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與研究心得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與研究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與研究心得

教學與研究心得1

通過微課題研究工作資料的準備,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裏讓我困惑過、無措過、苦惱過,同樣也欣喜過、收穫過。在研究的初步階段也得到了語文組同事們的幫助和指導。使我和我的學生得到很多。

一、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理論素質,努力尋找研究的突破口。

作爲微課題研究的實施者,必須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於是我在已有的理論基礎上結合本班實際情況展開研究,閱讀大量相關教育教學的案例,積極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和科學理論,使研究有效和有質。從一開始我就下定決心,堅持進行理論學習,不定期通過圖書館借閱、網上查閱、專業書籍的購買,收集了大量與所研究內容相關的資料,開拓視野。

二、積極做好課題的研究準備工作

我堅持從學生的學情出發,隨着資料的準備,課題的立項,課堂效果的總結,腳踏實地學習研究。通過閱讀學習,教學實踐,力求做到:1、緊扣課題,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導入的實效性,充分準備課題研究的資料。2、通過資料的大量準備,結合日常教學,構建合理的課題研究體系。3、設計準備階段的調查問卷,力求爲課題服務。

另外,在課題的研究準備階段,我還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對日常教學導入方法的改變,從學生的眼神中看出課堂導入的`重要性,讓我明白學生求知和課堂導入密不可分。

三、及時總結經驗,改進不足

我在前期準備階段中,總結在教學實踐中的不足。由於課堂導入方法的不確定性,課堂內容的不一致性,總結自己,找資料找方法,提高導入效率。讓課題研究成果更具有價值,更有意義,及時的改進和總結,爲課題準備成長自己,再接再厲。

通過準備階段的學習,我會堅持自己的課題,用心研究,用心準備,力求完美的完成自己的課題,也是自身素質的進一步提高。

教學與研究心得2

從有效教學過程來看,有效教學意味着教師能夠有效指導,包括有效講授並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也包括有效提問並傾聽學生。

有效講授是任何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即使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活動中教師講授也是必需的。教師清晰的有效講授可以在師生互動中點撥、引領、啓發、強化,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蘇格拉底式的講授方式雖然充滿爭議,但還是有值得借鑑的地方。首先,蘇格拉底不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以提問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思考。其次,蘇格拉底總是很有耐心地傾聽學生,關注學生的想法,從學生的回答中進一步追問,以澄清學生的思考。一般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講授過程中也都會穿插教師的提問或者學生的提問,但真正能夠傾聽學生,從中展開教學的卻比較少。教師的提問更多地是爲了教師自己講授的需要。

教師講授要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關注教學過程中的關鍵事件。我們可以考慮加涅等人所建議的教學事件,包括創設情境以便吸引學生的注意;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以便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提供鼓勵性的即使反饋以便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

(一)使講授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

教師在備課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在上課一開始就吸引學生的注意。這與一般性的維持紀律式的組織教學不同。對教師的要求更明確,教案中就要設計好用怎樣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如果學生不集中注意,所有的教學活動將成爲一系列無意義的事件。

吸引學生注意的有用技巧之一是使教師引入話題是新穎而有趣的。它不該是簡單的、乾巴巴的內容介紹,或者諸如請將美術課本翻到7頁。教師可以在開始講課時,有時舉一個結果令人驚異的例子,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

吸引學生注意的有用技巧之二是把目標告訴學生。僅僅用某些吸引注意的手法引起學生的注意,或一般性的外圍提醒,如注意了,開始上課、看,這一排同學坐得多端正等組織教學,有時並不一定能夠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讓學生集中注意的一個常用方法是告訴學生在課時結束時應該哪些行爲結果。把目標告訴學生可以幫助他們在上課前組織思維,在他們頭腦中提供可以掛靠要點的鉤子。這激活了學習過程,並使學習者集中注意去獲取所要求的行爲結果。

吸引學生注意的有用技巧之三是讓學生知道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教學的多樣化並不意味着無重點地蜻蜓點水,在多種呈現方式中的各項學習內容並不是同等重要的。在上課開始時就要引導學生了解這節美術課所要上的內容。在課堂教學的進行中、結束時強調相應的關鍵部分,以免學生只關注形式的多樣熱鬧和參與的開心,卻抓不住核心內容。多樣化教學不能沖淡主題。強調難點和重點可以幫助形成相應的知識結構和繪畫技法。

(二)使講授保持一定的節奏

使講授保持一定節奏。這一點非常重要,卻被很多不細心的教師疏忽或遺忘。保持與學生能力相適應的教學節奏,它的效果將不限於能夠帶來藝術性的享受,更重要的'是,這種節奏既能使教師的講授變得輕鬆(凡抱怨上課勞累的教師多半與節奏感缺失相關),且能使學生藉助某種暗示效應而更有效地記住、理解某些知識並形成相應的價值觀。最有效的教師會保持一種順利的、相對快捷的節奏。……雖然教學活動的速度很快,但卻與課程內容的難度和學生的能力很匹配。

如何保持講授以及整個教學的節奏,實在是值得考慮的教學問題。這裏有一個教學藝術的領會過程和教學經驗的積累過程,但還是有一些策略可以考慮:

比如可以使教學節奏與任務的難度或複雜程度相適應。教師必須儘量避免在不重要的地方過長時間地停留,循序而不進;還要避免離題太遠而做一些與教學主題無關的敘述;或者花費太多的時間在單個學生或一些學生身上。

比如應該重視教學環節以及不同主題的過渡。當教師改變話題、重點或活動時,就會出現過渡。過渡,尤其是小過渡,是課堂上的常見現象,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課程的順利進行。不好的過渡會極大地妨礙教學時間的有效使用。因此,教師應該保證過渡數量不多,但儘可能有條理、簡潔。當沒有處理好過渡,或者下一個環節由於某種原因被延誤時,問題就會產生。

爲了使教學過渡順利,教師在備課時就應有所考慮,尤其須預先準備好與過渡有關的材料設備。當準備上課時,就可以預先估計哪裏會出現變化,哪裏需要停頓。教師還可以將經常性的過渡常規化、慣例化。例如,當學生提前完成作業時,應該幹什麼,而不是坐在那兒等候。

(三)提供鼓勵性的即時反饋

在提供參與機會,學生有所表現之後,緊接着,教師必須做出相應的適宜的即時反饋。這兩種事件在時間上是緊密相連的。行爲和反饋之間儘可能短的時間間隔是學習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行爲和反饋之間的聯繫越緊密,學習就會越快發生。也可以說,提供反饋是引發活動的完整和延續。反饋可能是引發活動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一個單獨的活動。由於引發活動沒有提供反饋,學生無法知道自己的行爲是否正確。即時反饋有助於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及時的矯正和強化。所以,這兩個事件發生的時間間距要儘可能地短。

