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偉“航天思政課”學習心得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楊利偉“航天思政課”學習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楊利偉“航天思政課”學習心得

楊利偉“航天思政課”學習心得1

“神箭”在弦,再度問天!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標識圖,以藍色的星辰大海爲背景,“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中國空間站”,紅底白字格外醒目,而標識中央繪製有龍形“12”標誌,以及空間站、神舟飛船、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組合體的手繪圖,同時還有一名出艙行走的宇航員,令人聯想,讓人振奮,強大的中國航天夢。

神舟標識,標識中國航天夢想。中華民族,自古就是一個有夢想的偉大民族。嫦娥奔月、女媧補天、夸父逐日……遠古的傳說,樸實的嚮往,卻印證着中華民族先人們的豐富聯想與智慧,因此,也推動着中華文明不斷髮展。可以說,是中國古老的神話傳說,開啓了人類探測宇宙的思想先河,“可上九天攬月”,中國能夠走向星辰大海,航天事業發展能有今天的輝煌,更離不開先人們古老神話的啓迪,在中華民族復興強大的今天,我們終於把先人飛天的夢想,變成了航天的現實,神舟將再度飛天,太空即將再次迎來中國人的'造訪,具有里程碑意義,也是對我們祖先飛天夢想的更好告慰。

神舟標識,標識中國航天強國。敢讓日月換新天,我們需要這樣的一顆精神信標,在茫茫宇宙定位復興夢想。宇宙空間是不得不上、不得不守的高邊疆,新中國成立之初雖一窮二白,但“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1970年4月24日,在毛澤東主席發出此號召12年後,中國就將“東方紅一號”衛星送入軌道,由此拉開了中國航天的序幕。如今,“北斗”“神舟”“天舟”“嫦娥”“玉兔”“天問”……星辰大海中,中國“星”亮晶晶,中國已由航天大國開始邁向航天強國,當然,我們曾經艱難,曾經受制於人,但有着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的中國人民,邁向航天強國的步伐無人可以阻擋,隨着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實施,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空間站”將會在星辰大海中獨領風騷。

神舟標識,標識中國航天新時代。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實施,“中國空間站”即將正式載人運行,標誌着中國航天新時代的開啓。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也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徵程開啓之時。偉大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全方位崛起的夢想,無疑,中國航天夢成爲重要的方面,也真正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復興崛起。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是給百年黨慶獻上的一份厚禮,也將向世界宣告,中國航天新時代到來了,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14億中國人民的驕傲,也必將造福世界人民。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一枚小小標識,標誌着中華民族歷久千年的飛天夢,將在今天進一步實現,中國航天即將進入新時代,讓我們仰望星空,爲中國航天祝福,新時代新徵程再出發,征途漫漫,努力奮鬥,弘揚中國航天精神,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得更富強。

楊利偉“航天思政課”學習心得2

自古以來,人們對浩瀚的宇宙就充滿着遐想,隨着科技的發展,人類漸漸將探索的腳步邁向太空。但質疑的聲音也逐漸傳來:探索外太空是否是勞民傷財呢?時至今日,由於地球資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強國紛紛將探索的腳步邁向外太空,而太空廣闊無垠,擁有豐富的空間資源,如高真空、太陽能、月球、微小行星等。

此外,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gps導航系統便離不開航空事業的發展。近年來,航天技術在開發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資源以獲取、傳輸和轉發信息方面取得了明顯成就,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衛星、遙感衛星的'廣泛應用。

另一方面,隨着軍用航天器的迅速發展,各種軍用衛星、載人航天器、彈道導彈與反彈道導彈等空間新式武器形成了一體化的太空戰場軍事系統,並將在聯合戰役中發揮重要作用。而衆所周知,沒有穩固的國防,我們的幸福生活就難以保障。

沒有今天的投入就不會有我們明天的。航天事業的進步會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航天科技的應用會對人類產生重大的影響,只有社會不斷的進步,科技的不斷髮展,我們的生活纔會越來越美好。

