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詐騙心得體會集合15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防範詐騙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防範詐騙心得體會集合15篇

防範詐騙心得體會1

通過最近一些電信詐騙案例的學習,可以看出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不法分子的詐騙手段也層出不窮,花樣百出,所以這也要求我們銀行的一線員工時刻保持高度警惕,擔負起防範電信詐騙最後一道防線的社會責任。

客戶王阿姨某日來到我行辦理匯款業務,經辦櫃員A嚴格按照我行“三問兩看一覈對”的相關要求進行詢問,經瞭解,王阿姨要將名下未到期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轉至工行開戶的一個公司名下,這一回答立馬引起了經辦櫃員A的高度警覺,叫來大堂經理執行雙人詢問,後經查實,王阿姨是聽鄰居口中聽說此公司,並聽說該公司承諾投資高收益,所以王阿姨準備嘗試,聽此敘說,我行員工判定此爲類似民間非法融資性質的公司,便立刻向王阿姨闡明轉款的危險性,告知此類轉賬一旦到達對方賬戶便再難追回,而且此類公司無實質性保證,近期也出現許多此類公司捲款外逃的案例,經勸說,王阿姨有些猶豫,這時大堂經理又叫來我行理財經理向其推薦我行近期理財產品,供其參考,王阿姨表示聽從建議,不再辦理此匯款業務。

我行每月定期或不定期的開展防範電信詐騙案件學習活動,讓員工思想上認識上繼續保持高度的警惕,杜絕電信詐騙在我行發生,踐行銀行的社會責任感,保障客戶的資金安全。防範電信詐騙,我們責無旁貸。

防範詐騙心得體會2

電信詐騙可能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會給我們帶來危害,所以學校精心組織安排我們學習關於網絡安全的專題講座,保衛科的老師爲我們講述了電信詐騙的相關知識、典型案例和如何防範詐騙等,使我受益匪淺。

在校園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見詐騙事件,他們也許會問我們是否需要網貸,也許會問我們是否有償出借銀行卡,甚至參加一些非法傳銷組織。如遇上述事件,我們要堅決的對他們說“不”。倘若一不小心誤入歧途、中了圈套,不僅會使我們的財產安全受到極大的損失,也會對我們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如果要讓自己的錢包和人身安全不受到損失,就要讓自己的大腦時刻保持清醒,警惕着一切可能發生的不良網貸、電信詐騙事故。

講座中提及的詐騙事件,主要分爲網絡詐騙和熟人詐騙兩部分。其中,網絡詐騙隨着電信事業的發展,在近幾年,對網絡安全造成了諸多不良影響,那些無孔不入的小廣告和虛假郵件信息,引誘着我們一步一步走入陷阱,一旦錯誤進入某某網站,會被這個假冒網站非法讀取個人信息,罪分子通過竊取用戶的賬戶密碼等私人信息後,當病毒植入計算機,可能會對用戶的信息進行篡改,從而造成個人的資金損失。而熟人詐騙更爲可惡,往往是由犯罪分子假冒熟人、領導,利用受害者的信任,對其實施詐騙。

面對各種詐騙手段,根據安全講座的教導,我們應該樹立網絡安全防範意識,時刻保持警惕,遠離網絡陷阱。其一是面對不明短信、郵件,不予以主動回覆,撥打提供的所謂諮詢電話,不進入提供的網址,自己進入正規網址查詢相關信息,時刻保證自己處於主動方,而並非被動方。其二是不要過分依賴網絡,如遇借錢,貸款等事件,應主動與對方電話或視頻聯繫,如果數額過大應該與家人朋友聯繫,進一步確認事實真相,方可匯款。其三,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對所遇電信詐騙事件,進行舉報和上報,向官方客服和輔導員進行彙報,防範團隊再次作案。

面對網貸和電信詐騙,騙子所施展的手段五花八門,我們只要清晰的糾出其中利益,發現他們所實施的就是一個“騙”字,掌握一定的防禦手段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網貸和電信詐騙事件的發生。

防範詐騙心得體會3

隨着現代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有了極大的改善,但這也促使了許多人利用高科技詐騙錢財,破壞人們的財產利益。現在的騙子無處不在,甚至就在你身邊,可要多加小心你的口袋哦!

當今最爲廣泛的詐騙方法無非就是冒充“朋友”向你發QQ信息、打電話、發短信,“我遇難了!”拜託你馬上“救急”匯款。看在朋友的份上,你匯了款後才得知你的“朋友”已經逃之夭夭。最後,遇難反成自己!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就是冒充公安機關逮捕你這個所謂的“犯罪嫌疑人”,說你綁架,販毒等罪案,再通過打電話和發信息的方式,步步引誘,甚至綁票贖金,將銀行賬號的錢轉走。“公安機關”反成“嫌疑犯”!真是讓人哭笑不得,無語倫次!

“你中大獎啦!”這是最爲普遍的詐騙方式,騙子往往冒充“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等知名節目,傳來佳音,你中大獎,只要交一點“保險費”,“稅金”就可以領取大獎,機會不容錯過,再不來就沒有啦!你付費以後,“大獎”消失的無影無蹤。看來,這就是貪小便宜的“大獎”吧!

令人最不可思議的還是“欠費”,電話欠費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卻還是有許多詐騙發生:我是中國電信的工作人員,您的電話、電視、寬帶賬戶欠費了,請繳納“滯納金”!沒想到“滯納金”最後進了騙子的腰包。

“天上掉錢啦!”你在街頭髮現一大筆錢,跑去撿起。誰知,騙子在假錢上下藥,趁你昏迷之時,取走所有的貴重物品,當你起來以後,發現財物被騙子一掃而空,後悔莫及啊!你見過天上掉錢嗎?做事還是謹慎爲好!