在引發期待行爲階段,學生對繪畫練習的回答必須是個體的,即個體嘗試着進行回憶、概括、釋義、應用或者解決問題,但緊隨其後的反饋可以指向全班。這樣做可以使個別學生的正確答案爲全班所借鑑,使個別學生的錯誤爲全班引以爲戒,起到舉一反三的範例作用。

對於學生繪畫不好的特別需要注意,重要的是對於繪畫不好的學生作出富於鼓勵的語言,從而保持引發活動的非評價性的特點。如畫得不錯,你的答案部分是正確的,可以畫得更好等鼓勵性話語。類似這樣的回覆能夠使畫得不好的學生能夠有自信,而不因爲學生畫得不好受到批評。學生行爲之後緊跟着表揚和鼓勵而不是批評,更有可能促進學生的繪畫學習和遷移。在儘可能非評價性的氛圍中引發學生自由繪畫,這使學生能夠自由地發揮想象力,只要給以恰當的反饋和糾正,都能成爲繪畫學習的起點。

當然,反饋活動既可以是即時的、隨堂的、非評價的,也可以是延時的、脫堂的、評價性的。在有些時候,延遲評判多學生來說可能更具有鼓舞人心的效果。包括一些繪畫作品,或者若干天或若干周後返回的延伸任務。一般而言,教師對這些繪畫作業的評判應該儘快地向學生反饋,甚至可以讓學生當時知道結果。但是,這並不是說,所有的繪畫作業和作品都需要即使反饋。有時延時評判會發生另外的效果,尤其當某種繪畫作業的結論帶有不確定性時,這種延時評判就變得更加必要。

一個完整的課時計劃往往包括以上多個教學事件。但在教學實踐中,並不一定都要包括所有的教學事件。比如有時一整節課都是自由繪畫,有時回憶先前知識和評估行爲在當天的課時中沒有出現的必要。靈活機智是有效課時計劃設計和有效課堂教學的基本追求。

可見,無論教學如何改革,講授仍然作爲有效教學的一條有意義的教學方式顯得卓爾不凡。它以它的優勢使之在長久的教學實踐中延續下來,並形成了自己的傳統。

當教學目標是傳遞信息時,教師講授是有效而經濟的。教師講授滿足了教師一定的個體需要和職業需要。即便於教師的控制,教師在講授時可以更好地對班級進行調控;益於學生成功,尤其是信息性的知識獲得,講授能增進學生的理解;時間經濟,教師講授是對時間的有效使用,是學生獲得知識最經濟的一條捷徑。教師講授也可能滿足學生的一些需要。這些需要包括:獲取——學生獲取信息的需要;順從——欽佩他人的需要,在這兒,他人是指講述者;一致——同意他人和相信他人的需要;求助——尋求幫助的需要。另外,好的講述能幫助學生髮展重要的繪畫學習技能,這包括傾聽、繪畫、創造的能力。

教師講授最大的侷限性在於,它可能不容易充分地將學生捲入進來,使學生處於被動靜聽狀態,單調乏味,加上內容過多或過長,使那些缺乏繪畫能力、記憶力差的學生獲益很少。傳統的教師講授難以激發學生積極參與,以教師爲中心、以書本爲中心、以課堂爲中心的教學總是源於某種不恰當講授。

無論講授多麼有效,教師若想有效地激發學生投入繪畫學習,則需要有效地提問並傾聽學生的聲音,使教學保持某種互動的、對話的教學。

教學與研究心得3

我申報了市級微型課題《國小寫作教學課堂模式研究》並立項,從開始到現在,我積極參與課題研究,收穫不少。這段時間,我不斷的在研究中發現問題,在問題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長,這是我最大的感受,下面我談談自己在這段時間的研究中所獲得的幾點體會:

一、立足文本,以閱讀教學爲基礎,讀寫結合

作文離不開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基石。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所以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提倡學生多讀,讓他們獲得各種知識,加深生活體驗,並積累優美的語言文字。2.一些國小生優秀作文書也是很好的選讀對象。

二、 提倡學生模仿,培養習作能力

模仿是人類學習、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點在於針對性強,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在國小作文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去模仿一些課文片段或優秀作文的框架結構。即使剛模仿時比較機械,也應加以肯定。這對於剛剛接觸作文的低年級學生來說有很大幫助。

三、培養良好的習作習慣,使學生樂於寫

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了興趣,就能做到事半功倍。如果學生對寫作無興趣,硬逼着學生去寫,那麼他們是不會寫出優秀的文章的。

1.營造氛圍,激發興趣。

創造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必須有良好的氛圍環境。爲此,教師應採取多媒體、表演展示 、實物展示等手段,並用充滿激情的教學語言,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展開想象、聯想,去感受情境,從而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

2.取材於生活,感悟於生活。

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國小生怕寫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沒材料可寫,爲了解決這一問題,我採取了以下嘗試:

(1)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到生活的大課堂中學習語言。把家庭中人與人之間發生的事積累下來,學校中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班級和班級之間發生的事記下來。

(2)結合日常生活活動、課堂教學活動等,巧設題目來寫作。

(3)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做個有心人。首先教給學生察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耳聽、用手摸、用腦想。鼓勵學生做個有心人,去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收集足夠的寫作素材,爲寫作文作好準備。

3.側重鼓勵,激發興趣。

學生的每一篇習作都付出了一定的辛勤勞動,總希望別人對自己勞動的價值給予肯定與鼓勵。教師應順應學生的心理。作文批語中,應儘量用鼓勵式、商量式、談心式、啓發式語氣,使學生讀後,感受到老師的關心、信任和期望。同時,又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與缺點。在老師評語的引導下積極改正缺點。

四、使學生在自改與互改中寫作能力得到提高

文章貴在修改。在教學中我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把指導習作的重點放在指導寫和指導學生自改與互改上。學生自改作文最好的方法就是讀,學生邊讀邊改,作文能力就在這個過程中不自覺地得到提升。我還經常讓學生互相評改作文,他們很有興趣,也更容易發現同學作文中的不足之處,同時也提醒了自己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作文修改是國小生作文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當前作文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因此,學生作文寫完後,教師要指導他們反覆修改,力求文字精練、表意準確、語言生動。

教學與研究心得4

1.互動學習的要求

1.1.組際交流是"交流互動"的重點

學生在小組內部討論完以後,全班同學可以相互交流,也就是小組與小組的相互交流。這個環節之後老師可以讓討論比較成熟的小組排代表進行發言和分享成果,其他的小組在聽發言的同時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補充和評價,再通過各小組提出自己小組的疑難問題,在組際之間進行討論,確定答案。經過激烈的討論之後,學生會對課文的內容有更深的理解。

1.2練習測試是"交流互動"的檢測

課堂內的訓練是學生們鞏固知識英語提升表達能力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同時也可以通過這個環節檢驗老師的教學成果。老師可以在學生們的全班討論交流之後,對學生們進行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並且可以在學生自主訓練的前提下讓他們進行相互評價,相互改進。如果出現某些問題不能夠及時的解決,那麼老師們可以不用急着給學生馬上講解,可以通過講座的方式,通過學生之間的互評、師生之間互評等手段解決。這樣做能使學生鞏固知識,也是補救學習的重要環節。

