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集錦15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集錦15篇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1

很認真的把紹瑞珍老師的《教育心理學》讀了一遍,感覺是如沐春風,豁然開朗。通過讀書,使得教育教學中的一些做法找到了理論依據;澄清了一些錯誤的、想當然的想法;更是學到了有效教學、學習和管理的方法與技巧。結合自己的閱讀,談談體會。

一、教育心理學已經不再僅是純粹的理論研究,實際應用越來越多

以前,見到過幾本教育心理學的教科書,總的感覺是理論敘述比較多,儘管內容很好,但和實踐總有段距離,況且由於自己對理論的認識比較膚淺,導致有些內容無法有效實踐,得不到期待的效果。但在本書中,作者以現代心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爲背景,系統闡述了教學、學習等諸方面的內容,且和實際情況聯繫密切,比如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從知識的表徵到獲得的過程,以及如何有效保持等各個方面深入淺出的做個介紹,並且因爲內容結構組織的好,讀起來也不費勁,確實是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二、教育心理學應該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必修課

作爲一線教師,很多時候其實就是在根據經驗教學,但僅憑經驗必然導致教師教育教學的專業化水平偏低,而錯誤的經驗給學生帶來的後果更是無法彌補,所以,強調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是越來越重要的事情。

在陳琦和劉儒德主編的《當代教育心理學》中,提到這樣一個問題:當學生反覆擅自離開座位時,教師應該怎麼辦?按照一般的經驗,教師要提醒學生留在自己的座位上,並且這樣做也能幫助學生記住這條上課的紀律。但研究發現,對於國小生來說,這樣做的結果是學生離開座位的想法會越來越強烈,因爲學生是在通過這一行爲引起老師的注意,所以,當老師置這些學生於不顧,轉而表揚那些不動的學生,離座率就降低了。由此可見,教育工作不能再僅憑經驗。

對於如何教學,如何有效教學,如何促使學生理解知識的意義並長期保存,如何促進能力的提高等等問題,現代教育心理學已經作出了比較有效的研究和解釋,只有遵循科學理論,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才能高效進行。作爲教師,如果不能掌握這些理論,不能有意識的應用,至多算是一個教員,一個低水平的教員。

三、只有掌握教育心理學理論,才能科學、有效的教學

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收穫應該就是澄清了錯誤觀念,堅定了用科學指導實踐的信心。

比如書中在談到了原有的知識和技能在有效學習中的作用,並提到了古訓:“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而在自己的教學中,對這條的理解並不深刻,有時根本不去考慮學生原有的知識和觀念,不管學生的情況直接就講。頂多在教學中,考慮學生學過什麼東西,並假定學生已經掌握了這些知識,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教學,關注點是學生以其原有知識是否能理解新的知識,但原有知識是否掌握,新舊知識的聯繫如何建構,這個考慮的就少了。

書中詳細講述了知識學習與保持的策略,自己在教學中,對這些策略的關注度太低,有時只追求自己內容的教學,而忽視了對學生學習策略的訓練。現在看來,這隻能是給學生帶來知識,而不能利用教學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也就影響了教學效果。

四、踐行理論知識,做教育實踐者。

我們一直在倡導做科研型教師。一線教師如何做科研?研究什麼東西?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在一定的理論指導下,和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聯繫起來。不需要做高深的理論研究,也不能是簡單的教學經驗的總結,而應是聯繫實踐,解決問題,上升到理論。比如,書中談到了品德形成的心理過程,我們就可以據此設計德育目標和過程,在班級管理或者教學中研究如何形成學生的品德,研究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該如何解決,並進一步總結出德育的方式和策略,由此,研究成果也會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所以,如果堅定了用理論指導實踐的信心,也就爲自己的科研找到了最好的突破口。

五、提升專業水平,爲教育教學把脈開方。

教育教學需要心理學的信息和服務,心理學也必須爲教育教學服務纔能有廣泛發展的前景。而學校的心理輔導老師在這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所以,爲師生提供心理學服務應是其工作的應有內涵,而教育心理學的知識將成爲心理老師這項工作的堅實後盾。比如,關於專家和新手解決問題的差異研究爲教師培訓和年青教師成長提供了理論基礎,心理老師可以據此爲學校和教師提供富有成效的指導方案。而通過教育心理學的學習,將會對學生的學習提供最有效的診斷和輔導。爲教育教學把脈開方,和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結合起來,心理老師也就能穩固自己在學校教育中的位置。

在師大學習教育心理學,收穫很多,學習到了許多教育心理學的知識,對自己曾經的教學工作行爲進行了一定的.反思。通過學習,能使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多的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理解學生的行爲,用科學的方式引導學生熱愛學習,懂得學習,並且能夠成爲自己的未來的設計師。

在學習中,我發現學習動機理論的應用,對職業中學的學生尤爲重要。職業中學的學生大多是學習上的失敗者,他們很少有學習的成功,也就沒有了學習的動機和熱情。運用學習動機理論,適當地採取一些策略,能夠更好地讓我們的學生關注學習,關注發展,關注自我突破。

通過楊帆老師的講解和教材的解讀,我懂得了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認知好奇心。

認知好奇心是學生內在學習動機的核心,是一種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學習活動本身的內驅力,表現爲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爲。“情境”不僅指實際生活情境,還包括模擬交際情景、表演情景、直觀教具情景、想象情景等。情境教學不僅是培養學生交際能力的最有效手段,還是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積極參與的好方法。

