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的簡短演講稿15篇

通過對演講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在現實社會中,需要使用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你寫演講稿時總是沒有新意?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三分鐘的簡短演講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分鐘的簡短演講稿15篇

三分鐘的簡短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的夢想;“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是曹操的夢想;“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周恩來學生時期的夢想。我也有自己的夢想,小時候我的夢想是做一名巧克力廠的廠長,每天都可以吃到美味的巧克力;漸漸長大後,我的夢想是成爲一名經濟學家,爲國家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一路有你,我敬愛的老師,您是我夢想的導航。是您教會我用自己的頭腦去大膽探索,去尋找和發現;是您教會我用愛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去發現身邊存在的美;是您培養我自信、自立、自強,讓我不斷超越自己,爲夢想指明方向。

一路有你,我親愛的父母,您是我夢想的支撐。是誰?夜夜在燈光下逐字逐句地爲我訂正作業;是誰?頂着烈日冒着暴雨接送我上下學;又是誰?在我生病發燒時日夜守護在我身邊,寸步不離。是你們默默付出,爲我的夢想撐出一片藍天。

一路有你,我鍾愛的書籍,那是我夢想的橋樑。每讀一本好書,就像是和一個偉大的靈魂在對話。在讀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時,海倫一次次挑戰生命,給了世人寶貴的啓迪和借鑑,告訴我們永不放棄;在讀冰心的《繁星春水》時,那濃濃的母愛和天真無邪的童真深深震撼了我;在讀法布爾的《昆蟲記》時,我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妙……我享受着書籍帶給我的快樂,享受心靈從中得到的成長。那如雨露般的書籍,爲我的夢想一次次澆灌。

如果把我的夢想比喻成成功的彼岸,那麼,老師的教導就是那指路的燈塔,爲我指明方向;父母的支持就是船上的給養,爲我提供能量;書籍的作用就是手中的雙槳,幫助我劈風斬浪。

三分鐘的簡短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風再冷,不會永遠不息;霧再濃,不會經久不散;風息霧散,仍是陽光明媚。如今我們年少的青春,只有希望,向着遠方的未來,我們願張開雙臂,迎接新的未來。相信自己,明天是美麗的。

學習,是一個艱苦求知的過程。它像是一座陡峭,充滿挑戰的高山。當你決定攀登這座高山時,擡頭仰望,它彷彿是那麼的雄偉。那麼的不可逾越,心裏不免產生一絲恐懼,但更多的是興奮與好奇,不禁讓我們躍躍欲試。

前進的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一定要歷盡艱苦,才能一步一步邁向自己的目標,到那時,回頭看看那些被自己克服了的陡坡,心中自會油然而生一種自豪,一份喜悅,可能當你擡頭看那遙遠的,未曾嘗試過的路程時,可能腦中又會閃過一縷憂愁······然而,這正是考驗你的時刻,你只有重新振奮精神,繼續向着目標前進,纔有可能成功。

當你經過無數次跌倒,又爬起後,你的意志就會變得愈加堅強。

永遠不能放棄的念頭,想想吧,當你站在山之巔上,那是一份何等的榮耀,一瞬間,所有的人的目光都投向你,沐浴在春天裏,沐浴在陽光下,以往的艱辛都得到了回報,這所有的一切都屬於你。

因爲你是不畏艱難險阻,克服種種困難挫折登上山頂的勝利者。

向着美好的未來衝刺把,成功永遠屬於不懈努力的人!

三分鐘的簡短演講稿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xx班的xxx。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讓感恩之花常駐心田》。

印度詩人泰戈爾說過:“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嚶嚶地道謝,浮誇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無疑,蜜蜂是懂得感恩的。

一位哲人說過:“學會感恩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感恩是一種美好的品德,我們應常懷感恩之心,深刻銘記“投之以桃李,報之以瓊瑤”的我們應感恩自然無私的饋贈,感恩父母給我們生命,感恩老師的諄諄教導,感恩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