2.國中英語課堂中的互動教學對策

爲了使得與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區別開來,讓學生能夠在輕鬆,自然的學習環境下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這樣的教學模式就是互動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的教學能夠讓學生的學習取得最大的成效。因爲"互動教學"的特點,教學目標,教學環境,教學內容不同,所以需要採取靈活的互動模式。

2.1加強羣體互動,提高教學效率

受年齡階段的影響,在國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中,老師們一般都會通過各種途徑去幫組學生們去學習,以促進他們的學習能力。首先,組建英語活動興趣小組,同時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要求組織小組的學生進行鍼對性的討論,讓每一個小組成員都能參加到團體中來,讓學生能在第一時間內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找回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其次,針對國中英語的課堂特點和要求,還能擴大羣體活動範圍,在特定的課時內容、社會環境、節假日等組織全班學生參加英語晚會、以某一主題性質的英語辯論會等,這樣既有利於鍛鍊國中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綜合能力還能有效地改善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交際能力等,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高和對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激發有着重要的意義。

2.2巧設問題,提速互動課堂

老師提問,學生回答,這是在國中英語教學的課堂上最常見到到一幕,這也是互動教學裏面的一種方式。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和內容,老師們在需要在提問的過程中引入與生活和環境相關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在問題的交流互動中拓展學生學習英語的知識面,實現教師和學生的交流和互動,觸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激情,這樣就能充分利用"問題"這把鑰匙去開啓精彩"互動"課堂。

2.3把握角色轉換,演示精彩課堂

根據語言學家的提議,最理想的語言學習環境就是讓學生在自然的環境下去學習。因爲受到教育環境的影響,學生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只能是儘量的在課堂上去學習。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學生角色的置換,來體驗教學內容,完成教學重點突破。在進行角色定位和演示中讓英語的教學課堂更加生動、富有激情。結語這種互動式的教學模式,能夠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主動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個性。這種互動模式的學習主要是能夠充分考慮到中學生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表現慾望。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能夠在各個方面提升學生的素質,是值得全面的推廣的一種教學模式。

教學與研究心得5

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在中國,英語教學目標的實現主要依靠課堂教學。英語課堂具有特殊性,因爲它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陣地。語言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良好的課堂互動是學生語言實踐的極好機會,即課堂互動就是語言教學的實際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良好的師生關係和適宜的互動環境對學生的語言學習起着積極的促進作用。然而,現在英語課堂教學互動的效果不太理想,有意義的互動活動尚未得到有效的進行。因此,在英語課堂中如何實現良性互動成爲英語教學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衆所周知,目前的英語教學的課堂互動具體表現在:以教師爲中心的影響;漫無目的的課堂互動;混亂的課堂互動;不平衡的師生互動和學生間互動比例等。

如何使課堂互動有效地進行是一項艱難的工作。通過學習和思考,我認爲可以嘗試如下有效課堂互動的可能策略:

1.教師的陳述和學生的活動相結合策略

只有當目的明確時,互動纔可以有效地執行。因此在互動前教師應幫助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如解釋活動的內容,清除障礙,激發學生的感情和積極性,給出清晰的指示。沒有這些準備,互動將無序混亂,並且學生不能真正理解互動的內容。因此必要的解釋說明和互動應相結合。

2.教師和學生之間平等對話的策略

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有助於互動的發展。衆所周知,一個人有信心的時候才能表現得最好。但說一門外語是不容易的,學習者犯錯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學習者常常很在意他們的面子,不想在課堂上被人嘲笑。此外,人的本能會讓他們第一次和外國人說話時感覺不舒服。因此,恐懼感和害怕開口說話會導致消極的心理反應。類似的,在語言課上,如果教師和學生彼此不熟悉的話,互動的進展也會不太順利。正因爲如此,教師應該在必要的時候調整自己的“特殊地位”,打破不活躍的心理障礙,縮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社會距離。作爲教育工作者,教師應注重與學生的`情感溝通。他們應該經常與學生在課後非正式的交流,以便他們能夠理解這些學生的個性、想法、經驗等等。通過不斷的交流,他們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近,而他們之間的心理障礙會被清除。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盡最大努力去創造一個輕鬆的環境來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讓學生了解到說外語並不可怕,並且在交流中犯錯是很自然的。特別是,教師要鼓勵內向的學生與他人分享意見,並給他們提供更多在公共場合說話的機會。作爲學生,應該積極與人談話,遇到困難時樂於向他人求助。

3.好奇心領導策略

成功教學的最大敵人是學生的厭倦。這通常是由課堂時間的可預見性引起的。如果學生經常知道今後一個時期會發生什麼,他們就會覺得無聊。教師需要打破自己的行爲模式,必須盡他們最大的努力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好奇心領導策略應在語言課堂中使用。如使用歌曲、組織比賽和活動、設置合適的情景等

4.合作策略。

現在語言課堂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學生並不總是一個大集體。相反,大部分課堂時間,學生被分成不同大小的小組來合作學習,最常見的是兩兩合作,4人小組合作等。在語言課堂上不同的分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價值,因此教師應該用最合適的分組方法並時常變化分組方法。如根據座位安排分組;把強弱不同的學生混合在一起;強弱不同的學生分別分組做不同的任務;以抽籤決定等。當強弱不同的學生在同一組時,強勢的學生可以幫助弱勢學生獲得更多的信息,同時弱勢學生可以從強勢學生身上學到很多不同的東西。當學生以抽籤分組時,他們有更多的機會與不同的人合作,這將幫助他們結交更多的朋友,塑造隨和的性格。

5.提問策略

在課堂教學中提問是最流行的策略,也是最具影響力的教學藝術。提問和回答是一個很常見的語言形式,但它對有效的語言習得是關鍵的,也普遍被採用到互動中。研究表明,合適的提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也能發現學生的弱點並進行及時補充。因此,教師要努力提出一些有用的問題。提問的目的是在互動練習中鼓勵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提高語用能力。儘管提問很重要,但這並不意味着提問越多越好。問題應該是巧妙的、有目的的,刺激知識和思維的發展,以及幫助保持有效的互動。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水平來提問。對於初學者來說,教師要問他們一些簡單的問題,如“是或否”、“真或假”的問題和一些已知性提問。至於高年級學生,教師可以問他們一些有關推論、評價或鑑賞的問題,甚至是一些個人反應的問題。

6.資源利用策略

隨着現代教育技術設備的快速發展,教師和學生在教與學中都有很多能給語言學習帶來便捷的資源。如視覺教具;又如學生本身也是一個重要的教育資源:教師可以請學生幫助收集可用於教學的圖片、視頻等信息,也可以讓學生們互相幫助,互相作爲資源。例如,同學們互相交換關於各自最喜歡的運動和音樂或分享各自的看法、意見和感情。以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很容易地在班級討論中找到共同的話題,形成學生間的互動。