你發現了嗎?網上購物往往要比市場價低得多,許多人爲貪小便宜,謀利益,在網上匯款,數月後毫無音訊,“你上當了!”看來,不要總是想着會有好事發生哦,即使市場價貴點,但質量和品質還是有所保障的,可要當心啦!

騙子無處不在,利用數不勝數的手段處處詐騙,千方百計,步步引誘,你時刻小心着嗎?防止詐騙,保護自己的財產利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喲!只要我們處理得當,就一定不會上那些可惡詐騙團的“魚鉤”了。

小心“防”詐騙,安全“0”距離,只要我們謹慎行事,捂緊口袋,正確判斷,就能遠離詐騙,遠離騙子!防止詐騙,從我做起,歐耶!

防範詐騙心得體會4

隨着電信業的發展,利用電信工具和電信技術實施欺詐的事件越來越多,我周圍朋友的經驗是典型的案例,她被欺詐的具體過程如下

有一天下午,她接到陌生的非現場電話,對方主張是某購物網站的呼叫,告訴朋友她在他們網站上購買的某商品尺寸不足,必須退款。朋友當時很擔心,但是看到對方說了自己購買的網站和商品的具體信息,放鬆了警惕,之後追加了對方提供的QQ號碼,對方也在QQ上再次發送訂單的具體信息,留下了退款的網站。朋友按照訂單進入,登錄頁面和自己當時購買的網站沒有什麼區別,但網站不是官方網站,朋友向對方提出了這個疑問。電話裏的人說明這是他們臨時製作的網站。朋友也不太懷疑。接下來朋友填寫了自己的銀行卡信息,對方騙我說是安全驗證,騙我朋友還填了銀行卡密碼。之後,認證代碼被髮送到朋友的手機上。此時,對方要求朋友在電話快速填寫認證代碼。否則,超時不能退款,朋友在洗腦的狀態下填寫了95533次發送的認證代碼。之後,朋友登錄了自己的網上銀行,發現銀行卡中有近萬元的存款被轉移,突然意識到被騙了。

通過我的朋友這次的案例,我認爲這次欺詐事件的關鍵是受害者對電信欺詐的防範意識不足。首先,對於陌生電話、網站等,要慎重,不要輕易相信他們。如果確認他們提供的信息是正確的,最好自己打電話給購物網站的官方熱線詢問信息。其次,對銀行卡的理解不夠,收款時,無論如何都不需要通知銀行卡的密碼,如果密碼泄露,騙子就能知道銀行賬戶的所有信息。最後,驗證碼作爲銀行卡支付的最後屏障,不能泄露給任何人。驗證碼一旦公開,錢就會立即轉移。

如果錢被轉走,當事人應在第一時間及時報警,並要求警方聯繫銀行,查詢錢匯入的銀行卡賬戶,及時凍結,避免更多損失。對此,我們必須瞭解電信詐騙的各種手段,在遇到時有效防範,及時發現,儘快糾正錯誤。

作爲銀行職員,在爲客戶開卡、處理電子產品等業務時,必須加強審查本人是否處理,同時向簽約電子產品的客戶發行風險提示卡,通知客戶不要隨意點擊不明的網站,不要輕易相信不明的信息和電話

防範詐騙心得體會5

一、詐騙財會人員的主要手段

(一)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法分子冒充公檢法、財政局、稅務局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通過電話等與財會人員聯繫,以當事人涉嫌違法犯罪(如洗錢、透支、貪腐等)及退費退稅等爲藉口,誘導財會人員將錢匯入其提供的賬戶,或按其指令操作銀行賬戶。

【案例】丹陽市界牌鎮某廠的F會計在辦公室接到一個自稱是鎮江公安局經偵支隊A民警的電話,說他涉嫌一起上海的洗錢案!洗錢的主犯是鎮江工商銀行一個叫“宋丹”的副行長,涉及的金額有五六百萬之巨,警方從宋丹處搜出來幾百張銀行卡中,有一張正是以F會計的身份證辦理的!隨後,A民警將電話“轉接”到上海市公安局閔行分局經偵支隊,對方自稱姓陳,正在辦理宋副行長的洗錢案,要F會計現在就向上海的一個檢察官說明情況,並隨即將電話“轉接”到上海市檢察院。接電話的葉檢察官將案情重複了一遍後,要求F會計從電腦退出360安全防護,然後登錄網址。F會計登錄後,發現是最高人民檢察院的網頁,上面醒目地張貼着對自己的通緝令,限令他於當晚12時前到上海投案自首,接受調查,否則後果自負。F會計非常害怕,說沒時間過去,葉檢察官稱必須要調查F會計所在公司及其個人情況,之後, F會計便將家庭、個人、銀行卡信息及公司情況,一一如實相告。葉檢察官說F會計很可能從公司賬號內洗黑錢,讓他將公司網銀U盾插入電腦,輸入密碼登陸網銀頁面,並按指令在電腦上進行了一連串的操作,以“進行資金比對”。之後不久,電腦被黑屏。當F會計預感大事不妙,拔下U盾插入另一臺電腦時,發現網銀內的資金已被轉走20筆,共計990萬元......

