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化學新課標心得體會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中化學新課標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中化學新課標心得體會

國中化學新課標心得體會 篇1

“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學實踐”這是廣大教師的一個基本共識。課堂,是貫徹新課程理念的關鍵陣地,我們必需將新課程的理念滲透在課程教學的分分秒秒裏,建立起新的課堂教學摸式。那麼作爲一名教師,如何才能把這些新思想新理念很好的貫穿到教學當中,是一個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的問題。爲此我結合教學談談在學習化學《新課程標準》中自己的一些實踐體會。

一、以學生髮展爲本,改革課堂教學

化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是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因此,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素質是我們的目標,我們應以學生爲本,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能力。而新型試題只是考查學生能力的一種形式,構建“以學生的發展爲本”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課堂模式,關鍵還要靠我們的教學主陣地——課堂。新的理念成了我們課改教學的巨大驅動力,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就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去探究知識,去感悟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目前從聽課中發現一個突出的共性問題,就是課堂上教師講得太多。教師本來是一心爲學生着想的,只擔心漏講知識或少講而學生不會。教師講得很辛苦,但學生處在被動聽課狀態,學生獨立思維的`空間太小,很難獲取較大的學習效益。因此,要實現主體教育思想就必須打破以講授、灌輸爲主的教學方式,變“以教爲中心”爲“以學爲中心”,構建學生主動參與、師生共同探究知識、相輔相成共同發展的教學情境。就要在平時教學和課外活動中,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的,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在教學中教師要主動走到學生中,和他們談理想、談生活、談興趣、探究知識,尊重他們、呵護他們。

二、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實驗探究教學要求教師在創設問題情景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大膽想像、質疑、勇於求異,主動發現和提出問題。教師對敢於質疑的學生應給予及時肯定和表揚,努力建立一種平等、信任、理解的新型師生關係,營造一種民主、和諧、寬鬆、自由的課堂教學氣氛,讓學生消除思想障礙,敢於質疑。讓問題成爲學生感知和思維的對象,使學生在問題中求知,在問題中發展,不斷提高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科學創造貴質疑,創新往往是“質疑”的開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多鼓勵學生善疑、多問、多思、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還要創設質疑情境。因此,教師在課堂提問時,要善於創設成功的情境。對學習基礎不太好的一些學生,提出一些簡單應用性的問題,而將一些有深度和具有較強思考性的問題,留給學習基礎好一些的學生,使他們都有發言的機會,同學們都經歷過成功的體驗,這樣一來可以使他們在不同學習層次上都有進步。這對提高學習興趣和培養創新精神有其積極作用。

三、在探究中學、學探究的方法

課程改革中提倡探究性學習,化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將科學探究作爲課程改革的突破口”,科學探究不僅僅是一種學習方式,而且是重要的學習內容。這裏的過程包含學生的思維活動過程、實踐互動過程等。要將科學探究的學習同其他內容的學習有機結合並統一起來。將這一思想貫徹到化學實驗教學中,從化學實驗內容的呈現來看,就是要鮮明、具體地按照科學探究的思想來敘述實驗內容,使學生明確與具體的實驗內容有關的科學探究的要求,做到在探究中學、學探究的方法。

四、聯繫生活實際,強化應用意識

貼近生活、聯繫社會實際、增加動手實踐能力是學生的強烈希望和要求,是化學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理念,也是學生適應現代生活和未來發展、提高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的需要。在化學實驗教學中要有效落實這一理念,就要求教師運用多種教學形式和手段,積極創設各種真實、具體、生動的化學實驗教學情景,在學習化學科學知識的同時,體驗化學與技術、社會的密切聯繫,感受化學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總而言之,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好新教材,實現教學理念的轉變,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居高臨下的態度,走到學生中,以學生爲中心,努力創造教學情景,成爲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在貫徹新的課程理念,在落實新的課程標準的今天,對我們廣大的教師及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們只有在繼承昨天的優秀成果,補充新的教育理論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我們的教育才能適應時代的進步,我們培養的人才才能肩負起建設國家的重任。

國中化學新課標心得體會 篇2

通過《義務教育化學新課程標準20xx版》的學習,我認爲其最主要的變化有以下六點:

