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數學新課程改革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中數學新課程改革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中數學新課程改革心得體會

國中數學新課程改革心得體會1

新課程改革讓我體會到了教學的生命過程。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唯一標準。但具體付諸於實際行動就不是簡單的一句話了,這不僅是對老師教學方式的挑戰,更是對學生全面負責的責任。通過教學實驗以及結合一些大師的理論進行總結:

一、轉變教育觀念,發揚教學民主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師要走出演講者的角色,成爲全體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激勵者、引導者、協調者和合作者。學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師不能代勞。教師的主要任務應是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在恰當的時候給予恰當的引導與幫助。要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來獲取知識,發展能力。例如在學習同類項概念時,我針對七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組織“找同類項朋友”的遊戲。具體做法是這樣的:把事先準備好的配組同類項卡片發給每個學生,一個同學找到自己的同類項朋友後,被“擠”出座位的另一個學生再去找自己的同類項朋友,比一比誰找得既快又準。這種生動的形式和有趣的方法能使學生充分活動,學習興趣大增,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掌握了確定同類項的方法和合並同類項的法則。

二、開展課改實驗、走進新課改

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形式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數學教學採取了提出問題實驗探索引導觀察分析推理得出結論的實驗教學法。傳統的教師泛泛而講,學生被動聽的局面已被生動活潑的討論式,合作學習的方式所代替,教師的關注由單一的學習效果轉爲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在教學中,還應該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

課改就是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啓發,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地蒐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於把握學生的心理,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生共鳴。數學學科與日常生活,生產密切相關,要使學生經歷從現實世界中抽象出幾何模型的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具體做法是:

1、確立一個思想,即“爲學生一生的發展做準備”的思想。

學生的發展,我們主要強調應該是全體學生;而不是部分學生,應該是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而不是重智力輕其他;應該是個性發展而不是同一模式,應該是可持續發展,而不是限於當前的發展,教師的每節施教必須從這點做起,這是我們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

2、注重課程整體的轉變。

建構科學理學、後現代主義哲學以及多元智能理論爲基礎,強調學生中心,重視學生的個人經驗,強調課程實過程中的個人體實現課程政策從“集權”到“放權”的轉型,課程範式從“科學中心主義課程”到“社會建構中心課程”的轉型,教學規範從“傳遞中心教學”到“探究中心教學”的轉型等。

3、進行三個轉變

(1)、教師角色的轉變;(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掌握知識的方法,成爲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知識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2)、學生地位的轉變;

(3)、教學方法的轉變;

三、新課程改革中的創新問題

新的課程改革由理論走向實踐,學校課程目標由過去的重知識和技能的訓練轉向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統一;由重個體轉向面對全體學生,由重知識傳授轉向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個性特長。要實現這一轉變,我們應該從創新教育着手,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創新教育是指通過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教師,培養出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從而進一步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的教育過程。由此可見,創新教育既是一種全新的教育觀念,也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當前我國中國小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開展了創新教育活動:

1、更新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

2、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將創新教育的思想和方法落實到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

3、把課堂教學作爲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戰場;

4、大力開展課外活動,特別是開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科技活動,如小發現、小考察、小發明、小製作、小實驗、小論文等“六小”活動,並把這些課外活動作爲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

5、爲學生提供創新的時間和空間,設立學生教育實踐基地,增加學生實踐活動的內容;

6、實行開放式教育,走教育改革之路;7、利用現代教學手段開展校園網絡建設;

8、以課程教材改革爲突破口,開展系列創新活動。如優化精簡基礎工具課程、開發規範活動課程、科學設置綜合課程、合理開設選修課程、增設環境課程和鄉土課程等;

9、樹立新的教育觀、人才觀、教學觀,在學校推廣“愉快教育”、“成功教育”、“賞識教育”、“和諧教育”;

10、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精神和批判精神;