(二)冒充老闆、客商。不法分子通過各種方法盜取財會人員的QQ、微信號等信息,並從中分析出財會人員單位領導、重要客戶的QQ、微信賬號,再冒充領導、客戶等向財會人員發送各種匯款轉賬指令和要求,使其上當受騙。

【案例】某光學有限公司李會計接到本公司客服提供的公司總經理的QQ,稱有急事讓其加入。總經理指示李會計匯一筆23萬元項目保證金到指定賬戶。匯款後,總經理說錢還不夠,讓李會計有多少匯多少,李會計便於第二天又向該帳戶匯入10萬元,之後電話聯繫總經理,發現被騙。

(三)修改客戶資料。不法分子盜取或克隆財會人員的電子郵箱,發送更改的銀行賬號,達到攔截貨款的目的。

【案例】某潔具配件廠與國外Z公司一直有業務往來,平時雙方主要通過電子郵件交流。一天,該廠發現郵箱被人盜用,並向客戶發出了更改銀行賬號的信息,Z公司已將1萬餘美元貨款匯到不法分子提供的賬戶上。

(四)網銀升級詐騙。不法分子以網銀系統升級或動態口令牌過期需要更換爲由,誘騙當事人登陸假冒銀行網站和網銀,以盜取當事人登陸信息和網銀資金。

(五)匯款短信詐騙。通過羣發“請匯款至xxxxxx(銀行賬號)”的短信,騙取那些恰巧需要向他人轉賬的財會人員,將錢款匯至騙子賬戶上。

【案例】揚中某電氣有限公司何會計收到號碼爲13909984xxx發來的短信“那錢打到這張工行卡621226370001126xxx,戶名:胡正華,辦好回信”,騙取何會計向該賬戶匯款500萬元。經瞭解,何會計原計劃向客戶轉賬500萬,商定打入對方工行卡,恰巧,匯款時收到這則詐騙短信,他也未加辨別,就直接將錢匯出,導致案發。

二、防範提示

財會人員肩負着單位的財務重任,平時應注意瞭解、掌握相關電信詐騙的作案手段,切實增強防騙意識,防範騙案的發生。

(一)防範QQ、微信被盜。使用QQ、微信等即時通信工具時,不要點擊陌生好友發送的郵件、壓縮包及未知鏈接,避免電腦、手機中毒導致QQ、微信、通訊錄、網銀等個人信息被盜;企業單位財務人員的QQ、微信號,無特殊情況不在互聯網公佈;發現本人的QQ或微信號被盜,要在第一時間通知好友。

(二)當接到司法機關指控你涉嫌“洗錢”等違法犯罪的電話時,需要冷靜、再冷靜,身正不怕影子歪,千萬不要被人牽着鼻子走,按對方指令、要求進行銀行卡或網銀操作。須知,公、檢、法辦案調查均需2人以上,並向當事人出示證件,當面進行;扣押、凍結資金必須具有相關法律手續;即使要求轉賬,也不可能轉入個人賬戶。

(三)當領導、老闆或客戶通過QQ、微信等提出匯款轉賬的要求時,一定要當面或經電話聯繫進行覈實、確認;暫時無法與領導、客戶等取得聯繫時,應暫緩匯款;如有疑問,可向身邊的同事、朋友請教,或撥打110諮詢。

(四)通過郵箱發送銀行賬號一定要謹慎;無論是通過郵箱,還是收到匯款短信時,都要注意覈對對方的原始賬號,如果發現變化,要及時通過電話聯繫確認。

(五)記住正確的銀行網址,不將銀行賬號、密碼、身份證號、交易驗證碼等信息提供給任何無關人員。

(六)完善財務管理制度。轉賬匯款必須嚴格履行財務審批手續;不通過QQ、微信、短信等容易盜號假冒的通訊工具下達、傳遞轉賬匯款的指令和要求。此外,要給電腦安裝必要的殺毒防護軟件,及時更新操作系統補丁,確保電腦運行安全。

防範詐騙心得體會6

隨着現代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有了極的改善,但這也促使了許多人利用高科技詐騙錢財,破壞人們的財產利益。現在的騙子無處不在,甚至就在你身邊,可要多加小心你的口袋哦!

當今最爲廣泛的詐騙方法無非就是冒充“朋友”向你發QQ信息、打電話、發短信,“我遇難了!”拜託你馬上“救急”匯款。看在朋友的份上,你匯了款後才得知你的“朋友”已經逃之夭夭。最後,遇難成自己!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就是冒充機關逮捕你這個所謂的“犯罪嫌疑人”,說你綁架,販毒等罪案,再通過打電話和發信息的方式,步步引誘,甚至綁票贖金,將銀行賬號的錢轉走。“機關”成“嫌疑犯”!真是讓人哭笑不得,無語倫次!

“你中獎啦!”這是最爲普遍的詐騙方式,騙子往往冒充“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等知名節目,傳來佳音,你中獎,只要交一點“保險費”,“稅金”就可以領取獎,機會不容錯過,再不來就沒有啦!你付費以後,“獎”消失的無影無蹤。看來,這就是小便宜的“獎”吧!

令人最不可思議的還是“欠費”,電話欠費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卻還是有許多詐騙發生:我是中國電信的工作人員,您的電話、電視、寬帶賬戶欠費了,請繳納“滯納金”!沒想到“滯納金”最後進了騙子的腰包。

“天上掉錢啦!”你在街頭髮現一筆錢,跑去撿起。誰知,騙子在假錢上下藥,趁你昏迷之時,取走所有的貴重物品,當你起來以後,發現財物被騙子一掃而空,後悔莫及啊!你見過天上掉錢嗎?做事還是謹慎爲好!

你發現了嗎?網上購物往往要比市場價低得多,許多人爲小便宜,謀利益,在網上匯款,數月後毫無音訊,“你上當了!”看來,不要總是想着會有好事發生哦,即使市場價貴點,但質量和品質還是有所保障的,可要當心啦!

騙子無處不在,利用數不勝數的手段處處詐騙,千方百計,步步引誘,你時刻小心着嗎?防止詐騙,保護自己的財產利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喲!只要我們處理得當,就一定不會上那些可惡詐騙團的“魚鉤”了。

防詐騙,安全“0”距離,只要我們謹慎行事,捂緊口袋,正確判斷,就能譟詐騙,噪騙子!防止詐騙,從我做起,歐耶!