2、運用強化原理,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A、爲學生設立明確、適當的學習目標

B、正確運用獎勵與懲罰

C、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成果

3、對學生進行競爭教育,適當開展學習競爭。

A、教師要教育學生認識競爭的利弊,教給學生公平競爭的方法或手段,教會學生學會競爭。

B、按學生的能力等級進行競爭,讓每個學生都有獲勝的機會

C、進行多指標競

D、提倡團體競爭。

E、鼓勵個人的自我競爭和團體的自我競爭。

懂得這些理論之後,我們就需要把它轉化爲具體的實施行爲,設計不同的主題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只有在不斷的學習中,才能獲得更多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甚至是教育教學的靈感。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2

在這本書中,作者把整個的教育心理學做了幾個部份和階段來講述。

一、教育心理學的基礎: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身心發展學習理論

二、教育心理學的實踐:個別差異的探討教學過程

在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作者提出了一個教育心理學未來的走向:「教育心理學研究目的教育化,研究對象全人化,研究方去本土化」的一個建議。因爲作者認爲,現在一般人對於教育心理學總是認爲他是心理學的一部份,但是作者強烈的指出:「教育心理學原本即是因教育需要而產生的,而非由心理學中分化出來的」,所以作者在此強調研究目的要教育化。另外,作者認爲教育的對象是人(學生),是整個活生生的的人,而不是局部人,故整個的教學過程,應當是在「瞭解學生心理需求與主觀價值的教育基本目的」下進行。最後,作者提出另一個方向爲「本土化」。作者認爲教育的方法只有「最適合的方法」而無「最好的方法」,因此,對於教學對象都是本地的學生,因此,在做教育心理學時,應該以最適合本地學生的方式去做研究。

作者這種論點在其他的書中我都沒見過,算是一種創新的寫法,然此種寫法對於未來從事於中學教師的我們來說應該是一種很好的建議。因此,我很喜歡這本書的寫法和內容。

接著作者以研究對象—「人」爲出發點,來探討一個人的發展,這種寫法讓我真正的瞭解到我們所教學的對象的本質和成長曆程,這對於日後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檢討上都是一個很好的.基礎。尤其作者在第四章還提到社會發展和教育的關係。這是在其他書本中很少提到的。我們在探討學校教育時,一般都只考慮到校園的行政、教學對學生所造成的影響,往往都忽略了社會這個「大學校」對教育所造成的衝擊。在書中作者也論及到這點,讓我體會到社會對教育的影響。

作者接著便進入教學的主題,開始探討一個學習理論和原理。在這裏清楚的介紹各種理論以及其應用,讓我們可以清楚的明白各種理論的定義和範疇。這對於我們未來的教學分析是一個重要的基礎。

最後,整本書以實踐作一個結尾。在實踐部份,作者先從瞭解個人差異開始進而指導大家如何去設計教學過程。在一般書籍中,往往都只有探討智力因素和教學上的關係,鮮少探討非智力因素和教學的關係,然而在此書中,作者以一個章節來點出一些較重要的因素,讓我覺的較一般書特別的不一樣。

整本書給我的感覺是顯淺易懂,很適合剛接觸教育領域的學生。尤其他在寫書時,都是以本土化的例子居多,來綜合介紹整個概念。另外整個的寫作層次由最基本的「人」開始,接著介紹理論,進而以實踐結束整本書,讓人讀起來覺的非常的連貫。雖然自己非教育本科系出身,但是對這本書的感覺相當的好,對於往後的教學也有很大的幫助。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3

心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語。在未接觸心理學之前,和很多人一樣,覺得心理學可以解決一切關於人的精神問題,學了心理學之後可以窺探人的心理,可以解釋一切難以解釋的現象。但是,我我一直認爲,心理學是一門很神祕的、很特別的學科,對它充滿了敬畏的心情。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之後,從專業的角度,對心理學有了一定的瞭解。我認識到心理學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它是研究心理和行爲的科學;它不僅研究人類,也研究其他的動物,它涵蓋了很多方面的內容,如犯罪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心理健康教育學、兒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臨牀心理學等等。而現在,心理學也正成爲大衆生活的必需品。在美國,有一種說法:“沒有學過心理學,就不能算受過完整的教育。”心理學,首先是一種研究,旨在探索心理和行爲的一般規律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它不能爲每個人開出現成的“藥方”;心理學家不是牧師,更不是神仙,它可以幫助人們認識甚至改變自我,卻不能提人們做任何選擇。

心理學是一門有趣的學問,更是一門教人心理健康心靈愉悅的學問,在心理學的學習中收穫到的更是一種心理態度與心理境界。心理學,讓我懂得了如何去認清我們自己,知道我們很多心理都是很正常的,瞭解了思想、動機、學習、認知、記憶、思維、情緒、壓力與適應、創造力是什麼,怎麼利用心理學的知識來幫助我們學習,來理性的解決我們的煩惱和壓力。

進了心理學的大門,讓我豁然開朗。儘管四個月的心理學學習帶給我們的東西很有限,但是更多的東西需要靠我們自己去領悟,去體會。做人,不但需要被愛,還要去愛人,更要愛自己,懂得愛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領悟到時間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愛,纔會找到一條比旁人更美麗,更寬廣,離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說,快樂,對大多數人來說,已成爲遙不可及的夢,其實不然,一個人要快樂是誰也阻止不了的,快樂的因子是每一個人都有的,關鍵在於你自己想不想快樂,當遇到心煩的事時候,樂觀一點,勇敢一點,博學一點,那快樂就在你身邊。