1、新的課程標準更加註重化學課程的基本價值,更加註重化學科和社會的聯繫,更加註重社會對化學學科的需求,更加註重化學學科重要性的宣傳。新的課程標準的修訂符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更加註重對學生化學素養的培養,注重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社會生活中去,對學生未來化學知識的發展和拓展更加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2、調整科學探究的內容:將科學探究的實驗和要求更加具體化,給學生更多的動手實驗的機會,更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更加強調學生在實驗中的實驗安全和實驗中的環保教育,更加體現了化學學科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使學生更加感受到化學學科的魅力。

3、新課標適當降低了部分微觀知識的難度:作爲比較抽象的微觀知識,特別是分子、原子和離子的知識,特別是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和離子符號的推法,一直是教學中的難點,每年教學進度一到這裏,便有大批的學生就此對化學失去興趣,這也是老師非常頭疼的。新的課程標準適當降低了此部分內容的難度,將複雜知識簡單化,有利於學生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保持。

4、對基礎知識的學習要求更加明確:《標準(20xx年版)》對一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要求作了更爲準確、具體的描述:有的將綜合的內容分條目具體闡述,有的對學習內容作了一定的限制(見表3),使學習的目標更爲明確,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5、及時更新了和生活聯繫緊密的部分學習情境:本次修訂從四個視角考慮學習情景素材的更新,即化學、技術與社會的聯繫;化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元素化學知識;化學實驗情景。每個單元增加的學習情景素材不僅與時俱進地體現了化學的發展和應用,而且更貼近了實際教學內容,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使學生更好的看到了化學學科對社會發展所作的貢獻,更加激勵學生學好化學,熱愛生活,服務於生活的化學情感。

6、對課程實施過程的指導更加具體:教學建議、評價建議、教材編寫建議和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建議都重新確定新的框架,根據歷年來一線教師的建議,適當進行修改和更新,並附有典型的實例,使得教學建議更具有針對性和指導性,使得評價過程更加具有實踐操作性,使得化學知識和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建議具有更強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前瞻性。

《義務教育化學新課程標準20xx版》由原來過多地關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轉變爲在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因此,我們應努力克服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定勢,更新教學理念,逐步走進化學新課程。

第一、要轉變教學行爲,樹立“以人爲本”的教育觀念國中化學課程一方面提供給學生未來發展所需要的基礎的化學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和方法分析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學生能從化學的視角去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理解化學對社會發展的作用,瞭解化學制品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使學生在面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的挑戰時,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學的決策。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堅持“以人爲本”,逐步建立起“民主、平等、對話”的新型師生關係。“對話”不僅指師生雙方狹隘的語言交流,而且是指師生雙方各自向對方的精神敞開和彼此接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溝通。教師要將教材的情感因素、教師的教學熱情,學生的學習情趣融合並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中。教學內容應當是源於學生生活的、適應未來社會生活需要和學生進一步發展需要的內容,應當擯棄那些脫離實際、枯燥無味的內容。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行爲,要將過多的“自我表演”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保證學生的學習時間,動手操作、思考問題、口頭表達、討論問題、發表見解都要到位。凡是學生能發現的知識,教師就不能包辦代替;凡是學生能獨立解決的問題,教師就不要多做暗示。

第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爲化學學習的主人有效的化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是《化學課標》提倡的有意義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我們應該注意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注重知識的生活性和實踐性。化學課題生活化,問題引入情景化是化學新課程的特色之一。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生產和生活實際,設置一些問題情景,讓學生從情景中獲取信息,用化學思考方法去建立模型,然後進行解釋,應用和拓展。要使學生在探索活動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學知識、技能和方法,讓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化學活動,經歷教學過程,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科學探究與合作學習。要注意培養學生傾聽他人的發言,善於陳述自己的想法,勇於修正他人的觀點,勇於接受他人的意見並修正自己的想法。當不同見解難以統一時,應學會各自保留自己的見解。在進行科學探究與合作學習時,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有秩序地發表意見,要控制音量,不影響他人的討論。如果分小組活動,人員的組合要採取輪換制,使每個人接觸面廣泛。小組成員可以輪流代表小組發言,小組之間可以隨機交流幫助。

第三、改革化學學習活動評價的方法,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義務教育化學新課程標準20xx版》中指出:“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評價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學生學會反思和自我評價。”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可採取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的方法。可經常提出類似於“你是怎樣想的?”“通過本節課學習,你有什麼收穫?”等問題,來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建立自信,表現自我。對學生的化學活動的評價應該包括評價“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除了最基本的知識目標外,還要對學生的化學思考方法,學生在參與化學學習活動時所表現的好奇心、求知慾、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勇於探索和創新的習慣評價。