防範詐騙心得體會7

近期,我在北京反詐和國家反詐中心觀看了刷單詐騙相關宣傳視頻,學習心得體會如下:

1、什麼是刷單和刷單詐騙

刷單是一個電商衍生詞,店家付款請人假扮顧客,用以假亂真的購物方式提高網店的排名和銷量獲取銷量及好評吸引顧客。通過這種方式,網店可以獲得較好的搜索排名,比如,在平臺搜索時“按銷量”搜索,該店鋪因爲銷量大(即便是虛假的)會更容易被買家找到。刷單是違法行爲,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網絡交易管理辦法》等法律。

刷單詐騙是指騙子利用網絡等平臺發佈兼職刷單廣告,以給電商平臺商鋪刷信譽、刷銷量爲由,以高額回報爲誘餌,誘使受害人做任務,並承諾刷單成功後退還本金和佣金,等受害人加大投入後,再以種種藉口騙取錢財的網絡詐騙行爲。

2、刷單詐騙的基本套路

通常騙子通過網站、聊天羣等渠道發佈兼職刷單廣告和鏈接,打着“工作簡單、高回報”的幌子吸引目標羣體,並曬出他人的兼職收益和付款截圖等,使目標受害人受到誘惑。當受害人動搖的時候,騙子會先給一些小額的刷單任務,並按約定返還本金和佣金,讓受害人嚐到甜頭,不斷加大投入,“多刷多賺”。

當刷單的金額越來越高時,騙子不會再很快返還本金及佣金,聲稱任務中含有多單,必須刷完規定數量纔可以提交系統返款,人工是無法直接干預系統的,欺騙受害人再完成連續任務才能一次性返還本金和佣金。等受害人完成連續任務後,又以系統故障、轉賬延遲、賬戶凍結等理由,誘導受害人轉入同樣的金額激活賬戶等等,直至受害人被拉黑後才發覺被騙。

3、如何避免刷單詐騙

要牢築防詐意識,不要有輕信所謂的高額回報,要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與付出不成比例的回報是不存在的,佣金收益明顯過高過快的兼職,往往存有詐騙風險。要保護好個人信息,不要輕易泄露個人的支付賬號、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銀行卡號等相關信息,保護好個人的信息安全和財產安全。

總之,刷單害人害己,遠離刷單,謹防上當受騙。

防範詐騙心得體會8

電信詐騙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詐騙不是每個人都遇到過,但是在校園生活中我們大學生經常碰到電信詐騙的情況。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遇到過以下情況:騙子冒充朋友跟事主借錢,有短信黃成娛樂節目節目中獎了,讓事主轉賬繳稅,騙子冒充外地的公檢法讓事主轉賬等等。這些都是電信詐騙的案例。大學生受騙上當主要有以下原因:思想單純、防範意識較差,貪圖虛榮、遇事不夠理智,有求於人、交友行事輕率,貪小便宜、急功近利等。因此大學生要做好對校園詐騙的預防就必須做到:

1、提高防範意識,學會自我保護。大學生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法制和安全教育活動,多知道、多瞭解、多掌握一些防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貪圖便宜、不謀取私利,不要輕信花言巧語,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況隨便告訴陌生人,以免上當受騙。

2、交友要謹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

3、同學之間要相互溝通、相互幫助。在高校,大家嚮往着同一個學習目標,生活和學習是統一的同步的,同學間、師生間的友誼比什麼都珍貴,因此相互間加強溝通、互相幫助,以避免一些傷害。

4、服從校園管理,自覺遵守校紀校規。同學們一定要認真執行有關規定,自覺遵守校紀校規,積極支持有關部門履行管理職能,並努力發揮出自己的應有作用。當前隨着網絡、電信技術的日益飛速發展,一些不法分子藉助網絡、電信等媒介實施各種詐騙活動,打擊和防範詐騙已成爲全社會的共同話題,一方面,警方要重拳出擊,打擊不法活動,另一方面,就要靠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努力,提高基本的防範意識和識破詐騙的能力。特別是對於我們大學生朋友而言,要學習一定的防範詐騙的基本知識,提高防範詐騙的基本能力,遇到實際問題,忌盲目,多思考,千萬不要被某些假象所迷惑。防人之心不可無,一旦涉及到錢財,就要萬分謹慎,多加小心。萬騙不離其宗,不管是現實詐騙還是網絡詐騙,騙子最終的核心或者是共同點都是一個騙字,只要我們多加強預防心理,切實做到“三不一要”:不輕信、不透露、不轉帳;要及時報案。犯罪分子都是利用受害人趨利避害和輕信麻痹電的心理,爲此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應提高警惕,加強防範意識,防止受騙。要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沒有白掉的餡餅,就算掉了你也撿不到。總之,一定要提高警惕。

防範詐騙心得體會9

“詐騙”這個話題我們並不陌生,因爲在我們身邊時常有很多詐騙事件發生。但詐騙的受害羣體也不僅僅是老年人,近些年來詐騙的受害羣體趨於年輕化。隨着信息網絡的發展,網絡詐騙屢見不鮮。網絡羣體的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年輕羣體,年輕人願意嘗試網絡交友,而安全防範意識卻相對薄弱,所以很容易上當受騙。而作爲大學生的我們,正是這一羣體的大部分人,我們即將步入社會,安全意識防範比較薄弱,很容易受到詐騙。