心理學的價值就是讓世界充滿快樂!也有人因爲自己沒什麼優點和特長或者某些方面的缺陷,而鬱鬱寡歡,自暴自棄,覺得老天對自己不公。心理學讓我們更全面地去看待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沒有存在什麼公平與不公平,也不存在誰強誰弱。我們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如何生活的權利,或快樂、或悲傷。我們不應該抱着自暴自棄、自卑的態度去生活,我們應該正確的評價自我看,接受自我,分析自我,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樂觀地去應對生活中出現的不適應與不協調。

心理健康,比身體健康更重要。一個人只有同時擁有健康的心理,健康的身體,纔是一個完完全全健康的人。心理健康教育,在當今社會下,顯得尤爲重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是促進意志、個性、氣質等非智能結構發展的需要,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需要,是適應未來社會競爭的素質教育的需要,是探究一個人的心理活動與行爲紀律的`科學。學習心理學,對於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有着重要意義,同時對於關注他人,幫助他人也有重要意義。一個人的內心情感——喜怒哀樂憂傷悲會直接表現爲外在行爲上,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會使外在的生活充滿愉悅之感。

學習心理學之後,會逐步瞭解自己的性格特點和心理健康狀態,同時也會更加關注周圍的人。以前會厭煩電話裏父親母親隔山隔水的嘮叨,會因爲同學之間處事不快而大動干戈,會覺得似乎受委屈的總是自己卻很少從對方立場去考慮問題。而在學習護理心理學之後,才學着多多關注他人。也許那些是我們的至親至愛,是我們的同學朋友,又或者只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當我們用公正、公平的心態去考慮問題後,才能讓自己的生活過的和諧,與環境相和諧,與社會相和諧。

總之,這四個月的心理學學習,讓我受益匪淺。如果非要問我的最大收穫的話,就是讓我更客觀的瞭解我們自己,瞭解我們的世界。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4

閱讀了《教育心理學》,覺得很有收穫,對自己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很有幫助。本書是以教育心理學爲主線編寫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講述了學習教育心理學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其內容緊密結合中國小實際,且針對性強實用性強,便於自學。在通讀本書後,對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將會有一定的瞭解,另外關於書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學及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相信對於理解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也是有幫助的,因此我對本書中有關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談談我的理解及感受。

我在書中沒有找到作者對教育心理學的明確定義,而是通過介紹教學過程,通過與鄰近學科的比較向我們展示教育心理學的性質作用和意義。

教育心理學與教育學不同:教育學研究的是教育過程的一些基本規律,而相對應的,教育心理學則研究在教育教學條件下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及應用。這兩個學科比較好區分,我的認識是教育學更多的是重宏觀的角度去研究我們的教育教學,而教學心理學已經進入到了我們的教學過程。教育心理學和普通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的關係可以說是十分密切。教育心理學是以它們爲學科基礎的,卻不好說誰包含了誰,誰從屬於誰。教育心理學更好的幫助了我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進行設計、開發、運用、管理和評估的理論和實踐。

在通讀這本書後,我對教育心理學的內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另外關於書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學及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對於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也有很大的幫助。

首先,關於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心理學作爲研究人的心理現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其內容是豐富多樣的。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體系中與教育工作關係最密切的一個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麼的,就需要對它的對象,性質,內容,範圍和任務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5

在教學之餘,我讀了一本對工作非常有幫助的書《教育心理學》,本想爲考試而學,沒想到學後深有體會。書中廣泛吸取了國內外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集中闡述了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心理問題,其研究目的在於服務教育。全冊共十二章,從不同角度論述了學生學習的特點和教師教學的必備。當今,教育心理學教學非常倡導,課本中闡述當今學生的健康心理問題,作爲一名教師,德育與心育的培養非常重要。

素質教育下,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非常重要,據自己的學習可以瞭解到:根據學習動機的動力來源,可以將學習動機分爲內部學習動機和外部學習動機。內部動機是指由個體內在的需要引起的動機。外部動機是指個體由外部誘因所引起的動機。內部學習動機和外部學習動機的劃分不是絕對的。外在學習動機的'實質仍然是一種學習的內部動力,我們在教育過程中強調內部學習動機,但也不忽視外部學習動機的作用。教師應一方面逐漸使外部動機轉化成爲內部動機,另一方面又應利用外部動機使學生已經形成的內部動機處於持續的激起狀態。

讀書破萬卷,教學如有神,教學要有深的文化底蘊,作爲教師更應博覽羣書,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多閱讀一些教育書籍,使之成爲我教學的方向標。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6

上週五的時候,同事說,下週有我來代表語文組來彙報學習心得,學習教育心理學的心得體會。沒怎麼想,就答應了。可是沒想到答應好答應,真地做起來還真不好弄。

我的.想法是把自己當年劃的句子整理出來。可是整理一會兒就不行了。當時劃了八百條,那整理起來不就麻煩大了。而時間又極其有限。決定整理到第六章。結果真的整理到第六章,已經是週二了。湛老師說,週四必須東西要出來。因爲週日出去的緣故,週二上了六節課。所以回到家,整理了四十幾條就睡了。週四要去聽課,也就是青浦講座,所以週四的課掉到了週三,又是六節課。但是資料還是沒出來,可是自己身體吃不消,於是從十一點左右開始睡,睡到十二點,起牀,工作到四點。把摘錄做完了。其間老婆打電話來,對私自買躺椅表示了憤怒。