楊利偉“航天思政課”學習心得3

載人航天是人類航天活動中系統最爲複雜、難度、要求最嚴的系統工程。按照空間站建造任務規劃,今明兩年將實施11次飛行任務,包括3次空間站艙段發射,4次貨運飛船以及4次載人飛船發射,於20xx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之後,空間站將進入到應用與發展階段。每次飛行任務都是一項“大工程”,背後凝聚着成千上萬人的心血智慧。巴丹吉林沙漠深處,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內燈火通明,人影綽綽,工作人員穿行在飛船箭體與測試儀器之間,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業被形容爲“千人一發箭”,任何環節都事關成敗,誰都不能掉以輕心。作爲中國航天員進出太空的航天母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一絲不苟的態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數十人的吊裝團隊協同執行任務,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錯,吊裝對接誤差更是小而又小。每個產品只允許一次吊裝落位成功,沒有重來的機會,不能有絲毫閃失。吊裝對接火箭,一圈數十個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對準連接。”基地工作人員石創峯承擔吊裝工作,爲了做到既快又穩,他自創訓練方法,在吊鉤上繫着焊條,操作吊車從高空將其插入啤酒瓶口裏。練到最後,他和同事揮動笨重的吊車鐵臂,就像揮動自己的`手臂一樣靈活自如。

飛行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團隊把保護航天員生命安全作爲底線,在神舟十二號發射、飛行、對接、停靠、返回等任務各階段,都準備了確保航天員安全的預案和舉措,還將首次啓用載人飛船應急救援任務模式,全力保證航天員安全往返天地間。

只有真正瞭解載人航天工程的起點在哪裏、道路在哪裏,才能從歷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將由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發射,任務準備期間,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發射隊臨時黨委帶領大家赴東風革命烈士陵園,緬懷聶榮臻元帥、衆多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蹟,號召大家以強烈的責任感、精湛的技術和奮勇拼搏的精神完成此次任務,穩操接力棒。

楊利偉“航天思政課”學習心得4

作爲一名大學教師我和同學們一起觀看了兩個小時的報告,楊利偉英雄詳細介紹了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回首了載人航天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展望了未來。同時也從個人飛天經歷和體會出發,用生動的事例講述了“精神的力量、民族的力量、擔當的力量”在促進載人航天事業快速發展、成就航天夢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載人航天工程是當今世界高新技術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通過觀看學習,我深刻理解了在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進程中,中國航天人員牢記黨和人民的重託,滿懷爲國爭光的雄心壯志,自強不息,頑強拼搏,團結協作,開拓創新,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果,也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

50多年來,中國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走出了一條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伴隨着航天事業的發展,在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時,航天科技工業培育形成了航天傳統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航天“三大”精神是航天文化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具體體現和繼承發展,是偉大的民族精神與航天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航天事業之魂,也是中國航天企業文化之魂。

神舟五號飛船零配件產地幾乎涵蓋了大半個中國,並以百分之百的發射率和零失敗率,創造了航天發射史上的輝煌。各參研參試部門和單位爲完成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做了大量精益求精的準備工作。從每一顆螺絲釘,每一個焊接縫,到我們在熒屏中看到的宇航員細緻的檢查安全繫帶的動作,認真地閱讀飛行手冊等,這一切都是高質量、高標準、一絲不苟的,是來不得一絲疏忽大意的。可以說,航天員在訓練和任務過程中的一些困難,很多情況下沒有一種精神和信仰的支撐是根本無法克服的。

爲了適應和耐受航天飛行帶來的超重現象,航天員要在地面進行大量的離心機訓練,最大要承受約8個G的過載,也就是相當於你體重8倍的負荷壓在你身上,整個面部會被拉變形,眼淚會不由自主的往外流,自己根本控制不住,全身上下非常難受。訓練中,航天員手裏都有一個報警器,只要你感到承受不了時,就可以按響它,讓工作人員把機器停下來,可是直到今天,在18餘年的航天員訓練中,沒有任何一個航天員把這個報警器按響過。是什麼支撐着他們,我想是一種精神和信仰。

