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安全教育心得體會(精選8篇)

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後所寫的感受性文字。語言類讀書心得同數學札記相近;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並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於經驗總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護理安全教育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護理安全教育心得體會(精選8篇)

護理安全教育心得體會篇1

隨着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質量意識和安全意識不斷增強。護理質量直接關係到病人的生命與健康,關係到我們醫院在社會公衆中的形象。因此,加強護理質量管理,不斷提高護理服務質量,使病人滿意是護理質量監控的主要任務,是醫院工作的主要目標,也是護理質量監控人員所討論的重要課題。爲了達到這一目標重要手段就是採取有效的護理質量監控措施。爲了適應新的護理工作發展模式的需要,我院護理部已經實行了由護理部、病區護士長、病區質控員及護士組成的護理質量控制路徑,從而保證了護理安全,提高護理質量。我們應該從增強質量監控的意識、完善質量監控的體系、加強質量監控的環節、做好質量監控的反饋等方面着手做好質量監控。

護理工作的對象是人,質量控制的目標是零缺陷,護理質量監控的重點強化預先控制行爲。當然,由於護理工作瑣碎、複雜,受許多客觀因素的影響,所以還要加強同期控制,並定期進行反饋控制。同時在護理質量控制的中,要發揮護士自我控制的能動性。標準和規章制度再好,護士的能動性不發揮,一切工作就難以落實。目前強調以人爲本,就是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讓每一位護理人員都參與質量控制自覺地依照標準和制度,自己按既定的目標努力工作,對自身行爲進行約束和控制。

一、增強質量控制意識,將質量監控落實到每一個人

醫療護理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醫院的整體發展。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不斷健全護理質量監控體系,實行全員參與質量監控,強化質量的內涵,真正的把質量控制落實到實處;我們應該採取多種渠道強化質量監控的意識,反覆強化護理質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對全體護理人員進行廣泛教育,弘揚以病人爲中心,對病人高度負責,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無私奉獻精神,增強護理人員事業心和責任感,同時將質量控制結果落實到科室、個人,將護士各個崗位質量同科室目標管理、經濟利益掛鉤。

二、完善質量控制體系

完善醫院護理質量控制機構。制定質控機構的工作任務,應該充分發揮科室質控小組的作用,激勵護士全員參與質控制的積極性,使每個質控成員瞭解質控內容的細則,掌握質控標準,做好質控分析,找出存在的不足,使護理工作從被動管理轉變到主動全員參與管理。護理質量控制的最終目標是滿足患者的需求,提高醫院護理服務水平,通過科室質控小組質量控制,針對性地提高護士的基本素質,及時發現工作的薄弱環節,使護士瞭解自己有待解決的問題,並且決心去改進,用積極的態度參與考覈,改變過去在質量控制中的應付、突擊、補救行爲,將考覈標準和內容作爲規範,把爲患者提供優質服務的基本要求貫穿於臨牀護理實踐的全過程,做到人人蔘與質量控制,使護理質量控制結果達到真正讓患者滿意的效果。

三、加強環節質量控制

除了護理部組織護士長對科室進行不定時的護理質量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指出;同時,發揮好各科室質量控制小組的作用,隨時對科室護理工作進行質控,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提出整改措施,,對自己科室護士的工作質量先進行自查、自考、自評,做到心中有數,不合格者限期整改,不斷改進護理工作質量,這樣使護理質量控制工作採取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使護理質量始終處於受控狀態。

四、做好質量控制反饋

科室定期開展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護理部也可以不定期到各科室發放調查問卷表,以病人的需求、病人的評價、病人的期望來測評護理工作的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整理,並將結果反饋給科室及本人,科室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總結討論,分析前因後果,採取有效的對策。

通過上述的質量管理控制方法,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落實好前饋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饋控制的各項措施,使護士的服務意識明顯提高。變原來的“要我增強服務質量意識”轉變爲“我要增強服務質量意識”。護理質量控制是醫院護理管理的永恆主題,患者滿意度纔是衡量護理質量的重要指標,應把護理質量控制定位在是否滿足患者的健康需要上,在質量控制中注重持續質量改進,注重評價護理過程和成效,使患者真正從護理質量控制中受益,真正享受舒適、安全滿意的`護理服務。