11、重視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12、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志向和求新慾望、廣泛的業餘愛好和濃郁的好奇心、標新立異的挑戰意識和強烈的冒險精神以及堅強的意志力和敏銳的觀察力;

13、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及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

14、遵循創新的基本原則:民主原則、探索原則、激勵原則、實踐原則、集體原則、開放原則、超越原則、個性原則;

15、改革現有的教育評價體系(包括對學校的評價、對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評價等);

16、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

17、採用啓發式和討論式的教學方法,變師生單向交流爲師生雙向或多向交流;

18、變革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19、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個性;

20、減少教師授課時間,增加學生可自由支配的時間。

四、新課程給我帶來的思考

1、教師的教育觀念開始發生變化,教師認識到教材只是教學的載體,教師不再是隻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計地利用教材啓發拓展。課堂教學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能把平時積累的知識有機地融進課堂,重視研究性學習。對於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爲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應成爲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2、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教育要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即要爲所有學生打好共同基礎,也要注意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由於各種不同的因素,學生在數學知識、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異,教師在教學中要承認這種差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兼顧學習有困難和學有餘力的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

新教材設計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討論”、“觀察”、“試一試”、“做一做”等問題,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成員的安排上優、中、差各級知識水平學生要合理搭配,以優等生的思維方式來啓迪差生,以優等生的學習熱情來感染差生。在讓學生獨立思考時,要儘量多留一些時間,不能讓優等生的回答剝奪差生的思考。對於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也可另外選擇一些較靈活的問題讓他們思考、探究,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數學成績。

3、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爲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爲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地運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爲學生提供更爲廣闊的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提供更爲豐富的數學學習資源。

4、學生出現兩級分化。由於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大大培養了一部分學生的能力,成績突飛猛進。而學困生由於智力、不用心、懶惰、基礎差等原因,其成績越來越差。這類學生理解能力差,只適合用比較傳統的學習方法。而學校每學期的期末考試主要是看平均分和及格率,於是教師的課堂教學主要針對學困生來教學,新的教學方法自然被拋之九宵雲外。對策:一是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學困生往往缺乏自信,教師讓他們充滿信心,多找他們的閃光點;二是儘量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逐步提高;三是注重個別輔導,還可讓學生成立學習小組,互相幫助;四是希望學校能改變一下考覈教師的方法,不能一刀切。

5、課堂教學氛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更注重師生的交流、互動。教師從重知識的掌握轉變到更注重學習方法、研究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

另外,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爲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爲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6、學校、教師們更注重了通過開展校內外、課內外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來獲得知識,培養能力。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強調在課堂教學貫徹以學生爲主體,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同時,不能忽視教師在系統教材體系下落實“雙基”的主導性作用。在教學過程中,作爲主導者的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學生正處於心理髮展的關鍵時期,學習狀態極易受情感因素的影響。學生對教師的情感能直接影響甚至決定他們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爲此,教師要努力克服情感因素對學生的負面影響,從根本上提高自身素質和個人魅力,讓學生身心愉快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習效率。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在所有的東西中間,人最需要的東西任然是人,教學是激發興趣,形成觀念,傳授知識,培養性格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塑造學生心靈的過程,教育作爲一種科學,是以實踐哲學與心理學爲基礎的的,前者指明目的,後者指明途徑、手段以及對教育成就的阻礙”。人需要關懷需要愛,人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任。師生之間也一樣。中學生情感豐富,教師在教學中要懂得以情感人,去感動學生,特別是“差生”更需要教師的關懷、愛護。如在提問、練習中,可根據學生的能力差異分層設計,讓不同的學生都學有所得,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以此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要把給予學習者取得成功的歡樂看作是教育工作的頭一條金科玉律”。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不同類型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給他們展示自己,表現自己的機會,達到要求時給予肯定和讚揚,並不斷鼓勵他們,要讓學生經常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課堂上,教師本身應舉止莊重、文雅。提問時,要面帶微笑,語言親切,多用禮貌用語。教師良好的素養、專業水平和教學方法,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等各方面的言傳身教,直接或間接影響着下一代的成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應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來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