週四上午兩節課。第三節上完之後,扒了幾口菜,就和同事們往人民廣場趕,可是還是遲到了十分鐘。回到上海五點半,回到家將近七點。放鬆了一會兒,決定先睡覺。寫完隨筆,睡到一點,然後起來寫發言稿。一直寫到六點。趕到學校給孩子們放三國,自己接着寫。第一節課沒有寫,沒電腦。下面三節課就好多了。到中午吃飯的時候,終於稿子寫好。說是三四五三章,可是自己發現第五章是整理不出來了。吃完午飯,抓緊搞ppt,結果搞到第一節結束才勉強趕出來。人已經疲憊不堪,自己稿子上寫得什麼東西也不知道了。又抓緊再看兩遍。兩點三刻下去,結果教室裏一片狼藉。管理人員不知道在哪裏。

我講了半個小時不到一點。只講了預設的一半左右。只講了一個詞,學習。實話實說,下面聽懂的絕對不超過五個人,其中還包括華師大的倆個專家。同志們沒有興趣,我說的又是一大堆術語。同志們給面子,不出聲。可是我實在是看不到互動的感覺。後來教授又作了一個簡單的點評。

自己感覺還可以吧,至少自己又相當於複習了一遍。其他人不作評論,根本就沒聽,也沒興趣評。就當自己痛快嘴吧。

講完了,心裏的一塊石頭落了地,頓時輕鬆了很多。今天晚上看電視,看小說,睡覺。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7

寒假期間翻閱了《教育心理學》這本書,對於心理學,特別是教師和兒童的心理特徵得到一定的瞭解。學校教育心理學是研究學校情景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簡言之就是研究學生如何學習,教師如何幫助學生學習,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屬於應用心理學的範疇。本書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學校教育心理學的對象、範圍和意義,現代心理學的教育觀,教育目標和教師發展的心理學分析,認知和社會發展與教育,兒童心理髮展的一般原理,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學習的遷移、保持、遺忘,不同類型的學習,影響學習的心理因素,學生的個別差異與教育,教學設計與課堂管理中的心理學原理,學習結果的測量與評定。在大致瀏覽這些內容後,我覺得受益頗多,暫且寫下其中幾點感受。

首先一點,我從感性上認識到教育心理學是一門很博大精深的學問,而不是我以前所想象中的那樣簡單。比如說處理學生個性和共性之間的關係,怎樣從個性中提煉出共性,又怎樣在對共性的總結中充分尊重學生個性。還有怎樣實現學生學習的最優化,怎樣教學才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不讓其對某些枯燥的只是感到厭煩;還有怎樣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不同心理特點對其施以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方法,如此等等。在書中介紹到了很多不同時代的着名學者的觀點,各有利弊,都很值得思考。讀了這些,我才逐漸認識到教育心理學是一個備受重視,被廣泛研究的學科。

第二,不光是理論,書中很多地方也提到了怎樣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這對於教學的實踐活動有很直接和現實的意義。書中舉到了很多這樣的例子,讓我發現原來生活中很多看似司空見慣的事其實就是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成果。比如應該怎樣讓國小生克服坐不住的問題,還有怎樣不動聲色的糾正學生的語法錯誤又不至於引起學生反感。其實對於這些問題我也是早就有所想法,讀了教育心理學後,這些原先模糊不清的想法才漸漸明白起來,真的感慨頗多。

第三,教育心理學提供的不只是一個研究結果,它所提到的更多的.是一種研究方法,指導你怎樣利用這些看起來書面化的大理論,把他們真正變爲指導你教學的利劍。其實每個學生都是特別的,都有值得你特別去關注的地方,而每個學生又都是相似的,都有共性讓你總結規律,更好的認識教學。教育心理學所提供的這些科學的研究法我認爲不管今後是否從事教育事業都是讓人從中受益良多的。原來一直不明白所謂量表是什麼東西,現在纔開始懂得原來心理學是這樣一門精密的科學,要求很強的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才能懂得如何從數據中瞭解人內心的世界。

第四,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心理學以教與學互動作用爲主線,以學習心理爲核心,對學習動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學習策略與教學策略、學習遷移、智力與創造力、品德心理、羣體心理、個性差異與因材施教、心理衛生與教師心理等方面作了較爲系統、深入淺出的分析。作爲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判斷學生是否熱愛學習以及引導學生學習的能力。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

教師是榜樣,“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爲學生的引路人。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要富有“愛心”,作爲一名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教師還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

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因此,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心理學、心理學,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策略,並在上課過程中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髮展爲本,以新的教學姿態迎接新的挑戰,使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如果,將來我能夠有幸從事教育事業,一定好好應用瞭解到的心理學知識,做一個合格的人類靈魂工程師。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8

本書是以教育心理學爲主線編寫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講述了學習教育心理學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其內容緊密結合中國小實際,且針對性強實用性強,便於自學。在通讀本書後,對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將會有一定的瞭解,另外關於書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學及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相信對於理解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也是有幫助的。但是鑑於我們教育心理學的學術沙龍主要關注教學心理。學生心理及差異心理,因此我就主要對本書中有關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談談我的理解及感受。

首先,關於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心理學作爲研究人的心理現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其內容是豐富多樣的。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體系中與教育工作關係最密切的一個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麼的,就需要對它的對象,性質,內容,範圍和任務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其次,關於學習教育心理學的'目的。教師爲什麼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呢?我在讀完以後有這樣的認識:第一,是因爲教師要形成優秀的心理品質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本書所要強調的是,教師只有認真學習教育心理學,才能知道作爲一位人民教師,必須具備哪些優秀的心理品質,從而自覺地培養這些心理品質。第二,是因爲教師要提高教育業務水平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本書對此作了比較精簡的歸納和概括: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只有學習了教育心理學,才能系統而全面地掌握學生認識過程的規律和年齡特徵,才能選擇適當的教材,採取相應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2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品德。學習過教育心理學的教師,就能夠掌握學生品德形成的規律,及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心理特點;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因材施教;可以科學地總結教育經驗,我覺得這也是第一點的基礎,是爲提高教學質量作準備的。

