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樂之高中國旗下講話稿範文

各位老師、同學,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樂之者。

做一個樂之高中國旗下講話稿範文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如果把學習當做任務,則學無止境,高山難攀,必定艱辛痛苦。超越掌握知識點本身,去探索求知,豈不更具樂趣?輕鬆的心態讓我們擁有飽滿的精神狀態,從而帶來高效率。

興趣,往往是學習的起點,也是學習的動力。達爾文用22年的時間寫成了《物種起源》一書,推翻了神創論,而他研究的念頭,起源於一次考察途中對島上動物外形異樣產生的興趣。興趣促使他鍥而不捨地探索,終於爲世人帶來了進化論。我們不是達爾文,但我們仍然可以從學習中找到樂趣。數小時沉思後終於解出一道難題的豁然開朗,幾番掙扎終於將模糊的概念弄清的曲徑通幽……由此帶來的巨大成就感,會不斷提升我們的興趣,趨使我們在學習之路上走得更遠。

有一家雜誌曾用“終日計算,冥思苦想”爲題介紹楊振寧的物理研究。楊振寧因此不大高興,他說:“尤其不同意的是這個‘苦’字。什麼叫苦?自己不願意做,又因爲外界的壓力非做不可,這才叫苦。研究物理是沒有苦的概念的,物理學是非常引人入勝的。只要我對物理學有了興趣,我就會被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吸引。”楊振寧對物理的'熱愛,讓他能在研究中能甘之如飴,以苦爲樂。若我們對學習產生的熱情,學海無涯也可以樂作舟。

注重過程而非結果,帶着一種輕鬆的心態去學習,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精通英、法、意、德、西班牙、希臘等多國語言,33種中國方言的漢語言之父趙元任,卻對女兒說研究語言學只是因爲“好玩兒”,他一生中最大的快樂,是到了世界任何地方,當地人都認爲他是那兒土生土長的人。他研究語言學,是爲它帶來的快樂,而不是它帶來的某個頭銜或是榮譽,所以他不會爲名譽所累,所以他能如玩樂一般投入其中,所以他能有巨大成就。學習是有着豐富體驗的過程,而不僅僅是被分數量化的結果,當我們專注於過程,才能感受到學習內在的樂趣,才能心無雜念地投身其中,纔能有更多收穫。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協調好心態上的放鬆與時間安排的緊湊。心態的放鬆並不代表懶散與對時間的隨意浪費。達爾文寫成鉅著,離不開他22年的潛心研究,楊振寧的研究成果,離不開反覆的實驗與大量的計算,趙元任對多種語言的掌握,離不開他到每個地方的勤學好問,同樣,要獲取更多的知識,也需要下一番苦功夫,只是,找到了其中的樂趣,便不覺得苦了。

對於即將升入高三的高二同學和終將面對大學聯考的高一同學來說,我們都無法完全拋開考試的壓力。但是,一旦大學聯考成爲我們學習的唯一目的,我們必然爲分數所困。或是爲低分傷神,或是爲高分自滿,忽略了真正重要的知識,又如何在對知識的考察中表現出色,得到理想的成績呢?相反,讓學習成爲樂趣,享受學習的過程,會減少我們的心理負擔,讓我們更加專注於學習本身。既然考試內容的根本——知識已被掌握,還需要擔心考試這種形式嗎?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