當我們推行新課程改革時,應該“古今貫通,中西融合”,既吸取我國教育歷史中的精華,又借鑑國外教育歷史中的優秀成果,真正發揮教育歷史研究的作用。只有這樣,我們的新課程改革才能少走彎路,持久深入地推行下去。在新課程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新課程已不僅僅是新課標、新理念,它已經與協作、創新、探究、激情、希望、未來這些滾燙的字眼緊緊聯繫在一起,讓我們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爲孩子們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着,願我們的課堂呈現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成爲情不自禁的從心靈深處,淌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

國中數學新課程改革心得體會2

新課程改革讓我體會到了教學的生命過程。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唯一標準。通過教學實驗,慢慢理出一點頭緒,下面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注重學習、轉變觀念、以推動新課改的順利進行。

新課程改革首當其衝的就是一種觀念的轉變,這種轉變不但在於新課程本身,更重要的是讓任教的老師真的運用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去實施教育教學活動。傳統教育模式是以知識傳授爲主的、單向傳輸的過程。隨着教育實踐的發展,這種認識受到了挑戰,教學的目標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還包括學生對學習過程的理解、學習方法的掌握,以及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的培養薰陶。教師要創造性選擇和應用教學材料,而不能跟在資源後面跑,受其所困。新教材大力提倡自主學習和探究性學習。學生理解、學會和掌握新的知識並不是像填鴨般地被填塞,而是一種重構,在他已有知識、經驗和觀點上的重構。以上這些變化,必然引起教學評價體系的轉變,而在現行教育體制下對學生的正確全面評價,又能體現教育的客觀性,達到教育的量化標準。因此適時的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是我們面對新課程改革首先必須理清的關鍵。

二、開展課改實驗、走進新課改

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形式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數學教學採取了提出問題實驗探索引導觀察分析推理得出結論的實驗教學法。傳統的教師泛泛而講,學生被動聽的局面已被生動活潑的討論式,合作學習的方式所代替,教師的關注由單一的學習效果轉爲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在教學中,還應該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

課改: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啓發,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地蒐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於把握學生的心理,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生共鳴。數學學科與日常生活,生產密切相關,要使學生經歷從現實世界中抽象出幾何模型的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具體做法是:

1、確立一個思想,即“爲學生一生的發展做準備”的思想。

學生的發展,我們主要強調應該是全體學生;而不是部分學生,應該是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而不是重智力輕其他;應該是個性發展而不是同一模式,應該是可持續發展,而不是限於當前的發展,教師的每節施教必須從這點做起,這是我們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

2、落實兩個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當一個人他要把想到的事情準備付諸行動時,他纔有動力,有激情,而當他想到的事情準備付諸行動時,那就激活他創新,所以在課改中我們創設情境讓學生們去想,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去做。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同時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數學,感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繫。

3、進行三個轉變

(1)、教師角色的轉變;

(2)、學生地位的轉變;

(3)、教學手段的轉變;

4、採取四種方法

(1)、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教會學生學習、發展學生的自主性。

(3)、營造創新教育氛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4)、面向全體,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

三、新課程給我帶來的思考

1、教師的教育觀念開始發生變化,教師認識到教材只是教學的載體,教師不再是隻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計地利用教材啓發拓展。課堂教學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能把平時積累的知識有機地融進課堂,重視研究性學習。對於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爲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爲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2、教師意識到課改形勢逼人,教師自身知識水平,業務能力的提高,掌握必要的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等已迫在眉睫。所以教師的自我學習提高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教師們都能積極主動地參加在職進修,業務培訓或加強教師基本功的自我訓練。教師們能積極地開動腦筋,進行富有創造性的工作。如自制課件,集體備課等,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熱情。

