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本好書的發言稿

讀一本好書,就是與一個偉大的心靈對話。本站小編整理了推薦一本好書的發言稿,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推薦一本好書的發言稿

  推薦一本好書的發言稿篇1

今天,我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出版後,在世界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爲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在盲聾啞的世界裏度過一生的殘疾人——海倫.凱勒。她那自強不息的精神,驚人的毅力深深地打動了我。

這本書的封面很普通,是藍色的,上面有一個小女孩,從小女孩的神態中,我看到了她渴望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渴望有一個充滿愛的世界。

這本書寫了海倫.凱勒的生活,她在六個月時,因發了一次高燒,失去了視力和聽力。從此生活在黑暗無聲的世界裏。在沒有遇到沙利文老師的時候,海倫.凱勒的世界全是黑暗,沒有一點兒光明。但沙利文老師減輕了她心中的負擔,帶給了她希望,打開了她心中的眼睛,點燃了她心中的燭火。海倫 凱勒在沙利文老師的幫助下以驚人的毅力,用心去感受自然,學會了語言,學會了許多知識,吃了常人無法想象的苦,並考上了著名的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創造了這一奇蹟,全靠着一顆不屈不撓的心,她接受了生命的挑戰,用愛心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海倫 凱勒的身體雖然是不自由的,但她的心卻永遠是自由的。許多人認爲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海倫 凱勒,一個是拿破倫。讀了這本書你會學到許多知識,受益非淺。

經過我的介紹,你喜歡這本書嗎?

  推薦一本好書的發言稿篇2

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間廣闊背景上,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劃了社會各階層衆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銅城除過河南人之外,從北方黃土高原和南方平原地區貧困縣漫流來的鄉民也是它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從有了煤炭業,這裏就成了中國西部的阿拉斯加,吸引來無數尋找生活出路的人。在這個口音五花八門的“聯合國”裏,由於河南人最多,因此公衆交際語言一般都用河南話。

在銅城生活的各地人,都能操幾句河南腔,哼幾句嗯嗯啊啊的豫劇。 這城市四周全是山樑土峁。山上石多土薄,不宜耕作,農業人口遠比不上黃土高原腹地稠密,更不要說和擁擠不堪的中部平原相比了。因爲事農者甚微,加之此地又不缺乏燃料,這些山山峁峁竟然長起了茂密的柴草,甚至還有一些樹木梢林,顯得比黃土高原其它地方更有風光。每當入秋之時,有些山上紅葉如火,花團錦簇般奪人眼目…… 山樑土峁間,由於地層深處挖掘過甚而形成空洞,地表時有下陷,令人觸目驚心的'大裂縫往往撕破了幾架山樑,甚至大冒頂造成整座大山崩塌陷落,引起周圍里氏三級左右的地震。大山以北一二百華里處就是黃河,它帶着成千上萬噸泥沙沉重地喘息着淌向東方…… 城市在這條狹長的山溝裏只能擺下一條主街。那商店鋪面,樓房街舍,就沿着這條蜿蜒曲折的街道,沿着鐵路兩側,沿着那條平時流量不大的七水河,鱗次櫛比,層層疊疊,密集如蜂房蟻巢,由南到北鋪排了足有十華里長。

火車站位於城市中心。一幢長方形的候車室塗成黃色,在這座沾灰染黑的城市裏顯得富麗堂皇。除過南郊軍民兩用的飛機場,火車站不大的廣場也許是市內最爲開闊的地方了。 火車從這裏向南,穿越綠色的中部平原,五六個小時就可以抵達省城。而向西,向東,向北,都有公路伸出,一直可以通往鄰近幾個省份。這個火車站每天上下午分別和省城對開兩趟快慢客車,其餘就全都是運煤車了。 從隴海鐵路岔出來的這條支線,它的最後一節鐵軌並沒有在這個車站終止。這鋼鐵階梯又在這裏岔出兩股,一路爬坡穿洞,沿途串起了東西兩面二十多個礦區。 外地人提起銅城,都知道這是個出煤的地方,因此想象這城市大概到處都堆滿了煤。其實,銅城邊上只有一兩個產量很小的煤礦,其餘的大礦都在東西兩面那些山溝裏。 當你沿着鐵路支線拐進這些山溝,便會知道那裏有着多麼龐大的世界。這些相距只有十來里路的煤礦,每個礦區都有上萬名工人,連同他們的家屬,幾乎都超過了一個山區縣城的規模。密集的人口,密集的房屋,高聳的井架,隆隆的機聲,喧囂的聲浪,簡直使人難以置信這些小小的山溝山灣,怎麼能承載瞭如此大的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