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師示範課總結表彰會上的講話

總結是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況,包括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加以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總結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在教師示範課總結表彰會上的講話,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教師示範課總結表彰會上的講話

各位老師:

歷時兩個月的高級教師示範課大講賽已經圓滿結束了。在這次大賽中,教研室作了精心的組織,各位高級教師進行了認真的準備,廣大教師給予了熱情的關注,這些都是本次大賽取得圓滿成功的根本所在。通過本次高級教師示範課,既展示了高級教師的風采,又促進了我校的師資隊伍建設,同時對我校的課堂教學改革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下面,結合十八位高級教師的示範課,着重談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優勢

綜觀這十八位高級教師的課堂教學,其共性的優勢集中反映在以下三點:

1、教學功底厚實。教學功底是一名教師實力的具體體現。本次賽講過程中,各位高級教師,無論是對大綱的理解和把握、對教材的處理和挖掘,還是在課堂上教學程序的設計和教學活動的合理組織,都充分體現了這一點,這正是每一位青年教師值得學習的地方。林燕老師針對新課程實施的要求和會考的方向,把浮力概念的理解和物體的浮沉條件作爲教學的重點,充分揭示了浮力概念的形成過程和物體浮沉的物理過程,並將隱含在教材中三種浮力的計算方法,進行了歸納和提煉,使學生學的輕鬆,學的明白。整節課如同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李常富老師所講的《最值》問題,是歷年來大學聯考的重點。由於這部分內容分散在教材的若干章節,因而也成爲學生學習的一個弱點。李常富老師在平時教學滲透和鋪墊的基礎上,注重對這一內容的積累、歸納和總結,最後形成《最值》問題的專題,並根據實驗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大學聯考“多想、會想”的要求,從數學方法、數學思想入手,引導學生自我歸納、自我總結,既強化了基本技能的訓練,又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鍛鍊和提升。整節課課堂容量大,思路清晰,針對性強,語言簡潔明瞭,處理方法得當。李克友老師的《碰撞》專題,也是他深入鑽研教材、熟悉考綱,多年注重積累的結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突出物理過程的分析,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探尋解題思路上大做,使學生的智力得到了開發和昇華。王翠萍老師的《現在進行時》這一新授課,堪稱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典範。她通過多種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節課,一方面反映了她嫺熟的駕御課堂能力和精湛的組織教學藝術,另一方面,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她平時的教學狀況。整節課,由於問題設計針對性強,層次分明,安排合理流暢,因此,全體學生情緒飽滿,學習主動性強,效果甚佳。這些都是她對學生學習心理把握的準、師生關係融洽、教材吃的透的結果。龐志東老師的英語課教學,根據當前大學聯考英語閱讀理解的要求,確立教學目標,精選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程序,以閱讀爲中心,從突破重要詞彙入手,以主要關聯詞爲主線,培養了學生的閱讀技巧和全面理解、把握的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作爲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幫助學生清除背景障礙、詞彙障礙,理清小說人物、事件及小說的發展進程,並有重點的引導學生進行了歸納和總結。張連科老師的新授課《實踐及其特徵》一節中,無論從對本節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的認識和把握,還是教學程序的設計和實施,都充分反映出他較高的理論水平。徐秀芳老師的複習課《浮力》一節中習題的篩選和處理方式,孫平老師的複習課《相似三角形》一節中“通過添加不同輔助線嘗試一題多證”都充分體現了她們厚實的功底。

常言到:“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我們的高級教師之所以有如此厚實的功底,是他們多年注重積累和磨練的結果。

