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心得體會作文4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心得體會作文4篇

心得體會作文 篇1

“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教 學活動的組織者的發展、引導者和合作者 ” “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教 學活動的組織者的發展、引導者和合作者 ” 教師角色的轉變,使學 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體現了數學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面結合 自身近年來參與國小數學課程改革的教學實踐,淺談幾點感受。 一 、數學課程在目標定位上,提出“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 的發展”爲總目標。 新基礎教育強調從培養 21 世紀現代人才和實施素質教育的啓度來 確立教學思想,誠心誠意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把學生放在主體的 地位,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教學理念十分明確。因此,數學課程的目標 不只是讓學生獲得必要的數學知識、 技能, 它還應當包括在啓迪思維、 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發展。強調學生“經歷了什麼”、“體 會了什麼”、“感受了什麼”。旨在讓學生願意親近數學、瞭解數學、 用數學、 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認識自己所生活的環境與社會, 學會“做 數學”和“數學地思考”,發展學生的理性精神、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力,建立自信心等等。 二 、數學課程在教材編寫上,試圖建立旨在促進學生髮展、反映 未來社會需要、體現素質精神的數學課程新體系。 新教材在編寫上努力確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致力於 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的數學學 習方式;強調體現教材的人文精神。在此思想指導下,新教材不是以 例題、 習題形式, 而是以數學活動的形式安排的。 提供了大量的觀察、 操作、實驗等實踐活動,如:“實踐活動”、“數學小調查”、“做一做” 等欄目。 加強了學生生活、 社會生活的聯繫, 在題材上引入了“奧運”、 “環保”等內容,着眼於學生的情感體驗,教材還設計了“數學故 事”?? 三 、數學課程在教學方式上,強調教師要通過情境等手段引導學 生進行數學活動。 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想法,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導,並組織學生進行 合作與交流,得出有關結論。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學 習數學的願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結 合學生實際進行教學,鼓勵算法多樣化,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關注 學生的學習過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此實現學生學習方式上的轉 變,提高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四 、 數學課程在評價體系上, 由注重甄別和選拔轉變爲注重激勵, 關注過程。 《標準》在評價建議中貫穿着評價觀念的轉變。強調評價的最終 目的是爲了”全面瞭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 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 教師的教學。”因此,課程評價應由注重甄別和選拔轉變爲注重激勵 和過程。這樣的評價體系應做到評價目標多維性,評價主體多元性, 評價方法多樣性,評價結果激勵性。 五 、站在課程改革的前沿陣地,在新課程、新理念的指導下,我 嘗試在課改這一大環境下啓用新方法、探索新思路、構築新課堂。力 求讓數學課堂教學煥發出蓬勃的生機。 1、自主合作探究--課堂教學主體化。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 與合作者” 。 那麼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學生主體地位呢?主要是學 生會的,教師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懂的,教師不教,學生自己能提出 的,教師不代勞。教師在課堂中要抓準機會,創設條件,讓學生深入 學習、合作、探究,讓學生在玩、說、練、議中學習數學,提高學生 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例如:教學《有幾輛車》時, 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說算式,再經過交流合作結合一系列玩、說、 練等活動,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深入探究,這樣不僅學生輕 易掌握了所學內容,還啓動了其思維。學生學習熱情高漲,積極主動 投入到學習中,真正實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使課堂煥發出生命 的活力。 2、聯繫生活實際--數學學習生活化。 根據一年級國小生的年齡特徵和生活經驗,學生的學習應該從生 活出發,從學生平時看得見、摸得着的周圍事物出發,在具體形象的 感知中,使學生真正認識數學知識。數學來源於生活,又爲實際生活 服務。 正因如此, 教學中, 我努力創設條件讓學生把數學學習與實際、 實踐活動聯繫起來, 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提高提出問題, 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數文具;聯繫實際說說 6、7、8、9、 10 可以表示什麼?這樣讓學生將數學與生活聯繫起來,既激發學生 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充分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學習,提高學 生的學習能力。 循規蹈矩走不出封閉的大門,因步自封編不出優美的童話。在新課改 這一廣闊天空裏,我們應該不怕失敗,不斷努力,不斷創新,路漫漫 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一、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爲

首先,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必須適合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基礎上,創設“建立在學生的主觀願望和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參與合作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促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使人人體驗成功的喜悅,感悟學習數學的樂趣。

其次,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傳統的“講數學”、“聽數學”、“練數學”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缺乏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鼓勵學生用眼觀察、動手實踐、動腦思考、發現和掌握數學知識。

最後,轉變教學評價標準。傳統的教學評價重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方式多樣化。評價“注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多用激勵性評價”,“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同學生不同的需要應採用不同的.評價方式。

