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評價學生行規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班主任評價學生行規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班主任評價學生行規心得體會

作爲人生髮展階段重要階段,國小生行爲規範的養成決定了以後他一輩子的發展,“教孩子六年,影響孩子今後六十年!”這是國小階段看似誇張但是避無可避的現實責任。正確的評價與被評價是學生將來走上社會有效助力和信心來源!

我期待着把孩子們培養成團結、奮進、積極、向上的人,但是怎麼培養呢?怎麼樣對孩子的行規進行有效評價從而達到我的培養目標呢?這對我一個新班主任來說是一個難題。爲此我請教了不少老師,在黃林英老師和我的副班趙銀林老師的幫助支持下進行了一些嘗試,下面以我們班爲例,跟各位同事一起交流一下:

一、行規模式

目前,我們班行規評價模式是兩種:個人評價和團體評價。

個人評價主要實行:小組長、值日班長、值周班長三重管理。小組長記錄自己組的同學學習、紀律、生活等方面的表現,值日班長登記全部在每天的學習、生活中的行爲表現(有哪組同學扣分加分的,及時與小組長溝通做好記錄),值周班長對值日班長和本週總體情況進行監督和協助,向老師直接反饋意見。這種模式操作起來有點累,不過因爲是每天一次,對於每個同學來說,都是一種不同的體驗,在這一天,輪到的同學都會更好的做到以身作則,我們老師也會督促他們。這是我們班的班級日誌記錄表、小組長的一週評價表(見附件一、附件二、附件三)。孩子們都會在這上面認真做好記錄,這些記錄都是老師的第二雙眼睛。

不過這種方式也存在問題,有時候我來不及看這些記錄,等發現問題的時候,只能通過扣分來警告,不能及時有效的處理問題。

團體評價是我們班行規評價的重點:由於我們班學生個體獨立性比較強,所以個人主義氛圍比較濃,而且我們班學生不管是年齡、行爲處事、學習能力等各方面都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兩級分化現象,爲了讓“太過於獨立”的學生儘快趕上大部隊,爲了更好的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在合理安排合作時間的基礎上,團體評分表在組內實行“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原則。

在開學不久,我們班就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活躍程度、行爲表現等方面情況,進行了座位安排,四人成一小組,學校裏面的各項活動:如信息直通車的資料收集準備和展示、背書、課堂發言、行爲規範、生活表現等方面,還有小組活動就更不用提了,都納入評價範圍。

這種方式能夠激勵所有成員主動承擔責任,使小組內出現互動、互助、互勉、互進局面,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全面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目前看來,這種方式對我們班的情況有整體改善。不過這也有問題,有些組員間還是有內部矛盾,特別是對於拖後腿的孩子抱怨居多,目前主要解決方式是通過找組員談話、降低難度(但不降低標準)等方式來促進團體之間的合作。這種方式重點在於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性。

最後我們還有一個班級積分榜,由副班長負責,每隔一段時間進行班級積分統計,並予以公示。(一週統計一次:副班長負責;請家長——扣10分;家長週五或者週末過來反饋意見的,學生在家裏表現不好的,扣10分)

當然最有利的規範行規的方式還離不開這些積分帶來的各種獎勵,獎懲並行,才能夠有效的達到效果。目前除了物質獎勵以外,正在學習別的班級的更多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獎勵方式來促進有效評價的進行。

二、思考“行規”

不過,雖然說了這麼多,我還是有點模糊,究竟怎麼評價纔是最合適的?回到問題的最初:評價行規,那麼什麼是行規呢?

