉,我的書包怎樣忘了呢!心裏很難過,她很想親身感受一下與他們一齊去上學的歡樂,也想感覺一下在雨中奔跑的清爽。然而,這一切都是一個夢,對於玲玲來說,只能是輪椅上的夢。一天,玲玲最後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就對母親說:母親,我要上學!

儘管玲玲十分有決心,但病情卻是無情的,每當病痛折磨她時,堅強的玲玲沒有流淚,疼得實在厲害時,爲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我的頭髮,打算用一種疼痛來代替另外一種疼痛。漸漸地,她揪下來的頭髮,都能編成1條辮子了,她忍受了多麼大的痛苦啊!

對玲玲來說,家是一所特殊的學校。在這個學校裏,聰明、好學的玲玲學習並領悟了很多知識。在所有功課中,玲玲最鍾愛領悟語文,在10歲時候就能讀長篇小說了,雖然讀得很辛苦,但她不氣餒。她很鍾愛讀《卓婭與舒拉的故事》。

除了語文,玲玲對別的功課也十分用心,一點兒也不肯浪費時刻。在整個童年,她以頑強的意志,認真領悟,始終用心對待每一個字,每一行句子,自學了國小、中學的全部課程,實現了輪椅上的夢。用玲玲自我的話說,她沒有愧對自我的童年,也沒有愧對那些完美的光陰。

在那裏,張海迪度過了15年的時光,父親母親的愛,小夥伴及兄弟姐妹的愛,也使張海迪更有信心應對未來。

1970年4月,張海迪跟着下放的父母,坐着一輛大卡車,來到山東莘縣十八里鋪尚樓村,開始了農村生活。

起初,張海迪感覺農村十分陌生,沒有電燈和自來水,生活也十分艱苦。但是,在那些淳樸的村民身上,張海迪卻感到了更真、更樸素的愛。

剛到莘縣那天,天空很晴朗,天上的白雲像大棉花一樣。不久,一羣十一、二歲的孩子們跑過來,圍到張海迪身邊,搶着問道:玲玲姐,你是城裏來的吧?你的臉怎樣這麼白啊!你的腿怎樣了?望着孩子們的笑臉,張海迪笑了,慢慢的把自我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

僅僅才過了半個月,張海迪就同鄉親們相處得十分融洽了。鄉鄰們爭着搶着往玲玲家送地瓜、鹹菜等東西,還爲她做了一張木輪椅。

孩子們都願意推張海迪出去散步。這個男孩子說:玲玲姐,我推你!那個男孩子搶過來說:我推,我推!經過幾番爭執後,由孩子們輪流推着,來到了田野裏。

爲了回報這些樸素的愛,張海迪也想爲大家做點什麼。於是,她開始在昏暗的油燈下領悟一本本醫學書,還讓父親給她買來體溫計、聽診器和鍼灸用的銀針,成了一名靠在輪椅上給人看病的鄉村醫生。

在莘縣生活期間,張海迪爲羣衆治病一萬餘多人次,鍼灸技術也在當地出了名,前來看病的人絡繹不絕。由於經常靠在輪椅上給人看病,她的肋間神經總會感到劇烈的疼痛,脊椎甚至彎曲成了S型,但是,爲了治好村民的病,回報他們的愛,張海迪始終堅持着。

知識是一筆財富。忍着病痛,刻苦領悟的張海迪最後擁有了自我的財富。憑着這筆財富,她最後自學成才,取得了成功。

1981年12月,《人民日報》首次報道了張海迪的事蹟;1983年2月,張海迪被山東省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優秀共青團員稱號。還曾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自強模範等稱號。

1983年起,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小米勒旅行記》和《麗貝卡在新學校》等英文作品,創作了《性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絕頂》等作品,其中,《輪椅上的夢》已在日本和韓國出版。

1993年4月,透過發憤苦學,張海迪獲得了吉林大學哲學碩士學位

1997年,張海迪被日本NHK選爲世界五大傑出殘疾人,她的事蹟,從此傳向世界。

在這些榮譽面前,張海迪並沒有停止追求。雖然在輪椅上生活了漫長的44年,但在這44年來,她從未被病痛所打倒,始終艱難地向上着,絕不放下每一分鐘的發奮,也沒有白白度過性命的每一程。(我向往的地方)

這天,當咱們讀着張海迪寫出的那一本本散發着油墨香的書時,就能看到一顆健康的靈魂,感受到深藏在其中的,長達44年的愛。與那些不珍惜性命的正常人相比,張海迪更加鍾愛性命,鍾愛生活,也更加頑強,更加勤奮。對張海迪來說,知識是一種財富,但自強卻是更珍重的財富,有了它,就能夠戰勝一切困難,把愛心灑遍人間。

一個在黑暗與孤寂中成長的女子像一朵美麗的奇葩,用她那獨特的清香爲光明世界的人們打開遮掩雙目的屏障,讓迷失在現實生活中的人們懂得性命的真正好處。

勵志的故事15

一名劍客前去拜訪一位武林泰斗,請教他是如何練就非凡武藝的。

武林泰斗拿出一把只有一尺來長的劍,說:“多虧了它,才讓我有了今天的成就。”

劍客大爲不解,問:“別人的劍都是三尺三寸長的,而你的劍爲什麼只有一尺長呢?兵器譜上說:劍短一分,險增三分。拿着這麼短的劍無疑是處於一種劣勢,你怎麼還說這把劍好呢?”

武林泰斗說:“就因爲在兵器上我處於劣勢,所以我纔會時時刻刻想到,如果與別人對陣,我會是多麼的危險,所以我只有勤練劍招,以劍招之長補兵器之短,這樣一來,我的劍招不斷進步,劣勢就轉化爲優勢了。

這位劍客聽後,按照武林泰斗說的方法去練劍,後來也成了一位武林高手。

的確,優勢和劣勢有時候並不是絕對的。

把自己放在劣勢,就是給自己壓力,爲自己注入進取的動力,敢於把自己放在劣勢的人,最終就有可能把劣勢轉化成爲優勢,從而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