所以,聚焦課堂,讓課堂良性互動起來,它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最終能培養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

教學與研究心得6

國小數學“自主、合作、探究式”

——學習方法研究

一、研究課題:國小數學“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法研究”

二、實驗的可行性分析:

1、《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即讓學生獲得數學的知識理解,而又讓學生在這些知識理解形成與獲得的過程中,增進數學的學習情感,學會與人交流,掌握數學的思維方法,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培養與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從而實現不同的學生的個體心裏都得到不同發展,因此國小數學應適應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探索教育教學的新途徑,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有效地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轉變學習方式是這次課題的切入點和實施新課程的主旋律。

2、開展本課題的研究。可以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地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逐步學會學習。變接受式學習爲自主探索式學習;變靜態學習爲重視實踐操作;變個體學習爲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三、實驗的方向與目標、內容:

1、本課題試圖探討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對實施本模式的教學觀、學生觀、活動觀、評價觀與實施策略形成一些規律性認識;改變本校班級課堂教學“高耗低能”的被動局面,使課堂真正成爲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樂園;提高實驗教師教育科研能力,促進實驗教師的精神成長。

2、研究目標:

(1)改變以教師爲中心、課堂爲中心的局面、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爲主的學習方式。

(2)引導學生建立具有“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與合作”的新的學習方式。

(3)教師要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

(4)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合作精神,主動探索、學會學習,成爲二十一世紀的主人。

3、研究內容

①國小數學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研究。

②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理念、策略、流程、評價標準和特點研究。

③同一學科、不同課型、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如何採用相應變式的策略研究。

④自主合作探究模式與信息技術相結合運用的策略研究。 ⑤實施本模式教師應具備的教學素養研究。

四、實驗實施的措施

1、認真學習《課程標準》,確立“轉變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傳統的學習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單一,被動的問題,它過分強調和突出接受與掌握,冷落和忽視發現與探究,學生缺少自主、合作學習和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最終導致人的主體性、能動性和獨立性的銷蝕。單

一、被動、陳舊的學習方式已經成爲影響課程改革推進的一個障礙,因此《課標》提出的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目前推進課程改革的形勢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是促進學生學習方式改變的關鍵。教師在觀念的轉變的更新中,首先應堅決貫徹《課標》,樹立正確的課程觀、教學觀、學生觀,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轉變不利於教學的傳統學習方式,創造有利於學生髮展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景觀。其次,應深刻認識到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必須營造一個寬鬆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才能使學生愈來愈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與學的活動中。教與學需要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要在教學的各環節滲入學法指導,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自主、合作、探索”學習方式,能針對性地克服傳統的班級授課制的弱點,克服教師難以面向差異衆多教學的不足,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揚長避短,共同提高,使學生都能獲得成功體驗,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從而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變接受式學習爲主動探索式學習,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主動地、自由地、開放地探索,去發現、去創造有關的數學知識。使學生感到數學不在是抽象、枯燥的課本知識,而是充滿魅力和靈性,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活動;學習數學的過程也不再是知識的灌輸與題海大戰,而是通過討論、鑽研、發現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和無窮的求知慾。

2、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促進“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形成新課程倡導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我們教師的職能和作用提出了強烈的變革要求。教師要改變以教師爲中心、課堂爲中心的局面、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爲主的學習方式。構建教師與學生平等對話與交流,教師融入學生學習過程中,站在學生中間的教學方式所取代;過去由教師控制教學活動的局面要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真誠和激情。情緒心理學家利珀認爲:“寬鬆、生動、活潑的氣氛可使情緒具有動機和知覺作用的積極力量,它組織維持並指導行爲。因此,教師首先必須創設愉悅的學習情境,如探索性情境、故事性情境、遊戲性情境、競爭性情境、生活性情境、實踐性情境、激勵性情境等。讓學生在實踐中產生探究新知的慾望,從而體驗成功探索的快樂。其次,教師的語言要注意調協效應、激勵效應、期待效應,注意以情激情、以情激趣、以情促知、以情育人,使學生始終保持愉悅的學習情緒和強烈的求知慾,進而主動的學習,促進知情意行諸因素的協調發展。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敢於向教師挑戰,擺脫自身經驗。

3、營造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

(1)創設懸念,激發探究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爲了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要創設一些懸念,啓發學生把生活中的現象與問題變爲數學的對象,把生活的實際問題和數學緊密聯繫起來,從數學的角度,並運用數學知識對其進行思考,對之進行解釋、闡述,讓學生認識到平時學習的數學知識對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很有幫助,喚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好奇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2)開放課堂,營造探究環境開放課堂,首先要爲學生創造寬鬆、民主和諧的課堂學習環境,教師要同學生一起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並保證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習者積極參與,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在參與中表現。開放課堂以課內爲點,課外爲面,課內外和諧銜接。更重要的是要用數學知識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影響學生,感染學生。(3)開放思維,留足探究的空間。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思維的發展是外部活動轉化爲內部活動的過程。因此,教師應儘量給學生提供可進行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學生有了問題纔會有探究,只有主動探究纔會有創造,問題情境是促進學生構建良好認知結構的推動力,是體驗數學應用,培養探究精神的重要措施,所以,在教學時,多鼓勵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主動學習,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驗等途徑調動眼、口、手、腦、耳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探究知識規律,爲知識的內化創造條件

五、實施步驟

⑴在新一輪的教育理念指導下,針對研究內容,收集、整理有關信息資料,形成研究方案。

⑵建立健全課題研究機構,確保實驗研究順利開展。

⑶組織課題組成員進一步認識研究的意義,明確研究目標,採取不同措施,實施驗證。

⑷定期組織學習,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理論,更新教育觀念,切實轉變師生角色,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定期彙報交流,要求每月、每學期開一次實驗彙報課,在實踐中完善、總結,促進學生“探究——交流”的教學策略。做好學習、研究資料的存檔工作。

⑸充分發揮教研組的協調作用,加強合作交流,不斷改善知識結構。

⑹走出去、請進來,加強教研信息的溝通,不斷提高教師的教研能力,經反覆實踐、總結、完善,逐步形成“探究——交流”的課堂教學模式,建構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

⑺聘請專家指導認定,總結推廣研究成果。

六、實驗的組織及管理:(1)學期初,課題組與擔任實驗的教師圍繞專題共同擬定實驗計劃。

(2)教研組組織教師學習《數學課程標準》及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從根本上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以新的思想指導教學實踐。

(3)抓好集體備課的工作。發揮備課組的作用,集思廣益,重點研究課堂教學如何體現學生的主動性,更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與探究精神。