近日,博士生被詐騙10萬餘元一事,引發網友關注。騙子以被害人網上有貸款記錄需要取消否則影響信用爲由,誘導被害人辦理多種網絡貸款業務,並將貸款轉入騙子提供的賬戶。由於遭遇網絡詐騙的被害人是xx大學的一名博士生,網友們對此議論紛紛,其中不乏嘲諷之聲。一名xx大學的博士生卻陷入網絡騙局,儘管該博士生所遭遇的網絡詐騙手法並不鮮見,卻還是讓不少人感到意外。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博士生應該是博學多才、見多識廣的高級知識分子,不該陷入如此低級的騙局。但現實證明,在五花八門、隨時更新的騙局面前,誰都可能不幸中招。因此,對任何被害人都不該嘲諷,而應以持久、嚴厲的打擊態勢避免類似事件發生。

如今網絡詐騙花樣翻新程度,詐騙信息傳播寬度,覆蓋羣體廣度讓人防不勝防。特別是涉世未深、社會經驗少的大學生,或者是雖然有一定社會經驗但知識更新緩慢的老年羣體,都容易成爲受騙者。這些詐騙手段與我們的生活緊緊聯繫在一起:網絡購物詐騙、錄取詐騙、貸款詐騙、網評信譽詐騙(也被稱爲“刷單詐騙”)、盜用QQ冒充好友借錢等等。騙子的詐騙手段層出不窮,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因此,我們在面對“天上掉餡餅”的事時,要保持警惕。

人在某種情境下特別容易陷入盲區半短路,一些經過培訓的騙子深諳此道,有一套把握盲區的心理操縱術。加之在詐騙電話的突然襲擊下,在將被抓捕、通緝、賬號存在安全隱患的威逼利誘下,無論學歷高低、見識多寡,誰都可能一時迷惑,掉入陷阱。因此在大學也要組織日常的網絡安全、防詐騙等培訓,通過給學生髮放宣傳手冊,佈置宣傳櫥窗等方式,傳授防詐騙知識。

防範詐騙心得體會10

校園網貸風險多發,一些學生網絡借貸導致揹負“鉅額債務”。

錢凌是江蘇常州大學懷德學院大二學生,去年6月,他認識了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的唐興。唐興告訴錢凌,他們公司正與多個大學生分期貸款平臺合作,招聘學生做兼職,只要幫忙在平臺上“刷單跑量”,學生就能輕鬆獲得報酬。唐興還表示,做兼職的學生事前可以簽訂一份免責協議,一旦還不起錢,兼職學生不承擔責任。

“賺錢快、收入高、無風險”錢凌便一口答應了這個“好差事”,和唐興簽訂了免責協議,然後向平臺提交了個人姓名、身份證號、學校和入學年份等信息。沒到兩天,註冊就審覈通過了。錢凌立刻申請了12個月期貸款,金額1萬元,月利率0、99%。

提交申請後,錢凌很快接到貸款平臺的客服電話。覈實完信息後,半小時內,錢凌的銀行卡就收到了1萬元,他隨即將借款轉給唐興,同時拿到1000元的兼職報酬,並被告知以後還款的事就不用他管了。但兩個月後,當錢凌接到貸款平臺催促還款的電話時,唐興的手機卻再也打不通了……

錢凌的遭遇並非個案。據常州警方介紹,除錢凌外,還有常州工學院等高校的10名學生掉入唐興的陷阱。

曾有媒體報道,福建師範大學閩南科技學院一名學生,用十多個同學的信息網貸了70多萬元,自己卻消失得無影無蹤;同學們則不停地接到催款通知,嚴重影響學習生活。

此外,除了校園網貸詐騙以外,也有一些大學生爲了講排場,不惜在網絡平臺借貸來實現超前消費和高消費,有的明顯超出了承受能力,揹負“鉅額債務”。

消費觀念不理性、個人信用保護意識淡薄、網貸平臺無序擴張等是主因

近年來,互聯網借貸平臺瞄準了大學生羣體,以P2P貸款平臺、校園分期購物平臺和電商平臺的分期付款等形式慢慢滲入校園,寧靜的象牙塔成爲網絡借貸平臺爭奪的地盤。

“很多校園貸款平臺審覈存在漏洞。有些甚至舉着身份證拍個照,讀一段話錄個視頻就可通過審覈。這可能是校園網貸亂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常州警方辦案人員告訴記者。

而另一方面,大學生財商觀念方面的誤區,也是網絡貸款案件在大學校園內頻繁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鄧建鵬認爲,很多大學生還沒有形成正確的理財觀念,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意識也不足,這讓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機。

鄧建鵬還表示,很多校園貸款平臺的無序擴張,也增加了風險產生的可能性,“他們在廣告中常常使用‘0利率、0擔保、無服務費’等誘人的貸款和消費訊息吸引客戶,同時給校園代理人很高的佣金,助長了代理人盲目擴張業務的衝動。這不僅對大學生,對這些貸款平臺本身,也意味着很大的風險。”

也有專業人士認爲,消費信貸是一種金融工具,並無道德標籤。一些理性消費的大學生也不在少數,通過分期貸款消費能減輕一次性消費帶來的資金壓力,但關鍵是學生的借貸要在自己可承受範圍之內。

應加強風險提示,建立嚴格的借貸流程和審批機制“大學生享受金融服務本無可厚非,而且現在快速發展的態勢也說明確實存在市場需求,但現在的問題是,校園網貸作爲新興業態,與大多數互聯網金融平臺一樣,還遊離於監管之外。”“分期樂”公關負責人認爲,一些平臺野蠻生長,有些平臺存在費率不透明、授信額度過高、風控鬆懈但催收嚴酷等不負責任的信貸行爲。