護理安全教育心得體會篇2

潔淨的護士服,輕盈的燕尾帽,淺淺的微笑,柔柔的溫情,是白衣天使的真實寫照,也是我夢寐以求的嚮往。

終於,我如願以償地盼來了這一天,帶着喜悅而又激動的心情,邁進了市腫瘤醫院。沒有一絲雜念,只在一股美好的憧憬。然而,在踏進科室工作的第一天,我就開始束手無策了。面對陌生的環境,特殊的病人,我急了,甚至乎有點兒亂。這時,我的帶教老師只是輕輕地說了一句,“咱不急,慢慢來。”也許,對於旁人來說,這只是很簡單的一句話,可對於我,卻如一股酷夏裏的涼風。於是,我在心裏暗暗地爲自己打氣:“加油!你行的!”

在老師們的悉心帶教下,不知不覺中,我已實習了將近了一個月,由一開始對給腫瘤病人靜脈注射害怕失敗的心理,到學會敢於主動嘗試任何操作。雖然不能獨擋一面,卻也着實地比我剛來那陣子進步了不許多。因爲我知道,做事只怕不幹,是永遠邁不能不出更進一步的。從工作中挖掘自己的不足之處是一大收穫,而在業餘時間攝取更多的相關知識,取長補短,更加能完善自我。看到自己一點一滴地進步,我在暗自竊喜。

還記得那一天下午,39牀病人的病情又再一次加重了,面對吐得滿地的鮮血,她臉上那片蒼白以及泣不成聲的家屬,我的腦子一片空白。只是下意識地,輕輕地拍了拍患者母親的肩膀,繼而無語。我想這時說再多的話對病人沒有任何地幫助,也許,這個小小的動作卻能撫慰一顆受傷的心。而這,也是我試圖表達關心的唯一方法。

曾經有人說過,“拉開人生帷幕的人是護士,落下人生帷幕的人也是護士!”是啊!在人一生中,任何階級都離不開護士的細心呵護和體貼照顧,無論是新生命的誕生,還是生命垂危的癌症患者。而如何讓癌症患者在臨終前能夠安心,毫無牽掛的離去,以及家屬坦然面對這一事實,是一項高超的技巧。護理工作本是一門藝術,它不僅僅要求我們有較充足的知識,豐富的經驗,嫺熟的操作技能,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更要求我們的“五心”。即“愛心、細心、耐心、同情心、責任心。”

我知道,以我現在的能力,經驗以及社會閱力,離一名合格的護士還的一段距離。但我不氣餒,我有信心。我會加倍地努力去充實自我,完善自我。以自己真誠的微笑與關懷去對待每一位病人,真正做到“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誓做一名新時代的南丁格爾。”

護理安全教育心得體會篇3

提起護士,人們腦海中總會浮現出白衣飄飄、溫婉可人的女性形象。影視作品裏的護士形象也個個年輕漂亮。高翹的燕尾帽,挺刮的束腰白大褂,潔白的護士鞋,容光煥發,身輕如燕的地穿梭在病房裏。美得不得了。人們把護士譽爲“白衣天使”,然而“天使”的現實卻不像稱謂那麼美好,又有多少人知道這背後的艱難、辛苦,誰能真正體會到從事過護理工作的苦與樂呢?爲此,我有着切身體驗和感受。

從小覺得護士是聖潔而美麗的。20歲那年,我緣了護士夢。當穿上護士服第一次踏進病房,看見那一個個在死亡線上掙扎的身影,看見那一雙雙乞求的眼睛,從那時起我就有了一種使命:我明白了護士的價值和“天使”背後的無私的奉獻。每天我都以微笑、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在病房區不停地穿梭忙碌,爲病人測量體溫、打針送藥,當給病人穿刺,一針見血時,心裏是快活的;當病人被粘痰阻塞呼吸道,爲其疏通,心裏是舒暢的;當病人高燒,耐心地爲其做酒精擦浴,病人的高熱終於退下去的那一刻,內心是愜意的;當看到自己護理的病人康復時,心情真是無比的舒暢。當看到那一張張由陌生到熟悉的臉,由入院時的痛不欲生到出院時的神采飛揚,我感到一種欣慰。記得有位患者出院時對我說:你笑起來很漂亮,很好看。雖然只是很平常的一句話,卻讓我很感動。作爲一名平凡的護士,我不求感謝,不求回報,更不求鮮花和掌聲,我只希望在我們付出寬容和愛心的同時,能收穫一份尊重、理解和支持。