國中化學新課標心得體會 篇3

一、以“生”爲主

湯紅妮師《做一個智慧型老師》的報告,給我感觸最深的是她

其中“解放自己,讓學生動起來”這個觀點。 “一切爲了學生,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改提出的教學理念,在國中化學教學中,對這一理念最好的踐行就是從學生心理特點出發,樹立與新課程理念相適應的發展教學觀念,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採取有效策略,創造一種興趣盎然、生動活潑、風采迷人的課堂教學氣氛,強化化學課堂教學的實驗性、趣味性,讓化學課堂教學"高潮迭起",使學生在精彩紛呈的課堂學習中獲得能力、知識等方面的協調發展。而這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爲了讓我們的化學課堂能有一股新興的魅力牢牢吸引學生,只

有學生“樂學“才能”“好好學”,才能發揮其主動性,積極性。

二、以“學”爲主

“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教學”是老師的“教”學生“學”,爲了讓學生的終身學習的,老師要把更多的時間和更多的機會提供給學生。我想首先在課堂上多留給學生質疑的空間。“讓老師閉嘴”“放手讓學生質疑解疑”的新課改精神便

強有力的佔據了化學課堂,對實驗的操作,現象的觀察,都需要學生自己主動探究才能真正讓她們掌握知識。其次要讓她們多觀察多思考。要化學的頭腦去看待生活中化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誘發他們向高層挑戰的求知心裏。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學好化學關鍵在於激發他們的興趣!

化學學科培訓心得 新興中學 尉亞茹 化學學科的`培訓,是我第一次參加,對於初代化學的我,此次培訓有着不一樣的意義,它讓我腦中的很多疑問都有了答案!

首先,讓我明白了化學學科的特點,以及如何去教。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學科之一,它有特定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專門的化學語言,還具有較強的經驗性。對於這樣的學科,我們旨在教會學生用專門的化學語言來描述生活中的化學變化!

其次,讓我找到了複習的方法。

趙瑞玲教授的“記住它,提升它”給了我很大的啓發,化學作爲“理科中的文科”,需要識記的內容比較多,因此我們只有先讓學生記住應有的一些基礎知識,才能在此基礎上提升學生的能力!其中的“分類整理法”“歸納提升法”爲我的教學指明瞭方向。

第三,讓我明確了老師在課堂上應有的角色。

湯紅妮師《做一個智慧型老師》的報告,給我感觸最深的是她其中“解放自己,讓學生動起來”這個觀點,以學生爲主體,天天都在喊,但實際卻做不到,每次上完課,似乎都是老師喊得筋疲力盡,學生聽得昏昏沉沉,看不到任何效果。聽了湯老師關於“如何巧記元素符號和化合價”的案例,才恍然大悟,原來化學課可以這麼上,老師教的輕鬆,學生學得快樂!

最後,讓我清楚了化學教學的方向。

郭新峯老師對國中化學新課標的講解,讓我明白了,今後化學

學科課改的方向及其範圍!化學實驗要真正的走進課堂、走進學生;課堂教學要達到開放與實效的雙贏;知識教學要轉變觀念和方式;評價要多樣化、有發展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對化學的興趣!

總之,此次培訓,我收穫頗多,對我今後的教學有着重要的影響。

國中化學新課標心得體會 篇4

作爲一名奮鬥在教學第一線的化學教師,在體會新課標帶來的新觀念,新方法,新思路的同時,也時時處處感受着困難和壓力。在通讀了新課程標準及配套教材後,結合自己近年的實際教學經驗,談談我學習新課標過程中的體會。

1、教育理念的轉化

隨着時代的進步,基礎教育也由傳統的“應試教育”轉向全面的素質教育,新一輪課程改革已經在各學校逐步開展起來。新課程標準對一線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應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新課程要求教師確立新的教學觀,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慣性,使教學方式顯現多樣化的格局。在很多教師的概念中,教學就是講課,就是把書本知識傳遞給學生,把學生作爲知識的“容器”進行灌輸,“填鴨式”教學是某些教師慣用的教學方法。在新的.課程與教學改革中,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於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而不是知識的化身,以權威自居。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是起輔導、幫助、引導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學生的控制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教學的目的是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要通過討論、實驗、探究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應創設能引導學生