(4)加強聽課評課的活動。實驗教師每學年圍繞教師專題開課4節以上,進行互聽互評活動。

(5)定期開展專題研討,做好實驗的總結工作

教學與研究心得7

一、農村國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不足的原因

1、對英語教學目標認知不足

教學目標是教師教學行爲的嚮導。在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上。然而,目前英語測試是檢查學生學習和檢驗教師教學的主要方法,導致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只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和掌握,而忽視了高級層次的目標,使得農村國中英語課堂機械枯燥,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過於單一,沒有足夠的熱情,影響了農村國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英語教學的內容和方法比較單一

我國農村國中學生學習英語的.環境比較侷限,學生將大多數時間用於學習課本以及不同的外語試題上,鍛鍊口語的機會較少。長期以來,教師講、學生聽的講授法是農村英語教學的基本方法,教師灌輸多,師生討論交流少。另外,對教學效果的評估也比較單一,考試幾乎是唯一的測試形式,使得英語聽說能力培養的有效性不足。

3、農村國中英語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僵化

在實際的農村國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仍然沒有擺脫教師中心論的影響,教師的講授佔據了農村國中英語課堂絕大部分時間,一部分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灌輸的信息,一部分學生自在自爲;學生不能將自己疑問實時反饋給教師,從而,教師不能有針對性的指導需要具體幫助的學生。

二、對提高農村國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思考與建議

學生的成就離不開有效教學,有效教學不能偶爾爲之,而是需要持之以恆地實踐。上文從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與內容和課堂組織形式分析了導致農村國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不足的原因,相應的對策也由此展開。

1、遵循語言教學規律,優化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作爲一種教學活動的預期結果,對教學活動有導向和激勵功能,它支配、調節和控制整個教學活動,任何教學活動都是圍繞某個教學目標而展開。因此,每一位英語教師都要意識到教學目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認識到教學目標設計的優劣會直接影響整個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可以說,英語課堂教學是否有效,必須從教學設計的首要環節“教學目標”抓起。

2、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

英語是以交流爲目的的,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創設儘可能真實的英語交際情景,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鼓勵學生獨立探索語言學習方法,鼓勵學生之間進行合作性學習。同時儘量用英語組織課堂,創設語言語境,提高學生綜合技能,從而促進國中英語課堂的有效教學。

3、改變教學組織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

當前我國農村國中的教學組織形式主要是班級授課制,此種僵化的授課方式,最大的缺陷就是忽視了教學中的師生互動重要性。因此教師在教學形式的組織上應該關注學生的興趣,課堂教學中,應把教學的側重點由教師的“教”轉到學生的“學”上來,同時要摒棄根深蒂固的“師道尊嚴”的形象,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互動,塑造良好的英語課堂氣氛。因此農村國中英語課堂教學要實現有效教學,走出效率低下的困境,必須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其組織形式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從而才能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使農村國中學生在教學中受益。

教學與研究心得8

假期有幸拜讀了《課堂教學有效性標準研究》這本書,從中獲益匪淺。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更多懂得了課堂的有效性對老師和學生的重要性,教師要從各方面考慮教學的有效性,使教學變成一種具有藝術性和高效性的活動。下面是我的一些啓示和收穫。與大家共勉。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途徑,也是學生獲取信息,鍛鍊提高多種能力和養成一定思想觀念的主要渠道。“有效教學”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和學生開展定量時間的教學活動後,學生獲得了什麼具體的進步或發展。有效教學必須考慮以下的三個要素:一,學習時間的投入(長度)。二,學習效果的產出(收穫)。三,學生學習的體驗(苦樂)。其有效性是教學目標落到實處,教學過程民主、科學、互動,教學主題知識和能力得到提高。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爲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必須在認真備課的基礎上,潛心研究教學方法,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四十分鐘的效率,讓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性學習,獲取更多的語言信息,感受語言的魅力,增強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創建和諧的學習氛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切入點,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運用小組合作方式,來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而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的全面提高。因此, 重視課堂環節的合理安排,在教學中就顯得尤爲重要。

如何更好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我認爲應該注意以下三點:

一、要意識到課堂的作用

羅傑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於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係,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 課堂是學生體驗生活、接受先進文化、訓練靈性的課堂;是學生創新、體現人文價值、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主陣地,課堂的作用不可忽視,它爲老師教學定好基調,也是英語課堂的有效性實施的唯一尺度。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輕鬆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讓學生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使學生處於積極的情感狀態,使學生主動而愉快地學習。融洽的師生關係有助於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這需要教師在主觀上作積極的努力。教師要做學生的貼心人,要了解他們的心理特點,關心他們的學習、身心健康,體諒他們學習英語的難處,尊重學生的思想,善於激勵他們。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所面對的學生的英語程度參差不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想,不要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尤其是對差生,教師的態度尤其要慎重,不能放棄對他們的努力。教師要努力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加以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給他們介紹一些學習方法的書,並教他們一些改善大腦記憶力的鍛鍊方法;對於作業出現較多的錯誤,不是簡單用紅筆打“×”,一概否定,而是把正確的部分劃出來,使他們感到還有希望,從而保持學習的積極性。還要經常讓他們有表現的機會,哪怕是點滴的進步都要加以表揚,學生並不是單純地追求表揚,他們會把老師的表揚看成是對自己的關注和重視,從而激發繼續向上的動力。創建出有效性的學習氛圍。

二、在課堂的實踐過程中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現階段造成課堂的教學低效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教學理念不正確,重視知識能力的學習,忽視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教學管理上,求穩定而不求高效;教學要求與學生基礎不相適應,一刀切的現象,缺乏選擇性和層次性;學生學習基礎參差不齊,兩極分化比較嚴重;教學模式單一,缺乏創新的教法;教學內容偏多、教學要求偏高、急於求成、要求一步到位;教學注重預設性發展,缺乏生成性,教師是主角,學生做配角;沒有挖掘、理解教學內容,沒有清晰把握教學要求的'層次,沒有精心的預設,教學隨意、沒有體現學科價值;課堂上只下達學習任務,沒有啓發、指導、反饋和評價,放任自流。

針對於上述的教學缺陷,給出一些合理的改進方法:

課堂上要有和諧的師生關係,選取靈活多樣、有效的教學模式。師生間的融洽關係使學生感覺到課堂氣氛輕鬆,表現出願意配合老師的教學,使教與學的活動得到良好開展。在課堂上進行師生平等的、民主的、開放的思維層面的對話。在此基礎上教學模式要靈活,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有效的主動學習;要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光講大道理、明確學習目的是不夠的。興趣是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內部動力,是學生積極認識事物,積極參與活動的一種心理傾向,興趣越濃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越高,掌握知識就越快。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運用恰當有趣的例子,活躍課堂氣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添學習興趣,使學生自覺地將注意集中到授課內容,以便更好地掌握這些內容。新教材最大的特點和優點之一就是許多知識的引入和問題的提出、解決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展開的,合理的教學情境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一項重要教學策略和保證。