難道護士真的是無憂無慮的嗎?不,護士有自己的愁與自己的苦。當病人不理解時,我也會傷心落淚;工作操作失誤時,我也會懊悔不已。年青時我是個愛美的女孩,也像普通的花季少女一樣,追求時尚,想把自己打扮成天使。喜愛飄逸的長髮,愛好那晶瑩剔透的首飾。可是,作爲一名和傳染病打交道的護士,爲了遵守護士禮儀規範,爲了自身防護,不得不將自己長長的秀髮高高盤起,將精美的首飾深藏閨中留於欣賞。往往是裏三層、外三層,被裹得嚴嚴實實,大圓帽一戴,雙層口罩一捂,只剩下兩隻眼睛眨巴,甭說別人不認識你,連自己都認不得自個兒。在護士這個特殊的職業中,頻繁的三倒班,尤其是漫長的夜班讓人身心疲憊。初來醫院時,我臉蛋長紅撲撲、水靈靈的,可幾年晚夜班倒下來,又黃又蔫。由於生物鐘的顛倒,飯吃不香,覺睡不好,箇中滋味,只有自己心裏知曉。

如何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我覺得應該多注重一些細節方面的服務,在與病人的交往中,我認爲細節主要表現在:愛心多點,耐心好點,責任心強點,對病人熱心點,護理精心點,動作輕點,考慮周到點,態度認真點,表情豐富點以及對人尊重些、體貼些、理解些、禮貌些、真誠些、關心些、大度些、原則些。

作爲一名護理人員,我深刻體會到,只有具有對護理事業的獻身精神,才能提高護理質量,才能提高工作效率。爲此就必須做到:

1、樹立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思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熱愛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事業,具有不斷追求新知識,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於創新的革命精神。

2、護理是門綜合學科,因此要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文化和業務素質,熱愛護理專業,進行繼續教育,通過進修學習,深造掌握新的科學知識。通過查房與書寫護理心得體會不斷積累臨牀經驗,從理論到實踐再昇華到理論中。

3、樹立護理人員在醫療工作中的責任感,責任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種方法,護理人員應掌握醫學及護理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瞭解護理理論和技術的新進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護患溝通是護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減少醫療糾紛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斷了解掌握病人的思想情感及心理需求,加強與病人的溝通協調,搞好護患關係,才能保證病人的身心健康。

護理安全教育心得體會篇4

昨天學習了周院長講的三個課題,我覺得最終目的就是保證安全,安全問題在任何崗位和部門都佔重要地位,在工作中,我們不僅要保證病人的安全,還要保證自身的安全。那麼,如何能做好護理安全?

一、加強護理安全意識和培訓

護士長不僅要培養護士自己有安全意識,還要嚴格要求護士對患者認真做好宣教及告知工作以提高患者安全意識。定期組織全體護理人員學習各項規章制度、應急預案和各項操作流程,要有執行力,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作爲護士長要想別人之所想,和別人之未想,能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把安全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在出現不良事件後,不能隱瞞,要及時上報,通過PDCA做好持續改進工作。

二、把PDCA運用到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PDCA四個過程不是運行一次就結束,而是周而復始的進行,一個循環完了,解決一些問題,未解決的問題進入下一個循環,這樣階梯式上升的.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如果能運用好PDCA這種管理方法那我們的護理質量和安全也將會呈現一種階梯式的上升形式。把我們的工作做到一個新的高度。

三、加強消防安全知識培訓,提高防範意識

通過這次培訓,我發現有防範意識還是不夠的。不論是一線工作人員還是管理人員,都應對消防通道和消防相關設施有充分的瞭解。不論是何種崗位,都應該定期接受相關專家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訓,熟悉火災的應急流程,瞭解滅火器的使用方法,撲救初起火災和自救逃生、人員疏散的知識和技能等。

護理安全教育心得體會篇5

20xx年門診部憑藉醫院創建三級醫院的契機,各門診科室團結協作,全力以赴。積極採取防治措施,與健康教育相結合,力爭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提高了病人、家屬以及周邊社區羣衆的健康維護能力以及救護能力。促進了門診健康教育水平的穩步提升。心得如下:

一、開展醫護人員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訓:

針對門診病人的特殊要求,門診各科室醫護人員進一步加強了自身業務素質與健康教育意識的培養,尤其是急診科針對六大病種進行了急救演練,將對病人及家屬的健康教育內容穿插其中,着重鍛鍊了醫護人員正確運用交流溝通技巧進行健康教育的能力。力求將急救知識以簡單、易懂的方式普及給病人及家屬,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完善接診教育:

選取最實用、最新的健康處方放置於分診臺的醒目位置供病人翻閱,同時採用了電視、報紙、光碟、觸摸屏、顯示屏等多媒體宣教,在各科室宣傳欄上張貼以常見病、多發病爲主的健康教育內容。醫生在接診過程中對病人最關心的問題進行必要而簡短的解釋、說明、指導、安慰。以人性化的態度落實健康教育,受到了病人及家屬的好評。

三、提高社區普及程度:

體檢科不斷擴大體檢普及人羣,爲早期發現、

早期治療疾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急診科在周邊各社區以及鄉鎮醫院開展了急救知識的培訓與諮詢工作,鼓勵周邊鄉鎮醫院的醫護人員以及廣大羣衆積極參與。內容包括:CPR、止血、包紮、固定、搬運、CO2中毒的家庭急救等知識與技能。爲院前急救贏得了先機,有效提高了院前急救的成功率。

四、嘗試門診諮詢教育:

門診複診病人較多。我們採取醫患之間面對面講話、電話、通信、網絡等形式與病人進行“一對一”的信息交流,及時滿足病人及家屬的需求,提高了防治效果,受到了病人的歡迎。

在這一年裏,門診各科室醫護人員通過對健康教育方式的不斷創新與改進,給予了病人心理支持、健康指導,不斷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質量和效果,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這帶給了我們醫護人員極大的信心及鼓勵,我們將一如既往,秉持“以病人爲中心,提供優質服務”的理念繼續爲病人提供更加優質的健康教育。

護理安全教育心得體會篇6

爲了促進ICU病人的早日康復,提高ICU病人的護理質量,我科針對ICU患者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採用了多種形式特殊的健康教育形式。現將健康宣教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ICU患者健康教育形式的特殊性。

ICU患者情危重,集體教育和板報等健康教育的形式是受到限止的,只能對病人單個的進行健康教育。

1.口頭講解: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教育方式。針對患者的病情,講解疾病的過程、症狀、處理,使用各種監測儀器的目的、注意事項,術後的指導,恢復期的鍛鍊等。

2.提問問答:重視教育信息溝通的雙向性。鼓勵病人提出問題,由護士予以解答。對於不能進行語言交流的患者,如氣管插管、接受呼吸機輔助治療等病人,神志清楚,通過患者的表情、手勢判斷他們所要表達的意圖,或在紙或手上寫簡單的文字進行交流。

3.示教模仿:對於清醒病人,可以由護士進行示範演示.指導病人掌握一些簡單的操作方法,如咳嗽、排痰、翻身、術後早期牀上功能訓練等。

4.文字圖冊閱讀:採取健康教育小冊子、宣傳卡片、圖文像冊等書面形式,將教育內容交給患者自己閱讀,護士給予必要的解釋。

二、對ICU患者家屬實施健康教育對策,提高了家屬健康教育效果。

1.掌握交流與溝通技巧:有效的交流與溝通有利於家屬接受教育的內容。進行交流與溝通前,應對家屬可能存在的健康問題進行分析,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及治療護理計劃,並注意選擇恰當的交流時機和地點。

2.實施有效健康教育的途徑

(1)給ICU家屬分發宣教書面材料(“給ICU患者家屬的一封信”、“致ICU出院患者家屬的一封信”、“ICU臨終患者家屬心理支持”),是一種節省人力和時間,同時又具有顯著效果的健康教育方法,值得推廣和借鑑。

(2)培訓2名健康宣教專科護士,專門爲家屬提供患者信息,回答家屬提出的問題併爲其提供一些指導性服務,爲家屬在患者初入ICU及轉出ICU時遇到的一些心理和情緒上的障礙起到有效預防和幫助效果。