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

2、要正確認識新的學習方式

新的學習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自主學習就是自己作爲學習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學習方式。它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自控性,關注學習者的興趣和責任,有助於弘揚主體性和自主精神。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爲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相互性學習。它強調學習的交往性、互動性、分享性,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探究性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它強調學習的問題性、過程性、開放性,有助於形成學生的內在的學習動機,批判的思維品質和思考問題的習慣。自主、合作、探究性等學習方式,能夠更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更能激發學生的內在的學習動力,更能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大力提倡這樣的新的學習方式,是現實的要求和未來的需要。

3、今後我在教學中需要注意和加強的方面:

(1)、重視化學學科的“正面”教育。注意培養學生辯證地看問題。如正確看待環境問題,溫室效應在弊之外還有其利的一面。

(2)、重視化學史的教育意義在對學生科學思維及精神上的積極影響。

(3)、重視化學在社會、生活、科學三方面的聯繫,讓學生真正能夠學以致用。

(4)、重視化學實驗教學特別是八個必做實驗。強調化學實驗安全意識。

(5)、重視新課標的具體要求以此指導實際教學。吃透課標、教材,靈活實施教學。

(6)、用心上好每一節化學課,勤寫教學反思、心得,大膽寫教學論文。

(7)、“讓思緒經常處於不平衡狀態”多參與各項教學活動,多聽、多接觸,纔有可能使我們的知識結構不斷地從無序到有序。

(8)、拓寬視野,用好資源,防止自己知識的矮化和老化,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9)、重視精選習題,力爭做題高效。在試題講解時也要挖掘題目本身可能存在的情感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充分利用教育資源。

(10)、發現並總結自己教學中的成功經驗,記錄、研究、處理自己存在的不足。

總之,新課標已經爲我們指明瞭新的方向,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以新課程標準爲指導,吃透教材,繼續腳踏實地工作,更加勤懇、用心教學,使自己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快速的成長起來!

姓名:李繼紅 單位:馬蘭莊中學 時間;20xx-11-1 學習《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國中化學新課標心得體會 篇5

一、明確提出國中化學課程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註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是連接宏觀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與具體教育教學實踐的中間環節。黨的教育方針通過核心素養這一橋樑,可以轉化爲教育教學實踐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於理解的具體要求,明確學生應具備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從中觀層面深入回答“立什麼德、樹什麼人”的根本問題,引領課程改革和育人模式變革。

化學課程核心素養是核心素養在化學課程中的具體化。《20xx國中化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化學課程的核心素養:化學觀念、科學思維、探究實踐、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化學觀念”反映了化學課程核心素養的學科特質。“科學思維”和“探究實踐”,體現了作爲科學課程重要組成部分的化學課程,即核心素養的領域特質。“科學態度與責任”,彰顯了化學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不可或缺的作用,即核心素養的跨領域特質。因此,化學課程核心素養是從學科、領域和跨領域的`三個層次,對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系統刻畫,是化學課程全面育人功能和價值的高度凝練。

二、大概念統攝化學課程內容體系,核心概念支撐主題內容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內容設計了五個一級學習主題,分別是:“科學探究與化學實驗”、“物質的性質與應用”、“物質的組成與結構”、“物質的變化與化學反應”和“化學與社會發展·跨學科實踐”這五個學習主題對大概念進行了顯性化的呈現。“組成與結構”、“性質”和“變化”反映了化學學科本體論意義上的大概念。“探究實踐”,體現了化學學科認識論和方法論意義上的大概念,“化學與技術、社會、環境”的相互作用,凝練了化學學科價值意義上的大概念。例如:“組成與結構”大概念下的核心概念有“元素”、“原子”“分子”等。

三、課時教學目標設置要落實化學課程核心素養

課時教學目標設置不僅要落實課程核心素養,還要具化課程核心素養,不能“貼標籤”,切忌生硬地照搬化學課程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避免教學目標的表面化和形式化。要進階化,系統化。教學目標設計要在大概念引領下,設置單元整體目標。例如:“質量守恆定律”單元的素養功能在於基於質量關係和比例關係引導學生建構化學反應中“物質變化的定量關係”這一大概念。使學生逐步形成定量認識物質變化的質量視角和比例視角。因此,該單元的教學目標可以設計爲:

1、通過實驗探究認識化學反應前後物質之間的質量關係,理解質量守恆定律的內涵及其微觀本質,初步形成定量認識物質變化的質量視角和守恆意識。

2、通過化學方程式意義的探究,知道化學方程式表徵了化學反應中物質之間的轉化關係和比例關係,初步形成定量認識物質變化的比例視角。

3、能基於化學反應中物質之間的轉化關係和定量關係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並進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4、收集和梳理拉瓦錫與質量守恆定律的化學史事,體會定量實驗研究和基於實驗事實的科學推理對於化學科學發展的重要性。目標1、2通過質量守恆定律和化學方程式這兩個單元核心概念的學習,引導學生初步建構“物質變化的定量關係”大概念,發展學生的“化學觀念”。目標3側重於引導學生形成化學方式的書寫技能和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技能,重視技能和方法的訓練。目標4設計爲一個學生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通過查閱和梳理活動,體悟化學學科的定量思維方式及其對化學科學發展的重要價值。

國中化學新課標心得體會 篇6

通過參加資興市教師進修學校與資興市教研室組織的國中化學新課標與有效課堂培訓,讓我對課標、教材和課堂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新課標》由原來過多地關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轉變爲在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因此,我們應努力克服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定勢,更新教學理念,逐步走進化學新課程。

一、轉變教學行爲,樹立“以人爲本”的教育觀念

國中化學課程一方面提供給學生未來發展所需要的基礎的化學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和方法分析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學生能從化學的視角去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理解化學對社會發展的作用,瞭解化學制品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使學生在面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的挑戰時,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學的決策。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堅持“以人爲本”,逐步建立起“民主、平等、對話”的新型師生關係。“對話”不僅指師生雙方狹隘的語言交流,而且是指師生雙方各自向對方的精神敞開和彼此接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溝通。教師要將教材的情感因素、教師的教學熱情,學生的學習情趣融合並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中。教學內容應當是源於學生生活的、適應未來社會生活需要和學生進一步發展需要的內容,應當擯棄那些脫離實際、枯燥無味的內容。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行爲,要將過多的“自我表演”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保證學生的學習時間,動手操作、思考問題、口頭表達、討論問題、發表見解都要到位。凡是學生能發現的知識,教師就不能包辦代替;凡是學生能獨立解決的問題,教師就不要多做暗示。

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爲化學學習的主人

有效的化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是《化學課標》提倡的有意義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我們應該注意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注重知識的生活性和實踐性。化學課題生活化,問題引入情景化是化學新課程的特色之一。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生產和生活實際,設置一些問題情景,讓學生從情景中獲取信息,用化學思考方法去建立模型,然後進行解釋,應用和拓展。要使學生在探索活動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學知識、技能和方法,讓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化學活動,經歷教學過程,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科學探究與合作學習。要注意培養學生傾聽他人的發言,善於陳述自己的想法,勇於修正他人的觀點,勇於接受他人的意見並修正自己的想法。當不同見解難以統一時,應學會各自保留自己的見解。在進行科學探究與合作學習時,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有秩序地發表意見,要控制音量,不影響他人的討論。如果分小組活動,人員的組合要採取輪換制,使每個人接觸面廣泛。小組成員可以輪流代表小組發言,小組之間可以隨機交流幫助。

三、改革化學學習活動評價的方法,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化學課標》中指出:“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評價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學生學會反思和自我評價。”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可採取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的方法。可經常提出類似於“你是怎樣想的?”“通過本節課學習,你有什麼收穫?”等問題,來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建立自信,表現自我。對學生的化學活動的評價應該包括評價“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除了最基本的知識目標外,還要對學生的化學思考方法,學生在參與化學學習活動時所表現的好奇心、求知慾、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勇於探索和創新的習慣評價。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化學意識、參與意識和創新意識。化學意識包括化學學科感、符號感、時空觀念、統計觀念、應用意識等;參與意識包括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創新意識包括創新的慾望、創新的素養等。

國中化學新課標心得體會 篇7

課標的內容核心是以科學素養和三維目標爲特徵的化學課程理念和課程目標,構建主體導向的三級三維課程內容結構,用探究爲核心的多樣化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進生活”,促進學生素養髮展的多樣化評價。必然引領自己在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策略、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改變。學習新課標進一步認識到自己認知的淺薄,感悟到實驗教學的落腳點是讓學生通過實驗操作可以去幹事情,而不僅僅是在於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和探究能力,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實驗教學的功能價值,注重學科素養的培養。