感恩是一種愛心!在戰勝白血病魔後,13歲的英國少年傑克皮奇立下誓願,一定要募集到足夠的資金,去幫助像他一樣的白血病兒童。他的決心和行動爲他贏得了“英國的驕傲”的稱號,並深深地打動了所有英國人。歷經生死,小皮奇明白瞭如何去愛。愛心就應該如接力棒,一個個的傳遞,傳到每一個黑暗冰冷的角落,溫暖每一顆受傷的心。

感恩是即刻的行動。姚明作爲野生動物保護行動的親善大使,與李寧、劉歡等知名人士共同出席了由野生協會組織的“護鯊行動”新聞發佈會,由於魚翅等高消費的需求增大,日前鯊魚正面臨着滅絕的威脅。瞭解了這一情況,姚明很正式的向在場的所有媒體宣佈:“從今天起,我自己首先不吃魚翅了!爲了我們的未來,請和我們一起去保護瀕臨滅絕的動物吧!如果一個人可以影響另外一個人,那麼一個一個地去影響他人,一定可以起到積極的效果。”

感恩不是口號,不是作秀,而是應該是像姚明那樣的“即刻行動”,只有從今天做起,從我做起,讓感恩成爲一種品行,纔是的感恩。

感謝生命有你們的參與,感謝生命有你們的付出,請笑納我真誠的感謝。曲終雖人散,卻留下永不改變的旋律。

同學們,讓我們銘記感恩,學會感恩。讓感恩之花在校園盛開!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三分鐘的簡短演講稿4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有始有終,定能成功”。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在中學當教師,有一天他對班裏同學說,我們來做個甩手遊戲吧。遊戲很簡單,就是把手使勁往前甩三百下,再往後甩三百下,但要求每天都這樣做。同學們紛紛說這個遊戲容易,保證能做好。一個星期以後,蘇格拉底問同學們遊戲完成得怎麼樣?同學們全都舉起了手。一個月以後,當蘇格拉底再做統計時,全班仍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學在堅持做。一年以後,當蘇格拉底在課堂上再次向大家瞭解情況時,只有一位同學舉起手,他就是後來成爲大哲學家的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憑着這種持之以恆的精神,自覺鍛鍊自己的意志,終於在哲學領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其哲學思想直到現在仍然放射着智慧的光芒。

同學們,這個甩手遊戲從動作上看很簡單,但每天堅持,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需要持之以恆的精神。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情要有始有終,絕不能半途而廢,如果我們能養成這樣的好習慣,就一定會取得好成績。人們常說,在科學之路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敢於在崎嶇的小路上不斷攀登的人,才能到達希望的頂點。讓我們認準自己的努力目標,堅持不懈地努力,不斷地鼓勵自己,這樣我們就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收穫的快樂。

最後,我送給大家一句法國生物學家巴斯德的名言:“告訴你使我達到目標的奧祕吧,我惟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堅持精神!

三分鐘的簡短演講稿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輪到我做課前三分鐘的演講。

《清稗類鈔·敬信類》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兩黃金,沒打借條。不多年,朋友去世了,他就把朋友的兒子叫到家,把一千兩黃金還給他。但朋友的兒子很驚愕,堅決不受,笑道:“沒有這回事,父親沒有留給我借條,也沒有口頭告訴我有這事。”蔡嶙說:“借條就在我心裏,不在紙上,心中的誠信纔是根本,你父親知道我是個講誠信的人,纔沒有告訴你。他如此相信我,我又豈能失信呢?”最後還是把黃金還給了他。該故事發人深思之處在於蔡嶙所言,借條、契約、合同等外在的法律性約束固然很重要,但人心中的誠信更重要。如果一個人沒有誠信,沒有道德上的“慎獨”自律,就可能去鑽外在的、法律的空子,甚至爲了一己私利而置法律義務於不顧。