此外,目前存在的問題也和當前部分大學生信用意識薄弱,消費觀念有偏差有關,亟須提高大學生的金融和網絡安全知識水平。

“防範校園網貸的風險又同時能滿足大學生分期購的需求,最重要的是監管要跟上。”鄧建鵬認爲,未來的監管政策應在以下方面着力:首先要規定互聯網金融平臺一定要對大學生做特別的風險提示,倡導適度消費的理念。其次,在評估信用水平和償還能力時,要適用高於其他人羣的審覈標準。

近日,教育部和銀監會聯合發佈通知,要求加大不良網絡信貸監管力度,向學生髮布預警提示信息,同時建立校園不良網絡借貸實時預警機制等。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表示,校園網貸平臺首先要模式合規,才能避免法律風險。如果是以P2P的形式來做,就要按法律法規所規定的,確保其信息中介的定位;如果是以自有資金放貸,就必須由監管部門頒發牌照的消費金融公司來做。

其次,貸款平臺應規範借貸流程,對大學生借款人進行適當的測評,綜合考慮其風險承受能力、還款能力等。

最後,從行業角度來說,要建立起全行業的風險測評體系和監控體系。

防範詐騙心得體會11

今天聽了防詐騙的教育講座,受到了很多的啓發,學到了很多知識,在我們的身邊,總是存在着很多的騙局,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是精明的偵探,仔細地觀察,有防範意識,以防自己被騙,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不管是多親近的朋友,或者是看起來很可憐的陌生人。

其實,詐騙在學校也是普遍存在的。特別是每年大一新生來校之際,此時詐騙分子便會出來“覓食”,主要以大一新生爲目標,利用他們對大學的不熟悉,以及對大學美好的憧憬,利用他們的善良。爲了達到他們的目的,騙取新生的信任,對其進行“洗腦”,進而實施詐騙。

我們學生自身在專業學習之餘,自覺嘗試接觸社會,增加自身的社會經驗,加強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同時重視安全教育,提高自身的安全防範意識,對不清楚的事宜及時與學校老師溝通諮詢;再者增強自身的心理素質,樹立好正確的價值觀和金錢觀,一旦出現意外,沉着冷靜,注意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及時與父母和老師溝通。

不要有“貪圖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餡餅的心理”;注意保護個人資料信息,不可隨意註冊、填寫自己的身份、手機號碼、銀行卡號等私人信息;在做好自身防範的同時,積極向周圍的親人、朋友做好宣傳;發現電信詐騙違法犯罪行爲要及時報警。如果掉人不法份子所設絡的陷阱,要及時採取措施,儘量減少損失。發現上當受騙不要有僥倖心理,應當迅速保存涉案證據,並及時報案。

高校大學生詐騙案件頻頻發生已經成爲嚴峻的社會問題,其背後所衍生的諸多問題都值得我們反思和思考。電信詐騙危害巨大,防範電信詐騙要從自身做起,民衆要做到不貪婪、不輕信、多防範。有關部門要採取必要的措施,對多種電信詐騙進行嚴厲打擊、加大科技預警和打擊力度、宣傳要加大力度,要將防範意識深人人心、要規範銀行的賬戶管理制度、完善立法重點打擊。將電信詐騙消滅在萌芽裏。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練就防詐騙、反詐騙的自我保護意識,要擦亮眼睛,做到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範詐騙心得體會12

爲進一步擴大反詐宣傳,提高廣大羣衆防騙意識,國家反詐中心製作了《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手冊》,北京反詐中心也有很多視頻宣傳,向廣大人民羣衆各種電信網絡詐騙類型,揭批了詐騙的犯罪手法、解析了典型案例,同時進行了防騙提示。

而我也被詐騙過,現在想想那時的手段屬於:虛假購物詐騙:

事情是這樣的,我手機有淘寶,購買過京東上的藍牙,當然這件事經過家長同意,在京東上購買的,家長幫我代付,過了好久,突然有一天,手機電話響,正好趕上我放學的路上,就接聽了,說是我曾經買過她家小家電,我說不記得了,就記得買過藍牙,對方立馬說藍牙也算,現在店慶活動,爲了獎勵新老客戶對公司的支持,將購買過得客戶進行抽獎,我被幸運的中二等獎,說是給我寄出什麼禮物,叫我提供地址電話收件人,並先支付運費,禮物有兩種,一種是運費198元,一種運費是68元,我一想198有點貴,那得多重的多大的物件,再說也怕家長說我,瞎買,我還是選一個68的,作爲禮物送給媽媽。

於是乎,我就把地址電話聯繫人都給對方,並支付了,68元的運費,就坐等禮物,送給媽媽,媽媽一定很開心,好期待媽媽收到禮物那一刻。這是傻乎乎的我,一廂情願,以爲家長收到會很開心,回家也跟媽媽說,過幾天有個快遞,是我送給她的,並不告訴媽媽,是什麼禮物,媽媽那會還很開心,說我長大了,知道心疼人,她也很期待收到禮物的那一刻。

結果過了十幾天,依舊沒有任何快件和驚喜,有一天我突然有點覺醒,上網查了一下,有偷偷撥過去電話,結果電話另一頭說是空號,那一剎那我才徹底醒悟,自己是被騙了,回想起那一天的事,好像人家並沒有說我之前買過什麼,而是自己說出,正中對方的坑,一步步的被騙了,68元但是不多,但是一個人68,那麼積少成多,還不知道有多少人被騙,現在的人真心是太可恨可惡。

晚上我又跟媽媽承認錯誤,說自己是被騙,根本就沒有什麼驚喜的禮物,媽媽還安慰我,說吃一塹長一智,並跟我一起上網查看曾被欺騙上當的一些案例,真心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我的經歷講訴希望大家能覺醒,避免同類上當。

真希望多關注”北京反詐中心”多看看各種詐騙宣傳,叫更多的人警醒,免得更多人上當受騙。

防範詐騙心得體會13

我們觀看了反詐騙影片《暗流涌動》,觀看後心中無限感慨,接下來讓我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得出的體會,併爲大家普及一些基本常識。