課標中提出了課堂與科技進步的理念,使我對化學學科進行重新定位。面對我們基層的化學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實現承載化學學科的.功能價值。讓學生體會到化學是認識物質到改造和應用物質的科學,新課標教學呈現的情景素材的與時俱進,讓學生認識到了化學與科技的關係。面對食品添加劑的泛濫和能源睏乏的當今社會,我們應讓學生從化學的視角認識物質,從過分注重學科系統經驗知識的課程向貼近社會、貼近生活,體現STS教育思想的化學課程轉變。在青少年人格定性的中學時代,我們不能只拘於知識經驗的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就要給予他們批判質疑反思的機會。()在教學過程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來適應時代的需要,我們的責任任重而道遠。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不斷鑽研新課標,把新課標的理念不斷內化吸收,在教研工作中不斷踐行,力求在新課改的園地中結出累累碩果。

國中化學新課標心得體會 篇8

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轉化及應用的一門基礎學科,其特徵是從分子層次認識物質通過化學變化創造物質。化學是自然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物理學共同構成物質科學的基礎,是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能源科學、信息科學和航空航天工程等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基礎。化學是推動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應對能源危機、環境污染、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作爲一門自然科學課程,具有基礎性和實踐性,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重要價值。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有利於激發學生對物質世界的好奇心,形成物質及其變化等基本化學觀念,發展科學思維、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此次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突出的課程理念爲:

1.充分發揮化學課程的育人功能義務教育化學課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化學課程立足學生的生活經驗,反映人類探索物質世界的化學基本觀念和規律,融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和要求,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重學生的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培養學生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必備品格、關鍵能力,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愛國主義情懷,樹立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推動社會進步而奮鬥的崇高追求。

2.整體規劃素養立意的課程目標義務教育化學課程對核心素養的要求,既重視與國小科學課程和高中化學課程的銜接,又關注與義務教育階段其他有關課程的關聯。化學課程既強調化學學科及科學領域的核心素養,又反映未來社會公民必備的共通素養,倡導學會學習、合作溝通、創新實踐,從化學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與實踐、科學態度與責任等方面,全方位構建課程目標和學業質量體系。

3.構建大概念統領的化學課程內容體系精心選擇促進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化學課程內容,注重結合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反映化學科學發展的新成就,體現化學課程內容的基礎性、時代性和實踐性,注重學科內的融合及學科間的聯繫,明確學習主題,凝練大概念,反映核心素養在各學習主題下的特質化內容要求。

每個學習主題圍繞大概念選取多維度的具體學習內容,既包括核心知識,又包括對思維方法、探究實踐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要求,充分發揮大概念對實現知識的結構化和素養化的功能價值。

4.重視開展核心素養導向的化學教學聚焦學科育人方式的轉變,深化化學教學改革。基於大概念的建構,整體設計和合理實施單元教學,注重啓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開展以化學實驗爲主的多樣化探究活動;創設真實問題情境,倡導“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開展項目式學習,重視跨學科實踐活動。基於每個學習主題的特點與核心素養髮展的具體目標,提供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建議、情境素材建議和學習活動建議。

5.倡導實施促進發展的評價樹立科學評價觀,重視發揮評價的育人功能。依據核心素養導向的課程目標,設計學業質量和各學習主題的學業要求,爲評價的設計、實施提供依據和指導。改進終結性評價,探索核心素養立意的命題,科學設計評價工具,重視評價學生的化學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與實踐、科學態度與責任等核心素養;加強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在化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基於證據診斷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水平,實現“教一學一評”一體化;深化綜合評價,探索增值評價,注重提高學生自我評價、自我反思的能力,引導教師合理運用評價結果改進教學,實現以評促學、以評促教,發揮評價的育人功能。

對比舊版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發現此次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的主要變化爲以下幾點:

一是完善了培養目標。結合義務教育性質及課程定位,從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三個方面,明確義務教育階段時代新人培養的具體要求。

二是優化了課程設置。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雙減”政策要求,在保持義務教育階段九年9522總課時數不變的基礎上,調整優化課程設置。將國小原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和國中原思想品德整合爲“道德與法治”,進行一體化設計。改革藝術課程設置,一至七年級以音樂、美術爲主線,融人舞蹈、戲劇、影視等內容,八至九年級分項選擇開設。將勞動、信息科技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科學、綜合實踐活動起始年級提前至一年級。