人們對道德規範的敬重,人們心目中的誠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嚴,就是人們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種實踐理性,它要解決的是“我應該怎麼做?”的問題。“我應該怎麼做?”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我應該怎麼做事?二是我應該怎麼做人?二者不可分割,後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過前者表現出來。道德信仰涉及這兩個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個方面。道德信仰是對道德理想目標的確認和篤信,是對怎樣做人的設定,是對理想人格的設定。道德信仰以人格來證明或顯示人性的神聖和尊嚴,顯示人的價值。一種道德信仰的確立,代表着一個道德價值體系的形成,又是對人們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觀念、道德動機的整合,從而將人們的各種關於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價值觀念統一起來,形成一個高低有序的道德價值觀系統,成爲規範一個人全部人生活動和行爲選擇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爲一個價值系統整體,道德信仰又對道德生活的各個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誠”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所說的“誠”是真實無欺的意思。天是真實無欺的,人也應該追求真實無欺。達到至誠就能使人感動,達不到至誠就不能使人感動。荀子也重視“誠”,認爲“誠”是所有德行的基礎。他說:“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把“誠”當作最重要的道德觀念的是《中庸》。《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可見,至誠是一種儘性知天並達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這是中國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過神學,而從人性與天性、人道與天道的合一,從相信人性善並通過儘性知天的途徑,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令人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經不起利益的誘惑,做出了很多傷天害理之事。出現這類現象的原因儘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當前,在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在加強誠信教育中,我們應高度重視道德信仰的重要性。

三分鐘的簡短演講稿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爲大家帶來的演講叫做理想,點亮人生。

我們每個人都從幼年一步步走向成熟,就像沿着一條河流逆勇而上。而河流的源頭,屹立着一座雄偉高峻的雪山,令人神往。我們把它稱之爲——理想。一個最美的字眼!理想,包含着我們對未來的嚮往,對未來的希望,對未來的美好的憧憬。可是,那令我們心馳神往的雪山又豈會讓我們輕易到達?於是,漫長人生路上,我們開始追尋心中的理想。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追求理想的道路不會是一馬平川,而是充滿着坎坷與荊棘。孤獨,寂寞,挫折,打擊更可能常伴你左右。但是沒有血的歷練不能成爲真正的將軍。同樣沒有各種苦難的磨練又怎麼能有能力的提升。一顆堅定的,勇往直前的,無所畏懼的心,能夠支持你披荊斬棘,走向成功的終點。理想信念就是激勵我們向着既定的目標奮鬥前進的動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我們如果有了堅定的理想,就會以驚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業,創造奇蹟。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行動很重要,空有理想有什麼用。去奮鬥,去努力,去實現,纔有價值。

有一位哲人說過:夢裏走了許多路,醒來還是在牀上。它形象地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不能躺在夢幻式的理想也就是空想中生活。雖然空想的意境有時候很美妙,甚至遠遠超越了按步驟實現的理想,但它們最終都會流於虛幻和空無。

所以,用理想點亮人生並不是一句宣傳的空口號,我們應該將其付諸於實際行動中來。實踐,只有實踐才能化理想爲現實。理想之花燦爛,理想之果甘美,要想使理想開花結果,必須用辛勤的汗水來澆灌。

理想是永遠的力量!理想是激情,是碰撞,是寒夜裏前行,風雨中追尋的方向;理想是夢境中縈繞,心底處糾纏的嚮往;理想是困境裏咬牙,孤獨中堅持的倔強;理想是烈火中放歌,雷鳴裏翱翔的狂放;理想是孤獨時忍耐,流淚時微笑的堅強……如果有一天,你能夠大聲地說出自己的理想,並且感到世界上最快樂的事情莫過於爲理想而奮鬥,那麼,你成長和前進的道路就不會再有恐懼,就會充滿着理想的光芒!

讓我們放飛理想,用理想點亮自己的人生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三分鐘的簡短演講稿7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以讀書爲榮,以讀書爲樂》。

開學初,學校敬校長就提出了讀好書寫好字做好操的三特色教育。相信有些同學們會認爲讀書很累,很苦。其實,如果同學們換一種心情、換一種方式去讀書,比如帶着興趣去讀,帶着好奇去讀,帶着疑問去讀,你就會被書中的知識吸引,被書中的情節感動,你就會發現讀書其實是一種享受,一種幸福!