經數據統計,每天平均有數以千計的詐騙電話和網絡信息向大學校園侵襲,我們一旦放鬆警惕,就會陷入詐騙的圈套。

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不會通過電話和網絡辦案,也不會通過QQ和微信向我們發送證件和案件文書,更沒有設立所謂的安全賬戶,接到冒充公檢法的電話時我們要保持冷靜,不要切斷自己與外界的聯繫,及時和家人和老師求助,也可以撥打110覈實真僞。

網絡交友魚龍混雜,對於網友我們應該保持警惕意識,勿投入過多的感情和信任,更不要聽網戀對象的指引去下載和註冊非正規的投資平臺,對於那些與你談感情再誘導你去投資**賺大錢是典型的殺豬盤詐騙。我們還要牢記,任何在網絡聊天工具中,向我們索要匯款和轉賬的一定要與本人進行當面和視頻的核實,入黨申請書謹防冒充熟人親友的詐騙。

我們不要輕信網絡遊戲,手機遊戲中的交易請求和陌生鏈接,與陌生人進行網絡遊戲的裝備,皮膚賬號等非官方平臺的交易是風險極大的。很可能出現一手交錢就被拉黑的情況。同時我們不要沉迷網絡遊戲,保護好個人財產適當遊戲,謹防被騙。

刷單不僅是詐騙,也是涉嫌違法行爲,我們應保持清醒的頭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要牢記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的道理,網絡上並不存在的低門檻高收益,輕輕鬆鬆就能賺錢的兼職,如果發現自己陷入刷單的騙局,應立即停止操作,及時止損並報警。

接到陌生的客服電話要提高警惕,即使對方能說出你的個人信息,交易信息賬號信息等也不能輕信,特別是電話裏稱需要根據他的指示進行交易退款額度清零註銷網貸賬號下載其它網貸平臺來提升信用分都是詐騙,網購和網貸平臺中的訂單和賬戶問題可以官方APP中對客服進行諮詢。

防範詐騙心得體會14

“網絡詐騙”與“校園不良借貸、網貸”事件在大學校園裏頻發,已給廣大師生的人身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危害,必須加強教育,引起廣大師生警惕。

網絡信貸典型模式爲:網絡信貸公司提供平臺,資金借出人獲取利息收益;資金借入人到期償還本金,網絡信貸公司收取中介服務費。一些p2p網絡借貸平臺不斷向高校拓展業務,以“零首付”“零利息”“免擔保”等虛假宣傳方式和降低貸款門檻、隱瞞實際資費標準等手段,誘導學生過度消費,甚至陷入“高xx”陷阱,給廣大同學和家長帶來了巨大的負擔和痛苦

1、多爲非法民間借貸組織,借貸手續不規範,不合法,週期短,利息高甚至利滾利;

2、當學生無法支付高額利息時,便以不法手段威脅甚至勒索學生及家人、擔保人;

3、部分分期平臺沒有在用戶申請分期時主動、明確告知逾期還款後果,導致延遲還款學生的借貸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4、貸款協議諸多陷阱:以專業術語和法律條文隱瞞高利息等霸王條款;

5、部分平臺要求貸款前先交押金,後卻再無下文;或者收取高額“諮詢費”、手續費;

6、部分學生以個人名義爲第三方貸款提供擔保,當第三方不能如期償還,借貸公司直接要求學生承擔費用。

1、樹立科學的消費觀,不盲從、不攀比、不炫耀,合理、適度、理性消費;不追求超出自己經濟承受能力的物質享受,儘量不要在網絡借款平臺和分期購物平臺借款和購物;

2、保護好自己的個人身份信息,切勿將自己的個人身份信息借給他人借款或購物;

3、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當有危險或者被不法分子威脅時,學會用正當手段或者動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及時向家長、老師求助,不要因爲害怕被批評則釀成大錯;

4、當發現其他同學有異常消費行爲時,及時提醒,必要時報告輔導員或學院安保處;

5、培養節儉自立意識,通過誠實合法勞動創造財富,不要參以“兼職”爲名的校園網絡借貸平臺宣傳活動。

星期五,我們觀看了一些防網絡詐騙的相關視頻。

詐騙,是指以非法佔有爲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款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爲。提防和懲治詐騙分子,除需要依靠社會的力量和法治以外,更主要的還是自身

的謹慎防範和努力,認清詐騙分子的慣用伎倆,以防止上當受騙。

所以我們以後上網要小心,不能大意地上了騙子的當,絕對不能讓這些有害於我們身體的健康的詐騙內容滲透到我們的心裏。讓我們迷失自我,最後害了自己,留下傷心而悔恨的眼淚,讓自己難受。

1、上網要小心。

2、儘量不上網,做一些綠化的事情,開拓心情。

3、交朋友時,留意他人的資料,不要加一些陌生人,然後讓他人展開對自己的詐騙。

不要輕易相信別人的話,反倒讓自己悔恨,傷心。

一定要小心!防網絡詐騙。別讓自己的言行最後讓自己傷心,讓自己難受。

前幾天我我被網絡詐騙了,這幾天很是焦慮,可能都有些抑鬱了。事情是這樣的,我學習的專業經常要熬夜趕作業,所以必須經常要敷面膜,否則痘痘長的很厲害。某天刷微博的時候,看到一個網紅推薦了一個賣韓妝的APP,當時在做活動我就抱着試試的心態下載了這個APP買了一盒試用了。收到貨的第二天,突然有個陌生電話打過來說我買的面膜質檢有問題,需要收回,並且需要退款給我,說的時候很是誠懇,後來她說給我一個號讓我加這個,加了他後Q名就叫支付寶退款中心,騙子弄的還挺真實的,當時就截圖了