三是細化了實施要求,增加課程標準編制與教材編寫基本要求;明確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課程實施職責、制度規範,以及教學改革方向和評價改革重點,對培訓、教科研提出具體要求;健全實施機制,強化監測與督導要求。關於課程標準一是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各課程標準基於義務教育培養目標,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化細化爲本課程應着力培養的核心素養,體現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要求二是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基於核心素養髮展要求,遴選重要觀念、主題內容和基礎知識,設計課程內容,增強內容與育人目標的聯繫,優化內容組織形式。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強化實踐性要求。三是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各課程標準根據核心素養髮展水平,結合課程內容,整體刻畫不同學段學生學業成就的'具體表現特徵,形成學業質量標準,引導和幫助教師把握教學深度與廣度,爲教材編寫、教學實施和考試評價等提供依據。

四是增強了指導性。各課程標準針對“內容要求”提出“學業要求”“教學提示”,細化了評價與考試命題建議,注重實現“教一學一評”一致性,增加了教學、評價案例,不僅明確了“爲什麼教”“教什麼”“教到什麼程度”,而且強化了“怎麼教”的具體指導,做到好用、管用。

五是加強了學段銜接。注重幼小銜接,基於對學生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領域發展水平的評估,合理設計國小一至二年級課程,注重活動化、遊戲化、生活化的學習設計。依據學生從國小到國中在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合理安排不同學段內容,體現學習目標的連續性和進階性。瞭解高中階段學生特點和學科特點,爲學生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在向着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之際,實施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對推動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希望廣大教育工作者勤勉認真、行而不輟,不斷創新實踐,把育人藍圖變爲現實,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新課標要求學生熱愛科學,逐步形成崇尚科學、嚴謹求實、大膽質疑、追求真理、反對僞科學的科學精神及勇於克服困難的堅毅品質;學習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峯、敢爲人先的創新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認識科技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努力把科技自立自強信念自覺融人人生追求之中。讚賞化學對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具有安全意識和合理選用化學品的觀念,提高應對意外傷害事故的意識;初步形成節能低碳、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初步認識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的相互關係,遵守與化學、技術相關的倫理道德及法律法規,能積極參加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的討論並作出合理的價值判斷,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自然觀和綠色發展觀,具有爲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學習化學的志向和責任擔當。

國中化學新課標心得體會 篇9

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使提升國中課堂教學成效成爲教育領域重要的研究課題。國中化學作爲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積極適應新課程改革標準的要求,探索更具成效的教學方式,促進新課程教學內容的有效實施。下面,我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對於新課程標準下提升國中化學課堂有效性提出幾點建議。

一、轉變傳統教學觀念,突出學生課堂主體性

化學作爲一門邏輯性和科學性較強的學科,學生面對多樣化的化學知識需要充分調動自身思維,分析與解決化學問題,更好地完成對知識的深入理解與消化。但就國中化學教學現狀來看,大部分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深刻,在課堂教學中過於重視對課本知識的傳授與講解,忽視對學生能力與素養的培育,學生處在被動接受的客體位置,無法激發自身的學習熱情與慾望,導致國中化學教學效率與質量低下。在全新的教育環境中,新課程改革標準對國中化學提出全新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學習狀況,還要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更好地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主動探究與學習的意識。以學習“物質的溶解性”一課爲例,由於這部分知識與學生生活聯繫較爲密切,爲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完成對知識的探索,我利用學生生活中常見物品作爲實驗物質,並利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理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內涵。首先,我爲學生準備食鹽、白糖、澱粉等物質,然後組織學生閱讀課本中的實驗內容,理解和探究實驗步驟。其次,在學生充分掌握實驗操作流程後,安排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實驗操作,並思考實驗現象出現的原因。最後,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總結,發現物質不同的溶解性,同時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在教師與同學的幫助下解決問題。利用這種教學方式,學生既能夠感受到化學教學內容的樂趣,又能夠體會到合作探究的重要性,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成效。