只要你用心讀書,你就會發現,不出家門就能領略自然界的美麗風景。高爾基說得好,讀一本好書,就是和高尚的人談話。因爲讀書,你浮躁飄忽的心態會趨於平靜;因爲讀書,你粗俗魯莽的言行會走向文明;因爲讀書,你就能擁有更多的知心朋友,你的人生也會因此而發生根本改變

書是人類永恆的朋友。它是糧食,滋潤我們的精神生活;它是航標,指引我們沿着正確的方向前進;它又是源泉,帶給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力量。對許多人來說,自身命運的改變就是從讀書開始的。

對於九年教育階段的我們來說,讀書的生涯纔剛剛開始。除了課本以外我們每個人家裏都有很多優秀書籍,它是我們成長的第一任良師,我們學校圖書室有大量適合我們讀的書籍,它爲我們的成長注入了更多的能量,學校爲我們提供了這樣有利的條件,我們一定要好好讀書,做一個真正讀書人,爲此,我對大家發出以下四個一的倡議:

1、每天堅持讀有益課外書一小時;

2、每天上好每一堂課;

3、每週堅持寫一篇讀書心得體會

4、堅持每天摘抄好讀好句、精彩片段

日積月累,長大了你就會成爲一個知識淵博的人,成爲國家的棟樑,我相信在站的每一位同學一定會做到的。

謝謝大家!

三分鐘的簡短演講稿8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人生是一場戲,是一場不需別人演唱和吹奏的戲。你就是演唱者,你就是吹奏員。等待你的或是興奮的喝彩,或是無奈的嘆息;人生是一場夢,是一場豐富多彩而又曲折宛轉的夢。它不須別人的編織與裝點,你就是編織者,編出來的或是絢麗多彩,或是枯萎變形;人生是一碗藥,是一碗苦在嘴裏,甜在心中的藥。不要怕剛開始有多苦,有多麼地難喝,因爲良藥苦口。無須計較眼前的苦,重在以後的甜。當你品完這碗藥時,你將會獲得人生無窮盡的甜!人生是一條崎嶇的山路,它不可能讓你毫無阻礙地走下去,但只要你腳踏實地,你必將衝破種種險阻,到達勝利的那頭;人生是一條波濤洶涌的長河,你隨時都有被驚濤駭浪覆滅的可能。但只要你有信心、有毅力,把握航向,你必將到達勝利的彼岸。

人生到底是何物?

人生是考驗?是前世的冤孽?還是說不清、道不完的故事?不,人生是一次表現,一次拼搏。人生不會是平坦的大道,它不會主動給你指明方向,完全靠你自己!

美國大蕭條時代的詹姆士屢屢失業。一家人苦苦掙扎,靠着政府的救濟金,才勉強沒有死於飢餓。對於詹姆士來說。他的出路就是打拳。以養活老婆和3個孩子。最後。這個多年沒打過拳、對拳擊臺已非常陌生的男人,決定重操舊業,爲家人、爲自己的尊嚴而戰鬥。

一直以來。詹姆士只不過是個平庸的拳手。但是這一次,他卻一路走到最後。還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拿到了豐厚的獎金並奪得了拳王的稱號!在記者招待會上。有人問詹姆士。是什麼讓他變得如此之強?詹姆士輕聲說:“因爲。我的心裏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當記者詢問是什麼時。他簡單地說了兩個字:“牛奶!”平靜語氣中道出的兩個字。包含了詹姆士對妻子兒女深厚的愛。

如果不是因爲窮困到連牛奶也買不起。我想詹姆士永遠也得不到拳王的稱號,會一生都是個毫無建樹的拳擊手。雖然現在大多數人都不必因飢餓而掙扎。也不必踏上危險的拳擊場。但是生活中的挑戰卻隨處可見。我們的對手沒有電影裏主人公的對手那麼顯而易見。不是一個戴拳套的壯漢。但是它卻極不容易對付。我們要與之戰鬥的。是我們甘於安穩生活的心理!

你是否還記得心中那個蒙塵日久的夢想?戴上你的拳套,爲你的夢想去搏鬥吧,不必理會它有多麼的難以實現,不必擔心是否能夠堅持到最後。你只需要做的就是,跳到擂臺上。讓你的熱血沸騰起來——一個人只有站到人生的擂臺上。纔會真正勇敢起來!