二、正確處理三維目標的關係

爲轉變過去只重知識傳授的教學,新課程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體現了數學教學不僅只是爲了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獲得的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應用技能;體會數學與人類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數學的價值,加強對數學的理解,對學習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決心。如某教師在教學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10的認識”時,通過課件演示教材P64主題圖,老師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數出10人、10 只鴿子,通過比一比、填一填等數學實踐活動,學生經歷抽象10的過程,感受10的組成,培養10的數感,形成和建立數10的概念,讓學生在充分的感性

認識的基礎上完成數學抽象,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所發現,有所認識與提高,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體會數學語言的簡潔美、數的抽象美。

三、把握特點,活用教材

與傳統國小數學教材相比,新課程對國小數學教材做了重大變革,其突出了:注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繫;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創造良好的課程環境;倡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創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爲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所學的數學知識都必須是我們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所以每一小節數學知識的出現,教材都提供了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取數學知識。爲了“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讓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素材,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通過數學活動獲得數學知識。倡導自主的、多樣化的學習。如教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科書數學第一冊P96—97“9加幾”時,“有幾瓶牛奶”(9加幾),教材給出兩筐牛奶實物圖(一筐9瓶,一筐4瓶),通過學生提問題,得出算式9+4。在計算9+4時得多少時,學生可以通過直接數瓶子得出:9+4=13;或者把牛奶用小棒代替,數小棒得出9+4=13;或者將4分成1和3,先算數9+1得10,再算10加3得13,即9+4=13;或者把9分成6和3,先算6加4得10,再算10加3得到13,即9+4=13,或者直接用10加4得14,再用14減去1得13,即:9+4=13??總之,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討出”9加幾”的計算方法,在鼓勵計算方法多樣化時,實現計算方法最優化.練習題型設計上也充分考慮了一些開放題型,爲了使學生喜歡數學,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教材引入了國小生特別喜歡的卡通人,“智慧老爺爺”、“笑笑”、“淘氣”,教材中很多問題的設計都富有彈性,使不同學生都在不同程度上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產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心得體會作文 篇2

防震演習體會幾天前,我們進行了一次防震演習,這次的防震演習教會了我們在遇到地震時應如何去應對,其實說實話,這次的防震演習不僅教會了我如何去應對、逃生,還讓我有了許多感受,也不禁令我陷入了沉思。

防震演習,我們現在只是在防震演習,可是想一想5·12大地震吧!那些遭受災難的人們,在遭遇地震的時候,他們才真正體會到了生命的可貴和重要,他們才真正明白了生命的來之不易,他們才真正懂得了什麼叫做只要可以活下去,一切都能夠不在乎失去。

可是,看看現在沒有遭遇地震、沒有遭遇災難的我們吧!想想我們做過的“壞事情”吧!因爲沒有遭遇災難,所以在我們之間的某些人,常常是成天擺出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常常是上課不認真聽老師講課,課下時卻去炒襲別人的家庭作業,因而在考試時什麼都不會做;某些人,每天都在浪費:吃不完的饅頭到處亂丟,飯菜吃的滿地都是,一點都不知道要節省;還有的人每天都在混日子,好像無論什麼都蠻不在乎的樣子;更可恨的是,還有的人把自己寶貴的生命當成是一場兒戲,每天不是喝農藥就是跳樓自殺什麼的,根本不在乎自己的生命。

各位朋友,請想一想那些在地震發生後受難的人們吧!在那個時候,有多少人爲了自己可以活下去而在奮力看到活下去的勇氣,在你成天擺出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時,有沒有想到過有一天如果地震發生,那你將會失去寶貴的生命,在那個時候纔去後悔自己爲何不去認真過生活,爲何不去珍愛自己的生命,爲何再快要失去生命時才後悔當初的幸福、沒有災難的生活,爲何總是在失去了之後才懂得珍惜,可是,既然已將失去了,又怎麼可能回到 當初?

其實,生命並不漫長,有時候一場不起眼的小病也會奪走你寶貴的生命,有時候一個不小心發生了車禍也會搶走你的生命,有時候你會因爲一點小小的傷而失去了寶貴的生命,有時候......生命在有的時候就是這麼脆弱、這麼不堪一擊,所以,各位朋友們,在此我想奉勸大家,收起你那副吊兒郎當的臉孔;收起你那一副滿不在乎的模樣;收起你那不認真的態度;收起你那浪費糧食、亂扔饅頭的雙手;收起你那裝滿輕生的念頭;收起你那不考慮問題的腦袋;從現在開始,換上一副嶄新的新面孔吧!