此外,本書還提到了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如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總結法等,可以說從理論上歸納出了研究教育心理學的具體,有效的方法。總的來說,本書對於學習教育心理學的基礎理論知識,瞭解普通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的相關知識是非常有幫助的。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9

在師大學習教育心理學,收穫很多,學習到了許多教育心理學的知識,對自己曾經的教學工作行爲進行了一定的反思。通過學習,能使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多的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理解學生的行爲,用科學的方式引導學生熱愛學習,懂得學習,並且能夠成爲自己的未來的設計師。

在學習中,我發現學習動機理論的應用,對職業中學的學生尤爲重要。職業中學的學生大多是學習上的失敗者,他們很少有學習的成功,也就沒有了學習的動機和熱情。運用學習動機理論,適當地採取一些策略,能夠更好地讓我們的學生關注學習,關注發展,關注自我突破。

通過楊帆老師的講解和教材的解讀,我懂得了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 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認知好奇心。

認知好奇心是學生內在學習動機的核心,是一種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學習活動本身的內驅力,表現爲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爲。“情境”不僅指實際生活情境,還包括模擬交際情景、表演情景、直觀教具情景、想象情景等。情境教學不僅是培養學生交際能力的最有效手段,還是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積極參與的好方法。

2、 運用強化原理,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A、 爲學生設立明確、適當的學習目標

B、 正確運用獎勵與懲罰

C、 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成果

3、 對學生進行競爭教育,適當開展學習競爭

A 教師要教育學生認識競爭的利弊,教給學生公平競爭的方法或手段,教會學生學會競爭。

B 按學生的能力等級進行競爭,讓每個學生都有獲勝的機會

C 進行多指標競

D 提倡團體競爭。

E 鼓勵個人的自我競爭和團體的自我競爭。

懂得這些理論之後,我們就需要把它轉化爲具體的實施行爲,設計不同的主題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只有在不斷的學習中,才能獲得更多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甚至是教育教學的靈感。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10

本學期我抓緊時間認真學習了《教育心理學》。對於奧蘇貝爾的學習動機理論很是有感觸。1968年,奧蘇貝爾發表了集其教育心理學思想大成的作品——《教育心理學——認知觀點》(1968第一版1978第二版),在這本書中,奧蘇貝爾深入系統地探討了課堂中的有意義的文化知識學習的類型,不同類型的學習過程,學習結果及其條件,對人類以言語符號爲媒介的有意義學習,保持和遷移的心理機制及制約因素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形成了他的“有意義言語學習論”。

奧蘇貝爾對傳統的學習理論持批評的態度。他認爲,這些學習理論並不探討在課堂裏發生的學習,而只是根據實驗室裏的學習不加分析地外推。在他看來,“一種真正實在的、科學的學習理論主要關注在學校裏或類似的學習環境中所發生的各種複雜的、有意義的言語學習。並對影響這種學習的各種因素予以相當的重視。(Ausubel,1967)

奧蘇貝爾教育心理學中最重要的觀念之一,是他對意義學習(meaningful learning)的描述。在他看來,學生的學習,如果要有價值的話,應該儘可能地有意義。爲此,他仔細區分了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機械學習與意義學習之間的關係,具體如下:

教學總是通過一定的方法進行的,而教學方法的基礎是學生學習的方法。最基本的學習方法包括了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奧蘇貝爾繼承了傳統的接受學習理論,並在歷史上首次將之作爲與發現學習相對的一種學習方式加以積極倡導並進行系統的心理學研究。

接受學習

接受學習是指學生通過教師呈現的材料來掌握現成的知識的一種學習方式。與發現學習相對。在接受學習中,所學東西的全部內容都是以確定的方式由教師傳授給學生的,學生無需進行任何獨立發現,而只需接受,即只需把教師呈現給他的材料,例如一組無意義的音節、一首詩、一條定理加以內化和組織,以納入到已形成的認知結構當中,以便在將來的某一個時期可以運用它或把它再現出來。這裏所說的內化是指將新的學習內容通過整合貯藏入已有的認知結構當中。

接受學習不同於機械學習。接受學習是與發現學習相對的,是指學生將學習材料作爲定論性的知識加以接受、內化、形成自己的知識,而不重複人類發現、形成有關知識的過程。機械學習則是與有意義學習(通過理解而進行的學習)相對應的,他指不理解學習材料的意義,死記硬背式的學習。接受學習可能有意義的,從而成爲有意義的接受學習,也有可能是機械的,從而成爲機械的接受學習。

接受學習也不同於被動學習。被動學習是與主動學習相對的,他是指學生由於缺乏學習的.需要、動機、興趣或者必要的學習能力和基礎等原因,因而不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活動,或者不積極主動的把自己的學習引向深入,不去深入、全面的把握學習內容,而滿足於那些含糊的、膚淺的、似是而非的觀念。接受學習可能是主動的,也有可能是被動的,他與主動、被動學習都沒有必然的聯繫。

發現學習

奧蘇貝爾對發現學習的解釋不同於布魯納。他認爲,發現學習是指學習內容不是以定論的方式呈現給學生的,而是要求學生在把最終結果併入認知結構之前,先要從事某些心理活動,如對學習內容進行重新排列、重新組織或轉換。布魯納的發現學習是要學生通過參與探究活動發現基本的原理或規則,使學生像科學家那樣思考問題。除此之外,奧蘇貝爾認爲,發現學習還涉及其他三種學習類型:運用、問題解決、創造。這三種學習是有層次的。