3、課堂教學氛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更注重師生的交流、互動。教師從重知識的掌握轉變到更注重學習方法、研究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另外,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爲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爲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4、教師不能忽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強調在課堂教學貫徹以學生爲主體,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同時,不能忽視教師在系統教材體系下落實“雙基”的主導性作用。在教學過程中,作爲主導者的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學生正處於心理髮展的關鍵時期,學習狀態極易受情感因素的影響。學生對教師的情感能直接影響甚至決定他們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爲此,教師要努力克服情感因素對學生的負面影響,從根本上提高自身素質和個人魅力,讓學生身心愉快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習效率。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在所有的東西中間,人最需要的東西乃是人”。人需要關懷需要愛,人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任。師生之間也一樣。中學生情感豐富,教師在教學中要懂得以情感人,特別是“差生”更需要教師的關懷、愛護。如在提問、練習中,可根據學生的能力差異分層設計,

讓不同的學生都學有所得,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以此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要把給予學習者取得成功的歡樂看作是教育工作的頭一條金科玉律”。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不同類型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給他們展示自己,表現自己的機會,達到要求時給予肯定和讚揚,並不斷鼓勵他們,要讓學生經常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課堂上,教師本身應舉止莊重、文雅。提問時,要面帶微笑,語言親切,多用禮貌用語。教師良好的素養、專業水平和教學方法,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等各方面的言傳身教,直接或間接影響着下一代的成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應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來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

在新課程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新課程已不僅僅是新課標、新理念,它已經與協作、創新、探究、激情、希望、未來這些滾燙的字眼緊緊聯繫在一起,讓我們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爲孩子們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着,願我們的課堂呈現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成爲情不自禁的從心靈深處,淌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

國中數學新課程改革心得體會3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唯一標準。通過平時的教學實驗,產生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下面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首先教師的教育觀念開始發生變化,教師認識到教材只是教學的載體,教師不再受教材的限制,而是以教材爲平臺有效地利用教材啓發拓展。課堂教學的角色發生了變化,對於數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爲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教師自身知識水平,業務能力必須得到提高,掌握必要的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已迫在眉睫。所以教師的自我學習提高的積極性越來越高。積極主動地參加在職進修,業務培訓或加強教師基本功的自我訓練。積極地開動腦筋,進行富有創造性的工作。如自制課件,集體備課等,是一個新時期教師必備的素質。

課堂教學氛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更注重師生的交流、互動。教師從重知識的掌握轉變到更注重學習方法、研究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另外,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爲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爲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教師不能忽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強調在課堂教學貫徹以學生爲主體,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同時,不能忽視教師在系統教材體系下落實“雙基”的主導性作用。在教學過程中,作爲主導者的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學生正處於心理髮展的關鍵時期,學習狀態極易受情感因素的影響。學生對教師的情感能直接影響甚至決定他們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爲此,教師要努力克服情感因素對學生的負面影響,從根本上提高自身素質和個人魅力,讓學生身心愉快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習效率。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在所有的東西中間,人最需要的東西乃是人”。人需要關懷需要愛,人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任。師生之間也一樣。中學生情感豐富,教師在教學中要懂得以情感人,特別是“差生”更需要教師的關懷、愛護。如在提問、練習中,可根據學生的能力差異分層設計,讓不同的學生都學有所得,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以此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要把給予學習者取得成功的歡樂看作是教育工作的頭一條金科玉律”。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不同類型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給他們展示自己,表現自己的機會,達到要求時給予肯定和讚揚,並不斷鼓勵他們,要讓學生經常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課堂上,教師本身應舉止莊重、文雅。提問時,要面帶微笑,語言親切,多用禮貌用語。教師良好的素養、專業水平和教學方法,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等各方面的言傳身教,直接或間接影響着下一代的成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應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來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

在新課程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新課程已不僅僅是新課標、新理念,它已經與協作、創新、探究、激情、希望、未來這些滾燙的字眼緊緊聯繫在一起,讓我們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爲孩子們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