我記得,有一首歌名字叫做《生死不離》,其中的一段歌詞是這樣寫的:生死不離/全世界都被沉寂/痛苦也不哭泣/愛是你的傳奇/彩虹在風雨後堅強升起/我在努力看到愛的力氣......這段歌詞或許唱出了人們的心聲,在汶川大地震中,被埋在廢墟里的人們或許就是憑着這股愛的力氣才堅持到底的,想一想那些遭遇苦難的人們希望可以活下去的勇氣吧!再想一想自己以前曾經做過的“壞事情”吧!難道說,真的要在發生災難後才知道後悔嗎?難道說真的要在一切失去後才知道去珍惜嗎?難道說真的要在災難發生之後才懂得什麼叫做作“只要可以活下去什麼都可以不去在乎”嗎?不,不,不!我們不應該在失去後才知道去珍惜,相反,我們都應該從現在開始學會珍惜,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美好;不應該在發生在災難後纔去後悔,反之,我們應該從現在就學會珍惜、學會珍愛生命,不荒度光陰,不浪費自己其實並不漫長的寶貴的生命,不浪費自己應該去珍惜的時間,不給自己的將來留下什麼遺憾和後悔。因此,從現在開始、從這一刻開始、從這一秒開始,我們都應該要學會珍惜,珍惜自己寶貴的生命和時間,珍惜和愛護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不再荒度光陰歲月,從現在開始節約!

幾天前的防震演習,讓我明白了許多、懂得了許多,更重要的是,讓我明白了什麼叫做生命的意義,在此我想告訴大家:生命其實並不漫長,因此我們都應該要珍惜和愛護自己寶貴的生命!

心得體會作文 篇3

《論語》是我國經典讀物,涵蘊了我國的文化經典。俗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用精短的語言告訴我們怎樣和朋友交往、怎樣孝敬父母、怎樣解決事情、怎樣……。

有子曰:“其爲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是在說:“孝順父母,順從長兄,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歡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長兄,這就是“仁”的根本。“義”是在仁的基礎上理解的,即:一個人在社會中要做到爲人所想,去幫助別人“禮”讓我想到孔子的一句名言“克己復禮”!大家要是都謙讓一點,不就好了嗎?“智”我覺得就是知人之言爲智!也就是明白別人的道理,使自己更好的向前發展!其實,我們現在都是在學習前人給我們留下的經驗!我們只有瞭解了其中的道理,纔會明白自己在社會上的意義!當然對身邊人的意見應該是選擇好的,有利於個人和社會發展接受!“信”是我們一直在提倡的誠信。從我們的先祖開始就提倡“信”,而當今社會有時卻缺失了傳統文化的美德!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發揚《論語》中的道理。這樣我們才能做一個“少年君子”

我們要想真正的建立和諧的社會,沒有仁義禮智信不行的!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美好,社會越來越和諧!

心得體會作文 篇4

近期,中央要求要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要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爲主題,以創建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羣衆反映好的“五個好”先進基層黨組織,以爭做帶頭學習提高、帶頭爭創佳績、帶頭服務羣衆、帶頭遵紀守法、帶頭弘揚正氣的“五帶頭”優秀共產黨員爲主要內容,達到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服務人民羣衆、加強基層組織的目標;“五個好”和“五帶頭”,是對全國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普遍要求。當前全國各地都掀起了一股創先爭優活動的熱潮,“創先爭優”也成爲了近期人們所熱議的話題。

總的來說,“創先爭優”是一種激勵我們奮勇向前、拼搏進取的手段和動力,是對在各項事業中表現突出、工作業績突出同志們的一種鼓勵。那麼,如何開展好“創先爭優”活動呢?筆者認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把握:

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落實工作責任基矗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是一項比較複雜的系統工程,牽涉面廣,參與人數多。要精心謀劃、合理安排,建立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指定專人負責,各牽頭責任單位要分工合作,協調配合,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確保爭創活動紮實推進。要明確工作責任。細節決定成敗,過程影響結果。能不能把活動的各項部署落到實處,取決於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環節、每一個載體,因此,要把工作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單位和具體的黨員身上,量化、細化工作任務,定時間、定目標。通過紮實有效的工作,使先進基層黨組織真正做到“五個好”,優秀共產黨員真正做到“五帶頭”。

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立足基層實際是關鍵。基層黨組織的職責任務各不相同,黨員自身情況千差萬別,只有堅持分類指導,立足基層實際、緊密結合黨員特點開展活動,才能深入紮實、有聲有色。要按照有利於黨組織開展活動,有利於黨員參加,有利於活動取得實效的原則,針對不同行業、不同領域黨組織、黨員職責任務和崗位特點,精心設計活動載體,實施分類指導。