奧蘇貝爾認爲,“運用”是指把已知命題直接轉換到類似的新情境中去,有點類似於我們通常所講的“練習”。“問題解決”是學生無法把已知命題直接轉換到新情境中去,學生必須通過一些策略,使一系列轉換前後有序。學生已有的知識可能是與問題解決辦法有關的,但需經過多次轉換,而非直接運用或練習所能解決的。“創造”是能把認知結構中各種彼此關係很遙遠的觀念用來解決新問題,而且,認知結構中哪些命題與該問題有關,事先是不知道的,各種轉換的規則,也是不明顯的。在奧蘇貝爾看來,“創造”的定義是指能產生某種新的產品,或者對學生來說是新的,或者在人類認識意義上來說是新的,都應該被視爲創造性行爲。當然,只有能產生後一種新產品的人,才能被認爲是具有創造性的人。而且,創造性行爲本身,應表現出一定的綜合水平,即能夠把各種要素綜合在一起,形成新產品,這種綜合水平應超過問題解決中所需要的水平

意義學習和機械學習

奧蘇貝爾根據知識學習過程的不同性質,又將學習分爲意義學習和機械學習。

意義學習是指語言文字或符號所表述的新知識能夠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有關舊知識建立一種實質的和非人爲的聯繫。以下兩個先決條件是劃分意義學習和機械學習的標準: (1)學習者表現出一種意義學習(meaningful learning)的心向,即表現出一種把新學的材料同他已瞭解的知識建立非任意的、實質性聯繫的意向。

(2)學習任務對於學習者具有潛在意義,即學習的任務能夠在非任意的和非逐字逐句的基礎上同構聯繫起來。明確了意義學習的先決條件,就不難對意義學習和機械學習做出明確地區分。以無意義音節的學習來說,由於學習者頭腦中沒有與之對應的有關觀念,無意義音節不能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的適當觀念建立實質性的聯繫,因此,在學習中只能逐字逐句地背誦它,所以,它只能建立一種逐字逐句的聯繫,因而是機械的學習。有時人們爲了便於記億,往往把無意義的材料賦予某種意義,但這種意義的賦予是人爲的或任意的聯繫,因而也屬於機械學習。

當然意義學習和機械學習的劃分也不是絕對的。奧蘇貝爾認爲,“這兩種學習僅是處在一個連續體的兩個極端”。“概念、命題和原理的學習是意義學習,而符號學習便具有某種機械學習的逐字逐句的性質”。有時機械學習和意義學習也會同時發生,例如,學生通過背誦來學習一首古詩或學習乘法口訣就是這種情況。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11

閱讀了《教育心理學》,覺得很有收穫,對自己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很有幫助。本書是以教育心理學爲主線編寫的,但也用一找=定的篇幅講述了學習教育心理學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其內容緊密結合中國小實際,且針對性強實用性強,便於自學。在通讀本書後,對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將會有一定的瞭解,另外關於書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學及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相信對於理解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也是有幫助的,因此我對本書中有關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談談我的理解及感受。

我在書中沒有找到作者對教育心理學的明確定義,而是通過介紹教學過程,通過與鄰近學科的比較向我們展示教育心理學的性質作用和意義。

教育心理學與教育學不同:教育學研究的是教育過程的一些基本規律,而相對應的,教育心理學則研究在教育教學條件下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及應用。這兩個學科比較好區分,我的認識是教育學更多的是重宏觀的角度去研究我們的教育教學,而教學心理學已經進入到了我們的教學過程。教育心理學和普通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的關係可以說是十分密切。教育心理學是以它們爲學科基礎的,卻不好說誰包含了誰,誰從屬於誰。教育心理學更好的幫助了我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進行設計、開發、運用、管理和評估的理論和實踐。

在通讀這本書後,我對教育心理學的內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另外關於書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學及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對於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也有很大的幫助。

首先,關於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心理學作爲研究人的心理現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其內容是豐富多樣的。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體系中與教育工作關係最密切的一個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麼的,就需要對它的對象,性質,內容,範圍和任務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這本書談到教育心理學的對象,是由於受教育體質發展和心理髮展是緊密相關的,所以教育心理學也要聯繫到體質發展方面的有關問題。此外,教育過程也可以說是師生協同活動的過程,而且教師在這種活動中起着主導作用,因此,關於教師的心理學問題,也是教育心理學應該研究的一個特殊領域。而教育心理學的性質應該是由它的研究對象決定的,即教育心理學是兼有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兩種性質,而且是以前者爲主的一門邊緣科學。不同社會制度國家的教育,對心理學的要求也共同點和不同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響了教育心理學的內容和範圍。根據我國的教育方針和目的,我們的教育心理學的內容和範圍是完全適應於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的要求的。教育心理學的任務就是揭示教育實踐過程中的心理活動的規律和促進整個心理科學的發展。由此可見,教育心理學是以教育對心理學的要求爲出發點,以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心理學問題爲目的的。

《教育心理學》闡述的內容有助於我們提高教學工作質量。人的任何活動都是由一定的動機所激發並指向一定的目的的,學習也不例外。學習是複雜的心智活動過程,牽涉到整個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參與。比如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智力因素,構成直接參與學習的智力系統。而這些非智力因素,構成了與學習相關的動力系統。其中的動機則是學習活動最基本、最主要的心理動力。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動機強的學生必然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比較高的學習積極性,他們在學習中能專心致志,具有深厚持久的學習熱情,遇到困難時有頑強的'自制力和堅強的毅力。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就必須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內驅力,培養他們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果。