而我從事教育職業,應盡心盡責,儘自己最大努力,求得不斷進步,把每一件工作中看起來很小的事情都做好、做精、做細,我們的工作才能出更多的成績,我們自身的'能力也纔會有所突破。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善始善終,永遠保持主動率先的精神,滿懷熱情地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也正是心中那份精神與信仰,支撐着航天人一路前行、堅持不懈。支撐着航天員忍受一切不適,在任何困難面前都不退縮。作爲一個輔導員,我也應勉勵同學們強化責任意識,建立擔當精神,提升能力素質,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共建中國夢。

“我爲我們的祖國感到驕傲!這是楊利偉英雄出艙後說的第一句話。如果現在回過頭來讓我想一想還有什麼語言能夠代替它,我覺得真的沒有語言能夠代替,當你身臨其境的時候,你真的是爲祖國的偉大感到驕傲。所以當我們執行完任務回來之後,祖國和人民給了我們很多的榮譽,我們真的感覺這些榮譽不是屬於哪一個個人的,它更多的是屬於航天人的,更多的是屬於全國人民的。”

以上是我提升職業素養,發展教育的一些心得體會。今後我將以此爲動力,激勵自己更加刻苦勤奮,兢兢業業工作,爲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更好的工作。

楊利偉“航天思政課”學習心得5

偉大的事業孕育了偉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峯的偉大征程中,特有的崇高境界,頑強的意志和接觸的智慧,造就了載人航天精神。這就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公關,特別能奉獻的精神。這些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人生的.路不可能永遠平坦的。每個人,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和失敗。我們必須作者和失敗中奮起。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別能幹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學習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團結就是力量,是治國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試想,一個集體,如果內部不團結,還出現分歧的話,那這個集體會強大嗎?不知這樣,一些企圖搞破壞的人,在這個時候大力進攻,那損失更是不堪設想。

科學與人文並舉。從小,這句老話就不斷地在我們耳邊回想: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但是,真正的落實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認爲,只要學會做人和文化知識就可以了,不用在學什麼科學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對一個強大的國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身爲祖國的“花朵”的我們,不但要做到科學與人文並舉,還要做到規範與個性共存!

楊利偉“航天思政課”學習心得6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刻。神舟十三號載譽出征,由中國航天員組成飛行乘組逐夢蒼穹,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科技興國,航天築夢,寄託了億萬中國人民的熱切期盼,承載了中華民族富強繁榮的壯麗追求。神舟飛船揚帆再啓航、刺破蒼穹,彰顯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永攀高峯、開拓創新、拼搏進取的精神品格。

航天夢,照亮中國科技興國路。全球關注,舉世仰望;星空璀璨,神舟閃耀。科技引領,神舟飛行,中國航天精神正是攻堅克難、創新創造、不求安逸、艱苦卓絕的精神寫照,照亮了中國科技興國路。20xx年,我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飛向太空,實現了中華民族魂牽夢繞的數千年飛天夢想。今天,神舟十三號載人航天飛船乘載三名航天員進入空間站開展爲期三個月的工作,驗證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功能性能,驗證航天員長期駐留保障技術,驗證航天員與機械臂共同完成出艙活動及艙外操作的能力,檢驗東風着陸場的搜索回收能力等多項科學研究成果。神舟十三號必將圓滿完成所有的既定目標和重大任務,在浩瀚無邊的`星空激揚中華民族的夢想,高擎起光彩奪目的五星紅旗,彰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追求理想的血脈基因,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奏響宇宙強音。

復興夢,照亮中國全面振興路。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開好新局、走穩征程,以神舟出征爲象徵和指引,中華民族必將能夠開創更加輝煌的未來。航天精神同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戰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匯聚起中華民族精神譜系,激勵着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羣衆建功立業、接續奮鬥、矢志不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也將在我們的努力下一步步成爲現實,成爲彪炳史冊的千古奇蹟。

中國夢,照亮中國繁榮富強路。中國夢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夢想。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實現祖國統一,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構成了中國夢的總體輪廓。實現中國夢,人民充分享有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的權利,更加富足、平等、愉快、自由、安全。人民嚮往中國夢,中國夢是14億中國人的共同理想信念,是夢寐以求的幸福夢,是凝聚全民族全社會、凝聚全體中華兒女至高無上的旗幟。全國各族人民心中有夢、腳下有路,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就能夠用14億人的智慧和力量彙集起強大的磅礴力量。全體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都要堅定理想信念,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傾聽人民呼聲、迴應人民期待,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帶領人民爲實現中國夢而奮鬥。