我的訂單裏的東西,還有我的個人信息,自己還是一名在校生,沒怎麼接觸社會,當時我就相信了。

後來他給了我一個鏈接說要填相關的信息,我很鬱悶的是,怎麼需要填密碼那些的,騙子就說必須要填否則就不能退款了,毀容了別怪我們什麼的,說的很恐嚇。我就填寫了相關信息,當時長了個心眼,填了沒有錢的銀行卡,但是填完了後騙子知道我卡里沒錢就說,你這張卡沒用啊,然後就逼我說要重新填一張卡,我那張卡是有錢的,學校剛打的助學金和自己打工存的錢,對了說一下本人家庭情況並不是很好。我就趕緊又把那個有錢的卡里的錢轉到我之前那個他們說沒用的卡上,填完之後他們說你怎麼在轉賬啊,這樣就退不了了啊,當時是晚上了,支付寶轉賬有點慢,但是騙子是有耐心的足足等了我一個多小時錢轉好了讓我告訴他,他還說他爲了辦好我的事情都加班了一個多小時,我當時覺得他還真是不容易,爲了退款給我還加班這麼久,我就說明天在弄吧,她說不行,一定要等我。後來就和她聊了很久,現在想想自己真的是同情心氾濫了。

我告訴他我是學生那卡里那些錢都是生活費什麼的,但是後來他騙光我的錢還不夠,變本加厲還騙了同學的錢。唉,損失的金額蠻慘重的我到後來才意識到我被詐騙了,隨即我的室友在微博找到那個App的官方微博,裏面竟然有很多跟我經歷相同的小夥伴,關鍵很多還都是學生,也有一些工作了的白領。我當晚就去公安局報案了,直到今天,一點消息都沒有,每每想到這件事我晚上就失眠,飯也不想吃,減肥都不用減了,當晚我整個人就消瘦了。警察只說等,說破案的機率很小,只能把這件事當做人生道路上的一次教訓。我沒辦法,也只有等,可我就不明白了,爲什麼同樣是人,明星遇到網絡詐騙,警察的辦事效率就這麼高呢?或許我不該一視同仁。我就是希望作爲一個普通的老百姓,能夠享有我應有的權利,我知道你們也很無奈,我都理解,關鍵這次詐騙事件並不是只有我一人報警了,我知道的就已經有十幾個人了,我們每天發微博,希望廣大的網友們能注意,能小心,能們,雖然對有些人來說,我就被騙了幾千元何必這樣,因爲我只是一個學生,還在用父母的錢,我父母賺錢特別不容易,而且被騙的金額裏還有我自己前段時間拼命兼職賺的一點錢,所以我真的不甘心。經歷這件事後我可能都不敢再網購了,儘量去實體店買吧,現在網絡信息傳播的太快了,自己的信息在騙子那裏一覽無餘,想想都覺得可怕的

不過患難見真情,發生這件事後,有很多同學幫助了我,我真的很感激他們。這次事件也讓我變的成熟了許多,後面我可能要每天出去兼職換取我的生活費了這幾天每每想到這些我就忍不住要流淚,不過我要學會堅強,生活還要繼續,最後我真的希望騙子能留存一絲的善良,別再繼續詐騙了,

希望世界上的好人多些……

防範詐騙心得體會15

如今電信詐騙的手段隨着信息技術的進步也日新月異,而且防詐騙往往滯後於詐騙手段的更新換代,因此作爲銀行一線的工作人員,在此通過一些邏輯小tip提醒廣大羣衆,在接到不知名的電話時,應該這樣做:

1、養成好習慣,如果接到陌生電話,首先看一下是否是外地的,儘量不要去接外地的號碼,尤其是固定電話,如果手機是智能的,請安裝類似360防詐騙的軟件,能夠一定程度上防止已經被舉報過的詐騙電話。

2、接到任何有公信力的機構電話聲稱您的賬戶或者郵件涉及非法事件的時候,請相信自己,沒有做的事情無須爲之擔憂,更加不必相信對方爲你着想的不良企圖,任何機構在凍結或者扣劃您的賬戶資金都需要有合法的手續去銀行執行,不需要恐嚇或者表現出一副爲您着想的菩薩心腸,現在是法治社會,這些行爲都必須有法律依據,相信自己就是最大的盾甲!

3、接到親朋好友或者師友的電話聲稱手術或者急需借錢的信息或者電話,請務必聯繫可以聯繫的熟人確認相關事項,詐騙分子往往利用遇到急事或者災禍容易慌亂和擔心的心理進行詐騙,遇事沉着冷靜,不要輕易相信。

4、僞基站的高度發達使得客戶發生電信詐騙的機率大大提高,同時作爲高度發達的詐騙手段,僞基站的行爲往往防不勝防,在這裏,如果收到這樣的信息,一定要聯繫各大機構公示的客服電話,而不是去聯繫僞基站發過來的網址或者聯繫電話。臨櫃工作人員在工作時謹記:

1、合規操作,保護客戶,保護自己,善於觀察,對於邊打電話邊辦理業務的客戶,要適時提醒客戶,盡到工作責任和義務。

2、定期檢查防詐騙小提示是否放置醒目。

3、對於匯往外地的客戶尤其要多一個心眼,對於客戶不能說清楚的業務,最好能讓客戶自己打一個電話當場確認。因爲我們多一句提醒,客戶就減少一個發生損失的概率,少則幾百,多則上百萬,花費提醒的時間不用兩分鐘,但是這兩分鐘如果有成效的話,減少詐騙的機會成本有可能高達幾百萬之巨。時刻心懷責任,心懷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