我的演講完畢。

謝謝大家!

三分鐘的簡短演講稿9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人設,有的人是溫柔賢淑,有的是開朗大方,有的是內向文雅,有的人是陽光帥氣……

那麼,我的角色又是什麼呢?神經大條?細心安靜?待人接物彬彬有禮?性格潑辣?……我迷失在這些詞語中,茫然無措的看着它們,嘴角扯起一絲苦澀的笑意,望向窗外,在這深夜的夜晚,街上沒有一個人,只有路燈在堅守着,而人們對它的定義卻只有一個——爲人們照亮路。我想,這就是它的人設吧,平平淡淡,沒有爭搶,只爲別人着想,這就是它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這就是它的含義。

其實,我還不如這路燈。至少它還知道它在這世界上的意義,而我卻連自己存在的意義都找不到。它至少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而我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了。是不是很可笑。

我在這個世上一直在裝,裝自己很有責任感,很能忍,很能爲他人着想,我一直在一個集體中裝作自己很有領導能力,能夠自己帶領大家做好集體中的每一件事,裝作自己大大咧咧,神經大條,不在乎別人的看法。

但可笑的是,最後我竟把自己給繞進了這個大圈子中。我一直想要找到一個可以懂我的人,但是,現在很多我的那些所謂的“好朋友”,一個個都只懂我的外表,而一點都不懂我,並且我一點都不希望她們能懂我。因爲我從小因爲是女孩,就受過很多人討厭,一旦做錯了事(有時甚至是別人誣陷的),就會遭受千夫所指。而一旦我做了好事,就一個個都會黏上來,一個個都要搶功勞。

慢慢的,我長大了。我逐漸明白,只有我變得強大,別人纔不敢欺負我,只有我更努力,獲得出色的成績,才能讓別人不能輕視。

僅僅就因爲我是女孩,所以我就不能與他人平等對待,不能獲得與他人平等的權利。

我現在日漸強大,沒人敢欺負我。但我還是希望能夠有一個人能夠走進我的生活,走進我的心,喚起昔日的我,讓我能夠找到真正的自己。

那個人,你在哪裏?

真正的自己,你又在哪裏?

三分鐘的簡短演講稿10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講話的內容是《讓我們共建文明校園》。

文明無處不在,它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它的作用太多太多。那麼怎樣才能使國小生的文明洋溢在美麗的校園呢?

我們國小生要衣着裝整潔,符合學生身份,體現出新世紀學生蓬勃向上的風采,升旗儀式,最爲莊嚴。這凝聚了文明與熱血的國旗,在禮儀的包圍中顯得更加鮮豔。此時此刻,國旗下的我們要嚴肅認真、精神飽滿、高唱國歌。校園文明更加重要,課間休息,不追逐打鬧,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上下樓梯一律右行、見老師和客人要主動問好。我們還應該愛護花草樹木和一切設施,不穿越綠化帶,服從老師管理和接受值日學生的批評勸阻。

一直以來,我們的老師們默默工作,無私奉獻,努力爲同學們營造優美的校園環境,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同樣,創建良好的班集體,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人人都有責任。同學們想過嗎?學校要發展,形象要高大,光靠老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你、我、他,大家的共同努力。你一言,我一行,塑造出育紅國小高大、美麗的形象,每一位少先隊員的舉止言行展現的正是學校的品味,關係着學校的榮辱。不要以爲一個人的言行微不足道,一滴水不能改變旱情,但無數滴水卻能形成海洋,願每一位同學都自覺擔負起自己的責任。你們是育紅的學子,你們要做行爲文明的學生,你們要做精神富有的學生。

讓我們全體行動起來,相互監督,共同促進。使我們的校園變得更加文明美麗!

謝謝大家!