“偉大事業都基於創新”“偉大事業都成於實幹”。中華民族對宇宙由來已久的嚮往,終將在星空寫下無可替代的精彩一筆。這是一次偉大的出征,凝聚了億萬中華兒女航天強國的夢想,進一步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楊利偉“航天思政課”學習心得7

20xx年6月17日的9時22分,這一個值得我們每個國人驕傲的時刻,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準時點火發射,約573秒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其中航天員聶海勝已經57歲了還是堅持飛天,這是他的第三次飛天,他的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航天員湯洪波在20xx年開始在航天大隊訓練,20xx年入選第二批航天員,在神舟十一號發射時曾做過備份航天員,在神舟十二號發射時他是正式航天員,這是他首次登上太空。

他雖然在航天大隊呆了11年後才上天,但他這11年一直在堅持刻苦訓練,不怕苦,不怕累,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勇敢的面對挫折,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認爲我們在學習生活中也應該學習他的精神,遇到困難不能被困難嚇倒,應該不拋棄,不放棄,勇敢面對困難,並最終戰勝困難。因爲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必然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我們必須勇敢面對,勇於戰勝困難和挑戰才能取得成功。

我們的祖國如今在載人航天方面不斷取得成就,關鍵在於我們的祖國具有肯吃苦、能戰鬥、能攻關、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我認爲我們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應該弘揚載人航天精神,要做到不怕苦,不怕累,艱苦奮鬥,努力拼搏,銳意進取,不斷創新,無私奉獻。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爲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是我國在載人航天領域取得的一項重大成就,也是我國航天員首次進駐空間站。我們的祖國變得越來越強大了。自強不息止於至善,學無止境氣有浩然,以夢爲馬不負韶華,我認爲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將來爲祖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楊利偉“航天思政課”學習心得8

偉大的事業孕育了偉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峯的偉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頑強的意志和傑出的智慧,鑄就了載人航天精神。這就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精神。這些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遠平坦的。每個人,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挫折。我們必須要在挫折和困難中奮起。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別能戰鬥和特別能公館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學習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

團結就是力量,是治國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試想,一個集體,如果內部不團結,還出現分歧的話,那這個集體會強大嗎?不止這樣,一些有圖搞破壞的人,在這個時候大力進攻,那損失更是不堪設想。

科學與人文並舉。從小,這一句老話就不斷地在我們的耳邊迴響: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但是,真正落實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認爲,只要學會做人和文化知識就可以了,不用在學什麼科學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對一個強大的國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身爲祖國的花朵的我們,不但要做到科學與人文並舉,還要做到規範與個性共存!艱苦的條件錘鍊了中國航天人特別能吃苦的精神。中國航天事業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廣大航天工作者爲了早日實現飛天之夢,不辭勞苦,日曬雨淋,克服了無數的困難,付出巨大的犧牲。嚴酷的挑戰鑄就了中國航天人特別能戰鬥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煥發了中國航天人特別能攻關的精神。我們青少年,更應該在學習上多下苦工,好好學習。在生活上、學習上,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縮,要知難而進,一往無前,敢於勝利。有的同學,在生活中遇到了一點點的`挫折,就對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覺得世界上什麼都不是好的。於是,就自尋短見,恨離人世。要知道,這個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們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這美麗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無

可改變的事實。就像航天人員要在嚴峻的環境中訓練一樣,那嚴峻的環境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那只有改變自己,去攻破這個難關。所以,我們不能因爲一點點的挫折而放棄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環境中、在艱苦中、在困難中成長,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學習上也是如此。學習靠的不是小聰明,而是刻苦。讀書要用功,持之以恆地刻苦學習、鑽研,這纔是學習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的表現。