其次,這本書有助於我們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學習過心理學的教師,就能夠掌握學生品德形成的規律,及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心理特點,按照共產主義的面貌來塑造一代新人,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因材施教。也就是說,教師瞭解了不同時期、不同年齡學生的心理,才能助長學生的優點,矯正學生的缺點。此外,本書還提到了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如觀測法、實驗法、調查法、總結法等,可以說從理論上歸納出了研究教育心理學的具體有效的方法。

我們利用科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育心理學》指出:“通過引入難度適宜,具有啓發性的問題,製造學生心理上的不協調,激發其好奇和求知的慾望;幫助學生建立合理的目標體系和積極的學習慾望,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興趣、求知慾、自尊心、好勝心、信念、理想等”。作爲老師,瞭解學生的“內部動機”的作用,才能通過合適的方法讓學生有興趣,而且更加主動,提高效率。

《教育心理學》內容非常豐富,很多知識都非常專業,作爲一名教師,這本書非常值得我去研究和學習,我會運用這本書裏面的知識,正確運用有效的評價和適當的表揚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從而健全他們的人格。今後我還要繼續研讀它。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12

在近三十年心理學的學科建設中,學校心理學是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在發達國家裏,作爲心理學的一門應用學科,學校心理學十分熱門,是最有生機、極爲活躍的一個新興領域。

《學校心理學》是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普通心理學專業和應用心理學專業必修課程,也是從事學校心理輔導和諮詢的教育人員學習本專業的必考課程。

《學校心理學》課程的主要內容是學校心理學理論與實踐的國內外發展沿革、動態和最新展望;學校心理輔導教師的職業性質和專業化途徑;學校心理輔導與諮詢的理論和技術;家庭教育和心理諮詢的理論和技術;教師的心理健康和職業成長等。

讀了《學校心理學》這本書,使我對學校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和心理輔導與諮詢的技術有一個基礎的瞭解,通過對課程上述主要內容的學習,能做到理論聯繫實際,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具體的學校教育工作中去,爲進一步學習心理學專業課程打好基礎。

學以致用是現代科學孜孜以求的基本目標。

目前人類處於世紀的轉折點,置身在這光怪陸離、瞬息萬變而又注重實效的信息化社會,學以致用這一論題更是受到全社會的矚目。心理學近百年曆史的經驗教訓,大家意識到:中國心理學發展的生長點在於應用,而應用心理學繁榮的立足點則使面向社會,面向生活,面向大衆。

近年來,有關中國小教師辱罵、體罰學生的'報道,有關教師教學質量差的報道,屢見於報端。當社會各界紛紛譴責這些有損教師形象的行爲時,那些從事教育研究的專家們,更傾向把這些問題歸之於“專業素質不夠”。因爲大部分教師並不是故意與自己的學生爲敵,他們缺乏的,往往是正確有效的方法以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

21世紀的教師應該具有怎樣的專業素質?現代教育理念認爲,一個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是學生全面發展的促進者。但在實際工作中,社會倡導的觀念和教師自身內在的觀念,還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教師專業能力的不足或不適應,是當前教師的普遍困惑。

本書對引導教師營造一個寬鬆、健康的學校氛圍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值得大家閱讀。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13

我於20xx年7月28—8月5日參加第三屆心理諮詢師培訓;20xx年10月11日至10月14日參加六盤水市教育局組織的中學生“心理輔導技術”培訓;20xx年10月30日至31日參加盤縣“希望工程心理軟件操作”骨幹教師培訓。通過這3次專業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使我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對我來說,這3次的培訓意義重大,通過這些培訓,我在學校的支持下組建了普田中學心理諮詢室。使心理諮詢作爲我今後努力的方向,對我今後的工作也具有很大的幫助。這3次培訓我認真聆聽了多位專家的講座,讓我受益匪淺。

一、參加三級心理諮詢師培訓的收穫

培訓教師先從基礎心理學開始介紹,在基礎心理學部分我學到了很多的心理學理論知識。基礎心理學理論部分包括《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變態心理學》。在《普通心理學》的學習中,我知道了什麼是心理學,清楚了心理學的幾大流派與心理學的特點,瞭解了研究心理現象的原則和方法;在《社會心理學》的學習中,我瞭解了社會角色的相關理論和社會直覺與歸因等相關知識;在《發展心理學》的學習中,我懂得了一個生命個體在從出生到發展中的心理髮展規律;在《變態心理學》的學習中,我瞭解了健康和不健康的區分,學會了病與非病三原則以及瞭解了一些臨牀病狀;在《測量心理學》的學習中,我知道了心理測量的定義和在心理諮詢中心理測量的具體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項。在《三級心理諮詢技能》的學習中,我掌握心理諮詢相關的理論與三級諮詢的技能和使用各種智力量表和心理量表的技能,並能進行三級諮詢案例的分析。

有了以上的理論知識的儲備,我的心態和爲人處事的.方法有了很大的轉變。面對問題時不再束手無措,而是積極的找出各種“問題”的癥結所在,並進行妥善的處理,從而提高了自身修養和教育教學能力,通過學習這些心理學知識我知道了怎樣把心理學的相關原理、方法應用於教學實踐中去。還能學習到很多與我們日常學習、生活、工作有很大幫助的知識。總而言之,通過參加此次心理諮詢培訓,使我受益良多,在提高自己專業知識水平,完善知識結構,促進自我成長,提升工作理念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並在服務意識、溝通意識、創新意識方面有了積極地轉變