護理安全教育心得體會篇7

按照山西省醫務人員規範培訓的要求,加強對護理人員繼續教育,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理論水平和技術操作水平,提高全院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使護理工作與醫療技術快速發展相協調,結合本院護理人員的特點,對護理人員採取不同層次、不同要求,對其進行培養再教育,使她們儘快成爲一名合格的護理人才,使全院護理水平上一個新臺階,其具體計劃和措施如下:

一:崗前教育

對新畢業護士,爲了消除其緊張心理,加快熟悉醫院環境和本職工作的內容及要求,對其進行爲期一週的集體上課:介紹醫院環境、組織結構、規章制度、勞動紀律、醫德醫風、崗位用語及護理人員職責。然後分別到各個科室工作進行爲期一個月的崗位培訓,由高年資護師以上職稱的同志進行帶教,達到對各個臨牀科室工作環境和專科護理知識有所瞭解,並熟悉其他醫務人員,對其臨牀工作能力的培養打下基礎。

二:在職教育

根據醫院繼續教育暫行規定,科室每季度對35週歲以下的護理人員進行三基理論考試一次,達到人人過關。護理部每年科室1~2次。

(1)畢業1~2年的護士,主要考覈其基本功訓練,要求必須熟練掌握護理學基礎技能和疾病護理常規及有關規章制度、職責等。

(2)畢業3~5年的護士主要以專科理論和專科技能爲主。考覈其對本專業的常見疾病的處理原則和護理常規,急危重病人的搶救與處理等。並對專科病人的心理特點,考覈其與病人溝通技巧,並要求積極配合科研工作,同時鼓勵參加成人學歷教育,以提高學歷水平。

(3)護師職稱的人員,除了達到高年職護士的專業要求外應具有開展護理新技術,使用新設備以及掌握護理理論,急救護理知識。能以護理程序的工作方式服務於病人。並且有臨牀帶教能力,積極參與科研,撰寫護理論文,按要求在省級以上學術會上交流或發表。專科畢業的護士按照醫院的有關規定分期、分批參加成人高等教育考試,生入本科,完成護理本科學習。

(4)根據繼續醫學教育管理規定,每年完成25學分,達不到者不予晉升。主管護師以上職稱,根據專科病人特點,制定健康教育計劃和急危重病人搶救護理計劃。並指導護師、護士完成專科病人護理和基礎護理工作。同時鼓勵他們參加各種護理管理、專科護理培訓班,不斷吸取新知識掌握新技術,發揮其創造力。積極開展科研,積極發表論文。

(5)根據各專業特點,護理部制定培訓進修計劃,每年選派護師以上職稱人員參加省內外各種培訓班或進修學習某些新的護理技術。定期組織新技術,新業務的培訓學習。

護理安全教育心得體會篇8

xx月,透藍的天空,懸着火球般的太陽,雲彩好似被太陽燒化了,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不管天氣怎樣,也無法阻止我們學習的腳步。

我院爲了提高臨牀實習帶教水平,於xx月22日下午舉辦了護理教學組長能力提升培訓,授課的四位老師都精心準備了自己的課件,其中還專門邀請了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xx學華副主任護師爲我們授課。她從自己大學時的夢想、心態,以及對學醫的看法和到現在愛上自己的職業,並取得的較好的成績。給我們了一個簡單而精彩的分享。

xx老師課堂裏講到如何做好一個合格的帶教老師,以及我們臨牀帶教老師的重要性,作爲一個帶教老師,那麼他的顯性動作,如:言行舉止;和隱性動作,如:自身能力,理論知識等都尤爲重要。

我們現在面對的實習同學都是90後,他們有他們90年代的特徵,如以自己爲中心、不會照顧人、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等,他們到了醫院對周圍的環境、人都很陌生,缺乏安全感等。那麼針對這些問題xx老師依依爲我們作了解析和指導。實習時不單是讓他們去做一些跑腿打雜的事,這也是我們大部分帶教老師都存在的問題。工作中我們要鼓勵他們、關愛他們、傳遞正能量信息;以學生爲中心,老師做引導,並且要多與他們交流、溝通;知道他們需要什麼或者想學習到什麼。並且在工作中我們要以身作則,因爲榜樣力量是無窮的。

最後用一句“授人魚不如授人漁”作爲講課的結束語。

培訓結束,xx主任做了今天學習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培訓,相信對我們每位聽課者都受益匪淺;也相信,通過我們不斷學習總結,我院護理帶教也會竿頭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