團結奮鬥培育了中國航天人特別能奉賢的精神。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航天史上規模宏大的系統工程。廣大航天工作者不論前方後方,不計名利得失,履行職責,堅守崗位,形成了強大合力。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大集體中,都爲了一個共同目標保護集體,就應該淡泊名利,不計較個人得失,甘於奉賢,團結一心,共創輝煌。團結就是力量,這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進的力量。有了這股力量,可以排除萬難,勇往向前,達到目標。大至世界全人類、國家,小至班集體、家庭,都要團結。有的同學不顧集體利益,一心只爲自己。例如他在拌種來回走動,看見一張桌子跌在地上,他不但不把桌子弄好,而且還殘忍地踢上一兩腳,是桌子雪上加傷。又例如是拔河,內部不團結,那肯定是全軍覆沒。

科學是一個國家發展進步的重要象徵。身爲21世紀的接班人的我們,必須要學好科學,熱愛科學,使用科學。科學與人文都需要我們同時高高地舉起。一個規範的學生,更是祖國的需求,是未來成就大事的人。科學與人文並舉,規範與個性共存更始一句警惕學生的話句。

探索無垠的太空是航天人永無止境的事業,學習航天精神是我們接班人的任務。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我們承載着民族復興的重大責任,更應該把所學到的航天精神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去。好好學習是我們偉大的使命,建設祖國是我們永遠的目標,任重道遠。團結是力量,刻苦是精神,科學是基石。

首先,我們要學習他們那頑強的意志。航天員在做超重耐力實驗時那浮腫變形的臉,呼吸困難時緊咬的牙關,噪音環境下強制入眠,那超常的心理素質,無一不讓人震撼!這是向人類極限能力發出的挑戰。他們應當是我們心中的英雄!

其次,我們要學習他們那廣博的知識。作爲一名航天員必須經過近乎苛刻的選拔,算得上萬裏挑一。更難的是,要掌握涉及30門學科的理論知識。沒有刻苦的學習是不可能成功的。正是七年磨一劍。他們應當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再次,我們還要學習航天員爲科學事業獻身的精神。楊利偉曾說:在飛天的征程上,不僅充滿了艱辛,風險也時刻存在,許多勇士還爲此付出了生命。但是征服太空是航天員的神聖使命。在耀眼的光環背後,更多的是奉獻和犧牲。所以,他們應當是我們人生的偶像。

所以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或在你暫時還落後於別人時,請你想想這種航天精神我相信,你一定會把困難踏在腳下,把勝利握在手中!

每當我們遙望夜空,總會引得我們無限神往,何時能到月球上嘗一嘗吳剛捧出的桂花酒?何時能親眼一睹寂寞嫦娥舒廣袖?而今,希望將變爲現實,20xx年、20xx年或許還要更早,或許那時,你們中的一位會坐在神舟N號上,帶着全中國人的夢想飛向月球。努力吧,學子們,有了航天精神,你一定會一飛沖天!

楊利偉“航天思政課”學習心得9

寧靜的澳門,人們一向心態平和。然而,中國首位完成太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楊利偉的到來,在澳門掀起了一股追星熱潮,尤其是青少年學生,人人爭睹航天英雄的風采。

今天上午,楊利偉改變參觀行程,到澳門文化中心與上千名中國小生交流對話。得到消息的孩子們一大早就把文化中心劇場佔滿了,從十間學校挑選出的三十名幸運兒,更是抑制不住心中的興奮,坐在臺上,等待與心目中的英雄面對面交流。而文化中心大門外,還有數百名無緣進入的中學生,守在門口,只爲親眼看一看偶像。

九時五十分許,在雷鳴般的歡呼聲中,楊利偉來到會場。面對急欲瞭解航天員訓練和在太空工作、生活情況的.青少年學生,楊利偉先給大家播放了兩段錄像。他邊放邊解說,並不時說一些勉勵大家的話:“在太空吃的月餅味道非常好,很有民族特色,吃這樣的食品更爲我們的民族自豪。”“中華民族是充滿智慧的民族,在這樣的高度看地球,非常爲民族驕傲”同時,他也不忘倡導科學精神:“科學必須實事求是,在這樣的高度看到長城等建築是不可能的。”

