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公德潤物無聲國中國旗下講話稿

公德是一面文明的鏡子,亦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人們常說,公德自在人心。所謂公德,就大而論,便是以己之力奉獻社會,維護社會形象;就小而言,便是遵守社會秩序,言行舉止不失風度。

讓公德潤物無聲國中國旗下講話稿

泱泱華夏,漫漫聖賢路走得太久太長,歷史的跫音鐫刻在青春的竹筒上,浸沒在黃頁裏,傾注於剛勁的小篆,端方的正楷,然後又委身於蒼茫的大地,那幽幽的墨香觸及的不僅是古老的文字,更是世代人用心雕琢的瑩潤珠璣。我們很難溯源,去尋找最初的善類,只是依稀記得君王的車馬在隴田卻步,另闢她徑。季布的承諾堅若磐石,讓人招擲千金,只是恍惚間又想念那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清明之風·····

中華民族自號禮儀之邦,可在當下,歷歷在目的現實又不得不讓我們俯首沉思:花團緊簇,綠草如茵的公園裏,需要一塊塊冰冷的提示牌維護起最起碼的清潔;人流如織的街市上,需要高懸的警示圖規範我們的行徑。劇院的守則,公車上的建議,圖書館的條文····那句句溫婉如母親耳語的提示,愈是親切詩意,就愈折射出我們內心的散漫粗俗。曾記否,香港迪斯尼樂園的豪門默默緊掩了,八百洞庭水悄悄瘦身了,天池仙境亦食盡人間煙火,年邁之人只差寫上“人老勿撞”背在微駝的背上·····

公共道德,不是一紙空文,不應書寫在橫幅上,掛在廳門裏,不應成爲顯示高標準的驕傲,規範行爲的警示牌,否則,中國這塊百年老字號的禮儀之碑就要蒙上當代人的污垢了。

公德流動於生活,紮根於談吐,體現於舉止。蒲公英之美並非飄飛的姿容,而是它把凋零之美展現在風裏。將美德言行舉止展現給衆人,亦是一種公德。當你咄惡言時,是否知道其展露的不僅是個人素養,亦是公衆形象;當你對柔嫩的小草下狠腳時,是否看到不遠處告示牌的耀眼之光。而當你無意中拾起一片碎紙,是否覺得天空明媚了些許;當你默默關掉無人角落哭泣的水龍頭,是否感到片刻愉悅與心安。

放眼世界,後起之秀的德國處處流露文明風采,高素質著稱的'德國人本着“愛管閒事”的精神對違章的事會仗義執言,正身律己。無論乘坐公交車還是地鐵,都井然有序,堅守公德。類似事例比比皆是。當感慨大國崛起的輝煌時,我們是否更應該關注這無聲處放光的點滴?我們需要借鑑,不,是需要重新拾起老祖宗遺留下已支離破碎的規矩,我們需要用細節的磚瓦築起華夏的道德長城。

公德是淹沒於角落的暗影之光,亦是流淌於靈魂深處的靈動之水。願做一縷清風,吹散社會的不良風氣;願做一滴雨露,滋潤一方乾涸的土地;願做一縷陽光,溫暖某個角落;願做一張紙巾,撫平塵世間的傷痛;願做一盞路燈,亮出城市大愛。作爲一中的“名片”,我們應以智慧和勇氣,揚起文明的風帆,用激情與青春讓公德意識蔚然成風,讓公德之心散發出春風化雨,冬陽普照的力量,潤物細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