二、創新教學方法,提升化學課堂教學趣味性

更具創新性的教學方式是提升化學教學效率的保障,傳統灌輸式教學容易使學生產生學習枯燥感,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而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並突出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生動性,能夠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程學習中,並在參與中獲得學習收穫,有效提升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學習有關燃燒與滅火知識時,爲了帶給學生全新的學習體驗,我利用多媒體設備爲學生播放關於火災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看到燃燒火焰的危險性,同時對火災的發生情況有更爲清楚的認知。然後爲讓學生掌握有關燃燒和滅火的知識,我引導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思考,並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讓學生了解不同起火原因需要採用不同的滅火方式,除了提升學生安全意識和技能外,還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好地保障化學教學內容的`實用性。

三、優化作業設計,激發學生探究慾望

課後作業是幫助學生完成知識鞏固的重要途徑,部分教師爲更好地發揮出作業的知識鞏固作用,爲學生設置大量的作業內容,加重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同時無法保障學生的作業完成質量,影響學生課餘時間自主學習的效果。針對這種問題,我對學生課後作業進行系統化的設計,並遵循以下幾點原則:一是較強的針對性,學生通過作業內容能夠更好地明確學習重點;二是作業內容分層,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爲學生設置不同難度的課後學習內容;三是加強與生活的聯繫,保障學生學習的知識能有效應用到生活中,解決生活問題。以“酸鹼反應”爲例,我爲學生設置課後思考問題:“酸鹼反應的主要原理是什麼?生活中常見的酸性與鹼性物質有哪些?生活中有哪些酸鹼反應的實例?”利用層層遞進的方式增強學生的思考能力,並引導學生在思考與探索中,不斷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信心,更好地發揮出課後作業的促進作用,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作爲新課程改革的落實者,應積極探索更具成效的教學方式,並不斷學習全新的教學理念,大膽嘗試與創新,積累更多的教學經驗,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完成國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國中化學新課標心得體會 篇10

通過學習《新課標》,掌握新課程標準修訂的總體原則是:堅持德育爲先,育人爲本,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能力爲重,“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精神和實踐能力;信息處理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

1、《新課標》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

教師是“教學中的主導”。作爲“教學中的主導”,教師要成爲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教材從講述一些化學初步理論的同時,添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如環境問題、人類健康、醫藥生產與化學等內容。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化學、理解化學,同時把學習到的化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化學,感到學習化學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繫。

2.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爲主旨,不但重視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更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即培養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使學生認識到化學在推進社會文明進程中的重要作用,瞭解我國資源現狀和利用前景,初步認識化學應用帶來的兩重性,形成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意識。

3、提倡跨領域學習,與其他課程相結合;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社區等教學資源,增加學生實踐的機會;溝通課堂內外,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要求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教師之間、校內與校外之間的相互合作,只有這樣才能完成複雜而系統的學習活動。

4、實驗部分有增加也有刪減,更注重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實驗和實踐能力、獨立自主能力和創新精神。使學生在獲得化學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接受科學方法的訓練,體驗探究的樂趣,形成和發展科學探究的能力。

5、《新課標》注意理論聯繫實際,化學來源於生活,來源於社會實踐,生活中無處不存在化學。《新課標》要求應根據學生、教學內容、教學環境的具體情況,營造一種現實、有吸引力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與動機,讓學生在自然的情景中,在教師的幫助下自己動手、動腦“做化學”,用觀察、實驗、猜想等手段收集資料,獲得體驗,獲得真知。

學習後,我們今後教學應該怎麼做?

(一)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

按照建構主義心理學和接受美學的觀點,每個人都是一自己獨特的方式去構建對事物意義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所謂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便是這個道理。化學教學不應該過多求同,儘量讓學生髮揮自己的能力,感受體悟,有自己的獨特見解。

(二)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這是課程標準四條基本理念中的一條,它作爲一種精神貫穿課程標準的始終。課程標準規定,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這是課程改革的突破口。課程標準提出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任務,就是要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閱讀教學中文本的內容意義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會閱讀。在科學探究教學中學會觀察、試驗、分類、比較等基本方法。

(三)課程評價一定要立足於現代社會要求學生所具備的科學素養上。

也就是說,我們的評價要讓社會認可。化學課程越來越多地關注社會生產、生活實際以及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影響,化學教學評價正經歷從知識取向、能力取向、實際應用取向向科學素養的多元取向的轉變。

總之, 我認爲首先要由單純傳授知識向目標整體轉爲,弘揚人文精神,也體現出了教學內容、知識傳授、技能訓練、智力開發和教學方法上的整體觀。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力爭與時代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