要讓學生學得好,學得生動有趣,作爲教師,就必須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讓學生對課堂感興趣,學生一旦對英語感興趣,就會樂於接受它,變“苦學”爲“樂學。”英語作爲一門外語,不同於其它學科,學生很難象學漢語一樣輕鬆自如地掌握。所以,要求學生在課堂中要高度地集中注意力。如何能一上課就將學生注意力集中起來?外語教學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是否能在課堂上保持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只有生動,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潑,才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使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一切方法,只要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有利於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應該採用。但又必須根據課堂上學生的知識反饋和思維活動情況靈活選擇教法,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不但要注意知識的講授,更要密切注意學生的思維進展情況。

教學與研究心得9

開放性是探究式教學的一個主要特點,它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多層次多角度地開發學生的智慧,最大限度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參與地位,從而開發其創造潛能和實踐能力。下面就數學課堂的教學實踐淺談對開放性教學的一些認識和體會。

一、思維的開放

邏輯思維是學習數學的基礎,發散思維和逆向思維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的教學方法則是開啓學生思維的金鑰匙。教師在備課時應深入挖掘教材並衝破教材的束縛,儘可能地從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引導學生思考,小至某個知識點,大至整個知識體系的教學,都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逐漸養成運用不同形式思考問題的習慣。

如“整式的乘除與因式分解”的教學,整式乘法與因式分解是兩個互逆的過程,每一種因式分解的方法都是整式乘法的逆變形,因此可以用整式乘法檢驗因式分解正確與否,這就是逆向思維。如檢驗x2-10x-24=(x-12)(x+2)的結果是否正確,可以對(x-12)(x+2)運用整式乘法展開,看結果是否等於x2-10x-24。

在解題方法上還應啓發學生一題多解,培養髮散思維。如計算: 20xx+20122-20132

法一:注意到20xx可以寫成20xx+1的形式,再用完全平方公式展開,消去20122,可使計算簡便。

教學與研究心得10

所謂教學研究,我認爲首先應該認識課型。通過對課型的學習,每一位教師都要對自己的教學有明確、具體的目標。無論是閱讀課、作文課、口語交際課或是其他課,每一種課型的特點不一樣,這就要求語文教學“因課而異”,去了解、明確它的目的任務、特徵、策略、教學程序等。同時,每一種課型對教師的要求,對教師的基本素養也是不一樣的。所以,語文教師也要針對不同的課型展現出不一樣的素質水平和教學技巧。例如閱讀課所劃分出的精讀課、略讀課和自讀課,三者的教學目的任務、特徵等是不太一樣的。精讀課主要目的任務是進行以讀爲主的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而略讀課是爲了培養孩子獨立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水平。

相比於精讀課和略讀課,自讀課就在於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提高孩子的語文綜合素養。所以,從閱讀課課型的分類來看,課型對於指導孩子的各類閱讀有着不用的意義,也有着不同的教學規律。所以,語文教師採用的方法就要靈活多變,根據不同的課型採取相對應的教學方法,只有那樣纔可以在教學中游刃有餘。

教學模式是在教學過程之中較穩定的教學是、程序以及策略、方法體系。有了教學模式,就明確了教學的程序、措施,同時也提出了要注意的一些事項。把握好這些要求,就可以在靈活運用的基礎上獲得教學上的進步。畢竟每一節課都是有所區別,如果沒有變化的去執行自己的教學任務,就不可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形成一個完善的教學體系。教學模式的提出,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同時對於教師的教學都有很好的指導意義。無論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或是“交往、探究、發展”的教學模式等,都是優秀教師教學經驗的總結,都可以指導語文教師獲得自我的昇華。

不過課型可教學模式並不是兩個相互區分、沒有關聯的體系。課堂有效的`進行,就需要兩者之間的相互配合。只有把握好課型的特點,同時有選擇、有針對的去運用教學模式,纔可以創設一個活潑、高效的課堂。

另外,從本書中還可以收穫到一些新的信息和經驗。學習完這本書,其中獲得的一個大的收穫,就在於它涉及了網絡環境中學生的自讀。衆所周知,現在網絡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越來越多的孩子也有機會去從計算機中獲取知識。從目前來看,網絡的文學作品越來越豐富,孩子喜聞樂見的文學也日漸增多。但是如何指導孩子健康、有效的進行網絡作品的自讀,是擺在所有國小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問題。不過,孩子畢竟對網絡有一種興趣性,那麼就要抓住孩子的這種興趣,引導孩子認真閱讀。在激發孩子興趣的同時,佈置一些孩子感興趣,可以深入探究的問題,就可以有效的促使孩子認真、健康地進行網絡閱讀。

學習完另一個很大的收穫,就在於每一種課型,對於國小語文教師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教師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要求,去設計自己的教學程序、教學進度。所以現在的語文教師一定要豐富自己,用知識不斷完善自己。現在的孩子要求很高,對於學習的求知慾也在不斷增高,如果還是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機械性的教學,沒有創新的教學,孩子的進步是微乎其微的,所以,語文教師一定要豐富自己,利用一切可以學習的時間去充實自己、完善自己,令自己的各方面達到一個全面的提升。

通過對課型以及教學牧師的學習和研究,自我的教學視野有了一個極大的開闊。因爲你可以瞭解到教學不僅是這樣,而且還有章可依。教學是豐富多彩的,是千姿百態的,但是你如果再想標新立異,你也必須從一個實際可靠的層面着手來設計自己的課堂教學。

通過這樣的學習,你會發現隨着社會的發展,我們的教育方法、教學任務、教學目的等等都有着很快的變化。教學也是活潑有趣的,教學根據不同的教學要求去設計、進行自己的教學,都可以促進教師的成長,同時也使得教師感受到教學上的愉悅。把握好現在,通過自己的努力使自己不斷完善,應該是每一位教師的目標和追求。

教學與研究心得11

自從今年九月份申報《農村國中生物實驗教學方法研究》微課題以來,已經快四個月了,在研究的個過程中,從課題的準備階段開始到資料的收集整理、調查研究、案例分析、調查分析、歷年的實驗試題的分析等工作,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對國中生物學的實驗教學的認識和理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教育教學的理念、教學的方法、教育中對生物的課本教材的學習和國中生物學課程標準有了更好的把握和理解,在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中更能有的放矢,更好的提高生物教學的效率。

國中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自然科學,在教學中要幫助學生不斷建立生物學的概念、獲得生物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使學生在生物學的學習過程中和實驗操作中能形成嚴謹的科學素養和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生物學實驗是生物課堂教學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其它多媒體設備和技術所不能代替的,在我們的課程理念中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的學習。生物學中的這些課程的基本理念只有在生物學的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中體現和彰顯生物學科特色,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有力途徑,爲學生以後的成長和成纔打下基礎。