三分鐘的簡短演講稿11

各位老師、同學早上好:

也許有同學認爲,關心地球環境是大人們的事,或者說這是環保部門的事,與我們無關。其實,大家都知道,我們所有的人都居住在同一個地球上,都是地球村的村民,地球環境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下面我以我們生活中的必需文具──紙爲例,說明節約用紙、合理用紙與保護地球環境的關係。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用紙,用各種各樣的不同類型的紙。你統計過嗎?你每天要用多少張紙?一星期要用多少紙?一個月乃至一年要用多少張紙?統計之後,我們會發現這一結果是非常驚人的。

一張紙從何而來?造紙的原材料主要是由樹皮等植物的纖維“變”來的。一棵樹往往需要長几年、幾十年才能被人類利用。而人類有時卻很無情,電鋸聲中,幾十年長成的大樹轟然倒地。那些木材,被運往造紙廠,變成了一張張紙。紙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但同時,人類對紙張的過度使用也給森林資源造成了極大的不良影響。大家知道,大面積的森林可以涵養水源,防止水士流失,淨化空氣,森林是製造氧氣的“工廠”,森林能夠吸收有害物質,森林能夠保持水土。可見,節約每一張紙,對保護地球環境至關重要。

同學們,你們想一想,平時你們有沒有節約用紙、合理用紙?有沒有將垃圾分類,並送到可回收的垃圾箱裏?還有哪些行爲規範是你做得不夠的?你有沒有做到節約用水?是不是常喝不健康的瓶裝飲料?“良好的習慣和修養是人的第二身份”,一個人的成功與否,與他的習慣息息相關,古人就有“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至理名言,一個人連生存的環境都不能搞好,還談什麼掃天下?要知道,良好的習慣是保護地球環境的重要保障。

我想對大家說:只要大家都多盡一份心,多出一點心力,世界就能變得更美好!就從今年世界地球日開始吧!我們從‘地球日’出發,將今天作爲我們關注生態環境、養成良好行爲習慣、投身生態建設的新起點!養成時時刻刻從每一樁小事做起,養成愛護、保護環境的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不攀折花木,不浪費糧食”,“不浪費紙張……,彎彎腰,撿起一個潔淨的世界”。相信你們一定會做得更好!

三分鐘的簡短演講稿12

親愛的同學們:

高爾基曾說: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雙手創造出來的。其實我們生來就是一羣勞動者,是勞動讓我們創造出了這個七彩世界。是勞動,讓田野瓜果處處飄香,是勞動,讓紅領巾喜悅地飄進知識的海洋。

許多同學認爲勞動就是指體力勞動。那錯了。它包含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它贈予人類許多驕傲,許多輝煌,也給中國歷史留下不少閃光的華章銘文,如司馬遷多年努力編成了《史記》,李時珍尋尋覓覓終得《本草綱目》……再如  無窮的知識都是勞動的結晶,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果。我們應付諸行動,相信只要肯刻苦勞動,那所得到的將是更寶貴的財富。對於我們國小生而言,現在正是學習階段,學習也是一種勞動,在這段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許多誘惑,許多困難。請不要畏懼,不要退縮,把目光放長遠,那樣,在求學路上,你就不會那麼輕易地被困難所打敗。要時刻銘記: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們所獲得的知識都是老師誨人不倦的教育和自己刻苦學習的成果。

同學們,熱愛勞動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理應將它傳承下去。在我們的校園裏,每天都涌動着一羣值日的同學,每天都有人在默默地打掃衛生,每天都有人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是他們共同創造了整潔的校園環境,讓我們得以在清新的校園裏快樂地學習。

同學們,五一勞動節剛剛過去,讓我們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輕輕放入筒內。認真仔細地完成每一項作業,做個真正的好學生。我們是勞動者,更是未來世界的主人,那就讓我們用心感受世界,用行動美化世界吧!