隨後,楊利偉回答了十所學校代表提出的問題,這些問題涉及宇航科技,在太空的工作、生活、心理狀況以及與家人的關係等。楊利偉說,在返回大氣層時,飛船外部溫度高達二千度,而由於採用了先進的國產隔熱材料,返回艙內溫度沒有變化;航天員是一個高風險的職業,但對國家制造的飛船非常有信心,另外航天員都是勇敢的人,升空時不會有擔心;兒子如果想當航天員,肯定非常支持,並希望他能與在座者合作;升空後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爲中國人自豪,因爲中國人也有進入太空的能力。

楊利偉將在太空拍攝的錄像作爲禮物送給澳門學生,澳門中華教育會理事長李沛霖接過禮物後說:“楊利偉是祖國的驕傲,是包括港澳臺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心目中的英雄。他今天犧牲參觀時間,來爲澳門學生上了非常寶貴的一課,大家應以他爲榜樣,學好本領,爲祖國和特區服務。”

楊利偉應邀爲各學校簽了名,他最後勉勵說:“希望大家努力學習,鍛鍊身體,有一天你們也會成爲中國的航天員。”“大家一定會超越我。”

當楊利偉走出文化中心時,數百名中學生還守候在大門外,不斷向他歡呼:“楊叔叔,我們愛你!”

楊利偉“航天思政課”學習心得10

當我坐在電視機前看着你們乘坐神舟十二號飛船成功飛到宇宙那一刻,我的興趣無比激動,因爲你們,實現了我們中國的航天夢。

光榮與夢想始終緊緊相連。作爲最早產生飛天夢想的民族,還在餓着肚子的時候,就曾把“兩彈一星”的夢想變成了輝煌的現實。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新一輪空間探索熱潮已然興起的今天,中華民族用自己的飛天智慧造福人類的時代已經到來。

神奇的'事需要神奇的人,那麼你們三位航天員就是如此神奇人,你們三人也是根據優中選優原則,最終被確定爲神舟十二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飛行乘組。經過嚴格、刻苦的訓練,你們在航天城“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你們在思想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操作技能、飛行程序等各方面考評優秀,完全具備執行神舟十二號載人航天飛行的能力,既是耐力的考驗,更是實力的考驗,你們有能力也有信心能完成這次光榮任務。從楊利偉,到費俊龍,再到你們三人,從一人上天,到兩人上天,再到三人上天,並還要上演太空行走,完成出艙活動任務,難道不是你們的神奇?

在浩瀚的宇宙中,你們乘坐着美麗的宇宙飛船,肩負着祖國和人民的重託,圍繞着藍色的地球,遨遊在太空中。爲中國航天贏得了勝利,爲祖國母親贏得驕傲,也永久地成爲了我們心中一顆閃亮的星辰。“神舟十二”飛船發射成功是繼“神舟十一號”圓了中國人的航天夢後,實現了多人、多天的飛天,太空漫步等夢想,在中國航天具有里程碑意義。你們飛行在太空中,進行了許多科學實驗,爲中國航天事業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數據。你們像一顆璀璨的星,又一次讓祖國母親成爲世界注目的焦點,也使我們國家名副其實地成爲世界第三航天大國。

最後,祝你們在未來,能夠爲我國的航天夢做出更大的貢獻,而我,也將努力加入你們的行列。

楊利偉“航天思政課”學習心得11

中國航天事業自1956年創建以來,經歷了艱苦創業、配套發展、改革振興和走向世界等幾個重要時期,迄今已達到了相當規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設計、生產和試驗體系;建立了能發射各類衛星和載人飛船的航天器發射中心和由國內各地面站、遠程跟蹤測量船組成的測控網;建立了多種衛星應用系統,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間科學研究系統,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質好、技術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隊伍。

中國航天事業是在基礎工業比較薄弱、科技水平相對落後和特殊的國情、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發展起來的。中國獨立自主地進行航天活動,以較少的投入,在較短的時間裏,走出了一條適合本國國情和有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國在衛星迴收、一箭多星、低溫燃料火箭技術、捆綁火箭技術以及靜止軌道衛星發射與測控等許多重要技術領域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在遙感衛星研製及其應用、通信衛星研製及其應用、載人飛船試驗以及空間微重力實驗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