二、參加六盤水市中學生“心理輔導技術”的收穫

這次培訓共4天,內容分理論和操作兩部分。和進行三級心理諮詢師培訓相比,內容進行了精簡。更具體、更具有操作性。通過心理輔導培訓,使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心理輔導和教育教學工作對於一個學校的發展是同等的重要。心理輔導是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的過程,只有心理和生理都健康成長的學生和教師,師生關係才能能和諧發展,纔有利於促進教育教學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校的長足發展。

今後,我一定要努力學習,不斷探究,把所學的知識應用於教學實踐之中,立足本職崗位,爲培育下一代多做貢獻。

三、參加盤縣“希望工程心理軟件操作”骨幹教師培訓收穫

這次培訓,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心理測量軟件操作培訓,在學習過程中我認真學習,中掌握了該套軟件的操作方法;回到學校後,按上級要求對九年級全體學生進行了每人5個心理測驗的測量。並建立了普田中學20xx屆畢業生心理測量數據庫。

四、心理諮詢培訓講座

由於多次參加心理諮詢培訓,於20xx年11月在普田鄉中心校的委託下對普田鄉全體教師進行了爲期2天的“心理輔導技術”培訓,把自己在這幾次學習中學到的相關心理諮詢知識和全鄉教師分享,以促進所有教師共同成長。20xx年7月11至14日,再次受中心校委託,對全鄉教師進行4天心理諮詢培訓。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14

職業教育心理學是教育心理學的重要分支,也是教育心理學在職業教育領域的積極拓展。又稱職技術教育心理學,是職業教育的主要理論基礎之一。其研究內容涵蓋了職業教育心理學的學科基本理淪問題、職業教育教學心理、職業院校學生學習心理、職業培訓心理、高技能人才培養問題、職業教育心理學課程建設、教材建設與教學改革研究等方面。

在李老師給我們上的三堂關於職業教育心理學的課程中,先給我們闡述了什麼是學習,然後大家一起討論舉出了很多例子,加深了我們對學習的理解,後面晚上的一堂課老師主要給我們講了職業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歷程等等,讓我們更加深入地瞭解這門課程的內涵,幾堂課下來,我們都受益匪淺,真是應了一句名言: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首先在關於學習的討論中,很多同學舉了一些比較通俗的例子,例如看書,做家務等等,也有同學從其他更抽象的`角度,比如說眺望,觀察,反思等等,這些都有學習的成分。學習是透過教授或體驗而獲得知識、技術、態度或價值的過程,從而導致可量度的穩定的行爲變化,更準確一點來說是建立新的精神結構或審視過去的精神結構。上面這是比較專業的說法,通俗的講學習就是從有到無,獲得一些新的東西。

後面老師主要給我們講述了職業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歷程並且介紹了幾個著名的人物,以及一些關於學生心中理想老師的調查等等。這些讓我們瞭解了職業教育心理學這門課程的來龍去脈,從而爲以後的學習做好鋪墊。關於理想老師的調查表明大多數學生希望有一個幽默,公正,上課不僅能講述書本知識也可以傳授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識的老師,並且希望師生能打成一片,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這三堂課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關於學習的探討,讓我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希望在以後的課程中能收穫更多。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15

學科教育心理學是主要研究中國小各學科的學習與教學等心理現象及其規律,是教師專業知識結構的重要內容,是形成學科教學知識的重要基礎。通過這一段時間的網絡學習,讓我進一步發現學科教育心理學對於教師專業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我是一個數學教師,一直以來認爲數學學科也需要心理學的相關知識來輔助教學,因此關注數學教學科學的心理科學。本學期,我參加了北京市中國小教師"十二五"公共必修課培訓。通過《學科教育心理學》的學習,我收穫頗多。如果說自己以前也似乎曾經遵循過一些教學規律的話,除了道聽途說之外,更多的是自己不自覺地以心度心、以意揣意,不曾專門從心理學角度、在科學的指導下進行更有效教學。

心理學研究指出,一個專家型的教師至少應當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知識:

(1)所教學科的知識,

(2)學科課程材料和結構的知識,

(3)一般教學論的知識,

(4)教本門學科所需要的`特殊概念和特殊方式的知識,

(5)本學科特定的教學目標和任務的知識,

(6)學生的性格特徵、文化背景及學習環境的知識,

(7)學生學習本門學科的特殊規律的知識。現在讀了這部書之後,感覺自己的理論知識還差得很遠,充分感受到在每個學科教學領域中如何引進教育心理學的一般規律,並且能用它指導學科教學實踐,實在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重要的工作。也覺得從學習中大有收穫,下面結合數學學科課堂教學實際,談一談心得體會。

我有個學生,國小三年級,上數學課的時候總是聽一會兒,就不自覺地東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麼東西都想玩,一枝鉛筆、一塊橡皮都能讓他玩上半堂課,等到被教師提醒而轉過神來聽課時,由於數學知識具有連貫性,沒聽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邊的東西。考試成績自然不好,教師和家長都着急。他自己也知道上課應認真聽講,想改掉這個壞毛病,可一上課就不自覺地又神遊了。針對於該生的情況,我根據國小生年齡特點以及數學課的特徵,我在上課時注重讓學生感受大量的生活實例,模型,經歷觀察、分析、比較、操作、歸納等數學活動過程,多設置新鮮、有趣、生動、形象的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外我也適當增加數學活動的內容讓學生參加,比如數學遊戲,口算競賽等使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