在百度百科中這樣說:“行爲規範,是社會羣體或個人在參與社會活動中所遵循的規則、準則的總稱,是社會認可和人們普遍接受的具有一般約束力的行爲標準。包括行爲規則、道德規範、行政規章、法律規定、團體章程等。行爲規範是在現實生活中根據人們的需求、好惡、價值判斷,而逐步形成和確立的,是社會成員在社會活動中所應遵循的標準或原則,由於行爲規範是建立在維護社會秩序理念基礎之上的,因此對全體成員具有引導、規範和約束的作用。引導和規範全體成員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和怎樣做,是社會和諧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社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和延伸。”

它給了行爲規範一個限定範圍,在評價學生的行規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考慮一個問題,就是什麼樣的行爲規範是正確的,是應該的?學生要怎麼做?

《優秀是教出來的》的作者隆恩·克拉克老師年僅28歲,是全美最佳教師獎得主,是唯一被美國總統接見過三次的國小老師。他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培養學生生活中永恆的班規?

這裏的班規實際就是對學生生活行爲規範的一種規定,他設計的行規如:第1條,“遇到大人要主動問候打招呼。大人問話時,一定要回答清楚,不要光是點頭搖頭,也不要含糊其辭。”第2條,“當別人在講話時,你的眼睛要一直看着他。”第37條,“如果有人撞到你,即使不是你的錯,也要說聲對不起”。這些規定,都可以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的態度與習慣。後來,克拉克老師班上有12名學生報考紐約市的明星國中。這是一所吸引全紐約各類優秀學生的學校,但是卻只提供了30個新生入學名額,結果克拉克老師的12名學生全部被錄取了。事後,克拉克老師才知道,原來是因爲口試時,學生們都表現出了自己“彬彬有禮”的態度。這樣良好的個人習慣讓評選委員們大加讚賞與肯定。

我想,這給了我們一個思考的方向,這些行規之所以能夠讓孩子們落實,是因爲這裏有明確具體的.做法,讓他們知道怎麼做。我想這是我們自己國小生行規的一個改進的方向,我們有必要在在國小生行爲規範的基礎上設置一些更爲詳細具體的行規,落實到每位同學身上。但是怎麼具體落實呢?這是一項令人頭疼的工作。

另外一個問題:怎麼纔能有效評價行規呢?我又有困惑:

1、自評方式:是否可行?

之前我們六年級實行的主要是他人評價的模式,在國小高段中,自我評價方式是否可行?這種方式加入他人評價方式中,能夠在他人評價的時候減輕矛盾衝突,更能讓學生認真回顧自己的學習、生活等,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爲,根據自己的“認識”對自己進行評價,來一個自我定位,這樣做既尊重了學生個人,也可逐步培養學生養成“自我反思”的良好習慣。不過具體怎麼開展呢?

2、家長怎麼參與行規評價?

我仔細看了國小生行爲規範,總共20條,其中明確跟家庭教育有關的有五條。不過我們去家訪的過程中,會聽到看到學生在校在外的不同表現,也接到不少家長來電反映學生在家的不良表現。行規要求對不少孩子來說是一件外套,回到家了就脫掉,到學校了再穿起來。家長由於心疼孩子,有時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樣怎麼能夠讓孩子真正的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呢?

在行爲評價方式中,我想家長評價肯定更要列入其中,發揮起作用,這樣才能夠對孩子進行全面的、階段性的、發展性的評價,否則,培養出來的孩子很有可能都是“帶着面具”的人。但是怎麼樣讓家長參與到行規評價中來呢?

3、如何對評價再評價?

不論是教師評價,還是學生間進行的小組評價、互相評價,這些評價都是主觀上的,評價的過程中可能涉及到方式是否多元、內容是否全面、過程是否科學等問題,因此,只有對評價進行再評價,才能客觀公正地反映問題。但是這種評價方式怎麼進行呢?

現在要求對學生的評價方式要多元化,而多元化的評價要求由學生自我、同學、老師、家長及其他有關人員的共同參與。特別是在行規培養方面尤其重要。現代西方經濟學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一說過這麼一句話:“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怎麼樣用合適有效的行規評價方式去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幫助孩子們創造自己的美好未來呢?我想這就是我們今天坐在這裏的意義!

抱歉拋給大家一大堆的問題,期待大家一起交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