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建立長效機制是重點。建立長效機制是爭創活動的一個重要任務,要立足於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高黨員素質,服務人民羣衆,並帶動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羣團組織廣泛開展創建先進集體、爭當先進個人活動,在全社會形成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風氣。要立足於推進黨內民主。要本着規範、實用、可行的原則,着重在加強班子制度,完善運行機制、管理機制、保障機制、監督機制等方面下功夫。尤其要在有利於進一步保障黨員充分行使知情權、參與權、選舉權和監督權等各項權利上下功夫。要立足探索推動黨建工作上水平,全面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提高黨員綜合素質和爲人民服務的水平。

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加強輿論宣傳是保障。加強輿論宣傳是增強創先爭優活動吸引力,確保活動有聲有色、持久深入的重要保證。要重視發揮輿論宣傳的引領作用,大力宣傳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重要意義,大力宣傳活動中創造的好經驗好做法,大力宣傳各行各業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蹟,在全社會形成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風氣。要注意發現、總結和推樹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先進典型,推出一批影響大、過得硬的重大典型。

可以說,“創先爭優”活動是當前推動工作的一個良好平臺,可謂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所以,我們要深刻認識,準確把握,強化措施,有力推動,確保活動深入紮實開展。

黨的十七大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在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中深入開展創建先進基層黨組織、爭當優秀共產黨員活動,是鞏固和拓展全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果的重要舉措,是黨的建設一項重要的經常性工作。唯物辯證法向我們揭示,世界的無窮性決定了創新的無限性,事物的發展性決定創新的永恆性。一個政黨要永遠走在時代前列,就必須始終用創新的思維、發展的理念來推進黨的建設。在黨的基層組織與黨員中開展創建先進基層黨組織、爭當優秀共產黨員活動,更應始終堅持與貫穿創新這一靈魂,更應深刻領會創新這一靈魂同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服務人民羣衆、加強基層組織之間的深刻內涵與內在規律。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高舉創新的旗幟。黨的十七大在關於黨的建設學習型組織的部署,明確提出開展兩項活動,一是深入建設學習型組織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二是在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創建先進黨組織和爭當優秀共產黨員的核心是永葆基層組織與黨員的先進性,先進性從哪裏來?只有通過不斷的創新才能使我們基層組織與黨員時刻擁有最新的視角,把握最新動態,運用最新的理念,掌握最新的技能。我黨是一個擁有390萬個基層黨組織,7900多萬名黨員的大黨,在創先爭優活動中要高舉創新的旗幟。當前,一是要尊重和發揮基層一線的首創精神。人民羣衆是真正的英雄,要充分調動發揮基層組織與黨員的創造力,在實踐中汲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二是要明確創先爭優的方向與目標。不同區域的基層組織與不同崗位的共產黨員在創先爭優的着力點與具體實施上千差萬別,就要求我們在不同的區域、崗位上把握創新這一普遍規律,堅持正確的方向,達到既定的目標。三是要形成有利於創新的機制與氛圍。創先爭優不僅是在原方式方法上做出最佳業績,更重要的是要大膽的闖,大膽的試,大膽的幹,贏得起成功,受得住失敗,讓創新來推動創先爭優量的疊加和質的飛躍。我們各級黨組織與黨的領導幹部要緊扣創新這一主線,在本地區本單位形成有利於創新的機制與氛圍。

在實踐科學發展觀中深化創新的理念。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決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動力在於創新,出路也在於創新。首先要觀念上創新。將發展是第一要務,核心是以人爲本,基本要求是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的普遍原則運用到每個具體的事物與工作上來。立足解決什麼是科學發展,如何進行科學發展,着力於創新發展的理念,摒棄不適應新時期發展的觀念與方式,從高能耗的增長方式轉變到低碳經濟的發展方式;從單純追求經濟效益到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生產方式,等等。其次要科技上創新。當今世界,財富日益向擁有知識和科技優勢的國家和地區聚集,誰在知識和技術創新上佔優勢,誰就在發展上占主導地位。經濟強國必然是科技強國。今天在一些發達國家,技術創新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已達60%──80%,技術跨越發展是後進國家追趕並超過先進國家的根本道路。當前,我們在科研戰線的廣大黨的基層組織與黨員幹部要順應世界潮流,抓住科技革命帶來的發展機遇,在創新中實踐科學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再之在機制上創新。着眼於建立健全保障和促進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推動科學發展的政策法規、體現科學發展要求的規章制度,在解決問題與創新體制機制的結合上進行積極探索。實踐證明,創新體制機制是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求真務實、改革創新,加快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爲推動科學發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和持久推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