2、手段運用恰當。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是利用計算機把文字、圖形、聲音、動畫等多種媒體綜合起來,呈現和傳遞教學內容,是以優化教學過程爲目的的一種新型手段,對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都有着潛在的、積極的推動作用。在本次示範課過程中,各位老師都不同程度地運用了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並在使用過程中,注重實用,力求效果,使教學內容、教學程序、教學手段得到了有機的整合。吳利民老師的複習課《導數的應用》,巧妙地運用曲線變化的動畫,解決了用切線效率變化研究函數單調性的問題。既形象又直觀,起到了化難爲易的作用,使抽象的數學問題迎韌而解。李克友老師的《碰撞專題》這一課中,也設計了動畫,將物體運動過程中碰撞瞬間的物理現象直觀的展現給學生,有效地幫助學生加深了對碰撞問題的理解。胡國華老師的《正弦型曲線的圖象及性質》這節課,採用了動畫直觀形象的描述了正弦型曲線由正弦曲線逐步變化的過程,真正使數與形得到了有機的結合與統一。楊彥雲老師的《葡萄糖、蔗糖》一節課,巧妙地把錄象與教學內容進行了有機的整合,並通過恰當的切換,將葡萄糖的銀鏡反映過程真實、條理、清晰的再現出來,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達到了鞏固知識的目的。仝海軍老師的《聯合國》這節課,通過錄象片的放映,將聯合國的歷史及其作用作了詳細的介紹。一方面,使學生在閱讀課本的基礎上加深了對聯合國相關知識的瞭解,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另一方面,結合後續程序的設計,提高了學生從音像資料中獲得有價值信息的能力,而這正是信息技術教育的根本所在。除此之外,很多老師都運用了幻燈投影,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當前,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對我校而言,還處在初級階段,使用面不廣,成體系、高質量的開發不多,教育教學資源不足,利用率不高。爲此,我校制定了《機中現代教育技術工作實施方案》,目的在於全面提高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意識、能力和水平。但願在不久的將來,我校在這方面能有一個質的飛躍,結出豐碩的成果。

3、“生本”理念突出。“以生爲本”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的一個基本理念,也是我校辦學指導思想的核心內容,更是廣大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處理各種關係特別是矛盾關係時,所應遵循的基本準則。因此,這次示範課特別強調“以生爲本”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體現,並作爲評價的一項核心內容。各位高級教師無論從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設計的原則,還是從教學過程的實施都充分體現了“以生爲本”的新理念。仝海軍老師的《聯合國》一課,充分體現“以生爲本”的課程觀。他將活動課的形式嫁接到課堂教學上,使學生學習的場所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幫助和指導學生尋找、收集、利用各種學習資源,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對時事進行了分析和評價,增強了學生關心國際大事的意識和社會的責任感。吉躍林老師的《簡諧運動的圖象》這節課,從一個側面體現了“以生爲本”的教學觀。他以問題引導教學的進程,把教學過程安排成在教師激勵和指導下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使學生在嘗試解決問題中,理解了振動圖象的意義,知道了簡諧振動的圖象,學會了從振動圖象判斷速度、位移、回覆力、運動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張燕瑩老師的《語言的積累和運用——仿句》一課中,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採取問題教學法,培養了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胡國華老師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逆向思維能力的訓練、學科素養的培養;張連科老師在政治課概念教學中,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和滲透;孫平老師在複習課教學中,把知識點的歸納和總結建立在解決問題基礎上的複習方法;楊彥雲老師、林燕老師注重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都從不同側面體現了“以生爲本”的基本理念。

二、不足

通過本次賽講,也反映出目前我校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希望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能得到有效的改善。我這裏只是將問題擺出來,以引起全體教師的重視、借鑑與深思。

1、情感、態度關注不夠。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學校裏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進另外一個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接觸。”愉快的情感體驗猶如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撒播在這樣的土壤中,纔會更好地生根、發芽、開花和結果。如果意識不到情感因素左右教學的巨大力量,採取死板、生硬、冷漠的辦法,那麼教學必定失敗。因此,作爲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學識素養,更要有豐富的情感世界。要營造師生平等、互動、融洽的良好氛圍,縮短師生之間的“鴻溝”,淡化知識的神祕性,迎合學生的好動、好勝、好奇的個性;要善於把教學過程衍變成渴望不斷探索真理並帶有感情色彩的意向活動;要善於暢通情感信息的'流通渠道,密切注視學生的情緒變化,及時移情換位,思其所思,憂其所憂,樂其所樂。如果學生的熱情被激發出來了,那麼學校所規定的功課就會被當作禮物來領受。