三分鐘的簡短演講稿1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爲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健康,是你自己的》。

也許大家都會覺得這個題目很老套,又或者會聯想到像霍金、張海迪這些身殘志堅的大人物,但今天,我想講的是我自己。

大家都知道前幾天我的腳崴了,也聽到有不少同學“不用做操,不用上體育課,真好!”之類的“羨慕”的話語。其實受傷前我也是這樣想的,但想現在我就不這麼覺得了。

首先是很痛,畢竟腳長在你自己身上,說不痛是假的。這幾天晚上我都痛得睡不着,早上早早的就痛醒了,精神也不大好。

其次是不好看,人人都有愛美之心,尤其是夏天,穿的很薄,看着腳上一大塊紗布裹着,走路還歪歪扭扭的,心裏特別不是滋味。

可能過我的這一番話同學們並沒有真正聽進去,但是意外是永遠無法預料到,我們與其在受到傷害後痛苦,還不如在日常生活中保護好自己;與其哭泣,還不如歡笑!隨時保護好自己,是對自己的承諾最後,提醒大家:保護自己,捍衛健康。給自己一個承諾,生命便會還你一片美麗!

我的演講完畢。

謝謝大家!

三分鐘的簡短演講稿14

海倫·凱勒有這樣一句非常形象而生動的話:“當一個人感覺到有高飛的衝動時,他將再也不會滿足於在地上爬。”正是有了遠大的理想,正是有一種信念,她接受了生命的挑戰,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她,盲聾啞集於一身的弱女子竟然畢業於哈佛大學,並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奔走呼告,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爲殘疾人造福,被評選爲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理想和信念像熊熊燃燒的烈火使她才走出黑暗,走出死寂,理想和信念像巨大的羽翼,幫助她飛上雲天。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不是活在物質世界裏,而是活在精神世界裏,活在理想與信念之中。對於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碗飯,一杯水就可以了;但是要想活得精彩,就要有精神,就要有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

理想信念使貧困的人變成富翁,使黑暗中的人看見光明,使絕境中的人看到希望,使夢想變成現實。

三分鐘的簡短演講稿15

尊敬的各位評委,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用一顆奉獻的心,回饋社會,回饋人生”。

在我們整天想着玩泥巴、堆雪人的童年時代,在我們無知、幼稚卻總是故意假裝大孩子的少年時代,

在我們因爲成長而煩惱、懵懂、迷茫的青少年時代,我們不懂得甚至不瞭解:何爲志願,何爲奉獻!認爲那只是課本中寫的,老是課堂中講的,而非真實存在的。然而,在走過生命幾度春秋之後的今天,驀然回首,我們發現:從我們成爲生命的那一刻起,就被他人、被社會以這樣一顆珍貴的心呵護着、守護着。父母用無私的愛護住我們生命的根,老師用知識澆灌我們的生命之樹,朋友用友愛滋潤着我們成長路上的每一天,陌生的人們則用他們的存在讓我們不感到孤單,而社會又以它獨特的溫馨、和諧與安定給了我們一個無憂的生長空間。

在奧運賽場上,閃亮的不只是運動員,還有我們的奧運志願者,他們的身影隨處可見,他們的汗水揮灑在奧運會場的每個角落,他們的笑容展現在奧運盛事的每個瞬間。他們有着一顆不計得失、志願服務的金子般的心;曾記否,在那沒有硝煙卻異常慘烈的非典戰場上,我們的白衣天使同樣是懷着一顆不懼生死、甘願奉獻的心與病魔頑強作戰;曾記否,5月12日下午2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了8.0級得大地震,它震動了中國,震動了世界,也震動了無數有志之士。我們的國家的領導人、人民子弟兵、醫護人員、志願者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他們可曾想過:下一秒,他們是否還能自由呼吸?是否還能睜眼看這個世界?是否還能見一眼最親愛的人?不,他們不曾這樣想,爲什麼?因爲,他們只是不斷的告訴自己:不可以停,不可以停,一秒也不可以停!因爲,錯過一秒,就有可能錯過一個生命!

張米亞老師走了,向倩走了,無數的英雄走了,我們淚如雨下,但我們知道他們從未離開,他們早已化作天使,把奉獻的種子撒如每個人的心窩——那片最肥沃的心之田!

同學們,讓我們用愛守護這顆前人用真心、用鮮血、用生命換來的寶貴的種子,讓它迅速的成長,支撐起我們信仰的殿堂,開啓我們愛心的征程。讓我們像那些平凡而又偉大的生命宣誓:我們將始終用這顆奉獻的心,回饋社會,回饋人生!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