通過對課題的'研究和學習,我在對課標的學習和認識比以前有了巨大的改變,在教學的過程中能更好的把握教材的重難點,抓住課堂教學側重點,能用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來指導教學,用課標的最標準來要求所有的學生,讓全體學生盡力的達到課標中的要求,在對學生的評價中,不僅是隻看學生的考試成績,更重視學生的多元化的評價,從評價的內容上更多的考慮學生各個方面的綜合素質。我主要從學生的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覈,給學生一個客觀的評價1.學生在學習過程和方法。課堂上完成問題的思路、參與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與同學進行交流的能力。2.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完成實驗的過程和方法,對實驗的探究的目的、方法、過程和反思以及與現實生活結合的情況。3.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和價值觀的體驗情況,對知識的應用和轉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對社會中關注的生物學中的問題和前沿科學的關注度和自己所保持的觀點和看法。通過這些多方面多層次的評價,也是我在平時教育教學中比較知識的方面,可以給學生一個科學的評價。

通過對課題的研究和平時的學習,在實驗室是的建設上有了更上一步的改進,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對實驗室進行了生物和化學的分類,增加了一些教師和學生的自制實驗器材(例如: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模型製作、單細胞動物草履蟲的模型製作、人體肺的呼吸、驗收植物細胞的吸收失水原來的驗證、物質中含有能量驗證、植物的疏導作用等)發動學生做一些學具,既增加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另外我還常用一些生活中的塑料瓶、塑料管,紗網等來代替一些生物實驗中的器材,讓學生理解其實實驗就在我們的隨便,就看我們有沒有發現的眼光。

通過課題的研究,我對生物中的微觀觀察實驗進行了改進,因爲我們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時,看到的是一些微小的生物,學生看到的現象是各種各樣的,有的是看到的細胞、有的看到的不是細胞,爲了利於教師向學生講解實驗中的細胞圖像,採用在顯微鏡目鏡的上方用相機將圖像拍下,在利於多媒體白板將圖像投影在白板中,這樣放大了圖像,利於學生的觀察和對比以及老師的講解圖像。另外在一些觀察動物的實驗時,增加了學生的情感教育和珍愛生命的感覺教育,1.在觀察小魚尾鰭的血液循環時,將小魚放在培養皿中,用溼潤的紗布將小魚的的頭和軀幹包裹住,保證小魚身體溼潤正常的呼吸,等小魚的情緒穩定不在亂動後再在顯微鏡下觀察小魚毛細血管的血液流動方向,判斷血液的類別。待做完實驗後將小魚放回河流,做到珍愛生命。2.在觀察小魚的呼吸和觀察土壤中的動物實驗時,將做完實驗後的小魚和蚯蚓放回到大自然環境中,給學生講述珍愛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教育和人生價值 觀的教育。3.在做人體肺部的呼吸實驗時,學生動手,利於橡膠管、玻璃管、氣球等完成演示肺部呼吸實驗的過程。該實驗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通過對課題的研究和學習,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我的教學思路和方法得到了改變,教學的效率得到了提高,老師教的給能體現課程的教學理念,學生的學習的興趣也得到了提高。在課堂中以學生的學爲主體,老師的教爲輔,衝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的能力和個性差異,按照學生的特點,對學生在教學探究合作學習和課堂討論中,對學生進行分組,給每一個小組(5—6)的每一位同學進行分工,根據學生的能力的大小,完成不同的任務,分工主要有小組長(活動組織者)、計時員(均衡時間)、紀律維持者(控制紀律)、記錄人(語言轉化爲文字)、發言人(思維強、顧全全組發言)、第二發言人(補充發言),發言時要求他們說“我們組.......”,每個組展現的形式也可以多元化,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圖片,也可以是其他形式,每組之間有了競爭,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這樣讓學生都有事幹,有發揮自己的作用,有自己的價值,也鍛鍊了學生語言能力和每個組發言後做出評比,最後老師進行點評各個小組的優點和不足,最後總結歸納。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成績較以前有了明顯的進步,尤其是主觀性的試題準確率變化大,準確率高了。

總之,通過對課題的研究和學習,我的業務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高,教育教學的理念也發生了改變,但是,在研究的過程中,由於實際的條件的限制,還存在這樣和那樣的不足,我將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利於各種渠道和方式繼續學習,將自己的業務水平在提高新的臺階,取得更大的進步。

教學與研究心得12

國小英語學習興趣培養很重要,通過這一年的題研究與學習讓我深刻的認識到肢體語言對於國小生學習英語尤爲關鍵,從20xx年xx月開始,我開始題《國小英語堂教學中肢體語言的運用研究》的探索。在題研究過程中,我在研究中成長,在學習中提高,在辛苦中收穫。我們收穫着喜悅與甜蜜,也提升了自身的科研能力,逐步形成了獨特的教育教學風格,更親身感受到了題研究的意義和魅力。下面我從以下四個方面談談我的一些初淺的體會。

一、提高認識,更新教學理念。

提到題研究,一般老師會認爲:這是專家、學校的工作,與我們無關。其實這是理解上的一個誤區。應用型研究題於教育實踐的困惑與問題,是教師自己長期積累關注的經驗,或者自己興趣濃厚曾有一些思考但研究不夠深入的某些問題。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並努力地將自己從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轉變。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開展研究活動,結合實踐進行教育教學研究,我們纔會感覺到教育教學不再是一種重複、機械的勞動,而是一種充滿樂趣的創造性勞動,能從中獲得新的動力。

二、確定選題,找準研究方向。

確定一個合適的研究題,找準題的研究方向,決定着題研究的效率與成敗,怎樣選擇題做研究呢?

首先,我養成寫教學摘記的習慣,可從閱讀過的教育專業雜誌和教育教學專業網站中獲取信息並進行摘記,從中得到教育教學的啓示。

其次,我養成寫教學日誌的習慣,把平常教學的點滴做法記錄下。自己教學存在的問題,就可以成爲我們研究的題。

另外,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校本教研活動。老師們聚在一起,認真學習、交流,結合平時的教學提出實踐中的瓶頸問題。

三、明晰思路,選擇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選擇十分重要,它回答“如何研究”的'問題。研究方法多種多樣,主要有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實驗研究法、比較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經驗總結法等。

四、開展研究,提高科研水平。

研究階段,主要進行堂實踐,運用合適的研究方法開展研究。要注意幾點:分解研究內容,提高研究的可操作性;合作伙伴分工合作,使研究合理有序地進行;組織活動,強化研究的實踐性;嚴格執行題研究計劃,及時完成題研究任務。

我在進行《國小英語堂教學中肢體語言的運用研究》時,首先是收集數據,認識和了解學生的差異。接着是擬定差異教學計劃,爲滿足不同學生所需而教,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目標要分層,具有多維性,讓每一個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達成,獲得成功。在實施過程中,我將集體授、彈性分組和個別學習有機結合。在考試和評估方面也儘量滿足差異教學原則,對學生進行全面、多元化的評價,考慮到他們的努力與進步程度,採用靈活、彈性的評分。在研究過程中,我經常撰寫教學例、教育故事、教學隨筆、題的研究體會等,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教學與研究心得13