另一方面,學生是在教師的教學進程、方向、啓發、引導下,進行認識活動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學生處於被教育的地位。但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知識的獲得,能力的發展,情感的體悟,心理素質的提高,都必須有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思考和實踐。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更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要不遺餘力地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主動精神,使學生的認知和情感達到有機的和諧與統一。

2、學習方法指導不力。信息化社會的到來,要求未來的公民要具備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這就爲學校的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即教會學生學習。著名認知心理學家洛曼說:“真奇怪,我們希望學生學習,然而卻很少教他們如何學習。我們希望學生解決問題,卻很少教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策略。類似的,我們有時要求學生記憶大量資料,卻很少教他們記憶術。”他還說:“現在是彌補這一缺陷的時候了…,我們需要總結關於怎樣學習、怎樣記憶、怎樣解決問題的一般性原則,設置一些傳授這些一般性原則的應用性課程,最後把這些原則滲透到學生的學科學習中去。”因此,我們要充分認識學習方法指導的意義,堅定不移的開展學習方法的指導工作,並把這項工作落實到我們的學科教學中去,使學生的學習有法可依,學而得法,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課堂優化藝術不強。教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科學家愛因斯坦在談到教師的修養時,提出過三條基本要求:一是“德”,既崇高的思想品德;二是“才”,既知識淵博;三是“術”,既高超的教學藝術技巧。課堂優化藝術的內容包括教材的處理、練習的設計、組織教學、教程安排、語言表達、情境設置、課堂提問、板書、信息處理、雙向交流、隨機應變等方面。教學藝術具有以下五大功能:一是激發動機和引起興趣的功能;二是減少失誤和提高效益的功能;三是開發智力和培養能力的功能;四是創造氛圍和組織管理的功能;五是進行美育和淨化心靈的功能。教師只有把創造性活動同尊重學生的獨立性結合起來,使科學再現與藝術表現成爲辨證的統一,纔可能掌握真正的教學藝術,達到爐火純青的教學境界。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不僅要有科學性,更應該在豐富自己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具有藝術性。

4、教學模式缺乏創新。“教學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是人們熟悉的一條教學格言。其中“貴在得法”一直困擾者着廣大教學工作者。究其原因,與沒有符合時代要求和學生特點的教學模式不無關係。因此,學習和推廣科學的教學模式,研究和創造符合校情並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教學模式,是當務之急。曲阜師範大學教育系李如密先生曾對教學模式提出如下定義“所謂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導下,建立在豐富的教學經驗基礎上的,爲完成特定的教學目標和內容而圍繞某一主題形成的比較穩定的教學結構理論框架及其具體可操作的活動方式”。這就是說,在創建新型的教學模式時,

第一,要指向教學結構(橫向結構、縱向結構);

第二,要從靜態(簡明的理論框架、多側面分層次的立體網絡)和動態(展開序列、操作方式、因果聯繫)兩個方面進行探討和研究;第三、要關注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對教學模式的制約;第四,要以教學思想爲指導,以教學經驗爲基礎。綜觀我國現有的教學模式,大致有如下幾種:傳遞——接受式、自學——輔導式、引導——發現式、情境——陶冶式、示範——模仿式、尋思——點撥式、參與——活動式等。其中每一種模式都具有其固定的基本程序,都適應於某一種客觀條件,都體現着一定的教育教學思想。這些都爲我們建立“主體、發展、創新”的教學模式提供了有價值的依據。

三、希望

1、加強學習,注重實踐。

2、不斷積累,善於研究。

老師們,對這次高級教師示範課,可以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它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思考和回味。讓我們發揚成績,彌補不足,相互學習,共同探討,爲把我校課堂教學改革推向一個嶄新的階段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