工作的日子裏,能靜下心來認真讀書的時候並不多。恬淡的假日午後,伴隨着暖日,我品讀了首都師範大學林立主編的《國小英語教學研究》,收穫頗豐。

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播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勵的一種教學藝術”。在初入教學領域的半年時間裏,我就初步體會到其言之有理。每個教師都是藝術家,在不同領域塑造着不同特點的學生。我也深深陶醉在教育這一濃濃的藝術氛圍中,成爲幸福的探索者之一。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角,是課堂中活力最充分的體現。要使學生學得輕鬆愉快,教師就要想方設法組織好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爲“我要學”,調動學生積極探求、思考的慾望,從而達到教與學的最佳效果。

著名的外語專家章兼中教授曾經說過:任何一種語言都離不開它當時的情景和實踐的基礎,否則它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英語作爲我國的第二語言,由於它缺乏語言獨有的情景和實踐的基礎,變得枯燥乏味,學習起來困難重重,學生是難於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如何巧設一個引人入勝的學習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已成爲教師教學工作中的一大難題。國小英語教材基本上是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單詞和對話爲主要教學內容的教材。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具,如投影儀、實物、掛圖、卡片等爲學生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有利於語言學習的學習氛圍,激發起學生的“興奮點”。譬如:在教購物時, 可以 利用實物把講臺佈置成一間商店,創設一個買東西的情景,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有買有賣的交流。使學生學習起來加倍親切,降低了教學的難度,學生更容易接受。又如在教“Happybirthday!”時,正好是班裏 某位 同學的生日 的話 , 可以 把教室佈置成爲一個生日會,並要求學生把預先準備的禮物拿出來。上課時,組織學生爲 生日的 同學唱生日歌、切生日蛋糕、吹蠟燭、送生日禮物並學用英語祝福。爲學生提供了一個實踐英語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英語,在實踐中運用英語,充分調動起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學習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外國人過生日的氣氛,感受到學習的喜悅,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授新知識是一堂課的中心環節,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要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的情況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中國的國小生學習英語由於缺乏語言的學習環境,深受社會文化和母語的影響,再加上國小生的年齡較小、直觀記憶力較強的特點,決定了國小英語課堂教學是寓於直觀,寓於樂趣。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可以運用圖片、實物、簡筆畫、動作表情、CD機、錄音機、投影機、卡通畫等直觀手段進行教學,做到音畫交融、直觀形象、生動活潑,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得學生學習的興趣濃厚,欲極性高,注意力集中,達到教學的最佳景界。如在教 上海版牛津英語1A “ Body ”時,我利用簡筆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 卡通人身 的畫像,通過這樣一畫既吸引起學生目光 , 又直觀生動、幽默風趣。 在 學生感知物體後,自問自答地講:“What’sthis?這是什麼呢?Thisis aneye,aneye 。”然後讓學生模仿教師口型跟讀幾 遍 ,這樣使得單詞的教學音、形、義相結合,強化了學生的記憶。既排除了母語翻譯的干擾又遵循視、聽、說領先的語言教學原則,注重培養學生模仿、朗讀的`語言實踐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21世紀的今天,基礎教育正在進行一次大革命,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過渡。“滿堂灌”的老教學模式已被時代所淘汰。現在學生真正當家作主成爲教學活動的主人,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做到精講多練,同時還要善於調動學生的情緒。學生的情緒一旦低落、產生疲勞時,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造成課堂氣氛沉悶,是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要善於觀察學生情緒的變化,及時更新教學形式,以新的教學形式給予學生新的吸引,引發起學生新的學習興趣。國小生是天真、好奇、好勝的,教師可以安排一些如:搶答競賽,找朋友,搶紅旗,看誰聽得準、說得快、寫得好等刺激性較強的遊戲,讓全體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去。“掌聲”、“加油聲”,爲整個課堂湊響一首“歡樂之歌”,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了知識,調動起課堂學習的氣氛,同時也將整個教學過程推向高潮。 j

素質教育要求我們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把學生從“課桌”上解放出來,大膽讓學生動起來,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通過讓學生站起來做一做,摸一摸,仿一仿,說一說等,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學習英語,感受學習的樂趣;通過幾個人一小組議一議,演一演,練一練,畫一畫等從不同的角度鍛鍊學生多方面的才能,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

教學與研究心得14

作爲一名教師,應該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關愛國小生,尊重國小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爲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國小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要以學生爲本,尊重國小生權益,以國小生爲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國小生的主動性;遵循國小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促進國小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修養,爲人師表。信任學生,尊重個體差異,主動了解和滿足有益於國小生身心發展需求。

什麼樣的教師纔是真正的好老師,首先的一條是愛,一個不懂的愛孩子的人不配當老師,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把孩子當成孩子,任何一個孩子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要學會包容、原諒孩子,孩子在不斷跌撞過程中體會到生命的意味,把別人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就是要老師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要放棄,更不要挖苦。

有些老師看不起差生,從語言、行爲上,貶低嘲笑差生,首先這種行爲和表現,就違背作爲老師道德標準,因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不是單純讓學生學會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認識自己,超越自己,更好的做好自己,體會生命和人生的意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更好鞭策自己,激勵自己。教師要以身作則,樹立思想道德模範,以思想喚醒思想,以生命影響生命,

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

教學與研究心得15

這段時間學習了尹志錦老師的<<國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即時評價研究>>,我對課堂教學的即時評價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以前在教學過程對這種評價不怎麼重視,對學生的對與錯只是簡單的加以表揚與批評。現在認識到了這種評價的重要性,並對這種評價有如下幾點心得體會。

第一 ,“即時評價”作爲師生之間交流的一種及時、有效的方式而貫穿於數學課堂教學的始終。及時、準確、積極、有效的“即時評價”方式,不僅對數學課堂教學起着重要的導向和激勵作用,同時也對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起着良好的促進作用,更能高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不僅如此,課堂中良好的“即時評價”因增添了許多情感和人文因素,而使得課堂生動、活潑了起來。

第二,“即時評價”重視對學生在一節課中各個環節的評價。要選擇恰當的語言,適時的時機,評價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對待數學學習的態度; “即時評價”有着及其深遠的意義和廣泛的使用價值,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最大受益者是學生,同時也有利於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發揮和自身業務的提升。

第三,“即時評價” 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在評價中我們要遵循激勵性、真實性、時效性、多維性等這些原則 。對學生的`日常表現,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爲主,採用激勵性的評語,儘量從正面引導。對學生的表揚要有標準,要有分寸,要得體,要一視同仁。我們的評價越真實,越有“透明度”,就越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可。我們教師從怎樣的角度、用怎樣的語言、在怎樣的時候進行評價,學生的優點是什麼,問題在哪裏,怎樣評價,這樣不僅對回答問題的學生有很好的激勵作用,還對其他聽課的學生也有很好的警示作用。只有把握好評價的最佳契機,才能真正積極地推動學生的發展。

總之,我們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修養,認真做好“即時評價”,只有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才能運用自如,才能使“即時評價”真正起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